《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教案
公民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
公民义务包括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和社会道德义务等。
公民身为国家的一分子,应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本文将具体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意义。
一、公民权利1.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的权利,它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权、公民投票权等。
这些权利使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成为可能,也是实现人民代表制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有限的时间内行使公民投票权,这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参与民主权利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公民在经济生活中具有的权利,包括产权、财产权、劳动就业权等。
在我国,宪法规定保护公民财产权,这是公民在经济生活中行使的重要权利。
同时,宪法也明确了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就业,并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
3.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包括保健医疗权、受教育的权利、法律援助权等。
公民的社会权利保障了其基本福祉,使得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得到基本的生命保障和福利保障。
4.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公民在文化领域中保护和行使的权利,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
公民的文化权利是保证个人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保障。
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思想表达的权利。
二、公民义务1.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公民依法必须承担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守法、纳税、服兵役等。
作为国家公民,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做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积极承担自己的义务,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道德义务社会道德义务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人格尊严等。
作为公民,必须秉持着善良、正义、守信、善良、友爱的理念,与人为善,促进社会和谐。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意义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保证公民基本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认识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的意识和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宪法知识和案例的资料。
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相关的新闻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同时,呈现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体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课件
研究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方式,包括批评、建议、检 举、揭发等,以及宪法对公民监督权的保障。
人身权利和自由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和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分析宪法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护,以及 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探讨公民人身自由的概念和范围,以及 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障。 住宅不受侵犯:研究宪法对公民住宅安全的保障,以及相关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分析宪法对公民通信自由 的保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D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
02
政治权利和自由
0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代表和被选为代表的权利,参与国家 政治生活的权利。
02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公民享有表达意见、出版著作、组织团体、集会、游行 、示威等自由权利,参与政治表达和抗议活动的权利。
03
监督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批评的 权利,包括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
建立了权利保障机制
宪法不仅规定公民权利,还建立了相 应的权利保障机制,如司法救济等。
推动了法治建设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其他法 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推 动了法治建设的进程。
我国宪法保障公民权利面临的挑战
法律实施问题
虽然宪法规定了公民权利,但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权利如劳 动权、受教育权等并未得到充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A
保障人权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尊严和价值。
促进民主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 作主的民主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公民权和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资产阶级最先以宪法的形式确认的。资产阶级把公民的基本权利称作为人权和公民权,并把它作为资产阶级宪法的核心内容。
人权,起初是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特权而提出来的一个口号。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法的地位的。1789年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第一个直接以“人权”为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其他国家的胜利,这些国家的宪法也大都把“人权”称作为“公民权利”并加以确认。
(一)平等权
平等权作为一项古老而朴素的权利,是我国历代先贤追求的基本目标。在近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特权斗争中提出来的,并在取得政权之后用法律形式予以确认。最早确认这一原则的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它规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和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此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也都确认了这一原则。总体上看,这一原则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公民在立法上平等;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平等;第三,公民在守法上平等。
第三章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授课内容】
1)公民及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公民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
2)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重点】
1)公民的概念、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
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
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
(2)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一)经济制度活动三:生活剧场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背景介绍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我国新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目的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本文档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掌握隐私权、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公民常见的权利;
•明确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对法律的意识和尊重。
学习内容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民主权利和参政权利
2.人权、基本自由权和平等权利
3.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
第二章公民的个人权利
1.人身自由
2.隐私权和通信自由权
3.财产权
4.维权和申诉权
第三章公民的社会权利
1.健康环境权和文化教育权
2.信息自由权和知识产权
3.社会保障权
思考问题
为什么公民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结
通过学习《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和贡献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牢记自己的权利,学会杜绝侵犯个人权益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法律和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
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
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
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
”的要求。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
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
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
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能力目标:能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3.知识目标: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知道宪法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和尊重、保障人权条款的规定;明确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重、难点】重点:相识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案
二、能力目标:
1.结合社会现象观察、思考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相关宪法事例,提高分析和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对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小结
(1分钟)
提问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
知识回顾。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检测
(4分钟)
学生完成练习(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
小组讨论,组长总结
巩固知识,深化教学目标。
情感升华
(4分钟)
阅读《宪法》读本
观看视频《宪法》。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如何尊重和保障只权
3.能澄清对人权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初步形成客观完整的人权概念。
4.在是常生活中,能够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发球人民的宪法理念。
2.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俯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4.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反思
师生合作
探究
(26分钟)
1.投影案例,分析案例:我国人民如何当家作主?提出探究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探究突破教材的重点。
2.教师到学生中适时引导、点拨。
3.教师对学生展讲释疑、归纳。
1.学生看案例和学案
2.学生自主探究及分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3.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通过小组讨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宪法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归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观点,梳理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知识点。
3.教师强调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宪法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案例,如校园欺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宪法对公民权益的保障作用。
3.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宪法、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并学会关爱他人权益。
3.通过学习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使他们自觉为维护国家法治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相关知识,如:“宪法如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等。
2.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知识。
2024法制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中小学生
一、教案主题:宪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宪法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基本原则。
3. 教学难点:宪法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5. 教学准备:宪法宣传资料、案例素材。
6.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宪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人民主权、法治原则、平等原则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宪法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公民权利保障、民族团结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宪法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5) 总结发言:总结宪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强调尊重和维护宪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宪法原则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二、教案主题: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使学生掌握宪法规定的基本公民权利。
培养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维护公民权利的途径。
3. 教学难点:宪法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5. 教学准备:宪法宣传资料、案例素材。
6.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 新课导入:讲解宪法规定的基本公民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实例,如公民权利的救济途径等。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自身的公民权利。
5) 总结发言:总结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强调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宪法原则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三、教案主题:宪法与法治国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宪法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用法的意识。
2. 教学重点:宪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宪法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5.3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
不是直接地行使国家权力约束来自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 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据 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需要做到哪些方面?
首先,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例子:公安机关办案时不能滥用私刑,屈打成招。
国 国家 家工 机作 关人 和员
其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1.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性质是: 。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2、宪法规定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是: 。 3、我国的根本任务是: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犯罪、刑罚问题 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调整国家行政关系
D
宪法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5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这表明( B )(单选) A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 更为严格 B
C D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是各种法律法规的综合
6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赞成2863 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的表决结果,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 此可以看出,我国宪法的修改权属于 ( B )(单选) A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导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路 宪法统帅法律体系
问:为什么宪法能统帅法律体系?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 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 中居于首要地位?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3)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
【稳固练习】
1.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充分地说明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只有人民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④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 )
①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③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形式④表达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宪法与公民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宪法与公民权利一、引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宪法与公民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
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宪法与公民权利展开,探讨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授和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和公民权利,并提供相关的教案设计。
二、宪法的概念与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权组织与国家政治制度的总章程,也是规定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与职权范围的根本法律文件。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方式、公民权力与权利的保护等内容。
宪法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保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宪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非常重视。
公民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宪法规定的一切法益和权益。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公民的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公民也有义务遵守宪法,并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宪法教学目标1. 认识宪法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熟悉宪法的组成结构、基本原则和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内容。
3. 培养法制意识:通过宪法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4. 培养公民意识:通过宪法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公民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五、宪法与公民权利的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1. 利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以及维权的方式和途径。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宪法学习与讨论,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3.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法庭审讯、公民权利维护等情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4.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司法机关等地,亲身感受法律的权威与公民权利的保护,提高对宪法和公民权利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 公民权利的保障 书 教案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领会宪法精神。
2.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的原因,明确我国的宪法规定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掌握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要求。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过程】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阅读“运用你的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在周记中,小眉接着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环节一:展示图片,悬挂国徽的场所:检察院、法院、外交部、天安门。
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外交部。
场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
展示图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
问:你发现了什么?小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环节二:展示宪法我国宪法第一、二条的内容。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小结:宪法如何保障我国人民能够当家作主。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问: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小结: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大学法学教案:宪法与公民权利
大学法学教案:宪法与公民权利一、引言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和公民权利。
在大学法学课程中,宪法与公民权利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介绍关于宪法及其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的相关知识。
二、宪法的定义和特点•宪法是指一部国家或地区最高行为准则,具有最高效力。
•宪法具有根本性、最高性、稳定性、刚性等特点。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体制,力求平衡各种政治利益。
三、公民权利的概述•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并不侵犯他人相应权利的自由和福祉。
•公民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等多个方面。
四、宪法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原理和方法1.法律平等原则:•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
2.无罪推定原则:•涉及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告人有权享有无罪推定权。
•审判前被告人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3.言论自由原则:•公民享有表达思想、意见和信仰的自由。
•一定限度内保护言论自由,但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4.人身自由原则:•个人享有生命、健康、财产、居住等基本权利。
•禁止非法拘禁、酷刑等侵犯人身自由行为。
5.经济社会权利原则:•国家应当保障公民的基本经济社会权利。
•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保护。
五、宪法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局限性和挑战1.制度性问题:•某些国家存在宪法规定与实际执行不相符合的问题。
•法律监督机构不够独立,难以保证宪法有效实施。
2.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新的公民权利问题。
•如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等。
六、结论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法治原则。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推动社会进步,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字数:418)。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背景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所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了解和掌握这些权利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班会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增强法治意识,提升公民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观念,提高公民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宪法基本权利概述2.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3. 基本权利的保障与行使4. 案例分析与讨论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宪法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社会权利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宪法基本权利,讨论基本权利的保障与行使。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宪法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阐述和经验分享,考察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宪法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宪法基本权利案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宪法基本权利的同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提高公民素质。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播放视频《行走的国徽》,导入新课
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我国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看视频
从视频中感受宪法的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公民保障书。
讲授新课
看图片展示
活动一:自主探究
1、上图中国家机关的建筑上都悬挂什么标志?
2、这些国家机关或场所为什么悬挂国徽?
活动二:认识人权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国家人权计划全面落实》
思考: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宪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宪法保护人权主体、内容很广泛;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权利保障)
3、行政机关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保障)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保障体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三:学习宪法,看短片
思考:我们国家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以及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作用理解不深,对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缺乏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尊重宪法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重要性。
2.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宪法吗?宪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宪法作为公民权利保障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宪法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教案
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了解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理解宪法何以成为根本大法。
理解宪法与公民,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了解宪法在保障公民的权利中的作用及这种作用发挥的途径。
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根据法制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积极地,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
教学重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知识要点: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二、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4、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认真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本P19情境研讨,“兄弟争论,我来平息”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哪部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为什么?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因为: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思考: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区别: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
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辨别: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3、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序言和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三、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引导学生阅读本P20“社会风景”,讨论:我国宪法是怎样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宪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1、宪法的基本内容规范国家权利的正确行使\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不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国家机关保护公民权利的任务,使公民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2、宪法规范和限制公共权力国家权利来自于人民,使公民通过权利的享受赋予的。
凡不是由公民政治权利授予的权利都不是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国家机关必须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利保障与维护公民的权利。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宪法将保护公民权利的责任赋予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中负有相应的责任,如:受教育权劳动权政府创造条或提供机会来保障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平等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政府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权利4、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①立法保障:立法机关制
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使公民在保护自身权益中有法可依。
②司法保障:完善律师制度,法官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
案例:某县原县委书记在一次政法会议上作报告时说:“你们说,是官大还是法大?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是官大!因为法是人制定的嘛!没有人哪里会有法?没有人,法哪里会大?大在哪里?所以说是官大!坐在这里的,我问你,你法院院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你检察长没有我提你的名,你能当吗?我看你们都当不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了宪法知识,你一定拥有批驳这位书记“狂言”的依据,请写出来。
对这位原县委书记,你准备怎样劝告他?四、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作为公民,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
3、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管理事务。
引导学生阅读本P2,“阅读与感悟”《一条建议,促使一部行政法规的撤销》思考:特别介绍了建议人的两个身份——公民与法学博士,说明了什么?一条建议,为什么能使最高行政机关改变行政法规?实践活动——实践与评价指南:本P23“社会风景”——擦亮眼睛,维护权利认真阅读本P23-24,思考:1、根据宪法的
有关规定,说明以上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2、“我给故事续一续”:假如你是小张,小李或手表厂工人们的朋友,他们向你诉苦,但因为不懂得宪法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办,作为朋友,你给他们出个主意,并将这个故事成功地续下去。
五、小结
六、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