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少女形象◆“国风”中有不少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健康、乐观的基调。

这些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透视《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可以发现少女所处的时代正处在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等级关系、封建礼教正在形成并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女授受不亲”、“受制于父母,诸兄和人言”的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召南·摽有梅》中的大龄女子向意中人坦率地表示:“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你赶快抓紧时间吧,别错过了良辰吉日。

感情热烈,充满期盼,这是怎样的女子啊!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而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唤小伙子们快来采撷。

这种对爱情的顺乎人性热烈追求,自然地发展着,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俟我于城隅”,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爱而不见”,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而“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这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现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

《诗经》、《楚辞》的女性形象《诗经》和《楚辞》二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所以本文就据此作为分析、研究的切入点,深入探究二者在外形描写,性格塑造和气质表达等方面的具体差异,以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两部文学作品。

一、外形上:《诗经》注重实用性审美,《楚辞》注重纯审美《诗经》所处的时代,十分注重女子社会劳动的实用性,所以在描述女性形象时,并没有对女性性别特点做过多的描述,而是采用白描手法,轮廓化地勾勒女性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粗线条地表现出女性的健硕之美,偏重于实用性审美。

如《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动作心理描述,《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郑风·狡童》因爱人不与自己同言同食而产生的“使我不能餐”、“使我不能息”的内心责怨,《卫风·氓》中“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简略叙事,《郑风·有女同车》中“颜如舜华”、“洵美肯都”的孟姜姑娘,都是遗貌取神的艺术手法,使《诗经》通篇显现出典雅而灵动,深厚而淳朴的风格。

伴随时间的推移,母系氏族结束,男权逐步建立,女性由社会的统治者逐渐转变为男性的征服对象,变为“第二性”,《楚辞》正是生于这个时期。

因此《楚辞》中所描写的女性对象已经不再以劳动妇女为主,而多是取自历史或自然神话中的神巫之女或宫殿楼阁中的贵族妇女。

《楚辞》中的女性,已不再是社会劳动的参与者,而是男性文化的审美对象,因此在男性诗人的笔下便会更多的凸显她们在体态、容颜、服饰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女性性别之美,不论是湘夫人还是山鬼,都披兰纫蕙,如“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华采衣兮若英”(《云中君》)等,都注重刻画女性自身之美、独特之美。

所以,和朴实自然的《诗经》相比,《楚辞》中的女性描写偏重于纯审美,更具有真实美感及理想化的浪漫色彩。

二、性格上:《诗经》注重阳刚性,《楚辞》注重阴柔性《诗经·国风》中有大量描写古代女性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诗篇,透漏着积极真诚美好的愿望。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

溱。 ”并警 告那 个好 像不甚 主动 的小伙 子 , “ 不 我思 ,岂 子
无他人 ? ”甚至亦爱亦恨地 嗔骂道 : “ 狂童 之狂也 且 ! 《 ” 王 风・ 大车》甚至 向爱 人发 出挑 战 : “ 岂不 尔思 ?畏子 不敢 。 ”
洧 、桑间及桑林 之会 与南 方楚 国的云 梦之会 , 是青 年男 都 女公开的社交节 日。 “ 隰桑有阿 ,其 叶有 难。既见君子 ,其
《 诗经 ・ 国风》 中的女性形象
王 冬 梅
( 荷泽学院 中文系,山东 荷泽 2 40 ) 70 0
摘 要 《 诗经 ・ 国风》 中的女性形 象有 恋爱 中的女性 、 姻 中的女性 、生产 劳动 中的女性等 。这些女性形 象具 有不 同 婚
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 ,其 个性风貌 的形 成和 周代社会状 况、礼 法制 度、婚 恋 习 和社会 风尚等都有 密切 关联 。 俗
关键词 《 诗经 ・ 国风》 ;周代 ;女性形 象
中图分类号 10 .2 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2 9 2 0 )0 6 3 5 6( 0 6 4—0 1 0 0—0 2
《 诗经》是周 代社 会生 活的一 面镜 子 ,它全 面地反 映 了那个时期 人们 生产 劳动 、爱 情婚 姻 、祭祀 活动等 各个 方 面的具体情形 ,尤其是 《 国风》 ,更是贴 近当时人们 的 日常
中 “ 婆娑树下” 的 “ 子仲之子 ” 陈风 ・ ,《 东门之池》 中 “ 可
与晤歌” 的 “ 彼美 淑姬 ” ,这些 女子 的形 象 同样 不甚 清 晰 , 使人朦胧隐 约地见 其美 ,感 其好 。主要 因为这 些诗 篇 是从 男子的角度抒 发对 爱情 的感 受 ,相 比之下 ,女性 的形象 不 如第一人称直抒胸 意或局 外人 客观叙 述 的诗 篇 中的女 子形

《诗经》中的爱情与性别角色刻画

《诗经》中的爱情与性别角色刻画

《诗经》中的爱情与性别角色刻画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它记录了早期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思想。

其中,爱情和性别角色是《诗经》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对于爱情和性别角色的刻画,以及这些刻画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女子形象温柔贤淑《诗经》中描绘了许多温柔贤淑的女子形象。

她们通常被赞美为勤劳、善良、谦逊、忍耐和顺从。

例如,《小雅·南有乔木》中描述的女子被赞美为“柔婉其志”;而在《卫风·氓》,女子则被称作“执于岐阳”。

心灵独立然而,《诗经》也传递了一些关于女性心灵独立和坚强意志的信息。

《国风··邶风·静女》中,描写了一个独立自主且明智拒绝了主人求婚请求的女子。

男子形象勇武英雄在《诗经》中,男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勇敢、豪迈和有冒险精神的英雄。

他们通常表现出决断力和自信。

例如,《国风·周南·桃夭》中描述的男子是一个勇猛无畏的战士。

温文尔雅然而,《诗经》也展示了男性温文尔雅、才情出众的一面。

《国风·唐风·秋胡戏词》中写到了古代娱乐活动,表现了男子对音乐和艺术的喜爱。

爱情与关系结婚观念《诗经》中呈现了多种不同的结婚观念和态度。

一些歌颂着婚姻、家庭生活的诗歌,如《周南·关雎》,表达了对传统结婚制度的理解与赞美;而一些描写妻子贞节忠实的诗歌,则强调了忠贞与道德。

恋爱追求同时,《诗经》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恋爱追求自由和个人感情选择权的支持。

例如,《国风·秦风·蒹葭》,描述了一个男子在追求心中所爱的女子,表达了个人情感诉求。

性别角色解读婚姻制度《诗经》中的婚姻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婚姻的规范与期待。

男性被期望担当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女性则被要求顺从丈夫,守身如玉。

男女定位男女在《诗经》中扮演不同的定位和角色。

男性更多地强调了他们的力量、智慧和权力,而女性则更多地注重传统美德、温柔和忍耐力。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探析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探析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探析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探讨《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通过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数量、类型、特点和描绘方式进行分析,并研究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角色定位。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认知与要求,以及《诗经》反映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关系。

最后,作者将解读和评价诗经中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并思考女性在古代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首先介绍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接着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包括数量、类型、特点和描绘方式;然后考察女性地位在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并与《诗经》中反映出来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关系进行对比;最后,从多样化理解与解读、历史考察与评价以及对未来作用的思考与展望三个方面对于诗经中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进行解读与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进行探析,揭示和解读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地位的变迁。

通过细致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并对历史上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思考与研究。

通过此文,我们希望能够拓宽视野,增加对于《诗经》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并为深入探讨古代社会及女性问题提供参考。

2.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2.1 女性形象的数量和类型《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早、最重要的诗歌总集,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从整体上看,《诗经》中描绘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女性,包括贵族女子、宫廷嫔妃、农家少女等等。

首先,《诗经》中描绘了许多贵族女子的形象。

她们通常被赋予美丽、温柔、聪慧等优秀品质,并与国家行政事务息息相关。

例如,《国风·周南·桃夭》中描述了一位名叫桃夭的美丽贵族女子,她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体现了贵族女性具有参与国家事务的能力。

其次,在《诗经》中还出现了宫廷嫔妃们的形象。

这些宫廷妇女往往与皇帝或王子建立良好关系,以增加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论文题目: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学号: ********名:***年级: 2010级专业:艺术设计系学院:文学院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25日摘要:《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哀婉悲戚,或大胆热情,或懦弱痴情,各种女性角色被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同时,《诗经》作为反映周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也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女性生活状况和社会历史地位。

本文以对《诗经》中不同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究《诗经》中女性形象所昭示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社会意义据统计资料显示,在《诗经》305 篇诗歌中,涉及女性的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

《诗经》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多是一人一事的片段式,没有外貌的工笔描写,却大都具有非常清晰的性格轮廓,并且以各自不同的风貌、品质、情操,鲜活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存留于历史人物画廊中。

一、恋爱中的大胆、真率形象“关关雌鸿,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诗经》中不少描写男女之间恋情的诗篇,开篇第一首《周南·关雌》,便是一篇恋爱诗。

在《诗经》的那个时代尚有较为宽松的环境,女性的恋爱多是以自由恋爱为主,女子敢于大胆的追求幸福的爱情。

那个时代的择偶标准是德貌并重,比如《静女》篇,《蒹葭》篇,都是写的是内外兼具美好的女子。

像那些只有美貌却没有德行的女子并不是他们所歌颂的对象。

从《诗经》中描写男女间的恋爱生活来看,绝大部分诗篇里是女性处于较主动的位置,她们较之于男性更热烈而大胆。

《王风·大车》则表现了女子在面对爱情时的大胆执着:她在始终得不到情人回应的情况下,一心想和情人私奔;她在与情人离别之时,在情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缺乏勇气的情况下,虽对情人也有埋怨,但从未放弃和情人私奔的打算。

《诗经》中这种处处可见的“大胆率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域文化。

《诗经》产生于我国的北方,其地多高原和平原,黄土覆盖,气候恶劣,居住环境并不理想。

《诗经》中的婉约情感与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婉约情感与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婉约情感与女性形象概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细腻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围绕着“婉约情感”和“女性形象”这两个主题展开,探讨《诗经》中所体现的婉约情感以及通过女性形象传递出的意义。

婉约情感的特点婉约情感指的是温柔、含蓄、委婉而不直接表露出来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诗经》中,多数篇章都以婉约之法进行抒发,通过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出复杂而微妙的情绪。

例如,在《关雎》一篇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通过雎鸠之状来暗喻爱人之间深厚而温柔的情愫。

再如,《卫风·木瓜》中,“江有汜(sì)水,之子于归。

不我以归,留念其志。

”这首诗通过对江水的描绘,折射出女子黯然伤感的心情。

婉约情感与传统婚恋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婉约情感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婚恋观念中。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涉及到男女关系、婚姻和爱情等话题。

例如,《国风·郑风·蝴蝶》一篇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通过描述蝴蝶难以借草展翅而去的情景,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守礼守贞的态度。

再如,《周南·桃夭》一篇中,“月则可食,露则可泣。

”通过以桃花为载体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深思和期待。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诗经》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包括贞洁温柔、聪明伶俐、勇敢坚毅等不同类型。

首先是贞洁温柔型的女性形象,在《国风·邶风·青青子衿》一篇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现出了女性纯洁、温柔的品质。

其次是聪明伶俐型的女性形象,在《卫风·木瓜》一篇中,“爰占其里,虽无后嗣”,描述了一个智慧过人又有主见的女子形象。

再次是勇敢坚毅型的女性形象,《国风·唐风·君子阳阳》一篇中,“君子阳阳,佚予北土。

”通过描绘这位坚毅而勇敢的女子形象,体现了她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先秦时期至东周时期的诸多古代诗歌。

在诗经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通过她们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和对待。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女性形象以及其所暗示的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的描绘在诗经中,女性被描绘为美丽、温柔、贞洁等特质。

例如,在《国风·召南·申卯》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这表达了女子不仅容貌美丽,而且道德坚定。

此外,《国风·周南·关雎》中也出现了贤淑忍辱的乐毅妇人,“乐彼之园,言笑晏晏”,传递出了对于妇女坚韧不拔和品行上佳的赞颂。

同时,在一些作品中,妇女也被描绘为主动、聪明等积极形象。

例如,《国风·王风·静女》中描述了一个女子的决绝勇敢,“静女其姝,贻我彤管。

”这种描写突破了传统对于女性被动、柔弱的刻板印象。

社会地位的反映尽管妇女在诗经中被赞美,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她们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首先,诗经中表现出男权社会的特征,男性角色在其中更为重要和突出。

例如,在《国风·周南·桃夭》中传递出了男子执掌家庭以及婚姻决策权的信息。

其次,在一些作品中也存在着对妇女不公正待遇的暗示。

比如,《国风·秦风·大车》通过形容男性与妇女结婚时所需要支付聘礼等方式,暗示了社会上的物化和奴化女性现象。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关于宫廷生活、后宫情感等内容,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王族和贵族社会对于女性进行身体和情感控制的局面。

结论综合来看,在诗经中虽然表现了对妇女形象赞美以及一些积极描述,但是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男权思想和对女性地位的束缚。

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对待妇女的态度和认知。

然而,诗经作为古代文献,其描绘的女性形象仅仅是在当时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表达,不能简单地将其中观念直接迁移到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中,女性在法律、教育、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析摘要:《诗经》中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尤其是女性形象着墨更多,本文主要分析一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从中看一下古代女性的真实生活状态。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反映了当时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风貌。

其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些作品又多是以鲜明的女性形象来照亮主题。

她们或高贵、或质朴、或妖冶、或典雅,各尽其态,各展其颜。

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胆、坦率、泼辣的妇女形象;(2)天真、活泼、热情的妇女形象;(3)矜持、深沉、温柔的妇女形象;(4)快乐、幸福、成功的妇女形象;(5)胆怯、犹豫、幽怨的妇女形象;(6)勇敢、痴情、忠贞的妇女形象。

先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加以评析。

大胆、坦率、泼辣的妇女形象“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召南·摽有梅》中的少女渴望爱情,便大胆示爱,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梅子纷纷落地,树上果实累累,要娶我的小伙,赶快趁着吉期。

梅子纷纷落地,树上果子所剩无几,要娶我的小伙,现在抓紧时机。

”这表白简单,直白,毫不做作,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这些女子天真烂漫、大胆淳朴、浪漫不羁、毫无礼教束缚的痕迹。

与此相似,《郑风·褰裳》中的女子没有少女的矜持和羞涩,而是简单直接地隔河向情人喊出“子惠思我, 褰裳涉漆。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泼辣,豁达,爽直却又不缺心计。

明明在河边等得焦躁心急,却不直接催促,而是爽朗快利地激他调侃他,这女子的大胆、泼辣可见一斑。

此外还有《郑风·溱洧》中的女子主动去约心上人去洧河共赏美景,大方自然,言谈举止之间丝毫没有扭捏害羞和矫揉造作的痕迹,阳光开朗。

试论《诗经》中的美女形象

试论《诗经》中的美女形象

试论《诗经》中的美女形象《诗经》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所收集的各类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最让人记忆深刻、念念不忘的是其众多生动的女性形象,《诗经》描写的女性细腻生动,引人入胜,展现了女性独特的魅力。

一、外貌美说到美,尤其是女性美,人们首先想到的定会是她的容貌如何,身形如何,毕竟外貌是给人留以第一印象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表现女子貌美的诗词举不胜举,最常见的无非是“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等,但这些都是从侧面去形容的,究竟怎样美法,只能凭读者自己去想象。

但在《诗经》中,我们却能看到不少从正面直接描写女性外貌形象的诗句,如:《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魏风?汾沮洳》“美如英”、“美如玉”;《召南?何彼?矣》“唐棣之华”“华如桃李”;《召南?野有死》“有女如玉”;《卫风?竹竿》“巧笑之,佩玉之傩”等等。

似乎古人特别喜好用花和玉来形容美人,难怪我们今天都用“如花似玉”形容人长得漂亮,看来就是从《诗经》中学来的。

对于任何事物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当然对于女子也一样,正如我们所知“环肥燕瘦”,不同的历史对女性美亦有不同的认识。

那么《诗经》时代,什么样的女子才算美女呢?《卫风?硕人》中的卫庄公之妻庄姜夫人可视为当时美女的典型:硕人其颀,衣锦?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继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郑笺》说:“硕,大也。

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硕硕然。

”这位美人身材高挑,一双纤纤玉手美丽纤弱,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既白且长,牙齿像瓜子儿一样扁而整齐,额头丰满眉毛弯弯,浅笑盈盈,还有两个酒窝,眼睛黑白分明、美目顾盼生辉,回眸一笑魅力无穷。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

《诗经》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从《国风》到《魏风》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各个国家的民间歌谣和吟咏。

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诗经》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道德观念和历史变迁。

本文将着重探讨《国风》和《魏风》两个篇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一、《国风》中的人物形象描写1.1 周女宜男: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之低下《国风》中有许多描述女性形象的诗歌,其中大部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之低下。

比如,《周南·关雎》以及《卫风·车胤》,这些作品通过对女子命运之悲凉与终生倚靠丈夫等内容进行了描述。

1.2 君王贤圣:领导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国风》中,也有一些描写君王贤圣形象的诗歌,如《周南·桃夭》以及《鲁风·君子偕老》,这些作品通过赞美君主的品德高尚和正确的领导能力,使读者对当时的统治者产生敬重之情。

1.3 子女孝悌:家庭伦理道德在《国风》中的体现除了女性形象和君王形象,还有一些描写子女孝悌的诗歌在《国风》中出现。

比如,《周南·关雎》描绘了兄弟情深、兄长关爱弟弟等情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家庭伦理道德重视的一面。

二、《魏风》中的人物形象描写2.1 西门豹:忠诚与聪明机智并存西门豹作为《魏风》中著名人物,被赞誉为忠臣。

他既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辩论的演说家,又是一个深思熟虑、具备政治头脑的贤臣。

他在传世诗篇中多次出现,并以其忠贞不渝而闻名于世。

2.2 杜陵:勇敢与忠诚的代表杜陵是《魏风》中另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他被赞誉为忠臣之一。

他不惧艰难险阻,甘愿冒生命危险保护国家和君主,表现出昂扬的英雄气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3 其他人物形象描写除了西门豹和杜陵,还有许多其他人物形象在《魏风》中被描写。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述,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对勇士、智者、仁者等品质的崇拜与追求。

结论通过对《国风》和《魏风》中人物形象描写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两个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观念、价值观以及对君主、子女孝悌及女性地位的思考和反思。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目录绪论 (1)一、诗经中女性多彩的情感形象 (1)(一)恋爱中的女性 (1)1.单纯热烈的女子 (1)2.追求自主的女子 (2)(二)婚姻中的女性 (2)1. 步入婚礼的新娘 (2)2. 婚后幸福的新妇 (3)3.令人叹息的弃妇 (3)二、诗经中女性多重的社会地位 (4)(一)诗经中女性的婚姻地位 (4)(二)诗经中女性的生育责任 (4)(三)诗经中女性的家庭角色 (5)三、诗经中女性的时代特征 (5)(一)道德伦理性 (5)(二)宗教依附性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摘要《诗经》作为中国首部诗集,体现了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时期诗歌的演变过程。

此文就《诗经》中所抒写的女子形象及日常生活进行整体分析,以女性的内心情感表达以及生活习性着手探究,感悟周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的切实感受。

我们在《诗经》中看到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各具特色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了解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情感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所具备的时代特征,深度解读周代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并借此了解周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经济和礼教制度。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AbstractAs China's first poetry anthology the book of songs, reflected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etry.The article namely, women's im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daily life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women's inne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life habits to explore, the zhou dynasty women's living state and inner real feelings.We see i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female image is stereo,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research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book of songs,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image of women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ocial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ra, female images in the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an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political, moral, economic and ethical code system.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 women image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绪论据统算、分析,在本诗集中有关表达妇女生活状况的诗歌约有一百首,占据所有诗歌篇幅的1/3 左右,因此部分学士将其称之为女性文学。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

《诗经》中女性意识探析《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表达。

这些古代诗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性地位的认知,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种种遭遇和心情。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探析,以期对古代女性形象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第一篇《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基本可分为贤妻、温柔、贞节和美丽四种类型。

首先是贤妻形象,如《小雅·节南山》中的“瞻彼南山,有乩其田,有女归来,自卫以室。

”这句诗中,女性被描绘为归家勤劳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勤俭持家和贤淑温柔。

其次是温柔的女性形象,如《小雅·甫田》中的“是将是思,父母之生,室家之好。

”这句诗描绘了女子温柔体贴的形象,她们是家庭的温暖和柔情。

再次是贞节的女性形象,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三岁贞石,一岁贞女。

”这句诗中的“贞女”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坚贞不渝的品格和节操。

最后是美丽的女性形象,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美目盼兮。

”这句诗中描述了女性美丽动人的形象,她们如阳光明媚。

《诗经》中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家庭责任、情感纠葛和心灵抒发,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种种遭遇和心情。

首先是家庭责任方面,如《小雅·节南山》中的“有女归来,自卫以室。

”这句诗中描绘了女性回家务农的场景,表现了她们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

其次是情感纠葛方面,如《大雅·思齐》中的“無瑕取尚,亦有昏以为心。

”这句诗中表现了女性在感情方面的纠结和难以抉择,展现了她们的情感世界。

再次是心灵抒发方面,如《国风·邶风·击鼓》中的“女曰差池,曾是作恃。

”这句诗中反映了女性对于生活、情感的苦闷和抱怨,她们用诗词抒发内心的感受。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她们在家庭、社会和情感中的遭遇和心情。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妇女的美丽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

首先,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勇敢坚强的一面。

在《国风·周南·桃夭》中,女性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信念、毅力和意志力来描绘的。

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里的“桃夭”形象象征着美丽、纯洁和坚强。

她们面对艰难困苦并努力奋斗,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其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展现了她们的柔情和浪漫。

在《国风·邶风·静女》中,女性的形象是柔情似水的:“静女其姝,巧笑倩兮”。

这一形象描述了女性娴淑、温柔和可爱的一面。

她们以自己的温柔和爱心感染了周围的人,并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温馨支柱。

此外,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体现出她们的智慧和思辨能力。

在《国风·召南·绵绵子之萚》中,女性主角展示了她的机智和才智:“绵绵瓜瓞,载笑载言。

不虞匪亲,百辟何言。

”这一形象描绘了女性的聪明和口才,她不仅能够通过智慧解决问题,还善于用言语来表达和沟通。

此外,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还揭示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国风·卫风·木瓜》中,女性被描绘成照顾家人的榜样:“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这一形象强调了女性的责任心和家庭观念,展示了女性在保护和维系家庭和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描绘了古代女性的美丽和智慧,但同时也展现了她们的勇敢和坚强、柔情和浪漫、智慧和思辨能力,以及家庭观念和责任心。

这些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价。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女性在文化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些形象和文化内涵不仅对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和平等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借鉴古代女性的美德和品质,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与社会意义

《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与社会意义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诗经不仅记录了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还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形象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审美与社会意义。

1. 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被誉为“乐府之祖”。

它包含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2. 女性形象的审美在《诗经》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既有贤良淑德的贤妻良母,又有聪明有智的女才子,还有美丽动人的女性美人。

2.1 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在《诗经》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崇高的道德规范。

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在古代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婚姻中的理想对象。

这些女性德高望重,操守端正,能忍辱负重,体恤丈夫和家庭的需要。

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就是描述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2 聪明有智的女才子《诗经》中也有一些女性形象展示了聪明有智的一面。

她们思维敏捷,懂得如何利用智慧解决问题。

比如《国风·邶风·株邨》中描述的女性形象:“豳兮此株,吾株也兮。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朝露之降之。

”这些聪明的女才子在古代社会中备受赞赏,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

2.3 美丽动人的女性美人在《诗经》中,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也是一大亮点。

这些女性拥有婀娜多姿的外貌和迷人的气质,往往成为男性向往的对象。

诗经中的《周南·关睢》描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些女性美人不仅吸引了男性的目光,也展现了古代女性的魅力与风采。

3. 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期望。

3.1 社会地位的提升《诗经》中,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需要。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一、引言《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真实记录了周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产劳作等状况,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产生了巨大影响。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自汉代之后被儒家奉为经典。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首诗歌,多为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也有民间于民间的歌谣,《诗经》的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多来自卫、郑、齐、陈、桧、邶、鄘等地,共有一百六十篇;“雅”为朝廷乐歌,是当时的典范音乐,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歌与史诗,多是记述祖先的功业。

《诗经》的修辞手法多为赋、比、兴,“赋”、“比”是基本表现手法,而“兴”多用于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

《诗经》中约有一百首诗歌涉及女性形象,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女性的服饰、容貌、姿态等,还描写了女性的心理、品德、性格、命运以及女性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这些诗篇多集中于《国风》之中,《大雅》、《小雅》次之,《周颂》中最少。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女性文化的源头。

二、《诗经》中女性形象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涉及不同地位、年龄、性格的女性,既有贵族小姐,也有普通女子;既有未婚少女,也有新婚女子和母亲;既有天真烂漫、羞涩痴情的纯情少女,又有性情刚烈、勇敢坚强的女性。

(一)《诗经》中的未婚少女。

在《诗经》中,少女们敢于挣脱礼教的束缚,大胆直率地向男子示爱,如“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表现了女性渴望纯真美好的爱情,勇敢地向心上人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

《郑风·溱洧》以对唱言情的方式表达了女子主动追求爱情的行为,“溱与洧,方涣涣兮……赠之以芍药”。

《郑风·褰裳》中,“子惠思我……狂童之狂也且”,姑娘以大胆淳朴、无所顾忌的方式向男子表白,“你若想我,就提起衣裳过溱河,你若是不想我……”。

[1]《召南·摽有梅》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准备嫁人时的心情,女主人公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需求,大胆而直白地表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词中的女性形象

诗词中的女性形象

古诗词中的女性形象通常是通过男性文人的笔墨塑造出来的。

这些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待。

以下将分析一些具体的女性形象,并探讨她们背后的意义:1. 美貌与优雅:温庭筠的《菩萨蛮》描绘了一位美女晨起梳洗的场景,文字优美,留有想象的空间。

这显示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2. 爱情与忠贞:在《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中,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女性相对自由的地位。

而《诗经·卫风·氓》则展示了女性在面对不忠的男性时的毅然决然,反映出女性的独立和坚强。

3. 家庭与责任: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描绘了一位完美的贤妻良母形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

这种形象强调了女性的温柔、善良和勤劳。

4. 才智与教养: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展现了一位聪明、有教养的女子才子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智慧的推崇。

这样的形象在古代诗词中虽不如贤妻良母那般常见,但也占有一席之地。

5. 约束与抗争: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一句诗展现了古代女性受制于家庭和社会束缚的现实。

而王维的《鹿柴》则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生活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6. 情感与真实性: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女性形象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内心的挣扎和迷惘。

这样的描写使得女性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共鸣。

7. 独立与坚韧:秋瑾的故事展现了近代女性的独立和坚韧,她们不再是依附于男性的配角,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和行动的主角。

8. 身份与多样性: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千变万化,从小女娃娃到农家女、酒女、仙女、商人妇、贤妻良母等,每一种身份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唐诗的内涵,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是多维度的,既有男性文人的审美想象,也有对现实女性生活的真实反映。

这些形象不仅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古代社会文化的缩影。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瑰宝,记录了周代至战国时期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和诗歌的集合,其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情感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迁。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角色。

一、贞良淑德的妻子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妻子为主,她们以贞良淑德的形象示人。

例如,诗集中的《周南·卷耳》描绘了一个贤良的妻子,她温柔体贴、勤勉贞节,尽职尽责地履行妻子的角色。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以家庭为重,忠诚、贞节的妇德是被普遍追求和崇拜的。

二、纯洁美好的少女形象除了妻子形象外,诗经中还展现了一些少女的形象。

这些少女多以纯洁、美好的形象呈现,代表了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少女,比如《周南·关雎》中的少女形象。

她们通常在桃花、柳树等自然景物的映衬下,展现出她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一面。

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少女纯真的追求和赞美。

三、坚忍勇敢的宫女形象在诗中也出现了一些宫女的形象,她们是贵族家庭的女仆,代表了古代宫廷中的女性形象。

这些宫女在《诗经》中往往以坚忍勇敢、聪明机智的形象出现,比如《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们在严苛的宫廷环境下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坚韧。

这种形象揭示了古代中国宫廷中的女性地位和角色。

四、忧国忧家的母亲形象《诗经》中还描绘了一些母亲形象,她们承担着养育子女、关心家庭的重责大任。

这些母亲形象往往具有坚韧、智慧和毅力,如《国风·唐风·绵蛮》中的母亲形象:“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不我敬,寤寐无忧。

”她们无私奉献,忧虑家国大事,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支撑。

五、自由独立的女神形象最后,“诗经”中也有描绘女神形象的篇章,比如《天问》、《十月之交》等。

这些女神形象通常以自由独立,具有神性和崇高的气质出现,代表了与世俗生活脱离之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历史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篇章,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类民歌、宫廷赋诗等。

其中,女性形象在诗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女性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从《诗经》中选取几篇典型作品,探讨其中描绘的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所反映的历史地位。

大致内容1. 《国风·周南·关睢》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地区与周王朝之间发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女主角关睢通过自己的机智和优雅征服了周王,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这个形象展现了一个聪慧、勇敢且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社会上可能并不常见。

她所表达出来的个人意愿和行动力令人赞叹,对于后来世代女性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2. 《国风·邶风·白华》这首诗以一种缠绵悱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与丈夫分离的女性,表达出她对婚姻幸福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这个形象在古代社会中可以视为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强调了女性对家庭和感情的重视。

尽管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位女性依旧表现出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她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相对较低地位。

3. 《国风·唐风·秋风》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参与狩猎游戏、自由奔放并且具有野性美的女子形象来传递某种政治隐喻。

这个形象具有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女性力量和独立精神,并反映出古代中国文化中一种特定意义上对女性特质与价值的认可。

4. 《国风·卫风·木瓜》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美貌但被轻视和忽视的女子以及她内心伤感复杂的心情,反映出女性在爱情、婚姻和社会地位方面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

这个形象呈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女性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贬低,故事背后隐含着对于女性地位与权益不足的关注。

5. 《国风·魏风·东门之汉》这首诗以一种哀婉而凄美的描写方式,描述了一个忍受寂寞与思念的妇人形象。

她表达出对于丈夫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战斗所感到的无奈和担忧,并通过自己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传递了对家庭安定团结的渴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1 •
【摘要】如果可以更为深邃的解剖《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现如今的我们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对待。

依循着诗歌文本中男权社会秩序统治下的女性以及其自我意识的幻灭,她们的美丽与痛苦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将仍将具有情感穿透力,她们自身所裹挟的那些似乎遥远且飘渺的讯息又将给我们以指引。

【关键词】《诗经•国风》;社会等级;女性意识;身份认同母系氏族社会的瓦解使得男性逐渐成为权威的象征,在此境状下的女性所需探索的是一条可以更为深刻识认自我身份的路途。

而失去了以往的至高无上的自由与尊重的她们,所能依仗的只是那些我们现今可睹的诗歌。

诗歌以其优美感性的姿态描绘着渲染着当时女性的悲喜与欲求,但它那感性的脆弱的特质注定了它只能是一种虚拟无力的发泄手段而不是实现愿景的有效工具,从来,争取地位身份的最好方式是自身强大。

一、社会等级秩序与女性自我意识
周人起于西方,至武王方灭殷商,在推翻了殷商的政权之后,
在商朝原有秩序之上,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更加的看重现实并强调“礼治”。

据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描述,按照当时的等级秩序划分,当时享有自由最少的是贵族未婚女子,由于处女的贞操乃是将来作为妻子的必要条件,所以需要被严加监视。

而平民女子因为缺乏必要的祖先崇拜与不具备获取充分的“德”,更多的与自然力相联系,因而可以与男人自由交往。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此平民女性的自由是绝对的彻底的,相应的是平民女性同样要面对的是家庭制度中必须服从的父亲的权威角色,甚至,从她们出生起习俗对待的差异,就可以看出她们命运的不可逆袭。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 ①
当女性从小浸淫在这种文化教育氛围之中,自我逐渐被社会规则所泯灭,最后所剩下的只是礼治所塑造的缺乏真实灵魂的躯壳。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
物。

唯有另一个人作为中介,才能使一个人确立为他者。

”②
当一种没有自由与尊严的生活以常态化的方式出现,逐渐消磨掉追寻自我斗志的女性,在这样一种似乎充满理性秩序的社会中所能学会的只是适应与习惯。

二、从天真到绝望:女性自我意识的幻灭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无不生活在相对应的规则与秩序之中,
它使得庞杂的社会过渡到一种看似合理的框架之中。

每一个个体牢牢把握自己的身份认同,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都是安排设计过的剧情,当一个人试图打破这种规则的时候,要么进入更深一层的身份迷惘之窘境,要么进入无尽的苦痛渊薮。

虽然我们已经提到过从出生起男性与女性已经被安放在了不同规格的位置之中,但仍然强大的是超乎想象的自然力。

它赋予了年轻女性无比清新诱人的天真,也埋下了如饮鸩般的苦痛。

《诗经•国风》中所出现的诸多妙曼女性不仅在体态上是那样的牵魂动魄,即使在精神灵魂层面也是让人难以阻挡的。

但是随着
年岁的增长,女性在婚后遭遇到种种不幸促使了她对于自身进
一步思索,进而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与无助,自我命运的不公与飘零。

其实,《诗经•国风》的诗句让我们很容易的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关于青春活力与自我意识所迸发出的炫目的精彩。

这种张扬的激情的感染力的确很是受用,但是它致命的缺点是不能持久。

当我们在潜意识里始终毫无理由的压制着我们的理智,狂热的信仰美好是永恒的,给予她最高的赞美。

然而,这一切的泡沫般的幻像的前提都是美好本身的稳固,而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长久的欺骗。

当欺骗与自我欺骗达到顶值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出现裂缝,久已被遮掩的矛盾喷涌而出,灼伤的不只只是自己。

这时候,痛苦会让女性卑微且冷静地发现原来自己从来只是在别人设定好的运行轨迹上被操纵的工具。

三、等待理解与尊重
婚姻不是噩梦,但是《诗经•国风》让我们触目惊心的看到了年轻女性是如何怀着憧憬进入到这样令人惧怕的泥潭之中。

按照乔治•巴塔耶的说法,当一位女性在选择一种合法性的婚姻的时候,也就是在逃避其他的男人,这样她就可以在更为激情与热烈的活动中爱上那个男性。

当她这样的激情与热烈遇挫时,当这样的酸辛成为习惯时,最初婚姻所带来的美好记忆似乎变得有些可笑可悲。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在一种畸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自我的身份认同,周遭的社会境状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大多数女性身份定位的偏差。

她们更多的是克制自己学会最大限度的容忍,适应烦劳的生活以及不忠的丈夫。

当她们发现自己无路可退的时候,她们所拥有的恐怕只有悔恨识人不淑的眼泪。

可谁又曾想过,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如何才能让她们真正安心。

她们在痛苦中度过美丽并黯然消殒,最终难以抗拒地被永恒地活到了诗歌里。

虽然女性通过诗歌诉求命运的企图被搁浅,但《诗经•国风》中所出现的一个个或曼妙、或凄苦、或坚毅的女性形象是我们至今所无法忘怀的。

她们如同矗立起的碑塔,承载着个人亦或整个女性群体的支离破碎的渴求,等待着被理解与尊重。

注释
①程俊英、蒋建元.诗经注析[M].中华书局,1991.541.②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意识
翟 瑶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1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