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2.引导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观察、置疑,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养成长期观察的好习惯。

3.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观察一天中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猜谜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好,老师考考你们。

大家仔细听: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

生答(板书:影子)2.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与影子有关的节目,想看吗?(想)3.请大家注意看——师在开灯的屏幕前做动物手影:大雁。

4.游戏好玩吗?(好玩)想不想玩一玩?(想)那么谁能表演和老师不一样的?好!你来!生上台表演。

5.表演的太棒了!6.(师突然把投影灯光关上)提问:哎?影子怎么不见了?(因为没有光)7.好!要想看到影子,首先要有光。

板书:光8.可是有光就有影子吗?(教师打开幻灯机)看!怎么没有影子?(还要有物体)9.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要看到清晰的影子需要那些条件呢?(要有光和物体)10.那我们来看(教师拿一块透明的薄玻璃片)哎!怎么没有影子?(因为它是透明的。

)11.小结: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影子。

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见清晰的影子。

(板书:不透明物体)12.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情况下看见过影子?(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13.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是的,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有物体的影子,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

补充课题:太阳和影子,生齐读。

五上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五上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五年级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探讨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法活动记录人:张晓丽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五年级科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本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教材分析首先,由教研组长王老师对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王老师从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教材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

2. 教学策略探讨接着,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1)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4)加强学科间的融合: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研组教师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

例如,张老师分享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李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4. 教学反思与改进最后,教研组教师对近期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团队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小学五年级的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1.制作检测电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
路2.把小电珠装入灯座,注意装小电珠时不要太用力。
3.用导线把电池盒、小灯座、开关连接起来,并留出检测线,注意所用导线两头的绝缘层一定要事先剥去。
4.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
2.检测物品的1.预测:哪些物体能导电?
导电性能2.用检测电路分别检测物品的导电性能:将检测物品分
到看清彩虹为止。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4.交流实验现象。(此实验也可直接用三棱镜代替,更具可操作性。1、在室外阳光下平稳放置三棱镜;2、轻轻转动三棱镜,使光线投射到室内或暗处的走廊墙壁上;3、观察光的颜色。)
2.合成彩色光1.指导学生在圆纸片上用水彩笔画出等份的七种颜色。
实验2.将铁钉插入圆纸片中心,制成一个陀螺。
实验结论: 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实验序号:10
实验内容: 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
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操作要点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1.介绍月相盒
操作要点
1.小电筒代表太阳;
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
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观察月相盒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
中月相变化
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
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
2.研究不同透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5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题1: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3. 能够辨别常见植物。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植物的相关信息。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

2.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植物标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分类及特征,讲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3. 课堂实践:1.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叶子、花朵、果实等。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知识拓展:介绍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分类及特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课题2:探索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学会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3. 能够辨别常见动物。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动物的生长过程。

2. 学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动物的相关信息。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1. 动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1. 动物标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的分类及特征,讲解不同类型的动物。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已填好)(2021新苏教版)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时间:月日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原理。

实验器材:烧杯、火源、温度计等等。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水直至水开始沸腾。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4.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水面的变化、气泡的产生和破裂等等。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随着水的加热,水面开始出现气泡,气泡逐渐增多,最终水开始沸腾。

实验结论:水的沸腾是因为水受热后,水分子运动加快,形成气泡并释放出水蒸气,从而使水开始沸腾。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途径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途径。

实验器材: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剪刀、笔等。

实验步骤:1.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纸杯口。

2.用笔尖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

3.点上蜡烛,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见清晰的图像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在实验中看到了清晰的蜡烛图像,蜡烛图像是倒立的。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制作潜望镜。

实验器材:硬纸盒、镜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一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斜线与纸盒底面保持45°。

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4.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5.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6.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实验现象:人通过潜望镜看到了物体。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造彩虹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制造彩虹。

实验器材:镜子、一盆水、小石块、白卡纸、喷雾器、三棱镜等。

实验步骤:方法1:用镜子制造彩虹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苏教版(五年级上)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苏教版(五年级上)

年月日五年级4 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五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班级:_____小组:______
13。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
斜面坡度大小是如何影响拉力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 究一下吧!
实验步骤 1. 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读出示数。 2. 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
其匀速运动,读出示数,并记录下来。 3. 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的二、三、四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
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读出示数,并分别记录下来。 4. 对比分析所得的数据。
光的色散与合成
让我们来制造彩虹。
1.将小镜子倾斜 着放入水盆,并 设法将它固定。
2.打开手电筒, 让光线照在水下 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 的上方举起来,移 动电筒位置,直到 看清彩虹。
光的色散与合成
在圆盘上涂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快速旋转圆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滤光现象
方法二
1.将塑料瓶装满水并做好刻度。 2.插入弯头吸管后,倒置在水槽里。 3.吸一口气后,尽你所能向水里吹气。 4.标出排出的水量。
心脏的跳动及血液循环
用手握住皮球,有节奏地反复挤压与松开,或反复地 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模拟心脏的跳动,体会 手上的感觉。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 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探究磁铁的性质
把你观察到的磁极作用结果记录下来。
磁极靠近的方式
我的预测
SN SN
SN NS
NS
SN
NS
NS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实验结果
制作指南针或磁铁玩具
研究磁化现象。
1.用磁铁的一极在缝 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 次以上。
2.把磁化后的缝衣针插 在小块塑料泡沫中央,放在 水面上,观察它的指向。
这就叫磁化。
呼吸次分钟心跳次分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呼吸次分钟心跳次分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运动结束后休息3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也增加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1.太阳下影子变化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3)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3、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4、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步骤:1、给老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里的像和物体左右相反;等)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镜子里面有很多像.)5、整理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像和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5、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6.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7、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8、组装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2、正确组装一个简单电路.3、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4、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熄灭.5、整理仪器.观察到的现象: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结论: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9、检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导体、绝缘体、电池、导线、灯泡我的猜测: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2、给老师讲述检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所需步骤.3、组装一个检验器.4、检验老师准备的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5、整理仪器.观察到的现象:接上铜、铝、铁灯泡亮是导体;接上塑料灯泡不亮是绝缘体. 结论: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10、研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实验器材:磁铁我的猜测: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名称.2、给老师讲述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步骤.3、做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5、整理仪器.实验现象:把两块磁铁的同极相互靠近;相互排斥;把两块磁铁的异极相互靠近;相互吸引实验结论:磁铁有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性质.11、做一个电磁铁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大头针、铁钉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1、给老师讲述制作一个电磁铁所用的材料名称.2、给老师讲述制作电磁铁的方法.3、用你制作的电磁铁去吸大头针.4、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什么?(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5、整理仪器.实验现象: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实验结论:电磁铁有磁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案标题:观察和描述各类植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特定的词汇描述不同种类的植物,如叶、茎、根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植物的特征,如花、果实等。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2. 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3. 图片或实物茎、叶、根、花、果实的样本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如树叶的形状、颜色、根的形态等。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询问他们知道哪些特定的词汇来描述这些植物的。

提示问题:1. 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2. 植物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3. 植物的茎是什么形状的?Step 2:介绍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展示板介绍茎、叶、根、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并分别讲解它们的功能。

茎:支撑植物,把水分和养分从根传输到其他部位。

叶: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食物制造器官。

根:扎根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可以结出果实。

果实:包含种子的成熟花的部分,有助于植物的繁殖。

Step 3:实践与探究(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种类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植物的特征,然后讨论并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观察和描述:1. 这种植物的根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根?长在哪里?2. 这种植物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少叶子?叶子的颜色是什么?3. 这种植物的茎是什么形状的?是直立的还是蔓生的?4. 这种植物有没有花?花的颜色、形状如何?有多少朵花?5. 这种植物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果实的颜色、形状、大小如何?Step 4: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过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要点,并简单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Step 5:拓展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拓展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他们身边的其他植物,用自己的话描述它们的特征,并尝试发现不同植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2022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22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给这些光源分类,是自然光源的在()里写“1”,是人造光源的写“2”。

太阳(1 )火炬(2 )闪电(1 )激光(2 )篝火(2 )极光(1 )油灯(2 )霓虹灯(2 )白炽灯(2 )手电筒(2 )萤火虫(1 )发光水母(1 )是光源的在“□”里画“√”,不是光源的画“○”。

反光板发光水母广告牌彩虹发光二极管油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选择正确答案。

1.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B)。

A.人眼→准星→靶标B.靶标→准星→人眼C.人眼←准星→靶标2.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C)。

A.皮影人偶→幕布→人眼B.光源→皮影人偶→幕布C.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

我的解释: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面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在“□”里画“√”。

4.七色光写出彩虹的颜色和出现的方向。

1.从内圈至外圈按顺序写出彩虹的颜色:紫、靛、蓝、绿、黄、橙、红。

2.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

第二单元热传递5.热传导在下图中画箭头表示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情况。

实验发现:无论是加热金属片的中央还是边缘,凡士林都会熔化,说明热是可以传递的。

热总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做与教材上相反的实验,将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里,记录你的发现。

实验发现:在相互接触的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热可以传递。

热从水槽里的热水传到烧杯上,再传到烧杯中的冷水,最后烧杯里的水也慢慢变热。

也就是说,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6.热对流在下图中画出热在水中的传递情况。

(用蓝色箭头表示冷水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水的传递方向)在下图中画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情况。

(用蓝色箭头表示冷空气的传递方向,用红色箭头表示热空气的传递方向)实验发现:从木屑与烟的运动轨迹可以看出,无论是热水还是热空气都会向上流动,冷水或冷空气则会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使得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从而使全部液体或气体的温度趋于均匀。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序号:1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

实验序号:2实验内容:制作简易太阳钟(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实验器材:卡制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太阳影子的变化,能在太阳钟上指示出时刻。

实验内容: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内容: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序号:6实验内容: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实验序号:7实验内容: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研究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验序号:8实验内容: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序号:10实验内容:判别导体和绝缘体(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开关、小电珠、灯座、导线若干、检测物体(剪刀、铅笔、回形针、橡皮、塑料圆珠笔等)、检测液体(自然水、纯净水、盐水)盐水、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木头、纯净水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苏教版小学科学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做手电筒》教学实录一、从生活出发,探究基本电路的连接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只手电筒)生(齐答):手电筒。

师:你能使它发亮吗?生(齐答):能。

师:谁来试一试。

(学生拿起手电,并装进电池,打开开关,手电筒亮了。

)师:手电筒亮了,它为什么会发亮的呢?生:有了电池,它就能发亮了。

(板书电池)生:还需要小灯泡。

(板书灯泡)生:还要把开关打开,手电筒才会发亮。

(板书开关)师:如果把手电筒的外壳拿掉,它还能亮吗?老师这儿为你们提供了灯泡、电池、开关,你们能使小灯泡发亮吗?利用桌上的材料试一下。

(学生动手尝试,没能成功。

)师:老师再给你们一些导线,你们再试试。

(板书导线)(学生再次尝试,小灯泡亮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没有导线小灯泡就不亮。

生:用导线把电池、开关和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

生:我发现手电筒的外壳可能就和导线的作用一样。

生:我同意李波的意见,手电筒没有外壳,刚才的电路没有导线,灯泡都不亮,所以手电筒的外壳就相当于导线。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能把刚连接好的电路画下来吗?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把先画好的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都画好了,老师还有一种简单而又科学的画法,你们想不想学?生(齐答):想。

(教师指导电路图的画法,完整示范画出符号电路图)(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并把画得较好的予以展示。

评价时挑出有问题的,直接借助投影予以更正。

)师:通过连接和画电路图,你发现比简单的电路图有哪几部分组成?生:一个电路一般由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二、从材料出发,自主探究电路的连接师:同学们刚才都画得很好,现在老师再给同学们增加一倍材料,你还能使灯泡都亮起来吗。

生(齐):能。

师:在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两节电池要先用导线连起来,小组合作成功后就用刚学的新方法画出电路图,连在一起的电池要这样画(板书示范)。

先讨论再动手。

(学生先讨论怎样连接,再进行实验。

2023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1《光源》(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2023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1《光源》(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举例说明光源的特征,区分光源与反光物体。
教学难点
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观察某些物体发光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1.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装有细沙的托盘。
学生:1.手电筒、镜子等;2.记录单等。
2.讨论: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
使学生知道夜视仪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知道夜视仪也需要光,只是将人眼看不到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呈现在屏幕上。
五、练一练
一、判断题
1.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是人造光源。( )
提问:这些物体是光源吗?为什么?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胡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物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
研讨:没有光会怎样?(预设20分钟)
(三)观察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到发光需要能量
1.活动一: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光很亮,所以它们是很好的光源
B.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属于光源
C.关闭台灯,台灯不能发光,所以它就不是光源了
D.以上都不对
答案:1.B 2.B 3.C 4.C 5.C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光源(课题)
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八、课堂思
一本课是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本课逐渐深入地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发光物体分为光源与反光物体两类,学会区分。第三部分,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观察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到发光需要能量。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来自哪里、小孔成像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来自哪里、小孔成像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
科学实验活动记录
班级
五年级()班
时间
地点
实验室
类型
分组
实验教师
人数
实验
名称
光来自哪里、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
使用仪器或药品
学生搜集的一些能发光的物体,如手电筒,小灯泡等
小孔成像实验盒:蜡烛、成相屏等




1光来自哪里?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光来来自哪里。(2)学生展示自己所带来得能发光的物体,并分一分类。
2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
(1)学生利用手中的实验盒里的工具来进行小组实验。
(2)展示课下学生自制的小孔成像装置。

动 照 片
反思
1、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自制了小孔成像的模具,初步感受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2、学生思维活跃,对实验非常感兴趣,所以要提前布置好实验并安排好实验的纪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记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记录

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记录⑴.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活动目的: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活动过程: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

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

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高度。

提示:注意在同一地点观察。

描述太阳的位置,可以借助参照物(大树、房屋、旗杆)来表达。

实验记录:东→西,低→高→低⑴.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活动目的: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活动准备: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活动过程: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

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

实验结论:影子变化的规律,西→东,长→短→长⑴.制作简易太阳钟(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活动目的: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活动准备: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活动过程:选择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在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棍。

当你的手表达到某一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钟”。

用卡纸、指南针和硬纸板做一个更精确的太阳钟。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将圆分成24等分,每一等份再分三等份,这样每一等份角度为5度,代表20分钟)2.把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板(其中一角为当地纬度)竖起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固定在12时的位置)。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⑴.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五上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4课《看月亮》)活动目的:知道月亮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活动准备:记录纸、月相盒新月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月食必定发生“望”(农历15前后)。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2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2
6、回到教室,等待时间,质疑: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1、学生难以完成。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因为没有太阳的存在,就画不出影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密切。
2、学生讨论交流各自认识。(没有太阳就没有影子,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影子)
3、说说发现。(影子和太阳总是分别处在物体的两侧。)
3、根据时间在固定不动地小棒影子上做上记号。标出时间。把6:00~18:00都标上。往后就可以使用了。(强调:太阳钟要固定好位置,或者摆正方向,否则不准确。)
4、可以提出疑问与建议。
5、当堂进行尝试。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3.昼夜交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维。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三、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四、列举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集中昼夜成因观点,进行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
2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记录用的表格
学生准备:尺子、10厘米长小棒、钟表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体流程
教师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观察太阳及影子,谈关于太阳和影子的关系。
二、用“立竿见影”的方式来观察影子,测量影子的长度,记录影子的方位等。
三、进一步观察测量影子,初步认识到影子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
学生活动
教学情况分析
一、引出话题。
让学生认识到太阳和影子让人们最初掌握了时间。
二、介绍古代计时工具――日晷。
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代各种日晷,使学生认识到古人的智慧。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活动记录单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活动记录单

《照镜子》活动记录单举世
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田墩中心小学何龙
班级:姓名:日期:一、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
二、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角度,观察镜中影像变化。

两面镜子之间夹角镜子里成像的个数钝角
直角
锐角
我的结论:
三、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我的结论: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4、镜子的反光现象
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
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步骤:1、给老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

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里的像和物体左右相反;等)
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

(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像和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5、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6.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7、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8、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灯泡发亮
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正确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3、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

4、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熄灭。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

结论: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

9、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导体、绝缘体、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检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所需步骤。

3、组装一个检验器。

4、检验老师准备的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上铜、铝、铁灯泡亮是导体,接上塑料灯泡不亮是绝缘体。

结论: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10、研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实验器材:磁铁
我的猜测: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步骤: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步骤。

3、做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把两块磁铁的同极相互靠近,相互排斥;把两块磁铁的异极相互靠近,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有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性质。

11、做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大头针、铁钉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
1、给老师讲述制作一个电磁铁所用的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3、用你制作的电磁铁去吸大头针。

4、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什么?(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实验结论:电磁铁有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