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审民事案件开庭程序完整版
民事案件开庭流程
![民事案件开庭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acc6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7.png)
民事案件开庭流程民事案件开庭是指法院依法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到庭,法官主持庭审程序,进行证据质证、辩论等活动的程序。
开庭程序是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民事案件开庭流程。
首先,当事人到庭应当按照法院的指示,依次进入庭审厅,按照法庭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座。
在开庭前,法庭工作人员会提醒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要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法庭内吸烟、喧哗、嬉笑等。
当事人到庭后,应当主动向法庭工作人员提供身份证件,接受法庭工作人员的检查,确保庭审的正常进行。
其次,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在庭审开始之前,法庭工作人员会宣布法庭纪律和注意事项,提醒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庭纪律,不得违反法庭秩序。
同时,法庭工作人员会对庭审材料进行确认,包括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证据材料等,确保庭审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接下来是庭审程序的进行。
庭审开始后,法官会首先宣布庭审开始,介绍本案的基本情况,并告知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然后,法庭工作人员会进行证人、鉴定人、辩护人等的确认,确保庭审的参与人员的身份和资格。
接着,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进行陈述和辩论,法庭对证据进行质证,当事人进行质证和辩论,最后法庭进行询问和审理。
最后是庭审结束和宣判。
庭审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法庭工作人员会宣布庭审结束,法庭会对当事人进行宣判,判决书将在法定期限内送达当事人。
总之,民事案件开庭流程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程序,参与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法庭纪律,配合法庭工作人员的指引,确保庭审的正常进行。
同时,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要充分准备好庭审材料,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
希望当事人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在庭审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程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11079086294dd88d1d26ba2.png)
All great actions and thoughts have a trivial beginning.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案件开庭程序是什么法院在开庭审理民事案件时,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等。
二、法庭调查。
三、法庭辩论。
四、合议庭评议。
五、宣读判决。
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在遇到侵犯自己权利的事件时就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在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国家对于民事诉讼案件开庭程序也是有具体的规定的。
在法院公开或者不公开审理案件时就应该按照这个程序进行,这样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一、民事诉讼案件开庭程序开庭前,由书记员查点到庭人员,如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宣布法庭注意事项。
审判人员入庭后,由审判员宣布开庭,宣布所审理的案件,查明当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
如果当事人、证人、鉴定人有未到庭的,法庭在听取到庭当事人的意见后,即酌情决定案件是进行审理或者延期审理。
决定延期审理的案件,应当酌情确定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并再送达传票或通知书。
决定进行审理的,即查明已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及其与当事人的关系,告知作证和鉴定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证人应当一律具结,具结后退庭;鉴定人是否具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接着审判员告知当事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声请审判人员和担任记录的书记员回避,向证人、鉴定人发问,提供证据,就案件情况进行辩论等),宣布法庭组成人员和担任法庭记录的书记员的名单,并讯问当事人要不要声请回避。
当事人声请审判人员回避的,由院长裁定;声请书记员回避的,由法庭裁定。
驳回声请回避的裁定不准上诉。
为了使审理案件工作顺利进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和书记员如果认为自己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有回避必要的时候,应当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别由院长或法庭裁定。
民事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提纲
![民事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0c5ce6856a561252d36f3e.png)
民事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提纲目录一、开庭前的准备(一)核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二)宣布法庭纪律(三)审判人员入庭程序二、法庭调查前的准备(一)宣布开庭、案由(二)宣布到庭人员的姓名及其身份(三)告知被告人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四)征询回避三、法庭调查(一)宣读与陈述(二)归纳争议焦点(三)举证与质证(四)证人出庭作证(五)补充新证据、补充发问(六)当庭认定事实与证据四、法庭辩论(一)归纳辩论焦点(二)按顺序辩论(三)补充辩论五、当事人最后陈述六、法庭调解七、休庭评议八、宣判程序(一)入庭程序(二)继续开庭(三)起立宣判(四)退庭程序九、送达说明:1,按照调解优先的原则,确有难以继续调解的等情形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2,本提纲中引用了具体法律条文,是为了说明其合法性,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宣读;3,需要当庭传递辨认的证据,原则上应当在开庭前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将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向对方当事人送达,或者将交换证据情况举证、质证和反驳意见计入笔录。
一、开庭前的准备开庭前书记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一)落实法庭并检查审判区和旁听区是否符合要求;(二)检查音响、照明设备及视听资料播放设备是否完好;(三)检查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及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是否齐全、统一;(四)检查法槌是否摆放合适;(五)检查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齐并收回传票,查验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律师执业证书或其它身份证件;(六)通知法警于开庭前五分钟进入审判区值庭;(七)安排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就坐;(八)宣布法庭纪律。
(一)核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1,书记员:请大家安静。
(稍停顿后)请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庭就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现在进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
2,书记员:你是原告***吗?原告:是。
民事诉讼一审庭审流程庭审笔录修订稿
![民事诉讼一审庭审流程庭审笔录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3a5dd6561252d381eb6e95.png)
民事诉讼一审庭审流程庭审笔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一审民事案件简易程序庭审程序重庆万可律师事务所林鹏律师第一部分:书记员:原告入庭,被告入庭(书记员核对诉讼参与人身份)。
书记员: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禁止吸烟; 2.开庭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3.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录音、录像和拍照; 4.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发言或提问;5.关闭移动通信工具。
)全体起立,请合议庭成员入庭。
报告审判长,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均已到庭,法庭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请坐下,“××人民法院,今天在公开开庭审理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
请原告向法庭陈述原告身份信息及代理权限。
原告:审判长:请被告向法庭陈述相应内容(单位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代理权限)。
被告:。
审判长:原告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原告:无异议。
被告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审判长:经审查上述当事人的手续,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准予参加本案诉讼。
本案受理后,依法由本院法官××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与法官×××、×××组成合议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审普通程序,共同负责对案件的审判,由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
当事人如认为上述人员不能公正审理本案,可以提出理由申请他们回避。
审判长:原告是否申请回避?原告:不申请回避。
一审民商事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操作规程.doc
![一审民商事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操作规程.doc](https://img.taocdn.com/s3/m/5a46768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45.png)
一审民商事案件普通程序庭审操作规程一、开庭准备开庭审理前,审判人员应当审查起诉状是否已送达给被告(及第三人);审阅有关案卷材料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经当事人申请,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对于证据较多或者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组织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开庭审理三日以前,应当将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用传票通知当事人,对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应当用通知书通知其到庭。
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书记员:(通知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旁听人员入庭就座,先由各方出庭人员签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
现在宣布法庭纪律(从略,附后)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旁听:(一)不满18 岁的未成年人;(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四)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五)携带武器、凶器的人。
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到庭的所有人员,一律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遵守法庭秩序;(二)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三)不得随意走动,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区;(四)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许可,不允许采用辱骂、讽刺、中伤、诽谤等不文明语言。
旁听人员不得发言、提问。
(五)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动;(六)进入法庭必须关闭移动通讯工具。
新闻记者旁听时,应遵守法庭纪律,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值庭人员、司法警察应当劝告制止、口头警告、训戒。
不听劝告的,经审判长决定,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
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民事案件(一审)庭审规程
![民事案件(一审)庭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42c941b307e87101f6966d.png)
模拟民事审判庭一审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操作规定第一章庭审前准备;第一条书记员检查庭审设施是否完备;(一)标志牌是否齐全、摆放到位;(二)扩音设备是否完好;(三)维持庭审秩序法警是否到位。
第二条检查当事人、诉讼人是否到庭。
(一)原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二)被告-,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三)第三人-,委托代理人-是否到庭。
第三条请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入席就坐。
第四条请大家肃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试行规则》的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旁听: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及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携带武器、凶器的人;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三)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和辩论,不允许采用辱骂、讽刺、中伤、诽谤等不文明语言,且须经审判活动的行为;(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五)不准吸烟和随地吐痰;(六)进入法庭必须关闭移动通讯工具。
新闻记者旁听时,应遵守法庭纪律,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录音、录像和摄影。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值庭人员、司法警察应当劝告制止、口头警告、训诫、不听劝告的,经审判长决定,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对于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旁听人员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在闭庭后用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
第五条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人员入庭。
第六条审判长就座前,宣布:请全体人员坐下。
第七条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出庭情况。
第二章庭审第八条XXX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之规定,今天在_________法庭公开(如为不公开审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审理-与-一案,现在开庭。
民事一审案件庭审有哪些程序
![民事一审案件庭审有哪些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40ca30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2.png)
民事⼀审案件庭审有哪些程序民事⼀审案件庭审有哪些程序?这是当事⼈需要了解的相关问题。
店铺⼩编为你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民事⼀审案件庭审有哪些程序⼀、民事⼀审案件开庭准备程序庭审准备⼯作完成之后,进⼊开庭审理阶段。
开庭审理阶段⾸先由审判长核对到庭的当事⼈及其诉讼代理⼈的⾝份和诉讼⼿续,询问代理⼈的具体代理权限,询问各⽅当事⼈对于对⽅当事⼈及诉讼代理⼈的⾝份有⽆异议;当事⼈及诉讼代理⼈的⾝份和诉讼⼿续经审判长核对⽆误后,审判长宣布开庭并宣布案件当事⼈的名称和案由(对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说明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宣布合议庭组成⼈员名单,宣布书记员、鉴定⼈、勘验⼈、翻译⼈员等名单,并告知当事⼈在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审判长询问各⽅当事⼈是否对合议庭成员及书记员、鉴定⼈、勘验⼈、翻译⼈员等⼈员申请回避。
对当事⼈提出的回避申请,审判长应宣布休庭,严格依照回避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当事⼈申请回避的理由不能成⽴的,由审判长在重新开庭时宣布予以驳回,记⼊笔录。
当事⼈申请回避的理由成⽴的,审判长宣布延期审理;审判长宣布当事⼈在诉讼中应当承担的诉讼义务和应当遵守的法庭规则。
在完成以上庭审程序⼯作后,审判长宣布进⼊法庭调查阶段。
⼆、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当事⼈的主张和意见,查明案件事实。
法庭调查可以由审判长主持,也可以由审判员主持,⼀般由案件承办法官主持。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当事⼈陈述⾸先由原告陈述起诉请求和起诉的事实理由。
如果原告的起诉请求和事实理由与起诉状⼀致,可以在法庭上宣读起诉状,书记员在记录时可以简记为“原告陈述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见起诉状)”;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有变更,应向法庭明确其诉讼请求变更的内容与理由,书记员应详细记录原告变更后的诉讼请求内容和理由。
原告陈述完诉讼请求和理由之后,由被告陈述答辩意见,案件有第三⼈的,最后由第三⼈陈述答辩意见。
被告(或第三⼈)陈述答辩意见时应该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明确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和理由。
民事一审庭审程序的流程
![民事一审庭审程序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66b59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d.png)
民事一审庭审程序的流程民事一审庭审程序那可真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咱来好好唠唠。
一、开庭前的准备。
法官呀,在开庭之前得做不少事儿呢。
得先确定开庭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把传票啥的发给双方当事人,就跟发个小通知似的,告诉他们啥时候到哪儿来打官司。
这当事人收到传票就得准备好自己的材料,证据啥的得整理得妥妥当当。
律师呢,也得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思路捋清楚,想想要怎么为自己的当事人说话。
二、宣布开庭。
到了开庭那天,法官走进法庭,往那一坐,那气场就不一样啦。
法官会先敲下法槌,“咚”的一声,这时候法庭里就得安静下来啦。
然后法官就会宣布开庭,报一下法庭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还得问问双方当事人都到齐了没。
要是有一方没到,那就得看情况处理了,可能会延期啥的。
三、法庭调查。
这可是庭审的重要环节呢。
法官会先让原告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就是说说自己为啥要打官司,想要对方做啥,比如赔钱啊,道歉啊之类的。
原告就得像讲故事一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然后被告就有机会说话啦,被告可以对原告的陈述进行答辩,就是反驳一下,说“你说的不对,不是这么回事儿”之类的。
接着就是举证质证环节。
原告先把自己的证据拿出来,一样一样地给法官看,还得解释一下这个证据是干啥用的,怎么能证明自己的观点。
被告呢,就可以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比如说这个证据是假的,或者这个证据跟这个案子没关系啥的。
然后被告也有自己的证据要拿出来,同样走一遍这个过程,原告也可以质证。
这就像两个人在互相挑刺儿,但都是按照规则来的哦。
四、法庭辩论。
这个环节就更热闹啦。
双方的律师或者当事人就开始唇枪舌战啦。
原告会根据之前的调查,再次强调自己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还会反驳被告的答辩。
被告呢,也不甘示弱,会想尽办法说明自己没有错,是原告在无理取闹。
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的,不过这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哦。
法官就在旁边听着,就像一个裁判一样,看着双方你来我往。
五、最后陈述。
法庭辩论完了之后呢,双方还有一个最后陈述的机会。
民事案件庭审流程
![民事案件庭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e87c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c.png)
民事案件庭审流程民事案件庭审流程是指法院对涉及民事纠纷的案件进行审理的一系列程序。
以下是一般的民事案件庭审流程。
首先,原告起诉。
当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并缴纳案件受理费。
其次,法庭召开开庭审理。
法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和审判长的指示安排开庭审理的时间和地点。
开庭审理一般分为六个环节,即开庭宣布、出庭问询、举证、辩论、法庭调解和宣读判决。
在开庭宣布环节,法庭宣布庭审开始,介绍当事人、法官等相关情况,并说明庭审程序和注意事项。
出庭问询是指法官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以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
法官会首先询问原告,接着询问被告,双方当事人须如实回答问题。
举证环节是指双方当事人依法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和鉴定意见等。
双方当事人可以互相质证对方提供的证据,并提出异议。
辩论环节是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和权益保护等问题进行辩论。
原告和被告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回答法官提出的问题。
法庭调解是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如果法庭认为双方当事人有和解的可能,会进行调解。
法庭调解旨在通过双方的妥善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减少当事人的损失。
最后,法庭宣读判决。
经过庭审和各方当事人意见的充分对簿,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作出裁决。
法庭会将判决内容宣读给双方当事人,并解释适用的法律依据和理由。
以上是一般的民事案件庭审流程。
虽然各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基本上都会包含以上环节。
整个庭审流程需要法官、原告、被告和各方的协作和积极配合,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同时,庭审过程中法院会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判决。
民事开庭的详细流程
![民事开庭的详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656d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e.png)
民事开庭的详细流程1 案件受理民事案件的开庭,必须首先受理。
受理案件首先要检查当事人的案件材料,检查是否填写完整,涉及的法律依据是否恰当;如果受理,需要将案件及有关当事人和文件登记在案,然后按照审判程序确定案件开庭安排;如果不受理,需要将具体理由告知提出案件申请的当事人,同时将不受理的原因书面记录,将此书草拟成公文通知当事人。
2 开庭公告在开庭前要进行开庭公告。
一般来说,有职务人员在审判案件开庭之前,在房屋前疏散观众,敲宣告事情的重大性,反复提醒观众要保持秩序,做好疏散准备,否则将依法拘留被拖出房屋,责令赔偿损失。
3 案件审理最关键的一步是审理案件。
审理案件是通过听证,调查等手段,使法庭对案件事实有充分的了解,决定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事实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以及是否被驳回,判决出正确的结论。
在法官的审理下,当事人得以对他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进行陈述,法官完成审判前的调查 within the courtroom,最终裁定案件的判决。
4 判决结案法官在审查完案件材料后,仔细考虑案件的经过,以及受害及发起原告的申辩,此时可以(也可以不予)普遍、具体或者均衡调整具体判决。
法官也可以交换双方当事人和群众的调解意见,推行人民调解或者休息裁决。
最后,法官根据立案审查,传讯,开庭审理情况,作出可行判决,结束审理,本案结案。
5 做出判决法官要根据自身公正客观的判断,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审议审查所得的事实,判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根据司法解释,判决可以是终审判决,也可以是中途判决,也可以是和解协议的调解结果,或者其他类型的裁决。
一旦出示判决,由案件审判仲裁人员通知当事人,是否有异议,如有,可以在15天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最后由上一级法院审理,法院作出最终裁定,案件结案。
民事案件的一审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案件的一审程序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bfe4307a960590c69fc37694.png)
民事案件的一审程序是怎样的?开庭审理前,法官会把开庭传票送达给各方当事人和代理人。
开庭时间到,如果原告没有到庭,视为原告撤回了诉讼(和不交诉讼费一样),如果被告没有到庭,法庭可以缺席判决:就是根据原告讲的和对方(或者各方)已经提交到法庭的证据直接判决。
这里说的没有到庭不包括“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情况,比如说,发洪水路断了、生急病了、路上出车祸了、被拘留了等,属于可以原谅的正当理由,只要尽量事先电话通知了法官,法官可以推迟开庭时间或另行安排开庭时间。
但如果是因为有雾霾高速公路封闭、堵车了、睡过头了等情况,是属于可以预见和应当预见的情况,是不能作为正当理由的。
是否有正当理由不是当事人自己说了算,也是要由法官判断决定的。
开庭的顺序是先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再由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或者口头答辩,双方相互提供证据和质证,就事实问题相互提问,进行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官当庭宣判或进行庭审小结。
核对当事人身份时,如果一方认为对方当事人或代理人的资格有问题,可以提出来由审判长决定他的去留。
比如,一方认为对方不是未成年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无权代表未成年当事人出庭,或者对方的代理人是公民代理,但不符合公民代理的条件等情况。
开庭前,每方当事人的证据一般都已经送达其他各方,但由于送达其他各方的都是复印件,所以在庭上还有个核对原件的提交和交换过程。
证据交换和质证都可以在庭前进行,也可以在庭上进行。
一般证据比较多的要在庭前安排一次或数次证据交换和质证,在开庭时对各方没有意见的证据不在进行质证,只对各方有意见的证据再在法庭上发表质证意见。
而证据少的案子就一步到位,直接在法庭上质证了。
质证时和质证后有个相互发问环节,当事人应该利用好这个环节,就证据和案件事实方面向对方当事人开展当面质问。
理亏的一方在威严神圣的法庭氛围和这种当面锣对面鼓的质问下,往往会因为心虚而承认事实真相或者露出作假的马脚,对查明案件真相有帮助。
当然,这种质问不靠高声叫骂,而是靠严密的逻辑。
一审审判程序的流程
![一审审判程序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b01c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一审审判程序的流程在法律领域,一审审判程序是指对于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的首次审理过程。
它是司法审判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案件的走向和结果。
一审审判程序的流程严谨而复杂,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
一、立案阶段一审审判程序的第一步是立案。
当原告或检察机关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检察建议书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登记,确定案件的基本信息,并为案件分配案号。
在立案阶段,法院还会对起诉状或检察建议书进行初步审查,确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二、受理阶段一旦案件立案,法院将正式受理该案,并向被告送达起诉状或检察建议书。
被告收到起诉状或检察建议书后,有权进行答辩,并提出自己的辩护意见。
受理阶段还包括法院对案件材料的审查和补充,以及对涉案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三、开庭审理阶段在受理阶段完成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是一审审判程序的核心环节,通常由审判庭主持。
在开庭审理中,原告和被告可以通过律师或自己进行辩论,法院会对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查和评估。
双方当事人也可以提请证人出庭作证,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四、调解和庭审终结阶段在开庭审理中,法院还会积极推动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对协议进行确认,并作出调解判决。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继续进行庭审。
庭审终结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评议,并择期宣判。
五、宣判阶段宣判是一审审判程序的最后一步。
在宣判阶段,法院会公开宣布判决结果,并解释判决的理由。
判决书将被写成文书,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
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进入二审审判程序。
六、执行阶段如果判决生效,即没有被上诉或上诉被驳回,法院会监督执行判决。
执行阶段是确保判决得到有效执行的过程,法院会对被告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和拍卖等措施,以保证原告的权益得到实际保障。
总结起来,一审审判程序的流程包括立案阶段、受理阶段、开庭审理阶段、调解和庭审终结阶段、宣判阶段和执行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程序要求,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事诉讼法一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法一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999430d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1.png)
民事诉讼法⼀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尽管民事诉讼⼤多没有刑事诉讼复杂,但是还是会有⼀些程序,⽽这些程序⼤多是不能免去的,除⾮是简易程序,那么民事诉讼法⼀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店铺⼩编整理了“民事诉讼法⼀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民事诉讼法⼀审庭审的流程是怎样的⼀、开庭前的准备1.书记员:当事⼈及其诉讼代理⼈⼊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不得参加旁听,证⼈与证⼈之间不能在⼀起。
2.书记员(站⽴):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⑴不准录⾳、录像和摄影;⑵不准随意⾛动和进⼊审判区;⑶不准发⾔、提问;⑷不准⿎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害审判活动的⾏为;⑸关闭⽆线通讯⼯具。
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审判长给予⼝头警告、训诫;没收录⾳、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对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书记员:全体起⽴,请审判长、审判员⼊庭就坐。
(审判长率合议庭⼈员从法官通道纵队步⼊审判台就坐)4.书记员:坐下,报告审判长,本案当事⼈及其诉讼代理⼈均已到庭(如有缺席⼈员应当说明),准备就绪,请审判长开庭。
⼆、正式开庭活动5、审判长:(敲击法槌后宣布)现在开庭。
6、审判长:核对当事⼈及其诉讼代理⼈的⾝份。
原告(被告、第三⼈)的姓名、性别、出⽣年⽉⽇、民族、籍贯、职业或⼯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当事⼈是法⼈的,核对法⼈名称和所在地址、法定代表⼈姓名和职务)原告(被告、第三⼈)的委托代理⼈姓名、性别、出⽣年⽉⽇、职业或⼯作单位和职务、住址。
系近亲属的,核对与当事⼈的关系。
委托代理⼈系律师,核对姓名、⼯作单位和职务(要求出⽰律师执业证和宣读委托书及代理权限)。
7、原告对被告⽅(第三⼈)出庭⼈员有⽆异议?8、被告对原告⽅(第三⼈)出庭⼈员有⽆异议?9、第三⼈,对原告⽅,被告⽅出庭⼈员有⽆异议?10、审判长:当事⼈及其诉讼代理⼈的⾝份经核对⽆误,且当事⼈对对⽅出庭⼈员没有异议,各⽅当事⼈及其诉讼代理⼈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
庭审程序流程
![庭审程序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e1c6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1.png)
庭审程序流程庭审程序是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一般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流程。
一、开庭准备。
1. 法官主持,庭审开始前,由法官主持庭审,宣布庭审开始,介绍出庭人员,并说明庭审程序。
2. 当事人确认,法官宣布庭审开始后,首先确认当事人身份,并核实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资格。
3. 举证材料准备,当事人应预先准备好相关的举证材料,并在庭审开始前提交给法院,以便法院审查。
二、证据交换。
1. 原告举证,庭审开始后,原告先进行举证,出示相关证据材料,并对证据进行说明和辩解。
2. 被告质证,原告举证完毕后,被告有权进行质证,即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疑和辩解。
3. 法院质证,法院也有权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以保证庭审的公正和客观性。
三、当事人陈述。
1. 原告陈述,当事人进行陈述时,应客观、真实地陈述案件事实,不能歪曲事实、隐瞒真相。
2. 被告辩论,被告有权进行辩论,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反驳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法官质询,法官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进行质询,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事实和当事人的立场。
四、证人出庭。
1. 证人出庭,如果有证人需要出庭作证,法院会传唤证人到庭作证,并对证人进行询问。
2. 证人证言,证人出庭后,应如实作证,不能作伪证或者隐瞒真相,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3. 证人质询,当事人、法官和对方当事人有权对证人进行质询,以便查清事实。
五、律师辩论。
1. 原告律师辩论,原告律师有权进行辩论,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解释和说明。
2. 被告律师辩论,被告律师有权进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对原告律师的辩论进行反驳。
3. 法院质询,法院对律师的辩论进行质询,以便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和当事人的主张。
六、法院宣判。
1. 审理终结,庭审程序结束后,法院宣布庭审终结,法官宣布庭审暂停,待法院宣判。
2. 法院宣判,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庭审流程
![民事庭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cdac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d.png)
民事庭审流程民事庭审是指受理民事案件后,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诉讼辩论、举证和辩护等活动的程序。
在民事庭审流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开庭准备阶段在开庭前,法院会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并安排开庭时间。
同时,法院还会通知当事人和证人出庭,告知开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二、开庭阶段1. 法庭宣读案件信息:开庭时,法院会先宣读案号、案由、原告、被告和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的身份等案件基本信息。
2. 当事人陈述意见:原告先阐述诉讼请求和证据,被告则可以对原告的诉求进行辩护和反驳。
3. 举证和质证:双方当事人逐一提出自己的证据,并进行质证。
法院可以对证据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审问。
4. 证人出庭作证:当事人可以申请传唤相关证人到庭作证。
证人作证时,首先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介绍,然后陈述自己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5. 辩论: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对对方的诉辩意见进行辩论。
双方可以对对方的证据和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析证和辩护。
6. 谈判和调解:如果双方当事人愿意,法院可以安排谈判和调解,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7. 结案陈述:在庭审最后,法院会要求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主要事实和证据进行陈述,双方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三、判决阶段在开庭结束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定期评议和审议,制作裁判文书。
审议的内容包括审理过程中的证据、辩论意见及双方的主张等。
审核无误后,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案件做出具体判决。
四、宣判阶段法院会在指定日期宣布判决结果并宣读裁判文书,告知当事人判决结果、判决依据和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等。
五、再审阶段当事人对民事庭审的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上诉,即进行再审。
六、执行阶段当最终判决生效后,如果被告方拒不履行判决,原告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将判决的内容强制执行到位。
以上就是民事庭审的基本流程。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法院会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交锋,听取证人证言,运用法律规定解决争议,并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ab004af7ec4afe04a1df73.png)
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2009-11-05 00:02:21| 分类:诉讼、审判、案件|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审民事案件法院操作流程一、立案及分案1、立案:立案时需要提交诉状、当事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提供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证明案件事实的必要的证据材料并交纳诉讼费用。
若案件需要做财产保全,可立案时一并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担保申请书,并交纳保全费。
2、分案:立案完成后,案卷暂时存放在立案庭,每天下午由各庭室的内勤到立案庭取当天的新案子(有时内勤较忙,也可能两天取一次),内勤将新案子拿回后,将所有新案子交给庭长,由庭长负责分案子,分完后,再由内勤登记后,分给各办案法官。
以上过程一般立案后的2-3天即可完成。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新案子交给承办法官后,法官会交给书记员进行案件的前期工作。
书记员拿到一个新案子后,一般首先看案卷中有无保全申请,若有保全申请,则需要先做保全,后发诉;若无保全申请,则可直接发诉。
1、保全:按照保全的财产的种类不同,具体操作的人员也不同:若需要保全的财产是银行存款,则由业务庭的法官或书记员直接去银行冻结或查封,若保全的财产是房产或车辆,则由送达保全科的法官负责查封(业务庭的书记员将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书交给送达保全科的法官,有他们负责保全)。
在此阶段,若想加快案件的进度,律师需要主动联系办案的书记员,并积极配合法院完成保全工作。
2、发诉:发诉法院通常的方式有一下几种:(1)直接送达:根据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联系电话,电话通知被告到法院领取诉状、传票等法律文书。
此种方式是最直接最快捷的送达方式。
(2)若被告不能到直接到法院领取,则将需要送达的材料送到送达保全科,由他们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的住址或住所地,进行送达。
此种方式一般比较慢,原因是送达保全的法官的效率不是很高。
(3)邮寄送达:邮寄送达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原告承担邮寄费用,以EMS的形式寄出,该种方式的优点是诉讼比较快,且有邮寄回执,可直接作为送达回证使用,缺点是需要当事人自己承担费用;另一种方式是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出,此种方式的优点是费用由法院承担,缺点是速度比较慢(法院一般一个周才发一次信)。
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
![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c1112ffa300a6c30d229f59.png)
We have to withstand the blows time and time again, and we must be resurrected with full blood time and timeagai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和裁判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
普通程序是诉讼程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种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基础,具有审判程序通则的功能。
推荐阅读:驳回诉讼请求诉讼诉讼费诉讼保全诉讼时效抗辩诉讼离婚管辖权异议申请书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公民都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和其他诉讼一样,有一审,一审没解决有二审,甚至还有终审,那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为您解答!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一)、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布1、庭前准备工作。
2、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3、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4、核对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身份。
5、宣布开庭。
6、宣告案名、案由、审理程序和方式。
7、介绍审判人员。
8、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并征询申请回避意见。
9、宣告庭审的阶段。
庭审活动一般由审判长主持。
根据庭审的需要,审判长也可以委托其他合议庭成员主持部分庭审活动。
但应向诉讼参加人说明。
10、诉讼指导。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要求法庭对诉讼权利义务、诉讼风险和举证责任的具体内容予以释明。
法庭也可以对诉讼能力比较低的当事人给予适当诉讼指导,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和公平。
(二)、法庭调查1、宣布法庭调查。
2、当事人陈述。
3、归纳小结。
4、当庭举证。
法庭应当引导举证当事人根据具体调查事项,有针对性地提供证据材料。
具体包括:(1)书证和物证,应出示原件、原物;不能出示原件原物的,可以出示复印件、复制品、者照片或者抄录件等。
(2)视听资料,应出示原始载体并当庭播放;不能出示原始载体或者当庭播放有困难的,可以以其他方式播放或者提供抄录件等。
民事诉讼开庭流程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开庭流程规定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49a62fc6bd97f192379e97e.png)
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see, don't say everything you know.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民事诉讼开庭流程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开庭流程规定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组织辩护及宣判等环节。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一、民事诉讼开庭流程规定是什么?1、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鉴定结论;(5)宣读勘验笔景。
2、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
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逐一进行审查和核实,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正确适用法律。
3、法庭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
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湃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4、宣判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的,如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二、民事诉讼一审的审理时效是多久?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
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第一审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所通常适用的诉讼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审民事案件开庭程序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第一审民事案件开庭程序一、宣布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
(一) 原告***及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庭,请入庭就座。
(二) 被告***及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庭,请入庭就座。
二、核对诉讼参与人身份。
书记员:核对诉讼参与人身份及代理权限(一)核对原、被告,原、被告代理人人及代理权限。
依次询问原、被告姓名、出生年月、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或原告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理人姓名、职务,原、被告委托代理人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原、被告关系、家庭住址或委托代理人姓名、工作单位出具律师执照、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二) 核对第三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
(同上)(三) 核对鉴定人、勘验人身份。
(略)三、宣布法庭纪律。
书记员: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所有诉讼参与人及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未经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如有经许可摄像录音的应宣布:**电视台、报社记者***经法庭许可,准许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 庭审过程中,不得随意起动,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区。
(三) 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四) 不得使用传呼机、手提电话、对讲机等,带有传呼机、手提电话、对讲机的应立即关机。
(五) 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发言或提问。
(六) 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七) 对法庭审判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书面扣人民法院提出。
(八) 支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或者拘留。
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审判人员入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在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就座后,审判长:坐下!A、诉讼参与人均已到庭的情况书记员(继续站着):报告审判长,***与***——(案由)一案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已到庭,其身份和代理权限均已核实无误,法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
报告完毕。
B、如有当事人未到庭的,则书记员:原告(或被告、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
其诉讼代理人***经合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未到庭。
已到庭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均已核实无误码。
法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报告完毕。
(书记员报告后坐下)五、宣布开庭。
审判长:现在开庭。
(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并准许的)本院受理后,***以——为由,向本院申请参加诉讼,经本法庭审查,准许***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经本院审查,准许***为原告诉讼代理人,***、***为被告诉讼代理人,准许***、***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
A、公开审理审判长:江西省宁都县人民法院***庭,今天支原告***诉讼被告***——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之规定,进行公开审理。
B、如不公开审理,则说明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并宣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之规定不公开审理。
C、缺席审理的宣布: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本案缺席审理。
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信法不影响案件审理。
六、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
审判长:现在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翻译人员名单。
本案合议庭由审判员(代理审判员)***、***、***组成,***担任审判决长,书记员***担任记录。
今天出庭的还有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
七、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审判长:现在宣布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享有下列权利:1、委托诉讼代理人、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2、被告可以承认或反驳诉讼请求、提起反诉;3、当事人有权提供人、证物;4、有权进行辩论;5、有权自行和解;6、有权请求调解;7、有权提起上诉;8、经本院许可,可以查阅本案的庭审材料;9、当事人如果有理由认为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攸关,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有权请求上述人员回避。
审判长:(逐个询问当事人)***,上述权利你听清楚了吗对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书记员是否申请回避A当事人表示不申请回避时审判长:各方当事人对合议庭成员、书记员不申请回避,本案合议庭依法正式成立。
注意事项:1、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应逐一进行。
2、如当事人不懂回避的含义时,审判长应当告知:申请回避,就是你如果认为上述人员与本案有利害攸关或其他什么关系,可能影响本案的审理,可提出理由要求调换。
3如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问清要求回避的对象和理由。
4、如当事人对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翻译人员提出回避申请,但又提不出正当理由的,合议庭可当庭合议也可休庭合议后,由审判长宣布:***申请回避无事实依据和正当理由,予以驳回,记录在案。
5、如当事人对审判人员提出回避申请,应在宣布休庭请示院长,院长认为申请回避没有理由的,可委托庭长或审判长宣布:经院长决定,***对审判人员***申请回避无事实依据和正当理由,予以驳回,记录在案。
6、如当事人申请回避有理,则由庭长或审判长宣布:准予***的回避申请,本案将另行组成合议庭或者将更换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翻译人员后、继续开庭审理,开庭日期另行通知。
审判长:现在宣布当事人必须履行的诉讼义务。
1、诉讼当事人必须遵守诉讼秩序;2、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3、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必须服从法庭指挥,未经法庭许可不得随意发言或打断对方发言。
审判长:(逐个询问当事人)***,对刚才宣布的诉讼义务,是否听清楚?八、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前,审判长宣布勘验等人员退庭)审判长依下列顺序调查事实:(一)起诉、答辩陈述。
(1) 先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根据及其理由或宣读起诉状。
(2) 由被告***针对原告诉讼请求和主张进行答辩或宣读答辩状。
(3) 由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陈述诉讼请求和理由。
(4) 由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的)***,针对原、被告的陈述提出姑认或者否认的答辩意见。
(5) 由原告对第三人的陈述进行答辩。
(6) 由被告对第三人的陈述进行答辩。
(二)归纳无争议事实和争议焦点。
审判长:根据刚才原告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被告的答辩、第三人的陈述(以及本法许正式开庭前,诉讼当事人交换证据的情况),下列事实是没有争议的事实。
(归纳无争议事实,并征询当事人意见)审判长:根据刚才诉讼当事人的起诉、答辩、陈述、(本法庭正式开庭前交换的情况),本法庭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归纳争议焦点,逐个征询当事人的意见)(三)举证、质证、认证。
审判长:本案争议焦点已经明确,在法庭调查中,各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应针对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南任提供证据,反驳对方主张,也应当提供证据或说明理由,如不能提供证据,则可能承担对已不得的后果。
审判长:现在由原告***对**争议事实举证。
(原告出示证据,被告进行质证)审判长: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第三人***,对原告***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被告出示证据,原告进行质证)审判长:原告 ***,对被告***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第三人***,对被告***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第三人 <有独立请求权>出示证据,原、被告进行质证)审判长:原告***,对第三人***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审判长:被告***,对第三人***提出的**证据有何异议?(宣读和出示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原被告、第三人进行质证。
注:鉴定和勘验结论由鉴定人员、勘正验人员宣读)审判长: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对法庭宣读的证据有何异议?(通知证人***到庭作证)审判长:证人***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与当事人关系。
告知:证人***,本院依法审理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通知你出庭作证,根据法律规定,你应当如实向法庭提供证言,如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你听清楚了吗?现在你就**问题向法庭作证。
审判长: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对证人的证言有何异议?审判长:询问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对证人是否需要询问?(同时告之,证人对案件事实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询问当事人)在调查中,法庭对于有关重要的问题和当事人没有讲清楚的关键问题,应主动询问当事人。
必要时可允许当事人相互询问。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原、被告、第三人是否有新的证据需要提交法庭,询问原告是否放弃、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询问被告是否提起反诉。
(当事人重复陈述的,应予制止) 审判长;支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注意:1、证据的传递由法警进行;2、鉴定人、证人出庭作证由法警持出庭通知书其出庭;3、由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由法院出示,并交由当事人质证;4、对当事人已承认的事实,审判长应予以确认,记录在卷,法庭不再调查;5、当庭能够确认的证据,审判长应宣布予以确认,并说明理由,要求当事人继续举证;6、在询问当事人后,一般也应接着询问诉讼代理人;7、原、被告及第三人提供的证据,原则上由原、被告及第三人定读和要求法庭出示让对方辩认。
法院自行收集的证据由法庭宣读和出示。
8、被告在开庭前已提出反诉的,可以在被告读答辩状后再读反诉状,随后由原告对被告反瓣进行答辩或读答辩状,并在本诉事实调查完毕后进行反的事实调查。
9、反诉审理,一般应放在本诉审理结束后,如反诉本诉内容必须一并审理时,也可以一并审理。
10、被告当庭提出反诉,合议庭一般应休庭进行了评议,如认为反诉成立,应另定开庭日期,反诉不成立,当庭予以驳回,可继续开庭审理。
11、庭审中,证人在庭外休息室等候传询,不得旁听开庭。
12、证人出庭作证应逐一进行。
13、证人出庭作证的内容与原证言有较大出入的,应问清变化的原因和以哪次为准。
14、对当事人和蛤对证人诱导式的询问或攻击性的语言,应及时制止。
15、证人当庭作证的内容,可单独另行记录,当庭宣读或闭庭质证的,或必须进行鉴定的,合议庭可决定休庭,宣布延期审理。
九、法庭辩论审判长:经过庭审陈述、举证、质证,本案争执的*个焦点问题中**、**事实,法庭已予以确认。
还有**、**问题,双方都举出了**、**证据,对这些证据,法庭尚未确认(或确认**、**、**尚未确认),待法庭辩论后合议庭再进行了综合论证,对**争议事实,原告(被告)虽提出异议,但未举出证据,根据举证(或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问题的举证责任仍然在原告(被告)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