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博物院

合集下载

无锡博物馆吴风锡韵的讲解

无锡博物馆吴风锡韵的讲解

无锡博物馆吴风锡韵的讲解无锡博物馆是江苏省无锡市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陈列的文物以吴地文化为主题,展示了无锡地区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进入无锡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内的展厅。

展厅气势恢宏,设计精美,将吴地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馆内的各个展厅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布置,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器到近现代的绘画、书法等,展示了无锡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繁荣和艺术成就。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陶器、瓷器、字画、工艺品等,让人们可以全面了解无锡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在无锡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吴地青铜器的陈列。

无锡地区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无锡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吴地青铜器,其中包括了一些稀世珍品。

这些青铜器不仅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观赏这些青铜器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吴地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发展历程。

无锡博物馆还有一些瓷器的陈列,展示了无锡地区在明清时期的瓷器制作技艺和风格。

无锡地区的瓷器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瓷器的瑰宝之一。

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瓷器,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粉彩瓷等,每一件瓷器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让人赞叹不已。

除了青铜器和瓷器,无锡博物馆还展示了无锡地区的书画艺术。

无锡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书画传统,许多著名的书画家都出自无锡地区。

博物馆内的书画作品种类繁多,包括了传世名家的作品以及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无锡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貌。

在参观无锡博物馆时,除了观赏展品,还可以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和讲座。

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讲座和展览,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无锡地区的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教育活动区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无锡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览、教育于一体的博物馆,它以吴地文化为主题,展示了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吴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无锡地区的历史和传统。

无锡博物院,介绍四百字到500字

无锡博物院,介绍四百字到500字

无锡博物院,介绍四百字到500字无锡博物院(Wuxi Museum)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座重要博物馆,是无锡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艺术收藏机构之一。

博物馆坐落在中国太湖之滨,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馆藏使其成为无锡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无锡博物院的建筑外观独特,采用了传统江南园林的建筑特色。

馆内分为七个展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厅是“太湖石艺术展区”,这是无锡博物院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太湖石以其奇特的形状和独特的花纹而闻名,展区内展示了大量不同形状和风格的太湖石作品,向观众展示了太湖石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外,无锡博物院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青铜器、瓷器、书画和传统工艺品等。

这些藏品反映了无锡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历史和文化,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和欣赏该地区独特的艺术和手工艺品。

无锡博物院还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展示国内外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

在无锡博物院中,还设有一个特别的儿童博物馆,“润园”。

这个区域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以互动和儿童教育为主题。

这里有各种展示和活动,让儿童可以通过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来更好地了解文化和艺术。

无锡博物院还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除了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活动外,它还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研讨会和教育培训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们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同时,博物馆还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社会传承和文化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无锡博物院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机构,通过其丰富的馆藏和各种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和文化遗产,还起到了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无锡博物院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发展,对于传承和创造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无锡博物馆心得报告

无锡博物馆心得报告

无锡博物馆心得报告引言无锡博物馆是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博物馆。

作为我国突出的文化古城之一,无锡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风景名胜而闻名于世。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深受启发。

本文旨在分享我在无锡博物馆的参观心得,以期能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

博物馆概览无锡博物馆位于无锡市中心的锡惠路,占地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

博物馆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

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为文物陈列、临时展览、教育活动等区域,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文物陈列区无锡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区是本次参观的重点所在。

在文物陈列区,我把握着每一件文物的细节,仔细观察和品味着,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辛勤劳作。

其中,吴文化展区展示了吴文化的典型代表,包括青铜器、瓷器、字画等多个方面。

另外,还有无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区,展示了无锡本土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无锡的历史发展。

临时展览区除了文物陈列区,无锡博物馆还设有临时展览区,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内容和视角。

我很幸运地赶上了一场关于无锡丝绸艺术的展览。

该展览详细介绍了无锡丝绸的传统生产工艺、历史变迁以及当代丝绸艺术创新等内容。

通过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锡丝绸的独特之处,也增添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育活动区无锡博物馆还设有教育活动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了观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我参加了一个关于书法艺术的讲座,讲座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字体的特点,并指导了我们基本的书法写字技巧。

通过这次讲座,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收获到了提升自己艺术修养的机会。

总结无锡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现代都市中心,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和文化的载体,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

无锡博物馆介绍

无锡博物馆介绍

无锡博物馆介绍
无锡博物馆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重要博物馆,位于无锡市南长街,是一座集文物展览、科普教育、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以下是该博物馆的介绍与拓展。

无锡博物馆建立于1985年,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全国首批AAA级旅游景区之一,是无锡市文化旅游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独具特色,以现代化建筑风格为主,与周围的传统建筑完美融合。

博物馆馆藏丰富,包括文物、艺术品、书籍、图片等多种文化资料,共计数十万件。

其中,以无锡地区文化遗产和近现代历史文物为主要收藏方向。

馆内设有固定展厅、临时展厅和专题展馆,包括无锡古代文物展、近现代史陈列馆、陶瓷艺术品展、书法绘画展等多个展厅,展示了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丰富内容。

除了展览之外,无锡博物馆还为游客提供了多种服务,如讲解服务、活动推广、文创产品销售等。

博物馆还设有公共教育活动区域,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文化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无锡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知识普及。

如果您前往无锡旅游,不要错过这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 1 -。

观无锡市博物馆有感

观无锡市博物馆有感

观无锡市博物馆有感我本是不喜欢参观博物馆之类的景点的,因为我觉得博物馆不像风景名胜之类的景观那样给人以视觉享受,给人以美感。

如果不是对历史有所了解或者对历史特别喜欢,那么参观博物馆是一件既无聊又毫无所获的事。

然而,参观了无锡市博物馆后,我深深的爱上了无锡博物馆,无锡这座城市以及无锡的悠久历史。

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惠泉山下,古运河畔,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省内颇具影响的地市级博物馆,园内北侧是是周怀民藏画馆,后又在主建筑内增设周培源、王蒂徵藏画馆。

无锡市博物馆创建于20世纪的1958年8月,原馆址设立于风景秀丽的惠山淮湘昭忠祠。

1977年郭沫若先生为无锡市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1986年迁入现址,四十七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经过几代文博工作者辛勤劳动,现已拥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尤以明清书画和地方历史文物最富特色。

无锡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位于无锡城市客厅——太湖广场,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分地下二层,地面五层,建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架结构,造型厚重,兼具吴地的水文化灵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

参观此博物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楼的无锡城市故事,《吴风锡韵——无锡城市故事》通过讲述无锡漫长的城市发展故事,向人们展示了无锡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诸多的奇迹。

《肩负民族复兴希望的无锡人》选定十三位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无锡籍杰出人物作为该展览的主体人物展示,突出杰出人物在革命史中的亮点,以无锡政治人物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作用来凸现无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历代文物精品展》通过展示纯洁璀璨的玉器、晶莹滋润的瓷器、凝重典雅的青铜器、瑰美华丽的金银器、巧夺天工的竹木牙角雕器,直观形象地反映中国物质文明的进化历程,凸观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折射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展出的所有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无锡市博物院

无锡市博物院
无锡市博物院
——在这里见证文明
日语1403 苏可帆 17
文艺展品 馆舍介绍
结尾 历史沿革
馆舍介绍
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惠 泉山下,古运河畔,是省内颇具影响的地市级博物馆,园 内北侧是是周怀民藏画馆,主建筑内增设周培源、王蒂徵 藏画馆。无锡市博物馆创建于20世纪的1958年8月,原馆 址设立于惠山淮湘昭忠祠。1977年郭沫若先生为无锡市 博物馆题写了馆名。1986年迁入现址,四十七年来,特 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经过几代 文博工作者辛勤劳动,现已拥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尤以 明清书画和地方历史文物最富特色。
泥 人 风 情
周怀民藏画馆
周怀民(1907—1996),原名仁,室名双柳书屋、水云阁,无锡钱桥 人。曾任京华美专教授、国立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画 院一级画师、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民革 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当代著名国画家、书画鉴藏家。2001年被国家 文物局列入“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周怀民 早年家境清寒,19岁时北上谋生,在北平电报局任职。他由衷地喜爱 书画艺术,加入中国画研究会学画,师事吴镜汀。常去故宫博物院临 摹古代名画,尤喜马远、夏圭,因而用笔劲峭斩绝,风骨棱棱。中年 以后形成了笔墨厚重、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山水之外,尤擅芦荡、 葡萄,有“周芦荡 ”、“周葡萄”之美誉。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赠 送给外国政要。周怀民先生一生节衣缩食,凭藉精到的眼力,购藏了 一批古书画名迹。他数十年积累的古画,与其说是凭金钱购置,倒不 如说是靠鉴别眼力获得。他抱定人弃我取的念头,在瓦砾堆中挑选明 珠,一件名作得来实在非易,备尝艰辛,同时却锻炼了自己的鉴定眼 力。1984年周怀民先生把全部珍藏以及一批当代书画名家和他本人的 作品无偿捐赠给家乡,为家乡人民奉献出一座艺术的宝库。

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无锡博物院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无锡博物院观后感1 8月1日,由我和席依琳带领的雏鹰假日小队到无锡市博物馆参观并且拍摄非遗视频,无锡市博物院位于太湖广场南侧,建筑面积共6.7万平方米。

我们站在雄伟高大的博物院前,我觉得它的外形可真有特色,它的底部和顶部的墙面是大大的波浪造型,中间一层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多面体组成,远远望去,像金色的水波拍打着白色的太湖石。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去当地的博物馆。

我们来到了博物馆一楼的大厅,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LED屏幕,不断地向参观者播放着无锡美丽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画面。

我和同学们进入了大厅的右边——《吴风锡韵》展厅,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幅讲述吴文化历史的漫漫长卷。

从上古时期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到泰伯奔吴……历时两千多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终于有了无锡县。

我还发现,无锡从古代起,就是个“鱼米之乡”,边走边看,热闹的南禅寺出现在我眼前,鼎鼎大名的“世泰盛”绸布店也出现在我面前,我看见老无锡的水弄堂,挑着担在小石桥上来来往往的劳动人民,还有古运河边热闹的米市和布码头。

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张张古老的照片,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塑,一阵阵热闹的无锡话吆喝声,让我置身历史的隧道,真实地感受到了几百前热闹繁华的无锡城。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三楼的泥人展示厅和紫砂展示厅。

我们先进入了泥人展示厅,映入眼帘的是泥塑雅韵几个大字,往前走,只见那些泥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制作泥人。

其他在橱窗里的泥人也是神态各异,有我们无锡的大阿福,她神态安详地端坐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还有野猪林等很多的泥人,有的皱紧眉头,愁眉苦脸;有的满脸欢喜,有的气势雄伟……真是我们无锡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啊!我们又来到了金玉紫砂,一跨进大门,就令我震惊了,天哪,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紫砂壶,到现在,居然能保留得那么好,颜色也还是那么鲜艳,不愧是我们无锡的骄傲啊!这些紫砂壶,有的做工精细,有的颜色鲜艳,令人眼花缭乱。

无锡博物院一级文物

无锡博物院一级文物

无锡博物院一级文物无锡博物院是一座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知名博物馆,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珍品。

其中,一级文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收藏的古老瓷器。

这些古老的瓷器承载着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千年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历程。

这些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出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唐代的瓷器。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无锡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瓷器无疑是其中的瑰宝。

这些瓷器精美绝伦,釉色华丽,器型各异。

无论是青花瓷、刻花瓷还是斗彩瓷,都展现了唐代瓷器制作技术的巅峰之作。

观赏这些瓷器,仿佛穿越时光,与古人共同领略了那个繁荣的时代。

除了唐代瓷器,无锡博物院还收藏了其他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

宋代的青瓷、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等,每一种瓷器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瓷器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它们记录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无锡博物院,观赏这些古老的瓷器,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他们用双手塑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装饰生活,更是为了传承文明。

这些瓷器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无锡博物院的一级文物——古老的瓷器,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

通过这些瓷器,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无锡博物院的瓷器收藏,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宝库,更是一座让人心驰神往的艺术殿堂。

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古人对话,与历史亲密接触,感受到千年文明的璀璨光辉。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无锡博物院的瓷器收藏都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启发。

无锡博物院藏《四喜图》刍议

无锡博物院藏《四喜图》刍议

2023/05 No.2551984年,无锡籍著名画家、书画鉴藏家周怀民将毕生收藏的古画、现当代名家作品以及其本人作品,共计226件,悉数捐赠给家乡无锡。

其中《四喜图》成为无锡市博物馆(今无锡博物院)古代书画收藏中年代最早的一张,画面造型生动、笔法活脱,极具艺术价值。

关于这件无款《四喜图》的创作年代,专家莫衷一是,其与宋代绘画的关系也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

一、《四喜图》赏读无锡博物院藏《四喜图》为一件无款作品,画作纵149厘米,横80厘米,绢本设色,是国家二级文物藏品。

《四喜图》中绘松树两株,枝干曲折,松针挺拔而疏松,有清峭刚健之貌。

以此气势纵横、雄奇简劲的松树为背景,在虬劲苍健的枝干上,站立着四只喜鹊,姿态各异,颇具生趣。

四只喜鹊的形象塑造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造型准确,刻画细致,形象传神且有呼应。

中国人认为喜鹊能够报喜,特别通灵,喜鹊逐渐成为百姓心中吉祥和福气的象征。

喜鹊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吉祥题材,而“四喜”又取谐音,有“喜事连连,来自四面八方”之意。

松树也是花鸟画家喜闻乐见的题材。

在中国的文化中,松树常常有吉祥、长寿寓意,还常和仙鹤、梅花等题材一并入画,意义深远。

整个画面采用工写结合表现手法,整体笔法强劲而少含蓄,转折顿挫之笔多。

在喜鹊和松针的刻画上,局部较为细致,松树的枝干多处少勾勒,以渲染为主,且墨色变化丰富,有层次感。

构图上采用了折枝取景的方法,但从整个画面布局来看,推测原画要稍大一些,画面边缘被裁剪掉一小部分,原画或更显气势。

画幅诗堂处有近代著名画家、书画鉴藏家吴湖帆题识:“宋人四喜图。

谛审图中笔法,似出马远、马麟父子之手。

辛卯冬,吴湖帆鉴题。

”二、《四喜图》收藏来历周怀民收藏《四喜图》有着一段令人惊奇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收藏家杨啸谷欣喜于收得一幅宋代马远的《四喜图》而大设宴席表示庆贺,周怀民也应邀到场。

宴会上,杨啸谷展示此画,与众人欣赏,大家都连声称赞,羡慕不已。

周怀民接过此画默默地仔细查看,以鉴赏书画的慧眼,发现此画为赝品,颇为遗憾。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1 一座展馆在无锡人民的期待下解开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一人不被展馆的宏壮外观所倾倒。

它是我们无锡人一座引以为豪的展馆,它给千千万万的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就是我们无锡独此一家的——无锡博物院。

首先无锡博物院的外观就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印象。

它外观独特,看起来就像是几个集合立体图形堆积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结构不仅牢固,而且耗材也很少,非常环保。

所以说博物院的外观既中看,又中用。

博物院的内部更是气势辉煌。

大理石的地板,高高的天花板,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许许多多展品都是开采出的古代文物,例如说那些各式各样的陶瓷、书画、宝剑……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展馆门前的惠山泥人。

虽然它不能算得上是文物,但也值得我们去欣赏。

只要一走进大厅,就能看到这个别出心裁的作品。

整个作品有惠山泥人组成,主要描写的是旧时代的惠山步行街。

整个主题就是我们这儿的民族风情。

一看到它就能想到当时的场面……在惠山前的石路上,车水马龙,人多如浪涌。

路边的小卖部都在吆喝,招呼着客人。

有小馄饨摊儿,有卖油条大饼的小店儿,有卖惠山泥人的作坊,杂货店儿,米店儿,小吃店儿中还有几个老人抽着烟袋儿,谈笑风生,好不自在……各式各样的的店铺,各式各样的商品一一映入眼中。

路两旁还有一些小地摊儿,瞧!那里有个小孩在玩儿套圈,这里还有个盲人在拉二胡,说不定他就是无锡民间艺术的“领头羊”阿炳呢!不论是人物的神态和表情还是古建筑的独特外观,都刻画得恰到好处,简直没有任何缺陷!多么美妙的作品啊!它给我带来的印象不仅仅是美妙,还含有我们无锡风情。

那整排整排的店铺与人头攒动的景象,不正是突出了我们无锡那副欣欣向荣,飞黄腾达,越来越兴旺的幸福景象与无锡人民的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吗?不但外观美妙,内容别出匠心,还寄托了我们无锡人民的美好祝愿,这就是它留给我的印象,所以,我最热衷这幅作品。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无锡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

这次我有幸参观了无锡博物馆,对其展览和设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无锡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在博物馆的不同展厅里,我看到了大量展示无锡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锡的陶瓷文化展览。

无锡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博物馆展出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物,这些器物不仅在工艺上精湛,而且在造型上也别具一格,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无锡的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让我对无锡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无锡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也非常精心。

每个展厅的布置和展品的陈列都经过精心策划,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博物馆还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声音等手段,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我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精美的展品,还能够通过展览设计感受到无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此外,无锡博物馆的服务也非常周到。

在博物馆的入口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每一位观众,并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参观指南。

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定期进行讲解和解答观众的问题,让我们对展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博物馆内还设有休息区和咨询台,为观众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设施。

总的来说,无锡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展览、教育和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无锡历史文化的平台。

我相信,无锡博物馆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的人传播无锡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无锡的魅力。

希望无锡博物馆能够越办越好,为无锡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锡博物院,介绍四百字到500字

无锡博物院,介绍四百字到500字

无锡博物院位于我国江苏省无锡市,是一座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建于1953年,是我国第一所以地方特色民间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我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之一。

无锡博物院的馆藏以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工艺品为主,其中包括大量的我国古代陶瓷、绘画、书法等艺术品,以及各种丝绸、刺绣、木雕、竹刻等传统手工艺品。

其中,无锡地区的太湖石、锡器、丝绸等均为我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代表。

在无锡博物院的陈列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无锡富饶的自然风光与美丽的人文景观,了解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民间文化。

博物院还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学术讲座、文化沙龙、艺术作品展览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和学术界人士前来交流学习。

作为无锡市的文化名片之一,无锡博物院在推广地方文化、传承民间工艺、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无锡市民学习了解本地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外地游客领略无锡古今文化的重要窗口。

无锡博物院不仅是一座展示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场所,更是一座承载历史记忆、传播文化智慧的精神家园。

无锡博物院通过展示和传承无锡地区的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无锡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评台,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无锡博物院作为江苏省乃至我国的一座重要博物馆,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资源,还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无锡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机会。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无锡博物院,感受无锡地区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无锡博物院作为一座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建立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锡博物院一直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展览和服务体系,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工艺,成为了无锡市重要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景点之一。

无锡博物院的馆藏丰富多样,以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工艺品为主。

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

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

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范文(通用13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无锡博物馆有感篇1高尔基曾说:“世上再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出生的那一刻,在尽情地摘取幻梦的时刻,它都是分秒不差地滴答着。

13岁,我乘公交车匆匆路过那栋房子,还没来得及捕捉它的影子,眼前就换成了高楼大厦,绿树成荫,淡淡的看了一眼,来不及去想,来不及岑思,就像平静的湖面上荡起轻轻的晕圈,不一会儿,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14岁,在那个傍晚,似乎夕阳西下的景色就是能给人一番陶醉,晚霞印上了天空,周围的一切都被印上了淡红色。

此时,那个红彤彤的太阳像个喝醉酒的笑脸,尽管一脸倦容还是灿烂地笑着,把这最后的余晖留给我们。

我漫无边际地走过那幢房子,游人很多,叽叽喳喳的鸟语给我带来另一番的享受,耳边是人们谈笑风生,阵阵笑语像夏日的风拂过两旁,十分舒爽。

我看了一会儿,却没有走近它,只依稀听别人说那是博物馆,但我从不知道博物馆的含义,幼稚的小脑袋里只是认为那不过是装着陈旧物品的小屋子,就这样,博物馆行色匆匆的埋没在记忆力,风沙掩盖了它。

15岁,我又来到了这幢房子前,那是个清晨,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兴奋。

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

人依旧是那样的多,耳边还是阵阵鸟语和人们的谈笑风生。

可我却不再是那个幼稚的女孩。

我满怀激动地走进了这个无锡的文化中心——博物馆。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博物馆的含义。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它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

走进这满怀期待的地方,看着两边的陈列物,心里是无限的自豪。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

设计分析
• 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分地下二层,地面五层,建设规 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 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架结构,造型厚重,兼 具吴地的水文化灵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 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
“水光石色”的外形
• 对于无锡博物院的外形,有人并不认同,认为在太湖广场上出现这么一个形 状怪异的建筑同周边的环境并不和谐。地上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达7万 平方米的无锡博物院,是无锡第一座全钢结构的公共建筑。其实,这样的建 筑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据博物院有关人士介绍,当初设计方案是2005年通过国际招标,最后选 中了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的方案。设计师解释,建筑的创意灵感来自大文豪 苏轼的诗句:“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将苏轼远眺太湖的诗 句化为“水光石色”的意境,以类似太湖石的复杂结构和通透的波浪形状, 暗喻着无锡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与太湖的关系。 这个建筑长233米,高35米,地上部分没有用一点混凝土,是1.6万多根 钢杆一根根焊起来的,总重量达1.4万吨,其中最大一个节点,自重18.9吨, 连接11根杆件。 这种结构同国家体育馆的“鸟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这种视觉冲击力, 像所有富有创意的艺术品一样,需要有一段被人们理解、接受的时间。
无锡博物院 -----调研报告
姓名:强志毅 学号:2009301621
建筑概况 • 无锡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 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 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位于无锡城市 客厅——太湖广场,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 分地下二层,地面五层,建设规模居全国 同类城市之首,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 文化服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 架结构,造型厚重,兼具吴地的水文化灵 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是 无锡的标志性建筑。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

无锡博物馆观后感介绍无锡博物馆是位于江苏无锡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无锡市的文化标志之一。

该博物馆建立于198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座展示无锡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我最近有幸参观了无锡博物馆,以下是对我的观后感以及对博物馆的评价。

艺术与历史结合无锡博物馆的展览不仅展示了无锡的历史和文化,还融合了艺术元素。

博物馆内的陈列设计独特且富有创意,将历史与艺术相融合。

通过精心规划的展览布局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丰富的展品无锡博物馆的展品种类繁多,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在博物馆的不同展厅内,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古代书籍、古代工艺品等。

这些展品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历史价值上都令人叹为观止。

博物馆还以自己丰富的藏品为基础,定期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向观众展示更多珍贵的文物。

专业的解说员在无锡博物馆参观期间,我对博物馆的解说员印象深刻。

无论是在陈列展厅还是在临时展览中,解说员们总是热情地为观众进行解说并提供相关知识。

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观众传达。

互动体验无锡博物馆注重观众的参与度,提供了许多互动体验的机会,让观众更加主动地了解展品和历史。

在博物馆中,我参与了一些互动游戏和工作坊,比如书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这种互动体验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环境舒适无锡博物馆的展厅整洁明亮,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博物馆内部设施齐全,提供了充足的座椅供观众休息。

此外,博物馆的周边环境也非常宜人,园区内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游客可以在参观之余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结语总体而言,无锡博物馆是一座值得参观的地方。

博物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独特的展览设计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无锡的历史和文化。

专业的解说员和互动体验更增加了参观的乐趣和教育性。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心情,感受艺术与历史的融合。

无锡博物院参观流程

无锡博物院参观流程

无锡博物院参观流程
一、购票/预约
1. 前往博物院售票处直接购票或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在线预约。

2. 如遇大型活动或节假日,建议提前查询并预约门票。

二、进入博物院
1. 持票或预约信息通过安检门,准备好个人物品进行检查。

2. 前往票务窗口兑换门票或进行预约信息的验证。

三、参观常设展览
1. 根据导览图或现场标识,选择感兴趣的常设展览进行参观。

2. 留意展览的介绍和说明,了解展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了解临时展览信息
1. 查询博物院公告或咨询工作人员,了解临时展览的展出时间和内容。

2. 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是否参观临时展览。

五、参与互动活动
1. 关注博物院的互动活动时间表,参与合适的互动活动以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2. 部分互动项目可能需要提前报名或缴纳一定费用,请按照相关提示操作。

六、观看导览解说或使用电子导览设备
1. 听从现场导览解说的安排,跟随解说员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2. 如有需要,租借电子导览设备,自行了解展品信息。

七、休息和享用简餐
1. 在博物院内的咖啡厅或餐厅稍作休息,享用简餐或饮料。

2. 部分餐厅可能需要预约或排队,建议提前规划或询问工作人员。

八、结束参观
1. 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和喜好,完成剩余的参观内容。

2. 检查并确保随身物品携带齐全。

九、离开展览区域
1. 通过出口通道,准备离开博物院。

2. 若对其他展区感兴趣,可向工作人员咨询后续参观安排。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

程及美术馆地处蠡湖大道西侧、金城西路南侧蠡湖公园内,南临水 镜廊,西靠公园主入口,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花草绿丛,生机无限。 美术馆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以程及先生“天人合 一”、“中西合璧”的艺术观为主旨,从外观看像一片展露在湖畔的美 丽枫叶,外墙也以三棵树形的艺术幕墙作为主要视觉点,充满了艺术的 超脱,富有强烈的空间艺术感染力,力求人与建筑、自然的完美融合, 是一项融水彩艺术、建筑艺术和山水艺术于一体的文化精品,成为蠡湖 沿岸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科学家、教育家、音乐家、诗人, 清华学校中等科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士、硕士、科学博士,国民 政府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校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正教授,宾夕法尼亚大 学教授。堪称是一位文理融通、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
陆定一祖居,位于堰桥街道天一社区老陆巷,是陆定一同志出生地和和童年居 住的地方。该祖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600平方米。祖居内有陆定一同志生平 事迹陈列。系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冲同志、宋平同志为陆定一祖居题字。
陆定一同志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无 锡西漳,在1925年“五卅运动”的 波涛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 员。1927年后,他先后历任团中央、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八路军总 政治部的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 传部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 中央委员。
唐白玉人鹿图佩饰
佩饰呈椭圆形,青玉质。 通身布满褐红色牛毛纹。主 题纹饰为一人手扶鹿,一侍 童旁立,下方和两侧饰多岐 云纹,上方饰六瓣花朵纹, 花蕊琢成圆穿孔。玉佩两面 分琢人、鹿纹的正背面。器 身浅浮雕加阴刻线,短阴线 密而不乱。
如意壶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以无锡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保 留保存的老建筑为基础,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等 均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至今仍十分坚固,外形保存较好。

无锡博物馆游览日记500字

无锡博物馆游览日记500字

无锡博物馆游览日记500字
今天我去了无锡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

我非常喜欢历史和文化,所以对博物馆充满了期待。

一进入博物馆,我就被它的氛围所吸引。

整个建筑设计简洁大方,展示出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我首先参观了历史展览区。

这里展示了无锡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看到了许多古代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器、青铜器和书法作品。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无锡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的智慧。

接着,我来到了艺术展览区。

这里展示了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和摄影。

我被这些作品的创意和技巧所震撼。

每一件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博物馆的角落里,还有一个专门展示无锡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区域。

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刺绣、剪纸和陶瓷作品。

这些手工艺品展示了无锡人民的智慧和技艺,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展览区,博物馆还设有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咖啡厅。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些关于无锡历史和文化的书籍,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知识。

而在咖啡厅里,我品尝了一杯香浓的咖啡,休息片刻,回味着刚才的游览。

总的来说,无锡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

它不仅展示了无锡的历史和文化,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我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下午,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来。

无锡博物馆西园区介绍

无锡博物馆西园区介绍

无锡博物馆西园区介绍无锡博物馆西园区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街道横太路599号,占地面积达到300余亩,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作为无锡博物馆的分馆之一,西园区于2024年开馆,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展览、研究、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西园区以无锡地域文化资源为核心,以“领略匠心之美、缔造千年之魅”为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全面展示无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无锡城市面貌、传统文化和工艺艺术的窗口。

西园区的主体建筑呈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深受游客们的称赞。

建筑的外观以古典的黄色和天蓝色为主,色彩明亮,给人一种宁静、雅致的感觉。

大门上方的“无锡博物馆西园区”四个大字醒目地展示着这个博物馆独特的地位。

除了主体建筑外,园区内还有各种展馆和活动场所。

园区的展览内容涵盖了无锡地区的历史、文化、工艺、艺术等多个方面,并且不断丰富和更新。

逛完西园区,你将对无锡的历史沿革、民族文化、古代艺术和工艺品有全方位的了解。

在无锡博物馆西园区,游客可以参观各类展览,欣赏无锡地区的文化遗产和名人故居,比如中山陵园、太湖明珠和钱王祠等。

其中,中山陵园是西园区的一大亮点。

中山陵园是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而修建的,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中山陵园内,你可以看到孙中山先生生前居住的房屋,以及他纪念馆里展示的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照片。

此外,西园区还有太湖明珠展馆,展示太湖文化,让游客了解太湖的地理特点、湖光山色和渔民的生活。

钱王祠则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商人钱王而建立的,是无锡地区的一大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西园区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域,为学生和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比如,有举办文化讲座、工艺品制作和文化体验等活动,在这里,学生和家庭可以更好地了解无锡的传统文化,并亲自体验制作工艺品的乐趣。

西园区也是一处交流学术研究的重要地方。

博物馆定期举办文化艺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邀请各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无锡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

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精选3篇)参观无锡博物院观后感1 一座展馆在无锡人民的期待下解开了神秘的面纱,没有一人不被展馆的宏壮外观所倾倒。

它是我们无锡人一座引以为豪的展馆,它给千千万万的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就是我们无锡独此一家的——无锡博物院。

首先无锡博物院的外观就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印象。

它外观独特,看起来就像是几个集合立体图形堆积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结构不仅牢固,而且耗材也很少,非常环保。

所以说博物院的外观既中看,又中用。

博物院的内部更是气势辉煌。

大理石的地板,高高的天花板,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许许多多展品都是开采出的古代文物,例如说那些各式各样的陶瓷、书画、宝剑……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展馆门前的惠山泥人。

虽然它不能算得上是文物,但也值得我们去欣赏。

只要一走进大厅,就能看到这个别出心裁的作品。

整个作品有惠山泥人组成,主要描写的是旧时代的惠山步行街。

整个主题就是我们这儿的民族风情。

一看到它就能想到当时的场面……在惠山前的石路上,车水马龙,人多如浪涌。

路边的小卖部都在吆喝,招呼着客人。

有小馄饨摊儿,有卖油条大饼的小店儿,有卖惠山泥人的作坊,杂货店儿,米店儿,小吃店儿中还有几个老人抽着烟袋儿,谈笑风生,好不自在……各式各样的的店铺,各式各样的商品一一映入眼中。

路两旁还有一些小地摊儿,瞧!那里有个小孩在玩儿套圈,这里还有个盲人在拉二胡,说不定他就是无锡民间艺术的“领头羊”阿炳呢!不论是人物的神态和表情还是古建筑的独特外观,都刻画得恰到好处,简直没有任何缺陷!多么美妙的作品啊!它给我带来的印象不仅仅是美妙,还含有我们无锡风情。

那整排整排的店铺与人头攒动的景象,不正是突出了我们无锡那副欣欣向荣,飞黄腾达,越来越兴旺的幸福景象与无锡人民的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吗?不但外观美妙,内容别出匠心,还寄托了我们无锡人民的美好祝愿,这就是它留给我的印象,所以,我最热衷这幅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 人 风 情
周怀民藏画馆
❖ 周怀民(1907—1996),原名仁,室名双柳书屋、水云阁,无锡钱桥 人。曾任京华美专教授、国立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画 院一级画师、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民革 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当代著名国画家、书画鉴藏家。2001年被国家 文物局列入“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周怀民 早年家境清寒,19岁时北上谋生,在北平电报局任职。他由衷地喜爱 书画艺术,加入中国画研究会学画,师事吴镜汀。常去故宫博物院临 摹古代名画,尤喜马远、夏圭,因而用笔劲峭斩绝,风骨棱棱。中年 以后形成了笔墨厚重、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山水之外,尤擅芦荡、 葡萄,有“周芦荡 ”、“周葡萄”之美誉。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赠 送给外国政要。周怀民先生一生节衣缩食,凭藉精到的眼力,购藏了 一批古书画名迹。他数十年积累的古画,与其说是凭金钱购置,倒不 如说是靠鉴别眼力获得。他抱定人弃我取的念头,在瓦砾堆中挑选明 珠,一件名作得来实在非易,备尝艰辛,同时却锻炼了自己的鉴定眼 力。1984年周怀民先生把全部珍藏以及一批当代书画名家和他本人的 作品无偿捐赠给家乡,为家乡人民奉献出一座艺 壶文化、 茶文化高 度结合的 产物,也 是中国陶 器发展史 上的总结 性产物, 紫砂器的 出现,标 志着中国 制陶业巅 峰时代的 到来。
元代钱裕墓出土文物展
❖ 钱裕(1247-1320),字宽父,江苏无锡人,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 钱镠的后裔。元代时期无锡的豪门富户,葬于至治元年(1321年)。
❖ 其随葬品包括金器、银器、玉器、水晶、玛瑙、琥珀、丝绸服饰、漆 器、纸币、木、核器和铜镜等共154件,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
❖ 科学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其中,鎏金花瓣式银托盏,犹如盛开的牡 丹,生机勃勃,是我国出土元代银器中极富特色的一件。
鎏金花瓣式银托盏
惠山泥人艺术展
❖ 在江南名城无锡,有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就 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民族传统工艺——惠 山泥人。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惠山泥人,自诞生之日起, 便渗透着江南工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其发展过程中,除 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无锡 惠山的寺庙、园林、祠堂、街坊和戏文、雕刻、庙会、香 会以及惠山浜与之沟通的京杭大运河及无锡古运河两岸的 “米市”,更对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产生了特殊而又广泛 的影响,使其形成了由俗而雅、大俗大雅、粗中有细、甜 而不腻的地方特色。
历史沿革
❖ 早在1930年6月8日,无锡就创办了县立历史博物馆,馆址在孔庙大成殿及左 右两庑(地处今学前街大桥中学)。1937年11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无锡时,馆 内所藏展品被洗劫一空。
❖ 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时有发掘。市 政府于1955年1月决定在惠山大同殿建立无锡市出土文物陈列馆。1958年8 月1日,无锡市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仍在大同殿内。1977年,郭沫若为无 锡市博物馆题写馆名。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1985年底河埒口新馆建成,于 1986年3月10日,无锡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 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省内著名 的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 2001年4月,市博物馆荣获"江 苏省优秀博物馆"称号。
尾声
无锡博物院,我在这里见证了无锡的成长——
谢 谢 观 赏!
❖ 新建的博物馆是一幢颇具特色 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三层建筑, 平面呈多角形,正面墙上饰有 民族建筑形式的图案,占地面 积共4445平方米。内设陈列室 、文物库房、图书资料库房、 阅览室、外宾接待室等。
❖ 无锡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广泛 开展文物的调查、征集、发掘 工作.到1997年底馆藏文物已有 2万余件。馆内以大量的历史文 物资料,展示了无锡从成陆地 时起至无锡解放时止,这一漫 长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情况。这 是基本的陈列。此外还有不定 期的各种专题展出。该馆的中 国绘画藏品,主要以以清两代 中国著名画家作品为其特色, 其藏品数量和质量已跻身于中 国八大藏画博物馆之列。
无锡市博物院
——在这里见证文明
日语1403 苏可帆 17
馆舍介绍 历史沿革
文艺展品 结尾
馆舍介绍
❖ 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位于惠 泉山下,古运河畔,是省内颇具影响的地市级博物馆,园 内北侧是是周怀民藏画馆,主建筑内增设周培源、王蒂徵 藏画馆。无锡市博物馆创建于20世纪的1958年8月,原馆 址设立于惠山淮湘昭忠祠。1977年郭沫若先生为无锡市 博物馆题写了馆名。1986年迁入现址,四十七年来,特 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经过几代 文博工作者辛勤劳动,现已拥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尤以 明清书画和地方历史文物最富特色。
文艺展品
❖ 无锡博物院现有馆藏资源,来自于原本的无锡博物馆,共 有3万多件馆藏品,其中书画最有特色,倪瓒手迹《苔痕 树影图》堪称“镇馆之宝”。但仅有这3万多件藏品,难 以支撑起偌大的无锡博物院。为此,无锡博物院以馆际交 流为平台,通过征集、借展、引进临览等多种渠道来充实 丰富展览内容,让市民们欣赏到一流的展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