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31213887c24028915fc3b2.png)
圆桌骑士
亚瑟王从岳父哈 里米亚国王处获得具 有神力的圆桌, 有神力的圆桌,设 150个座位 150个座位,挑选优 个座位, 秀的骑士入座, 秀的骑士入座,由此 形成圆桌骑士。 形成圆桌骑士。 圆桌代表骑士之间 的平等。 的平等。 亚瑟和他的圆桌骑 士英勇善战, 士英勇善战,进行了 一系列的冒险活动。 一系列的冒险活动。
式 正 式 获 得 封 号 。
资 格 成 为 骑 士 , 并 经 过 授 剑 仪
役 , 要 具 备 各 方 面 条 件 才 能 有
族 封 号 , 它 必 须 经 过 长 期 的 服
渐 成 为 一 种 荣 誉 头 衔 , 一 种 贵
到 中 世 纪 后 期 , “骑 士 ” 已 逐
士 ” 已 不 单 指 最 底 层 的 军 人 ,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 世纪封建社会的 骑士文学产生于 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时代的 产物,作者主要是骑士。 产物,作者主要是骑士。 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 典雅爱情。它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 典雅爱情。它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宣传骑 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 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肯 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 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属于世俗贵族 阶级的文学。 阶级的文学。 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行为模范: 行为模范:
骑士文学对西欧的思想文化、 骑士文学对西欧的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骑士制度, 社会习俗、骑士制度,特别是骑 士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士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传奇 故事中的优秀骑士成为许多年轻 骑士崇拜和模仿的对象, 骑士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如亚瑟 王及其圆桌骑士。 王及其圆桌骑士。
西方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文学
![西方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30d1fa03d8ce2f016623b4.png)
西方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西方中世纪文学中的一种,我们在学习背诵文艺常识时候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当时的具体背景和社会现状。
对于编导生的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西欧到了11世纪和12世纪,封建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日益稳固。
这种情况使他们在教会文学之外,要求能有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自己阶级意识的文化。
这种封建主阶级的文化,在他们的文学—骑土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反映。
骑士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产物。
封建主为了进展战争和镇压人民而养了许多骑士。
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得到赏赐而成为小封建主。
在屡次十字军东征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骑士的地位大为提高,并逐渐形成所谓骑士精神。
12世纪时,出现了骑士团组织。
在骑士制度的开展过程中,还为骑土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标准。
骑士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此外,还要求骑士“文雅知礼〞,要把自己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他不仅要忠实地为主人效劳,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
女主人在骑士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
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和取得胜利,博得贵妇人的欢心,在骑士看来是最大的荣誉。
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骑士精神〞。
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封建性和矫揉造作的特点。
不过由于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下层,他们中有些人的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等道德信条,也有与人民愿望一致的一面。
此外,他们反对宗教的苦行主义,向往世俗生活的欢乐,要求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毕竟也是对宗教教条的背离。
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战争活动的相对减少,以及雇佣兵制度的兴起,骑士制度逐渐衰落,骑士们腐朽和寄生的本质日益显露,而他们引为骄傲的尚武精神那么逐渐消失。
如同法国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中心一样,法国也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恩格斯曾指出,南部法兰西“在新时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标准语言。
它的诗当时对拉丁语系各民族甚至对德国人和英国人都是望尘莫及的范例〞①。
论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特点
![论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50376e43323968001c9203.png)
论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特点-社会科学论文论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特点崔洋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摘要]作为中世纪骑士制度的特殊产物,骑士文学被看做世俗文学作品中的瑰宝。
这一文学流派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深刻的历史根基和社会根源。
这篇论文介绍了骑士文学的形成过程,并借助《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与《金狮骑士伊万》这两部代表作品分析了骑士文学的特点以及该文学形式对后世的影响。
[ 关键词]中世纪;骑士文学;骑士;骑士制度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中世纪”一词通常是指分割远古时代和近现代的中间时期。
这一中间时期跨越了漫长的十个世纪,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沦陷。
从文学角度来看,“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的九世纪到十四世纪,而事实上,中世纪文学在法国起源的更晚,大约在十二世纪才发展到法国。
在此期间,多种文学形式百家争鸣,其中最广泛的文学形式是由行吟诗人口头相传的诗歌。
而保留至今的笔头作品则数量不多了。
尽管流传下来的文字作品为数不多,我们仍能从这些作品中分析出骑士文学的精髓: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这两个“主义”构成了骑士文学的主旋律。
1、骑士文学概览在中世纪文学作品中,武功歌和世俗作品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但作为其实制度产物的骑士文学,也是中世纪的重要代表。
那么,在战争频发、危机四伏的中世纪,这种文学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要从骑士地位的上升说起。
中世纪的欧洲等级森严,每一个封建领主都从属于另一个更有权势的封建君主,而所有的封建君主又都从属于法国国王。
当时的骑士从属于各自的封建领主,地位十分低微。
特别是在中世纪初期,骑士是封建等级制度中最底层的一级。
然而,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十字军东征后,骑士的地位越来越显赫,最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而后,欧洲与东方愈发频繁的贸易往来也扩大了骑士的视野。
骑士们开始发现一个全新的、更加文明和雅致的世界。
在这里,不仅学习武器操练,也开始学习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音乐。
与此同时,骑士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开始追崇声名显赫的贵妇人,并把为贵妇人献殷勤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誉。
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
![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f1bf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c.png)
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了处在氏族社会末期的蛮族部落的生活,他们基本上还未封建化,一般也没有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这类代表作有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一支)的《贝奥武甫》,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
这类史诗和荷马史诗同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歌颂的多是部落的贵族英雄,而自由贫民和奴隶都不占重要地位。
它们的内容多以神话或历史事件为依据。
神在故事中干预人的命运,但人对神已开始失去敬仰。
这些故事在民间口头流传,写定的人往往不可考稽。
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数量极多,从更多方面反映了氏族社会生活,如部落之间的血仇关系,象征权力的黄金给部落带来的诅咒和灾难;更加突出英雄的悲剧性格;更多魔怪、法术等因素。
另一类英雄史诗也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为基础,如《罗兰之歌》、《熙德》、《尼伯龙根之歌》和《伊戈尔远征记》,但这类史诗是欧洲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
各部落先后从分散状态走上趋于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道路。
国家的统一是符合人民的愿望的,是进步的。
史诗中的英雄反映了这种愿望。
他们和前一时期的英雄不同,他们的荣誉观念已不限于狭小范围的部落英雄的复仇义务,而开始具有国家观念的内容。
他们是要求团结、抵御外侮的英雄。
同时,在他们身上,封主、封臣的关系体现得很明显。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他们的爱国行为往往表现为反对异教徒的斗争。
在这类史诗里,多神教的神话因素相对减少。
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尽相同,史诗题材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写定的年代也不同,因此上述特点在各国的英雄史诗中很不一致。
第一类英雄史诗中最早、最完整的作品是《贝奥武甫》。
全诗长三千余行,其中所记的历史事件属于六世纪,反映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欧洲大陆的生活,他们定居不列颠后,在八世纪以古英语写定,它成为英格兰民族第一部史诗,现存唯一手抄本属于十世纪。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瑞典南部耶阿特族贵族青年贝奥武甫渡海到丹麦,替丹麦人消灭为害的巨妖格伦德尔和巨妖的母亲。
批判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
![批判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e939fc770bf78a652954d1.png)
批判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以《堂吉诃德》为例12、13世纪,随着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在宗教旗帜掩盖下,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而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八次十字军东征,骑士阶层及骑士精神、骑士信条逐渐形成。
随着骑士制度的兴盛,这种精神和信条反映到文学中而形成了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主要内容为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以此来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描写的是骑士与贵妇夜晚后幽会在黎明前分离时候依依惜别的情景和感情,有反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作用。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信仰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
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有的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开创了欧洲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
它是一部反封建的杰作。
它以深刻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生动地表现出骑士的长矛、甲胄已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小说问世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就销声匿迹了。
小说为后人提供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广阔画面,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官僚衙门的贪污纳贿,反映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
小说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借鉴。
全书中虽然只写了两个主要人物:堂·吉诃德和桑丘,但以他们的游侠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堂·吉诃德以其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的性格特征而成为这类人物的代名词,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又令人感动,有值得肯定的可贵品质。
一:《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意义与主要人物形象。
小说以堂吉诃德企图恢复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德主观幻想与西班牙社会的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情节基础,巧妙的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游侠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外国文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7921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二、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2、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3、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5、《新生》:(用散文连缀起来的诗)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
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诗人的情感飘浮在宗教和世两者之间,表现了诗人兼容新旧时代的创作倾向。
形式上属于“温柔的诗体”诗派。
三、简答题1.中世纪文学的宗教色彩和世俗色彩的消长。
.中世纪文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文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民间文学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又称“宗教的文学” .中世纪文具有神秘的色彩,出现了很多民族史诗,讲比较原初的事件和事物,民间文学色彩比较浓厚,中世纪是多种文接触、冲突、交融的时代。
古代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世俗,使各种多样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进入文学中还出现了市民戏剧、教会文体、谣曲等文体 .文学的情感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开始注意人的内心世界,注重人的激情、愿望、情绪变化的揭示、模写。
中世纪文学的四种
![中世纪文学的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718a743f376baf1ffc4fad4b.png)
教会文学
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 文学,由教士们用拉丁文写成。其内容主要是宣传基督教 教义,宣扬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目的在于欺 骗人民,以维护封建统治。 教会文学的体裁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宗教叙事诗, 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艺术表现上多采用象征、寓 意、梦幻等手法,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它的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对后世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
城市文学
随着城市的出现,形成了市民文化,城市居民所创作的文艺作品称为 城市文学。这种文学在公元12世纪后发展起来,它从开始出现时就有 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它反映了市民的世俗思想感情,否定禁 欲主义、蒙昧主义和来世思想;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有浓厚的现实主 义色彩。城市文学与民间口头创作有密切联系,语言通俗生动。 讽刺故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列那狐的故事》。是中世纪市民文学 最重要的作品。主要内容:作品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 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 体现出市民阶级的双重性: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等斗争, 表现出对封建阶级的反抗思想;一方面它又欺凌象征贫苦下层人民的 麻雀、鸡、兔等。
中世纪文学的四种类型及特点中世纪文学的四种类型及特点一教会文学一教会文学二骑士文学二骑士文学三英雄史诗三英雄史诗四城市文学四城市文学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文学由教士们用拉丁文写成
中世纪文学的四种类型及特点
一、教会文学 二、骑士文学 三、英雄史诗 四、城市文学
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成就,分早期史诗 和后期史诗两大类。 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的产物,歌颂部落英雄, 并带有神话色彩。主要有英国的《贝奥武甫》, 德国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勒瓦 拉》以及冰岛的《埃达》和《萨迦》等。 后期史诗是各民族高度封建化以后的产物,歌颂 具有民族意识的爱国英雄,体现了实现国家统一 的愿望。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 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以 及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西方骑士文学中的_情_义_解读
![西方骑士文学中的_情_义_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3067607b52acfc789ebc9cc.png)
一、西方的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是由骑士们的“忠君、护教、行侠”,加上对贵妇人的爱慕、崇拜并为之冒险、献身所构成的。
作为欧洲中世纪封建文学的一部分,骑士文学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以其独有的价值观、世俗性特征和对宗教伦理道德的突破彰显出进步的。
到了11世纪末12世纪初,被冠以“典雅爱情”的骑士爱情融入骑士制度,这对宗教禁欲主义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
骑士文学极力肯定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骑士爱情基本上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世俗的性质比较浓重。
二、骑士文学中的情在中世纪西欧贵族骑士阶层中广为流行着一种爱情观念———典雅爱情,它因游咏诗人的广泛传播和男女贵族的大力宣扬而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它的出现给早期以追求忠诚、勇武、荣誉、保卫弱者和护卫基督教的骑士精神又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温文尔雅的、为了理想的爱而去牺牲的世俗精神。
骑士精神的内涵除了“忠君、护教、行侠”的职业道德之外,还包含有“文雅知礼”,爱惜荣誉,辅助弱小的行为规范等,特别是保护妇女这一点后来竟发展成为一种爱慕和崇拜贵妇人的风尚,能否拥有一个贵妇人不仅是判定一个武士能否取得骑士资格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骑士所能获得的最大荣誉。
骑士文学反映的正是这一历史特定阶层的社会生活和感情经历。
其中,表现骑士与贵妇人的典雅爱情又是骑士文学作品中一个最基本的题材。
流传甚广的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们的故事中讲述了那些骑士与贵妇人委婉曲折的爱情,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特里斯丹和依瑟》叙述了特里斯丹与王后依瑟的倾心爱恋。
被恩格斯称之为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精华的《破晓歌》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描写骑士与其心爱的有夫之妇在破晓时分依依话别的情景。
由此可见妇女在骑士文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女性往往是作为崇拜的偶像加以描写的,骑士以能为心爱的贵妇效忠而感到无尚荣耀。
爱情成为骑士行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可以这样说没有“女性之爱”的描写也就没有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9acc7301f69e314332949a.png)
拜占庭系统;是用拜占庭和古希腊晚期故事写成的, 拜占庭系统 是用拜占庭和古希腊晚期故事写成的,
代表作《奥迦生和尼格雷特》 代表作《奥迦生和尼格雷特》等
艺术特点:内容虚构离奇,缺少事实依据,情节绚丽多彩,充 内容虚构离奇,缺少事实依据,情节绚丽多彩,
满冒险精神。 满冒险精神。 影响:为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为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骑士传奇
☆有些类似英雄史诗, 有些类似英雄史诗, 但是主人不再是民族 英雄, 英雄,而是四处冒险 游侠的骑士,而且, 游侠的骑士,而且, 骑士传奇并没有任何 历史根据, 历史根据,情节纯粹 出于虚构。 出于虚构。且在欧洲 各地都比较流行。 各地都比较流行。
骑士传奇分为三大系统: 骑士传奇分为三大系统
骑士文学的类型
骑士抒情诗 骑士传奇 骑士小说
骑士抒情诗
它是骑士问学的主流,主要描写骑士之爱, ●主要内容:它是骑士问学的主流,主要描写骑士之爱,尤其是歌咏骑士 对贵妇人的爱慕与顺从。 对贵妇人的爱慕与顺从。 可以分为北方行吟诗派和南方行吟诗派, ●流派及分布:可以分为北方行吟诗派和南方行吟诗派,但是以南方诗派 可以分为北方行吟诗派和南方行吟诗派 最为著名,且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鲁旺斯 最为著名,
古代系统: 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像 古代系统 .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 像《亚历山
大传奇》 大传奇》,《特伊洛传奇》等。 特伊洛传奇》
不列颠系统:是围绕亚瑟王传说发展起来的, 不列颠系统:是围绕亚瑟王传说发展起来的,主要
是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代表作有《 是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代表作有《亚瑟 王和圆桌骑士》 王和圆桌骑士》等等
骑士文学的影响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中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中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3c84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9.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中世纪文学1.教会文学2.梦幻文学3.英雄史诗4.骑士文学5.城市文学(市民文学)6.温柔的新体诗派1.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和基督教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学。
其题材主要取自《圣经》;内容是宣传基督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宿命论,以维持其封建统治;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圣者言行录、祈祷文、颂歌、梦幻故事和宗教剧等;一般采用梦幻、象征的手法,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的缺点。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中占有统治地位。
2.梦幻文学欧洲中世纪文学常采用寓意手法,假托梦境、幻境或隐喻来反映生活现实,作品中常常出现地狱、天堂等,主人公往返其间,并有向导作指引,这类作品被后人成为梦幻文学。
中世纪的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中有不少作品采用这种寓意手法,代表作品是法国的《玫瑰传奇》,但丁的《神曲》也采用了梦幻文学的形式。
3.英雄史诗是在中世纪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主要反映本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歌颂杰出的英雄人物事迹。
中世纪欧洲的英雄史诗可分为两类:早期英雄史诗和晚期英雄史诗。
早期英雄史诗反映的是封建制度确立以前各氏族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着重歌颂部落英雄事迹,代表作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欧沃尔夫》;晚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产物,以歌颂英雄武功和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骑士文学指中世纪伴随着骑士制度而产生的一种世俗封建贵族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
基本内容是宣扬骑士精神,描写骑士冒险和对贵妇人的爱情。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体裁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以《破晓歌》最为有名;骑士叙事诗主要在法国北方,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是其常见体裁,出色作品是《特里斯丹和伊瑟》。
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抒情诗和长篇小说的发展影响极大。
骑士文学相关问题研究报告
![骑士文学相关问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2019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0.png)
骑士文学相关问题研究报告骑士文学相关问题研究报告一、前言骑士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荣誉观念和道德准则密切相关。
本报告旨在探讨骑士文学相关的问题,并通过对骑士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加深对这一流派的理解与欣赏。
本报告将从骑士精神、文学题材、文学意义等方面展开研究。
二、骑士精神的内涵骑士精神是骑士文学的核心,它包含了荣誉、勇气、正义、义务、礼貌等多重要素。
在中世纪,骑士精神代表着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贵族阶层的身份象征。
骑士们奉行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荣誉:骑士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骑士们追求荣誉,将其视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荣誉和家族的声誉,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
例如,著名的《圆桌骑士传说》中的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就忠诚于荣誉,以荣誉为指导行动。
2. 勇气:勇气是骑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骑士们在战争和冒险中展现出无畏的勇气。
他们不怕艰苦,迎接挑战,英勇奋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勇敢。
例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就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骑士形象。
3. 正义:骑士们坚守正义,抵抗邪恶和不公正的行为。
他们视正义为自己的使命,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以正义为准则行事。
例如,瓦列里马多的《罗兰之歌》中的罗兰就是一个英勇而正义的骑士。
4. 义务:骑士们有着对国家、家族和庄园的忠诚和责任感。
无论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还是庄园的和平,他们都愿意献身。
例如,威尔克·金的《亨利四世》中的亨利四世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骑士形象。
5. 礼貌:骑士们注重礼貌和仪表,他们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展现高贵的身份。
他们以谦虚、温和、有礼貌的态度待人处事,向世人表明自己的高贵出身和品位。
三、骑士文学的题材与作品骑士文学以中世纪的历史、传说、传统和宗教为题材,主要创作形式包括抒情诗、叙事诗、传奇和剧本等。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骑士文学作品:1. 莫里斯的《恶魔斯多克》:这是一部描写了骑士与女巫之间爱恨纠葛的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ea620990c69ec3d5bb7561.png)
“骑士文学”:是骑士文学的产物,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倾向。
在12、13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繁荣。
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哲理小说”:一般不在乎情节结构是否完整,也不着力于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它既哟别于哲学著作,有不同于寓言式的作品,而是通过创造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以通俗的语言传达深奥的哲理,使哲理和文学达到水乳交融,非常便于作家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
俄林波斯神系:以宙斯为众神之神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
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
“莎士比亚化”:指的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其戏剧的艺术手法,即要求作家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描绘和再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
作者运用框行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宣扬“幸福在人间”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
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步现实主义作品,开创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的。
作品通过主人公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赖子》。
“大学才子派”: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创作家,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
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创新。
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代表人物马洛等等。
“浮士德精神”:它是指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所体现出的精神特质。
中世纪欧洲文学基本类型
![中世纪欧洲文学基本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89b76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a.png)
中世纪欧洲文学基本类型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史诗和叙事诗:史诗是一种长篇叙事诗,通常描述英雄的冒险、战争和伟大事迹。
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史诗是《贝奥武夫》,它讲述了一位英雄贝奥武夫的故事。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史诗和叙事诗,如《罗兰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
2.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类型之一,它描述了骑士的生活、冒险和爱情。
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亚瑟王传奇》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
3. 宗教文学: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的统治时期,因此宗教文学在这个时期非常盛行。
宗教文学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教父文学等。
其中,最著名的宗教文学作品是《神曲》,它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
4. 民谣和民间故事:民谣和民间故事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这些故事通常包括爱情、冒险、幽默和奇幻元素。
著名的民谣和民间故事包括《罗宾汉》和《美女与野兽》等。
5. 戏剧:中世纪欧洲的戏剧主要是宗教剧和道德剧,它们通常在教堂或城市广场上演。
这些戏剧通过寓言和象征来传达宗教和道德教诲。
总的来说,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类型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这些文学类型在后来的欧洲文学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修课教案 第一讲 骑士文学
![选修课教案 第一讲 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f4f68aa0116c175f0e4830.png)
选修课教案第一讲骑士文学一、时间范围公元前476年前后,由于西罗马帝国内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其奴隶制生产关系迅速走向解体。
特别是由于地处北方的蛮族连续不断地多年南侵之后,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76年被条顿人所灭亡,从此欧洲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并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
二、欧洲封建社会的分期:1、早期(公元5-11世纪)—形成期2、中期(公元12-14世纪)—兴盛期3、晚期(公元14-17世纪中叶)—衰落期早期、中期——中世纪文学晚期—近代文学三、中世纪欧洲社会与文学的基本特点1、社会特点:(1)思想文化领域由基督教神学统治一切。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宗教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中的词句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
(2)基督教会鼓吹神权至上,宣扬禁欲主义,推行蒙昧主义,否定世俗生活,排斥异教文化,以神学说教美化封建统治,使广大人民忍受剥削压迫而不加反抗。
中世纪欧洲文学大多打上神学烙印。
2、骑士文学特点:世俗文学。
时间范围:十一到十三世纪(1096—1270 )。
形成原因: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
他们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
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四、浪漫与优雅;忠诚与尚武—西方骑士精神的精髓1、骑士的形成:骑士首先是武士。
与他们有关的重装骑兵战术、封君封臣关系以及相应的一套道德规范(骑士精神)构成骑士制度。
11世纪在西欧军事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以马刺、长矛、重盔甲和马上冲刺为特征的重装骑兵战术开始在战场上占主导地位。
2、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
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
德国骑士文学
![德国骑士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87ae2f5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7.png)
德国骑士文学
哎,你知道吗,德国骑士文学,那可真是充满了冒险、勇气和爱情的故事,读起来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
首先说说那些骑士吧,一个个都是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穿着闪亮的盔甲,骑着高头大马,简直就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英雄。
他们可不只是肌肉发达,头脑也简单哦,很多骑士还写诗、弹琴,文艺范儿十足。
再来说说那些冒险,哎呀,那可真是惊心动魄!骑士们得跟怪兽打架,得穿越森林,还得跨过大海。
有一次,有个骑士被一头巨大的龙追得满山跑,最后竟然靠智慧把龙给耍了,你说牛不牛?
还有那些爱情故事,也是让人欲罢不能。
骑士们爱上了公主,就得通过各种考验,才能得到公主的芳心。
有的骑士得打败情敌,有的得完成公主布置的任务,还有的得经历生死离别,才能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些故事里的爱情,可真是纯真又热烈,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然后啊,骑士们还得遵守各种规矩,什么骑士精神、荣誉啊,都得时刻牢记在心。
他们得保护弱小,得公平战斗,还不能说谎。
这些规矩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接着聊聊他们的武器和装备吧,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什么剑啊、盾啊、盔甲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用途。
骑士们得好好保养这些武器,不然关键时刻掉链子可就惨了。
骑士文学里还有好多战斗场面,看得人热血沸腾。
骑士们冲锋陷阵,挥剑如虹,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有时候,骑士们还得用智谋取胜,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总之,德国骑士文学就像一本充满奇幻色彩的大书,读着读着,你就会被那些英勇的骑士、动人的爱情和刺激的冒险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
骑士文学 名词解释
![骑士文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4530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f.png)
骑士文学名词解释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描述了骑士的生涯、冒险和爱情故事。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骑士文学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骑士文学名词解释》篇1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描述了骑士的生涯、冒险和爱情故事。
这种文学形式最初出现在法国,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骑士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描写骑士的荣誉、勇气和忠诚。
骑士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社会中最高贵的人,他们以荣誉和勇气为座右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骑士文学的作品通常描述骑士的冒险故事,他们在野外冒险、参加比武大会、抵抗外敌入侵等。
这些故事中常常出现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通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亚瑟王传奇》、《兰斯洛特传奇》、《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
《骑士文学名词解释》篇2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等文学作品。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从后者获得土地和其他报酬。
骑士有了土地,住在堡垒里,雇用农奴,成为小封建主,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
后来骑士土地成为世袭,于是形成了固定的骑士阶层。
十字军东征反击侵略基督教的伊斯兰势力,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接触到东方生活和文化。
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只为个人事业孤军奋战,有时则纯粹为了冒险;史诗的情节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叙述,而骑士小说的故事则是在纯属臆造的境界中展开;在史诗中,妇女居次要地位,主人公几乎与爱情隔绝,而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则为美人赴汤蹈火;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常常粗犷豪放,而骑士小说的英雄往往温文尔雅。
骑士小说的主题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为捍卫爱情、荣誉或宗教而显示出的冒险的游侠精神。
《骑士文学名词解释》篇3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等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杯的象征意义:
耶稣的宽大和拯救 真理、崇高理想
第 一 骑 士 剧 照
骑士 抒情 诗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因为法国是骑士制度比较发达的地方,所以骑士 文学也最兴旺。
普罗旺斯的诗歌以“破晓歌”最为著名。这些“破晓 歌”描写的是骑士与贵妇夜晚幽会之后在黎明前分离时依 依惜别的情景和感情,有反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作用。恩 格斯称破晓歌是“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
后者因为莎士比亚的笔 而在中国家喻户晓,其 实前者比后者要早两个 世纪之久。
故事情节
国王马尔克委托其侄儿特里斯丹到爱尔兰去迎接 未婚妻绮瑟—一个绝代佳人,因见其一缕金色秀发 国王就深深地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
在途中,特里斯丹与绮瑟不幸误饮了绮瑟之母为 女婿—国王马尔克配置的春药。两人相爱了。尽管 绮瑟逃不脱嫁给国王的命运,但是在其侍女的帮助 下,在与国王成婚后,特里斯丹与绮瑟仍互相深爱 着。
2、骑士文学 特点:世俗文学。 时间范围:十一到十三世纪(1096—1270 )。 形成原因: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 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 他们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 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 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 骑士风度等。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 映。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
《魔戒》中跟随 佛多的莱格拉斯 等一干勇士类似 亚瑟王的圆桌骑 士……
小结
骑士传奇思想上多种因素杂陈,艺术上具有鲜明特色。在 思想上,很多作品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宣扬骑士精神, 掩盖其为封建主效忠的冷酷残暴的本质,宗教色彩浓厚,这些 都是其消极因素。但有的作品反映了封建阶级的内讧和下层人 民的反抗精神,歌颂对禁欲主义有冲击作用的爱情,赞美锄强 扶弱、保护妇女的侠义行动,这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骑士的典雅爱情 3、骑士文学
骑士抒情诗 体裁
骑士传奇 代表作品:《破晓歌》、《罗兰之歌》、 《特里斯丹与绮瑟》
“无望之爱”——特里斯丹与绮瑟
《特里斯丹与绮瑟》 原本是一首产生于12世 纪中叶用罗曼语写就的 诗篇。
这一古老的西方神话, 在欧洲广为传颂,和 《罗密欧与朱丽叶》并 称为西方的两大爱情悲 剧。
2)基督教会鼓吹神权至上,宣扬禁欲主义, 推行蒙昧主义,否定世俗生活,排斥异教文 化,以神学说教美化封建统治,使广大人民 忍受剥削压迫而不加反抗。中世纪欧洲文学 大多打上神学烙印。
2、文学特点 1)宗教思想的强制约束 2)宣扬忠君和英雄主义 3)阶层文学 4)文学的沉寂
沉寂的原因
宗教精神的扩张,人成了上帝奴仆
糟的东西, 那就好吧,我情愿留下不去, 我是这样地爱我的名誉和心, 我离不开那有着我的心和名誉的人。
…………
骑士 传奇
骑士传奇,也称为骑士叙事诗,兴旺于 法国北方,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获得荣誉、 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 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
十字军东征时,各民族混聚在一起,互 相传述奇闻传说,遂使一些骑士冒险故事越 过了国界,同一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许多民族 文学之中。
2、骑士精神
信条:忠君、护教、行侠、尚武 风度:举止优雅、彬彬有礼 道德标准:个人荣誉高于一切
八种美德:怜悯、谦卑、 荣誉、 诚实、 牺牲、 英 勇、灵性、公正。
所谓骑士精神,就其实质而言,可谓是一种“冒险精 神”,它表现为:对于正义事业和爱情,进行奋不顾 身和孤注一掷地追求、庇护和斗争。
骑士的冒险经历 内容
3、英雄史诗
1)形成: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 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
2)特点: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 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
3)主要作品: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 《熙德之歌》
《罗兰之歌》插图
4、城市文学(市民文学)
1)形成: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 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
是的,是白天了;但那人又怎样? 哦,因为你要从我的身边起床? 我们为什么要起床——因为曙色朦胧? 我们为什么要躺倒——因为夜色来临? 爱情,无视黑暗,把我们带到这里, 尽管光明,也应该使我们继续在一起。 光明没有舌头,但到处是目光, 如果它不仅仅能看,也能讲, 这也许是它能讲的最
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 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四、骑士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与优雅;忠诚与尚武 — 西方骑士精神的精髓
1、骑士的形成 骑士首先是武士。与他们有关的重装骑兵战 术、封君封臣关系以及相应的一套道德规范 (骑士精神)构成骑士制度 。 11世纪在西欧军事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以马刺、长矛、重盔甲和马上冲刺为特征的 重装骑兵战术开始在战场上占主导地位。
国王发现了这一切,怀疑二人有染,将他们逐出 宫廷。两人在森林中一起生活了三年。后来,国王 在林中茅屋里发现特里斯丹与绮瑟在熟睡,两人中 间用一柄剑隔开。他明白真相后,接回绮瑟,却命 令特里斯丹永远离开。
特里斯丹后来娶了一位相貌酷似绮瑟的女子 为妻。有一天,特里斯丹被刺伤,医生说,只 有心上人到来才能治愈。特里斯丹派使者去请 绮瑟时约定:如绮瑟来,船上就挂白帆;否则 就挂黑帆。绮瑟闻讯赶来,船上挂着白帆,但 特里斯丹之妻却谎称来船挂的是黑帆。特里斯 丹在绝望中当场死去。匆匆赶到的绮瑟也因过 分悲哀而去世。两人合葬在一座墓中。后来, 在他们的坟丘上长出两棵枝叶相连的大树。
基督教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
沉寂的表现:宗教文学成为公元5-10世纪 唯一的书面文学
沉寂的结果: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三、文学类型
1、教会文学 1)内容:表现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 道、信徒苦修等 2)目的:宣传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及来世思 想等 3)作者:教士、修士 4)文学语言:拉丁文、希腊文、斯拉夫文
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
农奴
思考: 为什么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 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 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 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 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 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 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 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 混战。
4、骑士特征
无所畏惧、乐于冒险、追求爱情 效忠宗教,但不奉行禁欲主义
附:西方骑士与东方游侠之比较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
困。”
— 司马迁《刺客列传》
中世纪重装骑士
中 世 纪 重 装 骑 士
2、关于亚瑟王(King Arthur):
亚瑟王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 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 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 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 《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 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斯人抵抗从泰晤士 河中游入侵的萨克逊人。
3、关于亚瑟王的传说:
传说与11~13世纪日趋形成的见义勇为和保卫 宗教的理想密切相关。每一个战士倘若要做成 功的十字军士兵,倘若要追寻耶稣基督举行首 次弥撒时所用的圣杯,都应该以亚瑟王的武力 为效法对象。亚瑟王传说,是西元十二世纪, 由遍历欧洲的吟游诗人开始传颂的。
第三讲 中世纪与骑士浪漫文学
一、时间范围 公元前476年前后,由于西罗马帝国内部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其奴 隶制生产关系迅速走向解体。特别是由于地 处北方的蛮族连续不断地多年南侵之后,西罗 马帝国终于在公元476年被条顿人所灭亡,从此 欧洲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并进入了封建社会的 发展阶段。
欧洲封建社会的分期: 1、早期(公元5-11世纪)—形成期 2、中期(公元12-14世纪)—兴盛期 3、晚期(公元14-17世纪中叶)—衰落期
早期 中世纪文学
中期
晚期 — 近代文学
二、中世纪欧洲社会与文学的基本特点 1、社会特点: 1)思想文化领域由基督教神学统治一 切。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 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宗教教条同时 就是政治信条,《圣经》中的词句在法 庭上具有法律效力。
依据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 统:一是不列颠系统,指以古代克尔特人的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为中心的故事诗;二是拜 占庭系统,指在拜占庭流传的以希腊晚期传 说为题材的拜占庭故事诗;三是古代系统, 即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叙事诗。
拜占庭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 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
罗宾汉虽然不属于骑士阶级,但他浑身上下散发着骑士 的精神。劫富济贫的侠义精神符合骑士的信条;虽然坚定地 与黑暗势力斗争,但从未怀疑过社会制度,“忠君”思想根 深蒂固;与爱人玛丽安的曲折爱情故事,充满浪漫气息……
佐 罗 的 面 具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戏剧中骑士 罗密欧与朱丽叶阳台对话 文学的影子
2)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 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 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3)特点: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 息浓郁。
4)体裁: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 事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