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故事_短故事完整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故事》

中华传统故事(1):

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爱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之后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中国传统小故事2:铁杵磨针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但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能够穿石,愚公能够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但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一天的学习也个性用功,最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中华传统故事(2):

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钱阳担任县令。当时,社会上还存友军卒凌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风气。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这种行为。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但是,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中国传统小故事5:水滴石穿

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

张乖崖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刻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

判决完毕,张乖崖把笔一扔,手提宝剑,亲自斩了小吏。

中华传统故事(3):

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必须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中国传统小故事7:亡羊补牢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必须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向宠信这个人,楚国必须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中华传统故事(4):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向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那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

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样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样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

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

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中国传统小故事9:张良拜师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之后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

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齐。

中华传统故事(5):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向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样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忙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中国传统小故事8: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样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但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中华传统故事(6):

杞人忧天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

(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

中国传统小故事6:杞人忧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