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合集下载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绝缘等级电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

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耐热等级温度,℃Y 90A 105E 120B 130F 155H 180200 200220 220250 250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第3.1.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分类方法。

电动机绝缘等级温升及电机表面温升

电动机绝缘等级温升及电机表面温升

电动机绝缘等级温升及电机表面温升
绝缘等级是指电动机或变压器绕组采用的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电动机绕组常用的绝缘材料,按其耐热性一般分为A、E、B、F、H五种等级,每一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都有相应的极限允许工作温度,(电机绕组最热点的温度)电机运行绕组绝缘最热点的温度不得超过其规定,否则,将加速绕组绝缘老化,缩短电机寿命;如果温度超过允许值很多,绝缘就会损坏,导致电动机烧毁。

绝缘等级允许最高温度
A级 105度
B级 130度
F级 155度
H级 180度
上述度是摄氏度。

与电动机外壳的温度是有差别的,当外壳达到上述温度时,电动机差不多早已烧了。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与温升的关系为:
A级 55度
E级 65度
B级 70度
F级 85度
H级 105度
这个温度就是外壳的最高允许温度。

电机温升

电机温升

中小型电动机的温升——资料来自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并经整理发热与温升: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有能量损耗,可分为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

固定损耗包括铁损和机械损耗,与负载大小无关,一般型电动机此项数值较小;可变损耗主要是铜损,是电机发热的主要热源,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

损耗导致电机发热。

电机的温升:发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电机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为电动机的温升。

若以Q 代表单位时间内电动机的发热量;A代表电动机与环境温度相差1度时,单位时间内电动机的散热量,则温升稳定值∆T=Q/A达到温升稳定值所需的时间:理论上达到温升绝对稳定的时间是无限长的,实际上只能达到基本稳定。

所需要的时间与发热时间常数T有关。

若以C代表电机的热容量,即电动机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则T=C/A (A的定义同上)T与电动机的构造和尺寸有关。

小型电动机(中心高80~315属于小型)一般为0.5小时左右,大型电动机(中心高大于630mm属于大型)一般为3~4小时。

电机的冷却时间常数为发热时间常数的2~3倍,采用强迫通风时,两者相等。

T并不就是温升的稳定时间。

温升按指数规律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值。

下表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温升与温升稳定值之比TB与时间的关系表列数据可以用来估计温升稳定值和大致达到温升稳定值所需的时间。

举例来说,如果某小型电动机的T=0.5小时,运行3xT=1.5小时的温升为35度,便可得到TB=0.95,则可以推算出温升稳定值为∆T=35/0.95=36.84度。

电机的绝缘等级与允许温升:电机的绝缘等级决定于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热等级。

若电机的主要部件采用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则其绝缘等级按绝缘材料的最低耐热等级考核。

一般用途的中小型电机常选用较低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如E级,B级;有特殊要求的如高温环境,频繁启动的电机,则采用较高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但有时为了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往往也采用较高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但其温升按较低等级考核。

第08章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第08章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 电机的额定容量还与使用环境有关,若环境温度、冷却介质、 海拔和相对湿度等与规定的不同,则要对额定容量进行修正。 如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气稀薄,冷却能力差,则应该降低 电机的额定容量。
• 冷却方式对电机的额定容量影响很大,冷却能力越强,电机 各部件的温度越低,额定容量越大。
• 电机的额定容量还与工作制有关,同一台电机,若运行在不 同的工作制下,其额定容量不同。例如,长期运行时的温升 要高于短时运行,其额定容量要小于后者。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温度测量方法的不同,会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同。在规定温升限
度的同时,还应规定相应的温度测量方法。
• 温度计法
该方法直接测量温度,非常简便,但只能测量电机各部分的 表面温度,无法得到内部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
• 电阻法
绕组的电阻R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满足以下规律
R

R0
T0 t T0 t0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在电机中,电机的底座和电机周围的空气通常都是不良导热 体,因此热传导主要发生在电机内部。 电机内的热源主要是绕组损耗和铁心损耗,绕组损耗所产生的 热量借助于热传导作用从绕组穿过绝缘传递到铁心中,与铁心 产生的热量一起被传导到电机表面。 可以看出,绕组热量的传导比铁心中热量的传导经过的材料 多,故绕组温度通常高于铁心温度。 将温度场中温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等温线或等温面。 各点热量传导的方向总是与该点温度的空间变化率最大的方向 一致,也就是与通过该点的等温线或等温面的法线方向一致。
是制造厂对电机在相应的变速范围内的变动负载(包括过载) 和各种条件的规定。 • 离散恒定负载工作制定额 • 等效负载定额 一种为试验目的而规定的定额。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统计我国各地的绝对最高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因此在标准中规定+40℃作为冷却介质的最高标准。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
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温度与温升

温度与温升

温升就是电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时代》2001年第2期刊登的《温度与温升》值得学习和深思。

笔者愿借题再探讨有关认识。

电机的发热避免不了的想到了发热程度,涉及到电机发热程度的理论认识是:温升,温升限度、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等。

因此,要认识和理解上面几个名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注意和修正电机的发热程序。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也可以称某一点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如附表所示。

在电机中一般都采用温升作为衡量电机发热标志,因为电机的功率是与一定温升相对应的。

因此,只有确定了温升限度才能使电机的额定功率获得确切的意义。

2.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1)什么叫绝缘材料。

用来使器件在电气上绝缘的材料称绝缘材料。

(2)什么叫绝缘结构。

一种或几种绝缘材料的组合称绝缘结构。

(3)什么叫耐热等级。

表示绝缘结构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并在这样的温度下它能在预定的使用期内维持其性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及其所分的等级耐热等级。

耐热等级分为Y级90℃、A级10℃、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和H级以上共七个等级。

从上所述,电机中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有着不同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所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指: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

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动机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电动机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电动机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电机正常运行的温度不宜超过多少度?一般来说,电机机身温度以不超过摄氏80度为好。

当超过该温度时,电机内绕组温度也已经比较高,且肯定会超过80°同时,机身温度也会传输到电机轴伸端,影响电机轴承的润滑等。

电动机温度超过多少会烧坏?一般来说电机绝缘等级如果是A级,环境温度40℃,那么电机的外壳温度应该小于60℃。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1、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C,E级为75°C,B级为80°C,F级为100°C,H 级为125℃。

2、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

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不烫手为准。

4、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

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性能参考温度(°C)A80E95B1OOF120H145绝缘材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1、Y级,90度,棉花2、A级,105度3、E级,120度4、B级,130度,云母5、F级,155度,环氧树脂6、H级,180度,硅橡胶7、C级,180度以上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高的,来提高其质量。

一般为提高使用寿命,往往规定高级绝缘要求,低一级来考核。

比如,常见的F级绝缘的油泵电机,做B级来考核,即其温升不能超过120度(留10度作为余量,以避免工艺不稳定造成个别电机温升超差)。

最新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精选.pdf

最新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精选.pdf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 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着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温度和温升直接影响着电机的绝缘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机的寿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造成温升的因素。

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产生转矩,驱动负载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电机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造成电机温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 电流:电机的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着温升。

电流越大,电机内部的电阻损耗就越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导致温升较大。

2. 负载:电机的负载大小也会影响温升。

负载越大,电机需要提供的功率也就越大,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

3. 散热:电机的散热条件对温升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散热条件不好,电机内部的热量很难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导致电机的温度升高。

4.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会对电机的温升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环境温度已经比较高,电机本身的温度升高会更快。

了解了造成电机温升的因素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电机的温度和温升的问题。

电机的温度是指电机工作时的实际温度。

在电机正常工作时,会有一个热平衡状态,即电机内部的热量产生与散发的速度相等,从而使得电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这个温度通常由电机的绝缘材料和工作条件决定。

电机温升是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的增加。

温升包括局部温升和整体温升两个方面。

局部温升是指电机不同部分的温升差异,通常是由于电机有些部分对散热不利,或者电机局部产生了更多的热量。

整体温升是指整个电机的温升情况,是电机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电机的温度和温升是电机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电机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机绝缘系统老化加速,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绝缘击穿甚至引发事故。

另外,电机温度过高还会影响电机的磁特性,引起电机的效率下降和损耗增加,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电机寿命,必须合理控制电机的温度和温升,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电机的温度:1. 选择合适的电机:根据负载需求选择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转速,合理匹配电机与负载。

知识点: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知识点: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知识点: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知识点: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引导语: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知识点: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欢迎参考!一到夏季,电工们为电动机过热而烦恼。

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动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一些初学者为此在实践中提出了各种问题。

例如一台A级绝缘的电动机,温升限度为50℃,那么:1、当气温为15℃而绕组温度为80℃时,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一种回答是,当然行:理由是:虽然温升超过了50℃达65℃,但绕组温度并未超过A组绝缘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而另一种回答是不行,因为温升超过了。

2、当气温为45℃(如夏季露天或高温车间)而电动机绕组温度为95℃时。

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同样有两种意见:一说不行,而另一说可以。

后者理由是铭牌上不是说温升限度为50℃吗?并未超过此值。

类似上述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温升、温度、绝缘的耐热及发热与散热的平衡等没有明确的概念所致。

一、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动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严重缩短。

所以电动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温升温升是电动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动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动机铁心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

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

还有其他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动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动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电机温升是指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的现象。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电机的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电机过热,进而损坏电机工作效率、减少使用寿命甚至引发事故。

一、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原因电机的温度升高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 磁场损耗: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的产生与磁铁和线圈的能量转化有关,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磁能,而剩余的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使电机温度升高。

2. 电阻损耗: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流通过导线或电绕组时会产生电阻,电阻会使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发热,从而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3. 摩擦损耗:电机的机械部件(如轴承、齿轮等)在运转时会产生摩擦,摩擦会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电机温度升高。

4. 冷却不良:当电机运行时,若冷却条件不良,无法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二、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的影响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1. 功率损失:电机温度升高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电机在高温下的效率要低于在低温下的效率。

2. 电绕组的绝缘老化:电机温度升高会使电绕组的绝缘老化加速,导致电机绝缘损坏,增加继电保护动作的可能性,甚至引发火灾。

3. 机械部件的热膨胀:电机温度升高会导致机械部件的热膨胀,增加轴承的摩擦,使轴承磨损加剧,导致电机噪音增加、振动加大。

4. 使用寿命的缩短:过高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电机部件在高温下承受的热应力大,容易出现松动、变形等问题,从而缩短电机的寿命。

三、控制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方法控制电机温度与温升是确保电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电机的使用环境和功率大小,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如自然风冷却、强制风冷却、水冷却等方式,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2. 提高电机的绝缘等级:选择具有较高绝缘等级的电机,提高绝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影响电动机温升有哪些因素

影响电动机温升有哪些因素

影响电动机温升有哪些因素
电动机的温升的定义是: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40℃)下,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的绝缘等级。

温升取决于电动机运行中发热情况和散热情况。

常根据温升判断电动机散热是否正常。

那么影响电动机温升有哪些因素呢?有下面几方面因素:一、电气部分1、电压高于额定值10%以上,造成定子和转子的磁场强度增大,造成铁损增大发热,电压低与额定电压5%以下时,由于负载功率基本上是恒定的,那么电动机的定子线圈必须要增大电流,使电动机过负载运行,这也就是电工的顺口溜:电压高烧灯泡,电压低烧电机。

2、电动机的机械部分,电动机的轴承坏了,使电动机负荷增大,造成电动机温升升高;电动机的端盖坏了,造成电动机转子跑外圆,电动机转子扫膛运行,电动机发热。

3、电动机的基础安装不牢,造成振动,造成摩檫发热。

4、电动机的散热风叶损坏,或者散热风道堵塞,造成散热不良,使电动机温升升高
二、配套机械方面
1、与机械设备功率不符,造成小马拉大车
2、机械设备故障
3、皮带轮的张紧度过紧,或者联轴器的橡胶件损坏。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环境温度高,通风不畅也是造成电动机温升升高的原因。

电动机温升高,基本上都是以上几种原因造成的,不足之处请同仁留言斧正!。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课件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课件

测量位置
通常在电机的表面、轴承 和绕组等关键部位进行温 度测量。
电机温升的限制
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电机缘材料损坏或性
能下降。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电机的绝缘材料有一定的耐热 等级,温升应不超过该等级规 定的最高限值。
寿命影响
温升过高会加速电机的老化过 程,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异步电机的新发展
节能环保
异步电机采用高效能的设计和材料,能够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可靠性高
异步电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应用广泛
异步电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等 。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型号电机的温升问题分析
总结词:电机过热
详细描述:某型号电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异常温升,经检测发现是电机内部线圈绝缘层老 化导致。
铁芯损耗
磁场的交变引发铁芯的磁滞和 涡流现象,产生铁芯损耗并转
化为热量。
机械损失
轴承摩擦、通风摩擦等机械损 失也会转化为热量。
负载变化
电机负载的变化会影响发热量 ,负载增加时发热量相应增加

温升的定义与测量
01
02
03
温升
电机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 之差。
测量方法
采用温度传感器(如热电 偶、红外测温仪)测量电 机表面温度,并与环境温 度进行比较。
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如 清理灰尘、更换润滑油等,可以 保持电机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
温升。
05
新型电机技术及其发展
永磁同步电机
高效能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高性能的永磁 材料,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和效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绝缘等级电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

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耐热等级温度, ℃Y 90A 105E 120B 130F 155H 180200 200220 220250 250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第3.1。

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分类方法。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在工业和家用电器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些热量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原因:电机的温度升高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1. 电阻损耗:电机的骨架和线圈会有一定的电阻,当通过电流时,会由于电流通过导致电阻产生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2. 铁心损耗:电机中的铁芯在工作过程中,会因为铁磁材料的磁化和消磁而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这些损耗都会以热量的形式产生,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3. 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力: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轴承的旋转摩擦和风扇的运转,都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和阻力,使得电机温度升高。

4. 轴向热传导:电机支撑结构和机壳都会对电机的温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部件会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使得电机温度升高。

以上几个因素都会对电机的温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电机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降低电机的温升。

二、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影响因素:电机的温度升高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是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电机绝缘性能:电机温度升高会使得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和耐热性都会受到影响。

当电机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绝缘材料的击穿或老化,从而造成电机故障。

2. 功率输出:由于电机内部损耗和热量产生,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的效率下降,从而使得功率输出也会受到影响。

3. 寿命: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加速电机零部件的老化和劣化,从而降低电机的寿命。

4. 运行可靠性: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因此温度升高也会影响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以上几个因素都说明了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对电机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影响,因此在电机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控制电机的温度升高。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绝缘等级、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关系绝缘等级电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E级B级F级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

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电工产品绝缘的使用期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电和机械的应力、振动、有害气体、化学物质、潮湿、灰尘和辐照等)的影响,而温度通常是对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

因此已有一种实用的、被世界公认的耐热性分级方法,也就是将电气绝缘的耐热性划分为若干耐热等级,各耐热等级及所对应的温度值如下:耐热等级温度,℃Y 90A 105E 120B 130F 155H 180200 200220 220250 250温度超过250℃,则按间隔25℃相应设置耐热等级。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热等级,但是必须遵从上述对应关系.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第3.1.5条所述),上述分级方法不一定适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鉴别分类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温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温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电动机在满负荷、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连续运行时,其关键部件(如定子绕组、轴承等)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的最大允许值。

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由其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决定的,不同绝缘等级有不同的最高允许温度。

通常,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包括A、E、B、F、H等,对应的最高允许温度分别是105℃、120℃、130℃、155℃和180℃。

额定温升是在假定环境温度为40℃的情况下给出的,例如,一台B级绝缘的电动机,其额定温升可能是70℃至90℃之间,这意味着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动机内部关键部位的实际温度不应超过110℃至130℃。

当环境温度不是40℃时,允许温升应相应调整,比如当环境温度高于40℃时,允许温升应按最高允许温度减去实际环境温度计算,以确保电动机在任何环境温度下运行时,其内部关键部位的实际温度都不会超过其绝缘材料的耐受极限。

电机温度标准

电机温度标准

电机温度标准
普通电机的正常温度在30-50度之间都属于正常。

60度左右,说明负载已经到达上限。

超过70度就是超负载,超过80度电机寿命会严重缩短。

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电动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

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温升是电动机在额定运行状态下,定子绕组的温度高出环境温度的数值(环境温度规定为35℃或40℃以下,如果铭牌上未标出具体数值,则为40℃)。

电源电压过高
当电源电压过高时,电动机反电动势、磁通及磁通密度均随之增大。

由于铁损耗的大小与磁通密度平方成正比,则铁损耗增加,导致铁心过热。

而磁通增加,又致使励磁电流分量急剧增加,造成定子绕组铜损增大,使绕组过热。

因此,电源电压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时,会使电动机过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量电动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一些初学者为此在实践中提出了各种问题。

例如一台A级绝缘的电动机,温升限度为50℃,那么:
1、当气温为15℃而绕组温度为80℃时,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一种回答是,当然行:理由是:虽然温升超过了50℃达65℃,但绕组温度并未超过A组绝缘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

而另一种回答是不行,因为温升超过了。

2、当气温为45℃(如夏季露天或高温车间)而电动机绕组温度为95℃时。

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同样有两种意见:一说不行,而另一说可以。

后者理由是铭牌上不是说温升限度为50℃吗?并未超过此值。

类似上述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温升、温度、绝缘的耐热及发热与散热的平衡等没有明确的概念所致。

一、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动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严重缩短。

所以电动机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