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_0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_0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摘要】从国内外目前给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与应用情况看,除了强化传统的水处理工艺之外,根据原水水质特征,将各种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与现有传统处理工艺联用,优化组合成新的净水工艺,是当前受污染微污染水的水质净化基本技术对策。

本文分析了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对策,通过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具体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污染水处理技术一、前言微污染水中的微污染物质给公众健康带来较大危害,而传统净水工艺又不能有效去除这些物质。

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检测出水中一些浓度很低、目前尚无法检测的物质。

这一切都对净化工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去除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污染物质,从七十年代起,水处理及相关专业科技工作者开始研究净化处理新技术,如光化学氧化、生物活性炭、膜过滤及氯消毒等替代技术。

目前的净水技术已能将任何微污染水处理到合格的饮用水,主要问题在于其经济可行性。

二、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对策分析根据水源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现状,主要可行的处理对策有:强化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如强化混凝、强化沉淀、强化过滤等;在原有常规处理工艺前增加预处理工艺;在原有常规处理工艺后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寻求新型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等。

目前,依据原水水质特征,将各种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与现有传统处理工艺集成联用,是当前受污染微污染水源水净化的基本技术对策;同时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寻求新型高效的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也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三、物理技术1、吸附吸附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强大的吸附性能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目前用于水源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AC)、硅藻土、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沸石、离子交换树脂,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臭味有较强吸附作用的疏水性物质——活性炭。

2、膜过滤技术膜分离法是指用高分子薄膜作介质,以附加能量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表面过滤分离的物理处理方法。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广州微污染水的研究(全文)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广州微污染水的研究(全文)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广州微污染水的研究关键字:强化混凝,助凝剂,预氧化药剂,高锰酸钾,聚丙烯酰胺(PM)XX:广州全市属珠江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水量丰沛。

但随着经济的迅速进展,作为母亲河的珠江水系,正面临着因日趋严峻的水污染所导致的一系列水质性水资源短缺。

饮用水源水质不断下降,严峻威胁到城市供水安全。

广州三大战略水源中,流溪河水环境质量优于III类;东江北干流(及增江)上中段满足III类,下段氨氮、石油类、总磷超标;沙洲水道DO含量低,石油类亦有超标现象发生。

目前,广州市内的有9个水厂中,除取水点在流溪河的江村水厂其水源水质尚能保持在II类外,其余均有超标,部分水厂仅能作工业用水水厂使用。

另一方面,RM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质参数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GJ标准相继出台。

特别是20XX年我国推出了最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XX》,其在水质指标方面,较旧标准《GB5749-85》增加了71项。

同时,新标准在关键参数上(例如浊度,CODMn)也了更严格的要求。

由于目前我国的给水处理厂构筑物更新较慢,多数仍沿用原有的传统水处理工艺,面对新情况存在应对上的不足。

因此,针对现阶段水源水质的特点,研究安全、高效、低耗的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本项目以珠江广州段的微污染水为研究目标,以浊度和浊度和有机物为主要考察的水质参数,通过强化混凝的方法,经过试验,提出一套强化混凝技术的方案,从而优化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保供水的水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水样本文在珠江内航道中靠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处取水做为初始水源水。

在实验期间,其CODMn范围在9.1mg/L-13.9mg/L 内,水质相对稳定。

为了使源水符合三类水源的要求,我们对所选取水样进行稀释后作为实验水样,并进行了强化混凝的研究。

在项目开展期间,实验水样的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期间水质情况1.2 主要实验设备实验采纳的主要设备及参数见表2。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由于水源水的水质的下降及传统给水处理工艺的不完善,使饮用水中含有mx 、thms等致癌物质,这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水质工作者不断地改进处理方法,并开发了新型的处理技术,包括:新型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等。

在本文中,笔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中图分类号: s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水保障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水。

随着工业化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源水水质的污染已经越来越厉害,水源水受污染更进一步恶化,水中有机物质逐渐增多。

从1960年以来,水源水质受污染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水的污染客观上推动了水质分析技术逐渐改进,水源中能够测得的微量污染物质的种类也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面临着新的水质进化技术问题。

面对源水中出现的污染新问题,人们就开始着手对水质净化的新技术的研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二.常见的处理微污染水源的水处理技术1.物理技术(一)吹脱吹脱的原理是利用水中溶解化合物的实际浓度区别于它的平衡浓度,使挥发性组分由液相扩散进气相中,其目的是去除挥发性有机物。

吹脱法的优点是费用低、操作简单,但它去除难挥发的有机物效果差。

当然,对于溶解有可挥发性化合物的污染原水,用填料塔进行曝气吹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吸附吸附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质强大的吸附性能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

目前处理水质问题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ac)、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硅藻土、沸石、离子交换树脂。

在这当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疏水性物质—活性炭。

(三)膜过滤技术膜分离法是新兴净化技术,其特点是:高分离、提纯度高、浓缩性能好。

膜过滤技术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做介质,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进行过滤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物理处理方法。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谢谢观看
传统工艺:
1、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可以 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有机物和部分重金属离子。其主要缺点是 处理效果有限,尤其是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
2、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 余氯和异味等。但其吸附容量有限,且需要定期再生。
4、安全保障:应加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已 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众多水污染源中,微污染水源水是最为普遍和严重 的一种。微污染水源水主要指受到有机物、氨氮、重金属、藻类等污染源影响的 水体,其水质状况不能满足饮用水安全标准。因此,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 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三、结论
微污染水处理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地解决微污染 水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或组合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 和创新,不断提高微污染水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做出更 大的贡献。
2、工艺改进:应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改进,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和减 少二次污染。例如,在活性炭吸附工艺中,可以研发新型活性炭材料,提高吸附 容量和吸附速率;在膜分离技术中,可以研究新型膜材料和膜组件,提高膜过滤 效果和降低成本。
3、成本降低:应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等方式,降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 技术的成本。例如,可以利用新能源和自动化技术改进水处理设备,提高设备效 率和降低运行成本;可以优化水处理工艺流程,减少处理环节和物料消耗等。
微污染水源水是指水中含有少量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的 水源。这些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微滤和超滤膜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处理微污染水源 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通过综合大量文献,概述了强化混凝概念、机理和影响因素;介绍了强化混凝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总结了强化混凝技术和混凝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强化混凝技术和混凝剂在研究和应用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以供今后研究参考。

强化混凝是在常规混凝的基础上,基于新型混凝剂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杂质、总磷和藻类等污染物质。

关于强化混凝,有强化混凝、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和强化絮凝等多种提法,本文统称之为强化混凝。

强化混凝技术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强化混凝技术是对常规混凝中药剂、混合、凝聚和絮凝任一环节或多环节的强化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水中污染物,包括低分子溶解性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强化混凝作用机理与常规混凝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包括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析物网捕作用和特殊混凝作用等。

向污染水体投入混凝剂后,一方面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胶体扩散层被压缩,ξ电位降低,胶体脱稳;另一方面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析物网捕等作用使脱稳后的胶体相互聚结成大的絮体并沉淀,最终固液分离。

新型高分子混凝剂的使用使以上作用得到强化,它不仅具有以絮凝体吸附水中非溶性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吸附作用;又能对水中溶解性低分子有机物产生很强的化学吸附和强氧化等多种净化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还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混凝剂品种、混凝剂投加量、水质、水力条件、水温、碱度和pH等。

只有优化这些反应条件,使混凝剂在最佳条件下起作用,才能达到强化混凝提高常规混凝效果的目的。

1强化混凝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1.1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英国早在1870年就开始应用混凝技术,但很快被生物处理所取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型高效混凝剂的不断问世,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水中有机物和磷的去除率,强化混凝技术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

微污染水处理研究进展

微污染水处理研究进展
理 论 广 角
I ■
Caiedcl i h e hoR e isnaTngew n进 展
刘 肃
( 州 市 自来 水 公 司 广 东 r- l 5 0 7 广  ̄ ' 1 l 0)
[ 摘 要] 年来我 国大 部分饮用 水源 已经受 到不 同程度 的微 污染 ,现有 常规处理 工艺 己无 法有 效地去 除此类物 质 。本文 叙述 了处理饮用 近 水源 中微 污染物 的主 要技 术 ,包括 生物 氧化 预 处理 、化学 氧化 预处 理 、强化 混凝 、活性 炭 深度 处理和 膜 分离 技术 ,并且 概括 了各种 处理 方 法 的适用 适用 范 围和 优缺 点 。 [ 关键词] 污染 生物氧化 化学氧化 强化混凝 活性炭 膜分离 微 中图分类号 :X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1 0 — 1 x( 0 0 2 — 2 4 0 994 2 1) 50 7- 1 0
近年 来, 随着我 国工 业的 发展和 农用 化学 品 的增 加 ,我 国大部 分饮用水源水质 已经受到不 同程度 的污染 ,并呈发展趋 势。溶解性有 机 物与金属 离子微污染程度加 深、生活污水 与工业废水 中难 降解有机 物质增加 ,内分 泌干 扰物 、藻 毒素等有机污 染 日益严重 。 自来水厂利 用常规混凝剂 与现有常规处 理工艺 己无法 有效地去除此类 物质 , 目前 处理饮用水源 中微污染物 的主要技术是 强化常规工艺技 术或增加深度 处理 。主要处理技术 如下 : 1、 生 物 氧 化 预 处 理 生物 预处理 ,是 指在 常规 净水 工艺之 前增 设生 物处 理工 艺 ,借 助于微生物群 体的新陈代谢 活动,去除水 中可生化有机 物特别是低分 子可溶性有机 物、氨氮 、亚 硝酸盐 、铁 、锰等污染物 。夏四清等人 【 l 】 研究 受污 染饮用 水源 的生 物预 处理技 术 ,结果 表 明,生物 预 处理对 氨氮有较好 的去 除效 果,去除率在 8 %以上,C D 去除 2 %一 3 %, 0 O 0 0 浊度去 除 5 %左右 ,达到 了预 处理 的 目的 ,减少 了混凝剂 的投加量 。 O 生物预处理技 术是去除微污 染原水中氨氮和 有机 污染物 的一种 行 之有效的方法。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 ,氨氮去除率可达 8 %以上 , 0 同时还 可 以减 少水处理 中氯 的消耗量 ,减少水 中 卤代有 机物 的生成 。 但 水 中大部 分天然 有机 物 的 分子质 量 较大 ,一 般可 生化 性 较差 。 生物处理运 行管理 比较复杂 ,需增设充气供氧 系统和反冲洗 再处 理等相关 设备,这些都增大 了水厂投资和 运营费用 ,同时也加大 了水 厂运行 管理的难度 。同时,生物预处理技 术对有机物浓 度有较高 的要 求 。在微 污染给水水源 中,低浓度 的有机 物成分无法满 足微生物对 营 养物质 的需求 ,预处理 效率低 。因此 ,生物氧化预 处理在 国内尤其 在 北方地 区未得到较普 遍的推广应 用 。 2、 化 学 氧 化 预 处 理 化 学氧化 预处 理技术 是依 靠投 加 的化学氧 化 剂的氧 化 能力 ,分 解 破坏 水中有 机污 染物 ,再利 用混 凝剂 脱 除胶体 悬浮物 ,使 水质 达 到 处 理 要 求 。 目前 采 用 的 氧 化 剂有 氯气 、 高锰 酸 钾 、 高 铁 酸 钾 、 臭氧等 。过去 通常采 用预 氯化 处理 的方 法来破 坏 水源 水中胶 体 ,氧 化有机 物 ,但 由于在 原水中大量加氯所 产生 的三 氯甲烷等对人体 有致 癌 的潜在 危险 ,预氯 化处理 微污 染原 水 已经 引起人 们 的担心 fJ 因 2。 此 , 采 用 其 他 氧 化 剂 对 微 污 染 原 水 进 行 预 氧 化 的 研 究 已引 起 广 泛 关 注 。投 加高锰 酸钾 能氧化 分解 原水 中低 分子 有机 物 ,再投 加硫酸 铝 等混凝 剂 ,形成 的絮体 颗粒较 粗 大 ,从而使 出水 水质 比投 加常规 混 凝 剂 的 出 水 水 质 提 高 化 学 预 氧 化 处 理 方 法 对 微 污 染 水 源 水 有 一 定 处 理 效 果 , 但 额 外 投加药 剂会 使处理 成本 增大 。另 外 ,化 学氧 化预 处理 有可 能使 出水 氯化 后 的致 突 变性 或多或 少地 增加 。

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强化混凝是指水处理常规混凝处理过程中,在保证浊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控制pH 值来实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过程。

依据国内外进行过的试验研究及应用,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强化混凝;水处理;研究进展混凝作为重要的处理单元在各种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决定着后续流程的处理效能以及最终出水水质,在水处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混凝过程的影响因素众多,混凝过程的控制难度大。

近年来围绕混凝过程的优化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包括多重絮凝、多级微絮凝以及絮体破碎再絮凝等,均有效地改善了混凝效能。

这些混凝过程大多需要在常规混凝的基础上,再进行不同形式的絮凝过程,因此混凝的条件和过程与常规混凝有一定差异,对混凝过程的凝聚阶段与絮凝阶段也会有不同要求。

目前,研究人员已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

1 混凝环节在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资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增加了水处理和废水处理后重复利用的难度与处理成本。

去除水中悬浮物难度最大的是尺寸小于1µm 的胶体和细微颗粒。

它们的组成极为复杂,如各种微细的粘土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腐殖质、油和藻类物质等。

细微粘土矿物质作为一种吸附较强的载体,表面常附着各种有毒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病原细菌、油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不仅对人体健康具有直接或潜在的毒害作用(如天然体中的腐殖质、藻类物质,在水净化处理的氯消毒过程中,可与氯形成氯代烃类致癌物质),而且会严重恶化处理水质条件,增加处理难度。

尤其是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给水、废水的常规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过程中,造成沉淀池絮体上浮、滤层易穿透,导致出水水质下降、运行费用增加等困难。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目前采用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水中这些细微污染物,虽然一些深度处理技术,如臭氧活性炭、膜滤等能够有效的去除某些纳微米级污染物,由于一次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在城市给水及废水处理回用工程中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强化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

强化混凝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

关 键 词 高 锰 酸 钾 次 氯 酸 钠 预 氧 化 强 化 混 凝 微 污 染 水
S t ud y o n Tr e a t me n t o f Mi c r o—p o l l ut e d Ra w Wa t e r b y En h a n c e d Co a g u l a t i o n
2 0 1 6年 第 4 2卷 第 1 2 期
De c e mb e r 2 01 6
工 业 安 全 与环 保
I n d u s t r i a l S a f e 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4 7 ・
化, 并 配合 使用 黏土 及粉 末 活性 炭混合 物 , 以期 在 出
水 铝含 量不 超标 的情 况下 , 提高 C O D M 、 嗅 味和 色度
的去除 效果 。 1 试 验材 料 与方 法 1 . 1 材料 与仪 器
水 氯化物 量超 标 。因此 , 笔者 探 索 了调 整 p H, K M n O , 与高铁 酸盐 联 用 , K M n O 4与 次氯 酸 钠 联 用 进 行 预 氧
厂进水 的 C O D M 质量 浓 度 维 持在 6 m g / L左 右 , 色 度 高达 4 0左右 , 嗅 味强烈 , 而浊 度一 般在 1 0 N T U以下 , p H为 8 . 3左 右 。该 水 厂 为 保证 出水 达 标且 稳 定 , 大 量投加聚合氯 化 铝 ( P A C ) ( 3 5—6 5 m g / L ) , 效果较差 , 同时 , 出水铝含 量 出现超 标现象 。这是 因为原 水浊 度 较低 , 使得 昆 凝 形成 的絮体细小 松散 , 难沉淀 , 容易 出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环境科学21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章 亮,林佳玮(长兴绿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100)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好成绩,无论是工业领域还是农业领域,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但有发展的地方就会存在污染,尤其是那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污染的程度更为严重。

而水作为人类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受到了各种程度上的污染。

其污染程度包括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以及轻度污染。

轻度污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污染。

对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是当前我国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对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也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因此,解决微污染水源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并对我国未来水污染问题作出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对策;学习与思考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而言,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灌溉,在工业生产上,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生产,这无形中也对水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排放出一些有毒有害的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废弃水源进行相对应的处理,从而减少有害水源的产生,对微污染水源进行处理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质量,从而保障工业用水以及农业用水,同时引入电气工程自控系统更能有效的解决微污染水源问题。

1 电气工程自控系统 所谓电气工程自控系统,它就是指主要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化的目的。

不再一味的使用人力,而是通过计算机以及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及时准确的掌握电气工程在作业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快速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推动我国电气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更好的将电气工程自控系统应用在各个领域,从而使我国在微污染水处理工艺上变得更加科学与合理,减少水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新版)

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新版)

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新版)摘要:对微污染水源的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

详细阐述强化混凝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pH值、温度、碱度和原水水质等,同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强化混凝方法,并对该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污染;强化混凝;粉末活性炭(PAC);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水源地饮用水污染对给水工程造成了各种损失,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挑战。

微污染水源指的是水体的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指标已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作为生活饮用水源水的水质要求,但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尚可使用的原水。

水源水质的恶化,一方面势必额外地投加大量的混凝剂,使制水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水中藻类过避繁殖,使给水产生一定的色度和臭味,水源水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此外,由于水源中污染物质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靠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净化工艺又很难去除掉,尤其是有机物,结果致使城市居民不得不长期饮用这种不安全的水,因而选择一种适合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方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强化混凝内涵强化混凝是给水常规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强化混凝,可去除原水中绝大部分的浊度、色度,提高常规混凝法处理中天然有机物(NOM)去除效果,最大限度地去除消毒副产物前驱物(DBPFP)等有机物。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强化混凝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开发高效、环保的混凝剂和助凝剂
总结词
开发高效、环保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是强化混凝技术的重 要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传统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或环保性差等 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成为了 研究的重点。通过研发新型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可以更 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强化混凝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优缺点
总结词
强化混凝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 、经济实惠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
详细描述
强化混凝技术的优点在于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 实惠等。通过使用混凝剂和絮凝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多 种污染物,提高水质。此外,强化混凝技术适应性强, 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处理中。然而,强化混凝技 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首先,处理过程中可能会 产生大量的沉淀物,需要定期清理和运输,增加了运营 成本。其次,强化混凝技术对废水的水质和浓度变化适 应性较差,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优点
强化混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 提高水质;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水处 理成本;新型混凝药剂的发展为新型污染 物去除提供更多可能。
VS
缺点
强化混凝技术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增加水 处理成本;药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产 生二次污染;工艺流程调整需要充分考虑 实际情况和效果。
05
强化混凝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深入研究混凝过程的机理和规律
总结词
深入探究混凝过程的机理和规律是强化混 凝技术发展的关键。
详细描述
混凝过程是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机理 和规律直接影响着处理效果。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对混凝过程的机理和规律的研 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 现混凝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控 制和优化混凝过程,提高处理效率。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多,我国的江河湖海等水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现象的存在不仅对生态平衡造成了较为大的威胁,而且对人们的饮水健康造成了较突出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对污染水源水的有效处理,保障人们的饮水健康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我国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作出简要总结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引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饮用水污染情况的加重。

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有害物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且无法通过沉淀、过滤等手段进行彻底净化的地表水就被称之为微污染水源水。

当前我国能够政府部门已经为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并研发出了多种处理技术,但为了进一步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仍需要对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

一、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一)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利用的主要是臭氧的氧化能力,具体地来说,将臭氧这种物质融入水体中能够快速地对水体中的溶解性有害物质、土霉味物质等进行有效去除,由此以实现水质的提升。

除了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之外,臭氧还能够杀除水体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实现水体的杀菌消毒。

在微污染水源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臭氧这一物质往往与活性炭结合使用,即在利用臭氧将水中的溶解性有害物质进行氧化之后,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而在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中,臭氧又能帮助活性炭将水中的大分子溶解物氧化为小分子溶解物,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实现水质的进一步优化。

(二)膜过滤深度水处理技术与臭氧氧化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相比较,膜过滤深度水处理技术具有更突出的物理性特征,这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由于水体净化效果较好而被相关研究者予以了十分密切的关注。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对策分析

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治理一、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现有技术的研究进展现阶段,我国的现有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在深度处理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臭氧氧化处理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资源中的卤代甲烷前提物、溶解性的有机物以及土霉味的物质,对微污染水源的微生物进行杀毒,进而提升水质。

该技术主要是臭氧消解能力与活性炭吸附能力的结合。

其次是膜过滤深度处理技术。

该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色度、异味以及细菌,对之前消毒所残留的副产品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该技术主要包括超滤、微滤、纳滤以及反渗透等四方面处理技术,它能够使微污染的水源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是一种适用性极广的有效的处理技术。

最后是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

该技术通常是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以及半导体光催化剂,来进行有毒物质的转化[1]。

2新技术的研究进展现阶段,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在新型处理技术方面也有个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美国研发的膜-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经突破了试验阶段,逐渐开始了实际的应用。

而且,此项技术的成果显著,还为研究人员其他污染物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结合膜与生物反应器,以膜分离方式代替传统的固液分离装置,从而实现微污染水源水中微生物的拦截,实现水生物分离,极大地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和膜-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技术一样,这项技术在实际的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后是其他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

二、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对策分析1强化传统工艺强化传统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效率。

首先,要进行混凝技术的强化,提高该技术的强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混凝技术的强化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剂投加量、投射絮凝剂、投加新型药剂、改善絮凝条件等方式进行,其中,助凝剂以及药剂的措施是进行混凝技术强化的关键措施。

微污染水混凝强化预处理研究

微污染水混凝强化预处理研究

微污染水混凝强化预处理研究摘要:用水安全一直是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原水因为各种原因水质条件恶化,普通给水处理工艺已无法使出水满足要求,必须加入混凝预处理工艺来提高出水水质。

本文以上海某水厂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研究不同药剂作为预处理药剂及其投加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预处理;浊度;次氯酸钠;高锰酸钾1.前言天然水体中含有的物质十分复杂,如盐类、有机物、气体及胶体类物质、微生物等,其常规处理工艺由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组成。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天然水体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而常规处理工艺对这些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十分有限;同时人们对用水安全问题愈加重视,水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极大的关注,水质标准不断提高。

混凝是去除胶体和悬浮颗粒的重要工艺,把小颗粒聚集成容易沉降的大颗粒,大的絮凝体被沉淀和过滤除去。

给水预处理是在常规处理工艺前,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初步处理从而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进而提高出水水质。

较成熟的预处理技术有化学药剂预氧化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物预处理法等。

预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势较高的氧化剂来氧化分解或转化水中污染物[1]。

Martin[2]阐述了化学预氧化对水中颗粒物的影响机理,即单独预氧化可以直接减少颗粒物浓度或大小,降低了出水浊度。

活性炭是一种内部孔隙结构发达、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微晶质碳素材料[3],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改善色度。

生物预处理大多采用生物膜类型的反应器,如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流化床、生物活性炭滤池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等多种形式。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 原水水质原水均取自水厂进厂原水,在实验室混合后进行试验,实验期间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2.2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本试验采用的混凝剂分两种:聚合氯化铝铁(PAFC),预处理药剂分别选用次氯酸钠溶液、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溶液。

测试项目包括:浊度、色度、紫外吸光度(UV254)、pH、混凝实验六联搅拌机、电子天平2.3 试验内容和方法试验考察定量的混凝剂和不同预处理药剂的组合净水的效果,固定投加25mg/L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分别投加不同量的预氧化试剂和在不同时间投加预氧化试剂,探讨预氧化时间与混凝效果的关系。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王振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王振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王振摘要:中国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

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技术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论文分析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并提出一些水处理措施,希望可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深度处理;强化处理;组合工艺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飞速发展着,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业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也会导致农用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的增加,而这些污染品大多都会排入河流导致河流污染,我国大部分城镇的饮用水源都会有各种程度的污染。

而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水源污染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对污水源处理技术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针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水污染问题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1微污染水源水及其特点微污染水源水是指受到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其中部分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规定标准的饮用水源水。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有机物。

由于水中有机物的存在,其对胶体的保护作用和稳定性的提高,使水处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氨氮值偏高,将影响混凝效果,带来异味,并且加氯消毒后易与原水中的腐殖质结合产生有机卤化物等消毒副产物,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传统净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2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2.1膜过滤技术现在对微污染水源的处理技术中,膜过滤技术能高效地处理微污染水源的问题。

它的主要结构分为:超滤、微滤和纳滤,微污染水源在经过膜过滤技术的处理后能够将水源中的色、味和细菌通通地处理掉,能够保证水的安全和质量,相关的研究表明对经过膜过滤技术处理后的水源能够完全达到国家的标准,对水中的杂质和细菌能够做到有效去除。

由于膜过滤技术的重要性,国内外的学者对它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使膜过滤技术本身具备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1. 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微污染水源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饮用水安全的关键因素。

微污染水源水指的是受到轻度污染,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水源,如含有微量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地表水、地下水等。

研究和发展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对于保障我国饮用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文章将介绍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的重要性。

将重点分析当前国内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各类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文章还将探讨新兴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如高级氧化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膜技术等。

本文还将对未来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微污染水源的定义与特征微污染水源是指水质中存在的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但因为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较大或难以降解等特点,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的水源。

这类水源通常包括经过初步处理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定义上,微污染水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其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等指标低于常规污染水体,但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药物残留、激素等难以通过常规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的污染物。

污染物种类多样:除了常规的有机物、无机物外,还包括内分泌干扰物、药物残留、个人护理产品等新兴污染物。

污染物浓度低:微污染水源中的污染物浓度通常较低,难以通过传统的监测技术进行检测。

污染物毒性大:微污染水源中的某些污染物虽然浓度不高,但具有较高的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

污染物难以降解:部分污染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难以通过自然降解或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去除。

影响范围广:微污染水源可能影响到饮用水安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多个方面,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强化混凝—超滤处理微污染窖水及其有机物特性的研究

强化混凝—超滤处理微污染窖水及其有机物特性的研究

强化混凝—超滤处理微污染窖水及其有机物特性的研究强化混凝—超滤处理微污染窖水及其有机物特性的研究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窖水作为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源,受到了各种有机物的污染,如农药、化肥残留物等。

这些有机物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窖水的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强化混凝—超滤技术对微污染窖水进行处理,探讨有机物的特性变化。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一处受微污染的窖水源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采用化学试剂进行混凝处理,加速污染物的聚结沉淀。

接着,使用超滤膜进行物质筛选,从水中去除颗粒物和有机物。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集了窖水样品以及处理后的水样,对比分析两者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

结果和讨论:在混凝处理后,窖水样品的悬浮物明显减少。

混凝过程中,化学试剂与水中微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

通过显微观察,我们发现沉淀物是颗粒状的,并且聚集了大量悬浮物和有机物。

接下来的超滤过程进一步去除了悬浮颗粒,使处理后的水清澈透明。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特性变化,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水质分析。

结果表明,微污染窖水样品中的有机物浓度明显高于处理后的水样。

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包括苯酚类、多环芳烃和农药残留物等。

经过强化混凝—超滤处理后,窖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显著降低。

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我们发现处理后的水样中主要的有机物是脂肪酸和蛋白质类化合物。

这说明强化混凝—超滤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窖水中的农药和多环芳烃等有机物。

此外,我们还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生物毒性测试。

结果显示,处理后的水样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明显降低,说明强化混凝—超滤技术不仅可以去除有机物,还能减少水体的生物毒性风险。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混凝—超滤技术可有效处理微污染窖水,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悬浮颗粒。

处理后的水样具有良好的水质指标,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变化为脂肪酸和蛋白质类化合物。

此外,经过处理的水样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降低,使其更适合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微污染水源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对微污染水源的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

详细阐述
强化混凝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pH值、温度、碱度
和原水水质等,同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强化混凝方法,并对该技术在微
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污染;强化混凝;粉末活性炭(PAC);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水源地饮用水污染对给水工程造成了各种损失,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
挑战。

微污染水源指的是水体的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指标已不能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作为生活饮用水源水的水质要求,但通过特
殊工艺处理后尚可使用的原水。

水源水质的恶化,一方面势必额外地投
加大量的混凝剂,使制水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水中藻类过避繁殖,
使给水产生一定的色度和臭味,水源水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此外,由于水源中污染物质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靠国
内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净化工艺又很难去除掉,尤其是有机物,结果致
使城市居民不得不长期饮用这种不安全的水,因而选择一种适合的微污
染水源水处理技术方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强化混凝内涵
强化混凝是给水常规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强化混凝,可去除原
水中绝大部分的浊度、色度,提高常规混凝法处理中天然有机物(NOM)去除效果,最大限度地去除消毒副产物前驱物(DBPFP)等有机物。

它是为提高常规混凝效果,通过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改变混凝剂的匹配或调整pH值,保证浊度去除率的同时提高水中有机物去除率所采取的措施。

广
义上说,可通过改善混凝条件提高出水水质。

一般认为,混凝过程是混
凝剂水解产物对水中胶体进行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使其脱稳,从而
形成细小的颗粒,继而絮凝为大而密实的矾花,并通过吸附架桥或网捕
作用使脱稳的胶体生成粒度较大的絮凝体,再通过沉淀和过滤进行分离
去除。

而水中分子质量较小、溶解度较大的有机物在一般混凝条件下去
除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不易被混凝剂的水解
产物--金属氢氧化物所吸附,有机物不fEl增加r胶体表面电荷,而且
造成空间位阻效应。

但是,如果通过改善混凝处理条件,即在低pH值、高混凝剂用量的强化混凝条件下形成大量金属氢氧化物,改善混凝剂水
解产物的形态且使其正电荷密度上升,同时低pH值条件会影响有机物离解度和改变水中有机物存在形态,有机物质子化程度提高,电荷密度降低,进而降低起溶解度及亲水性,成为较易被吸附的形态。

Randtke认为强化混凝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主要包括胶体状天然有机物(NOM)的电中和作用,腐殖酸和富里酸聚合体的沉淀作用,以及吸附于金属氢
氧化物表面上的共沉淀作用。

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而言,依靠后一种作
用即吸附于混凝剂的金属沉淀物上而去除。

美国环保局认为,强化混凝
是达到饮用水消毒/消毒副产物(D/DBP)条件第一实施阶段,控制饮用水中NOM的最佳方法之一,并通过了消毒剂/消毒副产物(D/DBP)法规,要求“给水进行强化絮凝处理”。

2强化混凝影响因素
天然有机物的混凝主要依靠压缩双电层、电性中和、吸附架桥以及混凝剂沉淀物的网捕卷扫等。

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其去除率的大小受混凝剂的种类和性质、混凝剂的投加量、pH值、碱度以及原水水质等因素的影响。

2.1混凝剂种类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水质,混凝剂的选择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说无机(铁盐及铝盐)混凝剂对TOC去除效果比有机絮凝剂好,这是因为有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在天然水混凝过程中,只能产生电中和作用并参与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沉淀,不能吸附有机物;而铝盐和铁盐不但可以起电中和作用使胶粒脱稳形成腐殖酸和富里酸的铝、铁聚合物以利于沉淀去除,而且还能在形成的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提供强烈的吸附作用,同时还有网捕作用。

高分子絮凝剂有很好的助凝效果,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生物絮凝剂以其无毒、
可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2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徐勇鹏等通过一些对比实验,探讨混凝剂量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分别对不同原水浊度下不同有机物含量的水样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率也随之相应地提高。

当浊度的去除率达最大值80%时,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继续增加,CODMn、uV254的去除率仍有提高,这是因为混凝剂水解形成的缩聚产物如[AIn(H2O)m(OH)3n]的巨大的超吸附作用发生共沉淀的效果。

随着投药量的继续增加,已被中和的带负电的胶体离子可能重新因吸附作用而带正电,并重新获得稳定,混凝效果减弱,从而表现为CODMn、uV254的去除率提高变得缓慢。

适量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能有效提高浊度、有机物的去除,并且去除有机物的投药量高于除浊的投药量。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增加混凝剂的投药量,过高量会引起胶体重新稳定,并且易产生大量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合适的投量应该根据水源水质特点和处理后水质要求来确定。

2.3pH值对混凝的影响
水温恒定时,pH值是影响混凝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每种混凝剂因其自身特性通常具有自己最佳的pH值范围。

浊度和有机物最佳去除的pH值范围并不吻合。

随着pH值由小变大,通常在pH值在5.0~6.0之间时,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这是因为铝盐、铁盐在此条件下水解产物带较高正电荷,而富里酸和腐殖酸等溶解性有机物带过量负电荷,因此在此pH值内电性中和作用比较明显。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影响混凝剂水解速度、产物的存在形态与性能。

以铝盐为例,铝盐水解过程中所生成的A1(OH)3胶体物质是典型的两性化合物,当它离解时,既能生成带正电的阳离子,也能生成带负电的阴离子,混凝中负电性土壤胶体的脱稳凝聚需要大量正电荷混凝剂,当pH>8.5时,Al(OH)3离解生成铝酸盐,使AI(OH)3胶体带负电;当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