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一)背景条件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 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思想基础:“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 4、组织基础:同盟会、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政 党及团体的涌现。 5、军事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6、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攻击,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 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使起义军深受鼓 舞。孙中山在金鸡山炮台亲自点炮时激 奋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 亲自发炮击清军耳!”
此次战斗历时九天,击毙清军二百多
人的,枪咸伤弹来者在意不文计登气其即不数被。法论孙方功中扣,山留从 ,魂镇越梦南南关运忽起送惊征马中。 义遂漠不漠幸东失败南。云万叠,铁鞭叱吒厉天风。---孙中
白骨三年死后香。"
徐锡麟在计划皖浙起义时写个秋瑾的亲笔函
同盟会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 被逮捕后,拒不写自供状,只 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
群英中 文武双 全的奇 女子—
作者:秋瑾 (清)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 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
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
通过上面这段话, 分析黄花岗起义 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 败,但革命党人不 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斗志。为后 来武昌起义一举成 功准备了条件。
材料一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 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 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 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 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 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 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 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认识到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深对近现代史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辛亥革命这一课题的了解相对较为肤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掌握相关历史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革命成果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历史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的原因。
然后详细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让学生掌握革命的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在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
本课共有两目,分别是:“革命志士的奋斗”和“武昌起义”。
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最终爆发了武昌起义,继而中华民国才得以成立。
回顾中国二十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它也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课与前面学到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后面要学的《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内容属于运用层次。
本课教材安排了革命志士的奋斗和武昌起义两个子目的内容。
两项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与递进的关系,在掌握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武昌起义的情况,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制作大事年表,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通过看图及视频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了解早期革命者为了赢得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度】1、重点:武昌起义。
2、难点: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通过前段历史的学习,已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各个阶级的改革变法运动都已失败。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道了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救中国的历史,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意义》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意义》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学准备- 课本《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意义》- PowerPoint演示文稿- 集体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材料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辛亥革命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扫除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基本概念的困惑。
步骤二:研究辛亥革命的背景1. 通过讲解和讨论课本上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和推动力。
2. 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分析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强烈意愿。
步骤三:辛亥革命的意义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该方面的影响,如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步骤四: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和其他资料,整理出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如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国,开启中国现代化进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增强了他们对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及其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参观纪念辛亥革命的地点,增强学生的实地体验和感知能力。
注:此教案适用于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意义》,请根据具体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略新课讲授: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时间:1906年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结果:失败影响: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人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绍兴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徐锡麟、秋瑾结果:失败3.广西(镇南关)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结果:失败4.广州(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生结果:失败,后来收敛到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影响: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的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领导人: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起义。
过程:密谋起义——计划泄密——士兵首义——三镇胜利——各省积极响应结果:胜利。
1911年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影响: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意义: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课堂小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都是空前的。
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第8课板书设计:第9课辛亥革命一、革命志士的奋斗二、武昌起义三、辛亥革命的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1905年 11月在日本东 京创办的同盟 会机关报—— 《民报》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政 府,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同反对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因袭了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的 思想,但他反对种族复仇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是同反封建联系在一起的。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中国同 1905年 日本东京 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中国第一个资
孙中山
创立合众政府。”
产阶级革命团 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中国第一个资 孙中山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产阶级革命政
党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第八 镇工程营的革命士兵在熊秉坤、金兆龙 的率领下,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 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 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 前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长期的革 命斗争的基础上,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比较 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 开始的。
(1)萍浏醴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2)安庆起义
(3)广西起义
辛
(4)黄花岗起义
亥
(1)谋划: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
革
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命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3)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1911年 (4)经过
(5)结果
(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资产阶级政 党,制定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发动了一系列武 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假如你是十九大的一名代表,请就如何“继承辛亥精神,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一个简单的建议。
活动要求:拿出一张白纸,写上你的建议。
(针对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
【学生回答】……
(意图:通过与时事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培养历史时空观)
小结提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掌握了:
板书设计:第9课辛亥革命
第一幕热血闹革命
第二幕首义换新天
第三幕功绩垂青史
第四幕光彩照万代
砸金蛋,试身手:
以下有3道选择题,需要三位同学当场解答,你准备好了吗?
1、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
都与国家存亡的 时代主题紧紧相 连;他们甘愿用 自己的一切作为
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 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 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祭品,奉献于中 华民族复兴之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黄花岗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 元
影响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
1912
年3月
开
5日, 大总统
孙中山
启
令内务
部晓示
民
人民一
律剪辫
族
。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
复 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复兴之路》解说词
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 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 步潮流的闸门。
兴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
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
事虽不成,而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 之概,已震动全球,而 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 之造成矣。
——孙中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 元
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 们。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 三民主义”的影响,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 ,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 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黄花岗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 元
起义失败后,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
,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
…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 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 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 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
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辛亥革命
难点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过 教学内容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时间 分配
前测 《能力培养》习题 巩固旧知
批改
做题 5
教师:向学生展示孙中山的一组照片,问:大家知道照片上的人物是谁吗?你知
2
导入 道哪些关于他的故事呢?学生介绍后教师再引导,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
1
目标
力、识图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
的能力。2、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
探究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 1、阅读课文,观看录像,掌握提炼历史信息的基本技能,了解孙
法
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2、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完成下边的任务。
列举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表演:分较 色朗读
4
二、如果你是参加武昌起义的 播放录像 引 观看录像思 培养学生提炼历
一个老兵,你将怎么给子孙后 导完成
考回答
史信息的能力,
代介绍武昌起义?
加强对孙中山早
期革命活动的了
(完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第9课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是经过、性质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
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
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二)讲授新课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冬领导人同盟会刘道一、蔡绍南地点江西湖南交界萍乡、浏阳、醴陵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2.安庆起义时间1907年夏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经过:徐锡麟率领起义人员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结果起义失败3、广西起义时间1907年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经过: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结果失败4.广州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黄兴等人经过:黄兴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
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9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社会的一次巨变。
3.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及评价。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病逝于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
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
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的重任。
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教案简介本节课以《辛亥革命的进程》为主题,通过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并培养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 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变。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成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辅资料: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 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10分钟)- 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如清朝政治腐败、列强侵略等。
3.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20分钟)- 使用PPT或者讲解,详细阐述辛亥革命的发起、武装起义、北洋政府成立等过程。
4.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15分钟)- 通过资料展示和讨论,了解辛亥革命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如结束了封建、成立临时政府等。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并思考其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
课堂活动1.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 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片段或图片,进行互动讨论;3. 学生展示自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 学生的口头表达或写作。
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的进程》教材;- 辛亥革命相关历史书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9《辛亥革命》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知道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救不了内外交困的中国。
了解了这一背景,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学习中国历史的经验,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本技能。
但是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不强,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较大的难度。
通过本课的教学,能有效的解决学生这方面的困难。
三、教材分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及观看视频,归纳出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在各地进行了哪些起义,及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通过分析教材中材料研读问题,分析出黄花岗起义的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革命主力;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知识梳理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 奋斗
表现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萍 浏醴起义是①___同_盟_会_____成立后领导 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② ____安_庆____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 铭
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广西起义 ②萍浏醴起义 ③武昌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D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4.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
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
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D
9.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系列救亡图存的
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D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综合题 10.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必要性,更有其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 的。
你从上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武昌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武昌起义使清朝的王公大臣、贵族恐惧胆寒; 清朝贵族只担忧自身安危,不顾国家命运,国家意识淡薄;辛亥革命在世界上 产生了一定影响;孙中山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第一位总统;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 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等等。
(名师整理)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女革命家、鉴湖女侠:
秋瑾
秋瑾,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官僚地主 家庭。面对祖国危难,愤然赋诗:“身 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1904年 夏,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6年,秋瑾 在大通学堂对革命青年进行军事训练, 秘密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起义计划完 全泄露后,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 牺牲的第一人,留在大通学堂与清军作
殊牺死战牲斗时。因年寡不仅敌众3,2不岁幸被,捕。留下 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 言。当时,山阴县县令李钟岳受上
级官员的指令,亲自拘捕和监斩了 秋瑾,后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仅 过百余日后,在家中悬梁自杀,这 悲壮的义举,也名垂青史!
“壮烈的开国序幕,灿烂的碧血黄
“炸弹大王”
出身富庶的
糖商家庭。为革
命,专心研制炸
一组关于辛亥革命的数字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 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
,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
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
时仅123天。
百年锐于千载
——辛亥革命的 意义
问题探 究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 治大变革…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 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 大的成功。
——革命志士 的奋斗
安庆起义 萍浏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自主学习、 交流
革命志士的奋斗
名称 时间 领 导 特点 结果或意义
1906
萍浏醴 年冬
起义 1907
安庆起 义
年夏 1907 年
广西起
义
1911
人刘道一、第一
蔡绍南 次
徐锡 麟孙中 山、 黄黄兴兴 影响 等人 最大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优课教学设计_0
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教学过程:一、目标展示(情景导入):(出示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和哪一人物有关生:孙中山师: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尊称为“国父”。
“国父”那一定是缔造这一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
1、了解掌握孙中山创建革命党的过程——即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创建[时间、地点、革命纲领、作用]。
2、理解掌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4、分析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自主探究:自主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内容(在课本上批注),。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年,孙中山在(今美国夏威夷),组织革命团体。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在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担任总理。
2、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推翻,废除,建立,改革。
★成立的作用:。
★机关报刊:《》。
★革命指导思想——,1905年,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合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课件
识图明理
你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清 末 预 备 立 宪 张謇实业救国
1899年大生纱 民主革命思 救亡图存意识增强 清末政改失败 厂资产阶级壮大 想广泛传播
统一的资产 阶级政党
武装起义把革命形势推向高潮
武昌起义的成功是19世纪 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辛亥革命·意义
1894-11
1911-10-10
湖 。北突防御发力因量素减弱
武昌起义·起因
文学社 蒋翊武孙武 孙武事故 刘复基 蒋翊武 10日革命 共进会 湖北新军 计划泄露 彭楚藩 当晚起义 党人起义
蒋翊武 临时总司令
孙武 参谋长
准备充分
刘复基
彭楚藩
三位烈士 血染黎明
杨洪胜 工程八营起义 领导人熊秉坤
仓促发动
武昌起义·经过
武汉三镇
经过一夜激战,革 命军占领武昌,取 得首义胜利。11日 占领汉阳,12日夺 取汉口。起义军三 天内占领武汉三镇 。
广义
狭义
1912 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 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宣 统 帝
≠ 封建帝制
封建制度 皇帝,没了!
辛亥革命·意义 完成了“三民主义”的哪些任务?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 潮流的闸门。
历
史
功
绩
终结帝制
建立民国
什么 没变?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 完成;中国的双半社会性 质没有改变。
你说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辛亥革命·思维构建
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起义的情况,知道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大致情况。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72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知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图片等资料,带领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了解起义经过;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通过对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四、教材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剧变之一,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因而在整个近代史中,辛亥革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从历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来看,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中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以及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对旧版教材而言,新教材中增加了革命志士的奋斗一幕的内容,更加直观和严谨的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呈现出来,也让学生更加感慨,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而更加理解和崇敬辛亥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读图片、研讨资料,从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重难点:
【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2.武昌起义的经过如何?它成功了吗?
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从东面起的第三幅浮雕展现了武昌起义的情节。
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阅读教材P42,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
2,回答:
(1)黄花岗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中英勇就义的烈士被埋葬在哪里?被称为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答案提示:黄兴;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被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感受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2)根据所学回答P43“材料研读”问题。
答案提示:①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族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
②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④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
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3.讨论:同盟会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群众基础薄弱,准备不足。
教师点拨:失败原因还包括革命团体本身力量不足,革命团体内部人员质量良莠不齐等。
知识点二武昌起义
1.活动阅读教材P44,结合P45《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中左上角“武昌起义形势图”,回答:
(1)概述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经过和结果。
答案提示: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力:湖北新军。
经过:发动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2)阅读P45“知识拓展”,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当时还是清政府官员的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答案提示:说明起义军经验不足,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拱手将军政府都督的位置送给黎元洪,使革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3)根据所学思考: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配合等。
教师点拨: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来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2.识读P45图片《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回答:
(1)武昌起义胜利后的革命形势怎样?
答案提示:武昌起义的胜利鼓舞了全国的革命党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
(2)这次革命为什么叫“辛亥革命”?
答案提示: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故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教师点拨:武昌起义后不久,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就纷纷独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这是对清政府腐朽的、愚昧无知的反动统治的一种唾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3.讨论:
(1)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
答案提示:封建制度包括封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方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仅仅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小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国家为人民,不惜流血牺牲奋斗的理想,今天已成为现实。
他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