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_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_朱伟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朱伟珏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文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化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同属新资本理论,以关注非物质性资本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著称。人力资本论强调学校教育对行动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投资是基于行动者自由意识与意志的理性行为;而文化资本论则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作用,认为文化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完成的。本文认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学家们重新思考文化的经济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布迪厄 文化资本 人力资本 经济学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

引起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

注。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

和问题,如教育和医疗的产业化现象,网络和大众传

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文化资

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由教育不平等及信息鸿沟等

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问题,使得经济学家们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已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

经济增长的新要素。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学家们开始

尝试将文化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布迪厄的文

化资本理论则为经济学家们建立新的理论范式提供

了独特的视角。

一 “文化资本”(cap ital cu ltu re)是布迪厄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进行扩展之后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布迪厄指出,资本是一

种积累的劳动,它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并且需要以具体化及身体化的方式进行积累。与此同时,资本也是一种以同一或扩大的方式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即一种进行自身再生产的能力。不过,和经济学家通常只认可单一形式的资本即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不同,布迪厄认为,资本并非仅限于经济资本,若要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世界的结构与功能就必须引进资本的一切形式①。为此,他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是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资本形态。它不仅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而且其转换过程通常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一种表现行动者文化上有利或不利因素的资本形态。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可

①布迪厄在接受美国社会学家华康德的采访时,就其理论和经济

学的区别做了如下说明: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场域,即使是主流思潮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流派,所以,他所指的主要是和正统经济学观念的区别(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1页)。

以转换成经济资本,整个转换过程是以教育资质的形式制度化的。社会资本则主要由社会义务所构成。社会资本同样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转换的过程通常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在这三大资本形态中,布迪厄尤为关注文化资本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布迪厄指出,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并取代政治和经济等传统因素跃居社会生活的首位。现代政治已无法仅凭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现代经济也无法只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活跃。假如没有文化的大规模介入,那么,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将是缺乏活力的①。文化资本正是布迪厄在研究文化问题时,作为一个理论假设而提出的社会学概念。这一假设旨在“通过学术上的成就来解释出身于不同社会阶级的子女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差别”②。显然,文化资本概念同时摆脱了常识性观念以及人力资本论的理论假设。常识性观念常常将学术的成功归结于个体的天赋条件。而经济学家尽管明确提出教育投资与经济投资的收益率关系问题,但在具体计算学术投资的产出时,往往只考虑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的那部分收益,而忽略了阶级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布迪厄坚持认为,不同的社会阶级或阶层集团的后代,在学术市场上所获取的收益,并非仅仅取决于教育投入,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阶级与阶层集团之间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分布状况。

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它在日常生活中和金钱及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具有相同的功能。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本可划分为态③。1.身体形态文化资本。通常指通过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品味等文化产物。它的积累必须经历具体化与实体化的过程,正如行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财富那样,他也能够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不过,由于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获取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付出极大的精力,而且,最终只能体现于特定的个体身上,所以,它“无法通过馈赠、买卖和交换的方式进行当下传承”。以此类方式获得的文化资本和物质财富一样也可以投资于各种市场,如学校市场、学术市场、社交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并获取相应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既可以是金钱与社会地位等物质利润,也可以是他人的尊敬或好评等“象征利润”。

2.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具体指书籍、绘画、古董、道具、工具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显然,这是一种可以直接传递的物化形态文化资本。但必须指出的是,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并非与身体化过程毫不相干。布迪厄认为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物质形态文化资本,任何事物若想要作为文化资本而发挥作用,就必须具备某些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特征。换言之,通过文化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与他(行动者)所掌握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以及身体形态(文化)资本的多少成正比”④。

3.制度形态文化资本。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是一种将行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以考试的形式予以认可,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等方式将其制度化的资本形态。这是一种将个人层面的身体形态文化资本转换成集体层面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方式。文凭是制度形态文化资本的典型形式。布迪厄指出,学历资本的积累只有通过经济层面的教育投资才能实现。父母若要把孩子送入更好一些的学校就读,就必须投入大量的金钱,而且,投入时间越早获得的利润就越大、回报也越高。通过此种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炼金术——获得的文化资本具有“一种文化的、约定俗成的、经久不变的、合法化的价值”。

文化资本的积累通常是以再生产的方式进行的。“文化再生产”是一个体现代际文化资本传递方式的概念。“再生产”着重强调资本积累过程中“反复生产与复制”的特征。换言之,文化资本的积累并非通过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而主要以传承的方式实现。不过,再生产也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复制或拷贝,它必然受到各种外在因素——时间、转换和实践行为——的制约。因此,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具有有限自由的重复性生产。文化再生产

④包亚明:《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Ibid.,p.244.

P.Bourdieu,“T he Fo r m of Cap ital”,in J.G.R ichardson (ed.),H and book of T heory and R esea rch f or the S ociology of

E d uca tion,N ew Yo rk,1989,p.243.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