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和表里、调上下治愈汗证举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病善抓病机 , 先后 缓急 , 精立法 、 善变通。使阴平 阳密 , 不 受主诉 束缚 , 巧布 阵 , 良用 兵 。先探 虚实 ,
后增重兵 , 治汗不止汗 , 驱寒不温通 。善调表里 、 上下 , 不止汗而 汗 自止。所谓 “ 不战而屈人之兵” 。
【 关键词 】 汗证 ; 和表里 ; 调上下 【 中图分类号 】R 2 4 9 . 2 / . 7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6 6 1 3 ( 2 0 1 3 ) 0 4— 0 3 3 6— 0 3
材将 汗证 证 型分 为肺 气 不 足 、 营卫 不 和 、 阴虚 火 旺 、 邪 热郁 蒸 等 四 型 。 究 其 治 法 为 虚 则 补 之 , 汗 出则 止, 邪热 扰 津 者 去 其 邪 。一 般 来 说 , 其 止 汗 之 药 多 用 酸 收涩敛 或镇 潜 浮 阳之 味 。《 景 岳 全 书 ・汗 证 》
,
・
国医传承 ・
路 志 正 和表 里 、 调 上 下 治 愈 汗 证 举 隅
杨 惠卿 路 洁 张维骏 郑 昭 瀛 路 志正 ( 指导 )
【 摘 要】 路志正教授用药灵活机变 , 不拘 常法 , 文 中 2例病 案 皆为 汗证 , 皆因外感失 治而成 。一
为表里俱虚 、 上 热下 寒 ; 一为气虚 肾弱 、 气郁 阳浮 、 湿热 内壅 、 三焦 不利 。仲 景治表 言汗 , 虽有 明训 , 但 人多违忘 , 或谓 医之不精。治犯戒 律 , 虽感 冒去而新病生 。令人反思 , 是医之痛 , 也是 患者之痛 。路老
路老则 认 为治 病 不 可按 图索 骥 , 书是 入 门的 途
径, 而病 变 则 无 常 形 , 治 当随机变 法 , 不 可 僵 持 不
更 。对于 汗证 则强 调 阴 阳 不 和 的病 机 , 治 疗 上 善 于
综合 表里 、 上下 调其 不 和 , 不 妄用 止涩之 药 。
二、 病 案举 隅
汗, 《 灵枢 ・ 五变篇》 日: “ 人之善病 风厥雄 汗者 , 何 以候 之 , 少俞 答 日 : 肉不 坚 , 腠理疏。 ” 另有 因食 后 谷
气盛 或 因惊 恐 或 由五 脏 失 和 , 《 素问 ・ 经 脉别论》 日: “ 故饮 食 饱 甚 , 汗 出于 胃 ; 惊而夺 精 , 汗 出于心 ; 持 重远行 , 汗出于 肾; 疾 走恐惧 , 汗 出于 肝 ; 摇 体 劳 苦, 汗 出于 脾 。 ” 从 这 部 现存 最 早 的 医学 专 著 中 , 对 “ 汗” 的生理 、 病理 、 临床 表 现 已有 了较 深刻 的认识 。 《 伤寒论 》 论 汗则有 “ 无汗” “自汗 ” “ 盗汗 ” “ 头
溏软 , 无 特 殊 异 味 。伴 腹 痛 , 膈 中微 闷 , 小 有烦热 、 自觉 身重 、 口干 欲饮 、 自服 “ 黄连 素 ” 无 效 。纳 可 , 小 便 调 。寐差 , 入 睡难 。既 往 体 健 。望 诊 : 面微 黄 白。
“ 汗 出而 恶 热 ” 等 。 其 后 世 对 于 汗 证 的 描 述 辈 出
愈详 。
例1 : 患者 , 男, 5 0岁 , 2 0 1 2年 1 1月 8日初 诊 。
主诉 : 自汗月余 , 恶 风寒 泄 泻 十余 日。现 病 史 : 患 者
于 1个月 前 因感 冒后 服 感 冒药 效 不佳 , 自服 “ 双 黄
・
3 3 6・
世 界 中西医 结合 杂 志 2 0 1 3年 第 8卷 第 4期
Wo r l d J o u ma 1 0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1 a n dWe s t e mM e d i c i n e 2 0 1 3 Vo 1 . 8, N0 . 4
将 其概 括为 : “ 收 汗止 汗之剂 , 如 麻黄 根 、 浮小麦 、 乌 梅 、 北五味 、 小黑 豆、 龙骨 、 牡蛎 之属 , 皆可 随 宜 择
汗有 生理 、 病 理 之分 。 中医对 于 汗 证 有 独 特 的
理论 见解 , 早 在二千 多年 前成 书 的《 黄 帝 内经》中论
言汗 症者 , 竟 达三 十 余 篇 。如 有 因腠 理 疏 松 所 致 之
汗症 。今 归纳 总结 以资共 学 。
一
汗 。《 景 岳全 书 ・ 汗证 》 认 为 自汗 属 阳 虚 , 盗 汗属 阴 虚 。但 同时认 为 : “自汗 、 盗汗, 亦 各 有 阴 阳之 证 , 不
得谓 自汗必 属 阳虚 , 盗 汗必 属 阴虚 也 。 ” 中 医 内科 教
、
略论 汗证
汗” “ 手 足汗 ” “ 黄汗 ” “ 阴汗 ” “ 战汗 ” 。“ 汗 出恶 风 ” “ 身热 汗 自出” “ 蒸 蒸 汗 出” “ 溅 然 汗 出” “ 汗 出不 止 ”
用。 ” 汗证在 西 医学则 可 见 于植 物 神 经 功 能 紊乱 、 甲
亢、 风湿热、 结 核病 、 更 年 期 综 合 征 等 多 种 疾 病 过 程 中。
概括 的说 , 中 医认 为 “ “ 汗出溱溱是谓津” 。既出则为
汗, 在体 为津。其 出汗 的机制是 “ 阳加 于阴” 以及 “ 卫气不固”认 为一 因虚 、 二 因实。其 中又有虚热 、
虚寒 之分 。
连、 白加黑、 泰诺” 1 周。热退后 随既 出现频频 自汗 出且 恶风寒。于 1 0天前又出现泄泻 , 日二行 , 便清
伤 寒详 表里 而八 纲 具 , 条 辨 乃 上 下 统 调 而治 湿
温 。路 老则 汇二 合一 , 并 进 一 步 升 华 。在 临床 上 采
不 固而致 汗液 异 常外 泄 的病 证 。 白昼 时 时 汗 出 , 动
辄益 甚者谓 之 自汗 。寐 中汗 出 , 醒 来 自止 者 谓 之 盗
用 表 里 同治 、 上 下 调 和方 法 , 治 愈 了 多 例 因外 感 误 治, 失 治而 造 成 的表 里 、 上下 、 寒热 、 虚 实 夹 杂 疑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