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分辨率的超声设备也处于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在超声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等领域超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心血管麻醉、麻醉部位的能够领域超声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超声技术还在胃内容物评估、硬膜外穿刺和辅助插管等方面获得了深入性的研究。
这就要求麻醉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对超声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于今后能够合理开展工作,培养高水准的医学人才。
标签:超声技术;临床麻醉教学;应用分析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technology in clinical anesthesia teachingHU Ge ji hu(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INeimenggu Huhehaote 010050,China)随着超声显像技术改进、超声数字处理技术发展以及成像模式出现,超声技术在重症监护、手术期麻醉以及疼痛诊疗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不断扩展。
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与手术期疼痛治疗、术后疼痛诊疗与镇痛等[1]。
本研究主要针对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术前评估中的超声技术在术前评估中,超声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麻醉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常规M型超声能够对室壁运动幅度、心腔大小、室壁厚度进行准确测量,对心室局部功能进行全面性的评估[2]。
告知学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对大血管和心脏内的血流方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进行准确测量,对心输血量进行有效计算,最终完善心功能评估。
2 术中检测中的超声技术在心血管手术围手术期指导、监测与诊断中,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应用十分广泛。
教师在临床麻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经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可靠、稳定、不会对手术操作进行影响等诸多优点,在大血管和心脏结构、功能、瓣膜病变、心脏舒缩功能、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素等各方面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围手术期和临床麻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3]。
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有什么用处
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有什么用处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超声显像技术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
超声技术的作用领域在于重症监护、手术麻醉和疼痛治疗方面。
超声技术作为可视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麻醉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进展,超声技术在麻醉手术时必定掀起新的浪潮。
很多人对于超声技术在麻醉过程中的意义不够了解,下文介绍了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用处。
一、什么是超声技术?所谓超声技术就是利用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由于超声波方向性更好而且穿透能力强,所以常常被用于测量、检测、消毒杀菌等等,超声波在医学、农业、工业上都有很好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学上的主要应用在于血管穿刺、麻醉、临床监护和指导治疗方面。
值得说明的是超声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临床麻醉中,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二、超声技术在麻醉过程中的作用在早期对病情的评估中,超声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师在进行麻醉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二维超声心电图,对室壁运动幅度、心腔大小、壁室厚度进行准确的测量。
超声技术在不同的麻醉手术中起到做的作用也不一样,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种情况吧。
(一)超声技术在小儿麻醉的应用充分的术前评估关系这患儿安危,超声引导早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的应用上有着关键的作用,超声引导下可以观察外周神经分布以及周围的血管和脏器等等。
在注射麻药是可以观察到麻药扩散的过程,减少麻药的使用量,根据麻药的扩散明确神经的阻滞的作用时长。
超声技术的引用,很大程度的解决了传统神经的阻滞的盲目性,大大的提高了麻醉的作用效果。
超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小儿麻醉的效率,减少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病风险。
(二)经食道超声在麻醉中的作用对于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说,经食道超声可以更好的避开肺、骨组织的干扰。
经过超声的检测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
通过对心脏和大血管超声,更加准确的了解心脏的负荷状态,了解心室和大血管的充盈情况,从而指导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手术过程中连续观察的影像技术。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的应用
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麻醉的应用很多人在医院做手术时都需要麻醉,麻醉是麻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麻醉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及历史的沉积,迄今为止,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二级学科。
麻醉科作为手术的枢纽科室、平台科室,其学科水平将体现医疗机构的整体学科水准。
21世纪以来,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医学技术也迅猛革新。
超声可视化技术异军突起,在快速康复外科和精准医疗领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超声技术在麻醉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该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也推动了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超声在临床麻醉的多种应用途径吧!一、超声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在百年的麻醉发展历史中,区域麻醉逐渐成为麻醉学科极其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并在临床麻醉中发挥了及其重要作用。
如何提高区域麻醉的准确性,降低区域麻醉并发症或神经损伤的风险,是临床麻醉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自从有了超声用于引导区域麻醉穿刺的报道,随着超声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和麻醉工作者不断的探索,超声引导区域麻醉在短短3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预见超声技术未来会成为麻醉科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麻醉医师对于学习和掌握超声引导区域麻醉技术的热情也很高。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采用超声引导区域阻滞能使麻醉效果更确切,也能明显减少麻醉并发症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在临床区域麻醉工作中,我们主要将超声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超声引导上肢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以及臂丛神经分支阻滞;2、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包括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股神经阻滞、闭孔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股后皮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等。
3、超声引导腰骶部神经阻滞,包括腰丛神经、腰神经根、骶神经阻滞、阴部神经阻滞、骶管阻滞等。
特别提到的是超声引导在腰段椎管内穿刺的应用。
腰段椎管内阻滞在麻醉镇痛和慢性疼痛治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超声在麻醉、疼痛科的应用
TEE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相比优点:
1)离胸壁较深远的结构如心房大血管可得到 更清晰的图像;
2)不影响心血管手术的进行而连续监测; 3)因角度不同能更清晰地看到一些重要结构, 如心耳、肺静脉、房间隔和左冠状动脉等; 4)与心脏之间无肺组织,避免了气体的干扰。
超声在麻醉中的应用--血管穿刺
血管穿刺 1)动脉穿刺 2)中心静脉的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和静外静脉及PICC置管)
超声引导的好处: 1)增加首次穿刺成功率 2)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刺穿动脉、气胸、穿刺失败等) 3)改善病人的体验 4)缩短操作时间
动脉穿刺引导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 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
慢性疼痛 持续时间较长 (>3 个月 )
病因可能不明 预后不明
酸痛,烧灼样痛 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腰痛,癌痛,骨转移痛
疼痛科常用微创技术和治疗
冲击波技术(软组织痛) 椎间孔(孔镜)技术
疼痛科常规手术和治疗
一级手术 硬膜外阻滞手术、关节腔注射、外周神经阻滞、神经干扰手术、 外周神经射频手术 二级手术 深部神经、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及射频、椎体成形术 三级手术 卵圆孔半月板神经节射频毁损、颈腰椎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胸腰 椎椎间孔镜手术、癌痛介入手术 四级手术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脊神经电刺激植入术
更广的临床应用,相信未来超声会是每个麻醉医生都掌握一 项技术 超声仪会象无影灯一样,成为每个手术室必备的设备
镇痛衔接紧密(术中&术后)/减轻PPP 交感神经阻滞、消除应激反应 显著减少阿片药物用量(Morbid obesity) 抗凝治疗病人仍可考虑 改善呼吸功能/循环稳定/PONV少/尿潴留少 PVB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保持75%肺功能,而TEA55% 早期康复训练/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日
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摘要: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广泛使用,可以使临床麻醉更安全、有效,在便利麻醉医师工作的同时也使患者得到更舒适的医疗服务关键词:超声技术;麻醉科;应用一、围术期超声运用的历史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的应用是由麻醉医生在处理心脏手术时首次发现的,他们利用心外膜超声心动图获取了更为精确的心排出量。
1994年,Kapral和其同事在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首次观察并报道了局麻药物在臂丛神经周围的扩散情况。
这种操作客观上消除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奠定了超声在麻醉领域应用基础。
近年来,随着麻醉领域可视化呼声的增高,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更是如火如荼,超声作为一种麻醉辅助工具,从应用于局部麻醉到术中监测,是一个自然进程,更多的麻醉超声专用器械也必将逐步面世。
二、超声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1、经食道超声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经食道超声技术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冠状动脉移植术和瓣膜手术中,经食道超声可补充诊断指数,引导血液动力学处理,同时也可以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让不完整的手术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矫治。
经食道超声探头近距离的接近心脏,可以清楚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其功能,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对于冠状动脉移植术、瓣膜成形及替换术、胸主动脉瘤手术以及先心病手术等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经食道超声可以检测和诊断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
在手术中出现心肌缺血的患者多数在手术后会发生心肌梗塞,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不能有效预测心肌缺血,并且诊断心肌缺血经食道超声比其它的检测方法都敏感,经食道超声对心肌梗塞的预测非常准确。
体外循环后很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和术后并发症,其中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桥的异常、冠状动脉进气和冠状动脉痉挛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处理时应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应共同商量如何对患者进行处理。
当出现心肌缺血时,通过经食道超声可以看到心室壁节段运动异常。
经食道超声对节段性心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进行确定,然后根据节段性心室壁运动异常部位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
超声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4 2 8・
I , J 』
盘 2 0 1 5 年1 0 月第 l 4 卷第5 期J o u r n a l o f C l m i c d P e d i a t i r c S u r g e r y , O c t o b e r 2 0 1 5 , V o 1 . 1 4 , L 麻 醉 中 的应 用进 展
杜 真 综述 张溪英 屈双 权 审校
随着 微 电子技术 、 生物 技术 的飞速 发展 , 超声 的
成像模式 、 数字处理及显像设备的改进 , 高分辨率探
准确地在 目标脊神经节段周围扩散 , 减少局麻药 的 用量。同时降低了传统神经阻滞方法可能出现的神 经内、 血管 内注射等的发生率, 提高硬膜外穿刺成功 率, 减少出血及穿刺后腰疼等并发症 , 提高麻醉的安
全性 引。
头技术及便携式超声设备 的出现, 使超声技术在临
床麻醉中的应用得以不断扩展。现从超声引导下的 神经 阻滞 、 血管穿 刺 置 管 和危 重 症 患儿 围麻 醉期 床 旁超声监测与治疗三个方面来介绍超声技术在t l , J L 临床 麻醉 中 的应 用进 展 。 超声引导下 的神经阻滞 目前超 声被认 为是 近年 来小 儿区域 麻醉 中神经 定位 方 面 的一 大 进 步 J 。 由于 小 儿 的生 理 功 能 和
颈内静脉到皮肤的距离及角度同时可动态观察穿15suresh等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行小儿tap能刺针针尖的所在位置通过改变探头方向和位置找22提供的平面在t10l1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其出最佳穿刺路经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有起效时间较长故在阻滞后20min才开始切皮以保效避免了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盲穿出现的并发症23
率高 、 镇 痛效果 好 。Y a n g等 报 道 了 4例接 受 上肢
麻醉科超声技术使用可行性报告
麻醉科超声技术使用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评估麻醉科超声技术的使用可行性,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二、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概述(一)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清晰地显示神经的位置、走行以及周围的解剖结构,大大提高了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血管穿刺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时,超声可以实时显示血管的位置、管径和深度,有助于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误穿动脉等风险。
(三)围术期心肺功能评估超声能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如心腔大小、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等,还可以监测肺部的情况,如肺水肿、气胸等,为麻醉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其他应用超声还可用于引导椎管内麻醉、评估胃内容物、诊断创伤等。
三、麻醉科超声技术的优势(一)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传统的麻醉操作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操作者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超声技术能够提供实时的可视化图像,使麻醉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目标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的重要组织和器官。
(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操作的准确性提高,相应地减少了出血、神经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三)缩短操作时间在超声引导下,能够快速找到目标结构,减少了尝试次数和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便于教学和培训超声图像直观清晰,有助于年轻医生和实习生更好地理解解剖结构和操作技巧,加快学习曲线。
四、麻醉科开展超声技术的条件(一)设备需求需要配备高性能的超声设备,包括便携式和台式超声仪,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同时,还需要配备不同频率的探头,以适应不同部位和深度的检查。
(二)人员培训麻醉医生需要接受系统的超声技术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培训内容应涵盖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解读、操作技巧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复训和考核,以保证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操作空间和环境应设立专门的超声操作区域,保证操作空间充足、光线适宜、环境整洁。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课件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 作,共同推进超声技 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和发展。
加强科研和临床研究 ,探索超声在麻醉科 应用的更多可能性。
05
结论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的意义
提高麻醉效果
通过实时监测,超声可以精确指 导麻醉药物的注射,确保药物准 确到达作用部位,提高麻醉效果
。
降低并发症风险
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和周围组 织的结构,有助于避免麻醉过程中 的血管损伤和神经阻滞,降低并发 症风险。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的前景
超声在麻醉科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诊断,还将用于指导 治疗和监测。
超声将与麻醉技术结合,实现精准的麻醉和疼痛管理,提高手术效果和 患者舒适度。
超声将为麻醉科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 诊断和治疗方案。
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加强超声技术培训, 提高医生操作技能和 诊断水平。
优化手术流程
通过超声引导,麻醉科医生可以更 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为手 术提供更为精准的麻醉管理,优化 手术流程。
对临床麻醉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01
02
03
加强培训与教育
对于临床麻醉医生,应加 强超声技术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生对超声引导麻 醉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和完善超声在麻醉科 应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确保技术的安全有效应用 。
多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合 作,如影像科、外科等, 共同推进超声技术在临床 麻醉中的应用。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技术优化与改进
针对超声技术的局限性,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技术, 提高其在复杂病例和特殊 情况下的应用效果。
临床实践与验证
开展更多的临床实践和对 照研究,验证超声在麻醉 科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有什么用处
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有什么用处邮编:625000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用于重症监护、手术麻醉以及疼痛治疗方面。
超声技术作为可视化的治疗部分在麻醉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在麻醉手术中有更好的展望。
很多人熟悉超声技术也熟悉麻醉手术,但是将超声技术运用在麻醉中却不够了解,本次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作用。
超声技术超声技术就是指采用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因为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方向性很好,因此在测量、检测、消毒杀菌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除此之外,超声波在医学、农业、工业上的运用也是非常的广泛。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运用主要是在血管穿刺、麻醉、临床监护、治疗指导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超声技术逐步进入麻醉应用中,其临床运用效果已经得到肯定。
麻醉在临床中,麻醉可以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主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药物包括脂类和酰胺类。
全身麻醉主要通过静脉注射将麻醉药物注入人体,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
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使人体的中枢神经以及周围神经系统暂时的受到可逆性抑制,这种抑制的效果就是使人体暂时丧失知觉、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使整个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
目前,麻醉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种专门和独立的学科,其主要的内容含: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和重症检测治疗医学等。
同时这一学科也是对麻醉学、镇痛学以及急救复苏等进行研究的综合性科学。
临床麻醉属于麻醉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超声技术在麻醉过程中的运用在早期需要通过超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在进行麻醉之前,医生需要通过二维超声心电图了解患者的室壁运动幅度、心腔大小、壁室厚度等。
在不同的麻醉手术中,超声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麻醉中超声技术主要用于这几种情况:(1)超声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
在手术前进行风险评估关系到患儿的安危,超声引导在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的应用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超声引导下可以观察患儿的神经分布、周围血管和脏器情况。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在现代医疗领域中,麻醉科的作用日益凸显,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改善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麻醉科的一些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过去,神经阻滞往往依靠解剖标志和医生的经验来进行定位,准确性难以保证,而且可能会出现阻滞不全或损伤周围组织的情况。
而超声引导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通过超声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经的位置、粗细以及周围的血管、肌肉等组织结构,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
例如,在肩部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降低相关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同时,对于一些肥胖患者或解剖结构变异的患者,超声引导更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使原本困难的神经阻滞变得可行且安全。
此外,可视化技术还应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传统的盲穿方法可能会导致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
而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血管的位置、走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监测技术的新发展麻醉过程中的监测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除了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一些新的监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就是其中之一。
BIS 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帮助麻醉医生更精确地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
研究表明,使用 BIS 监测可以降低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提高麻醉质量。
肌松监测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
传统的通过观察肌肉反应来判断肌松程度的方法不够准确。
现在,利用定量肌松监测设备,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肌肉松弛情况,为麻醉医生调整肌松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患者术后更快地恢复肌肉功能,减少因肌松残留导致的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超声引导在麻醉、疼痛科的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 --观察到针尖和药物的扩散; --安全性提高;并发症↓
小关节源性疼痛
小关节源性 小关节功能紊乱 小关节退行性变
小关节的神经支配 脊神经背支内侧支
总结
➢ 可视化是临床医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 超声是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可视化医疗的得力助手 ➢ 不仅仅是用来引导神经阻滞和深动、静脉置管术,还有更多
慢性疼痛 持续时间较长 (>3 个月 )
病因可能不明 预后不明
酸痛,烧灼样痛 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腰痛,癌痛,骨转移痛
疼痛科常用微创技术和治疗
➢ 冲击波技术(软组织痛) ➢ 椎间孔(孔镜)技术
疼痛科常规手术和治疗
一级手术 硬膜外阻滞手术、关节腔注射、外周神经阻滞、神经干扰手术、 外周神经射频手术 二级手术 深部神经、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及射频、椎体成形术 三级手术 卵圆孔半月板神经节射频毁损、颈腰椎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胸腰 椎椎间孔镜手术、癌痛介入手术 四级手术 鞘内吗啡泵植入术、脊神经电刺激植入术
目前临床上穿刺主要采用盲探操作,凭借体表标志和阻力消失技 术确定导管位置,失败率达2%~3%。
硬膜外镇痛(阻滞)的局限性
➢ 双侧阻滞 ➢ 循环不稳定 ➢ 对凝血功能要求严格 ➢ 并发症严重而持久
硬膜外脓肿 硬膜外血肿 脊髓损伤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硬膜外阻滞
周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周围神经阻滞
传统方法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体表解剖标志、动脉搏动、寻求异感或 采用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 问题: 1)需要操作者经验丰富,解剖知识熟悉,麻醉技术要求高。 2)易出现将局麻药注入到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可 能性。
超声引导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起,超声技术逐 渐应用于麻醉领域,随着超声设 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麻醉 科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原理及优势特点
原理
实时性
准确性
可视化
无创性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 传播速度不同,通过测 量反射波的幅度和时间 ,可以计算出组织结构 的距离和形状,从而生 成实时图像。
能够实时显示组织结构 ,为麻醉医生提供即时 的穿刺和定位信息。
感染处理
感染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抗感染 治疗,包括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 等,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05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超声图像增强技术
通过算法优化和图像处理技术,提高超声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解剖结构和病变。
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技术
结合实时超声图像和穿刺针的定位,实现精准穿刺,减少并发症和 患者痛苦。
3
拓展应用领域
超声引导技术不仅在麻醉科有广泛应用,未来还 有望拓展到疼痛治疗、重症医学等相关领域。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使麻醉操作更加直观、 可视化,便于医生掌握 和操作。
无需切开皮肤或穿刺深 部组织,减少患者痛苦 和感染风险。
适应症与禁忌症
神经阻滞
如臂丛神经、坐骨神经等阻滞。
血管穿刺
如中心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气道管理
如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气道异物取出等。
疼痛治疗
如关节注射、肌肉注射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如严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凝血功能障碍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在医疗卫生行业麻醉医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应用在众多方面,比如:疼痛医学、重症监护医学、围手术期临床麻醉等。
在麻醉过程中超声技术的运用已经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而且凭借可重复、实时性、无创性、便携性等特点,比传统的MRI、CT等影像技术更受到认可。
那么,超声技术在麻醉领域具体的应用及效果如何,本文做全面讲解。
一、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在临床中椎管麻醉有着比较广的应用范围,不过在麻醉操作中存在盲目性,麻醉医生在确定导管位置时,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依据落空感、体表标志,再结合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定位的硬膜外隙,之后再实施麻醉。
操作中容易定位有偏差、解剖标志不清。
尤其是孕妇、肥胖等患者,体表标志确定困难,如果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行椎管内麻醉,容易降低穿刺成功率。
而先进的超声技术应用到操作过程中,能弥补传统操作的不足,穿刺过程可以在超声辅助下完成,首先可以将患者体表标志快速、准确的定位到,其次在硬膜外穿刺置管时借助超声技术,能最大程度减少反复穿刺率,降低多次穿刺而诱发不良反应。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操作容易受到患者骨骼影响,一般要有两人相配合才能完成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一人负责固定超声探头位置,另一人负责硬膜外穿刺;另外,受到操作空间的影响,也难以充分发挥超声技术的效用。
二、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1、气道管理:因为从下颚顶端开始至气管中段之间的组织可以通过超声技术显示出来,所以可以应用到全身麻醉困难评估中。
通过术前超声检查,能够对肥胖患者麻醉困难程度进行有效预测,指导后续操作,同时还能在超声中评估气管狭窄、喉部狭窄等情况。
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操作中,超声技术的应用能防止导管误入食道。
此外,超声扫描还能有效确定环甲膜和气管,给环甲膜穿剌、气管切开提供指导意见。
2、术中血容量评估:全身麻醉患者在容量复苏过程中,为了准确判断容量,呼吸和下腔静脉直径变化是重要指标,而剑突下经胸超声可以准确观察和测量下腔静脉变化,所以有助于指导容量复苏。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
麻醉药物的扩散和作用效果
02
避免神经损伤:超声引导下可以精确
定位麻醉部位,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03
提高麻醉成功率:超声引导下可以提
高麻醉成功率,减少麻醉失败的风险
04
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下可以减少麻
醉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
谢谢
成图像
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的应用: 精确定位穿刺点,提高麻醉效
果
超声成像特点:实时、无创、 高分辨率
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从二 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
从单平面到多平面成像
椎管内麻醉方法
超声引导:通过超声图像引导,精 01 确定位麻醉部位
穿刺针:使用穿刺针穿过皮肤和组 02 织,到达椎管内
麻醉药物: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 03 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临床应用范围
椎管内麻醉:用于手术镇痛和镇静 血管穿刺:用于诊断和治疗血管疾病 胃肠道系统:用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 妇产科:用于诊断和治疗妇产科疾病 眼科:用于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
神经阻滞:用于局部麻醉和镇痛 肌肉骨骼系统:用于诊断和治疗肌肉骨骼疾病 泌尿系统:用于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儿科:用于诊断和治疗儿科疾病 耳鼻喉科:用于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科疾病
减少麻醉并发症
1
2
3
4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 提高安全性:超声引导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
可以实时监测麻醉过程, 可以精确定位麻醉部位, 下可以提高麻醉安全性, 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
降低麻醉并发症风险
提高麻醉效果
降低麻醉并发症风险 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提高患者舒适度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椎管 内麻醉可以实时监测麻醉药 物的注射位置和剂量,提高 麻醉效果,减少患者疼痛感。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
麻醉科新技术应用报告麻醉科作为医院中保障手术安全、减轻患者痛苦的重要科室,一直致力于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近年来在麻醉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些新技术。
一、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过去,神经阻滞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医生的经验来定位神经,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能导致阻滞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通过超声设备,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实时引导穿刺针准确到达目标神经周围,将局麻药精准注射,从而实现更精确、更有效的神经阻滞。
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如神经损伤、血肿等。
例如,在四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和股神经阻滞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靶控输注技术传统的麻醉药物输注方式是根据体重和经验来计算药物剂量,然后通过手动调节输注速度。
这种方法难以精确控制血药浓度,容易导致麻醉过深或过浅。
靶控输注技术则是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控制输注泵,实现对目标血药浓度的精准调控。
医生只需设定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等参数,以及期望达到的血药浓度,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并调整输注速度。
这一技术使得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更加平稳,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便于根据手术刺激的变化及时调整麻醉深度,提高了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三、可视化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气管插管是麻醉过程中的关键操作之一,但在困难气道的情况下,传统的喉镜可能无法清晰地暴露声门,导致插管困难甚至失败。
可视化喉镜则通过在喉镜前端安装摄像头,将喉部结构的图像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上,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声门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结构。
这大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尤其是在困难气道患者中。
此外,可视化喉镜还减少了插管过程中对喉部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声在麻醉科应用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盲法穿刺容易失败的原因包括 1. 解剖变异患者 2. 肥胖患者 3. 小儿重症患者 4. 创伤,严重休克,动脉搏动微弱患者 5. 颈部畸形,颈部僵硬,不能平躺患者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 通过对颈内静脉位置的实时监测定位,提 高了穿刺成功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围组 织的损伤,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损伤、 血肿、气胸、导管扭折等并发症,大大增 加了穿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穿刺针
V A
探头 导管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
• 目前我科已行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数 百例,大大降低了穿刺失败率和相关的并 发症,对于清醒患者,明显减少了病人的 的痛苦和焦虑。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1.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 锁骨上入路、腋路、喙突旁入路)
2.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梨状肌下缘入 路、臀下入路、腘窝入路)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2.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该技术可用于患者足部的手术,复合股神 经阻滞或隐神经阻滞可用于患者整个小腿 的手术。
目前我科已行该项操作50余例,特别对老 年人、糖尿病足截指的患者、脊柱侧弯畸 形、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及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的患者,与传统的椎管内麻醉或者 全麻相比有其绝对的优势。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5.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 用于下肢手术麻醉,大腿、小腿和足内侧皮 肤疼痛治疗和术后镇痛。尤其对于行下肢 手术且身体状况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椎管 内麻醉的患者。 目前我科行该操作2例,麻醉效果满意。
今后麻醉科将开展的新技术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可用于胸腔镜、 开胸手术及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可减少术 中全麻药的用量,并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的 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麻醉科超声应用feasibility报告
麻醉科超声应用feasibility报告麻醉科超声应用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麻醉科作为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科室,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并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本报告旨在探讨麻醉科超声应用的可行性,包括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适用范围、操作要点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二、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优势(一)提高穿刺成功率在进行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等操作时,传统方法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操作者的经验,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而超声能够清晰地显示神经、血管的位置、形态和走行,实时引导穿刺针的进针方向和深度,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二)减少并发症通过超声的可视化,可以避免穿刺针误伤到周围的重要结构,如神经、血管和胸膜等,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血肿、神经损伤、气胸等。
(三)优化麻醉药物的分布在局部麻醉中,超声能够帮助观察麻醉药物的扩散情况,确保药物在目标区域均匀分布,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四)评估患者病情在术前,超声可以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血管情况进行评估,为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术中,可实时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超声在麻醉科的适用范围(一)区域神经阻滞包括上肢的臂丛神经阻滞、下肢的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等,适用于四肢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
(二)血管穿刺如中心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等,用于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输液、输血治疗。
(三)椎管内麻醉辅助确定穿刺间隙和进针深度,提高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
(四)疼痛治疗用于诊断和治疗慢性疼痛疾病,如肩周炎、腱鞘炎等。
(五)心肺功能评估如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胸腔积液、肺水肿等。
四、超声在麻醉科的操作要点(一)设备选择应根据麻醉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超声设备,包括便携性、图像质量、探头类型等。
(二)探头选择和操作技巧不同的操作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探头,如线阵探头常用于浅表结构的检查,凸阵探头适用于深部结构。
麻醉科超声技术使用可行性报告
麻醉科超声技术使用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麻醉科作为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科室,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本报告旨在探讨麻醉科使用超声技术的可行性,为麻醉科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应用现状(一)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已成为麻醉科的重要手段。
通过超声图像,麻醉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神经的位置、走向以及周围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神经阻滞,减少局麻药的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血管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和动脉穿刺等操作中,超声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快速定位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伤。
(三)围术期评估超声还可用于术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术中监测心脏功能和容量状态,以及术后对疼痛区域的评估和诊断。
三、麻醉科使用超声技术的优势(一)提高麻醉效果精准的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二)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下的操作可以避免对周围神经、血管和组织的损伤,降低出血、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
(三)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准确的定位和操作能够节省时间,提高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使手术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四)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伤,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麻醉过程的满意度。
四、麻醉科使用超声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目前,超声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性能日益完善,操作也越来越简便。
麻醉医生经过专门的培训,能够熟练掌握超声技术的应用。
(二)经济可行性虽然超声设备的购置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通过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带来的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设备成本。
此外,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设备价格也有望逐渐降低。
(三)人员可行性麻醉科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通过参加专业的超声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能够快速掌握超声技术在麻醉中的应用。
麻醉科超声应用feasibility研究
麻醉科超声应用feasibility研究麻醉科超声应用可行性研究在现代医疗领域中,麻醉科的作用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在麻醉科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麻醉科超声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麻醉科超声的基本原理超声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技术。
在麻醉科中,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体表,声波能够穿透组织并反射回来,形成实时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帮助麻醉医生清晰地看到神经、血管、肌肉等结构,从而为麻醉操作提供准确的引导。
二、麻醉科超声应用的主要领域1、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麻醉科常见的操作之一,用于在手术中提供局部麻醉。
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主要依靠解剖标志和医生的经验,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可能导致阻滞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让医生直接看到神经的位置和周围的组织结构,从而更精准地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周围,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减少药物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
2、血管穿刺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穿刺等操作时,准确找到血管的位置至关重要。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走行、管径和深度,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角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如血肿、误穿动脉等。
3、围术期评估超声还可以用于围术期对患者心脏功能、肺脏情况等的评估。
例如,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手术风险;肺部超声可以帮助诊断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部疾病,为麻醉管理提供依据。
三、麻醉科超声应用的优势1、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如前所述,超声能够提供实时的可视化图像,使麻醉医生在进行各种操作时更加准确地定位目标结构,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的组织和器官。
2、减少并发症精准的操作能够降低神经损伤、血管破裂、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3、缩短操作时间在超声引导下,医生能够更快地找到目标结构,完成穿刺或阻滞等操作,从而减少手术等待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P
BP
头端
SA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BP SA
头端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20G穿刺针 RIB
BP
SA
头端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头端
16G穿刺针
BP
SA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头端
16G套 管
BP
SA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头端
硬膜外导管
SA BP
RIB
BP—锁骨上臂丛神经 SA—锁骨下动脉 RIB—第一肋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下径路
头 端
头 端
头 端
头 端
穿刺
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径路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平面内技术操作过程
二、折射 因不同介质中声速的变化而引起的声传播方
向改变的过程。
三、声衰减
声波在介质内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距 离的增大,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少。与介质对
声波的吸收(主要因素)、散射及声束扩散
等原因有关。
四、多普勒效应
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 动而引起声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
象。 两者作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 波频率高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 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接收频率
低于声源发出的频率
超声多普勒技术用于检测心 血管内的血流方向、流速等
超声设备
B型超声
M型超声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频谱多普勒
三维成像
二维灰阶(B型)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形象直观的 显示血流的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
Doppler频谱曲线可检测有关血流动力学 参数以及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
2.5-5MHz 用于心脏、腹部成像。特点穿透力强, 穿透深度15-20cm。
声速=频率X波长.人体组织内声速基本确定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低,分辨力高,
近场图象好,用于浅表器官。
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穿透力高,远场图像
好分辨力有所下降,用于腹部。
目前报道的超声在麻醉领域应用情况
各种相对浅表的血管穿刺 各种浅表的神经阻滞 较深层的神经阻滞(借助于神经刺激
人体组织的物理特性
无回声:胆囊、血液、胃液、尿液。 等回声:如肝脾、甲状腺。 低回声:如肾实质、胸锁乳突肌。 高(强)回声:肾窦;含气肺组织、钙化或气体、
神经,结石高回声伴后方声影。
医学诊断超声常用频率:
(不同电振荡频率形成不同频率超声波)
7-10MHz 用于浅表器官成像,如甲状腺、神经、 颈部及四肢血管,穿透4-8cm。
器) 硬膜外穿刺 慢性疼痛治疗
超声在本科室应用现况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径路 锁骨上径路 锁骨下径路 腋路
颈丛阻滞
浅丛 深丛
股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颈内静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动脉穿刺 坐骨神经 髂筋膜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上臂丛及周围结构
锁骨上臂丛及周围结构
锁骨下 血管周围鞘 血管旁间隙
标定时限测定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室壁运
动,精确显示瓣膜开放关闭在心动周期不 同时限的曲线运动轨迹。
➢ 声学造影检查,了解肿瘤微血管灌注,判断良、 恶性。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医学诊断用超声的回声分类
无回声=液性回声 等回声:均质性实质结构。
低回声:均质性实质结构,回声略低。
高回声(也称强回声) :回声较亮, 如钙化或含气性结构
操作声像图--U
A=动脉 LA=局麻药 M=正中神经 MC=肌皮神经 R=桡神经 U=尺神经 V=静脉 白箭头所指为穿刺针
U 穿刺时
U 穿刺后
操作声像图--T
A=动脉 LA=局麻药 M=正中神经 MC=肌皮神经 R=桡神经 U=尺神经 V=静脉
三、波长 声波在完成一次完全振动的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也就是一个
波周期在空间里的长度。声速=频率X波长。
声速基本确定,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则波长越长。
四、声阻抗 用来表示传播超声波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声阻抗=
介质的密度X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超声波的特性
一、反射 声波入射到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介质之间的分 界面上,界面的线度远大于波长,便会引起 部分或大部声能的返回。
1 = 探头位于轴向斜面,肌间沟径路 2 = 探头位于冠状斜面,锁骨上径路
3 = 探头位于旁矢状平 面,锁骨下径路
4 = 探头位于横断面, 腋窝径路
5 = 探头位于横断面, 肱骨中段径路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径路
C7
胸锁乳突肌
CA
前斜角肌
IJ
中斜角肌
穿刺技术
平面内技术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径路
红
19世纪80年代,美国医生 Halsted和Hall就应用可卡因阻 滞尺神经、肌皮神经、滑车神 经和眶下神经
神经阻滞的方法
解剖定位 异感定位 神经刺激仪
超声引导
我们的GPS
In 1978 La Grange et al. reported the use of a Doppler flow ultrasound detector for facilitating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2 which was, to our knowledge, the first paper describing the indirect use of ultrasonographyin regional anesthesia. The main limitation of more advanced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 at that time was the inability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2D images.
超声波 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
次(Hz,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觉 阈值上限的声波。医学诊断用超声频率1-10MHz。
声波的物理参数
一、频率与周期 频率:每秒内介质所振动的次数,单位:Hz或MHz
二、声速
周期:介质在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单位:秒(s)
声波在传播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一般规律:软组织—1470-1570m/s,气体—350m/s,骨骼2600-40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