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物品标签(整理的)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标签技术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标签技术在当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其中,射频识别(RFID)标签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FID 标签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每个物品都配备了一个独特的“身份证”。
这个“身份证”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器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
RFID 标签通常由芯片和天线组成。
芯片负责存储物品的相关信息,比如产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
而天线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当读写器发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时,RFID 标签的天线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为芯片工作提供能量。
然后,芯片会将存储的信息通过天线返回给读写器,从而完成信息的读取过程。
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 标签技术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RFID 标签不需要像条形码那样必须在视线范围内才能被读取。
它可以在不接触、甚至是被遮挡的情况下,远距离地被读写器识别。
这意味着在物流、仓储等领域,可以大大提高货物的识别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其次,RFID 标签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条形码通常只能存储有限的数字或字符,而 RFID 标签的存储容量则要大得多,可以存储详细的产品描述、生产流程、质量检测报告等丰富的信息。
再者,RFID 标签具有更强的耐用性。
它不像条形码那样容易受到磨损、污染或损坏,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
这使得它在工业生产、医疗、军事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RFID 标签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零售行业,通过在商品上贴上 RFID 标签,商家可以实现快速的库存盘点和商品跟踪,实时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决策。
在物流领域,RFID 标签可以帮助物流公司实时监控货物的运输状态,包括货物的位置、运输路径、运输条件等。
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案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标签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标签是一种能够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装置,可以用于物品的识别、跟踪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几个实际应用案例。
1. 零售业:电子标签技术在零售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一些超市采用电子货架标签(ESL),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更新价格和商品信息。
这样的技术可以提高价格更新的效率,减少误差,并且方便消费者获取最新的商品信息。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库存管理和防盗系统,帮助提高零售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物流与运输: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中提供全面的物品跟踪和管理。
通过将电子标签与物品绑定,可以实时追踪物品的位置和状态,并提供实时的信息更新。
这种信息对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并减少物品的丢失和损坏。
例如,某些物流公司使用电子标签技术来跟踪和管理货物,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物流和运输过程。
3. 农业:电子标签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在农作物上贴上电子标签,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
这样的信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作物免受灾害和病虫害的侵害。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追踪农产品的来源和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4. 城市管理:电子标签技术也可以用于城市管理领域。
例如,一些城市采用电子标签来管理公共交通系统,实现电子票务和自动化检票。
这样的技术不仅提高了乘客的便利性,也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
此外,城市管理员还可以利用电子标签来监测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例如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安全。
5. 医疗保健:电子标签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医疗机构可以使用电子标签来追踪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使用和库存情况,确保药品的准确配送和设备的有效管理。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病人的身份识别和医疗记录的管理,便于医生和护士及时获取和更新病人的信息。
物联网和RFID简介

物联网和RFID简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物理设备和网络连接,使普通物理对象具备感知、通信、计算和控制能力,实现物与物的互联互通的一种技术体系。
物联网基于传感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连接为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则是物联网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RFID技术通过使用射频信号,对标签(Tag)上的信息进行无线读写,实现对物品的追踪、识别和管理。
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标签内含有芯片和天线,可以被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识别和读取,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化管理和追踪。
物联网和RFID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它们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流供应链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
在物流供应链管理领域,RFID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货物上附加RFID标签,可以方便地对货物进行跟踪和实时管理,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物联网可以将物流节点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进一步提升物流效能。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
例如,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RFID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和路况的实时监测,提高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实现对能源的智能管理,通过对用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
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
通过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家电的智能控制和信息的共享。
例如,通过RFID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家庭门禁、智能锁等设备的自动开关和管理,增强家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和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患者监测和医疗设备管理。
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

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无缝通信和数据交互。
其中,电子标签技术作为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电子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案例。
1.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电子标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的管理和跟踪。
传统的纸质标签需要手动更换,耗费人力和时间,而电子标签则可以通过与物联网互联,实现实时更新和远程管理。
例如,在超市中,电子标签可以显示商品的价格、促销信息和库存状况,店员可以通过扫描商品的标签,了解商品的详细信息,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防盗功能,当商品未经过付款时,标签会自动发出警报,有效遏制盗窃行为。
2.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物联网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实时跟踪和监控货物的运输状况,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在货物上安装电子标签,物流公司可以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关键信息,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管理货物的出入库记录和库存管理,提高仓库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3. 医疗保健电子标签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例如,在医院中,电子标签可以用于患者身份识别和药物管理。
通过给患者佩戴电子标签,医院可以实时追踪患者的位置,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药物管理,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医院可以及时了解药物的库存情况和使用情况,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4. 物品定位和追踪物联网中的电子标签技术可以用于物品的定位和追踪,提高物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大型仓库中,通过给货物安装电子标签,仓库管理员可以实时了解货物的位置和状态,快速定位和取出需要的物品,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此外,电子标签还可以用于追踪物品的流转路径,有效防止物品的遗失和偷盗。
物联网中的物品标识技术研究与实践

物联网中的物品标识技术研究与实践一、物联网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是指互联网已经延展到了包括普通家用电器、传感器、机器类设备和其他许多日常用品在内的普遍物品。
这些物品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连接,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物品网络系统。
二、物品标识技术的作用物品标识技术在物联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实现物品互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品标识技术可以对各种物品进行唯一的标识和识别,实现对物品的追踪、管理和控制等功能。
物品标识技术可以为物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功能,包括实时定位、信息跟踪、产品管理和抽样质检等。
三、物品标识技术的分类物品标识技术根据业务需求不同,可以分为条码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等。
(一)条码技术条码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品管理的标配技术之一。
与RFID相比,条码技术更便捷、成本更低且易于维护,因此,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条码技术通过将物品信息编码的方式进行物品管理。
常见的条码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等。
一维码包括EAN码、Code128码、CODE39码等,它们可用于商品管理、包装管理等领域。
二维码则除了可以记录基本的商品信息外,还可以实现支付、门禁等功能,近年来更是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兴起,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场景中。
(二)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在物品上嵌入芯片电路和天线,使物品能够被读写器识别,从而实现物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等功能。
射频识别技术常用于物流、库存管理、工厂流程控制等领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与条码技术等其他技术进行组合应用。
(三)二维码技术二维码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存储更多的信息。
与一维码相比,它运用了纵横两个方向进行编码,能够将大量的信息记录在一个二维平面上。
与条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相比,二维码技术更加灵活,能够支持多种创新应用。
物联网与物品标识系统

物联网与物品标识系统作者:张铎来源:《物联网技术》2012年第03期摘要:为了弥补物品标识体系研究目前存在的很多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标识体系参考模型,并对物品标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也就是物品编码和物品标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物品编码;物品标识;参考模型;物联网物联网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1999年提出,即通过给物品分配一个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并用RFID标签承载物品的信息,将互联网和RFID技术结合,通过“物品”与互联网的联接,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品的识别与管理。
在物联网系统构架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涉及的公共技术,例如编码技术、标识技术、解析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安全技术以及中间件技术等。
我国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后,人们关注到,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物品标识系统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我国,物品标识体系的研究尚存在很多不足。
特别是从标准制定的角度看,基础术语、标识体系及研究框架是缺失的;在技术层面上,由于物品标识体系标准化研究不够,缺乏对编码技术、标识技术、解析技术的系统研究,无法搭建科学完善的物品标识体系;在应用层面上,物品标识体系的建设是发展物联网的基础支撑,亟待出台与国家物品标识体系相关的政策和标准。
2011年10月21日,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无锡召开。
会上宣布,经国家标准委和发改委批准,同意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下设总体项目部、标识项目组和安全项目组三个小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总体标准研究、标识标准研究和信息安全标准研究。
1 物品标识体系参考模型在2011年12月21日召开的“国家物品标识体系研究”专家研讨会上,笔者提出“物品标识体系参考模型”,该模型从物品标识流程的角度进行构建,详细描述了在物品标识体系中,物品信息的生成、转换、传输及处理的完整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物品标识体系第一步编码物品编码即给物品赋予代码的过程。
物联网中的物品标识技术研究与应用

物联网中的物品标识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物品的连通和信息传递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和监控。
而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物品的标识技术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中的物品标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物品标识技术概述物品标识技术是指将某种符号或编码标记在物品上,以实现对物品的识别和跟踪。
物品标识技术在工业控制、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物品标识技术包括: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
1.条形码条形码是一种将字符编码成带有一定规律的线条和空白的标记,以便通过扫描的方式读取信息的技术。
条形码的标准化和普及,使得在零售业、物流等领域实现了物品的追踪和管理。
2.二维码二维码是一种将字符编码成黑白相间的矩阵图案,以便通过扫描的方式读取信息的技术。
与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可存储更多的信息,也更难被伪造。
目前,在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等领域,二维码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RFID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通过非接触式无线电技术,对局部地区内的对象进行识别、跟踪和数据批量读写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RFID技术不需要对物品进行近距离的读取,也不需要有直线可见的传输路径,因此RFID 技术在物流管理、生产流程、资产管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物品标识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品标识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1.物流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
利用物品标识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监测和管理,从而优化物流管理流程。
例如,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可以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2.工业控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物品标识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采用物品标识技术,工业企业可以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物联网与物品标签(整理的)

物联网与物品标签(整理的)物联网与物品标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物联网是将各种物理设备和对象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的技术体系。
而物品标签,则是物联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承载着物品信息的传递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与物品标签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与物品标签的关系物联网是通过物品标签实现物品与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交互。
物品标签可以是RFID标签、二维码、条形码等形式,通过这些标识符,物品的信息可以在物联网中得到唯一的识别和管理。
物品标签将物品的属性、位置、状态等信息存储在云端,通过网络传递给相关的应用和设备。
物联网则实现了对物品标签的全面管理和智能控制,为物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监管和优化。
二、物联网与物品标签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物联网与物品标签的结合在生产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物品标签与生产设备相连接,可以实现物料、工件和成品的实时追踪和监控。
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仓储和质量管理,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和物品标签的配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同时,物品标签还能提供产品的溯源和防伪功能,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三、物联网与物品标签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物联网与物品标签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追溯性。
通过在物品上植入标签,物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可以被实时监控和追踪。
物品标签可以记录物品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从而实现对货物的精确管理和控制。
在快递业务中,物品标签的应用可以实现包裹的自动分拣和到达提醒,提高快递送达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物联网与物品标签在零售业领域的应用物联网与物品标签在零售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购物体验和管理效率。
通过在商品上加装物品标签,零售商可以实时了解商品的库存、销售情况和顾客的购买偏好。
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商品的供给,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物品标签还可以与支付系统相连接,实现快速结账和电子支付,提高购物效率和便捷性。
物联网中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物联网中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与优化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RFID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以及相关优化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的原理。
RFID系统由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RFID标签内部有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当RFID读写器向RFID标签发送射频信号时,标签内部的芯片将接收到射频信号并对其进行解码,然后将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回传给读写器。
RFID技术主要有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三种工作方式,其中被动式RFID技术由于成本低、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而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
在物联网中,RFID标签技术具有许多应用。
一方面,RFID标签可以用于物资追踪和管理。
通过在物品上植入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实时监控和追踪。
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RFID标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管理和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另一方面,RFID标签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院中,将RFID标签贴在病人的腕带上,可以实现对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RFID标签还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为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提供支持。
然而,RFID标签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优化。
首先,RFID标签的成本和能耗问题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被动式RFID标签的制造成本较低,但是在大规模应用中,如果每个物品都使用RFID标签,成本将极大增加。
因此,如何降低RFID标签的成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外,RFID标签的能耗问题也需要关注。
为了延长RFID标签的使用寿命,需减少其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RFID标签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物联网与物品标签(整理的)

物品标识和物联网摘要: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等问题,并分析了物联网的物联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联网,物品标识1 引言物联网是将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装置以及通过标签标识的各种物体以一定的通信技术连接所组成的网络。
物联网要真正实现全球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将各种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并实现物与物、物与系统、物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此的各种应用,首先必须对物联网涉及的各种实体进行高效、唯一的标识。
因此,目前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编码、标识以及寻址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迄今为止,各标准组织还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
当前主要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有EPCglobal的EPC(Electr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代码)系列规范、UID Center(Ubiquitous ID Center,泛在识别中心)的UID系列规范、ISO/IEC的相关系列标准、IETF的ESDS(Extensible Supply-chain Discovery Service,可扩展的应用链发现服务)标准等。
由于物品标识的标准直接与物品息息相关,涉及到各国家、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切身利益,尤其当物品编码和标识在物联网中流通后将进一步增强物品编码管理权的重要性,因此各标准组织、各国家、各行业也还在进一步酝酿各自的物品编码与标识标准。
可见,遵循不同标准的物品编码将共存于物联网之中,并且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不断会有新的物品编码标准出现。
如何解决不同标准之间物品编码、标识以及在物联网中的寻址问题,已成为未来物联网大规模应用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
2 物联网时代对标识的需要标识是一种自动识别各种物联网物理和逻辑实体的方法,识别之后才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对物体的管理和控制、对相关数据的正确路由和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主要采用赋予性标识。
賦予性标识是为了识别方便而人为分配的标识,如物品编码、手机号、Ip地址等,通常由数字、字母等符号按照一定编码规则组合而成,相对基于自然属性的本质性标识,賦予性标识形式简单易于保存、读取和处理.是现阶段物联网中标识的主要形式。
物联网与智能电子标签

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跨行业应用整合难度大
物联网和智能电子标签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差异较大,如何实现跨行业的整合是一大挑战。
应用成本较高
目前物联网和智能电子标签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对 于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解决方案
深入了解各行业需求,定制化开发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解 决方案。同时,推动建立跨行业的合作平台和标准,促进 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智能农业案例
总结词
智能农业利用物联网和智能电子标签技 术,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 测、智能化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
VS
详细描述
在智能农业中,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子标 签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湿度、温度监测、气 象信息采集等方面。通过实时监测农作物 的生长环境,可以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提 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智能电子 标签还可以用于农产品质量追溯,确保农 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功能
智能电子标签具有数据存储、无 线通信、识别跟踪、信息处理等 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物流、 零售、制造、医疗等领域。
智能电子标签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工作频率、工作方式、封装形式 等因素,智能电子标签可分为不同的 类型,如RFID标签、NFC标签、有 源标签、无源标签等。
特点
智能电子标签具有非接触识别、快速 读写、信息量大、耐环境性强等特点 ,可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和应用场景。
智能家居案例
总结词
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和智能电子标签技术,实现了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家庭安全监 控和家居环境的舒适与节能。
详细描述
在智能家居中,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电子标签被广泛应用于灯光、空调、门窗等家居设备 的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电子标签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自动调 节家居环境,实现舒适与节能的统一。同时,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状
物品标识与物联网的应用

题目:物联网与RFID技术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09-01 李晓倩 18号摘要:通过给物品分配一个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并用RFID标签承载物品的相关信息,将互联网和RFID技术结合,通过“物品”与互联网的联接,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品的识别与管理。
关键字:物联网 RFID技术传感器互联网正文:一、什么是物联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传感技术的日益成熟,逐步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物联网。
物联网这一名词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于1999年提出的,即通过给物品分配一个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并用RFID标签承载物品的相关信息,将互联网和RFID技术结合,通过“物品”与互联网的联接,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品的识别与管理。
在物联网系统构架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涉及的公共技术,例如编码技术、标识技术、解析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安全技术以及中间件技术等。
二、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
在物联网中应用了三项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互联网技术。
通过互联网将物联网与传感技术、RFID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
三、物联网与RFID技术在2010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后,人们关注到,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物品标识系统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该项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百科名片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定义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物联网与电子标签

多次写入数据的功能。 (5)根据RFID系统标签和读头之间的通
信工作时序分类 时序指的是读头和标签的工作次序问
题,即是读头主动唤醒标签(RTF,Reader Talk First)还是标签首先自报家门(TTF, Tag Talk First)的方式。一般来说,无源 标签一般是TTF方式,TTF系统通信协议比较 简单,防冲撞能力更强,速度更快。
2.2.4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 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 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 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 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 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 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2.3 物联网与RFID电子标签的关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 (RFID)、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等与互联 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方便识 别和管理,RFID电子标签是核心技术。 物联网的到来,标志着人类正在酝酿着 一场更大的科技革命。这场科技革命的本质 是:凭借每一个物品都被赋予的唯一编码标 识,再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 网络技术(WSN)以及无线宽带网络(WBN) 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物品的信 息进行采集并转换成信息流,通过互联网相 结合,形成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全新的 通信交流方式。这种全新的通信交流方式, 将彻底改变人们对物品的管理模式、查询模 式、控制模式、追溯模式,彻底改变企业的 工作效率、管理机制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及 行为模式。 3、结语 近几年,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以及工 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司局的支持下,RFID无论 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发展,或者是信息化 试点项目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物联网 的核心基础之一,RFID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将 直接关系到物联网建设的成败。随着RFID技 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物联网的应用离我们的 生活越来越近了。
物联网标识概述总结范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oT)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战略方向。
物联网标识作为物联网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物联网标识的概念、类型、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物联网标识概念物联网标识是指用于唯一标识物联网中设备的标识符,它能够将设备与网络、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用户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标识是物联网体系中的基础性技术,是实现设备识别、信息交互和业务应用的前提。
二、物联网标识类型1. 通用标识符:通用标识符是物联网标识的一种,它具有全球唯一性,能够将物联网设备与互联网设备进行统一标识。
通用标识符通常采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RI)进行表示。
2. 特定标识符:特定标识符是指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标识符,如二维码、RFID标签等。
特定标识符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基于数字证书的标识符:基于数字证书的标识符是利用数字证书技术,为物联网设备生成具有安全性的唯一标识符。
这种标识符能够有效保障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三、物联网标识技术特点1. 唯一性:物联网标识具有全球唯一性,能够确保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性。
2. 可扩展性:物联网标识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
3. 安全性:物联网标识技术采用多种安全措施,如加密、数字签名等,确保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4. 兼容性:物联网标识技术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够与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四、物联网标识应用领域1. 物联网设备管理:物联网标识技术能够实现设备唯一标识,方便设备管理和维护。
2. 物联网安全:基于数字证书的标识符能够有效保障设备通信的安全性。
3. 物联网业务创新:物联网标识技术为物联网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
4. 物联网数据共享:物联网标识技术能够实现设备间、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为物联网数据应用提供基础。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标签领域中的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标签领域中的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标签作为物联网技术在零售、物流和制造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正逐渐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和管理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标签领域中的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
1. 智能标签的定义和原理智能标签是一种能够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微型芯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连接。
它可以在物品上被贴附或嵌入,用于实时监测和传输物品的重要信息。
智能标签的原理是利用射频识别(RFID)或蓝牙低功耗(BLE)技术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并通过云平台将数据传输到相关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智能标签的产品设计要素在智能标签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以下要素需要被考虑:2.1 标签外观设计智能标签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外观设计。
产品设计师需要考虑标签的尺寸、材质和贴附方式等因素,以适应不同物品上的使用场景。
2.2 能源供应由于智能标签需要通过无线通信传输信息,因此能源供应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
产品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和容量,以保证标签的稳定运行时间和性能。
2.3 通信技术选择智能标签的数据传输依赖于通信技术,包括RFID、BLE和NFC等。
产品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通信技术,并根据具体需求设计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2.4 数据存储和传输智能标签需要存储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产品设计师需要结合云平台和本地存储等机制,确保标签能够高效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3. 智能标签的应用研究智能标签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3.1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智能标签可以应用于商品的库存管理、防盗系统和交易记录等方面。
通过智能标签,商家可以实时掌握商品的库存情况并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3.2 物流行业在物流行业中,智能标签可以用于物品的追踪和供应链管理。
物流公司可以利用智能标签实时监测物品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3.3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智能标签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质量管理。
物联网与物品编码

物联网
国家物品编码体系
各类的物,各类的网,各系统不同的编 码。
单一的一个物品编码标准无法支持系统 的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物品编码标准体 系。 立足国家需求,兼容国内、国际现有系 统,建立满足物联网中各系统信息交换 的需要、协同互联需求、各个环节运行 应用需要并能动态维护的国家物品编码 体系和标准体系。
开展了“物联网”相关基础研究、标准规划与 应用探索工作。
相关工作
物联网
建立并完善我国商品编码工作体系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市场 为导向,提出并完善了我国商品条码工作体 系,在促进商品出口的同时,积极组织我国超 市商品自动扫描结算系统的建立与推广,极大 地推动了我国商业流通领域信息化发展。
ANCC
物联网与物品编码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张成海
物联网专题
物联网
一、物联网概念 二、物联网的体系构架 三、物联网中的编码技术 四、编码中心在物联网的相关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
ANCC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的起源
物联网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的 Sarma,Brock,Siu创造性地提出将信息互 联网络技术与RFID技术有机地结合,即利 用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作为物品标识,利用RFID 实现自动化的“物品”与Internet的联接,无
EPC编码 EPC标签
读写器
中间件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 EPC信息服务(EPCIS)
物联网应用示意图(1)
物联网
物联网应用示意图(2)
物联网
服务器 工厂信息系统
商店信息系统 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广义的物联网涵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品标识和物联网
摘要: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应用中的标识等问题,并分析了物联网的物联网在以后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联网,物品标识
1 引言
物联网是将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装置以及通过标签标识的各种物体以一定的通信技术连接所组成的网络。
物联网要真正实现全球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将各种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并实现物与物、物与系统、物与人之间的通信以及基于此的各种应用,首先必须对物联网涉及的各种实体进行高效、唯一的标识。
因此,目前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化组织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编码、标识以及寻址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
迄今为止,各标准组织还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
当前主要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有EPCglobal的EPC(Electr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代码)系列规范、UID Center(Ubiquitous ID Center,泛在识别中心)的UID系列规范、ISO/IEC的相关系列标准、IETF的ESDS(Extensible Supply-chain Discovery Service,可扩展的应用链发现服务)标准等。
由于物品标识的标准直接与物品息息相关,涉及到各国家、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切身利益,尤其当物品编码和标识在物联网中流通后将进一步增强物品编码管理权的重要性,因此各标准组织、各国家、各行业也还在进一步酝酿各自的物品编码与标识标准。
可见,遵循不同标准的物品编码将共存于物联网之中,并且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不断会有新的物品编码标准出现。
如何解决不同标准之间物品编码、标识以及在物联网中的寻址问题,已成为未来物联网大规模应用时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
2 物联网时代对标识的需要
标识是一种自动识别各种物联网物理和逻辑实体的方法,识别之后才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对物体的管理和控制、对相关数据的正确路由和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主要采用赋予性标识。
賦予性标识是为了识别方便而人为分配的标识,如物品编码、手机号、Ip地址等,通常由数字、字母等符号按照一定编码规则组合而成,相对基于自然属性的本质性标识,賦予性标识形式简单易于保存、读取和处理.是现阶段物联网中标识的主要形式。
物联网中有物理实体、通信实体和应用实体三种类型的对象需要标识。
物理实体:是指在实现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以及对物的控制等各种物联网应用和管理的过程中,要与网络发生联系的任何物体。
如各种传感器、执行器、贴有标签的物体(如动物、货物、食品)以及各种智能装置(如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
通信实体:是物与物、物与系统、物与人通信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通信硬件实体和逻辑实体。
硬件实体包括手机、WSN设备、M2M网关等,逻辑实体比如通信协议、会话、端口等。
应用实体:是指物联网中涉及的各种服务和信息资源,如Web服务、数字内容、聚合数据等。
根据物联网应用的分析,物联网体系中对标识的需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用性,要求物联网标识机制应能够稳定地对标识对象进行标识,并旦易于存储、读取和处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 唯一性,物联网标识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不产生标识冲突,特别是对于开环应用,应在最大范围内采用统一标识。
标识应具有足够的容量保证大规模对象标识唯一性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处理能力、存储空间、能量消耗、传输带宽等限制条件,标识又不宜过长,为保证标识的有效利用,应实施一定的标识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3 可扩展性,指标识机制应该可以实现对任何一种任何一个物体的标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联网规模的发展和新事物的出现,标识应能够继续使用。
4 兼容性,目前已有众多的标识方法和编码机制,应通过恰当的物联网标识和解析机制,在满足各种标识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兼容已有标识。
3 物联网的标识体系
基于物联网体系中物体实体的分类方法,可以将物联网的标识体系分为物体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三大类标识,其与物联网的分层架构对应关系如图1 所示。
物体标识主要标识物联网三类需标识对象中的物理实体和通信硬件实体。
基于条码和RFID标签的物体标识主要用于实现对物体的辨别、信息追溯、信息交换和关联操作等,主要适用于非智能物体,如集装箱、食品等。
通信标识用于标识与信息数据传送和交换相关的逻辑实体,主要目的是寻址,实现信息的正确路由和定位。
这些逻辑实体包括通信协议、会话、端口等。
比如IP地址、E.164号码、IMSI号码、SIP URL各类端口号等。
应用标识主要标识物联网中的各类应用实体,包括各种服务和信息资源等。
如URL、Content ID等。
物联网中的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和其他智能设备中,而物体标识则需要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在使用前通过特定技术写入,并在需要时利用相应技术读出。
用于存储物体标识的介质就称为载体,物联网中的载体形式主要包括条码、IC芯片、IC卡和RFID 标签。
载体可以通过粘贴、卡扣、嵌入、焊接、配置等方式与被标识物附着在一起。
物联网在标识方面,与传统互联网及电信网相比,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点主要集中在物体标识,其次是通信标识。
物联网大规模分布式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一个健壮的可扩展的物体标识体系。
如何建立起兼容多种标准体系的统一物体标识与解析体系,如何应对物体通信对通信标识数量需求的大规模增加是物联网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4 结束语
全球性质的物联网必然存在跨域通信的问题,因此物联网需要完善的标识作为支撑,以此确保物联网物品的相关信息都能被高效、准确和安全的定位以及查询。
通过物联网技术联入网络的物品数量将远远超过当前互联网终端的数量,物联网将会是比当前互联网更为庞杂的网络,数以亿计的物品将随时在物联网上交换信息,这必然造成物联网中的标识与解析系统均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载。
现有互联网的标识体系与寻址技术并不能适应物联网的发展需求。
而目前,物联网标识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基本上都直接沿用了互联网现有的技术体系,而未从根本上针对物联网的基础特性进行分析与建模,物联网的标识领域的诸多方面都还需要业界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