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开展研学旅行的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首次提出了“研学旅行”。2015年,国务院从国家层面将研学旅行作为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促进旅游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意味着研学旅行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笔者从“教育人”和“旅游人”双重身份的视角,基于对镇江市旅游主管部门和相关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的调研,试就研学旅行作一点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一、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业界普遍认为,2018年是研学旅行爆发的元年。由于具有规模出行、团队行动、深度体验、季节性不明显、社会认知度较高、参与主体内在诉求的“原动力”强大、对资源的知名度相对淡化等特点,因而在旅游热点地区产生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为旅游温点、冷点地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笔者欣然感到镇江旅游界跃跃欲试地按下了启动按钮,但这种“热启动”的背后,成效与问题同时并存。

1.在宏观层面上虽有推进,但力度有待加强

追本溯源,镇江市研学旅行开展较早。2005年,一批韩国学生以“临时政府大长征”为主题来镇江市踏访先辈战斗过的土地,之后韩国学生“红色之旅”研修团便接踵而至,延续至今;从2007年开始,镇江中国旅行社创新性地推出境外夏、冬令营活动,每年牵头组织江苏、江西、安徽、河南等多个省市的中小学生

展演变运用多媒体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让游客一览镇江古运河的风光,感悟其中承载的千年镇江史。内部还可以设置古今水利科技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参观感受历年来水利科技的发展。

2.打造镇江码头漕运历史穿越体验区。镇江拥有独特的码头文化,但镇江尚未开发的码头还不胜枚举,而镇江作为民国时期的江苏省省会,让游客再次领会当时作为镇江重要交通运输口的镇江码头风光,有利于游客对镇江古运河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

在镇江码头漕运体验区的入口,运用高科技手段

打造一个“码头漕运历史长廊”,采用LED大屏,运用动画、影音等手段,逼真地再现镇江古运河从古至今的泊船、游人、街道等,运用5D技术,给游客带来听觉、视觉、触觉、感觉、嗅觉的全方位立体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并可就码头文化,开发文创产品。

3.重整古运河畔都天庙,再现镇江都天庙会盛景。可以由镇江商业行会或知名企业牵头主办,提前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商户前来参加庙会并进行商业洽谈。都天庙会的举办按照旧例,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沿街重现当年的节目表演,邀请远道而来的商户参加,在运河边开展商业展览或进行商业洽谈。期间可以集聚镇江的小吃与美食,设置关于都天庙的知识竞猜活动,晚上在河边张灯结彩,举办都天庙灯会,猜灯谜活动,或欣赏茅山的道教音乐表演,回归都天庙的道教主题。

4.举办许浑别墅诗词表演大会

许浑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一生诗作500首之多。为纪念这位杰出的诗人,可重整许浑运河畔的别墅,并每年在此举办以“吟其诗词,追忆许浑”为主题的诗词大赛,带领大家追忆感受其追寻旷逸闲适的情怀,领略许浑诗中的镇江和镇江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35

镇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赴韩国、日本、新加坡研学。

进入“爆发元年”后,镇江旅游界紧跟形势,与南京、扬州、马鞍山市联合召开“童心同行2018宁镇扬马都市圈暑期研学旅行产品发布会”,推出10余个暑期研学旅行产品,接着顺势推出了数十个“2018镇江暑期旅游产品”;镇江中国旅行社则以“研学镇江,知行天下”为主题推岀研学旅行的A、B、C、D四条线路,组织学生在镇江“跟着课本去旅行”。

尽管如此,镇江市研学旅行发展的步伐无论速度还是幅度都与周边城市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宏观上看尤其体现在政策支撑、社会合力、营地建设等方面。镇江市研学旅行虽已“热启动”,但因缺乏实质性的“刷新”行动,总体处于“待机”的滞后状态。

2.在操作层面上虽有成效,但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研学旅行的兴起,镇江市旅游接待量纵向比较增长明显,仅镇江中国旅行社今年以来同比就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且专门增设了研学旅行的专营部门。然而,接待量的横向比较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数据比较的背后是人才培养、营销渠道、资源利用等诸多操作方面的问题,目的不明确、措施不具体、服务不到位。例如:镇江市目前在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方面尚无具体措施,目前尚无一家经过授权的研学旅行的组织、接待机构和活动营地。一方面社会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来镇研学的学生团队中,相当一部分是经外地研学机构“倒手”后的“二手货”,面对“残羹剩饭”,镇江市研学旅行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在技术层面上虽有设计,但融合尚未形成

从新近推出的产品、线路上看,大多属升级版的传统旅游产品,是将旅游与教育名词叠加而成的“变形金刚”,缺乏教育智力的输入。产品设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比较泛化,缺乏细分。

特色资源是研学旅行产品的生命力所在。镇江市目前推出的产品中,励志拓展类、文化康乐类、甚至泛化的书法类等很易与周边城市同类产品“撞车”而被同质化,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被需方选为“第一志愿”。由于研学旅行特性的存在,传统旅游产品与研学产品在特色方面未必能划等号。只有那些具有差异化的、尤其是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的历史文化类资源(产品),才真正具有地方特色,如镇江市的三国文化、醋文化、碑林文化、赛珍珠文化等。当然,要完成这些高难度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讲授,绝非短期之功可以达到,所以,镇江市的研学旅行尚未达到“扬鞭跃马”的状态。

二、趋势与对策的研究

研学旅行这一以旅游为平台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才刚刚兴起,由于纳入了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研学旅行将打破原有的学期限制而成为常态化、常年化的教育活动。可以预计,一个新的、每年数亿人出游的巨大市场将会出现。随着研学旅行的发展,今后的旅游将更加趋向细分化、定制化,今后的教育也会岀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信这种“研与远方”的结合,将催生出跨区域、跨文化、跨行业的旅游、教育的新格局。

1.齐心合力才能“纲举目张”

研学旅行的开展,推进了教育模式由“圈养”向“散养”的变革,使得全国许多地区的旅游市场迅速发生了“热变”。而在镇江市,爆发景象并未如期出现,除“偶尔露峥蝶”外,市场总体呈“恒温”状态。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共识尚未形成,合力更无从谈起。这一状况使得国家的相关政策在镇江市难以有效推进,相关部门、机构的美好愿景正在被沦为纸面上的豪言壮语。

研学旅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不能单纯依靠以利益为目标的传统市场的调节;也不能依靠一两个职能部门的“独唱”、甚至“个唱”来推进,必须要有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保驾护航,必须要有教育、旅游、文化、交通、公安、财政、税务等各个相关部门齐心合力地共建起发展的秩序和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各种社会力量和人才的广泛参与,才能对教育和旅游两个方面的发展诉求真正起到支持和引导作用。因此建议尽快设立镇江市研学旅行的协调机构,齐抓共管,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

2.人才培养是“葵花宝典”

由原国家旅游局公布并于2017年5月1日实施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第6.2.3条款规定:“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这一新的职业也将呼之欲出,可是研学导师的数量短缺、奇缺状况十分严重。因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开展研学管理方向的学历教育。目前镇江市各层次旅游学历教育每年的办学规模大致为:本科教育约35人,高职教育约300人,中职教育约300人。根据这个规模,研学管理方向学历教育的实施可实行“双轨制”:一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置入研学管理的部分课程,以缓解用人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