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及优化建议
01
02
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经过 实施后的测试和运行观察 ,局域网内设备通信正常 ,IP地址管理便捷,各部 门间实现了有效隔离,整 体方案满足设计需求。
优化建议
03
04
05
针对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 ,预留足够的IP地址空间 。
定期对局域网内的IP地址 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整理 ,避免IP地址浪费和冲突 现象的发生。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IP地址基本概念 • IP地址管理策略 • 局域网内IP地址规划实例分析 • 互联网中IP地址应用探讨 • 实验环节:配置网络设备实现局域
网通信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必备知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地址作为网络通信的基础,对 于每个人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IP地址分类方法
01
02
03
04
A类IP地址
B类IP地址
C类IP地址
首位以0开头,网络号占7位, 主机号占24位,适用于大型网 络。
前两位以10开头,网络号占14 位,主机号占16位,适用于中 型网络。
前三位以110开头,网络号占 21位,主机号占8位,适用于 小型网络。
特殊IP地址
包括环回地址(127.0.0.1)、 广播地址、多播地址等,具有 特殊用途。
互联网中典型应用场景介绍
远程办公
员工通过VPN等远程访问 公司内部资源,需要分配 相应的IP地址。
在线教育
学生和老师通过在线教育 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平台 服务器需要配置公网IP地 址。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IP 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IP 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学会查看和设置计算机的IP 地址
3.了解IP 地址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过程和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IP 地址的基本知识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查看和设置IP 地址的方法
3.通过计算、探究掌握IP 地址的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视频养成安全上网的好习惯。
2.通过随堂训练认识到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IP 地址的格式和IP 地址的分类
教学难点:IP 地址的分类,主要包括IP 地址的分类原理,A、B、C 三种基本类型,IP 地址的地址范围,可支持的网络数目和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思考、游戏扮演
【教学手段】多媒体自动录播教室、平板电脑、智慧教学云平台及交互系统
【教学过程】
疑难问题:
换回接口预留问题,大多数系统把127.0.0.1 作为换回接口,允许运行在同一台主机上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TCP/IP 协议通信,如果发送消息给127.0.0.1,此消息将回传给自己。
特殊的IP 地址:字节为255 的表示广播,如192.168.1.255;字节为0 的表示网络,如
课堂小结D、0
5、某中学要建立一个教学用计算机房,机房中所有计算机组成一个局域网,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该机房中计算机的IP 地址可能是()。
A、225.220.112.1 B、172.28.84.12
C、10.120.128.32
D、192.168.126.26。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构成、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3. 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法,提高网络应用的安全性。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2. IP地址的分类3. 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4. IP地址的计算方法5. IP地址的管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构成、表示方法、计算方法及管理方法。
2. 教学难点:IP地址的计算方法及管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构成、表示方法、计算方法及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IP地址的应用和管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网络图片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IP地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 知识讲解:讲解IP地址的构成、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IP地址在网络中的应用和管理。
5. 课堂互动: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IP地址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IP地址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讲解IP地址的演化过程,从IPv4到IPv6的发展。
2. 让学生了解当前网络中IP地址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3. 引导学生关注IP地址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七、实践操作1. 让学生在计算机上配置IP地址,包括手动配置和自动获取。
2. 让学生通过网络工具查询IP地址信息,如IP地址查询网站、命令行工具等。
3. 让学生了解网络中IP地址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八、课堂检测1. 设计一份有关IP地址的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 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测试题,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 《IP地址及其管理》优质课说课课件
• 学生思考:网络民警通过 什么追踪锁定了犯罪嫌疑 人?
• 学生回答:IP地址
• 通过网络视频导入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 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 节课课题。同时对学生 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 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二、新课授知—任务(1)获取新知:IP地址的概念(4min)
• 学生操作:查询本机IP地 址
• 组内比较:将查询到的IP 地址与组内其他同学作比 较。
• 学生记录:将查询到的IP 地址记录下来以做备用。
• 学生亲历查询IP的过程, 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IP地址唯一 性的理解。学生自己操 作查询,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主体性作用,又锻 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设问:
• 1、IP地址的管理的机构是 那个机构?
• 2、管理机构又是如何对IP 地址进行管理的?
• 学生总结:层级式管理
设计意图
• 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 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 过查阅IP管理的相关资 料,培养学生合理使用 IP地址的信息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三、拓展延伸:新的IPv6(3min)
重
难 点
03 学生求知的欲望强烈,对IP地址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学
要正确的说出IP地址的概念,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转换,掌握IP地
情 分 析
知识 址的分类并学会判别一个IP地址属于哪一类地址,培养学生的计算 技能 思维和信息意识。
目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任务引领、合作探
高中信息技术_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本就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同时具备一些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但是对网络理论的学习还需加强。
特别是本节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
如何增加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求学就成了本课因着重考虑的地方。
任务驱动,兴趣导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设计思路】:兴趣点导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学目标】:理解IP地址概念,掌握其格式与分类,了解IP地址的管理。
【重点难点】:1.IP地址的格式(难点);2.IP地址的格式(重点);3.IP地址的分类(难点)(重点)【设计的教学核心问题】: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分类【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用具】:教学课件PPT,moodle教学平台讨论回答)【阅读材料:】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范围1-126,第一个字节是网络标识,后三个字节为主机标识(1+3)。
B类地址:第一个字节范围128-191,前两个字节是网络标识,后两个字节为主机标识(2+2)。
C类地址:第一个字节范围192-223,前三个字节是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字节为主机标识(3+1)。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IP地址,其余同学来判断书写的IP地址分别属于哪一类?它们的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分别是什么?【例题:】1. 主机IP 地址为:126.0.254.251 中,代表网络标识的数字是()A.126 B.126.0 C.254.251 D.251分析:首先根据第一个字节判断IP地址分类,再根据分类判断网络标识。
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IP地址的分类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和巩固学生对IP地址分类的印象4.IP地址的管理:因特网地址分配机构负责全球IP地址与域名的管理。
通过一个短片让学生了解IP地址是如何管理和分配的。
IP地址作为一种资源,并没有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解决IP地址短缺的矛盾,人们推出了新一代的IP地址版本(IPv6)。
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也是一种资源三、随堂测验:学生登录moodle教学平台,完成本节课的随堂测验题。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2. 掌握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3. 了解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4. 学会配置和管理本机的IP地址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1.1 IP地址的定义1.2 IP地址的作用2. IP地址的分类2.1 单播地址2.2 广播地址2.3 组播地址3. IP地址的表示方法3.1 二进制表示法3.2 点分十进制表示法3.3 十六进制表示法4. IP地址的计算方法4.1 子网掩码的概念与计算4.2 子网划分的方法与计算4.3 默认网关的设置与计算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IP地址的概念1.2 讲解IP地址的作用和重要性2. 讲解IP地址的分类2.1 分别讲解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 讲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3.1 演示二进制、点分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法的转换过程3.2 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4. 讲解IP地址的计算方法4.1 讲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和作用4.2 演示子网划分的方法和计算过程4.3 讲解默认网关的设置方法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IP地址分配方案,包括子网划分、默认网关设置等2. 练习配置和管理本机的IP地址五、课后作业1. 复习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2. 查阅资料,了解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3. 思考如何防止IP地址的冲突和盗用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4. 学生对IP地址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 IP地址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6.1 IP地址的演变过程6.2 IP地址的发展趋势2. 公网IP地址与私有IP地址6.3 公网IP地址的分配和使用6.4 私有IP地址的定义和应用3. 动态IP地址和静态IP地址6.5 动态IP地址的原理和应用6.6 静态IP地址的设置和优缺点七、案例分析1. IP地址冲突案例7.1 IP地址冲突的原因和后果7.2 冲突解决的方法和策略2. IP地址盗用案例7.3 IP地址盗用的手段和防范措施7.4 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巧的培养八、实践操作1. 使用网络工具查询IP地址信息8.1 IP地址查询工具的使用方法8.2 练习查询本机的IP地址和其他网络设备的信息2. 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的IP地址8.3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IP地址配置方法8.4 实践操作,掌握网络设备的IP地址管理技能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9.1 IP地址的概念、分类和表示方法9.2 IP地址的计算方法和配置管理9.3 IP地址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安全十、布置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针对课后作业要求,思考和练习IP地址的管理技能3. 结合生活实际,探究IP地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4. 学生对IP地址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 结合时事热点,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十一、复习与测试1. 对IP地址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记忆。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eaching Design of "IP Address and Its Management"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作业《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海南实验中学吴爱锐一、教材分析通过对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网络是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的平台。
本章在此基础上介绍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但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上机实践,让学生慢慢接受这个概念,可以通过:让学生查看本机的ip地址,比较周围同学的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这样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ip地址”效果会好一些。
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绍因特网地址的分配和分级的管理方式。
二、学情分析我校是省农垦总局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学生大部分来自全省的各个农场,由于农场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教学基本都是零起点,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略有了网络方面的知识,但对网络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分析a: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 ip地址的管理办法。
(2)、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b:能力目标: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c: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难点、关键:ip地址的格式五、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
整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以从学生“动手”中发现问题,又在学生的“动手”中解决问题为主脉展开的。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IP地址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3. 培养学生配置和管理IP地址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IP地址的分配和回收原则。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1.1 IP地址的定义1.2 IP地址的作用2. IP地址的分类2.1 单播地址2.2 广播地址2.3 组播地址3. 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3.1 IP地址的构成3.2 IP地址的表示方法4. IP地址的配置与管理4.1 静态IP地址配置4.2 动态IP地址配置4.3 IP地址管理工具的使用5. IP地址的分配与回收原则5.1 IP地址的分配原则5.2 IP地址的回收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IP地址的配置与管理IP地址的分配与回收原则2. 教学难点: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IP地址的配置与管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构成与表示方法、配置与管理、分配与回收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IP地址的应用和管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IP地址及其管理的课件。
2. 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操作。
3.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案例,用于案例分析。
4. 教学工具:准备网络教学工具,如网络模拟器、IP地址管理软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设备之间是如何实现通信的,进而引出IP地址的概念。
2. 讲解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解释IP地址的定义,阐述其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3. 讲解IP地址的分类:详细介绍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组播地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4. 讲解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讲解IP地址的四个字节构成,演示IP地址的表示方法,如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高中信息技术_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 IP地址及其管理一、背景信息1.模块:高中网络技术技术应用2.年级:高中二年级非上机时间15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 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了解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的作用。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以IP地址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再逐步深入到与IP地址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如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配置等,由表及里,由浅和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相对枯燥,因此本节课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体会到学习网络技术相关理论的快乐,为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找到合适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IP地址资源短缺的危机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三)学生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域名的基本知识,初步的网络应用能力。
对于IP地址有些同学只是听说过有这个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多没有真正在计算机上打开IP设置的页面,并且多数学生对二、十进制的转换也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学生来说IP地址是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而有带有新鲜感的名词。
(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2)网络探究教学法(3)小组协作式学习。
(五)课前准备:任务单、相应素材准备三、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校园安全巡查工作提出问题,借助网络技术访问远程的网络摄像头,现场程序给学生远程的监控画面:通过IP地址访问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
【师生互动】提问:教师是通过什么手段访问到千里之外的网络摄像头的?引导学生观看后回答:IP地址【教学效果】此部分引入学生对远程访问到的实时画面应该比较感兴趣,很多学生对神奇的网络技术赞叹之时,由此提起了学生对IP地址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参与话题的讨论,此时虽然学生对IP地址这个概念有点陌生,但开始渐渐关注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学习IP地址有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
中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信息技术《IP地址及管理》
中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信息技术《IP地址及管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类、格式和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运用IP地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2. IP地址的分类3. IP地址的格式与计算方法4. 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5. IP地址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格式、计算方法及管理和分配机制。
2. 教学难点:IP地址的计算方法、管理和分配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格式、计算方法及管理和分配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IP地址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练习法: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网络通信的实例,引出IP地址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让学生了解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3. 讲解IP地址的分类,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4. 讲解IP地址的格式与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IP地址。
5. 讲解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6. 分析IP地址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8. 总结讲解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9.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包含IP地址计算和应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验他们对IP地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互动: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问答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理解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1.【课题名称】IP 地址及其管理2.【学习目标】理解IP 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IP 地址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
3.【学习重点与难点】(1)IP 地址的格式(2)IP 地址的分类(3)IP 地址的分配管理4.【学习方法】讲授教学法5.【学习时间】1 课时6.【学习环境】网络实验室7.【学习过程】(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中本节导言,了解到因特网上主机的发展情况。
教师提问:随着接入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多,因特网是如何管理这些接入用户并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呢?(2)案例导入,讲授新课-----教师讲授:因特网上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因特网对接入用户的管理及标识就是一门学问。
采用TCP/IP 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和其他主机通信,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络上的计算机。
因特网上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P 地址,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
IP 地址就如同生活中的门牌号码一样使用。
如果已经接入了因特网,分配给计算机的IP 地址是什么?-----学生活动:讨论警方是怎么利用IP 地址进行破案的,完成教材中的任务“查看自己计算机上的I P地址”,了解采用T C P/I P协议的计算机所分配的IP地址情况,掌握一种查看IP地址的方法。
-----教师讲授:从用户角度看,IP 地址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
实际上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 位的二进制数。
每8 位二进制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字来表示,以简化人们的记忆。
-----学生活动:把一个十进制表示的IP 地址转化为32 位二进制数。
-----教师讲授:设计者们对IP 地址中的二进制位分两段定义,分别表示网络号和主机号。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设计者们对IP 地址进行了分类。
-----学生活动:利用第一字节判断IP 地址属于哪一类。
-----教师讲授:IP 地址的分配不是随意的。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IP 地址及其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身份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理解IP 地址的作用、格式;② 掌握IP 地址的A、B、C 三类划分;③ 了解IP 地址的分级管理模式及IPV6 的产生背景;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用身份证与IP 地址作对比,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IP 地址的感性认识;②将知识学习的过程比喻为一场快乐的旅行,会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
③利用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以推导出三类IP 地址的取值范围;利用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自学与合作的精神。
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做不负韶华、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IP 地址的格式、分类难点:IP 地址的分类三、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四、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课件演示、类比、任务驱动五、学生学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身份证的由来》,导入正课师(手拿一张身份证):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生:身份证师:身份证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那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段视频。
身份证是我们公民身份的标识,那么在变化万千的网络的世界里,计算机的身份标识是什么呢?生:IP 地址。
师:对,IP 地址。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开启一段关于IP 地址及其管理的旅程。
旅程要经过四站,分别是由来、概貌、分类、管理。
〖设计意图〗:网络的标识IP 地址与公民身份的标识身份证非常相似,从熟悉的身份证发展过程来导入IP 地址的知识,更自然、更贴切、更易于学生理解。
将新知识的学习比喻为一场快乐的旅行,会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
(二)开启IP 地址及其管理的旅程第一站:IP 地址的由来。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35,请学生说出IP 地址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构成、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3. 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
4. 培养学生运用IP地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和作用2. IP地址的分类3. IP地址的构成和表示方法4. IP地址的计算方法5. 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IP地址的概念、作用、分类、构成、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IP地址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IP地址的相关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IP地址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IP地址的构成和计算过程。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网络搜索,让学生了解IP地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IP地址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4. 讲解IP地址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5. 讲解IP地址的分配机制,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IP地址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IP地址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了解IP地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10. 教学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b. IP地址的构成、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c. 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机制的了解程度。
高中信息技术_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说出IP地址的基本格式及结构。
2)学生能够说出IP地址的分类及适用情况。
3)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方法判断各类IP地址。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学习,能够掌握类比推理的思想方法。
2)能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因特网发展历史的了解,体会学习计算机科学家们积极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IP地址的格式、分类以及子网掩码的作用。
难点:1)十进制和二进制间的转换法则。
2)根据多种方法判断各类IP地址。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对象分析:本案例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因特网作为当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相当大的。
但学生平时都热衷于使用因特网的各种功能,而很少思考网络是如何联通的,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网络故障等问题,但普遍缺乏对网络背后原理的思考,缺少解决网络故障等的知识储备与实际经验。
《IP地址及其管理》效果分析:本次课效果良好,首先我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讲述了Internet的前世今生,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并提出了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紧接着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情境,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具体化,生动有趣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然后,我采用了问题驱动法,将一系列复杂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小问题,演示清楚,并且层层递进。
通过我的演示和讲解,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充分的发挥了自己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理解清楚,最终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尝试、计算的部分较少,不利于同学们理解记忆,还需继续改进。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在互联网中,作为通信对象的计算机只有通过IP地址才能被识别,IP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
《IP地址及其管理》 -完整版教学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IP地址及其管理》是高中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教科版)第2章的内容,在互联网中,作为通信对象的计算机只有通过IP地址才能被识别,IP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
理解IP地址的格式及其分类,掌握IP地址的查看与设置方法,是将计算机正确接入网络的前提,因此这一节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格式及其分类,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习得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方法;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教学难点:IP地址格式、分类。
四、教学过程1、案例导入利用IP地址抓获台湾首要悍匪实例导入IP地址,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出IP地址的概念。
了解完案例之后,教师:“为什么IP地址有这么大的魔力?为什么IP地址能在不经意间暴露位置?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IP地址。
”表明本节课学习目标。
2、IP地址概念讲解以身份证号类比概念讲解IP地址概念我们用身份证号码来区分我们每个人一样,同样的为了区别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我们给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一个唯一的编号,我们把它称为该计算机的IP地址。
3、学生活动一上次课最后已经上学生查看自己电脑的IP地址,那么接下去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学生活动一:查看自己和其他同学IP地址回答问题IP地址由( )段构成,中间用( )隔开,每段由8位的二进制数构成,为了便于理解,再将各段分别转换为十进制,那么每段IP地址的取值范围(~ )。
“点分十进制”,一个完整的IP地址由( )位二进制数构成。
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讲解。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第二章《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说课稿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说课稿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IP地址及其管理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IP地址及其管理》选自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课标选修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的第二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它是在初中小学了解网络初步应用的基础上,学习因特网的特点与功能后展开的因特网组织与管理的教学,学生通过第一节域名与域名管理的学习对于本课学习IP地址有很好的迁移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续接入因特网和网络工作原理打下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教材为选修课,内容强调技术取向,特别对于高中聋哑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深度与难度,但通过教材与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情境事例、增加课内外课时等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促进聋生对于本课的学习。
高中二年级聋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还是停留在任务驱动和网络娱乐的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即将面临着高三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信息技术课堂在培训聋生信息素养的任务的同时还户负着高考对口单招专业考试的需要。
聋生学习自主性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特别是由于聋生由于听力语言的障碍,虽然经过十年义务教育,但他们对于文字表述的意义了解不够深入,抽象思维能力必须以直观形象的为支持,在本课的理论中学习中还需要处处以学生直观经验相关联。
基于教材内容和聋生特点的分析,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IP地址的概念,掌握IP地址的格式,了解IP地址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域名知识迁移学习了解IP地址管理的办法。
通过动手操作来了解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使用学生感受到IP地址的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平衡性,树立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教学难点是32位二进制与IP地址的关系。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XXX《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XXX2.学科:信息技术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熟识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知识结构。
二、结合实际中遇到联网问题,探寻ip的用处。
三、对ip的作用进行自我探究。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
IP地址的管理办法。
2、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能力目标:1、如何查看和设置局域网内部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
2、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主机号。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后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研究第一章时,学生有很多机会上网享受网络冲浪带来的乐趣,研究效果不错;可进入第二章后,较多的理论研究使学生研究本模块的热情一点点被减淡。
再者前面一节所学的域名是由一些有意义的单词或中文组成,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而本节IP地址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又分成ABCDE五类,情况较为复杂,学生研究起来有一定困难。
如果教师如果继续把理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情绪低落。
故教师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就是尽量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把道理讲得尽量通俗易懂,再结合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数字的理解分析能力,使课堂效率得以最高。
四、教学对象分析研究第一章时,学生有很多机会上网享用收集冲浪带来的乐趣,研究效果不错;可进入第二章后,较多的理论研究使学生研究本模块的热情一点点被减淡。
再者前面一节所学的域名是由一些有意义的单词或中文组成,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而本节IP地点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又分成ABCDE五类,情况较为复杂,学生研究起来有一定困难。
假如教师假如继续把理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情感低落。
故教师采取的主动应对步伐就是尽大概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把道理讲得尽大概通俗易懂,再结合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数字的理解分析能力,使课堂效率得以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 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任务四、辨一辨
1.学生们花5分钟时间自习书上内容,小组IP地址划分的依据和规律,小组代表进行回答,老师作总结补充。
2.设置疑问:根据IP地址分类的特点,分析IP地址每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数值,同时总结IP地址对应的第一字节表示的数值的范围。
3.设置疑问:根据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判断其IP地址类型,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IP 地址判断分类的方法,并介绍记忆分类方式的便捷方式。
环节三、巩固提高
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完成巩固训练习题:
1.请学生随机说出一个IP地址,设置纠错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IP地址组成特点。
2.进一步训练学生辨别IP地址类型的能力,突破难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要点。
2.首尾呼应,回顾上课播放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警察到底是如何根据IP地址查获罪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对应进行分析。
3.通过上一个问题引出关于IP地址管理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下节上课时请同学们分享。
四、板书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概念
二、IP地址格式(点分十进制)
192.168.10.1
192.168.10.13
192.168.10.11
三、IP地址分类
A类左起第一字节取值范围:1~126
B类左起第一字节取值范围:128~191
C类左起第一字节取值范围:192~223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