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质性研究及其特性

由于社会的变迁,学科领域与学派、研究内涵与方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在内涵和理论方面,传播研究汲取了来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及哲学的部分精华,在研究方法方面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使得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同时并存于该领域中。与有一整套可供参照的研究程序的实证研究范式不同,质性研究包括更多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省思的、行动的、过程动态的、参与的特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整理、统计资料程序或者分析资料获得结论的模式上,更关键的不同表现在各自认识世界的哲学层面上。

师从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经验主义大师休谟(D.Hume)和法国思想家孔德(Comte)的力主下,其认识论的侧重点在于以下方面: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如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被当成一种客体研究,而且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另外,实证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的感官能力是相同的,经由共同的感官经验可以保证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其研究目的是建立超越个人主观经验及信仰的客观知识,即无价值评价,不受个人因素(心理、态度、信仰、主观状态等)影响。

由于过分强调经验观察与实验,实证研究受限于经验及理论模式,缩小了研究的范围。对方法的执着及对思辩的避讳也同样使得实证研究技术化,趋于繁琐而难有长足进步。自70年代后,一种新的范式开始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简单地讲,这种研究范式“放弃数字;问问题时搜集的是句子,不是数字;搜集的资料是故事,不是数据;观察记录是笔记式的事件描述…这样的研究即是一般所谓质的研究”⑴。确切地讲,质性研究是“以长期、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运作”⑵。实证研究是对科学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它对什么是“社会真实”的知识,以及“社会真实”的知识如何产生的有不同的回答。而且质性研究“不隶属于任何单一的哲学背景、学术思潮或研究传统,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的特性”⑶。为质性研究提供学术思潮或研究传统的有现象学、象征互动论、韦伯的“理解”(vertehen)、自然主义、及行为发生学(ethogenics)等等。

在对“社会真实”的认识上,波普(Popper)认为“客观真实”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不管是否有人去研究发现它,它依然存在。然而,人类社会不同,人类社会生活是互动的过程及结果,不同的对象互动本来就不同,所以无所谓客观真实,既然没有客观真实存在,当然就不能被客观研究。同时既然没有客观的“社会真实”存在,研究者所能掌握的只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动的结果而已。因为强调个别主观经验及其无法独立的客观存在,这种认识论就从根本上否决了实证研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切性,并指出了社会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即任何对“社会真实”的研究,必需基于生活其间的人们的主观经验。在这种认识论下,质性研究便无法排除研究者涉入的影响,而且意义与互动因人而异,因此研究只能是了解,不能控制实验或验证测试,更不能被复制。另外,质性研究认为企图分析并解释因果关系应该是自然科学范畴内的事,因为不同的事件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人的行为又是针对其个人意义而反应的,因此,人的行为不那么容易被预测。还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如个人心理动机、决策过程、或其他细密问题,均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的,所以问卷调查在质性研究中并不适宜。质性研究还反对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研究,认为研究不是照菜单煮菜,没有弹性。概括起来,质性研究有以下特性:⑴透过被研究者的视角看待社会,只有掌握被研究者个人的解释,才能明了其行事的动机。但并不意味可以否决研究者“二度建构”的可能;⑵研究过程的情景描述被纳入研究中,场景描述能够提供深层发现;⑶将研究对象放置在其发生的背景和脉络之中,以对事件的始末做通盘的了解;⑷质性研究具有弹性,任何先入为主的或不适当的解释架构都应当避免,它采用开放或非结构方式;⑸质性研究的资料整理主要依赖分析归纳。在理论形成方面,Glaser和Strauss的扎根理论提供了分析、描述及分类的方向。

(二)扎根理论的渊起和理论背景

一般的质性研究不同的是,扎根理论强调明确的“社会学需要建构理论”的目标。在扎根理论被提出之前,社会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理论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这种两极化(即宏观理论与与贴近现实的经验性研究)加剧了理论与资料间的裂隙。扎根理论的创始人Glaser和Strauss声称其主张就是为了“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尴尬的鸿沟”⑷。事实上,他们所做的,正是弥补了质性研究过去只偏重经验的传授与技巧的训练,提供了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策略,以帮助研究者思考、分析整理资料,挖掘并建立理论。除此而外,Strauss还提出从文学的视角、戏剧的视角以及流行文化的视角扩展和解释社会理论⑸。扎根理论严格遵循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推理、比较、假设检验与理论建立等科学原则,但这并不是说,它无任何弹性可言,事实上,在遵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为求研究过程能反映社会现象,研究者视环境作出适宜的决策,如样本数量、理论性抽样等。扎根理论是一个一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假设的连续循环过程,研究过程中蕴涵着检验的步骤。从搜集到的第一份资料开始,研究者进行比较以刺激思考,以使全面而扼要地抓住所研究现象的主要特质。实用主义(pragmatism)对扎根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理论永远是暂时的,可以积累大量资料修正前一个扎根理论。理论是一种功用性的工具,它被用来烛照社会现象,帮助人们了解环境、解决困境,因此,理论没有什么神秘或神圣可言,它一直受到来自下一个理论的挑战或修正。在方法上,实用主义运用的是分解和综合的方法。受实用主义的影响,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分解与综合不断循环的过程:登录,即将所观察或访问到的资料逐字逐行分解,而撰写、整理备忘录时,则是一种综合回归的工作。这个过程也就是先将资料打破、揉碎,再整合在一起,综合出有条理、有逻辑关系的报告的过程。在实用主义影响

下,扎根理论的研究题目来源多是日常生活,研究成果也回归日常生活,而非理论检验或在理论引导下的假设检验。扎根理论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格。从Strauss研究生涯中也能看到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对他影响颇大。在众多的研究途径中,他最倾向的理论是实践性的,“选取有用忽略其余的”。Strauss说“传统就象一所要拍卖的房子,仅仅取决于你的出价”⑹。

象征互动论是芝加哥学派对社会科学最重要的贡献,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布鲁默(H. Blumer)指出,人们展现行为的基础是他们赋予物体和情境的意义。意义是人们在互动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个意义在互动的诠释过程中会进一步得到转化⑺。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多面向的⑻。受象征互动论的影响,扎根理论在理论定位上秉持开放的态度,建构理论本身是一个过程,理论是暂时的,有待修正的。在纷繁复杂、不断萌生的社会现象中,扎根理论的主旨不是了解单一的所谓因果关系的社会现象,而是将社会现象纳入一个多组、多变量彼此互相影响的分析框架中,反映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扎根理论同样主张以被研究者的视角看世界,这同样也是象征互动论中意义与行动源自社会情景的视角所决定的。扎根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经验间的联系,以进一步掌握社会过程的实质。基于此,研究者便掌握了内涵不同、但蕴涵相同社会过程或显要素质的社会现象,可由对少数特例了解到一般的原则的概括。

除了科学的逻辑、实用主义和象征互动论等理论渊源外,扎根理论还从工作社会学中汲取了养份。工作社会学的一个主要观察重点是工作者与他/她的工作之间的互动。的确,Strauss承袭芝加哥社会学的研究工作的传统,将建立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发展中的工作。Star.S.L.回忆其导师Strauss时提到,跟随Strauss学习扎根理论历时40周,每周课程中都会借助于学生搜集的田野笔记、备忘录、或论文或章节的草稿,而且Strauss的富有特点的教学或工作方式之一便是与学生们一起通过谈话探讨各类问题(Star.S.L.,1997)。在“工作”的意义下进行研究,或者说带者工作去进行研究,可以将研究活动与个人的社会经验背景联系起来。如此,研究活动与研究者之间没有了疏离,还能在工作中揉进个人的经验、背景和学术训练。因此,工作社会学的视野有利于培养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研究触觉,研究活动的正式开展并非始于系统的观察或访问,而是在平时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一些非正式的比较、思考等。因此,Glasser和Strauss主张扎根法是研究者利用个人所有的——包括理论训练、实际的经验和个人的背景,以产生“理论性的触觉”(theoretical sensitivity),借此去注意、了解社会现象,再经过研究的程序,使之成为扎根理论的一部分⑼。

我们看到,扎根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理论研究与经验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其严格的科学逻辑原则、开放的理论思考、研究多组、多变量复杂关系的视野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研究过程,都为定性研究的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

(三)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扎根理论的具体操作指分析资料的技巧和步骤,一般由登录、建构“范畴”、建构备忘录和为备忘录排序四部分组成。

⒈登录。登录是扎根法将资料转化为概念的第一步。在研究初期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转化为文字后,登录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对文字逐字逐句的分解,以指认研究者感兴趣且在研究情境中重要、突出、屡次出现的社会现象。登录对后续分析的益处如Glasser 和Strauss指出的,“在逐字逐句的密集分析之下,研究者被迫慢下来,在花费资源搜集资料之前,学习先思考,对有趣的现象作比较,以凸现其特征,因而也可能预想到各种或要去抽样了解的状况”⑽。作为质性研究策略,扎根理论案例的多少有赖于研究者的判断,而不是像量的研究为了统计分析而在样本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当然,这里的案例数不是指其绝对数,而是以案例与理论间的关系为依据。案例数可以很少甚至仅发生一次。一般而言,研究对象应是一些经常出现并富有研究潜力的现象。从理论上讲,案例数应该达到某种程度的“多”才足以构成研究者分析的对象,但是,究竟多少才是“多”呢?并没有一个标准或现成的答案,靠研究者在具体的研究情境中去判断,也因此带给研究很大的弹性空间。

之后,研究者可以假设一些关系留待未来的检验,这些关系实际上与研究者的观察与访问对象有关。这一阶段的研究对研究者的理论、常识、经验、想象力都是考验,愈具有以上能力的研究者愈能根据已搜集到的仅有的一点文字资料分析而想象到各种状况。这个前期工作准备得愈完备,愈有助于提升后续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假设一经确定,便成为研究者寻找资料的线索或方向,甚至成为访问的访谈大纲。这种由资料撷取假设并演绎成观察与访问切入点的原则,就是“理论性抽样”。研究者根据其思考所得的线索追踪观察与访问,以有效地建立概念与结构因素间的关系,为建构理论奠定基础。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重复的现象出现,或概念与结构因素的关系一再重复,说明(检验)此一概念或关系是存在并重要的,此时,对其资料的搜集已达到“理论性饱和”,可以不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对于少数否定已初步确立概念或关系的案例,扎根法的原则是予以收编作为理论建构中的修饰,增加其变异性。如果否定的案例很多,那么先前确立的概念或关系就要遭到质疑,甚至被全盘推翻,这时就要确立新的概念或关系。

上述归纳、演绎、与假设检验贯穿于扎根法之中,循环往复不间断。这些技术甚至成为对扎根法掌握纯熟的研究者的不假思索的动作而与研究过程融为一体,以至于扎根理论被误认为只有归纳缺乏假设检验和演绎。事实上,扎根理论中有一套独特的“想象的比较”策略穿插其中,运用这一策略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所研究现象的主要特质,并建立这些特质与结构因素间的关系的假设。

⒉建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