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颉英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说课稿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说课稿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赵莹莹,是高一(23-27班)美术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属于课前说课。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学情1.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学生刚学习完鉴赏基础部分,有一定鉴赏基础,但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不懂怎样欣赏欣赏2.高一、27班是我校高一年级学生中素质较好的一个班,班里有固定的学习小组,是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本班学生虽在前几课或者语文、历史课本中接触过中国古代绘画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理解不深,也没什么印象二、说教材本节课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P46-50。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课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帛画、敦煌壁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2)本节课联系了前八课和后面雕塑、建筑、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3)本课是在学生进一步了解鉴赏知识的基础上,学会鉴赏中国古代绘画的关键通过鉴赏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能力,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分析理解概括,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中由浅入深,层层分析总结中国古代绘画绘画方式、绘画形式以及艺术特色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学习的兴趣;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丰富多彩,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运用“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分析作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重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本课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讲解,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通过提问和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认识具体如下。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1帛画、壁画、人物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1帛画、壁画、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洛神赋图》 顾恺之 晋
《女史箴图》顾恺之 晋
《古帝王图卷· 晋武帝司马炎》 阎立本(唐) 描绘的是晋武帝司马炎 作为封建帝王的威严神态和 非凡的气度。
作者通过西汉至隋之间13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 《古帝王图卷》 象,以不同的精神状貌,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阎立本(唐) 性格特征和政治作为。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画的种类
从题材上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从形式上分有: 工笔、写意两种
工笔的特点是:工整 写意的特点是:简练 细致 夸张 写实 变形
分组 讨论 活动
第一组:中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第二组:中国古代人物画 第三组: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四组:中国古代花鸟画
发展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鼎盛期
顾恺之
阎立本 吴道子 张萱 周坊 顾闳中 李公麟 李唐 刘贯道 陈洪绶 曾鲸 黄慎
《女史箴图》
《步辇图》 《天王送子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韩熙载夜宴图》 《维摩诘像》《五马图》 《采薇图》 《消夏图》 《屈子行吟图》 《张卿子像》 《渔翁渔归图》
《人物御龙图 》 战国楚墓帛画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
1、莫高窟始建于 前秦 建元二年(366年),历经 前秦、北魏北周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 元 朝代。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说说色彩的特点?
鹿王本生图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乐舞仪仗) 时期:唐代 类别:壁画 规格:纵130厘米 横830厘米 敦煌第156窟南壁下层,此画为张仪潮侄子张淮深 为纪念其叔父推翻吐番在河西地区统治的功绩所绘, 也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帛畫在中國美術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 談到中國畫的起源時,總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的陶器彩繪。其實,在絲綢上即在帛上作畫, 有同樣悠久的歷史,在世界美術領域自成體系 的中國畫(簡稱「國畫」),很可能是起源於 帛畫的,或者說,帛畫是中國畫也就是國畫的 早期形式。從三國(220~265年)以來的中國 畫,無論是絹本畫,還是紙本畫,都是三國 (220~265年)以前已經發展了2,000年的帛 畫的繼承和發展。
作者通过西汉至隋之间13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 《古帝王图卷》 象,以不同的精神状貌,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 阎立本(唐) 性格特征和政治作为。
古 帝 王 图 卷 晋 武 帝 司 马 炎 传 阎 立 本 ( 唐 )
<古帝王图卷>画的是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 帝王形象.作者根据 他们每人的政治作为、 不同的境遇和命运, 带有褒贬倾向地刻画 了封建帝王的风度和 仪态,成功地塑造了 他们的个性特征.本 课中晋武帝被作者刻 画为双目炯炯、 神 色威严,有雄才大略 和非凡气度的开国之 君.

汉唐以来,丝路商旅往来频繁,敦煌成 为出西域和入长安的要道,因居于丝路 咽喉之地,可谓一方重镇,当时村坞接 连,鸡犬相闻,史称“华戎所交一都 会”。佛教和其艺术自西域东传以此为 第一站,因此佛塔遍地,市集繁荣,据 文献所载元宵灯节的盛会仅次于长安, 其兴盛可见于一般。
敦煌莫高窟的分类

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 典称之为“经变” 三、故事画:佛转、本生、因缘、佛教史迹、寓言等,目的是为了吸引广大群众、 大力宣传佛经、佛法。
《鹿王本生图》 局部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乐舞仪仗) 时期:唐代 类别:壁画 规格:纵130厘米 横830厘米 敦煌第156窟南壁下层,此画为张仪潮侄子张淮深 为纪念其叔父推翻吐番在河西地区统治的功绩所绘, 也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2021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帛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古 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 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 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这幅古画是古 代葬仪中使用的铭 旌,反映了当时楚 国上层社会流行的 死后升天的意识, 画面中描绘了龙凤 正引导墓主人的灵 魂升天的情景。
出土地点: 长沙东 南郊楚墓中 制作年代:战国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松岩楼阁图>> 清 髡残
林泉图 弘仁 (清)
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朝代
山水画特点
代表画家及作品
南宋以前
南宋 元代
注重对客观景物的描绘 范宽《溪山行旅图》 倾向表现作品的意境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
继承元代的画风,出现 许多山水画家,但多偏 重笔墨风格的继承,而 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 精神。
渔翁渔 归图
清代
黄慎
水墨交融,以狂草入画,画风粗豪奔放, 气势贯通,别具一格。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 朝元图(奉宝玉女)
朝元图(举笏太乙)
元朝
写意人物 任伯年 (清) 孟蜀宫妓图 唐寅 (明)

9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9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我们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例《鹿王本生图》,来窥见其貌。
这幅壁画故事要告诉我们的是: 不能见利忘义,否则要因果报应。
鹿王本生图
名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乐舞仪仗) 时期:唐代 类别:壁画 规格:纵130厘米 横830厘米 敦煌第156窟南壁下层,此画为张仪潮侄子张淮深 为纪念其叔父推翻吐番在河西地区统治的功绩所绘, 也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出行图"。
中国画的种类
从题材上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从形式上分有: 工笔、写意两种
工笔的特点是:工整 写意的特点是:简练 细致 夸张 写实 变形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分别从四个角度来欣赏
中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一、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五牛图》韩滉(唐)
《 墨 葡 萄 图 轴 》 徐 渭
徐渭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 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 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 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 里程碑。他的这幅《墨葡萄图轴》,描写了 无人摘采的野葡萄隐现于如点点泪痕般的黑 叶中,表达了题诗所言“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抑郁牢骚与愤懑不平的 情感。所画葡萄及藤叶,纷披低垂,用笔恣 纵,水墨淋漓,随意挥洒,不拘形似。徐渭 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酒,泼墨淋漓,在 “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 韵的体现,将普通的物象赋予强烈的主观情 感,直抒愤世疾俗、激荡难平之情,给作品 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具有磅礴奇 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
《五百强盗成佛壁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高一 第9课 1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__教案

高一 第9课 1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__教案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使学生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1、高艺术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2、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2、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3、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课题:中国画的种类从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形式分为:工笔、写意两种工笔的特点是:工整细致写实写意的特点是:简练夸张变形一、分组阅读、讨论活动第一组:中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敦煌莫高窟壁画思考问题:什么是帛画?它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说说色彩的特点?第二组:中国古代人物画思考问题:各中国画种类发展概况?(年代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该画种类的特点?二、两个组各选一位代表具体分析评价一幅代表作品:①内容②艺术语言③渗透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认识三、交流、欣赏(一)、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中国是最早掌握养蚕的国家,丝织业的发展成就了中国最早独幅绘画的产生。

这就是中国绘画的雏形———帛画。

例:以课文中《龙凤仕女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帛画的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和产生的时代背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旗帜,具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了解帛画对今天中国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设计理由:事先设置问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思考问题:1、是帛画?2、《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主要画的内容是什么?(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1、什么是壁画?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内容?色彩的特点?3、《鹿王本生图》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佛学道理?4、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鹿王本生图》的艺术特色?《三》、中国古代人物画(1)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帛画、壁画、人物画 课件

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帛画、壁画、人物画 课件
鉴赏一幅人物画,
感受古代人物画的真善美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xié)英(人物画)
文苑图(中国画纵:37.4cm,横:58.5cm)韩滉(huàng唐)(一说周文矩 ·五代)
作品传递了中华文化的
哪些理念(请举例说明)?
孝悌忠信
《出塞》 (唐)王昌龄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内容:龙、凤正在引导墓主人升天。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龙中凤国仕古女代绘图画(撷帛(画xié))战英(国人物画)
赏析三、
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作者和死者家属通过作品 表达对死者升入天堂的祝福。 这说明死者生前对家人怎样?
赏说的明感析家情二人?、们对作死品者美怀有感怎样
1还2产34形2而生这赏12赏12姿3摹、、、、、、、、是生成不前为态本要析析大贵画画画要对作画这静庄对是为我、常量妇面面面如家品中些四一爱敬态重比下人们神怀的恭线使描何人描人内感人人美美美地 怎 揭、、态什曲敬条用绘对和绘 物 容恩者者?,,狱样示怎么作作线站简单的待别了身说、,,还还,?了样心产立洁纯生父人哪份明尊品品人人是是说什??生的,黑天母的些地了敬恒恒灵柔明么启内动姿还白场家点内位什、爱敬动和死道示容态态是二面人滴容、么祝之之的美者理美繁色,?付??福;。美??,杂,出??,3哪、些作理礼仁品孝念传义爱?悌递(廉和忠了请耻平中信举华例文说化明的)
赏赏赏赏析析析析三四二一、、、、 1持212341231234、、、、、、、、 、 、 、什作作我我我我从从画此 都 他 他么品 品 们 们 们 们造线面图 是 们 们态对 描 应 应 应 应型条用描 官 是 是度好 绘 该 该 该 该看看浓绘 员 在 只?学 的 如 铺 以 交,,淡的 的 花 探作 作、聚何张个善作作人细墨是诗天讨惜会珍奢人友品 品物密塑唐人酒诗品品时,惜侈享还是的造玄们地文表 启美内、反时,乐是生曲形宗聚,技廉映间还而恶达 示动线象感容时会还巧洁了?是学友传是,期,是,的习、 作 勤 ?神 流 层著 有 学 还思,有 者 俭还 畅 次名 没 习 是还志 在 节想是 , 分诗 有 探 通是( 交 约神 还 明人 豪 讨 过情以修 友 ?情 是 还王 华 , 诗感兴身 、呆 僵 是昌 的 可 文不家齐 聚滞 硬 朦龄 排 见 表兴家 会教。 ? 胧, 场 他 达国治 上胡含与 ? 们 真作国 面糊诗 这 的 善马为平 有?友 说 心 美度学天 什们 明 思 的阴习下么雅什在思和)主山集么何想目之张。的?处情的人?场?感?面?。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韩熙载夜宴图》

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画》教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2: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发展历史和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难点:1、如何透过主人公韩熙载神情的刻画,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2、如何通过《韩熙载夜宴图》的赏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五、教学内容:(一)创设问题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工笔、写意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二)探讨交流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讲授:一)、古代人物画发展阶段: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2、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3、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三)重点作品赏析讲授:《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A.介绍作者:五代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故事画。

B.简述此画背景:南唐后主李煜想用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派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的情景。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马高燕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马高燕

“京教杯”教学设计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马高燕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本课教学过程共包括五个环节: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抛出“中国画”的问题统摄本课教学内容,意指教学目标,借助中国古代早期概述引出课题。

二、活动体验,梳理脉络:利用视频、实物、学生拼摆多种教法、学法,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代表作品、绘画技法。

三、深入探究,系统学习:多角度赏析传世名作《文苑图》。

四、独立鉴赏,实践体验:分步完成《张卿子像》鉴赏活动,体验线条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五、课后拓展,情感升华:呼吁学生关注中国古代绘画背后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问题导入引出课题一、问题导入面向全体同学提问:1、什么是中国画2、检索“中国最早的独幅作品”3、教师出示数字492、2000、4500、补充“洞窟492座、雕塑2000尊、壁画45000平方米”它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遗存?4、教师出示图片一、问题导入想问题 ,说思路,查信息,猜谜底, 看图片,听讲解。

想:思考问题。

说:任一学生主动回答:用毛笔在宣纸上涂抹。

查:在设备上检索信息。

猜:根据教师出示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猜出谜底---敦煌莫高窟。

感受中国古代早期绘画的形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多媒体图片检索设备多3分钟1、画面内容描述。

(从松树、笔墨纸砚、人物服饰、人物动作来捕捉文人之雅的画面信息)2、章法布局、笔墨设色。

(找到画面中的形式美法则,感受线条、设色与形神兼备的关系)4、作品品评(了解作品中的美)3、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感受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潜移默化的影响,理解作品独特的审美情趣)问题导入引出课题过渡语:无论是帛画、壁画,还是更早时期的岩画、彩陶,绘画内容往往围绕人类自身生产生活而展开。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及教案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及教案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及教案人美版高中美术一、说教材《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九课。

本课实际授课中分为两个课时,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欣赏作品,并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并学习了解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掌握鉴赏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小组交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鉴赏中国古代绘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爱国情感。

【重难点】重点是: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审美情趣。

难点是:对不同艺术作品风格的区分,以及对中国古代绘画整体风貌的感受。

二、说学情这节课我所教授对象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

这个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发展成熟,理解能力强。

这些都是学生的优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古代绘画涉及的面较广,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法学法启发探究法,图片赏析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排了主观感知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会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今天的课题,对学生说:“你们知道古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吗?”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环节二:初探新知在课前我会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同学预习本课,并重点学习《龙凤仕女图》。

我将先在展示《龙凤仕女图》,并以课堂分享会的形式,请几位同学上台介绍,接着教师展开知识性的引导。

进一步提问:画面中女子作双手合十状,龙凤在前飞翔,这有没有其他含义呢?教师小结。

环节三:深入体会请同学们分成前后四人一小组,请每个组分别从作品的直观感受、历史背景、造型、色彩这几个角度进一步分析《步辇图》、《文苑图》、《韩熙载夜宴图》。

第九课_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第九课_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唐代
韩愰
宋代 明代
李唐
曾鲸
清代
黄慎
工笔
写意
分组搜集《清明上河图》:构图、流传历史、版本、含义这四块内容
《清明上河图》
北宋
பைடு நூலகம்
张择端
作画和人生是一样的。 我们要摒弃浮华而淡然于心。 做人要用粗放、简练的笔墨, 画出自己的本色风格。 做事要细致、缜密的 描绘出自己的精彩和美丽。 预祝:你们创作出工工整整的 美好的生活和 . . . . . . 靓丽的人生画卷。
敦煌莫 高窟壁 画
鹿王本 北魏 生图
为什么壁画的色彩还是依然光彩如新呢?
气候
覆盖 封闭 颜料 重修
中国古代人物画
步辇图
阎立本
(唐)
《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古 帝 <古帝王图卷>画的是 王 图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 卷 帝王形象.作者根据 晋 武 帝 司 马 炎

传 晋武帝司马炎有着什么样的形 阎 象 立 本 双目炯炯 神色威严 ( 非凡气度 有雄才大略 唐 聪明神武 有超世之才 )
高中美术鉴赏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学校:喀左县第三高级中学
姓名:石俊锋
教材版本:人美版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 ——帛画
帛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 古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 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 仅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 表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 立.
长 沙 马 王 堆 西 汉 墓 帛 画
他们每人的政治作为、 不同的境遇和命运, 带有褒贬倾向地刻画 了封建帝王的风度和 仪态,成功地塑造了 他们的个性特征.
唐 韩滉《文苑图》 或五代 周文矩 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

第九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1)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一 敦煌县在今甘肃省西北角,在汉、唐时代是一繁盛的城市。 其繁盛起来的原因是和它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从兰州经过武威、张掖、酒泉、安西到敦煌,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由中原地区去天山南北各地所必经的大道。在古 代,这条大道通过敦煌(现在不走敦煌,而走其东北方的安西) ,就开始进入沙漠。敦煌以西的沙漠是旅行者的严重障碍。东晋 时代僧人法显在公元四○○年记载道:“沙河……上无飞鸟,下 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 识耳。”法显说:“行十七日,计为千百里。”(约合六百公里 )才抵达罗布泊附近(罗布泊附近汉代称为“楼兰”,后又称为 “鄯善”,古代是一个国家)。但是敦煌与其以西的沙漠相比, 则经过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长期开发经营,变成了沙漠边缘上 的绿洲,是长途旅行中的供应站和休息站。
记录佛教故事的
描绘神佛形象的
反映民间生活的
描摹自然风光的
中国古代绘画,按传统的分法,分成人 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中国古代山水画 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 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 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 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 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隋唐时期才进入成 熟阶段,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 发展,在元代至明、清两代,成了中国古代 绘画艺术的主流。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 代山水画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 的有:青绿山水或称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或 称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或称淡着色山水、小 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图正中画一男子,有胡须,侧身直 立,神情潇 自若,身材修长,高冠长袍, 腰佩长剑,手执缰绳,特御一巨龙。龙 尾翘起,龙身平伏,略呈舟形,似在冲 风扬波。所绘当为墓主乘龙升天,反映 了战国时盛行的神仙思想。龙尾上立一 鹤,圆目长喙,昂首仰天,古时种鹤为 神乌,高踞于天国,并供神人骑乘。人 物上方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 左下角有鲤鱼,似在为龙舟前导。画中 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 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 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 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 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XX高中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XX高中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第一章:中国绘画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1.2 教学内容中国绘画的定义与分类中国绘画的工具与材料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绘画的代表性流派与大师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绘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发展脉络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绘画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第二章:人物绘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人物绘画的艺术价值2.2 教学内容人物绘画的分类:肖像画、仕女画、风俗画等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等人物绘画的表现手法:写实、寓意、夸张等代表性人物绘画作品欣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物绘画的分类、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人物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人物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物绘画分类和技巧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人物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章:山水绘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水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山水绘画的艺术价值3.2 教学内容山水绘画的分类:山水画、风景画等山水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等山水绘画的表现手法:写实、写意、寓意等代表性山水绘画作品欣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山水绘画的分类、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山水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山水绘画分类和技巧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山水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花鸟绘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鸟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欣赏和理解花鸟绘画的艺术价值4.2 教学内容花鸟绘画的分类:花卉画、鸟类画、花鸟小品等花鸟绘画的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等花鸟绘画的表现手法:写实、寓意、夸张等代表性花鸟绘画作品欣赏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花鸟绘画的分类、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花鸟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花鸟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鸟绘画分类和技巧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花鸟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现代绘画艺术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欣赏和理解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5.2 教学内容现代绘画艺术的定义与分类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手法代表性现代绘画艺术家与作品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与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代表作品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现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价值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第六章:佛教绘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佛教绘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佛教绘画的艺术价值6.2 教学内容佛教绘画的起源与发展佛教绘画的题材与内容佛教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代表性佛教绘画作品欣赏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佛教绘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佛教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佛教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佛教绘画起源和题材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佛教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七章:宫廷绘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宫廷绘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宫廷绘画的艺术价值7.2 教学内容宫廷绘画的起源与发展宫廷绘画的题材与内容宫廷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代表性宫廷绘画作品欣赏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宫廷绘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宫廷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宫廷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宫廷绘画起源和题材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宫廷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八章:民间绘画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和理解民间绘画的艺术价值8.2 教学内容民间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民间绘画的题材与内容民间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代表性民间绘画作品欣赏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民间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民间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民间绘画起源和题材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民间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九章:文人绘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人绘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和理解文人绘画的艺术价值9.2 教学内容文人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文人绘画的题材与内容文人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代表性文人绘画作品欣赏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人绘画的起源、题材与内容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文人绘画技巧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文人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文人绘画起源和题材的理解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文人绘画作品,展示其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章:当代绘画艺术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代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当代绘画艺术的价值10.2 教学内容当代绘画艺术的特点与趋势当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技巧与表现手法代表性当代绘画艺术家与作品当代绘画艺术的价值与影响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代绘画艺术的特点、趋势和代表作品欣赏法:展示和分析代表性当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其艺术价值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当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和价值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佛教绘画重点环节:佛教绘画的题材与内容补充和说明:佛教绘画的题材通常涵盖佛教故事、人物、神话和象征意义。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第一课时

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第一课时
• 1、延续时间最长:始于公元366年(前秦),历经前 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元 等朝代;
• 2、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有壁画的洞窟492个,塑像2 千余尊,壁画4万6千多平方米。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 3、内容最丰富:可分以下几类:一、佛像画、二、 经变画、三、佛传、本生、因缘、佛教史迹、寓言等 故事画。四、供养人画像。五、山水画。六、装饰图 案画。
龙凤仕女图 战 国
长 沙 马 王 堆 西 汉 墓 帛 画
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它地 处河西走廊西段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 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 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风沙掩不过,这是永远的……
பைடு நூலகம்
• 地处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绿洲里;具有以 下三大特点:
被董其昌、陈继儒称 为“奇才”的诗人兼名医 张卿子乌巾朱履,左手捻 须,意态安详。画像面部 先用淡墨多层烘染,再行 敷色,赭石中略掺铅粉, 耳朵等部位则用较浓的赭 色勾提,达到笔墨色浑然 一体、形神兼备。
中 国 古 代 人 物 画 的 其 他 经 典 之 作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其他经典之作
天 王 送 子 图 吴 道 子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张义潮统军出行图
人物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的历 史,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 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东晋的《洛神赋图》、隋 唐的《步辇图》、元代的《消夏图》、 明代的《张卿子像》都堪称其中的经典 之作。
步辇图 阎立本(唐)
画的是两汉至隋代的13 位帝王形象。此画中的晋武 帝被作者刻画为双目炯炯, 神色威严有雄才大略和气度 非凡的开国之君。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马高燕

教学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古代人物画--马高燕
予学生鼓励和赞赏,营造民主氛围,用语言激励、 肯定学生的回答,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树立自信心。 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以问题作为驱动,依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推动学生尝试知 识、技能的内化,进而逐步实现意义建构,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手段: 学生借助教材、学案、教具、信息技术等,主动学习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相关信息、教 师依据学生原有水平和信息反馈,演示文稿等媒介互动交流、探究拓展。 教学资源: 教材、互联网、电脑、视频、自制教具、演示文稿软件制作、 课堂实践、学案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问题驱动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直观演示、讲授法。 技术准备: 美术教室:支持多媒体课件播放和实物投影的设备。 教具准备:PPT 课件、图片磁贴、实物教具等。 学具准备:教材、学案、铅笔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材质、技法上了解中国古代绘画早期特征,认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特点。从宏观上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 熟悉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学会美术 作品的鉴赏过程, 掌握鉴赏技法。 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形成的独特的审美 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典型人物画作品的探究活动,运用对比、分析、描述、判断、推理、等方式,感知 作品的艺术语言,审美情趣,系统的掌握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互动活动中,体验 自主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问题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参与教学环节, 乐意进一步接触中国古代人物画; 尝试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 审美情趣,形成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乃至中国古代绘画较为理性、客观的价值判断;感叹、敬 畏古人在艺术语言上伟大的创造力,学习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经典传世佳作理解艺术语言—笔墨在作品中具体的体现; 美术鉴赏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 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艺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理解并感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人物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的画家梁楷 「泼墨仙人图」、「李太白行吟图」
张萱的仕女画
唐代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理论,可以 看出他是把“神”放在第一位。
• 曾经为一个叫裴楷的画像,裴楷脸上长了三跟毫毛,很长很刺眼 ,别的画家都不敢画,顾恺之却实事求是,"颊上加三毛,观者觉 神明殊胜"。又曾经为一个叫谢鲲的造像,谢鲲喜欢游山玩水,顾 恺之干脆把他画在了"石岩之中",真是艺高人胆大,还自言自语 云:"此子宜置丘壑中。"还有一次,说他为殷仲堪画像,殷先生 有眼疾,可能不够美观,实在不好入画,顾恺之巧妙地运用了"飞 白"的技巧,使殷仲堪的眼睛既存在,还隐去了缺陷,令人赞叹。 首先重要的,是人物的设定。要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来描写人物的性格【喂你学语文呢你设定完毕后,要着重描绘人 物的眼神。低落时眼睛会朝下看,或者没有光彩(无高光)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 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 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 境景物的关 人物画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 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 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 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 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 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也 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 ,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 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 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 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上 ,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
人物御龙图
战国

龙 凤 仕女图 战国
• 自从人们把画画在丝织品上,中 国的绘画就慢慢的发展起来了, (绘画的绘这个字,表明了画画 和丝织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于 是中国画也就形成了好多不同的 类别。
中 国 画 的 分 类
按 表 现 内 容 可 分 为
人物
山水
花鸟
人物画的早期发展:
战国 帛画
人 物 御 龙 图
历 代 帝 王 图
步 辇 图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唐 代
周昉
初学张萱,后加以变化和发展,创 造出“丰厚为体”、“衣纹劲简,彩色柔 丽”的风格.
簪 花 仕 女 图
挥扇 仕 女 图
■与顾恺之有关的成语有: 【以形写神】【迁想妙得】 【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手挥目送】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云兴霞蔚】 【渐入佳境】【神来之笔】【点睛之笔】 【意存笔先】【神形皆备】【空前绝后】
宣纸
• 在古代,人类的绘画不只是画在纸上, 也不一定用笔画。
石 头 上
器 皿 上
彩 陶 缸 绘 鹳 鱼 石 斧 纹 新 石 器 时 代
猛虎捕食图 (黑山岩画) 新石器时代
墙 壁 上
砖 上
《鹿王本生图》(敦煌壁画) 北魏
宴饮画像砖
四川大邑县(汉)
丝织品上
1972 年 长 沙 马 王 堆 一 号 墓 出 土 的 《 升 天 图 》
•战笔描:即颤也,用笔要留 而不滑,停而不滞。文人的 一种书卷气。
•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 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 合。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 折芦描:此由圆笔转为方笔之法, 雍穆之情趣。 苍劲、稳重。民族气节。
传 统 十 八 描
行云流水描 琴弦描 曹衣描 高古游丝描 蚂蝗描 钉头鼠尾描 竹叶描 枯柴描 铁线描 混描 折芦描 橄榄描 柳叶描
笔 墨 纸 砚
朱砂墨 毛笔
荷叶端砚
宣纸
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 书写工具和绘画工具。 用禽、兽或人的毛制成 的笔。被列为中国的文 房四宝之一。分硬毫、 兼毫、软毫。 这里的“人”是指胎毛 的意思,可做胎毛笔。
毛 笔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民间传说, 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东汉造纸家蔡伦 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一带以造纸为业, 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 谱,以表怀念之情。 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 溪边,因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 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 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 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温故 知新
美术作品包括哪几类?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
绘画的分类?
中国画 、油画、 版画、 水彩画、 水粉画等
问: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艺术,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 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 形成了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 养、审美意识、哲学观念为一体 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头脑冷静、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
历代帝王图
之 吴主孙权
阎立本(唐代)
唐太宗面目俊 朗,目光深邃, 神情庄重,顾盼 之间充分展露出 盛唐一代明君的 风范与威仪。
《步辇图》 阎立本
(唐代)
顾恺之的 “传 神论”,对中国 绘画的发展影响 深远。
宋苏轼提出“论 画以形似,见于 儿童邻”的理论, 可以看出他是把 “神”放在第一 位。
首先我们来欣赏 绘画与文学的 结合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走入三国时期大文学 家曹植的梦境
甄宓就是女神般的存在!
《洛神赋图》顾恺之
魏晋时期
东晋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 插入视频《国宝档案》之《洛神赋图》
总结视频 顾恺之 (约345——406)东 晋时期。 第一个被载 入史册的画家。
走入唐、五代时期文人的生活
《文苑图》
周文炬
(五代 )
绢本设色
• 视频插入《国宝档案》之《文苑图》
总结
观察用线
学生讨论活动:国 画中的线条的作用 有哪些 1.表现形体的结构动 态
2.表现物体的质感 3.表现某种情感
比较三幅图中人物的服饰所用的材料?
运用线条的变化: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 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
2008
北京奥运会 会徽为什么 采取这样的 设计图案?
• 作品所绘琉璃堂人物故事,据考即唐玄宗时著名诗人王昌龄任江 宁县丞期间,在县衙旁琉璃堂与朋友宴集的故事,与会者可能有 其诗友岑参兄弟、刘眘虚等人。《文苑图》绘四位文士围绕松树 思索诗句,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 展卷推敲改诗者,情态各异,形神俱备。所缺前半段从《琉璃堂 人物图》中可以看到,是画四人围坐议论,其中有一位僧人,还 有侍奉的童仆。从全卷场面可领略当时宴集之盛况。 • 此图画法与比较,风格相似,都呈周氏典型面貌,但水平却有高下 之分。本图人物衣纹所运“战笔描”细劲有力,曲折中见流畅, 圆润中具轻重,树石勾染细致,富层次和立面感,人物情态尤富 神采,个性各异。作为五代一幅真迹,确反映了该时代所达到的 水平。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张萱 仕女画
唐代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绢本 设色、纵52cm、横148cm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周昉
唐代
初学张萱,后加以变化和发展,创 造出“丰厚为体”、“衣纹劲简,彩色柔 丽”的风格.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 用笔朴实。气韵古雅。表现的是贵族妇女的闲游生活。,
龙 凤 仕 女 图
战国楚墓帛画,绢本 墨绘 纵31.2cm 横 23.2cm。 全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 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
图正中画一男子,有胡须,侧身直立,神情 潇 自若,身材修长,高冠长袍,腰佩长剑, 手执缰绳,驾御一巨龙。龙尾翘起,龙身平 伏,略呈舟形,似在冲风扬波。所绘当为墓 主乘龙升天,反映了战国时盛行的神仙思想。
• 以下是备用资料
梁 楷
生卒年不详,南 宋画家。居钱塘(今浙江 杭州)。工画人物、佛道、 鬼神,兼擅山水、花鸟。 画分二体:一曰“细笔”; 一曰“减笔”。继承五代 石恪,寥寥数笔,概括飘 逸,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 着重要影响。传世作品有 《六祖斫竹图》、《八高 僧故事图》、《泼墨仙人 图》。
年 北 京 奥 运 会 会 徽
历代帝王图
之 晋武帝司马炎 阎立本(唐代)
欣赏中国绘画标准
谢赫六法: 1、气韵生动:就是指画中万 物的神态,要能够达到活生 而灵动的程度。 2、骨法用笔: 3、应物象形: 4、随类赋彩: 5、经营位置: 6、传移模写:
总结
中国人物画的特点 1.重传神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欣赏 《文苑图》 周文炬
(五代 )
■顾恺之在《论画》等篇中,提出了传神论。成语【以形写神】【 迁想妙得】等由此中产生。其论画文字【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也 是名句。成语【手挥目送】即由此而来。 ■顾恺之画人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尽在阿堵(指眼珠)中 ”。据说顾恺之画人物,总是最后画眼珠,称作【点睛之笔】。后 人论他作画,有【神来之笔】【点睛之笔】【意存笔先】等语。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说的是梁朝张僧繇,不是顾恺之。但 这个故事与【点睛之笔】也有一点点相关。因为之先顾恺之就有在 南京瓦棺寺,当众给维摩诘画像点眼珠的传说故事。 ■顾恺之有文集20多卷,均已佚。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茏】【云兴霞蔚】等名句流传下来,成为成语。 ■顾恺之吃甘蔗总是从梢吃到根。他说这叫:【渐入佳境】。 ■宋代赵佶《宣和画谱》论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三大画家,有 :“顾冠于前,张绝于后,而道子乃兼有之”之语,为成语【空前 绝后】之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