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古玉沁色做假的7个方法以及古玉沁色鉴别方法

古玉沁色做假的7个方法以及古玉沁色鉴别方法古玉沁色是指古玉上的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
一般而言,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
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历来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
近年来,古玉成为有一定实力收藏爱好者的追逐目标。
古玉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成为收藏爱好者频频出手的动因。
然而,市面上假冒的古玉不少。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了解造假者基本的造假手段很有必要。
1.血沁作假古玉“血沁”,是因玉质松软,地下红色矿质沁入玉体所致。
真品苍老温润,精光内含,土锈、土斑较重,其浓淡深浅有自然变化的色彩。
土斑土锈,决不是浮在表面的。
“血沁”作假,一是玉石皮层假冒。
红色玉皮看上去很像血沁,但其光泽较暗,缺乏浓淡深浅的色泽变化。
二是染色所为,不是太深就是太浅。
2.“橘皮纹”作假古玉的“橘皮纹”,是因地温、地湿因素在玉器表面作用产生,也叫氧化突起。
侧光观察时最明晰,手摸不明显。
作假的“橘皮纹”,用手不断抚摩可以除去。
真古玉的“橘皮纹”,是抚摩不去的。
3.“黑斑”作假某些古玉,会在地底受矿物质影响而产生黑斑。
“黑斑”作假方法,一般是烧烤后抹蜡。
这种带“黑斑”的假玉器,欺骗性大。
4.“鸡骨白”作假“鸡骨白”是质地疏松的玉石在地下出现的钙化现象。
“鸡骨白”在南方古玉中出土较多,学名叫做“石灰沁”。
造假手段有放在火里烧烤和用硫酸泡,“鸡骨”之“白”就是腐蚀后形成的斑点。
因这种制作痕迹较明显,有的造假者再雇工擦拭,以达到乱真的效果。
5.“褪光”作假有一部分作假“古玉”,有独特的亮眼光泽,全无出土文物上的那种沧桑或者斑驳。
利用特殊手段把玉器上的“光泽”去掉,会有一种看上去较为古旧、细润的光泽,欺骗性大。
6.“羊玉”、“狗玉”作假此二法颇具迷惑性,但“羊玉”用手盘热时嗅之,微有腥味;“狗玉”细看内有雕痕,却少有历史古旧感。
7.“牛毛纹”作假真品“牛毛纹”古玉,有一部分纹理是有凹陷的;而假的“牛毛纹”古玉没有细小凹陷,却是道道裂纹。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及辨伪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及辨伪1.材质鉴定:古玉的常见材质有玛瑙、水晶、翡翠等,其中最贵重的是翡翠。
鉴定材质的方法有触感、冷热感知、硬度测试等。
一般来说,翡翠手感温润,冷热感知明显;玛瑙的硬度较高,质地细腻;而水晶透明度较高,光亮度好,具有独特的冷热感知。
2.纹理鉴定:古玉的纹理通常包括蟠纹、兽纹、花纹等。
首先要观察纹路的整体分布是否自然,其次要仔细观察纹路的连续性和流畅度,辨别是否有刻意加工的痕迹。
同时,要结合其所属时期的造型风格和题材,进行对比鉴定。
3.颜色鉴定:古玉的颜色主要包括白色、黄色、墨绿色、紫色等。
颜色的明度、鲜艳度、均匀度都是判断其真伪的依据。
在进行鉴定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深浅程度、渗透性以及与常见玉石的对比鉴定来判断真假。
4.重量鉴定:古玉的重量也是鉴定其真伪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古玉的体积和材质,可以大致估算其重量。
真正的古玉通常比较重,因为天然石质相对较重;而假的古玉由于采用了人工材质,往往比较轻。
5.声音鉴定:古玉在敲击时会发出特殊的声音。
一般来说,真古玉发出的声音响亮、清脆、均匀,具有回音;而假的古玉会产生沉闷、杂音较多的声音。
这是因为真古玉具有坚硬的结构,回音时间较长;而假古玉通常使用人工材质,声音较差。
6.文物鉴定:古玉作为文物,通常还需要对其历史背景、风格特点等进行鉴定。
这需要涉及到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经验,同时需要参考相关资料和专家的意见。
如有可能,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最后,要提醒的是,古玉的鉴定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专业知识,单凭其中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确定其真伪的。
因此,如果对古玉鉴定不够了解,建议尽量找专业的古玉鉴定机构或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古玉学步》目录

《古玉学步》目录(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2):图说古玉惊裂纹不可仿(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6):古玉的光气不可仿(7):古玉的熟旧感难仿(8):图说古玉皮壳难仿(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0):解玉砂痕(上)(11):解玉砂痕(下)(12):古砣阴线接刀(13):古砣生接刀(14):钻痕孔奥妙(上)(15):钻痕孔奥妙(下)(16):古砣解玉砂痕特征(17):放大镜(18):次生结晶(20):拉丝工痕(21):管窥见一斑剖视更真切(22):古玉地弯形变(23):沁色(24):伴生结晶(25):一孔之见——最玄奥的亦或是最简单的(26):工上自然态(27):质变自然态(28):微距截图取样(29):古玉十三彩(30):玉石自然色(31):仿古四大块辨识六种怪(32):古玉沁色十三彩(33):质本洁来还洁去清气一缕化为尘(34):玻璃光(35):过水出灰(36):钻孔螺旋纹(37):阴阳线(红山文化)(38):软索解玉(39):阴阳线(夏文化)(40):切割痕迹(线切割)(41):拉丝定位孔(取芯)(42):拉丝定位孔(镂雕)(43):切割痕迹(片切割)(44):成型对开、对开成型(45):微图识真颜(46):压地凸起辨真阳(47):古玉神韵不可仿(48):水草沁(49):单阴线、组合线(50):双勾阴线挤成阳(51):一孔多工(52):磋磨(53):商玉“折铁线”(54):惊裂错牙或重沁(55):斑上作工(56):古玉剥蚀消融不可仿(57):沁门(58):片饰器定型(59):红山良渚取芯技巧(60):桯钻和管钻打孔痕迹的区别(61):红山砣具镂空(62):上弦为璜下为珩(63):切割三工细分辨(64):战汉浮雕减地(65):红山砣琢良渚人龙山勾转L型(1)(66):百变战国龙(67):绝对不可仿裂上呈错牙(68):重色仿沁(69):良渚浮雕阴刻纹(70):红山玉猪龙(71):条状线具的出现时间应该提前到新石器时代晚期(72):辨工痕(1)(73):微观下仿形毕露(74):辨工痕(2)(75):辨结晶(76):古玉开片纹(77):饭糁与钙化(78):古玉灰皮白霜(79):良渚阴刻线(80):辨风化(上)(81):辨风化(下)(82):凌家滩玉人微观解析(83):兴隆洼玉玦(84):或者钻磨或刮削孔上有开还有扩(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86):龙山镂空勾转型(87):砣具起源(88):形而下方辨迹痕形而上处望神韵(89):电工雕(90):一面坡(91):先刻后砣(92):王玉镇圭桓信躬皆出王公侯伯中(93):出土桯具(94):齐家璧(95):天赐处处料与砂莫因一说成固化(96):辨蹦碴(97):微距眼里图悟性脑中画(98):游丝毛雕(99):接砣精准显刚劲些微偏砣微调整(100):镂雕工艺的发展(101):游丝毛雕(102):老料新工(103):古今工艺不一样细微之处见真章(104):出土附着有特征泥巴不尽为生坑(105):此地无银辨仿真(106):图辨真仿龙(107):阴刻线砣刀技法(108):商工玉作特征(109):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1)(110):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2)(111):古玉纹饰制作工具——古砣具(3)(112):辨砣工痕(113):商玉虽美非和田(114):微型钻孔的痕迹特征(115):静心赏馆藏看点不一样(116):软索锼弓不同痕(117):原生态古玉(118):古玉的改型制作(119):料工型纹沁包浆有无自然不可仿(120):辨识工断沁(121):拉丝痕(122):古玉游丝毛雕工艺不可仿(123):赏古在心静细仔方见真(124):良渚文化纹饰的种类及工艺特征(125):战国玉璧的三大类型八种制式(126):古玉浮雕谷纹识别(127):春秋制玉纹饰特征(128):古玉制作的工匠精神(129):文化期琢玉推磨三种工艺(130):良渚文化阴刻线(131):古玉次生结晶不可仿(132):良渚玉料来源和出土特征(133):金元时期多层镂雕玉器赏析(134):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良渚钻孔工艺(135):古玉纹饰的时代特征(136):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古代琢磨工艺(137):变幻莫测沁(138):馆藏玉器微痕距成像分析——良渚刻线工艺(139):赏古如同探太空星光灿烂似苍穹(140):不到震撼非良渚(141):雄浑豪放“汉八刀”(142):虽见神工非鬼斧原为朴器刻良渚(143):从“一面坡”到“汉八刀”(144):古砣痕迹说(1)——砣具的历程(145):古砣痕迹说(2)——切料推磨雕(146):古砣痕迹说(3)——刀刀见锋(147):良渚玉器鸟图腾(148):宋明老提油(149):商代有类“车床”砣机具吗(150):商代玉作工痕特征举例(151):石峁遗址石雕与古玉影响的思考(152):渎山大玉海的独特雕琢工艺(153):古玉游丝毛雕技艺源自昆吾刀(154):馆藏高古玉是最好的老师最顶级的专家(155):高古玉工艺的历史渊源(156):神通天地唯有玉(157):精品玉璧清赏(2)(158):精品玉璧清赏(3)(159):玉到高处堪共睹不到开门非高古(160):遍地高古都是宝一睹工痕见分晓(161):精品玉璧雅赏(4)(162):战汉乳钉纹饰的种类特征(163):高古制玉的打稿起样(164):商周制玉的边饰风格:出脊与扉棱(上)(164):商周制玉的边饰风格:出脊与扉棱(下)(165):残件是学习到代古玉的真标本(166):红山C形龙的见真看点(167):红山玉猪龙的真仿比较(168):古玉土蚀斑的痕迹特征和真仿识别(169):真古干净仿古脏(170):古玉次生结晶的辩证认知(171):良渚玉琮和红山玉猪龙赏趣(172):东周黄玉兽形佩的工艺析疑(173):战汉玉雕谷纹工艺举例(174):战国云谷相杂纹玉龙微观赏析。
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凡见一玉,必须形神兼备,才能认古。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辨假识仿的高见学说层出不穷,对于刚刚想来参加玩玉的新人,常常弄得缭乱眼花,交去了学费买来的却是懵圈。
请教于砖家,云山雾罩后,当然都怪你自己悟性差。
虽然高仿多如牛毛,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高超,古玉都有无法企及的难仿之处。
如何入手?本条以为:先得从这难仿之处开始摸索起步稍为稳妥。
古玉有形而上的“神”不可仿和形而下的“形”不可仿,约述如下:(一)古玉之“形”不可仿的特征第一:古玉的惊裂纹不可仿俗话说:十玉九裂。
古玉、高古玉往往多带有各种裂纹,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模仿制造冰裂纹、火劫纹;但是,无论多高手段都无法仿造惊裂纹。
惊裂纹是古玉突然受到外力撞击而产生的裂纹,往往是单一方向,沿着玉质解理的纹路开裂,十分显眼的裂纹,甚至可以在古玉表面看到缝隙,甚至一不小心可能会沿惊裂纹把器物毁断——所以,惊裂纹不可仿。
一裂切断首尾——险裂断璧惊两条缝隙沿解理延伸惊裂打开深沁之门第二:古玉的土蚀结晶不可仿土蚀又称土沁、土咬、蚀孔、蚀洞、蛀孔等。
蚀洞、蛀孔是出现在玉件上的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状结构。
它们基本呈不规则的孔状,从外表看,有的孔洞单独存在,有的二个或多个孔连在一起,更甚者有成片的许多孔洞相互融合,形成蚀斑状结构蜂窝状特征。
放大倍数可清楚看到蚀孔、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层层叠叠犹如进入熔洞一般。
土蚀往往还伴随着次生结晶。
土咬洞口壁一般非常细薄,孔壁边缘尖锐锋利,与孔洞绝无丝毫混沌不清之感,过渡极其干净利落。
加之蚀洞内形成的纤维状闪亮次生晶体——所以,土蚀结晶不可仿。
曾被金龙咬一缺?咬个洞玩玩孔中孔,洞中洞次生结晶这么漂亮如何仿啊?难煞个人了第三:古玉的塌缩不可仿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
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
缩斑又称烂班,烂班严重的是为古玉的老化萎缩现象。
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古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古玉市场的火热,假冒伪劣产品也层出不穷,让人们在鉴定古玉的真伪上备受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简单快捷地鉴定古玉的真伪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古玉的颜色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正宗的古玉通常会呈现出自然的颜色,如青白、青灰、青褐等,颜色饱满而自然。
而假冒伪劣的古玉往往会通过染色等手段来模仿真品,因此颜色看起来会比较艳丽和不自然。
因此,通过对比颜色的自然程度,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古玉的真伪。
其次,古玉的纹理也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正宗的古玉通常会有一定的纹理和纹路,这是因为古玉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沉淀而形成的。
而假冒伪劣的古玉往往会通过化学手段来制造纹理,因此看起来会比较人工和生硬。
因此,通过观察古玉的纹理,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另外,古玉的质地也是鉴定真伪的关键之一。
正宗的古玉通常会质地细腻,手感温润,而假冒伪劣的古玉则往往会因为使用了劣质材料而质地粗糙,手感冰凉。
因此,通过触摸古玉的质地,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来鉴定古玉的真伪。
正宗的古玉在敲击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假冒伪劣的古玉则往往会因为材质问题而发出沉闷的声音。
因此,通过敲击古玉来听声音,我们也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古玉的颜色、纹理、质地以及声音,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古玉的真伪。
当然,鉴定古玉的真伪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
因此,在购买古玉时,建议大家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鉴定古玉的真伪,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古玉鉴别方法

古玉鉴别方法
1.颜色鉴别法
颜色是鉴别古玉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块古玉,其颜色应该均匀,清晰、光泽亮丽。
若色泽发暗、无光泽或者颜色不均匀,那么就有可能是伪品。
2.质地鉴别法
一个古玉,其质地应该光洁光滑,细腻,有质感。
若质地糙、不光滑、有开裂,那么就有可能是伪品。
同时,不同种类的古玉在质地上也有所区别。
3.重量鉴别法
同样大小的古玉,一般来说,真品的重量比假品的重量大,且真品的重量分布比假品的更均匀。
因此,鉴别古玉的重量是一个重要的鉴别方法。
4.灰度鉴别法
通过观察古玉的灰度来鉴别其真伪。
灰度越高的古玉,其质量越好。
真品的灰度应该比伪品的高,且总体均匀。
同时还要注意灰度的过度处理,有的商家会通过处理使灰度更高,这样也会让鉴别古玉的难度加大。
5.造型鉴别法
古玉的设计和造型也是鉴别古玉真伪的一个重要标准。
真品的古玉造型或图案比假品更为规整、有层次感、立体感。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古玉造型,可以进一步判断其真伪。
一个古玉的材质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通常,真品的材质质地比假品要高,而且不同种类的古玉材质也有差异。
比如玉髓、和田玉等。
总之,鉴别古玉真伪的方法是非常多样化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法。
此外,鉴别古玉的过程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经验丰富的专家。
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鉴别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好去正规的博物馆或专业店进行鉴定,以防止被假冒伪劣的古玉所欺骗。
简述古玉器的辨伪几方面

简述古玉器的辨伪几方面
古玉器作为一种市面上极具贬值的文物,了解其辨伪办法将十分有助于收藏者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古玉器辨伪的办法主要有外观肉眼辨认、亮度比较、探穿手法、品质测试、复原技艺和放射性测试等几种办法。
首先,从外观上依靠肉眼辨认,可以观察古玉器的外观纹理、质地、颜色、品类特征,以及玉石的晶粒、夹石、珐琅、内晶等,来判断其古玉器的真伪情况。
其次,在肉眼辨认中,可借助比较亮度来判断作品的真伪。
真正的古玉器,其亮度是由玉石性质决定的,假冒玉石则比真玉要暗,且亮度单一,或者亮点不能集中,因而通过亮度比较可为辨认古玉器提供一种相当重要的依据。
此外,使用探穿手法可排除玉石表面上的外表型,找出真玉的作工样板或者痕迹,判断玉料的真假;同时,品质测试主要是使用一种叫做矿石识别仪的仪器,可以较准确的测试老玉的体积、比重及硬度;再则,古玉器的复原技艺也是一个重要的凭证,从节点、缝隙和杂质等方面,审视复原玉器质地、色泽和断裂点,结合该器被复原前和复原后的外形,对整体复原结果有一个鉴定明确的要求;最后,放射性测试也可同步进行,老器的放射性指标会随着年代的久远有所减少,因此可以判断出该玉器的真伪情况。
以上,便是古玉器辨伪的几个具体办法,在扩大古玉器收藏知识面、保护收藏者利益方面也将极大的起到作用。
7真5假12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灰皮鉴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图文干货!

7真5假12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灰皮鉴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图文干货!7真5假12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灰皮鉴定,打造值得收藏的图文干货。
昨天我们讲了灰皮形成的简单原理,今天我们继续用几张比较典型的真假图片,加深对灰皮鉴定的认知。
1、灰皮的覆盖率,并非100%。
真品1玉是非均质体,跟玛瑙水晶等不同。
因此,玉器表面的分子排列密度及分布也有所不同,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撞击、周围接触性腐蚀等,也会对玉器表面产生不同影响。
于是,器表灰皮的分布,一般不甚均匀,有厚有薄,即使整体钙化,也会出现开窗的现象,这是仿品难以企及的高度(鉴定要点)。
仿品1仿品仅在表面伪造白灰,常用氢氟酸腐蚀,短时间内迅速破坏分子结构,从而产生瞬间白化。
甚至涂抹化学制剂,如东施效颦,呆板无扩散,没有真品的浓淡过渡。
坊间近几年出现遮挡局部、酸腐局部的方法,形成的白斑一片一片,如发霉一般,无丝毫美感。
仿品2二、灰皮是渐变过程,每一步路都算数真品2灰皮的形成,是玉表结构水逸失后间隙变大,从而产生漫散射,出现的视觉效果。
结构水的逸失,常从玉器边缘处开始,顺着晶格一步步推进,一般不会出现跨越式。
真品3在逐渐扩散的过程中,交界处会出现明显的过渡,不会呆板停止。
这是鉴定的重要指标,反复强调,只为加深记忆。
仿品3三、灰皮伴随沁门,呈工上自然态真品4灰皮是因为玉表失水产生的,失水后的玉器,表面结构松散,常会出现沁门,如土蚀斑、唐烂斑、蛀孔等,这也跟玉质有关,一般玉质较差的,灰皮常常较重。
真品5仿品也会腐蚀,但一般为强酸短时间内腐蚀,因无法还原古玉深埋地下的环境,时光也不可倒流,所以仿品只能模仿表面,无法逼真。
仿品4仿品灰皮浮在表面,感觉像喷了一层霜,跟玉体脱节。
而真品是灰皮是视觉效果,本身并没有白色的物质(划重点)!四、感受鸡骨白,厚重沉稳真品6鸡骨白是深层次钙化的结果,一般与玉质本身及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
上好的和田玉,极少出现鸡骨白,良渚文化这种地方玉常出现,低温较高的环境,常有鸡骨白现象,这与高温下玉表结构水加速逸出有关。
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古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古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古玉的收藏、鉴定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简单、快速地鉴别古玉的真伪却是一个难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最简单的古玉鉴定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古玉。
首先,观察古玉的颜色。
古玉通常呈现出浑厚、沉稳的颜色,如墨绿、蜜黄、鸡血红等。
而假冒的古玉往往会使用人工染色,颜色过于鲜艳,甚至带有斑驳的色彩。
因此,通过观察古玉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其次,观察古玉的纹理。
真正的古玉常常具有细腻、温润的纹理,质地坚硬,手感沉重。
而假冒的古玉往往纹理粗糙,质地轻盈,手感不如真品。
因此,通过观察古玉的纹理可以进一步确认其真伪。
再次,闻古玉的气味。
真正的古玉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清香气味,而假冒的古玉则往往会有浓烈的化学气味。
因此,通过闻古玉的气味也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其真伪。
最后,敲击古玉。
真正的古玉在敲击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假冒的古玉则会显得沉闷、无力。
因此,通过敲击古玉也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其真伪。
总的来说,古玉的鉴定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以上只是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古玉。
当然,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玉鉴定,还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来提升自己的鉴定水平。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古玉的鉴定方法,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收藏古玉时能够谨慎对待,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
毕竟,古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得到更加尊重和珍惜。
如何鉴定古玉范文

古代玉器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的古玉已经被摧毁或丢失,留下来的也有不少是赝品和伪造品。
因此玉器爱好者需要了解如何鉴定古代玉器的真伪。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鉴定古玉的技巧。
一、玉材的辨认鉴定古玉真伪的第一步就是辨认玉材。
真正的古玉器都是由天然玉石经过磨制、雕刻而成,玉的种类主要有和田玉、缅甸玉、云南玉等。
这些天然玉石具有高密度、坚硬度、细腻的质感和透光性等特点。
而假冒的古玉器通常由石灰岩、玻璃、水晶等材质制成。
因此,只要掌握一定的玉石常识,就可以从材质上初步判断出玉器的真伪。
二、工艺的辨认鉴定古玉真伪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辨认工艺。
真正的古玉器多数是经过精细的加工而成的,如刻花、雕刻、雕镂等。
这些加工不仅精细,而且独特。
如果一个玉器简单粗糙,不够规整,那么它很可能是赝品。
同时,在辨认工艺时还需要关注雕刻的技巧和刀法,以及空间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表现。
如果这些方面表现比较平淡,那么就要小心,它可能是赝品。
三、器形的辨认另外,鉴定古玉真伪还需要注意器形。
古玉器种类繁多,但器形有其特定特征。
有些玉器的器形是很复杂的,比如“蝉蛹形”“卧牛形”等,这些器形一般都需要经过很高的技术和工艺才能完成。
如果一个玉器的器形比较特殊,且经过加工后工艺完美,那么它的真伪就有很大可能性。
反之,则需要进一步检测其他方面的内容,以判断其真伪。
四、题材的辨认鉴定古玉真伪还需要注意的是题材的辨认。
古代玉器常常以动植物、器物、人物等题材来进行雕刻或者镂空,每种题材都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并有着比较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比如,龙纹图案是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龙的图案非常复杂,包括头、身、尾、角、爪等各个部分,雕琢起来有很高的技艺要求。
如果一个玉器的龙纹比较简单、粗糙,这说明它很可能是赝品。
在辨认题材时,要结合一些常识细节和文化知识来进行筛选。
鉴定古玉真伪需要注意玉材、工艺、器形以及题材等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借助专业的鉴定机构或者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鉴定。
古玉鉴定与辨伪

古玉鉴定与辨伪1. 引言古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古玉市场的火爆,造假问题也愈发严重。
因此,进行古玉鉴定与辨伪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古玉的基本特征、鉴别方法以及辨伪技巧。
2. 古玉的基本特征古玉是指中国古代使用的玉器,通常包括玉琮、玉璧、玉佩等。
它们有着独特的外观和纹饰,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内涵。
古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材质:古玉采用的是天然玉石,通常分为和田玉、绿杂玉、黄杂玉等几种类型。
- 颜色:古玉的颜色主要有白色、灰色、青色和翠绿色等,其中的颜色深浅和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玉石的品质和保存状况。
- 纹饰:古玉的纹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雷纹、云纹、凤纹等,这些纹饰在古玉的制作过程中起到装饰和辟邪的作用。
了解古玉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鉴定和辨伪的基础。
3. 古玉的鉴别方法鉴别古玉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外观、手感、纹饰等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古玉鉴别方法:- 外观鉴别:仔细观察古玉的外观,包括整体形状、纹饰、颜色等。
真正的古玉通常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制作精美且纹路流畅。
- 手感鉴别:用手触摸古玉的表面,真正的古玉通常具有温润的质感,手感较为细腻。
- 光线鉴别:利用光线进行观察,真正的古玉通常可以呈现出温润的光泽,反射出柔和且均匀的光线。
- 纹饰鉴别:仔细观察古玉的纹饰,真正的古玉通常具有细腻的纹路,线条流畅且自然。
这些鉴别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一件古玉的真伪,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还应该注意个别特殊情况。
4. 古玉的辨伪技巧古玉市场上的伪造品越来越多,为了避免购买到赝品,有几个辨伪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寻求专家意见: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古玉是否真实,可以寻求专家的意见。
专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经验,能够对古玉进行准确的鉴定。
- 了解市场行情:对古玉市场的行情有一定的了解也是辨伪的一种方法。
通过了解市场上真品的价格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古玉的真假。
中国古玉鉴定大全高古玉特征断代详解看完不后悔

中国古玉鉴定大全高古玉特征断代详解看完不后悔首先,鉴别真假古玉的关键是要了解古玉的特征。
一般来说,古玉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质地:古玉石质地细腻,有光泽,手感温润。
真的古玉是由大自然的玉石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风化和保藏才形成的,具有自然的纹理和圆润的触感。
而假的古玉则通常是通过人工方式制成的,质地会比较粗糙,不具备天然石材的特点。
2.色泽:古玉的颜色多样,有白色、黄色、灰色、青色等。
真正的古玉色泽沉稳典雅,不刺眼,有一种独特的质感。
而假的古玉通常会使用化学染料进行着色,颜色会比较鲜艳,过于刺眼。
3.纹理:古玉的纹理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指标之一、玉石的纹理是由于玉石在地壳运动中的压力和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自然的纹路和纹理。
真正的古玉纹理通常细腻、均匀,有一种宛如云烟般的质感。
而假的古玉则通常纹理较为粗糙,缺乏自然的感觉。
4.造型:古玉的造型通常多种多样,有方形、圆形、兽面、纹饰等。
但无论造型如何,真正的古玉都有一种独特的精致感和历史感。
而假的古玉则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通常会有一些瑕疵和不合理的地方。
其次,鉴别古玉真伪还要依据判定其年代的方法和技巧。
古玉可以分为高古玉、商代玉、周代玉、汉代玉、晋代玉、唐代玉、宋代玉、元代玉、明代玉、清代玉等不同年代的玉器。
判断古玉的年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纹饰:不同年代的古玉纹饰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变化。
例如,商代玉器的纹饰一般以兽面纹和神人纹为主,周代玉器的纹饰则更加复杂多样。
因此,通过分析古玉的纹饰,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年代。
2.工艺:不同年代的古玉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
例如,商代玉器的制作工艺通常较为简单粗糙,而到了汉代则开始出现精细雕刻的玉器。
因此,通过分析古玉的工艺水平和制作工艺,也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年代。
3.风格:不同年代的古玉器的风格也有所不同。
例如,明代玉器通常注重刻画的细腻和造型的独特,清代玉器则通常注重气势和大气的表现。
因此,通过分析古玉器的风格特点,也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年代。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及辨伪四误区

古玉鉴定六点方法及辨伪四误区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长中的艺术。
物中是研究某领域或专题文,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这也是鉴定古玉极华论大家又有实践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玉材都很复杂博自于民间,历史上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是玉的存放环境干华中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
面对形成白斑,程度轻物博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中特别是玉器表面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博华熟悉各个时代、各代古玉的辨仿。
现需要我们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博华蚀形成的小孔洞,有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论与文化研究确华、兽皮轮砣、棉、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方法,望大家多华及半自动化工艺;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入研究,不断地物华扩大化的肯定一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物中知这一点。
但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白地说,现在玉华博更难。
五、沁色鉴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新风格玉器出土,华物艺术水平,而不鉴定真伪。
下面根据我个人土杂物的玉器,不论华中明的艺术风格,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六点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博作难度大,容鉴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六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博中解古玉长时间在各条作用可以互相转换。
一、工艺痕局限所为的风中华那些伪造出土古玉迹鉴定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螺旋纹细密均等。
博中,程度轻的,表面仍有玉加工工艺。
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华中色的。
还有一点就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需注意的是:带有泥中物物理论文化的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物中提高,并且突破了光工艺。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为重要,它们的气中械孔壁则较规整,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华掌握,玉器埋藏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种,甚至珍贵中华、玉材辨伪。
古玉鉴定鉴别真伪的5个简单方法

古玉鉴定鉴别真伪的5个简单方法古玉作为一种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其真伪的鉴定和鉴别非常重要。
以下是五个简单的古玉鉴定鉴别真伪的方法:1.观察材质与颜色:古玉一般由玉石、玛瑙、石英等矿石制成。
观察古玉的材质,真品一般具有细腻、温润的质感。
同时,古玉的颜色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指标。
真品古玉的颜色多为奶白色、青白色或青黄色,而伪造品的颜色多为过于亮丽或人工染色。
2.欣赏造型与纹饰:古玉的造型和纹饰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观察古玉的造型是否精致,纹饰是否符合古代文化和审美标准。
真品古玉的纹饰多为浅浮雕或高浮雕,且线条流畅自然,不出现明显的疏漏或瑕疵。
3.辨别纹路与质地:古玉的纹路和质地也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参考。
观察古玉的纹路是否自然流畅,有无明显的雕刻痕迹或制作瑕疵。
同时,真品古玉的质地多为看起来细腻光滑,且有一种润物如玉的感觉,假品往往质地粗糙,没有真品的手感。
4.辨别年代与风格:古玉的年代和风格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指标。
了解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年代和地区的风格特点,有助于判断古玉的真伪。
同时,通过与真品的对比学习,能够更好地辨别伪造品的风格和特点。
5.寻求专业鉴定:若以上方法仍然不能确定古玉的真伪,建议寻求专业的古玉鉴定机构或专家的帮助。
这些专业人士通常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设备,在鉴定古玉的真伪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参阅相关的古玉鉴赏书籍和资料,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古玉的真伪鉴别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综合观察。
以上五个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对大家在鉴定古玉真伪方面有所帮助。
简单鉴别古玉真假方法暨古玉开门特征

简单鉴别古玉真假方法暨古玉开门特征简单鉴别古玉真假方法暨古玉开门特征时间:2016-05-12 20:21:06 来源:作者:一起玩收藏真古玉有哪些特征什么样的玉是真古玉?一些古玉收藏爱好者认识方法不同,有人侧重工、有人侧重沁、有人侧重纹饰,有的是凭感觉,比较高的境界就是神态。
对于新手来说,鉴定收藏古玉可以通过哪些特征进行判断呢?一是古玉的老旧感。
古玉必须有老旧感,发自玉质肌理内部的老旧,而不是表面的一层。
原因很简单,长期埋在地下的玉器,玉质的内部受沁开始变化,老旧感是由内而外的。
作假的玉质很新很嫩,表面做旧看上去似乎很旧,被蒙骗上当。
二是古玉的包浆。
真古玉的包浆是布满玉器整体的。
包浆是玉质长时间受空气氧化,自然形成的皮壳。
尤其是在沁的表面也有包浆,这点很重要,表面有一层玻璃光。
作假的一定会破坏玉质表面,使表面失去光泽,沁上也没有包浆。
三是古玉的沁。
古玉的沁有内沁和外沁两种。
古玉的内沁必须是发自玉质内部的受沁状态,沁色浓重过度自然,自然晕散,不论是块状,丝状都很自然。
对于受土沁的天然蚀孔(放大镜下特征是外口小内堂大,并伴有结晶体)一定是真古玉,无法作假。
外沁是活的,经过盘玩会发生变化。
四是古玉的自然开裂钝化。
在裂缝部位用放大镜就可以看到像久旱的土地的裂缝一样,缝隙表面呈V字形钝化、自然。
看见这个特征真古玉无疑。
新的作假的裂缝都是闭合紧密的。
五是古玉的自我修复粘合状玉浆。
古玉有自我的修复功能,在裂缝处经常会看见一种粘合状玉浆,这种状况比较神秘,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
六是古玉的先工后沁。
古玉是先完成做工,入土后在受沁,工在下沁在上。
沁的自然状态是连续的,如果是沁被工切断了,就有后添工的可能,需要加以提防。
七是古玉磕碰处、断开处包浆与整体一致。
古玉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磕碰,或者断开缺失了一部分,那么他的断开面大多是圆滑的(经常抚摸)包浆与其他部分一致。
八是古玉的工是与生产工具联系在一起的。
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动工具。
假古玉鉴别的方法高古玉的鉴别

假古玉鉴别的方法高古玉的鉴别
古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古玉的稀缺性和高价值,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仿真品和假冒品。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玉文化遗产,正确鉴别真假古玉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鉴别古玉真伪的方法和技巧。
1.观察颜色和质地:真正的古玉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有一种独特的手感。
仿真品通常颜色过艳丽,质地粗糙,没有真正的古玉那种沁入人心的质感。
2.对比纹理和纹样:古玉的纹理通常优美自然,如云雾、穿山水和蟠龙等,而仿真品的纹理通常看起来生硬、机械和简单。
3.观察石纹:真正的古玉经过数千年流沙磨练,石纹内外的沙子会被磨去,使得石纹变得明显而细腻。
仿真品的石纹一般较为模糊和粗糙。
4.用手感受温度:真正的古玉有热感,冬天握在手里感觉比较暖和,伪造品通常没有这种热感。
5.使用紫外光:真正的古玉在紫外光下会有一种特殊的荧光效应,仿真品通常没有这种效应。
6.使用专业设备:专业的鉴定机构通常会使用一些高科技设备,如显微镜、X射线仪和红外光谱仪等来鉴定古玉的真伪。
这些设备可以直接观察古玉的内部结构和成分,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总之,正确鉴别真假古玉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各种方法和技巧进行判断。
对于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来说,鉴别真假古玉可
能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因此,在购买古玉时最好选择信誉好的商家或鉴定机构,以避免购买到假货。
鉴玉口诀

古玩界对于仿古玉有这样的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
”鉴别古玉真伪,一定要掌握各时代玉器的形制、玉料、玉质、工艺、纹图及沁色特点。
古玉也有畏忌:一畏火,“常与火近,色浆即退”。
强光的持久照射亦应尽量避免,尤其出土不久的玉器,受光热后色更易变淡。
二畏冰,“常与冰近,色沁不活”。
三畏惊气,“佩者不慎,往往坠地,如落砖石之上,重则损伤,轻则肌理含有裂纹,其微细如发,骤视之而不得见”。
古玉所忌为:一忌油,“旧玉地涨未足,常粘油腻,则清光不能透出,故佩玉者,把玩日久,恐被油沁,脑油鼻油则尤甚,必须用滚水洗之,方能退油,盘者倘用鼻油摩擦,是爱之反不如毁之之愈也”。
二忌腥,“玉与腥物相接,即含腥味,且伤玉质”。
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称之为“六器”。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仿造古玉器的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古玉后作”和“新玉仿古”。
古玉后作包括“古玉改作”和“古玉后雕”。
古玉改作不易被识破,且能以次充好,因此被作伪者经常使用。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古玉大件,器形少有完整的,改作者尽量按原来器物的造型及纹饰改作成零星小件,或对残器进行补整,对容易暴露庐山真面目的斧凿之痕,重点进行染色、褪光。
古玉后雕指利用未咸器形或器形不规整、雕琢不精的古玉进行加工;将素面的或一面有纹饰一面素面的古玉器,重新切磋,雕琢纹饰。
利用新发现的古玉,或加工粗糙的古玉仿造古代玉器,是比较常见的方法,据调查,有时高达伪制器的十分之一。
新玉仿古也可以分为两种,我们称之为“新玉臆古”和“新玉摹古”。
新玉臆古是指宋后仿古者,包括宫廷仿制,采用宋元时代的考古图录如《考古图》、《古玉图谱》等,对其摹绘的许多古玉形状,纹饰进行仿制,由于此类图录缺乏考古依据,许多又是“拍脑袋”发明,一些稍有考古知识者就能明辨,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器物本身已成了研究仿古玉器的重要资料,也不乏研究保存价值。
[转载]难仿的高古玉绺裂纹【原创】
![[转载]难仿的高古玉绺裂纹【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a04e0a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e.png)
[转载]难仿的高古玉绺裂纹【原创】市场上高古玉赝品泛滥,高仿品沁色、琢工、灰皮已仿得十分到位,使得辨别点越来越少,区分真赝难度增大。
出土高古玉十玉九裂,仿绺裂纹难度相对要高,成为辨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冰裂纹因玉质自身的内部应力作用,日久年深被其它物质缓慢侵蚀,形成目视可见,抚之无痕,在高倍放大镜下也看不出缝隙(如冰裂状),全部斜开片的冰裂纹。
其裂向有规律、自然生动(其呈相有别于人为的网状直开片火劫纹)。
二.柴裂纹古玉深埋地下几千年,绺裂沿玉面颗粒缝隙,每年以零点几毫米进展,在玉内形成树枝状柴裂纹。
此类绺裂纹有方向、有延伸、有规律。
较短隐于玉内者称绺;稍长显于玉面者称裂。
大多表面同样抚之无痕,沁色相伴随绺晕散。
三.牛毛纹牛毛纹顾名思义,沁纹细密如牛毛。
在放大镜下观察,呈同向排列,细密而有序。
此类裂纹多数伴有褐、黑、红等沁色方能显露。
四.蚂蚁脚裂纹似蚂蚁爬痕,呈不规则网状,浅而细微。
看上去就像哥窑瓷器上的开片,呈细碎网状纹,多数只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到。
蚂蚁脚裂在浅表层,不会裂透。
(这一点与人工火劫纹也有着很大区别。
)五.火劫纹火劫纹是人工火烧形成的裂纹,多呈放射形网状裂纹。
裂为直裂(非斜开片)、裂纹大、纹路显生硬粗直,且多数会裂透玉面。
古人有燎祭习俗,将陪葬品火烧后入葬。
其中玉器经火烧后入土,会产生火劫纹。
此风俗兴于唐代以后,所以高古玉中鲜见。
现代赝品也有使用此法伪作绺裂,如在战汉前高古玉中出现火劫纹,则成了赝品特征。
以上图片均取自草根玉痴藏品实物照。
为增强其清晰度,在强光下及放大后拍照。
仿古玉器的几大特征

仿古玉器的几大特征
仿古玉器的几大特征:
一、玉的材质一般不会是新彊和田料。
此仿器或许是河磨料的。
二、加工工艺是电动高速机器的特征,线条有利、轻率、无所不能。
古玉是在手工工艺的环境下制作的,所以它总是有所不能,因此可从中看出“取巧”和“将就”的特点来,“园中见方”就是其一。
三、所谓沁色,是材质本身的特点,是在加工以前就有的。
这种沁色是数万年以上时间形成的,是死的;与墓葬环境下形成的沁色不同,不会盘变。
如果玩家有盘变的感觉,那也是在自我心理暗示下的错觉。
四、抛光也是识别仿古玉的主要着眼点。
古玉抛光是采用手工“千磨万搓”的方法,它表面的光泽是反复细腻地打磨的结果。
仿古玉器是采用机器抛光的方法,光泽很硬朗,也容易形成反光;而古玉光泽一般是不会形成反光的。
(下图为仿古玉)
再上一件真的做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见一玉,必须形神兼备,才能认古。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辨假识仿的高见学说层出不穷,对于刚刚想来参加玩玉的新人,常常弄得缭乱眼花,交去了学费买来的却是懵圈。
请教
于砖家,云山雾罩后,当然都怪你自己悟性差。
虽然高仿多如牛毛,但无论技术手段如何高超,古玉都有无法企及的难仿之处。
如何入手?本条以为:先得从这难仿之处开始摸索起步稍为稳妥。
古玉有形而上的“神”不可仿和形而下的“形”不可仿,约述如下:
(一)古玉之“形”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惊裂纹不可仿
俗话说:十玉九裂。
古玉、高古玉往往多带有各种裂纹,虽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模仿制
造冰裂纹、火劫纹;但是,无论多高手段都无法仿造惊裂纹。
惊裂纹是古玉突然受到外力撞击而产生的裂纹,往往是单一方向,沿着玉质解理的纹路开裂,十分显眼的裂纹,甚至可以在古玉表面看到缝隙,甚至一不小心可能会沿惊裂纹把器物毁断——所以,惊裂纹不可仿。
一裂切断首尾——险
裂断璧惊
两条缝隙沿解理延伸
惊裂打开深沁之门
第二:古玉的土蚀结晶不可仿
土蚀又称土沁、土咬、蚀孔、蚀洞、蛀孔等。
蚀洞、蛀孔是出现在玉件上的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孔洞状结构。
它们基本呈不规则的孔状,从外表看,有的孔洞单独存在,有的二个或多个孔连在一起,更甚者有成片的许多孔洞相互融合,形成蚀斑状结构蜂窝状特征。
放大倍数可清楚看到蚀孔、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层层叠叠犹如进入熔洞一般。
土蚀往往还伴随着次生结晶。
土咬洞口壁一般非常细薄,孔壁边缘尖锐锋利,与孔洞绝无丝毫混沌不清之感,过渡极其干净利落。
加之蚀洞内形成的纤维状闪亮次生晶体——所以,土蚀结晶不可仿。
曾被金龙咬一缺?
咬个洞玩玩
孔中孔,洞中洞
次生结晶
这么漂亮如何仿啊?难煞个人了
第三: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玉皮壳上会表现出膨胀或萎缩。
膨胀的结果是出现桔皮纹、象皮纹、皮疹纹而萎缩的结果是出现缩斑、缩纹。
缩斑又称烂班,烂班严重的是为古玉的老化萎缩现象。
古玉一般是从缝隙处萎缩开始,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际等处的大面积萎缩、塌陷(缩肉)。
古玉塌缩耗费时间为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所以,古玉的塌缩不可仿。
缩肉了,油脂肉缩成了僵板肉
如果不出土,准备继续塌陷下去了
缩出一张大嘴巴
想把塌陷的一面藏躲起来,躲得了吗?
第四:古玉的地弯(形变)不可仿
玉器在坑里钙化后,由于物理特性的改变,玉质变软,此时若再受到外力的作用,会发生弯曲,此现象叫"地弯现象"又称“地障”。
说了都多余——所以,地弯真的无法仿。
弯上翘翘了,古人可没想做这么丢人噢
弯了吧,像过了期的大饼子
这个过期时间没上面那个长
弯的夸张弯的可爱
这个弯的拉风吧
(二)古玉之“神”不可仿的特征
第一:古玉的“光气”难仿。
古玉出土光华自现,盘玩之后光气莹润,宝气难仿。
第二:古玉的“熟旧”难仿。
古玉因岁月地理煎熬,致使玉质疏松,观察如水乳充盈。
凡未经
长期入土之玉,难成此态。
第三:古玉的“皮壳”难仿。
古玉的皮壳,是经过数千百年寒暑交替、水土侵蚀所形成,不同
地域所出土的古玉,定然状态各别。
至于古玉之“神韵”,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形而上的鉴赏功夫全凭一个“悟性”,所以此处不再
贴图班门弄斧。
能够鉴赏神韵不可仿的(形而上),已然登堂入室、尽得古玉之壶奥,非一般玩家所能企及;普通玩赏者从形不可仿(形而下)入手,慢慢体会,修养探索,亦为乐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