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现代汉语部分1.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2.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3.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4.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5.简论复合词的语义构成6.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7.论词义误用的原因8.缩略词语与新词语9.缩略方式与缩略词的形成10.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11.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如“道貌岸然")12.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成语变用的正负效应)13.报刊标题中成语的运用14.歇后语与言语幽默15.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6.汉语中的外来词研究17.青少年口头语的语用分析18.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19.试论汉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20.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21.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22.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传承与变迁23.怎样对待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24.汉语声调的辨义作用25.《围城》中比喻的运用26.《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27.语法化现象举隅28.普通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语用考察29.量词的运用30.“副+名"结构研究(例如“很男人”、“很中国”等)31.现代汉语句式考察(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把被共现句、存现句、比较句、连动句、兼语句、由字句等)32.特殊结构和句式考察(例如“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动宾+宾”结构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考察、“A不A,B不B”句式等)33.联合短语的语义分析34.复句关联词语的功能浅析(如:标示复句关系,兼作句子成分,单句中突出某种意义等)35.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36.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37.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38.方言词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以本人所用方言为例)39.××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40.××方言的特殊词汇(如亲属称谓等)调查研究41.××方言中量词研究42.××方言的代词研究43.××方言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44.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4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46。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科,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掌握汉语言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选取一个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课题,既要与专业相关,又能展现出个人的研究能力和特长。

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二、选题建议1. 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选择探讨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是汉字的书法艺术等方面的课题。

通过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扩大视野。

2.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选择其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从文学风格、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3. 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可以选取一部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与研究,探讨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或者对作者的作品风格、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了解当代文学的新潮流、新思潮。

4. 方言与文学研究方言是汉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不同地区的方言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选取某个方言进行研究,了解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方言与文学的关系,或者进行方言与标准汉语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方言与文学的研究,把握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5. 网络文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可以选取某个网络文学作品或研究网络文学现象和特点,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课题。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2.说“朦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3.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4.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5.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6.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7.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9.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10.论《诗经》中的爱情诗11.论《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12.论《韩非子》寓言的艺术成就13.试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4.苏轼诗歌的理趣15.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16.《西厢记》的语言特色17.《三国演义》和三国戏18.论《青春之歌》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19.《创业史》的艺术特色再分析20.论《百合花》的艺术风格21.论苏叔阳的欢剧创作22.席勒《阴谋与爱情》人物形象分析23.论浪漫主义思潮的思想根源24.《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25.古汉字形义释与文献阅读26.古今义异词概析27.茅盾《子夜》的修辞特色28.巴金锤炼词句举要29.论《诗经》比兴手法的运用30.从《诗经》到《楚辞》31.曹植诗歌形象的象征性32.三曹的诗风比较33.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内涵34.论杜甫诗歌的人民性35.论茅盾《虹》中主人公的形象36.论巴金《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37.论余华小说创作的演变发展38.《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新解39.《计三观卖血记》中的“血”的释义40.《在细雨中呼喊》“成长的烦恼”41.《活着》体现的生命意义42.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43.论“玉篇三章”中女性命运的根源44.论鲁迅的《药》中血的含义45.《在酒楼上》的诗学解读46.鲁迅的《野草》中各篇章解析47.“水”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48.沈从文作品的风俗描写49.《呼兰河传》的叙述人称论析50.论《呼兰河传》中的叙述情调51.试论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集《呐喊》思想价值研究《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性研究论《野草》的艺术特征郁达人小说的艺术特色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研究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内涵研究曹禺《雷雨》的悲剧性内涵研究曹禺《日出》中陈白露形象研究徐志摩诗歌意象研究巴金小说《寒夜》的悲剧内涵研究新感觉派小说艺术特色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研究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意蕴研究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研究朦胧诗的艺术特点研究舒婷诗歌的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麦地”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家园主题研究先锋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论苏童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莫言小说《红高粱》的艺术特色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形象研究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形象研究小说《狼图腾》的生态意识研究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研究《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研究《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研究《史记》中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悲剧内涵研究汉乐府诗中婚恋题材作品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研究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试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论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蕴陶渊明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研究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李杜诗歌艺术的比较论王维山水诗的色彩艺术孟浩然王维诗歌比较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论李商隐诗意象研究试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白居易感伤诗研究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和李清照亡国词的比较研究试论唐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唐传奇中的形象研究苏轼诗歌的哲理内涵辛弃疾词的风格研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究试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三言”“二拍”中的形象研究《西厢记》的叙事艺术《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形象研究《西游记》惩恶扬善的主题内蕴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神曲》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及典型意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真实性”研究《伪君子》的艺术特色《浮士德》的象征寓意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巴尔扎克作品的社会意义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普希金的抒情诗奥斯丁小说的婚姻观研究狄更斯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茨威格作品的艺术特点《老人与海》的艺术特点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复活》的思想意义《局外人》的存在主义特色研究“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福克纳作品文学特色研究伍尔夫作品艺术特点研究马尔克斯小说与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特色法国新小说研究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名著电影改编研究:以XX为例经典作品传播研究:以XX为例美国不同族裔作品研究: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美国非裔作家作品研究:以莫里森《宠儿》为例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美国戏剧研究:奥尼尔、阿尔比等剧作家作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选题说明:以下选题仅供参考,学生选题不能雷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第一类:汉语言文字类1、某地(如安顺市、普定县等)社会用字规范情况调查报告;2、也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地点)方言的亲属称谓词4、汉字的发展与未来5、虚词和汉语的语法形式6、汉字简化问题的探讨(汉字回到繁体,还是坚持简化)7、网络语言研究(就某一方面进行探讨)8、广告语言与传统文化9、同音词在语言交际中作用10、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11、先秦某一专书的状语研究;12、《说文解字》的某一部首(如“木”部)的语义场研究13、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关系14、某一部专书的语言现象研究15、×××县×××地的方言(词汇、语义、语法)研究16、初中(高中)语文中古文教学研究——以《×××》为例17、《×××》(某一部专书)的注释商榷18、“×”(某个虚词)的语法化过程探析19、(某一部首、某个)汉字和汉文化20、诗经中的特殊语法。

21、古书中的偏义复词22、古书中特殊的句式现象研究1、简述语言的社会性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体现2、新词初探3、从诗词欣赏看汉字的韵律美4、浅论修辞手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5、古今汉语语法比较6、简论繁体字的存在价值7、音位――汉语语音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8、浅说语境9、浅论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10、试论语言的间接表达11、屯堡方言调查12、复句简说13、成语中的大学问14、《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15、浅论汉语中的岐义现象16、怎样学习多义词17、汉语语法中两种析句方法的比较18、简论汉语学习与写作的关系19、汉语学习方法简论20、浅论标点符号于语言表达的关系21、网络语言特征初探22、浅论语句重音在朗读中的作用23、新闻流行词语的特点及其规范24、浅析手机短信的特征25、成语活用浅析26、标点符号的特殊功用浅析27、对联中修辞手法的运用28、浅谈文章标题的语言艺术29、谈浅广告用语的含蓄30、口语停顿的修辞功能31、汉语错别字浅析32、歇后语漫谈33、×××作家(作品)语言风格初探34、校园流行语浅析35、网络语言流行的利与弊36、人名、地名与修辞37、新辞格初探38、浅谈对偶的基础39、汉语幽默表达艺术40、汉语姓氏(姓名)表达的社会意义41、浅论语序与虚词在汉语语法中的重要作用42、浅谈语音(文字、词语)推敲的艺术43、简述数量词语在表达中的重要作用44、张爱玲小说比喻艺术之研究45、浅论汉语表达的委婉艺术46、浅论文章修改的修辞意义47、手机短信中修辞手法的运用48、汉语问候语及其社会意义49、猜谜――汉语字词的另类作用50、略论修辞的交际效果51、xxx方言调查52、社会用字调查53、汉语语法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54、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病句修改55、多音字浅谈56、浅谈双关修辞格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57、公益广告的间接表达艺术58、简论汉语幽默的表达艺术59、中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语言和思维的作用60、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语言的影响61、汉语语词意义的转变和发展62、汉字简繁问题的探讨——汉字应该回到繁体63、排比句初探64 坚持汉字的简化第二类:文学类(一)古代文学方向1、民间运用对联的习俗2、屯堡村民的祭祀风俗3、安顺的石头文化艺术4、苗族蜡染图纹的特征5、布依族的铜鼓文化6、安顺民间说唱艺术7、《氓》与《谷风》中的女性形象8、《离骚》中的屈原形象9、富于传奇美的冯谖10、阴险伪孝的郑伯11、苏秦与鲁钟连的形象比较12、《史记》中的项羽与刘邦13、刘兰芝的悲剧性美14、宋江的两面性格15、《左传》中的委婉语16、《战国策》的故事化手法17、原始神话的夸张与写实18、古神话在《九歌》中的作用19、《战国策》的外交技巧20、文辞清美的抒情小赋21、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22、柳永词的语言特征23、汉大赋的成就与不足24、《史记》、《汉书》之比较25、《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26、《史记》的记人叙事艺术27、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28、《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地位29、《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30、《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31、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2、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33、曹操与诗文革新34、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5、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6、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37、比较曹丕、曹植文学观的异同38、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39、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0、曹植诗风的衍变41、论“魏晋风度”42、论鲍照的七言乐府43、初唐四杰的地位44、论李白的山水诗45、论李白的自由精神4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47、论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48、论王维与孟浩然诗歌的异同49、论李贺诗的怪诞50、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51、论白居易的新乐府52、论白居易的感伤诗53、杜牧的史论诗54、论韩愈散文的特点55、唐传奇的审美风格56、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57、唐传奇的叙事特征58、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59、唐传奇的抒情特征60、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61、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62、唐代散文家研究63、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64、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65、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66、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67、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68、论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69、元代散曲的情感趋向70、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71、《三国演义》:悲剧意识/战争描写艺术/叙事特征/人物论72、《水浒传》:作者与成书/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人物论73、《西游记》:孙悟空人生道路的哲学意蕴/戏剧色彩与幽默风格74、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75、“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经商题材与文人心态/冯梦龙的俗文学观76、论公案小说的价值定位77、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78、明代唐宋派的文学主张与诗文成就79、《聊斋志异》:痴情女性/书生形象/花妖狐媚与人物塑造80、从《聊斋》看中国民间信仰81、《儒林外史》:戏剧形式与悲剧内涵/讽刺艺术82、《红楼梦》:悲剧意义与文化内涵/妇女观/梦幻与色空/叙事方式/语言艺术/宝玉论/钗黛比较/续书与改编得失论83、《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谈84、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85、论某一地方戏86、论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二)现当代文学方向1、论张恨水《啼笑因缘》中的爱情模式2、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3、《孔乙己》的叙事艺术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5、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的运用6、论艾青诗歌的忧郁色彩7、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8、戴望舒诗歌的情感倾向9、胡适对中国现代新诗的贡献10、论郭沫若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11、试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12、论林徽因的小说创作13、论丰子恺散文的宗教思想14、沙汀小说的语言特点15、论夏衍的戏剧创作16、试析丁玲小说中的心理描写17、解放区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18、早期的封建复古派19、郁达夫身边小说的特征20、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1、从《论语》看孔夫子的悲情2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乐观23、庄子的艺术观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24、从孟子的书生气看中国的“士”及“知识分子”25、禅在中国艺术中的体位26、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27、论杨绛的小说28、论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29、论汪曾祺的小说30、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31、革命样板戏重评32、文革时期“红卫兵”写作研究33、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34、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35、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36、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7、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8、论新生代诗歌中的荒诞主题39、评当代诗歌的叙事化和口语化现象40、论当代诗歌的民间立场41、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42、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43、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44、评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45、评迟子建的小说46、评近年来的反腐小说47、论张中行的学者散文48、论李昂的新女性小说49、论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50、网络文学的当代发展初探(三)外国文学方向1、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功能是对我国文化精神及全民语言的传承。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一:现代汉语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2、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3、论五四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4、论书面语发展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现代化5、论废除文言文与学习文言文的关系6、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7、论广告语言技巧的变化趋势8、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9、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10、关于双语生活的调查11、论一部文艺作品的比喻(比拟)语言艺术12、关于身体部位的方言词的比较调查13、家乡方言和周围方言基本词的对比研究14、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15、方言保存的古代汉语特殊成分16、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17、“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18、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19、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20、普通话语音研究21、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22、网络汉语研究23、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2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25、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26、新词新语研究27、外来词规范研究28、字母词研究29、成语研究30、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31、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32、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33、汉字和汉文化34、现代汉字学的研究35、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研究36、部件研究37、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38、如何整理异体字39、如何整理异形词40、规范汉字的研究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二:写作类(写作学方向)1、从穿越小说的虚构时空看当代创作的历史认知及写作惯性2、《红楼梦》对穿越小说的影响(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为例)3、试析穿越小说中的新奴婢形象(以《春光里》或某作品为例)4、节俗场境对穿越小说叙事的意义5、茶馆酒楼在武侠小说中的作用6、试析当代小说中的茶馆场境7、试析当代言情小说中的野蛮女友形象8、论广告文案写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9、论朱自清俞平伯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审美追求10、论模糊语言在写作中的作用11、包法利夫人中的结构特色12、巴金作品中的朴实语言风格特征13、文学叙述与应用性叙述的关系和差异14、论中国传统文论之“义法”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结构”的异同15、浅谈语言表达的诸多形式16、论沈从文《边城》里的人物美17、论当代诗歌的语言流变18、浅论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白话”语言特色19、试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繁复美20、试论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方式21、《庄子·逍遥游》对现实生活的启示22、《大明宫词》剧本创作语言特色探析23、余华《兄弟》的结构艺术24、读王海鸰《新结婚时代》有感25、欧·亨利小说的结尾艺术26、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论27、手机短信文学的价值28、流行歌词对古典诗歌意境的现代解读29、钱钟书写作艺术初探30、陶渊明笔下的和谐世界31、电脑写作时代网络语言之我见32、写作过程与写作能力33、《史记》写作特色管窥34、《白鹿原》创作心理略论35、池莉创作个性透析36、《儒林外史》的创作动机与创作主旨37、《倾城之恋》创作意识论38、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论3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40、论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1、“戏拟”表现手法在杂文写作中的运用42、新闻写作中的主体意识强烈渗入的模式分析43、第一人称与全知视角的交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叙事方式分析44、写作中典故使用与情境出现的关系45、戏剧中“冲突”出现的写作技巧。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环,论文的题目更是极其重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一)1. 论艺术真实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 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文学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二)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16、论归有光的散文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汉语言文学学术论文参考题目(三)1、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3、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或《屈原》4、论早期的象征派诗歌5、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6、论丁西林的话剧7、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8、老舍的小说与“京味”9、论巴金的《寒夜》10、论沈从文的〈边城〉11、论“京派小说12、论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或啼笑因缘〈金粉世家〉13、论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14、论李健吾的剧作15、论胡风的文艺思想16、论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17、论徐讦的小说18、论穆旦的诗19、论陈白尘的剧作。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①《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②现代汉语中的网络新词研究。

③《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与社会价值观。

④汉语方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与变迁。

⑤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分析。

⑥鲁迅小说中的现代性探讨。

⑦《西游记》中的宗教元素分析。

⑧现代汉语广告语言的特点与效果。

⑨《三国演义》中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⑩汉语中的成语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11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性别角色研究。

12 现代汉语中的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

13 《聊斋志异》中的超自然元素分析。

14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

15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16 《金瓶梅》中的日常生活描写。

17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

19 汉语中的谚语及其文化价值。

20 现代汉语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与挑战。

2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观念。

22 汉语中的反语现象研究。

23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城市形象。

24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25 汉语中的语言礼貌现象。

26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

27 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汇研究。

28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29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

30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31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与影响。

32 中国现代剧作中的社会问题探讨。

33 汉语中的比喻与隐喻现象。

34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旅行主题。

35 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简化趋势。

36 《山海经》中的神话与文化。

37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38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39 汉语中的双关语现象研究。

4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改编。

41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42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政治批判。

43 汉语中的语音变化与发展。

44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自然主义。

45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习惯研究。

46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道德观念。

47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分析。

48 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表现。

49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资源开发。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文学编一、文学史篇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8论“革命传奇”小说9论“样板戏”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16论“文革”叙述模式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二、文学思潮论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6论“朦胧诗”7论“后朦胧诗”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9论新历史小说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11论“寻根文学”思潮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三、作家论1鲁迅小说创作论2鲁迅散文创作论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4郭沫若创作论5茅盾创作思想论6茅盾评论特色论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8巴金小说创作论9老舍的平民观探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四、作品篇(小说)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13钱钟书《围城》失探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17论方方的小说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1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22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23论杨绛的《洗澡》24论贾平凹的《废都》25论王安忆的《长恨歌》26论陈忠实的《白鹿原》27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28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29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30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31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32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33论王蒙式创新小说34论王小波式的幽默35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36苏童小说的创作论37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38王朔故事叙述模式39论刘震云《手机》40论卫慧的小说创作41论韩寒的小说创作42论棉棉的小说创作43论海岩的小说创作44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45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46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47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48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49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50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51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52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53分析茅盾之《子夜》作品篇(诗歌)1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2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3论戴望舒的诗4论徐志摩的诗5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6论小叶诗人7论穆旦的诗8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9论舒婷的诗歌创作10论顾城的诗歌11论多多的诗歌12论海子的诗歌13论郭小川的诗14论冯至《十四行集》15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16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17分析臧克家的诗歌作品篇(散文)1论鲁迅的《朝花夕拾》2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3论林语堂的《剪拂录》4论何其芳的《画林录》5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6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7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8论刘白羽的散文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10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11论素素的散文12论石娃的散文13论史铁生的随笔14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15论巴金的《随想录》16瞿秋白散文之分析作品篇(剧本)1曹禺《雷雨》周萍论2蘩漪悲剧探3论郭沫若的《屈原》4《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5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6《白毛女》艺术魅力探7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六古代文学篇1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2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3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4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5论《孟子》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想象艺术7论“汉赋”的铺叙艺术8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9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0论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11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美12论骈文的艺术美13王、孟山水诗艺术之比较14论王、孟山水诗中的盛唐气象15高、岑边塞诗艺术之比较16论杜甫早期诗歌的浪漫精神17论李白七绝的艺术美18论杜甫七律的艺术成就19论白居易咏物诗的思想、艺术价值20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分析21论《金瓶梅》的思想意义22《金瓶梅》对小说美学的贡献23“三言”、“二拍”的市民意识24“三言”、“二拍”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25《西游记》主题思想新探26谈《水浒传》在我国小说艺术典型化方面的贡献27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叙事视点”28论“二拍”的叙述视角与道德判断29论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30从儒学的政治文化语境看《三国演义》的美学特征31《红楼梦》的艺术结构32从《聊斋》女子形象看蒲松龄的妇女观33初唐宫廷诗歌的再评价34谈唐诗分期中杜甫的归属问题35杜甫对中唐诗歌的影响略论36简论韩愈诗论与文论精神实质的一致性37陶(渊明)韦(应物)比较论38杜甫韩愈比较论39论晚唐小品文对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40温(庭筠)韦(庄)比较论41《诗经》雅颂诗试论42《诗经》赋体与汉乐府叙事的比较43楚辞体的特点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44汉诗的发展与诗赋的消长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抒情风格的比较46汉代郊庙歌辞试论47论汉乐府中场面描写的特点48汉赋四大家与大赋的演进49论曹植诗的艺术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50曹丕在建安诗坛的地位试论51论阮籍的《咏怀》诗52谢灵运与六朝诗风的关系53“文笔之辩”之我见54《文选》选诗标准与文学的自觉55陶渊明的被误解与被理解56南北朝民歌对文人诗的影响57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58王维“诗中有画”试议59隐逸方式与唐代山水田园诗60唐代怀古咏史诗的演变61李白与民歌62杜甫七律诗的艺术贡献63元和新体的特点试论64“以文为诗”刍议65论韩愈对儒家道统的贡献66论李贺在中晚唐诗风演变中的作用67李商隐诗对词的影响68“词别是一家”之我见69花间词与南唐词的异同70冯延巳对宋词的影响浅议71论苏辛词的不同72论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3南宋风雅词派的艺术特征及影响74论苏轼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作用75山谷体对宋诗的影响略论76宋元话本对中国小说的转变作用77董西厢论78元曲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试论79元明散曲的思想性与艺术性80关汉卿杂剧的结构81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影响82论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83谈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典型化性格塑造的进程84诗人之诗与学者之诗85明清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失落86杜十娘形象浅析87汤沈之争与明清传奇88明清诗文的拟古与反拟古之争89纳兰词在词史上的地位90梁启超与近代文学的演进91论宋词繁荣的原因92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93论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94论宋话本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95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96论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97论《琵琶记》的艺术成就98汤显祖传奇“临川四梦”之比较99论《桃花扇》的民族意识及兴亡之感10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1论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个性化102论陶渊明的思想矛盾103《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104李商隐诗中的意象105《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06纳兰性德爱情词探析107《三国演义》的理想人格类型108论宋诗中的理性人生感悟109《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110《桃花扇》的双重主题111《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论文选题:1、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点。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答辩论文题目样本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答辩论文题目样本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Hale Waihona Puke 写作部分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 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30.曹操与诗文革新
31.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诗中有画”
(任选一类)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大学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即毕业论文写作第一步,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1.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精神2. 论辛弃疾豪放词的艺术追求3. 论辛派爱国词人4. 试析“诚斋体”诗歌的特点5. 试析姜夔词的艺术魅力6. 论黄庭坚的诗歌理论7. 论宋末爱国诗人8. 论苏轼的小品文9. 论范成大的田园诗10. 李白诗歌月意象分析11. 王维诗歌色彩分析12. 杜甫“诗史”说的由来13. 薛道衡诗歌研究14. 论“燕许大手笔”称号的由来15. 李商隐“无题”诗为何无题?16. 《霍小玉传》中霍小玉形象分析17. 论李煜词中的比喻18. 《莺莺传》中张生形象分析19. 欧阳修边塞诗词研究20. 论陆游“沈园”诗21. 韩愈贬谪诗研究22. 论江西诗派的诗学观?23. 江西诗派在北宋的发展衍变史24. 李清照的词学理论25. 苏轼崖州词研究26. 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喜剧题材27. 初探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28. 论《倩女离魂》的构思及其对《牡丹亭》的启迪29. 论《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30. 《水浒传》的忠义观及宋元社会道德规范31.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32. 论猪八戒形象的“三性合一”特色33. 论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及其文学史意义34. 浅析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35. 论《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36. 论《西厢记》对元杂剧剧本的继承与创新37. 《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38.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39. “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比较论40. 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41. 论《西游记》的成书过程42. 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43.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44.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解读45. 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6.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文化意义47. 《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48. 《长生殿》的爱情观49.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50. 《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51. 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性52. 浅谈文学的时代性特征――以“西厢”题材为例53. 试论散曲诗体特征的异化54. 话本小说中“神偷”现象研究55. 论金胜叹腰斩《水浒传》的批评及鉴赏意义56. 浅说关羽之“义”57. 论诗人高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58. 试论“复古”口号下的明代诗歌理论的源流59. 王学左派对明代思想解放的意义60. 论孙悟空的形象61.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中的中国古典小说鉴赏法62. 《儒林外史》语言的讽刺特征63. 浅谈脂评对解读《红楼梦》的意义64. 试析《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65. 论述纳兰性德词的“自然本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题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题目1.《左传》的叙事研究2.《孟子》的语言特色4.论“风骨”5.论美与生活的关系6.中国小说的起源与上古神话的关系7.论《史记》对中国小说的影响8.浅论明清小说中的文化冲突9 《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分析10.《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11.《水浒传》的妇女观之我见12.晁盖与宋江形象之比较13.《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4.论《西游记》对佛教的态度15.秦可卿人物形象分析16.论《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形象17.论陈子昂对唐代诗坛的影响18.李白、杜甫诗歌的异同及其成因探析19.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对陶渊明、谢灵运田园山水诗的继承20.论白居易、韩愈诗风的差异21.柳宗元与欧阳修的山水游记之比较22.以李煜、李清照为例看生活遭遇对词风的影响23.陆游的爱国诗与辛弃疾的爱国词的异同比较24.浅析冯小刚电影的美术追求25.试论网络文学的语言特色和问题流变26.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风情27.刘绍棠乡土文学的美学特征28.论茅盾小说的现实意义29.谈周作人散文的美30.论鲁迅杂文对中国古代杂文的继承和发展31.评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的美学价值32.《白鹿原》中的白孝文与黑娃形象比较33.论当代“私小说”的创作34.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35.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取名36.从《百年孤独》看拉非文学的民族特色37.从自身教学谈中小学教育的现状38.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39.现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对教学的影响40.浅谈审美教育的途径、作用和意义41.浅谈自然美的特征和审美意义42.试论贺岁片的发展历程和变革43.从女性形象看曹禺的悲剧艺术44.试论巴金小说中的悲剧美45.试论池莉小说中的艺术风格46.试论余华的《活着》中的人物和艺术追求47.试论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描写48.浅论审美的复杂性及其成因49.试论张艺谋电影的艺术风格50.浅析周星弛无厘头电影的现实意义和产生的文化土壤51.浅论王朔小说中的反讽和调侃52.试论《儒林外史》的戏剧性53.试论中国古典戏剧中“大团圆”结局的成因54.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55.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56.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57.从《春江花月夜》看唐人的浪漫情怀58.浅析贾平凹的《秦腔》中的乡土文化59.从路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看成乡土文化冲突60.中学语文教育发展道路的探寻注意:以上论文题目仅供参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那么汉语言毕业论文的题目怎么选择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一)1. “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

2. 汪曾祺的艺术世界3. 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4. 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5. 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6. 《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7. 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8. 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9. 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0. 余华的寓言世界11. 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12. “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13. 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14. 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15. 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16. 《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二)1. 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2. 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3. 《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 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 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6. 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7. 《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8.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9. 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10. 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11. 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12. 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13. 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14. 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15. 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16.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17.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18. 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19. 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20. 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三)1. 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 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3. 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4. “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 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6. 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7. 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8. 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9. 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10. 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11. 《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12.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13. 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14. 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15. 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16. 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17. 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18. 《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19. 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20. 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四)1. 《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2. 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3. 沈从文《边城》赏析4. 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5. 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6. 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 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8. 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9. 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10. 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11. 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12. 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13. 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14. 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15. “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中文系论文题目汇集

中文系论文题目汇集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汇集古代汉语文字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论汉字的性质4.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5.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6.汉字前途讨论述评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8.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9.甲骨文形声字研究10.形声字起源试论11.论汉字的音义联系12.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13.汉字考释方法述评14.汉字析形方法研讨15.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6.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17.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18.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19.江永“女书”源流研究20.《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21.《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22.《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23.《说文》省声研究24.许慎六书说论评25.现代汉字构形特点26.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27.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28.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29.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30.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词汇、词义31.先同义复词研究32.先偏义副词研究33.先变义副词研究34.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35.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36.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37.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38.《诗经》连绵词研究39.《诗经》叠音词研究语法、虚词40.《论语》判断句研究41.《论语》祈使句研究42.《论语》疑问句研究43.《论语》句法研究44.《左传》“焉”字研究45.《左传》“之”字研究46.《左传》中语气词“也”47.《左传》判断句研究48.《左传》祈使句研究49.《左传》疑问句研究50.《左传》被动句研究51.《战国策》中的“是”字52.《孟子》中的“之”字53.《孟子》中的“其”字54.《非子》中的被动句55.从《非子》看先的副词56.从《庄子》看先的宾语前置句57.《荀子》副词研究58.主谓间“之”字探源59.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60.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61.指代性“见”字词性研究62.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63.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6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65.双宾语句的类型66.被”字的词义演变67.所’十动词”的部结构层次68.“是”的用法及其发展修辞69.《左传》的外交辞令研究70.《战国策》外交辞令研究71.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训诂72.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73.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现代汉语新词语、新现象1.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2.网络语言特点探微3.谈网络流行语的规问题4.由“霸”/“吧”/“零”构成的新词语(可选一个)5.形形色色的“族”(如:啃老族、月光族等)6.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7.谈字母词问题8.我看校园流行语9.我看手机短信的特点10.现代汉语新词语探析11.网络语言的特点12.谈谈生造词现象13成语误用分析词汇14.成语的特点分析15.惯用语的特点分析16.歇后语的特点分析17.成语的类型和特点18.音译外来词的特点19.缩略语使用的特点及其规问题20.歇后语的构造方式及特点21.禁忌语与中国文化22.谈谈汉语亲属称谓23汉语中的色彩词研究汉字24.汉字的构造方式25.汉字与中国文化26.汉字规点评语用、修辞27.汉语修辞手法的种类28.现代汉语的委婉语29.汉语歌词的特点30.现代汉语礼貌用语的特点31.言语幽默效果探讨32.广告语的修辞方法33.谈广告中的活用成语现象34.小议汉语广告语35.谈谈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方言36.谈小品中的东北方言的艺术情趣37.谈谈家乡话的方言词汇38.现代汉语方言分区及特点其他39.汉英招呼语的差异40.汉英语法特点比较4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42.谈“副+名”结构(如:很中国、很女人等)43.谈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44.会话中的肯定性应答研究45.会话中的否定性应答研究46.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成语应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1.略论《左传》的叙事性特征。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2)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2)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一、现代汉语部分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4.“是”字用法研究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6.新兴词缀研究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10.新兴辞格研究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14.代词的语用研究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17.时下新词描写18.句型的语用研究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二、写作部分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2.论小说的误乐性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31.文学创作情感论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1. 论艺术真实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 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四、美学部分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3.论朴素美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20.论审美现代性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22.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1.冰心小诗研究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5.《故事新编》研究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12.《腐蚀》的艺术特征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31.胡风的诗和诗论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36.瞿秋白杂文论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42.试论高觉新形象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45.苏青小说研究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49.论徐志摩的诗50.论闻一多的诗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52.论穆旦的诗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54.论沈从文的《边城》55.萧军小说研究56.论田汉的戏剧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58.丁玲小说研究六、古代文学部分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 《吕氏春秋》与杂家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 《战国策》名篇研究18. 老子的思想19. 《老子》的艺术特色20. 《庄子》的艺术特色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0. 曹操与诗文革新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47.谢灵运与山水诗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62.唐诗的精神风貌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65.论李贺诗的怪诞66.李贺诗与屈原赋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71.杜牧的史论诗72.论韩愈散文的“气”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75.唐传奇与佛教76.唐传奇与道教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90.唐代散文家研究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95.苏洵散文研究96.论苏轼的“超然”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03.论杜牧的咏史诗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106.苏轼各体词研究107.苏词的风格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111.论咏物诗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123.明代散曲与民歌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125.《郁离子》研究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128.《花间集》风格论129.《花间集》题材论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134.《水浒传》风格论135.《水浒传》接受史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5.《茶馆》简论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7.金庸小说主题论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7.张平《抉择》的意义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八、语言学概论部分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汉语词义的演变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九、外国文学部分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十、民间文学部分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3.当代笑话论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17. 论洪水神话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19.论神话的影响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21.论×地的人物传说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23.论×地的英雄传说24.论×地的历史传说25.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愛情故事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32.论×地的嘲讽笑话33.论×地的幽默笑话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42.论×地的民谣43.论×地的民歌44.论×地的山歌45.论×地的民间小调46.论×族民歌47.论×地的劳动歌48.论×地的农民苦歌49.论×地的长工歌谣50.论×地的工人苦歌51.论×地的妇女苦歌52.论×地的讽刺歌谣53.论×地的情歌54.论×地的仪式歌55.论×地的儿歌、童谣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57.论×地的政治谚语58.论×地的劳动谚语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60.论谜语的历史61.论×地的谜语内容62.论×地的谜语分类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64.论×地歇后语分类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66.论×地相声67.论×地快书、快板十一、古代汉语部分1.论汉字的性质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许慎六书说论评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24.形声字起源试论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26.《说文》省声研究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35.主谓间“之”字探源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1.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该论文可以探讨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析中国电影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挑战和影响,并研究中国电影在该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

2. 外语教育与文化传承: 该论文可以研究当前外语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探讨如何在外语教育中有效地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培养更具跨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

3. 新媒体时代下的中文写作教学: 该论文可以探讨新媒体时代中文写作的新趋势和特点,研究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提高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4. 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该论文可以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某一类别或作品,分析其对当代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5. 中文翻译与文化传播:该论文可以研究中文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中文翻译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情况和挑战,并提出如何提高中文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增加中文作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这仅仅是几个选题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5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5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5篇)第一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1.论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艺术风格(也可某个人物形象、思想内涵)2.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3.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4.论废名散文的艺术风格5评铁凝的《玫瑰门》6、论梁斌小说《红旗谱》的艺术风格(也可某个人物形象)7、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方面:1.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2.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3.论《诗经》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5.论《诗经》中的战争诗6.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7.论《诗经》的讽刺艺术8论唐传中的爱情小说9.试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10.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11.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1.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2.《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3.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4.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5.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6.《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作用7.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8.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9.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10.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比较教学法初探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常中求变,变中守常—语文课堂教学最佳程式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与创新试论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语文教学中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动于中而溢于外—情感与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学法指导说明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试论语文知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谈语文施素质教育中的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过程要将两种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小议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语文教学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初探语文教学中的点拨法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改的流变分析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优劣分析论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第二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作品而言)6、作品分析7、某作家或作品的语言风格研究8、西方现代文论在某作品中的运用及分析(包括:精神分析批评、英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的运用)9、试评方方小说10、试评池莉的小说11、试评先锋派的文学12、当代文学与现实主义13、论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14、浅谈抒情文学的意境15、通俗文学漫谈16、试论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17、儒道文学观之比较18、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19、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 20、知音的审美赏评方法21、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22、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23、明代“真诗在民间”的提出及其影响24、中国古代风格论概述25、说“意境”26、也谈无言之美——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说开去27、试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28现实主义新论 29现代主义新论30、优美的实质与特征31、崇高的实质与特征32、中西悲剧结局的心理效应33、贾宝玉性格的深层心理因素34、“意境”与“典型”的比较研究35、中西悲剧观比较36、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研究37、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38、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论39、论审美距离40、审美共鸣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研究41、自然主义新探42、简论形式美43、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44、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45、审美知觉的特点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46、美的规律对现代生活和艺术的启示47、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48、简评现代文学中的隐瞒化倾向49、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 50、中西文艺批评方法比较二、语言文字方向1、“说文解字”与汉字规范2、古人用字现象分析(通假、古今、异体、通用字)(可以某一古籍为例)3、古典文献简体转繁体的注意事项4、汉字简化的历程5、成语语义演变析(案例分析,如“水落石出”)6、词语羡余现象研究7、词语考证(如复音词)8、“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该读什么音?(“叶音”与语音演变)9、在语音规范中旧读音应如何处理?10、判断句研究综述11、以“X”为例谈实词虚化的规律(如:被、将)12、元杂剧“得”字补语研究13、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结构分析(介词、连词)14、用典与诗词赏析15、元杂剧的修辞特色(比喻、引用、夸张、对偶)16、影视剧(历史剧)台词字幕错误分析17、新闻标题格律研究18、语文教材、教参文言文注释评析(商榷)19、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 20、方言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2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22、试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提示:一般语文教学存在重写作能力轻口语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课堂教学和课外2 活动中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做过哪些尝试,效果及规律)2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24、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25、人民日报(或其他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提示:搜集报中字、语、句等语言失误现象并进行分析,也可就其他某一较有影响的报刊搜集材料进行分析)26、广告理论与创造三、古代文学方向(一)1、论《山海经》的生命意识2、论中国原始神话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派3、论中国原始神话的生殖崇拜4、论中国原始神话的审美5、论中国原始神话中的宇宙意识6、论中国原始神话对自然界秩序的认识7、论原始神话中的初期社会矛盾8、论“女娲补天”神话与《红楼梦》补天神话的承传、异同关系9、论原始神话中的男女性别关系10、论中国原始神话与中国地理的关系11、论《诗经》中的个人抒情形象1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数学意识1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与美人或才子与佳人关系论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论15、中国古代文学中某一作家作品的审丑16、中国古代文学中某类作品的处理悬念17、论《诗经》作品的朦胧美18、论《诗经》中作品的悲剧性色彩19、论《诗经》的情爱描写20、《诗经》的艺术表现或语言表达新探21、《楚辞》中《离骚》、《九歌》、《九章》等具体作品的艺术表现22、先秦神话的人神关系论析23、《山海经》神话的艺术幻想2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分析25、花木兰形象与中国古诗中的女中豪杰形象的关系26、罗敷是民间女子吗?论罗敷形象的社会意义27、木兰形象与罗敷形象的文学比较28、刘勰《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在意象、想象、篇章结构等某一具体上的比较29、《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具体篇章或某类文章的风格论 30、《史记·酷吏列传》论31、《史记》的悲剧美或喜剧性或英雄人物的类型分析32、论项羽的悲剧33、《史记》的个性化语言34、《史记·刺客列传》论35、《战国策》的策士形象论析,或《战国策》的策士说辞的艺术技巧36、《左传》的战争描写论析37、三曹代表诗作风格比较论38、贾谊《过秦论》或李密《陈情表》的艺术表现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9、《世说新语》代表作品论 40、《世说新语》中的名士风度论41、李白、杜甫代表诗作艺术风格比较论4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人生意识论或人与自然的关系论43、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题的多家诗作比较或承传关系论析44、诗佛王维诗作的佛影45、王维“诗中有画”诗作的绘画构图论或色彩调配论46、论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家的群体风格(以代表作为例)与个性差异(以代表作为例)47、唐代“三李”诗作的异同比较48、山水诗作的艺术描写:从汉魏诗作到唐代诗作49、“小李杜”诗风异同论 50、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51、李商隐朦胧诗与现代朦胧诗的比较52、苏东坡、辛弃疾代表诗作艺术特色异同论53、李清照诗词中的豪情与柔情54、陆游诗中的壮志与恋情55、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思及其艺术表现56、白居易诗中的山水描写57、白居易诗中的平民意识58、元散曲某一代表作家的作家流派论析5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论技巧研究 60、《三国演义》中的智慧思维 61、李白的诗与酒62、宋诗的议论化或散文化论析63、《水浒传》中英雄人物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64、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或喜剧性)或猴性与人性65、孙悟空(或猪八戒)形象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农民意识66、潘金莲:从《水浒传》到《金瓶梅》67、《红楼梦》的各种人物形象分析(择一即可),或某一情节的艺术表现分析 68、《红楼梦》中代表女性的内美与外美的联系分析69、女性化的贾宝玉及其社会意义或文学意义 70、《聊斋志异》中女性与狐性或野性71、明代唐宋派的诗文成就与文学主张72、元杂剧某一典型人物分析或艺术分析73、论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74、论王维与泰戈尔诗作的比较 75、论艺术的快感与美感76、论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异同 77、古今武侠小说承传关系略谈78、历代题画诗论(或某一问题)79、历代咏史诗论(或某一问题)80、历代怀人诗论(或某一问题)81、历代怀古诗论(或某一问题)82、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某一问题论析 83、论历代六言诗的代表作家作品84、唐传奇或宋话本的某种、某类作品论析 85、宋词的某一作家作品或某一问题的论析 86、柳永的慢词论析87、宋代慢词的作家作品比较88、宋词的分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清空或典雅或清殊或旷达或滑稽的分格论析89、宋词与唐词在写作结构上的异同论90、宋词与唐词特色异同论91、元散曲的某一作家作品论92、文天祥诗文作品论析 93、论龚自珍或魏源及其作品 94、论曾国藩的诗文95、历代民歌的某一问题论析96、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某一作家论 97、中国美学史的某一美学家的美学思想论98、中国古、近代文学史中的任一作家作品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各类体裁的任一问题)99、中西艺术法度论100、中西艺术想象论101、中西艺术意境论102、中西艺术趣味论103、中西诗画异同论104、中西文学中审度意识比较 105、中西文艺批评的主体性论析 106、中西文学起源论107、论艺术辩证法:形与神、虚与实、意与境、藏与露、隐与显、情与景等(二)1、恣肆奔放纵横开阖——简论李白诗抒情特色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追求在诗歌中的表现3、继三百篇余绪创一代新风——论杜甫诗歌议论物法的运用4、大漠空秋奇情逸发——简论高适的边塞诗5、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论白居易的讽刺诗6、惨痛的亡国之哀深沉的人生体验——李煜词简论7、爱情意识的觉醒与执着追求——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8、执着缠绵刻骨铭心——论李义山《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9、美学境界的新开拓——温庭筠词中的女性情感世界10、生命意识的悲歌及对渐变的感悟——读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1、旷达的襟怀深情的慰勉——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2、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论苏轼对词内容的开拓13、才情个性——苏轼歌咏自然诗歌简论14、新奇警策深刻精彩——论苏轼哲理诗(论苏轼的议论)15、幽迷凄婉微妙含蓄——简论秦观词16、灵魂精华——论永安词中的“愁”17、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黄庭坚诗歌主张及其实践简论18、简论稼轩词之豪放风格19、稼轩词中的议论和用典20、苏东坡、辛弃疾农村词比较研究21、催刚为柔刚柔相济——论稼轩婉约词22、所有小说、戏剧、传奇等(可作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结构分析等)(三)1、先秦寓言的艺术论2、儒家散文的人生理想3、儒家散文的艺术范式4、庄子散文的人生意义5、道家散文的模糊美6、法家散文的冷峻美7、先秦散文的外交辞令综述8、先秦历史散文的审美特征9、周邦彦词的史性论纲10、辛弃疾词发微(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内容:哲理、宗教、旷达等)11、宋词的“南方色彩”论略12、宋词鉴赏模式论纲13、宗教词初探14、张炎《词源》简论15、李清照《词论》的简论16、王国维《人间词话》窥略17、台州词发微18、唐代古文家传记文学研究19、晚唐传记文学研究 20、传记理论研究21、唐代散文研究22、李渔小说研究23、李渔戏剧研究24、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四)1、如何评价唐代边塞诗?2、论唐人七绝的艺术成就3、韩愈柳宗元散文风格比较4、论中晚唐咏史诗的美学特征5、论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6、试论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7、李贺诗歌对唐诗风格转变之影响探索8、试谈建安诗歌中的山水景物诗9、陶渊明诗歌中的玄风理趣10、南北朝乐府不同论11、大小谢山水诗不同论12、读元杂剧中水浒戏思想和艺术13、论宋代的爱国诗14、汉代楚歌诗简论15、《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16、论《史记》史传文的艺术价值17、论晚清宋诗运动18、对“同光体诗”的评价19、论晚清“中晚唐诗派”的诗 20、王鹏运诗歌论21、论晚清“诗界革命派”的诗22、论谭嗣同《莽苍苍斋诗》23、元杂剧研究(可在其中定小题)24、论范成大的使金诗25、论辛弃疾词26、试探江西诗派27、论陆游的爱国诗28、谈谈《水浒传》中的招安29、试谈《西游记》主题 30、《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形象31、《红楼梦》人物论(可任选其中一个人物)32、论《左传》的成书时代33、论司马迁的世界观34、汉赋的艺术价值35、谈《诗经》中的爱国主义诗篇36、论汉乐府民歌中的叙事诗37、论建安诗歌为我国抒情诗发展奠定了情景相生的基本特征38、论建安诗歌由质朴趋向华丽的发展39、曹操诗歌如何描写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 40、论曹丕诗歌的语言特色41、论曹植的宴游诗42、论阮籍《咏怀诗》的言、象、意43、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想象44、论陶渊明的《饮酒》诗45、论陶渊明描写**现实诗歌的艺术特色46、论陶渊明散文和辞赋的艺术特色47、论中古诗歌词藻、偶句典故和声律的发展48、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性49、试论李白与魏晋风度 50、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手法51、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52、《花间集》作者群的心态分析53、论温庭筠、韦庄词风格的异同54、李煜词的抒情特征55、唐传奇中的妇女形象及唐代知识分子的婚姻理想56、苏东坡词抒情艺术探讨57、辛弃疾登临词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58、李清照前后期创作风格异同论59、论李清照的深层苦闷 60、二晏词比较61、论柳永词的铺叙艺术四、写作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论写作模式3、论写作灵感4、论写作想象5、论张抗抗小说的艺术特点6、论文章的开头艺术7、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区别8、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异同9、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10、黄宗英报告文学研究11、从《论孙超现象》(《文汇》86年第12期)或其他作品看陈祖芬报告文学的语言特色12、试论琼瑶小说《在水一方》的写作特色13、莫言小说的艺术特色14、试论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15、分析高晓声或王安忆的短篇小说16、浅谈近几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进步17、评《芙蓉镇》18、论陆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19、长篇小说《劫波》的结构艺术 20、论新诗的音乐美21、论诗歌的意象22、论小说的抒情趋向23、论童话的假定性和逻辑性24、论儿歌的艺术特色25、为何短篇不短26、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27、谈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28、论唐传奇与中国短篇小说的关系29、试论微型小说的艺术特征 30、试论小说的叙事艺术31、试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32、论散文的“散”33、论《唐山大地震》的思想艺术成就34、童话的意境35、论写作的自我意识36、谈文章的结尾艺术37、略论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38、论诗歌的音乐美感39、散文的真实性刍议40、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41、从《笑》看冰心早期散文作品的艺术风格42、鲁迅小说《药》的剪裁艺术43、论文章标题的艺术魅力44、诗歌的音乐美感45、论冰心的散文艺术特点46、论诗歌的象征47、小说的时空艺术58、论小说模式五、现当代文学方向(一)1、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言说——前期丁玲作品诠释2、现代文学中被放逐的一支——鸳鸯蝴蝶小说艺术品格论3、《故事新编》叙事特征4、一个被遗忘的女子——时评梅论5、穆旦乡土诗歌的主题构成6、鲁彦小说的文化诠释7、陆蠡散文审美品格论8、现代情绪的古典包装——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策略9、丰子恺散文综论10、中国都市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1、中国乡土文学现代与当代之比较12、海派研究13、俞平伯创作研究(二)1、鲁迅作品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等)2、郭沫若作品研究(要求如上)3、茅盾作品研究(要求如上)4、艾芜作品研究(要求如上)5、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待萍的怀念10、《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11、《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12、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莎菲女士之我见16、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论莫言的小说20、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论《凯旋在子夜》23、论琼瑶的小说24、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25、论《鸡洼窝人家》26、论《棋王》27、论老舍的戏剧观28、论张贤亮的小说29、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30、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论舒婷的诗歌创作32、论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谈莎红的抒情诗34、论秦似的杂文创作35、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李准的小说创作38、秦牧的散文特色39、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闻捷诗歌研究42、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论《钟鼓楼》44、论《北方的河》45、论王安忆的小说46、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论新诗潮48、论北岛的诗49、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 50、论王蒙的小说51、港台文学研究52、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论柯岩的创作55、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论刘绍棠的小说58、论刘索拉的小说59、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 60、周梅森小说论 61、方方小说论62、第三代小说家研究(余华小说论、苏童小说论、格菲小说论等)63、新生代诗歌论 64、金庸小说论 65、席慕蓉现象研究 66、论谌容的小说(三)1、现代文学作品品格论(择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进行症候式的分析和系统化的认论述)2、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读(运用文学批评新方法,以新思维和新视角重读某一作品)3、现代文学作家创造论(重在考察、探究某一作家的主体精神结构及创造力)六、外国文学方向(一)1、试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的艺术成就2、试论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特征3、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妇女形象(一个或几个均可)4、试论《伪君子》的人物形象或艺术特征5、试论《阴谋与爱情》的政治倾向性6、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7、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对照艺术原则8、试论《哈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9、试论雪莱长诗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0、试论巴尔扎克人物描写的个性化11、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12、试论易卜生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13、试论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4、试论《死魂灵》的讽刺艺术15、试论《怎么办》中的“新人”的形象16、俄国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17、试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8、尼洛夫娜形象的典型意义19、《沙恭达罗》的艺术成就20、试论泰戈尔后期政治抒情诗的思想意义21、莎士比亚戏剧的心理描写手法22、斯丹达尔与意识流23、巴尔扎克的环境描写24、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意义25、斯丹达尔笔下的贵族女性26、中西作家比较(如论惠特曼与郭沫若的诗作比较等)27、中西作品比较(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比较等)28、中西文学形象或主题等的比较(二)英美文学部分:1、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探讨2、关于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题目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一、现代汉语部分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4.“是”字用法研究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6.新兴词缀研究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10.新兴辞格研究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14.代词的语用研究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17.时下新词描写18.句型的语用研究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二、写作部分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2.论小说的误乐性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31.文学创作情感论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1. 论艺术真实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 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四、美学部分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3.论朴素美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20.论审美现代性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22.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1.冰心小诗研究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5.《故事新编》研究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12.《腐蚀》的艺术特征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31.胡风的诗和诗论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36.瞿秋白杂文论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42.试论高觉新形象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45.苏青小说研究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49.论徐志摩的诗50.论闻一多的诗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52.论穆旦的诗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54.论沈从文的《边城》55.萧军小说研究56.论田汉的戏剧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58.丁玲小说研究六、古代文学部分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 《吕氏春秋》与杂家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 《战国策》名篇研究18. 老子的思想19. 《老子》的艺术特色20. 《庄子》的艺术特色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0. 曹操与诗文革新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47.谢灵运与山水诗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62.唐诗的精神风貌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65.论李贺诗的怪诞66.李贺诗与屈原赋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71.杜牧的史论诗72.论韩愈散文的“气”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75.唐传奇与佛教76.唐传奇与道教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90.唐代散文家研究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95.苏洵散文研究96.论苏轼的“超然”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03.论杜牧的咏史诗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106.苏轼各体词研究107.苏词的风格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111.论咏物诗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123.明代散曲与民歌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125.《郁离子》研究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128.《花间集》风格论129.《花间集》题材论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134.《水浒传》风格论135.《水浒传》接受史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5.《茶馆》简论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7.金庸小说主题论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7.张平《抉择》的意义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八、语言学概论部分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汉语词义的演变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九、外国文学部分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十、民间文学部分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3.当代笑话论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17. 论洪水神话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19.论神话的影响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21.论×地的人物传说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23.论×地的英雄传说24.论×地的历史传说25.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愛情故事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32.论×地的嘲讽笑话33.论×地的幽默笑话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42.论×地的民谣43.论×地的民歌44.论×地的山歌45.论×地的民间小调46.论×族民歌47.论×地的劳动歌48.论×地的农民苦歌49.论×地的长工歌谣50.论×地的工人苦歌51.论×地的妇女苦歌52.论×地的讽刺歌谣53.论×地的情歌54.论×地的仪式歌55.论×地的儿歌、童谣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57.论×地的政治谚语58.论×地的劳动谚语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60.论谜语的历史61.论×地的谜语内容62.论×地的谜语分类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64.论×地歇后语分类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66.论×地相声67.论×地快书、快板十一、古代汉语部分1.论汉字的性质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许慎六书说论评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24.形声字起源试论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26.《说文》省声研究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35.主谓间“之”字探源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精品】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51

【精品】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51

【精品】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51 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1.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2.王维前后期诗比较研究3.李白诗的浪漫主义手法4.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5.刘禹锡民歌(或咏史诗)研究6.柳永词研究7.李白杜甫交往诗研究8.苏轼词风的多样性9.唐宋文学研究(具体题目自选) 10.李清照研究二、1.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2.简析王维的山水诗3.论苏轼的人品与词风4.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 (以上题目导师可提供部分写作参考材料)三、1.《诗经》“比兴”研究2.《诗经》情诗研究3.《庄子》思想与艺术研究4.屈原与楚辞研究5.《孔雀东南飞》及刘兰芝形象研究6.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7.陶渊明诗研究8.论王维诗“诗画合一”的艺术 9.苏辛词比较研究10.简论“诗庄词媚”四、1.李煜词研究(内容、艺术、词史、地位等选一)2.柳永词的臣雅和俗3.苏轼的人品与词风4.苏轼的诗歌(或散文)专题研究5.李清照研究(内容、艺术、词史、地位等选一)6.陆游诗歌(或爱国诗,或纪梦诗)研究7.论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或某类词研究)8.《西厢记》中崔莺莺(或张生、红娘、崔夫人)的艺术形象9.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或蔡婆)的艺术形象 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论题五(1.《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形象的对比分析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分析、王熙凤形象分析以及其它人物形象分析3.《红楼梦》中的对比艺术、象征艺术或其它艺术分析4.自选有关《红楼梦》的问题5.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或其它问题6.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索7.中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索8.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其它问题9.《水浒传》中的招安结局分析、妇女形象分析 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问题六、1.李煜词简论2.从白居易诗看其妇女观3.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4.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5.简论李商隐的爱情诗6.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7.简论中唐爱情传奇8.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9.简论盛唐边塞诗10.简论白居易的讽谕诗七、1.《诗经》中的爱情诗2.《左传》的叙事艺术3.陶渊明的田园诗4.唐代的边塞诗5.王维的山水诗6.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7.李白与酒8.李煜词试探八、1.论《诗经》风、雅、颂的内涵及其分类依据2.论《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论《楚辞》的地域文化特色4.论《离骚》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5.论《史记》的文学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6.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士人的生命意识7.论建安风骨的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8.李白、杜甫之比较9.浅谈宋词的流派10.从《三国演义》看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九、1.谈谈《古诗十九首》的生命主题2.论《世说新语》的女性(儿童、高僧等)形象3.论《搜神记》的主题思想4.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5.论唐传奇兴盛的社会原因6.比较分析唐传奇《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人物形象、叙事艺术、爱情婚姻主题等,任选一)7.论唐传奇《柳毅传》与《虬髯客传》的侠义思想 8.论《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 9.《水浒传》李逵与鲁智深形象之比较 10.《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优劣论十、1.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任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研究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3.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4.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5.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6.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7.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8.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度的批判 9.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唐宋诗、词名家名作研究(任选作家或作名)十一1.关羽形象研究2.宋江形象研究3.济公形象研究4.《聊斋》狐女形象研究5.《聊斋》书生形象研究6.王熙凤形象研究7.薛宝钗形象研究8.《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艺术 9.《红楼梦》的场面描写艺术 10.《红楼梦》的景物描写艺术十二1.《窦娥冤》的悲剧特征2.诸葛亮形象分析3.《西厢记》的喜剧特征4.论林冲的“逼上梁山”5.论贾宝玉的悲剧6.论《红楼梦》的写人艺术7.论《三国演义》中曹操8.纳兰性德词作的艺术特色9.论苏轼在词史的贡献10.李清照词的风格十三1.《诗经.国风》的民俗研究2.《孔雀东南飞》与梁祝故事的比较研究3.唐代边塞诗研究4.《西厢记》中老夫人与《红楼梦》中贾母的比较研究5.清代传奇《桃花扇》的结局研究十四1.沈从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2.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3.巴金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4.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形象5.《围城》的思想与艺术特色6.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文化意蕴7.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8.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9.论王朔的小说10.论陈忠实的《白鹿原》十五1.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或人物形象)2.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点(或人物形象)3.论当代“官场小说”4.论写实小说的局限性5.论新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或中国新诗流派研究)6.舒婷诗歌的女性形象(或艺术特点)7.论“女性写作”意义8.徐志摩诗歌的“飞”意象(或艺术特点) 9.穆旦诗歌的中国经验与现代性(或中国先锋诗歌研究)10. 网络文学或大众传媒研究十六1.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或者知识分子、妇女)形象分析2.论《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3.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4.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巴金小说人物形象分析6.论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色7.论曹禺《雷雨》的艺术创新8.论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9.论金庸(或梁羽生)小说中的侠义观念 10.论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十七1.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2.朱自清散文艺术分析3.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4.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经验5.论《围城》的讽刺艺术特征6.汪曾祺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内涵7.论路遥小说中的悲悯情怀8.论《白鹿原》的历史意识9.余秋雨“文化散文”评析10.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十八1.张爱玲小说解读2.试论王朔作品或“王朔现象”3.以池莉创作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4.苏童作品研究5.王安忆作品研究6.十七年(1949-1966)小说分析7.解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8.解读陈染《私人生活》9.试论张欣小说的艺术特色10.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例,谈谈网络小说的特色十九1.《狂人日记》的现代性2.鲁迅小说的转型意义3.《故事新编》重读4.九十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性描写5.“文革”反思小说6.港台现代小说(李碧华、刘以鬯、西西、白先勇等等)7.海外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等) 8.叙事学理论9.小说理论(现代小说)10.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二十1.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贡献2.金圣叹与李渔叙事论理比较研究3.梁启超与王国维小说理论比较研究4.意境观念从王国维到宗白华的演变5.中国当代城市化对小说创作的影响6.从池莉创作看新写实主义的演变7.杰姆逊(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析评8.现代叙事学中人物理论的演变9.媒介对当代文学形态的影响10.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形态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研究二十一1.论中(小)学生的审美教育2.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3.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4.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5.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6.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7.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8.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9.有关新课标的研究与探讨10.生活中的美学二十二1.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学形象分析(例如:张飞、鲁智深、猪八戒、福斯塔夫等)2.通俗文艺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关系3.流行歌曲的歌词与古典诗词的关系4.港台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5.金庸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如韦小宝、萧峰、郭靖、杨康、张无忌、令狐冲、段誉、洪七公、黄药师等形象)6.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如小龙女、黄蓉、赵敏、灭绝师太、周芷若等形象)7.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自选题目二十三1.中学生文学修养的培育2.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4.鲁迅小说研究5.20世纪80年代诗歌研究6.西方现代文学研究(具体题目可自拟)7.电视与大众文化8.广告语言与日常生活9.娱乐文化与大众心理10.电脑网络与知识学习二十四1.解读一部晚清小说2.晚清/民初小说里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3.19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的视觉、听觉现代性问题4.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构成因素5.在语言和叙事的层面谈王小波的思维魅力——以具体作品为例6.日常文化研究——解读电视广告7.日常生活文化解读——手机的欲望延伸8.韩寒小说叙事分析9.金庸小说里的政治讽喻注:以上均为大的论题范围,可在范围内自定小论题二十五1.作品研究:《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伪君子》、《浮士德》、《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简爱》、《复活》、《玩偶之家》、《老人与海》、《飘》、《变形记》、《等待戈多》、《第二十二条军舰》(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可选其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1.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2.王维前后期诗比较研究3.李白诗的浪漫主义手法4.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5.刘禹锡民歌(或咏史诗)研究6.柳永词研究7.李白杜甫交往诗研究8.苏轼词风的多样性9.唐宋文学研究(具体题目自选)10.李清照研究二、1.略论陶渊明的田园诗2.简析王维的山水诗3.论苏轼的人品与词风4.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差异及成因(以上题目导师可提供部分写作参考材料)三、1.《诗经》“比兴”研究2.《诗经》情诗研究3.《庄子》思想与艺术研究4.屈原与楚辞研究5.《孔雀东南飞》及刘兰芝形象研究6.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艺术7.陶渊明诗研究8.论王维诗“诗画合一”的艺术9.苏辛词比较研究10.简论“诗庄词媚”四、1.李煜词研究(内容、艺术、词史、地位等选一)2.柳永词的臣雅和俗3.苏轼的人品与词风4.苏轼的诗歌(或散文)专题研究5.李清照研究(内容、艺术、词史、地位等选一)6.陆游诗歌(或爱国诗,或纪梦诗)研究7.论辛弃疾词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或某类词研究)8.《西厢记》中崔莺莺(或张生、红娘、崔夫人)的艺术形象9.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或蔡婆)的艺术形象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论题五.1.《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形象的对比分析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分析、王熙凤形象分析以及其它人物形象分析3.《红楼梦》中的对比艺术、象征艺术或其它艺术分析4.自选有关《红楼梦》的问题5.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或其它问题6.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索7.中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索8.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其它问题9.《水浒传》中的招安结局分析、妇女形象分析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问题六、1.李煜词简论2.从白居易诗看其妇女观3.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4.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5.简论李商隐的爱情诗6.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7.简论中唐爱情传奇8.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9.简论盛唐边塞诗10.简论白居易的讽谕诗七、1.《诗经》中的爱情诗2.《左传》的叙事艺术3.陶渊明的田园诗4.唐代的边塞诗5.王维的山水诗6.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7.李白与酒8.李煜词试探八、1.论《诗经》风、雅、颂的内涵及其分类依据2.论《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论《楚辞》的地域文化特色4.论《离骚》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5.论《史记》的文学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6.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士人的生命意识7.论建安风骨的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8.李白、杜甫之比较9.浅谈宋词的流派10.从《三国演义》看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九、1.谈谈《古诗十九首》的生命主题2.论《世说新语》的女性(儿童、高僧等)形象3.论《搜神记》的主题思想4.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5.论唐传奇兴盛的社会原因6.比较分析唐传奇《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人物形象、叙事艺术、爱情婚姻主题等,任选一)7.论唐传奇《柳毅传》与《虬髯客传》的侠义思想8.论《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9.《水浒传》李逵与鲁智深形象之比较10.《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优劣论十、1.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任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研究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3.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4.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5.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6.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7.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8.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度的批判9.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0.唐宋诗、词名家名作研究(任选作家或作名)十一1.关羽形象研究2.宋江形象研究3.济公形象研究4.《聊斋》狐女形象研究5.《聊斋》书生形象研究6.王熙凤形象研究7.薛宝钗形象研究8.《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艺术9.《红楼梦》的场面描写艺术10.《红楼梦》的景物描写艺术十二1.《窦娥冤》的悲剧特征2.诸葛亮形象分析3.《西厢记》的喜剧特征4.论林冲的“逼上梁山”5.论贾宝玉的悲剧6.论《红楼梦》的写人艺术7.论《三国演义》中曹操8.纳兰性德词作的艺术特色9.论苏轼在词史的贡献10.李清照词的风格十三1.《诗经.国风》的民俗研究2.《孔雀东南飞》与梁祝故事的比较研究3.唐代边塞诗研究4.《西厢记》中老夫人与《红楼梦》中贾母的比较研究5.清代传奇《桃花扇》的结局研究十四1.沈从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2.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3.巴金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4.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形象5.《围城》的思想与艺术特色6.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文化意蕴7.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8.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9.论王朔的小说10.论陈忠实的《白鹿原》十五1.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或人物形象)2.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点(或人物形象)3.论当代“官场小说”4.论写实小说的局限性5.论新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或中国新诗流派研究)6.舒婷诗歌的女性形象(或艺术特点)7.论“女性写作”意义8.徐志摩诗歌的“飞”意象(或艺术特点)9.穆旦诗歌的中国经验与现代性(或中国先锋诗歌研究)10. 网络文学或大众传媒研究十六1.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或者知识分子、妇女)形象分析2.论《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3.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4.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巴金小说人物形象分析6.论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色7.论曹禺《雷雨》的艺术创新8.论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9.论金庸(或梁羽生)小说中的侠义观念10.论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十七1.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2.朱自清散文艺术分析3.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4.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经验5.论《围城》的讽刺艺术特征6.汪曾祺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内涵7.论路遥小说中的悲悯情怀8.论《白鹿原》的历史意识9.余秋雨“文化散文”评析10.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十八1.张爱玲小说解读2.试论王朔作品或“王朔现象”3.以池莉创作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4.苏童作品研究5.王安忆作品研究6.十七年(1949-1966)小说分析7.解读林白《一个人的战争》8.解读陈染《私人生活》9.试论张欣小说的艺术特色10.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为例,谈谈网络小说的特色十九1.《狂人日记》的现代性2.鲁迅小说的转型意义3.《故事新编》重读4.九十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性描写5.“文革”反思小说6.港台现代小说(李碧华、刘以鬯、西西、白先勇等等)7.海外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等)8.叙事学理论9.小说理论(现代小说)10.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二十1.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贡献2.金圣叹与李渔叙事论理比较研究3.梁启超与王国维小说理论比较研究4.意境观念从王国维到宗白华的演变5.中国当代城市化对小说创作的影响6.从池莉创作看新写实主义的演变7.杰姆逊(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析评8.现代叙事学中人物理论的演变9.媒介对当代文学形态的影响10.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形态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研究二十一1.论中(小)学生的审美教育2.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3.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4.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5.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6.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7.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8.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9.有关新课标的研究与探讨10.生活中的美学二十二1.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学形象分析(例如:张飞、鲁智深、猪八戒、福斯塔夫等)2.通俗文艺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关系3.流行歌曲的歌词与古典诗词的关系4.港台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5.金庸小说中男性形象分析(如韦小宝、萧峰、郭靖、杨康、张无忌、令狐冲、段誉、洪七公、黄药师等形象)6.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如小龙女、黄蓉、赵敏、灭绝师太、周芷若等形象)7.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自选题目二十三1.中学生文学修养的培育2.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3.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4.鲁迅小说研究5.20世纪80年代诗歌研究6.西方现代文学研究(具体题目可自拟)7.电视与大众文化8.广告语言与日常生活9.娱乐文化与大众心理10.电脑网络与知识学习二十四1.解读一部晚清小说2.晚清/民初小说里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3.19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的视觉、听觉现代性问题4.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构成因素5.在语言和叙事的层面谈王小波的思维魅力——以具体作品为例6.日常文化研究——解读电视广告7.日常生活文化解读——手机的欲望延伸8.韩寒小说叙事分析9.金庸小说里的政治讽喻注:以上均为大的论题范围,可在范围内自定小论题二十五1.作品研究:《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伪君子》、《浮士德》、《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简爱》、《复活》、《玩偶之家》、《老人与海》、《飘》、《变形记》、《等待戈多》、《第二十二条军舰》(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可选其一)。

2.作家研究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可选其一)3.外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研究(可选择其一或群体)4.学员自选论题二十六1.古希腊悲剧作品研究(可任选一部作品,也可多部作品比较)2.巴尔扎克作品研究(任选作品)3.《哈姆雷特》研究4.《堂吉诃德》研究5.维美主义作品研究6.《包法利夫人》研究7.《红与黑》研究8.托尔斯泰作品研究(任选作品)9.海明威作品研究(任选作品)10.现代派文学作品研究(任选作品)二十七1.[英]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研究2.[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研究3.[英]夏绿蒂·勃朗特《简爱》研究4.[美]艾丽斯·沃克《紫色》对黑人女性的再现5.[美]谭恩美《喜福会》研究6.[美]托尼·莫里森《宠儿》研究7.[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形象研究8.[英]安吉拉·卡特《血窟》对童话《蓝胡子》的改写9.前五部作品均有电影改编版本,可以选择这些作品的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研究。

二十八1.曹植诗歌研究2.阮籍诗歌简析3.陶渊明的思想与田园诗的境界4.谢灵运山水诗研究5.谢朓诗歌研究6.《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7.《搜神记》研究8.郭璞“游仙诗”研究二十九1.当前社会用字混乱的原因和对策2.评“恢复繁体字”3.论社会用字规范化4.汉字的过去和未来5.试论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三十1.关于中学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2.中学文言文教学经验谈3.中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探索4.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三十一1.汉魏南北朝佛经的语言问题2.唐宋禅宗语录的语言问题3.宋元话本的语言问题4.元曲的语言问题5.明清白话小说的语言问题三十二1.若干古语词新释2.论简化汉字之“简”3.论繁体汉字之“繁“4.试论汉字拼音化之前景5.表音文字、表意文字优劣论6.广州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常见错误缕析7.以方言证古汉语举隅8.汉字之文化意蕴例说9.错别字缕析三十三1.中小学语言教学方法(可选取一至几个侧面来写,如课文分析,作文指导朗读训练、儿童识字教育、普通话教学与训练、语言教学方法、句子分析、课内、外阅读指导等,具体题目可自定)2.某一文艺作品的语言艺术的分析3.不同书面语体风格的分析与比较4.不同方言的互相影响与渗透(包括语言、词汇、语法任何一部分)5.某一粤方言或闽方言点的语音或词汇或语法的描写6.不同社会集团,不同职业或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出身等群体的语言差别三十四1.汉语社会文化语言专题研究三十五1.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探讨2.《围城》或《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之类作品的语言特色3.网络语言浅探4.地名或人名的语言特点及相关文化素质5.广告语言浅探6.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探讨7.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浅论8.《围城》中的比喻三十六1.中(小)学汉字(词语、作文)教学方法探索2.语文与素质教育3.方言区课堂教学用语探讨4.地方普通话研究5. 广告修辞研究6.《XXX》(文学作品任选)中的修辞手法7.报纸(学生作文)所见病句分析8.网络语言试析9.根据自己对语言、修辞现象的观察与认识自选题目三十七1.汉字信息化中的一些问题2.汉字输入方法考察3.信息时代的语言特点4.今日汉语中的英语影响三十八1.粤方言中的外来词与广州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2.粤方言词所反映的民俗文化3.粤方言中的委婉语与广府民系的文化心理4.客家方言谚语与客家地域文化5.客家方言与客家山歌6.潮州方言谚语与潮汕地域文化7.潮州话中的古汉语传承词与潮州话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8.广东方言的形成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9.广东方言与广东地名10.广东方言与广东的语文教育11.广东方言与推广普通话12.广东方言的方言用字与书面语13.××县××方言的语音特点14.××县××方言的词汇特点15.××县××方言的语法特点三十九1.汉语称谓词研究2.古今简称探论3.简化字探源4.书刊错别字集议5.目前繁体字使用状况评析四十1.汉字学某一专题的研究2.汉字规范化问题探讨3.报刊错别字问题研究4.学生错别字问题研究5.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6.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7.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讨8.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9.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十一1.有关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的研究2.先秦两汉专书语言研究3.某些常用字的历史源流考述4.某些地方方言字、俗体字的调查、整理和分析5.某地谚谣、熟语的调查、整理和分析6.常见古诗文注本存在问题探讨7.中小学语文课本存在问题探讨8.潮汕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四十二1.(小学、中学、大学)素质教育浅论2.(小学、中学、大学)校园文化浅论4.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5.素质教育浅议——以语文课为例四十三1.试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