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阿兰正在欣赏他的邮票。
他发现有些邮票的边缘有整齐的小孔,而有些却没有。
他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他:“这些小孔叫做邮票齿孔。
很久以前,人们要撕开邮票很不方便,后来有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用大头针在邮票边缘扎了一排小孔,这样邮票就容易撕开了。
这个发明被大家接受了,从此以后,所有的邮票都有了齿孔。
”阿兰听后,对亨利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他想,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学语文课文。
通过讲述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和爸爸的解答,文章揭示了生活中平凡事物中的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
首先,课文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正是这种观察和探索精神的体现。
其次,课文通过讲述亨利发明邮票齿孔的故事,弘扬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亨利在面对问题时,没有被传统的做法束缚,而是敢于尝试和创新,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也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只要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勇气,就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课文通过阿兰的感悟,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阿兰从邮票齿孔的故事中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这不仅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也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总的来说,《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寓教于乐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整理的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邮票、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实物邮票)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你们看,邮票四周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4.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针对邮票的特点、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3.小组合作完成邮票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邮票的基本知识,如组成部分、齿孔作用等。
2.让学生思考邮票的价值,如邮政通信、文化传承、收藏欣赏等。
3.总结邮票的特点,如美观、实用、文化内涵丰富等。
4.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牢记邮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邮票,并写上一些有关邮票的文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4.通过对邮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邮票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邮政文化,感受邮票的魅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和审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友谊的美好情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分发一些邮票样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邮票的实物。
2.设计讨论话题:“请观察你们手中的邮票,说一说邮票的特点和你们对邮票的认识。”
3.引导学生针对邮票的图案、文字、齿孔等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邮票的魅力。
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邮票的兴趣和热情需要被激发。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邮票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学生在合作学习、表达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小组讨论、分享中不断成长。
综合考虑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熟练运用。
2.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邮票上的齿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主旨大意的理解也是教学难点。
3.学生分享自己对邮票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邮票上的齿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邮票上的齿孔的作用。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邮票”、“齿孔”、“收藏”等,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邮票这一话题充满好奇,但可能对邮票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主旨大意的理解仍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邮票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邮票齿孔的作用和原理。
(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邮票样品。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邮票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邮票的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邮票的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总结。
(2)讲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的邮票收藏经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邮票这一载体,引导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激发学生对集邮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知识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分类和制作过程。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邮政事业的兴趣和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关于邮票齿孔的由来和作用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邮政先生为了方便人们邮信,发明了邮票齿孔,使邮票更加方便使用。
2.2 生字词邮票、齿孔、邮政、发明、方便、使用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学会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1. 对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的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分析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4.2 教学手段1. 课文课件: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邮票齿孔图片:通过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形状和作用。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邮票齿孔的图片,让学生猜测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3 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5.4 理解课文内容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 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2、难点(1)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邮票实物。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张邮票,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邮票)2、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作用吗?(邮票是用来寄信的,贴上邮票,信就能寄出去了。
)3、那你们观察过邮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邮票齿孔的故事。
(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同桌互相认读。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理解“一枚”“别针”的意思。
(3)指导朗读,读出阿切尔对邮票的好奇。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阿切尔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邮票打孔的秘密?(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那个人”的举动和阿切尔的观察与思考。
(3)分角色朗读阿切尔和那个人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阿切尔是怎么做的?(2)出示句子: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引导学生理解“吸引”“举动”的意思,体会阿切尔善于思考的品质。
(3)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邮票齿孔的故事9篇邮票齿孔的故事 1一、教学目标: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会写“仍”、“使”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激发在生活总的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本课的11个正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2、有关邮票、小刀、纸。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很高兴又跟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了,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和老师一起上课吧,老师希望这节课我们能合作的更好,共同学习新的知识,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上面的投影。
(师出示“黑便士”的邮票)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邮票师:对,这是邮票,是一张世界上最早的邮票。
(板书:邮票)同学们看,这张邮票的图案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像,面值1便士,所以呢,又叫“黑便士”。
现在看下面的这张邮票,它是现在常用的邮。
老师请小朋友们比较这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生:现在的邮票有小孔师:恩,你们看的真仔细,那你们谁能说说看这些小孔象什么呢?生:齿孔师:对,这就叫做:齿孔。
(板书:齿孔)请大家跟着老师读:齿孔。
(生跟读)师:大家别看这小小邮票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上课题:的故事)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2、初读生字,认字词,写生字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生1:邮票齿孔是故事是个怎么样的故事生2:邮票齿孔是怎么样发明的......师:恩,小朋友想知道的真多,那么下面就请大家翻到第62页轻声细读课文,看看有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生字宝宝,借助拼音朋友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1》学习生字师:停,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
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生当小老师带读师:小老师读的真不错,还有谁要读吗?(再指名一位学生读)师:恩,你还要棒!现在你看,拼音朋友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小火车读吗?火车火车往哪开呀......生读师:小朋友们读的都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你们结合书本相互读给同桌听,有错的地方相帮忙改正。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优秀10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优秀10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1,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4,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⑴邮票(3张以上).⑵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
⑶别针一枚。
⑷了解邮票的知识。
2,教师准备:⑴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
⑵邮票。
【教学流程及设计】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目标:通过教师质疑,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脑习惯,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形式:展示实物,教师质疑,学生解疑。
3,过程:⑴教师出示下载的邮票图案若干张,设问:老师想将这么多邮票整齐快速地分开,你能帮老师想出什么办法⑵学生发言:①用小刀裁开;②用手撕开;③用剪刀剪开;④用别针刺开。
⑶教师评价:大家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有的办法用起来不很方便。
100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用了一个好办法让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开这些邮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
2,形式: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3,过程:⑴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
⑵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课文1,目标:让学生在读文,质疑,读词,小实验,谈体会等过程中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打孔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2,形式:读文质疑,读词想象,实践体验,交流感受。
3,过程:⑴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⑵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生问:①为什么以前的邮票没有齿孔②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③邮票打孔机什么时候发明的④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⑤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⑶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下列表格:解决的问题:课文中的答案:补充的资料: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回答"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⑸齐读动词,体会动作。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邮票齿孔”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及其作用。
(2)学习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情感。
(2)教育学生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邮票齿孔”造句。
(3)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分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邮票齿孔的来历及其作用。
(2)邮票齿孔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邮票齿孔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3)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邮票齿孔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邮票齿孔图片、实物等。
(2)提问:你们知道邮票齿孔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跟读课文,巩固学习。
3. 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用生字造句。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邮票齿孔”造句。
(2)学生回答有关邮票齿孔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收集更多关于邮票齿孔的资料,了解邮票齿孔的发展史。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邮票齿孔知识问答活动。
(2)办一份手抄报,展示邮票齿孔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手抄报展示评价:评价学生手抄报的内容丰富程度、设计美观程度,了解学生对邮票齿孔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邮票”、“齿孔”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邮票和齿孔,了解邮票的历史。
(2)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集邮的感情,了解邮票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朗读与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邮票和齿孔的相关知识。
2. 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邮票、齿孔的实物或图片。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邮票和齿孔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识。
(2)讲述邮票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邮票的文化价值。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分组赛读,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组内讨论,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练习用生字词造句。
4. 分角色朗读:(1)分组朗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
(2)全班展示,教师指导情感的把握。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热爱集邮,了解邮票的文化价值。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思考,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不足之处,如学生对邮票和齿孔的理解不够深入,可以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实物展示和举例说明,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度。
对于学生在情感朗读方面的表现,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朗读时能更好地把握情感。
七、课堂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发言情况、朗读水平和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邮票和齿孔。
(2)分组讨论,探究邮票齿孔的作用。
(3)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邮票齿孔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邮票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词,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2)学会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难点:(1)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的理解。
(2)编写邮票齿孔的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了解邮票齿孔的相关知识。
(2)准备生字词卡片。
(3)准备邮票和齿孔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邮票和齿孔的图片或实物。
(2)提问:你们知道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吗?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讨论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
3. 小组活动:(1)分组讨论,探究邮票齿孔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编写邮票齿孔的故事。
4. 分享成果:(1)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编写的故事。
(2)全班同学互相评价,选出最佳故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和家长分享邮票齿孔的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邮票。
(2)观察邮票上的齿孔,分析其特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邮票齿孔的来历和作用有了深入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意识较强。
(3)教学中,对邮票齿孔的作用讲解是否清晰,是否需要进一步强化?2. 学生反馈:(1)学生对邮票齿孔的兴趣明显提高,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邮票上的齿孔》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公开课教案岭背镇犁头小学邝燕红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邮票上的齿孔》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过程。
3、从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三、教学难点:了解邮票打孔机的发明过程。
四、教学准备:图片五、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课前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各种邮票。
2、同学们刚才都在欣赏什么呀?板书:邮票。
引导识字:邮票。
3、出示黑便士与普通邮票的对比图,引导观察两张邮票的边缘有什么不同,引出“齿孔”一词,并认读。
4、我们发现最早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那后来齿孔是怎么出现在邮票上的呢?学习了16课《邮票上的齿孔》后我们就明白了。
补全课题,学生齐读题。
二、读文识字1、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记字形。
4、做登山夺红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文感悟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思考: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指名回答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指导读外国人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读文情况。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思考:在阿切尔发明打孔机之前,邮票使用起来有什么不方便?(1)自由读一自然段,想一想从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生说,(解决:1、邮票是一大张<展示一大连张邮票>,2、使用时要用到小刀3、遇见了阿切尔)(3)齐读一自然段。
4、过渡:当时的邮票使用时要用小刀,可那个人忘了带小刀,怎么办呢?(他向阿切尔询问)5、学习2-4自然段。
(1)、他是怎样向阿切尔询问的?谁能有礼貌地读一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
请两位同学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其余同学倾听,你听出了寄信人的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着急)?还加了一个“先生”还要读出什么语气呢?(礼貌)(2)对于阿切尔来说想帮他吗?可是他也没有小刀,实在帮不上忙,他感到——(生:“无可奈何”)所以阿切尔的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再请一组来读。
《邮票上的齿孔》教学设计

16、邮票上的齿孔(第二课时)教材简析《邮票上的齿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邮票齿孔的来历,启发学生养成喜欢思考和动手的好习惯。
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精炼,叙事清楚,适合小学生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邮票上齿孔的来历。
(3)、学会区别“发现”与“发明”,会用“发现”与“发明”造句。
2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打孔机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上齿孔的来历。
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1、教学课件。
2、邮票图片。
3、搜集有关中外发明家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谁做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
三、细读品味1、学习1-4自然段。
(1)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第1自然段的学习。
(2)出示无齿孔邮票,让学生体会无齿孔邮票使用时需要小刀,引出人物对话。
(3)出示那个人和阿切尔的第一组对话:“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礼貌的语气,理解“无可奈何”的意思。
(5)出示那个人和阿切尔的第二组对话:“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6)师生合作读、同桌表演读,引导学生理解“疑惑不解”的意思。
(7)找出那个人发现这个办法的句子,用单横线划出来。
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亨利·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
(8)同桌合作,模仿那个人的做法用笔刺纸,体验撕邮票过程,再交流感受。
2、学习第5自然段。
(1)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什么?用波浪线划出来。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邮票)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你们看,邮票四周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借
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师范写,生练习,个别指导。
望着→刺小孔
思索→打小孔
发明→打孔机
三、品读感悟,问题切入
(一)朗读感悟
1、个别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阿切尔到邮局信时发现了什么?指出有关语句,体会“发现”。
2、默读三、四自然段,说说那个想寄信的人是怎样解决遇到的困难的。
3、自由读五、六自然段,比较“发明”与“发现”区别。
4、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
(二)问题切入
A、讨论:文中写了两个人,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为什么?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看图。
出示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引导学生观察到他侧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连手中端着的水都忘记喝等这些举动。
)
5、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悟。
B、默读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C、指名读句子,说说从“仍然”一词,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你对阿切尔的敬佩、喜爱之情。
D、联系实际说话。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四、拓展实践、丰富知识
1、打孔机不光运用在邮票上,你还知道运用在哪些地方?
2、从小小的邮票齿孔上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想了解更多吗?请阅读课后“我知道”,与同学们交流下你都读懂了什么?
3、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邮票,了解更多知识。
4、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