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如何判定

合集下载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种按照营业利润计算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所得税额=营业利润×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去各项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税率是根据企业所在地和具体行业而定的,一般由国家税
务机关制定并公布。

速算扣除数是一个固定的金额,用于简化计算过程。

第二种按照销售额计算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所得税额=销售额×销项税率×(1-进项税率)
其中,销售额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销售收入总额;销项税率
是企业销售的货物或者提供的服务需要缴纳的税率;进项税率是企业购进
货物或者接受服务时需要缴纳的税率。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计算过程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税前扣除和抵免等。

这些情况一般都需要根据具体的
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

总之,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的,根据营业利润或销售额来计算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具体的计算
方法是根据税率、速算扣除数、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来确定的。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_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收入费用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可以按合同约定的购买入应付价款的日期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2、建筑。

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3、为其他企业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可以按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

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 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计算公式为: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 (或 1/4 ) ×适用税率(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 以前年度亏损 - 免税所得企业所得税申报流程1、申报流程为了减轻您的工作量,提高申报效率和质量,请尽量采用便捷的网上申报服务。

网上申报的流程为:登录→填写申报表和其他附报表格→审核校验通过→上传报表→申报成功登录_税网上纳税申报系统(2.0)2、填写申报表请您按照申报系统提示的填写顺序填报相应的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申报表式样请参见:“查账征收-汇缴申报-模拟填报”。

企业所得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额计算方法-—各税种税额计算公式大全(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4、应纳所得税税额计算(1)分月或分季预缴所得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2)年终汇算清缴时,应退补所得税应退补所得税额=全年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本年累计已缴所得税额预缴所得税①、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2或1/4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应纳税所得额/2(或4)]×税率(33%)②、按本期计划利润预缴所得税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本期某月或某季计划利润额×税率(33%)5、对减征所得税的计算减征比例=[(33%-原核定的税率)/33%]×100%减征后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1-减征比例)=应纳所得税税额×减征比例6、境外所得税税额扣除限额=境内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7、对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弥补亏损后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税率(33%)。

收入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判断标准

收入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判断标准

收入的总额法和净额法判断标准收入的总额法是指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全部收入金额,无论收入是否已经收取。

按照这种方法,企业会计师会将所有应收的收入都计入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而不考虑实际是否已经收到款项。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业务规模和效益,但缺点是可能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不一致,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净额法则是指只确认已经收到的收入金额,并将未收到的收入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应收账款。

按照这种方法,企业只计入实际已经收到的款项,而未收到的款项则不予确认。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缺点是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够明确,影响用户对企业的全面评估。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确认。

在选择适用的方法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判断标准。

首先,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

如果企业近期经营活动较为流畅,收款紧密,可以考虑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如果企业的收款周期较长,应收账款较多,可能需要采用总额法进行确认。

其次,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把握程度。

如果企业对内部控制有较好的把握,能够确保应收账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选择净额法进行确认;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可能需要采用总额法进行确认,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再次,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财务目标。

如果企业需要借款或筹集资金,可能需要提前确认未收到的收入,以增加账面收入,提高信用度;如果企业已经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可以选择净额法进行确认,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最后,企业的行业特性和经营模式。

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营模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收入确认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现金流充裕,收款及时的企业,较适合采用净额法进行确认;而对于应收账款较多,资金需求紧迫的企业,可能需要采用总额法进行确认。

综上所述,收入的总额法和净额法是两种常用的确认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确认。

在选择方法时应考虑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内部控制水平、财务目标和行业特性等因素,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是如何确定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是如何确定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是如何确定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企业经营所得依法征收的税款。

收入总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决定了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度。

收入总额的确定是企业所得税征收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从收入总额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计算规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收入总额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税务年度内,按照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的统一规定,计算出的纳税义务。

收入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总和,它是决定企业所得税税额的重要依据。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营业务收入:企业通过开展正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收入,包括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获得的对价和补贴等。

2.其他业务收入: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外,企业通过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租金收入、利息收入等。

3.营业外收入:企业通过经营以外的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如股权转让收益、投资收益等。

4.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企业可以通过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来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需符合国家税收法规定的条件。

二、收入总额的确定方法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按照财务会计准则和税务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计算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

税务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是“最终确认原则”。

按照最终确认原则,收入总额的确定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

具体来说,收入总额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会计报表调整: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和税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其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应纳税所得额。

2.合理成本支出确认:企业在计算收入总额时,应合理确认相关的成本支出,包括生产成本、经营费用等,确保所计算的收入总额与实际经营状况相符。

3.合理利润分配: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合理分配利润,以确保计算出的收入总额合法、合理,并符合税法规定。

4.遵守税法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计算方法,正确申报收入总额,并及时缴纳应纳税款。

关于2023年企业所得税如何征收是多少?

关于2023年企业所得税如何征收是多少?

关于2023年企业所得税如何征收是多少?2023年企业所得税如何征收1、查账征收: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_适用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核定征收: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_适用税率。

企业所得税不能税前扣除的项目有: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款。

收滞纳金。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3、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4、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5、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其征收税率都是25%。

2023高企申报条件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包括:技术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少于5%,研发人员超过总从业人员的10%,以及企业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主要包括财务、技术和行业方面。

其中,技术方面要求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少于5%。

这也是企业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此外,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也是重要的认定条件之一,要求企业研发人员数超过总从业人员的10%。

这反映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重视程度。

在行业方面,企业必须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才能符合认定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新兴技术、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良好前景和较快发展速度的产业。

此外,企业还需要满足其他一些要求,如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创立的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可能存在技术成果尚未达到一定阶段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资格认定,如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符合高企认定条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综合考虑企业技术、财务、行业等方面条件的结果。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方法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法定税率对其取得的全年应纳所得额进行计税的一种税收。

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方法的准确把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率,也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文就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一、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主要包括税务机关核定的企业收入总额和可抵扣费用两个方面。

1.1 企业收入总额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由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其他经营所得等。

1.2 可抵扣费用可抵扣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相关的支出和费用,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直接费用是指与生产、销售、管理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运输费用等。

间接费用是指与生产、销售、管理间接相关的费用,如房租、水电费、广告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融资、投资等过程中发生的利息、手续费、汇兑损益以及其他与财务相关的费用。

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合理地将可抵扣费用从企业收入总额中扣除,最终计算出应纳所得额,进而计算出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二、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主要有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

2.1 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是指企业所得税按照核定的企业收入总额和可抵扣费用进行计算,并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税。

企业需要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交纳企业所得税。

一般计税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和经营效益。

然而,计算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会计和税务知识。

2.2 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化的计税方式,适用于小型微利企业和一些特定类别的企业。

该方法按照核定的营业收入总额进行计算,并根据国家规定的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率进行计税。

简易计税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和税务压力,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

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是一种按照企业盈利额计算并支付给国家的税收。

对于纳税人来说,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准确计算并支付所得税。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其中的各个要素。

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素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指企业实际盈利额减去各项优惠政策后的可纳税收入。

根据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由以下几个要素计算得出:(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所属纳税年度内,从经营活动中实际取得的所得额,包括销售收入、经营费用和其他收入。

(2)非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是指企业除了经营活动外取得的所得额,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和出售资产的收益等。

(3)减免事项:减免事项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减免纳税所得额的各类政策,如研发费用、技术创新等专项附加扣除。

(4)不予扣除的损失:不予扣除的损失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发生的不能在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损失,如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罚款等。

根据上述要素,应纳税所得额可以通过逐个求和得出。

2. 税率税率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所采用的税率,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税务政策都有所不同。

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为基础税率和优惠税率两种。

目前,中国企业所得税的基础税率为25%,适用于大部分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

此外,一些特定行业或特定地区也可以享受到不同的税率优惠政策。

3.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对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后再进行扣除的一种常数,用于简化纳税计算的过程。

速算扣除数的大小也因税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目前基准税率的速算扣除数为3%,基准税率为15%的速算扣除数为2.4%。

需要注意的是,速算扣除数只适用于享受税率优惠的纳税人,如果企业享受的是基准税率,就不适用速算扣除数。

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吗

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吗

收入总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吗在会计和财务领域,收入总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度量一个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然而,对于收入总额是否包括营业外收入,却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出租资产等方式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而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非经常性的收入来源,例如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

根据中国会计准则,收入总额应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两部分。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通过主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收入,而营业外收入则是企业通过非主营业务所获得的收入。

因此,根据会计准则,收入总额应该包括营业外收入。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营业外收入可能会被排除在收入总额之外。

这取决于不同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要求。

例如,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按照IAS 18《收入》,营业外收入被视为不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应当与营业收入分开报告。

因此,根据IFRS,收入总额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此外,在税务和法律层面上,对于收入总额是否包括营业外收入也存在差异。

在某些国家的税法中,收入总额是用于计算纳税基础的重要指标,而营业外收入可能被排除在纳税基础之外。

类似地,根据某些法律规定,营业外收入可能被视为特殊项,需要单独进行披露和报告。

无论收入总额是否包括营业外收入,在财务报表中,企业需要对收入总额进行清晰的披露和说明,以便用户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表现。

这包括披露收入的来源、性质和金额,并解释任何特殊的收入项目。

综上所述,收入总额是否包括营业外收入取决于所采用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要求以及特定的税务和法律规定。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对收入总额和营业外收入进行准确和透明的披露,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是指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缴纳的税款。

本文将介绍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并对其中的相关概念和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解析。

一、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税率的确定和税款的计算三个方面。

下面依次进行详细介绍。

1.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年度内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支出、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在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算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如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减去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等而得出的。

其中,销售收入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即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收入的计算方法略有不同,需要减去其他业务收入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扣除的成本、费用等。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根据税法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核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或简易计税法。

2. 税率的确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进行计算的。

税率表根据企业所得额的不同设定了不同的税率,分为两个档次进行计算,分别是20%和25%。

这两个税率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税率进行计算。

3. 税款的计算经过前两个步骤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后,就可以计算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了。

计算公式为: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根据计算出的税款金额,企业需要按时缴纳税款至税务部门。

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概念解析1. 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不超过特定标准的企业。

目前,国家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是年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小规模纳税人具备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法核算应纳税额。

2.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年度内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支出、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是财税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收入的方法。

收入总额法是根据营业收入减去非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进行计算得出的收入总额,而净额法是根据营业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费用得出的净收入。

收入总额法是指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收入总额的方法。

营业收入包括公司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非营业收入包括股利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其他收入包括政府补贴、补偿收入等。

通过计算营业收入减去非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得出的金额即为收入总额。

这个方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适用于对收入进行整体性评估的情况。

净额法是指以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去各类费用和税费计算净收入的方法。

销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包装成本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公司在营业过程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金和费用。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包括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费用,如广告费用、人力资源费用、行政费用等。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费用和汇兑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发生在公司资产价值下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计提。

所得税费用是指公司需要缴纳的税金。

通过计算营业收入减去上述费用,得出的金额即为净收入。

净额法更精确、客观,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对净收入的影响。

财税分析中,对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常常进行比较分析。

收入总额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包含了所有的收入项目,为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视角。

而净额法则更注重净利润,净利润是公司真正获得的利润金额,更能体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通过比较收入总额和净收入,可以得出公司的营业费用和费用率等细节信息,从而分析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

综上所述,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是上市公司财税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收入总额法能够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净额法更注重净利润,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公司所得税如何计算

公司所得税如何计算

公司所得税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怎么算一、企业所得税怎么算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二、企业所得税含义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申报流程1、先登录到国税网;2、点击网上办税;3、输入本企业的纳税编号及密码,验证码;4、点击网上拓展;5、进入网上拓展界面,点击申报,下载软件;6、下载完成后,安装;7、再次点击,我要申报,先要申报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8、申报成功后,再点击申报,在界面的左方中间位置,找到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申报,点击申报,下载所得税的PDF文档;9、填写数据,点击提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一、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各种收入占比,你算对了吗?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各种收入占比,你算对了吗?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各种收⼊占⽐,你算对了吗?最近⼀段时间,总被朋友问起,为什么不更新公众号了,想想还真是,有段时间没写⽂章了,那今天就写⼀个在实务中容易被忽视和混淆的问题: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需要计算收⼊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企业所得税中“收⼊总额”含义(⼀)收⼊总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中“收⼊总额”是判断企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数据,准确把握企业所得税中“收⼊总额”含义,对精准享受税收优惠、计算核定征收所得税税额都⾮常重要。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为收⼊总额。

包括:(1)销售货物收⼊;(2)提供劳务收⼊;(3)转让财产收⼊;(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利息收⼊;(6)租⾦收⼊;(7)特许权使⽤费收⼊;(8)接受捐赠收⼊;(9)其他收⼊。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的货币形式,包括现⾦、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的⾮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物资产、⽆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额。

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

【静之特别提醒】:企业所得税中“收⼊总额”不同于会计⼝径的收⼊,企业所得税中“收⼊总额”包括不征税收⼊、免税收⼊、视同销售收⼊、会计上的营业外收⼊以及会计不作为收⼊核算但属于企业所得税“收⼊总额”项⽬。

(⼆)核定应税所得率⽅式下,“应税收⼊额”的确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国税发[2008]30号)第六条采⽤应税所得率⽅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其中,能正确核算(查实)收⼊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总额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额×应税所得率;国税函[2009]377号:应税收⼊额=收⼊总额-不征税收⼊-免税收⼊。

软件企业如何界定“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和“企业收入总额”

软件企业如何界定“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和“企业收入总额”

软件企业如何界定“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和“企业收入总额”编者按:近日,华税接到一则咨询,是关于软件企业汇算清缴年度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0%)中收入总额应如何界定,股权转让是否计入收入总额中,是应将股权转让收入还是股权转让收入扣除股权原值后的股权转让所得计入收入总额中?本文华税律师将作出分析。

一、取消双软认定,双软税收优惠改为备案制2015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和下放了90余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就包括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的认证和备案。

2015年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14年度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联软函〔2015〕273号),进一步明确了软件企业认定取消的相关事项。

2016年5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9号)明确,享受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采用备案制,由企业提交相关备案资料后享受税收优惠,相关部门加强对软件、集成电路企业的后续管理工作。

享受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名单及备案资料,税务机关提交给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名单内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进行核查;享受其他优惠政策的名单及备案资料,税务机关提交给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共同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名单内企业是否符合条件进行核查。

对经核查不符合软件、集成电路企业条件的,由税务部门追缴其已经享受的税收优惠,并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关于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准则解读、判定原则和案例提示 3%

关于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准则解读、判定原则和案例提示 3%

关于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准则解读、判定原则和案例提示3%一、准则解读在会计准则中,收入总额法是指企业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收到的全部收入,即总金额计入营业收入的方法。

而净额法则是指企业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收到的收入总额减去与该项收入有关的成本、税金等后的净额计入营业收入的方法。

二、判定原则在选择使用收入总额法还是净额法时,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经营模式以及相关法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判定原则:1.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企业在选择使用收入总额法或净额法时,应确保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 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经营模式,选择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方法。

3. 保持一贯性。

企业应保持在不同会计期间采用收入总额法或净额法的一致性,除非有充分理由进行变更。

4. 遵循重要性原则。

对于企业的重大交易或事项,应使用收入总额法进行核算;而对于非重大交易或事项,可选择使用净额法进行核算。

三、案例提示以下是一个关于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选择的案例提示:某电商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同时提供了物流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将销售商品和物流服务分开核算,即分别采用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

但是,如果物流服务仅是销售商品的附属服务,且无法单独计量和出售,那么企业应将物流服务成本并入商品销售收入进行核算,采用收入总额法。

总之,在选择使用收入总额法或净额法时,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特点、经营模式以及相关法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以确保其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同时,保持一贯性和遵循重要性原则也是选择合适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如何的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如何的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如何的一般企业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全年成本总额-全年费用总额+其他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根据其全年经营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并加上其他扣除项目后的结果。

这些项目包括资产减值准备、捐赠、员工教育经费、技术改造等。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到的结果。

企业所得税税率根据企业类型和所得额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一个一般纳税企业全年收入总额为1000万元,全年成本总额为500万元,全年费用总额为200万元,其他扣除项目为80万元。

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0.4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500-200+80=380(万元)应纳税额=380×25%-0.4=94.6(万元)小型微利企业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50%应纳税所得额是小型微利企业根据税法规定,根据其全年经营收入的50%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这是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在纳税上的优惠政策之一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额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得到的结果。

例:一个小型微利企业全年收入总额为100万元。

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应纳税所得额=100×50%=50(万元)应纳税额=50×20%=1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关于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基本公式。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和申报其他税收和附加费用,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此外,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企业还需要结合该地区的具体规定来计算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如何判定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如何判定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如何判定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照一定税率对其所得税收进行纳税的一种税种。

企业所得税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企业的收入总额进行准确定义和判定。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一个纳税期内取得的所有有形和无形收入总和,也是企业利润的税前总额。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的判定方法。

第二,实践判定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实践判定方法是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查和核实,对企业的收入总额进行实际的计算和审核。

税务机关将根据企业所提供的相关财务资料和凭证,对企业的收入进行全面核实。

税务机关将对企业的收入凭证、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票据等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所宣称的收入是真实的、合法的。

同时,税务机关还可以依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账簿、会计记录等进行审查,核实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三,比较法判定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比较法判定方法是通过与其他类似企业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否合理和准确。

税务机关可以通过申报纳税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利润率、税负率等指标来审查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否合理。

如果家企业的收入总额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就有可能存在税收逃漏行为。

税务机关还可以采用跨市场比较和跨行业比较的方法,对企业的收入总额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获得更加准确和客观的结果。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的判定方法包括理论判定方法、实践判定方法和比较法判定方法等。

企业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并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查和核实来准确计算和申报企业的收入总额。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审查,确保企业纳税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只有确保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的准确和合理,才能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企业税负的合理性。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 征收方法:按年计算,按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 清缴,多退少补。
• 纳税期限:
1. 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会计报表和所得税 申报表。
2. 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 3. 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 纳税地点:一般情况下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缴纳,特殊情况除外。
返回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二.资产的税务处理 三.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四.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法、纳税期限、纳
税地点
2. 收入总额的确定: ① 收入种类
收入种类
具体内容
销售货物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 货取得的收入。
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 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 介代理、旅游、娱乐、加工等活动取得的收入。
④ 不得扣除项目:
➢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 企业所得税税款; ➢ 税收滞纳金; ➢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④ 不得扣除项目(续):
➢ 赞助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 非广告性质支出。
➢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符合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 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①境内、境外所得应纳税额=(100+45+48) ×25%=48.25(万元)
②甲国抵免限额=45×25%=11.25(万元)>8万元, 可全额抵扣抵扣8万元
乙国抵免限额=48×25%=12(万元)<16,只能 抵扣12万元
③2008年应纳所得税税额=48.25-8-12=28.25(万 元)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中的收入总额如何判定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首先要确定收入总额,它不仅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起点,还是判断企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等的重要指标,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计算高新产品占收入比例、软件企业优惠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行业判断、加速折旧企业所属行业判断、西部大开发优惠行业判断以及核定征收企业税额计算等等。

企业在具体享受税收优惠或计算核定征收所得税税额时要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判断。

一、基本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中明确要求,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是指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与同期总收入的比值。

总收入是指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

收入总额与不征税收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

三、软件企业优惠享受
享受软件企业“二免三减半”税收优惠要求汇算清缴年度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其中: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40%(嵌入式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0%),这里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四、研发费加计扣除行业判断
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包括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
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上述行业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 -2011)》为准,并随之更新。

这些行业的企业是指以上述所列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其研发费用发生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计算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的余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

五、加速折旧企业所属行业判断
2014、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六大行业企业以及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自2019年1月1日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六大行业以及四个领域重点行业规定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优惠的行业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

考虑到企业多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为增强确定性与可操作性,在具体判断企业所属行业时,可使用收入指标加以判定。

制造业企业是指以制造业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的
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六、西部大开发优惠行业判断
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

这里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七、核定征收企业税额计算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上述“应税收入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后的余额。

用公式表示为: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其中,收入总额为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