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属性
描述
化学式NaOHຫໍສະໝຸດ 分子量40.00 g/mol
外观与形态
白色固体,呈粉末状
水溶性
可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溶液
密度
2.13 g/cm³
熔点
318 °C
沸点
1388 °C
溶解度
在水中溶解度高,呈碱性溶液
氧化性
强氧化性
pH值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pH值约为14
刺激性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可能引起灼伤
危险特性
可能导致严重灼伤,对环境有毒害作用
安全措施
使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远离火源和热源,储存时应密封保存,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
请注意,以上数据仅作为参考,请参阅相关合法和准确的文献或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以获得更确切和最新的结果。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1022
分子量:40.00
分子式:NaOH
CAS号:1310-73-2
理化
性质
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熔点℃:318.4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2.12
饱和蒸汽压/kPa:0.13(739℃)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10-15min。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应急泄漏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意义
燃烧热: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熔点(℃):318.4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2.12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0.13
临界压力(M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
防 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 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仃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爆炸上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pH值:12.7(1%溶液)熔点(℃):318.4
沸点(℃):1390相对密度(水=1):2.13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临界压力(Mpa):25
辛醇/水分配系数:-3.88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
主要用途:广泛用作中和剂,用于制造各种钠盐、肥皂、纸浆,整理棉织品、丝、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镀,漂白等。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2001铁危编号:82001A
UN编号:1823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腐蚀品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氢氧化钠理化特性
运输
包装类别
n类包装
UN编号
1823
包装标志
20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塑料袋、多层牛皮纸外木板箱。
信息
运输注意事项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 个人清洁卫生。
理化
性质
熔点(C)
318.4
燃烧性
易燃
沸点(C)
1390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相对密度(水=1)
2.12
蒸汽压
0.13kPa(739C)
稳定 性和 反应 活性
稳定性
稳定
建规火险分级
甲
禁忌物
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一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
措施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 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 易爆的氢气。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 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 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 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危险标记20 (碱性腐蚀品)
急救
措施
氢氧化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表
氢氧化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
氢氧化钠
英文名
sodiun hydroxide
分子式
NaOH
危规号
82001
CAS号
1310-73-2
UN编号
182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
熔点(℃)
沸点(℃)
1390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泄漏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消防
措施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
稳定性
稳定
闪点(℃)
无意义
爆炸极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危险
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配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氢氧化钠危险、有害特性表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腐蚀品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闪点/℃:无意义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无意义
附表氢氧化钠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
英文名:
分子式:Na0H
分子量:
CN号:82001
UN编号:1823
CAS号:1310-73-2
理化
性质
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熔点/℃: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无意义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了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
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
氢氧化钠危险、有害特性表
危险特性:第类 碱性腐蚀品。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
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毒性
毒性:无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无资料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应急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了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附表氢氧化钠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
英文名:
分子式:Na0H
分子量:
CN号:82001
UN编号:1823
CAS号:1310-73-2
理化
性质
性状:白色不Biblioteka 明固体,易潮解。熔点/℃: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无意义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处理设备。
临界温度/℃:无意义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腐蚀品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闪点/℃:无意义
氢氧化钠msds (5)
氢氧化钠 MSDS1. 标题介绍氢氧化钠(NaOH),即常见的苛性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OH。
它是一种强碱,可溶于水,并且与酸反应。
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危害特性、急救措施以及防护措施等信息。
2. 物理性质•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外观:无色固体•密度:2.13 g/cm³•熔点:318 °C•沸点:1388 °C•溶解度:在20℃下,每100克水溶解40克氢氧化钠3. 危害特性•灭火性:氢氧化钠不可燃,但可加剧火势。
•爆炸性:氢氧化钠本身不会爆炸。
•腐蚀性:氢氧化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造成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损害。
•毒性:氢氧化钠可引起严重中毒,摄入后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
4. 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区域,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或氧气供应。
•外观:立即脱离火源和其他火源,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直到没有化学物质残留。
•眼睛:不要闭眼,使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
•摄入: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不诱导呕吐,立即就医。
5.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若氢氧化钠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应采用含有效过滤器的防尘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防护:穿戴化学安全防护服。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应配备紧急洗眼器、淋浴器等应急设备。
6. 泄露处理•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防化服、化学护目镜、化学防护手套等。
•环境防护措施:禁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放到环境中。
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
•泄露清理方法:使用无机酸或酸中和剂中和溶液,将泄漏物收集起来,并妥善处理。
7. 应急处置•气体泄漏:迅速远离泄漏源,沿风向迅速撤离,封闭泄漏源,禁止未经许可者靠近泄漏区域。
•火灾扑救:使用水雾、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进行扑救。
避免直接用水进行灭火。
8. 包装储运•包装:采用塑料桶、橡胶或塑料容器等密闭、充氩气包装。
表--氯化氢、氢氧化钠、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理化特性
含量:工业品一级≥99.5%;二级≥99.0%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氯化氢。
UN编号:1495
分子式:NaClO3
分子量:106.45
CAS号:7775-09-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熔点(℃)
248~261
相对密度(水=1)
2.49
沸点(℃)
分解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2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word)
禁忌物
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分子量:40.01
CAS号:1310-73-2
理化性质外Biblioteka 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熔点(℃)
318.4
相对密度(水=1)
2.12
相对密度(空气=1)
/
沸点(℃)
1390
饱和蒸气压(kPa)
0.13/739℃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灭火方法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建规火险分级
戊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名称
为烧碱或苛性钠。
它是一种强碱,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被广
泛使用。
理化性质
- 理化性质:氢氧化钠是固体,常见的形式是白色结晶。
它具
有高溶解度,能够迅速溶解在水中。
- pH值:氢氧化钠的溶液呈碱性,具有高pH值。
- 熔点和沸点:氢氧化钠的熔点约为318℃,沸点约为1390℃。
- 密度:氢氧化钠的密度约为2.13 g/cm³。
化学性质
- 可腐蚀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
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包括酸、金属和大部分非金属。
- 中和反应:氢氧化钠能被酸中和,并产生盐和水。
- 电离能力:氢氧化钠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成氢氧根离子和钠
离子。
- 吸湿性:氢氧化钠能吸湿,容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危险特性
- 腐蚀性: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
接触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化学灼伤。
- 毒性:直接摄入或吸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情况下可致命。
- 灼伤危险:氢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导致灼伤和火灾危险。
- 氧化性:氢氧化钠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请注意,这些信息仅提供了氢氧化钠的一般性质和危险特性,具体使用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法规。
参考资料: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 Sodium Hydroxide.。
液碱的危险、有害特性表(MSDS)
液碱的危险、有害特性表(MSDS)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英文名:sodiunhydroxide;causticsoda 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UN编号:1824危规号:82001RTECS号:CAS号:1310-73-2理化性质性状:透明粘稠液体熔点/℃318.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沸点/℃1390相对密度:(水=1)2.12饱和蒸气压/Kpa0.13(739℃)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1)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闪点/℃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处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用水、砂土扑救,但要防止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0.5前苏联MAC(mg/m3)0.5美国TVL-TWA2美国TLV-STEL2对人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体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
注意
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0
CAS号:1310-73-2
危规号:82001
理化
性质
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
熔点℃:318.4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醉、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2.13
饱和蒸汽压/kPa:0.13(739℃)
接触
限值
中国MAC(mg/m3):2
美国(ACGIH)TLV-C(mg/m3):2
健康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腐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操作
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氧化钠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氧化钠英文名称sodium hydroxide 其他中文名称烧碱、苛性碱CAS号1310-73-2 分子式NaOH 相对分子质量40.01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至青白色棒状、片状、粒状、固块或液体
熔点(℃)34.6 沸点(℃)1390
饱和蒸汽压
(kPa)
0.13(739℃)相对密度 2.12(水=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
危险特性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
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毒理学简介职业接触限值MAC:2mg/m³
侵入途径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
急性毒性
LD
50
:40 mg/kg(小鼠腹腔),500 mg/kg(兔经口)
LC
50
:1350 mg/kg(兔子)
IDLH 10mg/m3
中毒机理
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皮肤接触高浓度本品,特别是潮湿皮肤,能引起
严重灼伤。
特别要注意本品对眼的损害,动物实验资料表明,本品溶液
稀释到0.02%也能损伤兔的角膜上皮,滴入5%~25%的溶液,可使兔眼角
膜上皮很快凝固,出现白斑,其边缘有广泛性出血和水肿。
若用较低浓
度(等渗溶液),角膜可见云雾。
结膜囊内出现胶状物质,3min后,角
膜内皮脱落,15min后,角膜呈云雾状和水肿。
结膜水肿也明显,5h内
角膜上皮脱落。
大鼠暴露在40%、直径小于1μm的本品气溶胶环境中,
每周2次,每次20min,10只大鼠死亡2只。
病理可见肺泡间隔扩大、
肺气肿、支气管溃疡和淋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1)吸入后,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高浓度时,可导致水肿。
(2)误服后,口腔和咽部有烧灼感、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致胃肠道穿孔。
(3)皮肤接触后可发生灼伤。
创面家疲软而苍白,由于碱液可继续侵入深部组织,创面可向周围扩展和加深。
(4)本品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片状脱落,严重时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并可导致眼球萎缩。
处理原则(1)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给予对症治疗。
(2)误服后,首先口服或经胃管灌入适量牛奶或蛋清。
如误服时间不长消化道壁管尚未穿透者可谨慎洗胃,洗胃后留置胃管用于减压,及时吸出坏死组织以及监视消化道有无出血等,以便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3)对皮肤和眼灼伤的急救,应强调现场自救和互救,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min 以上,然后按灼伤治疗原则处理。
(4)碱液溅入眼内,无论量多少都可造成损害。
眼灼伤后立即用流水冲洗15min后再选择适当中和药物。
为缓解组织炎症反应,早期阶段主张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防止感染可加抗生素,眼剧痛可选用2%潘妥卡因或5%狄卡因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