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最新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课件5.ppt
第九课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中学高一学生,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审美水平较差并且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和时间较少,因此本课采用欣赏、讲解、观看视频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案题目: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作者姓名:李先
作者单位及地址:迁西县第二中学
课题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绘画欣赏,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析,对中国古代绘画七千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了解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及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来综合讲解,将不同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追求的作品作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很多欣赏的绘画都有故事情节,另外画家的生平与其艺术追求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评析其作品。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欣赏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大胆展开自评和互评来品评绘画作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思考:中国绘画不同种类其特色是什么
要想准确的欣赏品评美术作品与其社会背景及画家的个人身世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要掌握,还要多多的欣赏大师的作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高中美术_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的撷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的撷英学习目标:1. 认识中国画基本知识种类2. 感受中国画的创作中笔墨的运用学习重点:认识中国画感受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学习难点:人物、山水、花鸟画在绘画中笔墨的运用和用笔的变化教具准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笔墨纸砚备: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第九课在整个美术鉴赏课程是居于重要的地位,本课从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中简介了中国画的典型绘画形式如岩画、壁画、人物、山水、花鸟等主要绘画形式。
内容丰富而且要欣赏的画作太多,因此要简洁话处理用最具代表性的画作来讲述典型的中国画画种。
在具体教授过程中要讲述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从而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用游戏的导入方法来导入本课课题。
用最强大脑中瞬时记忆的游戏。
出示六幅绘画作品在三秒钟的时间里让学生瞬间记忆,然后遮挡画面让学生猜刚才的画面。
最后引出六幅画内含有中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
从而引出课题。
、讲解新课:1. 中国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引导学生欣赏三幅作品《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帛画》、《T 形帛画》(1)了解帛画的含义(2)前两幅作品所画的形象和具体手法(3)T 形帛画的基本内容和所画形象2. 中国古代的人物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绘画的人物画,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悠久,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及墓室壁画上的人物画造型和线条质朴生动。
对比欣赏的方法分辨欣赏中西两组绘画作品西班牙画家《教皇英诺森十世》以及中国唐朝人物画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截取的唐太宗的形象进行对比。
教皇英诺森十世画家是用西方油画的体积、块面、颜色来表现一个老谋深算狡诈阴险的教皇形象。
而中国画则没有像西方油画利用空间透视、光影和颜色,则是利用线条的疏密变化、长短和曲折变化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之后欣赏视频用视频来让学生感受步辇图所画的基本故事和历史情结。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共46张PPT)
阎立本 韩愰
线条挺拔有力,色彩凝重,人物刻画精细 尽致而又真实可信,有明显的六朝遗韵。
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 利,衣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 动态各异、形神兼备。
采薇图 宋代
李唐
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森然正气溢与毫端, 衣纹简洁爽利,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张卿 子像
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人物面部运用凹凸 明代 曾鲸 法刻画,富有体积感,衣纹用笔简洁,人
(六 元君 )子
图 倪 瓒
.
秋有似颖
景 致
” 拖
无 法
自 然
这
,
泥 水 ” 皴 法 描 绘 了 一 幅 淮 扬 清
,
而 实 际 上 变 古 法 为 我 法 以 其 特
,
,
于 气 势 豪 放 中 寓 有 静 穆 气 氛 看
,
,
幅 图 笔 墨 秀 雅 淋 漓 酣 畅 构 图 新
(淮 清扬 )洁
秋 图 石 涛
鹿王本生图 (壁画)敦煌莫高窟257窟 (北魏)
此图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
内容 代表 时间 艺术特征 作品
敦煌莫 高窟壁
鹿王本 生图
北魏
画
人物造型运用了具有立 体感的凹凸法(以赭石 色晕染明暗面),线条 遒劲有力,运笔流畅, 色彩浓重,富有装饰之 美。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 岩画中 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史料记 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表现人物的绘画.
古 <古帝王图卷>画的是
帝 王 图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 帝王形象.作者根据
卷 他们每人的政治作为、
—
晋 不同的境遇和命运,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教学设计教案获奖版
1教学目标总:学生通过对中西画比较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相关知识,感悟山水画家营造的一个个“山水(世界)境界”,激发学生学习鉴赏山水画的愿望,并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并通过创意山水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愿意主动以山水元素融入生活,点缀生活。
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美学思想、创作理念、表现方法、空间观念、题材内容五方面理解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理解“三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理论,鉴赏《早春图》。
过程与方法:以视频、图片、比较、猜名牌等丰富形式,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学生能逐步走入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营造的那个“山水境界”。
通过选择形式,学生趣味理解“难度系数颇高”的专业知识。
以自主选择形式决定本课的尾声走向,将创意山水融入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并尝试借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鼓励学生将鉴赏与创意表达延展于课后。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尊重国内外的优秀艺术,能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并逐步尝试独立鉴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激发学生在旅游时真切感悟自然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运用想象、联想、智慧、创意去表达内心的感受。
2学情分析纵观整课,内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本课只是作为版块中的山水鉴赏部分。
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不够高涨,学生接触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机会较少,显然难有对于了解毕加索、梵高等大师和鉴赏《格尔尼卡》、《自画像》等作品时的积极性,教师需要预设形式颇为活泼有度,内容合理专业的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班级甚至整个年级中,具备国画基础的学生屈指可数,而习山水者更是鲜有人在,所以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引导学生尊重理解鉴赏传统山水,在学会鉴赏山水前先在认识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此外,提供学生们领略创意山水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山水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也许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只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大胆尝试。
3重点难点理解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感悟画中那一个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课后拓展
推荐一位艺术大师:
用一个表情包对抗一个王朝的男人 ——朱耷
墨香四溢、大美丹青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
???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鲜活 生命力的。
当我们面对“无声”的绘画作品时,是 否具有和“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一样 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感受呢?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 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
黄毅作品
A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黄毅老师在做公益
谢谢!
《春江垂钓图》石涛
呱呱,宝贝,哪里 去了?急死老妈 了…
有没有听到蛙声?是否看到十里甚 至是百里之外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作品的构图、布局 —关乎空白。
妈妈会不 会着急?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
清代石涛作品局部
他们在说什么?
“说什么” “想什么”就是作品的不确定性。 ——关乎主题的多义性。
2、诗画统一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顾闳中(中国)
绘画发展的普遍规律: 绘画发展的初期,求真写实;绘画从追求形
似到神似;从追求事物形貌色彩到真实的表达 人的真实情感。
喜欢哪一类型作品?
二、欣赏中国绘画的方法1ຫໍສະໝຸດ “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核心欣赏中国绘画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1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第3课时、四)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的第三课时。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说教材:本课是美术鉴赏模块第九课的内容。
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针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概括及其艺术特点作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掌握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本课以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线,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说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本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课文由于篇幅上课时间所限制,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二是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体现,特别是从早期帛画、壁画到后期的文人画各时期的艺术风格介绍,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说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学生刚学习完鉴赏基础部分,有一定鉴赏基础,但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不懂怎样欣赏。
学生虽在语文、历史课本中接触过中国古代绘画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理解不深,也没什么印象。
2018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鸟古的凤鸟的长 形朴朱、纹图远 象质雀西饰形,中 。而等汉、、原国 色等帛战青始的 彩,画国铜彩花 斑构和帛器陶鸟 斓成漆画上上画 的了器中的花源 花上上的花鸟流
芙 蓉 锦 鸡 图
赵 佶
不 爱 江 山 爱 丹 青
赵 佶
不 爱 江 山 爱 丹 青
赵佶(公元1082-1135年),即宋徽
《鹿王本生图》
赞彩 上 表 人 一 前 “ 以 老 的 个释 牟 本 窟 扬, 边 现 出 个 生 鹿 求 、 儿 小迦 尼 生 第《 了宣 的 “ 卖 落 是 王 解 病 子 国牟 生 故 鹿 九传 故 舍 的 水 一 本 脱 、 , 尼 前 事 王 色的 事 己 故 将 只 生 , 死 传 原 所 是 窟本 鹿是 有 救 事 要 九 ” 后 很 说 迦是 经 指 的生 王善 着 人 。 淹 色 说 来 苦 他 毗古 历 佛 北图 的恶 浓 ” 本 死 鹿 的 成 , 因 罗代 的 教 魏》 无报 厚 这 生 的 王 是 了 便 看 卫印 许 创 时是 私应 的 一 故 人 , 释 “ 出 到 国度 多 始 期敦 精思 宗 题 事 反 他 迦 佛 家 人 净北 事 者 的煌 神想 教 材 画 被 救 牟 ” 修 世 饭部 迹 释 壁莫 。, 色 的 是 此 了 尼 。 行 生 王一 。 迦 画高 。 。 ,、
257 ——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的历 史,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 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东晋的《洛神赋图》、隋 唐的《步辇图》、元代的《消夏图》、 明代的《张卿子像》都堪称其中的经典 之作。
第9课《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概括其各自的艺术特征: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型绘画产生 的历史背景。 2.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的生平事迹,相互讨论 其代表作品和绘画特点。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
和其他人类一样,我们的祖先 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 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 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 简约而不简单”。这就是那块 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稚 拙率真的原始岩画。
鹳彩 鱼 石陶 斧缸 纹
人 面 鱼 纹 盆
黑陶盆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人类自身的进 步,大约在10000年前人类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人类不仅懂得制 造陶器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图案 来装饰陶器,从而产生了陶画。 这不得不说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 次大的进步。
《 芙 蓉 锦 鸡 图 》 宋 徽 宗 赵 佶
市场估价 3795万元
《 墨 葡 萄 图 轴 》 明 徐 渭
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 枝头,水灵鲜嫩欲滴,形象生 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 成。风格疏放,不法语形似, 代表了徐渭大写意花卉的风格 ,也是明代写意花卉高水平的 杰作。自题:“半生落魄已成 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 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天池。”下钤“湘管齐”朱文 方印一,尚有清陈希濂、李佐 贤等鉴藏印多方。
《踏歌图》 马远 宋
市场估价 48,00万元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 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 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 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 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 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 、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 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 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 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 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 人文寓意。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公开课优质课件
道家思想
重“心”略 “物”。
倪瓒《幽涧寒松图》
返回
创作理念
比较二:
关于创作理念
他们是以何种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又 会形成怎样的景致或情趣?
2、创作理念
西方风景画强调对 景写生,在现实中 感觉真实存在的大 自然。
德夫特小镇照片
直抒心意, 对景写生。
维米尔《德夫特远眺》
1、美学思想 2、创作理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天人合一,物我和谐。
忠实于真实准确 再现,以获得和 上帝的靠拢。
西斯莱《马尔利港的洪水》
1、美学思想
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影响, 山水诞生时代正是道家玄学 风靡之时,道家的重“心” 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 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重 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 基础。中国画家心中讲究容 纳天地万物,方能吞吐自如、 来去无阻。
关于美学思想
是怎样的美学思想影响了风景画与山 水画,又将形成怎样的内容形式?
1、美学思想
西方艺术受基督教影响,认 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自然之 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对 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 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对 上帝的贡献。正是如此,使 得早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 时选择“忠实”与“接近” 自然。
以面造型;
色彩、明暗、光感、 质感等造型因素;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莫奈《睡莲池》 照片:莫奈花园中的睡莲池
1、美学思想
3、表现方法
以线造型,以线塑造山石特 性,形成各种“线”以及各 式皴法。
提倡不拘于形似甚至“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大胆运用 空白、突出主体,借助观者 联想与想象自由发挥。
讲究笔墨,传情达意。
观察方式
《虞山林壑图》 倪瓒 (中国元代) 中国山水画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二册中的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6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陈诉。
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即“通过欣赏、鉴别和评述,了解中国传统古画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千里江山图》是一18岁少年所绘制,该画气势恢宏、又如仙境般唯美、、浪漫,奇幻,颜色璀璨夺目,卷幅宏大,具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在众多山水画中,别具一格,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
2、学生状况分析中国古代名画,一直是中学生比较难啃得一块骨头,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更是不易理解和欣赏,但是加以引导,学生他是可以去感受到美的,我特意选着和高中生年级差不多的作者,与他们走近,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色彩浓烈,装饰性强,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提升同学们对山水画的热爱。
3、教学目标:1、了解《千里江山图》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特点及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及意义、影响。
4、重点:《千里江山图》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作品艺术成就。
难点:多角度去欣赏《千里江山图》作品魅力之美,艺术创作的价值。
5、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工具:高清复制版《千里江山图》、拼图卡片6、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导入:播放歌曲《丹青千里》引起学生对山水画的情趣性。
3、引出本课课题——《千里江山图》。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1、《千里江山图》简介(学生对千里江山图基本了解)2、《千里江山图》非常优秀,从五个角度去欣赏这幅名作。
(1)《千里江山图》到底画了那些内容呢?(2)王希孟,是如何以咫尺之内,表现万里之遥的大千世界呢?(3).宋徽宗命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4)《千里江山图》怎么创作完成的?(5)宋代画院高手云集,宋徽宗为什么要选一个18岁的少年来完成《千里江山图》呢?通过这5个方面结构清晰的引导并启发式探究,《千里江山图》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和内涵。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沿河第三中学张廷珍,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核心素养1、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对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比较分析法:通过国画作品唐代《步輦图l》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作品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
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
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3、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三、学法(主要培养其思维能力)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比如:1、描述:形象思维为主。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2)
意象,表达画家的思 具象,表达自然。 想。
画家自己的情感表达,大自然的真善美,栩栩
诗情画意。
如生。
笔、墨、纸、砚。 油画,水彩,画布,画 纸。
点、线造型,墨分五 面的造型,光、色,明
色,虚实相生。
暗。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15
小结
• 西方风景画善于从特定角度深入探究、 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 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美景;
5
• 画面描绘了一辆 运干草的马车, 涉过一条浅溪, 往林木深处的
田野走去。沾满 露珠的树叶,闪 烁着白色的反光; 木栅围着的农舍, 亲切朴素;淳朴 的农人,肆意奔 跑的小狗。
干草车
康斯太勃尔
19世纪 英国
6
• 画中山石先以 墨色勾皴,后 施青绿重彩, 用石青石绿烘 染山峦顶部, 显示青山叠翠。 江河勾出水纹, 与没骨色彩形 成反差对比。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水墨 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浅绛山水、泼墨山水等。
9
青绿山水
10
金碧山水
11
浅绛山水
12
泼墨山水
13
• 风景油画是以自然景物为描 绘对象,用油画材料进行绘 画创作,称为风景油画。早 期的绘画并没有这一独立的 门类,风景油画只是在一些 人物画中以背景或陪衬的形 式出现。直至文艺复兴以后 的16世纪,风景油画才 作 为独立的绘画体裁出现于欧 洲画坛,并得到极大发展。
26
27
诗词意境 文人情怀品读
28
课堂欣赏小活动
1、欣赏山水画作品。 2、发挥联想欣赏作品中,写下一些有意境
的诗词。 3,看谁的诗词意境最贴切作品主题。
29
30
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 国 绘 画 已 经 过
原 始 社 会 的 彩 陶 时
远 流 长 , 如 果 上 溯
中 国 绘 画 历 史 悠 久
,
一、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 ——帛画
人 物 御 龙 图
23.2cm
龙市 画往的
凤陈 可把图
引家 以字画 战
导大《 说画,。国 墓山龙 是绘早所楚 主楚凤 传在在谓墓
人墓仕 统木专“帛 的出女 卷版门帛画 灵土图 轴、的画, 魂。》 画石纸”绢
返回
侍官及禄东赞等 三人,虽动作形态较 一致,但表现出三个 人的神态各不相同。 红衣侍官身体微倾, 神态平和,禄东赞及 随从身体亦前倾,双 手合握于胸前,谦恭 而略显紧张,三人虽 同为一种站姿,但神 态各异,心情不一, 且吐蕃使者体形被画 成小于侍官及唐太宗 李世民,体现了画家 身为万国来朝的大唐 臣民的优越感。
在中国西北部一望无际的浩瀚荒漠中,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25公里处有一片树叶形的绿洲,那里座落着历史悠久的艺 术宝库 。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唐代达到最盛,武则天 时代已超过千窟。从秦开始每朝代都有新洞窟开凿,一直 延续到元代。如今,在砾岩峭壁上,大小洞龛仍密如繁星 ,有洞穴七千余处,492窟。莫高窟是中国石窟中开凿最 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
故 事 有 着 浓 厚 的 宗 教 色
舍 己 救 人 ” 这 一 题 材 的 。
的 故 事 。 本 生 故 事 画 是
水 将 要 淹 死 的 人 反 被 此
一 只 九 色 鹿 王 , 他 救 了
本 生 ” 说 的 是 释 迦 牟 尼
脱 , 后 来 成 了 “ 佛 ” 。
、 死 很 苦 , 便 出 家 修 行 ,
条 穿 璧 的 游 龙
鲸 鲵 之 上 托 举
, 缓 缓 升 天 ;
陪 同 , 在 众 家
的 妇 人 即 墓 主
神 “ 帝 阍 ” 等
金 鸟 、 蟾 蜍 、
分 取 “ 下 ” 字
分 为 天 上 、 人
” , 是 出 殡 时
载 , 这 种 形 式
土 时 画 面 向 下
厘 米 , 上 横
年 长 沙 马 王
, 传 说 他 因 看 到 人 世 生 、
迦 毗 罗 卫 国 净 饭 王
尼 原 是 古 代 印 度 北 部 一
前 所 经 历 的 许 多 事 迹 。
事 是 指 佛 教 创 始 者 释 迦
窟 的 北 魏 时 期 的 壁 画 。
王 本 生 图 》 是 敦 煌 莫 高
《鹿王本生图》 局部
《鹿王本生图》 局部
石窟区全长达1600米,藏有文书五万多件。有前秦、北 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元代等十个朝 代的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5尊,唐宋木构建筑 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假如把窟内所有壁画 连接起来,可组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巨大画廊,它在世 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92
内 容 和 瑰 丽 的 浪 漫
联 成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着 大 地 。 整 个 画 面
冥 府 部 分 则 绘 有 巨
人 的 祭 奠 中 , 正 告
人 拄 杖 而 立 , 有 三
; 人 间 部 分 则 描 绘
蝎 龙 、 翼 龙 和 天 堂
形 的 横 幅 面 来 表 现
间 、 冥 府 三 部 分 。
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大都是佛教内容,如经变、本生、佛 传\供养人及因缘故事。
《鹿王本生图》
赞彩 上 表 人 一 前 “ 以 老 的 个释 牟 本 窟
扬, 边 现 出 个 生 鹿 求 、 儿 小迦 尼 生 第《
257 ——
了宣的“卖落是王解病子国牟生故 鹿
九 色 鹿 王 的 无 私 精 神 。
传 的 是 善 恶 报 应 思 想 ,
张 举 的 铭 旌 。 帛 画
的 帛 画 在 当 时 称 为
, 覆 盖 于 内 棺 上 。
厘升 天 图 》
47 7
色 彩 。
体 ,
通 过
人 站
别 人
个 侍
了 年
的 守
, 绘
天 上
的 构
“ 非
根 据
厘 米 。
纵
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汉唐雄风吹拂着敦煌,丝路驼铃 吟咏着敦煌。“敦,大也,煌,盛 也。”今日的敦煌故城已是一片败壁 残垣,玉门阳关,故址萧然。但悠久 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却使之焕发出令 人夺目的光华。莫高窟、榆林窟、西 千佛洞,恰如颗颗明珠,点缀在茫茫 大漠中。
第九课
中兼自 艺富祖岁里了期到源
!
国 古 代 绘 画
备 , 迁 想 妙 得 ” 的
豪 一 起 走 进 “ 形 神
现 在 就 让 我 们 带 着
术 瑰 宝 !
多 彩 、 辉 煌 灿 烂 的
先 为 我 们 留 下 了 丰
月 中 , 中 华 民 族 的
程 。 在 如 此 漫 长 的
七 千 年 左 右 的 发 展
31.2cm 1949 2
早全 这板、,本
日画
登的年
天 升 仙 。
主 题 是 祈 求 飞 腾 的
月 在 湖 南 省 长 沙
一 艺 术
、 器 物
绢 尚 未
专 指 古
墨 绘
样或发代纵
式丝明画
的织之在
代物前丝
表 。
上 。
人 们
织 物
横
帛往上
1972
205
具两在间女迈门有部图衣记出
帛
有 丰 富 的 神 话
《鹿王本生图》 局部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人物画的历史,就是中国绘画的历 史,早在远古的彩陶、岩画上就有以人 物活动为题材的纹样和符号,汉代画像 石、画像砖,东晋的《洛神赋图》、隋 唐的《步辇图》、元代的《消夏图》、 明代的《张卿子像》都堪称其中的经典 之作。
步辇图 阎立本(唐)
唐太宗面目俊 朗,目光深邃,神 情庄重,顾盼之间 充分展露出盛唐一 代明君的风范与威 仪。为了更好地凸 现出唐太宗的至尊 风度,作者运用对 比手法进行衬托表 现。以宫女们的娇 小、稚嫩,以她们 或执扇或抬辇、或 侧或正、或趋或行 的体态来映衬唐太 宗的壮硕、深沉与 凝定。
返回
张 卿 子 像(
明 )
曾 鲸
最能反映“波臣派”代表 风格的就是曾鲸作于五十九 岁的这幅《张卿子像》图轴。
被董其昌、陈继儒称为 “奇才”的诗人兼名医张卿 子乌巾朱履,左手捻须,意 态安详。画像面部先用淡墨 多层烘染,再行敷色,赭石 中略掺铅粉,耳朵等部位则 用较浓的赭色勾提,达到笔 墨色浑然一体、形神兼备。
阎立本,51.3厘米×531厘米, 绢本重设色,无款,美国波士 顿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