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订版)

合集下载

创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创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创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作者:暂无来源:《上海经济》 2014年第1期文王慧敏在上海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产业规模的大小,与占GDP比重的多少相比,更重要的衡量尺度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是否强大,是否能够形成新的城市引擎,能否带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否带动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能否创造新的价值增量、新的就业机会等等。

为此,“十二五”期间要跳出GDP的思维定势,创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着力“做实、做优、做深、做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上海特色”众所周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文化资源和个人创造力,这些都是具有鲜明个性化的要素,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不同的国家都依据自身的文化资源禀赋、本地的创意人才结构,谋划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容、路径,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支持政策。

如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其创造力强大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完善的优势,以版权产业为重点内容;日本重点发展内容产业,注重市场拓展,在动漫领域形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欧洲各国则把文博、电影、文化旅游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因此,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一定要有“上海特色”。

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才会赢得市场,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才能在市场中真正成长、壮大,发展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

按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我们不仅要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亮、做响、做强”,更要“做实、做优、做深、做活”。

在融合中做大,在重点中做实——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般规律,文化创意产业只有与相关产业有效融合发展,才能做大。

比如,我们熟悉的动漫产业,不是单纯地设计一个卡通形象,拍一部动画片,就是动漫产业,而是要形成一系列的动漫衍生品,形成以动漫文化为核心产业,包括配套产业、支持产业、衍生产业在内的产业群,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附件3:
统计输送成果的有关国际国内比赛名称
国际比赛:奥运会、世界杯总决赛、世界锦标赛、亚运会、亚洲锦标赛
国内综合性比赛:全运会、青运会
国内各项目最高级比赛:
射击:全国射击团体锦标赛游泳:全国游泳冠军赛全国射击个人锦标赛全国跳水冠军赛
全国水球锦标赛第一阶段射箭:全国室外射箭锦标赛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
击剑:全国击剑锦标赛体操:全国体操锦标赛
现代五项:全国现代五项锦标赛马术:全国马术锦标赛
技巧:全国技巧锦标赛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
艺术体操: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蹦床:全国蹦床锦标赛
自行车: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手球:全国手球锦标赛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棒球:全国棒球锦标赛
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曲棍球:全国曲棍球锦标赛
全国BMX小轮车锦标赛垒球:全国垒球锦标赛
帆船:全国帆船锦标赛足球: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全国OP帆船锦标赛全国女足联赛
帆板:全国帆板锦标赛篮球:全国男篮甲A联赛全国帆波板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
赛艇:全国赛艇锦标赛排球:全国排球联赛
皮划艇:全国皮划艇锦标赛沙滩排球:全国沙滩排球总决赛全国激流皮划艇锦标赛柔道:全国柔道冠军赛
网球:全国网球巡回赛总决赛摔跤: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全国女子网球团体锦标赛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举重:全国举重锦标赛全国自由式摔跤锦标
拳击:全国拳击锦标赛跆拳道:全国跆拳道锦标赛
田径:全国田径锦标赛羽毛球: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全国竞走锦标赛武术: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
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
乒乓球:全国乒乓球锦标赛高尔夫球:全国高尔夫球锦标赛铁人三项:全国铁人三项锦标赛空手道:全国空手道锦标赛
(以上比赛,以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公布认定的为准)
1。

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以全球眼光、前瞻思考、创新思维,科学谋划新一轮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蓝图、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总体部署、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国家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发展“十一五”回顾(一)主要成绩1、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1)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十一五”期间,本市积极推进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五大文化工程”建设,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国家文化工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覆盖的目标。

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37个、文化馆(中心、站)245个、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近295万平方米,形成了城乡一体、纵横贯通、资源共享的四级网络结构。

(2)公共文化机构运营管理不断加强。

一是管理有要求。

出台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结合迎世博,制定了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探索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管理机制,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保障有标准。

对新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平均每个补贴250万元,远郊困难区县建文化中心再增加250万元;对于单个建设资金为90万元的社区信息苑建设,确立了“市、区县、街镇各承担三分之一”的方式;对于单个建设资金为4.2万元的农村“三位一体”基层服务点建设,确立了“市、区县两级财政各承担二分之一”的方式。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订版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订版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

文化创意产业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产业链,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价值增值的交易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并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其创新、融合、开放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无限宽广的发展前景。

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积极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及创意城市建设目标,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6%。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形成了设计、网络信息服务、媒体、咨询策划等一批国内领先或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门类,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并形成了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3、空间布局初显特色。

在全国开创了园区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目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园区系按照土地性质、产权关系、建筑结构“三个不变”的操作办法对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进行改造而来。

至2010年底,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0个,总建筑面积突破2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8200家,从业人员约达15.5万余人。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摘要: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上海市在文化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从完善法律规制和构建自身保护机制这两方面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保护一、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梦”的重要促成力量。

近年来,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呈井喷之势,其重要的依托便是文化产业集聚园区。

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为通过创意获取价值的精神消费商品相关企业提供孵化和集聚功能的空间形态,而知识产权是人们依法对自己特定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所享有的权利。

随着文化产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兴起,对于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新一轮的核心关注点,二者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首先,知识产权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保障。

知识产权能够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提供切实的保障,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成果产权化的形式正是知识产权,其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收益保障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对创新产权的收益上,而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文化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其次,知识产权将促进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文化创意的制造者以一定期间内的排他性的权利,保证其能从有价值的文化创意中获得经济回报,以利益刺激更多的人从事文化产业服务,可谓”为文化创意产业浇上利益之油”。

上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起步较早、成长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其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上海市长期以来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是这些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促进了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

二、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一)取得的成就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市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办法》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 (2)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分类 (3)1.1.1 定义 (3)1.1.2 分类 (3)1.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3)1.2.1 产业规模 (3)1.2.2 地域发展 (3)1.2.3 政策支持 (3)1.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4)1.3.1 产业融合 (4)1.3.2 数字化转型 (4)1.3.3 国际化发展 (4)1.3.4 创新驱动 (4)第二章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4)2.1 国家政策支持 (4)2.1.1 法律法规 (4)2.1.2 发展规划 (4)2.1.3 财政支持 (4)2.1.4 税收优惠 (5)2.2 地方政策实践 (5)2.2.1 政策创新 (5)2.2.2 产业链整合 (5)2.2.3 资源配置 (5)2.3 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5)3.1 政策引导产业方向 (5)3.2 政策激发产业活力 (5)3.3 政策促进产业升级 (5)3.4 政策培育人才 (6)第三章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分析 (6)3.1 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6)3.2 市场竞争格局 (6)3.3 市场需求分析 (6)第四章文化创意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7)4.1 产业链构成要素 (7)4.2 产业链发展模式 (7)4.3 产业链优化路径 (8)第五章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布局 (8)5.1 产业区域分布特点 (8)5.2 区域发展策略 (9)5.3 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 (9)第六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管理 (10)6.1 产业园区规划与设计 (10)6.1.1 规划目标与定位 (10)6.1.2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10)6.1.3 基础设施建设 (10)6.1.4 生态环境与景观设计 (10)6.2 产业园区运营管理 (10)6.2.1 企业引进与培育 (10)6.2.2 服务体系建设 (10)6.2.3 园区品牌建设与推广 (11)6.2.4 园区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 (11)6.3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11)6.3.1 产业链发展模式 (11)6.3.2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11)6.3.3 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11)6.3.4 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11)第七章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11)7.1 创新体系建设 (12)7.2 产学研合作 (12)7.3 创新成果转化 (12)第八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3)8.1 人才培养模式 (13)8.2 人才引进与交流 (13)8.3 人才激励机制 (14)第九章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 (14)9.1 国际市场分析 (14)9.2 国际合作与交流 (15)9.3 文化输出与传播 (15)第十章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 (15)10.1 金融政策与体系 (15)10.2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16)10.3 金融风险防控 (16)第十一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 (17)11.1 品牌战略规划 (17)11.2 品牌传播与推广 (17)11.3 品牌价值评估 (18)第十二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与监测 (18)12.1 发展战略制定 (18)12.2 实施路径与措施 (19)12.3 监测与评估体系构建 (19)第一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述1.1 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科技、艺术、设计等为基础,通过创新和创造,生产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加快转型的历史选择第二章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第三章迈向“四个中心”第四章构建服务经济时代的产业体系第五章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第六章构筑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第七章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第八章建设管理一流的现代都市第九章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第十章创造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第十一章促进和谐有序的社会管理第十二章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第十三章建设创新开放的新浦东第十四章争当改革攻坚的排头兵第十五章形成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第十六章行动纲领的实施保障附录部分指标和名词解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加快转型的历史选择第一节过去五年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砥砺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达到1.7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8万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73亿元。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2.09.04
•【字号】青府办发〔2012〕109号
•【施行日期】2012.09.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青府办发〔2012〕10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公司:
区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青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略)
二〇一二年九月四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3•【字号】沪府发[2012]63号•【施行日期】2012.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6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三日上海虹桥商务区“十二五”规划开发建设虹桥商务区,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决策,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面向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商务中心”要求的重要举措。

为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在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助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依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虹桥商务区涉及范围和发展现状虹桥商务区地处上海西部,涉及长宁、闵行、嘉定、青浦四个区,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分为27平方公里的主功能区和59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其中主功能区包含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核心区是虹桥商务区近阶段重点开发区域。

主功能区涉及两个行政区、三个街镇,分别是闵行区新虹街道、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和新泾镇部分区域。

到2010年底,虹桥商务区涉及的主要街镇共有常住人口约79万人,区域内常住人口约为45万人。

(一)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7月全面投入运营。

由京沪高速(G2)、沈海高速(G15)、沪渝高速(G50)、外环高速(S20)组成的外围快速路网,以及虹桥商务区“四横三纵”(“四横”指京沪高速、北翟高架、崧泽高架、沪渝高速,“三纵”指外环高速、嘉闵高架、沈海高速)快速路网系统已初具雏形。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年腾飞 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全市生产总值1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年腾飞 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全市生产总值12%
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全市生产总值12%( 2011年4月1日 )
“是文化创意,还是创意文化,还是文化+创意……怎么表达是最准确的?为了这个概念我们反复斟酌推敲了好一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止静在接受采访时,并不讳言当年对“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词汇感到新鲜和生疏。
其后,苏州河两岸逐渐出现建筑、广告、艺术等工作室100多个,聚集了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这基本被认定是上海创意产业的最早形态,上海也就此在全国率先开创了将园区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据了解,目前上海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创意园区系按照土地性质、产权关系、建筑结构“三个不变”的操作办法对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进行改造而来。比如,位于普陀区莫干山路M50艺术品创意基地,是上海最早运用民族工业建筑遗存建成的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田子坊则盘活了6家旧工厂、旧仓库,使旧弄堂和旧民宅的价值得到提升,已成为吸引文化旅游和时尚消费的区域性品牌。
1998年底,台湾设计师登琨艳来到南苏州路1305号——曾是“海上闻人”杜月笙名下、一间上下共2000平方米的旧仓库,将其打造成设计工作室。1999年,留美设计师刘继东也在不远处租下5000平方米仓库做设计工作室,其后用转租分摊的方式,按现代建筑艺术理念重新装修、布局,很快吸引境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纷至沓来。
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更是优化产业融资环境,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加速金融中心建设。在这方面,上海大胆启动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尝试,包括创新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的社会融资机制,创设全国第一家私募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文化企业股权、版权等交易方式,2009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正式设立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企业创设投融资多元化新渠道和产业资本退出通道。同时,文化与金融的紧密结合,也使上海上市融资文化企业规模逐年扩大。

十二五上海城市规划

十二五上海城市规划

十二五上海城市规划第一篇:十二五上海城市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市中心区旧改动迁安置分配方向黄浦区安置到铁路浦东客站(惠南)、航头(下盐路)、孙桥环东静安区安置到华新、鲁汇、南桥、青浦新城大盈港及朱家角东三里河普陀区安置到云翔(马陆南翔之间)、白银路(嘉定城西)、徐行、安亭汽车城地铁站闸北区安置到罗店西、月浦马泾桥(月罗公路)、罗泾大川沙河徐汇区安置到米市渡、泗泾南长宁区安置到亭林、南桥、徐泾东、华新、白鹤旧青浦杨浦区安置到合庆、祝桥、惠南(盐仓西南)、黄路、万祥、宣桥卢湾区安置到三林懿德、曹行君莲、北桥瓶山、谈家港、航头南、曹路南虹口区安置到横沔、罗店、宣桥、祝桥、惠南浦东陆家嘴安置到孙桥、周康航、三林懿德、航津路、唐镇、合庆、孙桥环东、祝桥三个重点发展的核心商务集聚区域:陆家嘴——花木——北外滩——外滩“我们单位”金融航运商务区;“会”——龙华滨江——三林耀华地区综合商务活动板块;虹桥枢纽——徐泾——赵巷区域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服务中枢区九个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集群:环人民广场——五东地区;豫园老西门等老城厢地区;淮海中路——太平桥地区;四川北路地区;大连路——杨树浦路地区;苏河湾——上海站不夜城地区;静安寺——南京西路——长寿路地区;中山公园——虹桥开发区;上海南站——小闸镇——徐家汇——衡山东湖地区。

四个城市副中心:五角场、张江科学城中区、莘庄、真如六个中型商务服务区:长风、梅陇新都会、大宁北中环、七宝、金桥、漕河泾六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长征、桃浦、江桥、杨行、曹路、九亭四个金融后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配套饲服数据园区:唐镇、紫竹、周浦、浦江镇。

三个组团式重点新城:临港、松江、嘉定四个分为两个地理片推进建设的次要新城:青浦淀山湖——白鹤;奉贤南桥——奉城海湾;金山卫柘林——枫泾朱泾亭林;崇明城桥明珠湖——东滩长横生态城。

1,川沙以南、下盐公路以北,瓦屑坦直以东地区,建设浦东客站、奥体中心,国门商务区,行政文化第二办公中心等,与迪斯尼乐园融为一体。

浦东新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浦东新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浦东新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构建并完善与浦东战略地位和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力实现“人文浦东、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努力做到“让公共文化遍及大街小巷,让公共文化滋养每个市民,让公共文化丰富城市韵味,让公共文化和谐整个社会”,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回顾文化事业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一)坚持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目标,建成一批文化设施并投入使用。

世博演艺中心、浦东图书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三民”博览馆、上海动漫博物馆、张闻天生平事迹陈列馆、浦东开发陈列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成三林世博、高行、南码头、塘桥、惠南、书院、芦潮港、泥城等符合市颁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96.9%小区、村建设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建成355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点和339个农家书屋;基本形成区、街镇、村(居)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二)坚持以推进“文化进社区”载体,扩大文化惠民服务扩大覆盖面。

坚持把文化服务的重心放在基层、放在农村,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开展公益电影放映,举办公益艺术培训班。

结合重要节庆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培育一批文化社团和民非机构,经常性举办展览、讲座、演出等文化活动。

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建设公共图书延伸服务点、“军营数字图书室”等,多形式多层次地满足市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南汇地区通过文化部“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复审评定;陆家嘴街道、三林镇、金桥镇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09•【字号】沪府发〔2015〕1号•【施行日期】2015.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围绕本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推动创新型经济和品牌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经济发展。

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任务(一)提升制造业能级和比较优势以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任务,围绕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融合化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促进“四新”经济发展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加强工业设计相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型制造、服务型制造”高端方向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大力提升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节能环保、绿色智能、试验验证、应用转化等能力,加强产品和关键性零部件的外观、材料、结构、功能和系统的设计。

消费品领域,要顺应市场需求和现代生活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强化创意和设计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营销策划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产品附加值,重塑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要加大社会各类研发设计资源的整合力度,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等新模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16•【字号】沪府发[2012]39号•【施行日期】2012.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2〕3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四月十六日上海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攻坚阶段。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成为时代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科技呈现群体性突破态势,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控制权和大范围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重大科技议题成为国际博弈新焦点;科技全球化和研发国际化加快推进,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层次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企业组团化的新特点。

为应对科技创新的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把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资源,力求激发新的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努力掌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资本,着力培育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争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这需要上海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把握全球发展的潮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和依托,强化创新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依然处于战略机遇期。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更趋紧密,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赶超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力显著增强,整体上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

上海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

上海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

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支持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本市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根据支持项目的情况,由市政府批准的财政专项资金安排。

第三条(管理原则)扶持资金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编制预算、确保重点;专款专用、加强管理;绩效评价、公开透明”的管理原则。

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统一管理。

第二章支持范围和方式第四条(支持范围)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和发展。

从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出发,重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信息、贸易、技术、合作交流、产业对接、产业发展研究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以及经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确定需要重点支持的项目。

第五条(指南发布)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文创办”)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求,提出年度扶持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并通过相关信息平台发布项目申报指南。

第六条(支持方式)扶持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安排使用。

根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功能定位、服务方式和资金投入总量来确定扶持资金资助额度。

对于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对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性、全局性影响的重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经领导小组确定,可适当提高资助比例。

对于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项目,扶持资金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服务总合同金额的50%。

第七条(区县配套)各区县应参照本办法,根据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安排相关配套扶持资金给予支持。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2.01.31•【字号】徐府发[2012]4号•【施行日期】2012.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徐府发〔2012〕4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有关单位:现将《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徐汇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格局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徐汇区产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的挑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发展转型的要求,徐汇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迎办世博的战略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二三产比例由“十五”末的26.5:73.5上升到“十一五”末的21.1:78.9,向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迈出了坚实一步。

1、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作用日益凸现。

“十一五”以来,以科技创新、知识文化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0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7.3亿元,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4.8%,比2005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900.8亿元,年均增长21.5%,实现税收79.2亿元,年均增长40.4%,占全区税收的36.2%,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其中:信息、专业、科研和金融四大行业营业收入和税收份额均在90%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十二五”上海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十二五”上海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核心段都市文化风景带,下游绿色休闲景观带 ➢ 滨海旅游带:北至吴淞口,南至金山区,大型游轮港、森林公园
、保税区码头景观、机场景观、三甲港度假区(等)、芦潮港、 奉贤海湾旅游区、金山海滩旅游区 ➢ 综合旅游带:(苏州)汽车文化区--虹桥枢纽港--中心区、--世 纪公园区--野生动物园--芦潮港度假城—邮轮
二、上海旅游的“蝶形布局”
➢一心:双中央游憩区 ➢一脊:一岛、一江、一湖 A.一岛:崇明岛游憩区 B.一江:黄浦江游憩带 C.一湖:淀山湖游憩区 ➢两翼:东西南北四大板块 A.东部会展娱乐旅游板块 B.西部山水联动休闲度假板块 C.北部赛事与工业旅游板块 D.南部滨海与都市农业体验旅游板块
二、上海旅游的“蝶形布局”
六、上海旅游产业集聚区布局--特色产业园旅游区
六、上海旅游产业集聚区布局--国际会展旅游集聚区
• 三林世博园多功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特大型会展区 • 浦东陆家嘴国际会展聚集区 • 大虹桥空港商务区 • 南京西路两侧小型会展区 • 临港展览集聚区 • 安亭展览集聚区 • 松江佘山国际级会议集聚区 • 淀山湖会议集聚区 • 崇明岛会议集聚区 • 横沙岛会议集聚区
三、上海都市旅游的空间布局 4.苏州河布局
四、上海都市旅游服务枢纽体系总体布局
包括: 综合集散型服务枢纽 交通集散型服务枢纽 环上海旅游接待服务基地
四、上海都市旅游服务枢纽体系总体布局
综合集散型服务枢纽
• 虹桥综合枢纽:服务中国与长三角沪宁轴向区域; • 嘉定新城集散枢纽:服务长三角北部区域; • 松江新城集散枢纽:服务长三角沪杭轴方向区域; • 朱家角集散枢纽:服务淀山湖、佘山等环太湖区域; • 南桥新城集散枢纽:服务杭州湾北部地区; • 临港新城集散枢纽:服务上海向南沿海地区; • 崇明陈家镇集散枢纽:服务上海与苏北沿海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

文化创意产业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产业链,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价值增值的交易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并通过产业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其创新、融合、开放的产业特征,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无限宽广的发展前景。

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积极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及创意城市建设目标,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6%。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形成了设计、网络信息服务、媒体、咨询策划等一批国内领先或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门类,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并形成了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3、空间布局初显特色。

在全国开创了园区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目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园区系按照土地性质、产权关系、建筑结构“三个不变”的操作办法对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进行改造而来。

至2010年底,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5个,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0个,总建筑面积突破2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8200家,从业人员约达15.5万余人。

初步形成“一轴(延安高架主轴)、两河(黄浦江、苏州河)”的布局。

4、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用好上海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优势,不断创新、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

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委发[2009]12号)。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沪金融办通[2010]24号)。

率先编制了《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布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并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导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集聚区的认定和管理等方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办法。

5、产业融合度日益增强。

文化创意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使相关产业能级得到快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带动了网络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优化了产业融资环境,完善了金融服务功能,加速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与贸易的融合,加快了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步伐。

6、国际交流与贸易成效显著。

2010年2月,上海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

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上海已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数字娱乐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强“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已连续多年实现顺差。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总体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完善,各行业发展还不均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上海原创能力的产品还不够丰富。

二是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有待增强,相关行业对于文化创意创新的认知度还不够,文化要素及创意成果产业化的能力较弱。

三是集聚区发展参差不齐,主题化、特色化不够明显,产业载体功能未能充分体现,集聚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开放性、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人才等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国际文化、经济的频繁交流和激烈竞争,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经济社会开放度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月上海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更是成为国际文化创意展示交流的盛会。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更多的国际化产业要素,带来了强劲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上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

(二)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作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强的特点,对国民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消费品行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在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上海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取得分工优势和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与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云计算、媒体融合、分享经济等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内容生产和传播技术的变化。

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打通了通讯、传媒、娱乐等多个领域,融合了影视、报刊、图书、移动通讯设备等多种载体,不断催生出新兴文化创意业态。

新材料、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应用,支撑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断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品种。

科技进步不仅大幅提高了文化创意的生产效率,使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有力推动了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落实胡锦涛同志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部署,抓住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建设“设计之都”的新机遇,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创新、融合、提升、开放为发展主线,从城市战略的高度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着力营造创新氛围,加强高端要素集聚,构建产业特色和品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引领和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发展原则1、融合发展。

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导向,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文化和创意元素,促进科技、金融、贸易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行业、跨部门渗透融合,形成融合型的新业态和产业链。

2、聚焦突破。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扶持推动时尚、设计等对传统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巩固提升媒体艺术、咨询服务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网络信息服务、新媒体等新兴产业;聚焦重点集聚区,完善特色布局和服务功能,构筑辐射高地;聚焦重点品牌,坚持自主创新,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能力,做大做强品牌和创新主体。

3、开放合作。

提高文化创意市场开放度,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服务贸易,推动文化创意产品“走出去”。

充分结合后世博发展契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要素、活动、服务的国际化。

(三)发展目标围绕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设计之都”的战略目标,依托“四个中心”建设和产业要素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高端产品、原创产品比例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幅快于服务业平均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2%左右,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明显。

完成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建成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

具体目标是:——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咨询策划、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媒体业、软件业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领先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新媒体、网络信息业、时尚产业等新兴行业进一步做大规模。

积极培育、鼓励更多新兴业态健康发展,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融合、开放的发展格局。

——文化创意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企业的文化创意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形成一批产值过百亿元、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境内外上市。

——文化创意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现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能级显著提升,打造若干个文化特色鲜明、创意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水平显著提升。

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深化社会培训机制;推进领军人才开发,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快产业专门类、产业环境营造类、政府产业管理类等各类紧缺人才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促进文化创意企业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文化创意科技应用水平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对文化创意成果产业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文化创意相关活动的专业化、国际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四、“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大力推动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好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产业领域。

1、依托高新技术,促进媒体业快速发展。

媒体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转型发展、能级提升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继续巩固媒体业传统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媒体业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上海媒体业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1)广播电视。

加快完成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和区县有线电视网整合,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创意创新能力强、制作技术先进、商业模式新颖的节目及广播电视剧制作企业。

大力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重视对智能电视产业链、3D电视和激光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牢牢把握“三网融合”提升广播电视业发展能级的重大机遇,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拓展跨区域数字内容产业空间,构建虚拟消费市场格局,重点做专、做优、做强娱乐新媒体、生活新媒体等特色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