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旧城昙华林前世今生历史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秘的武昌旧城:昙华林的前世今生
一、昙华林的区域范围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
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
现今所说的昙华林一带,具体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及花园山和螃蟹岬的两山在内,全长约1.2公里的狭长地带。
昙华林街区内各条街巷的历史地名,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植被,具有官府衙门地名多、老街旧巷地名多、文化古迹地名多的特点。
二、昙华林名字的由来及周边街巷的考证
“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文字记载,始于清末光绪年间(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
而究其称谓由来,至今有三说:
其一是附会而来。
传说此处多小型庭院,居者多善植昙花,因古时“花”与“华”
通假,故而街名被人们附会而成“昙华林”。
其二是音讹而来。
传说此处古街人家,多喜植花,花盛之时置坛于庭外,于是一年四季一坛一花,坛坛花花,蔚然成林。
“昙”与“坛”字音相近,由此谬讹而来。
其三是佛语衍化而来。
“昙华”意出佛经《妙法莲华》中的如来语:“优昙钵花,时以现耳”。
当年老武汉佛教四大丛林(归元禅寺、宝通禅寺、正觉律寺、莲溪寺)之一的正觉律寺,就曾位于其境内南麓。
关于“昙华林”一名由印度梵文衍化而来的说法,曾客居于此的郭沫若在其相关文稿中有所提及,遗憾的是后续并未进一步考证。
1、戈甲营:戈甲营是武昌区一个纯居民社区,社区历史悠久,民风纯朴,因明
末清初时一崇姓藩王在此建王府及兵器库并存放大量兵戈战甲而得名戈甲营。
现在社区内仍有很多清代、民国时期的楼阁、牌匾,有辛亥革命时的“日知会”,天主教会圣约瑟学堂及北伐时在此建立的革命军军部等。
2、螃蟹岬:位于昙华林与中山路之间,山体东西长1.8公里,东抵中山路、沙
湖路段,西至得胜桥,隔路与右紫金山相望,面积十万平米,海拔57米。
因为山体东端呈蟹钳状,故名。
武昌古城垣曾沿此山脊而筑,所以也叫城山,现如今部分地区仍有城墙遗迹。
3、凤凰山:凤凰山位于解放路北段东侧,东至得胜桥,西接解放路,南邻武昌
实验中学,北挨中山路,面积2万平米,海拔44.9米。
三国吴黄龙初年,夏口言凤
凰现,因名山。
凤凰山有孟母墓、孟宗宅、孟井、孟宗哭竹生笋处、孟孝感庙、孝感王祠、凤凰山炮台等遗迹。
4、花园山:也叫崇府山,明朝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第六个儿子朱桢封为楚王,
建治武昌,史称楚昭王,楚昭王的第五个儿子朱孟炜被封为崇阳靖简王,王府设于此处,所以叫崇府山,因为此山的东边一代当时是王府的花园,所以也叫花园山。
5、胭脂山:根据《明·一统志》记载,胭脂山以“其土色赤故名”为了疏通武
昌老城内南北部交通,1936年劈胭脂山为东西两段,从中修建南北向通道,即胭脂路,后来在此大量建房,今天基本上已经消失在市井之中。
三、昙华林历史演变
1、1371年:这条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南抵粮道街,北含东西城壕的狭长街道
初形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古城的扩建。
2、1861年:汉口开埠后,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
昙华林一代逐
渐成为外国人的居住区。
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都在此传教、办学、施医,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
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3、发现昙华林:最早发现昙华林的人据说是刘谦定,他是武昌粮道街的一位退
休干部,在他与媒体的共同呼吁、努力之下,昙华林受到关注和重视;
4、2005年:7月开始,武汉市政府先后启动一、二期保护工程,对这条历史名
街进行抢救性修复。
到2008年,昙华林抢救工程历时三年,耗资近一亿,仁济医院、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孙茂森花园、翁守谦旧居、昙华林32号民居、昙华林34号民居、昙华林81号民居、教士公寓楼八栋历史建筑已全部完成修缮保护工作。
5、2008年:9月昙华林片区正式对外开放。
6、2011年:启动三期整治和改造工程。
7、2016年:重点推进瑞典教区全面保护性改造工程。
四、昙华林主要历史建筑
昙华林一共有52栋优秀历史建筑,瑞典教区15栋优秀历史建筑,
1、文华大学礼拜堂:
该建筑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内,建于1871年,是文华大学的最早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
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
门改方门。
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
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
2、文华大学文学院:
也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1915年建,1920年,陈独秀来到文华大学演讲时,曾住在这里。
3、翟雅各健身所:
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内,建于1921年,为纪念文华大学创始人翟雅各而命名。
系混砖木结构中西合壁二层建筑,中式屋面,西式屋身。
是国内当时少有的按照西方体育馆功能设计的健身所,1931年武汉大水,蒋介石曾在2楼向操场上的灾民发表演讲。
4、仁济医院:
1861年,英国公理宗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在戈甲营建礼拜堂,后又办一诊所,1868年,诊所迁往昙华林并扩建,1883年改名为仁济医院,后来更名为湖北医院,就是今天湖北省中医院的前身。
5、螃蟹岬南麓的瑞典教区:
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共四栋),它建于1890年。
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馆)人员住宅区。
6、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主教公署大楼:
7、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
位于花园山山顶,属古典主义建筑,1888年建成。
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
这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设在罗马。
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
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8、翁守谦故居:
位于昙华林75号,建造于1895年前后,为二层砖门结构,原有结构及形式均有较大改变。
沿革:原为清末北洋水师翁守谦住宅,是1895年前后购置的房产,现
为私人住宅。
翁守谦,福建人。
曾是北洋水师官员。
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
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
9、昙华林32号:
1901年建成,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保存较完好,在这里曾经拍过电视剧。
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
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10、崇真堂:
位于戈甲营44号,是由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兴建的,它是外国列强在武昌建立的第一座基督教堂。
1924年,该教堂经过维修保存至今。
该教堂主体是一座平面拉丁十字形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可以同时容纳200人做礼拜。
崇真堂的兴建,象征着基督教(新教)传入武昌的历史开端。
如今,杨格非牧师在武汉兴建的教堂除了崇真堂外,其他的都消失了,崇真堂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突出。
11、其他建筑废址
A、夏斗寅公馆:昙华林141号的原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夏斗寅公馆,几经拆除,
当时仅剩一栋砖混房屋和一个碉堡,墙体和西式科林斯廊柱破损;
B、徐源泉公馆:与夏斗寅公馆共用一个门牌号的原国民党第6集团军总司令徐
源泉公馆,后成为武警医院家属住房;
C、晏道刚公馆:高家巷14号的原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晏道刚
公馆,仅大门和卫兵室尚存;
D、石瑛故居:三义村14-17号的原孙中山军事秘书石瑛故居曾一度半毁,2005
年武昌区政府专项拨款予以修复。
E、第三厅:原国民党政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过半已毁,当时仅存砖木
结构二层楼房一栋。
F、江夏民居:双柏前街20号的方家老宅为典型的江夏民居,目前这座老宅的马
厅、轿厅已作他用,轩廊、神龛已拆除,廊顶不全,门上额匾毁坏,木门斑驳不堪。
G、胡贽故居:鼓架坡27号的原清末夏口厅长胡贽故居,大门石匾上由原南京国
民政府主席谭延?亲笔题写的“半园”二字早已模糊不辨,门口的两尊石狮在“破四旧”
中被移去,门楣上也被红小兵用油漆喷上四个不伦不类的印刷体大字――“向阳院好”。
H、瑞典教区:占据了昙华林6个楼牌号的老建筑群落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
1890年在武昌创建的传教基地。
如今已被拆散为民宅,低矮错杂的电线,光线昏暗的楼道,已经上霉的墙皮成片成片剥落,砖瓦缝隙间苔痕攀附,野蕨丛生。
五、昙华林的文化
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医院、学校、公寓、花园、教堂,比邻而居
1、艺术文化:
邻近湖北美术学院,大批艺术家工作室云集于此,咖啡馆,街边手工艺品丰富。
2、自然文化:
螃蟹岬、花园山、凤凰山三山平行,昙华林即坐落于三山之间的山谷之中,绿树成荫,现存的历史建筑大多依山而建或散布于三座山体之间,营造了自然宜人的氛围。
3、古城文化:
武昌老城墙沿螃蟹岬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构成了独特的古城文化,
至今螃蟹岬还有当年炮台遗迹、城墙遗迹和正卫衙门遗址。
特别是帝国主义文化入侵武昌城的宗教建筑群,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纪念地,政要名人故居、公馆、寓所等建筑,赋予了古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纪念价值。
4、宗教文化:
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1861年,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
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
5、教育文化:
汉口开埠以来,以张之洞为首的湖北执政者在昙华林兴办新式中、小学堂达10所之多。
外国教会学校也在此择地而建,包括西式医院在内达8所之多。
中国学堂和西方教会学校隔街相望,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西合璧的学校建筑,形成了以教育为特色的街区文化。
6、建筑文化:
昙华林历史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筑。
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形成了昙华林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
7、街巷文化:
大部分名人故居、公馆依山而建,民居错落,互为参差,分布于昙华林正街、戈甲营、花园山北麓和螃蟹岬南麓的建筑密集地带,见证了各阶层当时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反映了历史街巷的结构形态和基本骨架,形成了昙华林颇具特色的古韵街巷建筑文化。
六、昙华林的现状
1、昙华林的改造史
昙华林被誉为活着的武汉近代史书,已成为江城新名片、文青聚集地。
A、2005年,昙华林街区首次大规模修缮;武昌区政府于2004年提出改造昙华林,2005年正式动工,斥资1.3亿元,对昙华林西段道路和房屋进行里面整修及山体绿化,又在其基础上,建设昙华林艺术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总面积104公顷,文化底蕴丰富,分布优秀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
一期工程启动了八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仁济医院、嘉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孙茂森花园、翁守谦旧居、昙华林32号民居、昙华林34号民居、昙华林81号民居、教士公寓楼等)、花园山山体恢复暨胭脂路小游园建设、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改造等三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迁居民及企事业单位142户(面积10824㎡)、抢救性保护修缮历史建筑8处(面积5727㎡)、花园山山体保护及小游园建设(面积5276㎡)、昙华林正街西段道路综合改造(长433米、宽8到15.4米),概算投资5083万元。
B、2006年,二期启动了昙华林正街西段管线入地工程、昙华林正街西段街景及立面整治、胭脂路立面整治等三项工程,主要实施供电、路灯、电信等杆线入地,整治各类房屋86栋,面积65000㎡,概算投资3396万元。
C、2008年,对石瑛旧居、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原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党校三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
D、2009年,武昌区文产办与柏华林公司签订《关于合作打造昙华林艺术村的合作协议书》。
目前教士公寓、原电子工业局党校、石英旧居、原国民党政治部三厅等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交付柏华林公司用于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打造艺术村。
武汉市商贸职业学院租赁新华造纸厂5000平方米厂房用于打造艺术培训和艺术品创作销售市场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
艺术村目前已引进徐世鸣艺术馆、三汉工作室、尚艺坊陶艺公司等42家艺术家工作室。
E、2011年,三期启动了昙华林正街东段道路改造、管线入地、街景及立面整治工程。
2011年,又对东段进行道路改造和立面整治。
F、2016年,重点推进瑞典教区3.7公顷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
在整个昙华林街区1.0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里,此次改造范围占比不足4%,目前正处于房屋征收阶段。
关于瑞典教区简介:
占地3.7公顷的瑞典教区,不到昙华林全部面积的4%,但该区域内,拥有瑞典教区旧址、徐源泉公馆等15栋优秀历史建筑。
该区域内居住了465户居民,有私房、单位产权房等,在房屋征收完毕之后,将对影响整体风格的民房、违建,尤其是建设在山体上的房屋进行整改,不仅是15栋历史建筑,区域建筑的保留量将占80%以上,通过整改的目的在于修旧如旧,保留原风貌建筑整改不协调建筑,还原片区历史氛围。
整个片区有10家左右商家,主要是餐饮、特色慢递,甚至还有当地居民卖酸梅汤和开小餐馆。
关于瑞典教区的改造计划:
A、全部保留昙华林52栋优秀历史建筑,瑞典教区15栋优秀历史建筑。
B、瑞典教区不会卖给开发商,而是由政府机构统一运营,杜绝纯商业目的开发,以保留昙华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格脉络。
C、改造计划2016年—2018年3年完成。
关于瑞典教区的改造思路:
A、未来业态分布:重点希望突出当代艺术特征,将昙华林打造成为武汉当代艺术的策源地与文艺青年的朝圣地。
B、打造一个地标性的城墙博物馆:将原来线型的昙华林正街向片区的纵深延展。
C、策划3条特色文化体验路线:以城市山村、城墙艺术馆、瑞典教区、花园山、天主教堂为主线的山地文化及多元文化建筑体验之旅;
以徐源泉公馆、夏斗寅公馆等名人故居旧宅为主的历史传奇人物故事及其故居体验之旅;
以艺术家工作室、螃蟹甲艺术馆、半亩园工作室、画家村等为主的人文艺术体验之旅。
D、商业规划:未来瑞典教区以及整个昙华林都会控制餐饮,尤其是明火的餐馆。
另一方面,一些极具武汉本土特色和文化韵味的商业,将得到扶持,以提升整个街区的文旅体验感和业态丰富度。
2、昙华林艺术村
2006年,武昌区政府在进行古街修复工程的同时,结合昙华林自身的历史蕴藏和临近美院人才资源的双重优势,着手打造“昙华林艺术村”,将一些废弃教堂、老式公寓等等闲置建筑修葺一新,面向艺术家予以优惠租赁。
昙华林艺术村在组建之初提出的定位就是“艺术、旅游、商贸”三大功能为一体。
要强调的是,要以“艺术”和“旅游”为基础,转而来孵化“商贸”。
目前昙华林已吸引李三汉、刘政德、徐世鸣、陈业瓒、白露洋等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进驻,其中湖北美术学院许多中青年艺术家均在周边设立个人工作室,辖区内
以马宏的半亩园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各类艺术展览机构、艺术创作设计机构、艺术培训机构达到40余家,由天主教嘉诺撒仁爱修女会教堂改造的徐世鸣艺术馆、等已陆续开园。
3、昙华林商业街
A、标志店铺:瑞士教士公寓改造的街心融园咖啡馆;昙华林古街邮局;蝎子的
店昙华林dreamcity;大水的店;徐刀刀和她的鲜花饼;榆园咖啡;昙华林名声在外,但实际上多年来一直被提及的知名店铺也就上述几家为主;
B、商业运营管理:昙华林的商铺多为民间自发经营,没有专业商业运营团队统
一管理,缺乏整体的长期规划目标;昙华林的商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竞争力,很难获得提升空间。
商家仅靠文艺情怀支撑经营,生意一直处于勉强维持状态,资金耗光店也就死掉了。
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商业市场上应该存在的现象。
未来的昙华林,亟需一个专业的商业运营团队进行系统管理,改善现状。
C、商业配套:首先是交通问题,没有直达的公交,从主路进来步行较远;道路
宽度只能设置单行道,出入多有不便;其次是商业配套,缺乏住宿和餐饮,接待外来游客略显尴尬;缺乏公共服务配套,这也成为提升游客体验感的一个掣肘。
昙华林近些年在不断的修缮和改造,这些看似破败不堪的建筑物能否存活下来,我们无法得知,但昙华林一直靠着文艺青年范吸引大众的目光,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难道昙华林就只能来逛逛大水的店,拍个照,给朋友寄个带有昙华林邮戳的明信片吗?
要知道,紧挨的昙华林就有司门口商圈,积玉桥商圈。
司门口商圈早已走下坡路,积玉桥商圈尚未成气候。
昙华林在此时刻启动新一轮全面整旧改造,这对于亟待变革的昙华林来说,是否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七、昙华林之于武汉
1、昙华林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
第一:它可以看作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
首先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对武汉的渗透。
1865年兴建的基督教教堂——祟真堂是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很有文物价值。
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抗日战争,这里都有过不可忘记的辉煌。
保护好这些文化遗址,就是珍惜历史。
第二,这是武汉三镇的个性魅力之一。
昙华林的许多西洋建筑、名人别墅,还有古老的街巷,具有难以名状的美。
它让人思念历史,缅怀先辈,感受传统民俗与
民情的温馨。
2、昙华林之于武汉,就如798之于北京
有人将昙华林喻为“江城宋庄”。
同样是租金和环境引来了艺术家,同样是艺术家聚集之地,但是昙华林与宋庄的本质区别在于,宋庄原本只是郊区农村,因为民房空间宽阔、环境清新、更可贵的是租金低廉引来了艺术家,形成集群效应后才成就了今天的宋庄。
而昙华林本身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典故,有传承,是大隐隐于市的难能可贵。
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成都的宽窄巷;同样是历史建筑群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如果非要找一个同类,昙华林和798、田子坊都更为相似。
而相比这两者,昙华林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隐身在学校林立的闹市区,依托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有一种吸引艺术家的天然气质。
艺术家其实是懒惰的,不愿意折腾的。
昙华林从建筑底蕴、环境、创作氛围、地段上,无疑是美院艺术家创立工作室的首选之地。
加上中山路一带的剧场、艺术空间、艺术商业等文化创意商业林立,与昙华林的文艺小资遥相呼应,形成大区域的艺术商业氛围。
3、价值的提升:改造后的昙华林
开发与运营,是摆在所有商业地产项目面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些国内文创商业项目的成功案例。
A、北京南锣鼓巷
要问北京最著名的胡同是哪里,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南锣鼓巷。
在以前,南锣鼓巷并不像现在这么出名,在开了许多有特色的店铺之后,现代商业加上古老建筑带来的冲击使得这里焕然一新,一夜间全球闻名。
现在,无论何时这里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这是历史文化与商业的一次完美融合。
B、上海田子坊
田子坊在上海被誉为“上海的苏荷”、视觉产业的“硅谷”,是一条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商业街。
作为延续街区特色历史风貌和石库门文化的载体,它积极利用创意产业,改善街区的居住生活条件,又促进了街区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意义的旧城改造模式之一。
C、成都宽窄巷
改造前的宽窄巷是危房多、环境差、安全隐患突出的典型,市委市政府保护性改造时,对商业功能进行了整体开发。
它将最清雅的古韵和最前沿的时尚进行了完美无缺的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改造后的宽窄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D、厦门曾厝垵
作为被边缘化的城中村,曾厝垵曾一度面临拆迁困境。
是文创产业为这个没落的渔村创造了转机,商业运营和文化价值向多元化、多功能转变,大批文艺店铺入驻于此,这里逐渐成为文艺青年的据点,商业价值不断攀升。
曾厝垵的存在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多样化,进而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和特色。
对于昙华林,我们应当主张将这个街区整个保护起来。
做一个规划尽量地恢复原貌。
将它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区、一个武汉历史博物馆、一个旅游胜地。
在合适的地方可以建一些与这里有关的历史名人的雕塑。
改造后的昙华林,将成为武汉当代艺术的策源地和文艺青年的朝圣地,作为全新的国际化文化创意产业地标,承担起武汉城市名片的责任。
未来,这里的游客接纳量将更大,为确保整体运营效果,交由专业运营团队来管理会做得更好。
A、围绕当代艺术植入商业、产业等多种元素,以及购物中心、商业街等产品形式,形成更契合现代都市人需求的生活方式中心,为旧街区注入新活力,区域价值随之得到提升。
B、街区商业容量增加,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扩大政府税收。
C、在政府的带动支持下,商铺业主和创业商家一起利用“文化资本”来推动昙华林改造。
这种模式改变了开发商的“金融资本”占大头的改造方式,优化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使得利益的获取走向稳定性和长期化。
D、重塑武汉的文化表象与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升级,延伸城市空间格局,带动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引领城市更长远、更积极的发展。
附件目录
附件1:昙华林教会大纪事
附件2: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历程
附件3:南国昙华林广场简介
附件4:昙华林片区各街巷建筑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