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欣赏解读

合集下载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民歌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录着民间的生活和感情,传承着智慧和文化。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在曲调、歌词、情感表达等方面,下面对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进行浅析。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体现在其曲调上。

中国民歌的曲调清新优美,多变而又富有韵味。

不同地域的民歌曲调各具特色,如青海的《青海湖》、云南的《茉莉花》、陕北的《马兰花》等,都是以本地的风土人情为题材,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民歌的曲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也是中国民歌内在美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体现在歌词上。

民歌歌词通俗易懂,表达真挚,往往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比如《茉莉花》中的“茉莉花呀茉莉花,开在寂寞的夜里,香味填满了这黑夜”,表达了对坚强女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马兰花儿》中的“赶山风赶大风,赶呀赶,赶狂风赶旷野,赶呀赶”,表达了对奋斗生活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歌词内容朴实真挚,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民歌的生活本真和生命力。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在于其情感表达。

中国民歌的情感表达浓烈而真挚,常常是源自于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流露。

例如《茉莉花》中的深情款款,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敖包梁之泉》中的悲凉哀怨,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苦涩。

这些民歌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的内心,贴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篇一: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大地上流传。

民歌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多种多样,如《青藏高原》、《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

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几首优秀的中国民歌,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它们的美妙之处。

第一首是《青藏高原》。

这首歌由李健演唱,是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

歌曲以高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和向往。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高耸入云,被誉为“世界屋脊”。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第二首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首歌由王洛宾演唱,是一首经典的民歌。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遥远地方的向往和思念。

遥远的地方可以是远方的故乡,也可以是心中的追求和梦想。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遥远地方的向往,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首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由张信哲演唱,是一首极具影响力的歌曲。

歌曲以豪放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热爱和感慨。

黄土高坡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貌之一,它广袤无垠,被誉为“中国的脊梁”。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黄土高坡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以上三首歌曲是中国优秀民歌中的代表,它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今后的生活中,民歌将继续传递着人民的心声和美好的祝愿。

篇二: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繁多,有的地方民歌高昂激越,有的地方民歌轻柔婉转,每一首歌曲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茉莉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曲调悠扬动听,歌词简洁易懂,描写了茉莉花的美丽和纯洁。

这首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常被用作各种场合的背景音乐。

中国民歌鉴赏

中国民歌鉴赏

中公民歌鉴赏一:名词解说民歌: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经过口授心授在民众世代相传中获得加工捏练,拥有集体创作和不停变异的特色。

小调:又称小曲,时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唱的歌曲,形式较规整、表达形式多样,音乐波折而又仔细。

劳动号子:简称呼子,是产生并运用于劳动,拥有协调解指挥劳动公用的民间歌曲。

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相对答、传情表意的民歌,山歌多在户外演唱,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久,是劳感人们抒发感情的民歌之一。

二:简单题(1)小调的种类?吟唱调{儿歌、摇篮曲、、};歌谣曲{构造完好,韵律悠久};时调{茉莉花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2)民歌的分类?劳动号子{渔船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时号子},山歌{放牧山歌、田园山歌},小调{吟唱调、歌谣曲、时调}三:问答题小调的艺术特色?小调的表现方法波折细腻,构造和节奏规整,选法波折多样。

劳动号子的艺术价值与适用价值的关系?劳动号子拥有激励精神、调理情绪、组织和协调劳动的适用价值,同时具备必定的艺术价值,二者互相限制,互相排挤。

四:歌词默写《割莜麦》哥哥在山以上(嘶罗)割莜麦,小妹妹在山里、坬里、沟里、岔里刨山药。

《尕老汉》一个(麽就)尕老汉(哟哟)七(呀)七十(来麽)哟哟,再加上四(呀)岁(叶子青呀麽),八十一(来麽哟哟)《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可是她,我居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把我骂。

《巧看戏》姐儿巧妆扮,去把喜来端,模样长的巧,胜过天仙,(哎呀)妆扮起来多么风光(呀呀)《上去高峰望平川》上去高峰到平川(啊哟),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五:民歌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① 教育和传承作用;② 人生礼仪功用;-出生、成年、婚姻、祭祀③ 祭祀驱邪功用④ 社交功用。

汉族民歌赏析

汉族民歌赏析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 句式整齐、押韵,在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 张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突出的体现。
2.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 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即兴 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流传中常出现一首民歌有 许多变体的现象。
细细那到到么唱拨拉诸公听呀……
《铜钱歌》(湖南)
打起锣唉敲呀么敲起锣,
听我那个唱起铜钱歌,
有钱那个能使鬼呀推磨, 无钱那个有理没处说……
《卖菜》(山西)
家住山西永和石楼,城的个咳儿约,
刘家庄上有家门,我的名儿叫刘成,
每日价卖菜我就过了个光景。
芹菜白菜白水萝卜,菜的个咳儿约,
茄子黄瓜带藕根,辣子韭菜带蒜苔, 还有那两把把的个嫩菠菜。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打麦号子》(江苏扬州)
(独)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今年的麦子也不 错。哎呀,鸡吃麦子了!(合)嗬嘘,嗬嘘! (独)我们打麦子喊号子好吗?(合) (独)打起号子,(合)哼哪!哼哪! (独)来干活咯,(合)哼哪!哼哪!……
劳动号子 演 唱 一领众和 形 式 旋 律 简单重复 节 奏
东北 河北 陕西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 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 的歌曲。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 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 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 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 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 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小河淌水》(云南)

《民歌欣赏》杨誉平知识讲解

《民歌欣赏》杨誉平知识讲解

裙 子 系 在 腰 中 。
姐 姐 放 的 是 花 蝴 蝶 ,
小 妹 妹 放 的 是 老 蜈 蚣 ,
飘 飘 摇 摇 起 在 了 半 悬 空

下列几个图式,哪一个是回旋曲的结构 图式?
1、 2、 3、 4、
找出下列各相邻音级哪些是全音,哪些是半 音,并画出来(用“ ”表示全音,用“ ” 表示半音。)
《民歌欣赏》杨誉平
号子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 的,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 带呼号的歌曲。号子常起到统 一劳动步伐,鼓舞劳动热情的 作用。音调铿锵有力、豪迈粗 犷 。如船工号子、搬运号子、 打夯号子等。
四川民歌 《川江船夫号子》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 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抒发思想 感情的一种抒情歌曲。歌者同时 也是编者,因此,山歌的节奏大 多是舒缓而自由的。由于地域不 同而名称不一,如陕北的“信天 游”,内蒙的“爬山调”、“牧 歌”、青海的“花儿”等。
陕西民歌 《绣金匾》
四川民歌 《盼红军》
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先辨别出
《放风筝》是山歌、号子,还是小调,然
后根据你的想象,画一幅图画来表达歌词
的意思。
三 月 里 来 是 清 明 ,
姐 姐 妹 妹 要 去 踏 青 ,
捎 带 着 放 风 筝 。
姐 姐 穿 的 是 葱 心 绿 ,
小 妹 妹 穿 的 是 石 榴 红 ,
青海民歌 《上去高山望平川》
陕北民歌 《脚夫调》
云南民歌 《放马山歌》
小调主要指人民群众在日常 生活中演唱的各种短小的民间歌 曲。它流传较广,结构比较规整, 旋律优美,由于经过民间艺人的 不断加工,题材更为广泛,主要 反映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想感情。 小调的演唱形式常以独唱为主, 也有对唱和齐唱。

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

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

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有一首题为《女娃担水》的民歌:红格丹丹太阳落西山,十七八的女娃把水担;小担儿闪,担钩钩响,快步来到井台儿上。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东照西照没有个人;手摇桶摆挹起猛然闪出个“冒失鬼”!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他一把拉住奴的手。

奴要喊来他不给奴嘴里塞了一块洋冰糖;洋冰糖甜,浑身上下热汗淌!哎哟哟,哎哟哟。

邻居家干妈来得巧,他一骨碌爬起大跑了。

赏析:这是一个美好的黄昏,十七八岁的女娃挑着走在通往水井的小路上,铁质的担钩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

女娃的心情轻松而快乐。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的异常,在女娃娃的心头罩上迷团,“东照西照没有个人”使“轻松而快乐”的心情顿然消失,一种惊慌,甚至是手摇桶摆挹起一担水”,渴望发生,又害怕发生的的事情终于发生:在她的面前!“冒失鬼”、“勾魂鬼意”,而在陕北民歌以及日常生活中,却是女性对自己称谓,类似现代男女青年约会时,男的拥抱或者亲吻女友时,姑娘佯作生气,或者不愿意,撒娇地说“你真坏!”、“讨厌”,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既描绘他们之间拉扯的状况,还有一层引深的含意,她从未体验过的那种事情,今天注定是躲不过去了。

在她的潜意识中渴望那种“体验”。

可是,这种“体验”的突然降临,又使她惊慌失措:“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一把拉住奴的手;奴要喊叫他不让,给奴嘴里塞了一块洋冰糖。

”尽管她渴望与异性的交合,尽管她心中明白,这个事情的发生已成定局,但她反反复复地表白:她要走,她要喊,这个事的发生,是“冒失鬼”的强迫而致,这种“表白”是对自己的“理智”的交待,对社会传统观念的解脱”一个“甜”字,道破她显她潜藏在心底的意识。

即将发生之际,“得巧”还是“来得真不是时候”?“他一骨碌爬起来大跑了”,是“庆幸”,还是寻味!。

民歌《》艺术赏析

民歌《》艺术赏析

民歌《》艺术赏析
民歌《青海湖》艺术赏析青海湖是中国著名的一个湖泊,位于青海省西部,是中国第四大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

《青海湖》是一首民歌,歌词描绘了青海湖的美丽景色,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青海湖》的歌词流畅舒缓,清新优美,把青海湖的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

歌词中穿插着青海湖的自然风光,如林荫深处的小鸟唱响,湖中泛起的朵朵浪花,湖面上烟雾缭绕的彩虹,以及湖边清澈的河水,这些景色既有着浓郁的原始风貌,也有着和谐的美妙景色。

《青海湖》的旋律简单悠扬,悠久而柔和,使人流连忘返,把青海湖的自然风光传达得淋漓尽致。

它的旋律节奏活泼,曲调优美,唱出了青海湖的壮丽和美丽,让人有一种放松的心情。

《青海湖》的演唱者也赋予了这首歌曲更多的魅力,他们用他们深厚的声音唱出了青海湖的美景,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情感,让人犹如亲临湖畔,体验到湖泊的美丽。

总之,《青海湖》是一首经典的民歌,它把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流连忘返,让人仿佛亲临湖畔一般,感受到青海湖的美丽。

中国经典民歌赏析

中国经典民歌赏析

2021/3/10
讲解:XX
5
1 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歌 词一般为即兴创作,题材极为广泛,看 山唱山,见水唱水,歌词质朴、率直, 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的欢悦、青年男女纯 真的爱情为主。
2 山歌艺术表现三个特征:1、感情抒发直畅性;2、编 唱形式自由性;3、形式手法单纯性。
3 北方山歌:陕北“信天游”;甘肃、宁夏、青海“花儿”;内蒙 古“爬山调”;山西“山曲”。
小调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演唱目的
服务劳动鼓舞 斗志
抒发感情
用于表演
2021/3/10
讲解:XX
11
2021/3/10
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 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 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 种唱法。 民歌和民歌风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风 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要豪放悍犷一些的特点,南方民 歌则要委婉灵巧的特点,高原山区民歌要高亢嘹亮 一些,平原地区民歌要舒展自如一些。
四川民歌《平水号子》 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 东北民歌《哈腰挂》
2021/3/10
讲解:XX
4
川江船夫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是汉族民歌,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 《拚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 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川江船夫号子》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畅、悠扬动 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又有当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 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 强烈的《上滩号子》和《拚命号子》。
南方山歌:江浙山歌、客家山歌、湘鄂山歌、西南山歌,南方田 秧山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感受:请说出“小调”的特点
• 曲调性强,旋 律流畅,婉转 曲折,表现力 强.
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
体裁 区别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演唱场合 演唱风格 演唱形式
劳动场合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 众人合
山间、田 野、牧场 旋律舒展
独唱、对唱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演唱目的
服务劳动 鼓舞斗志
抒发感情
音乐感受:请说出“山歌”的特点
音乐奔放、 嘹亮、开朗, 曲调悠长,广 泛使用自由延 长音和拖腔。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 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
《茉莉花》(江苏民歌):这是我 国民间小曲流传最广的优秀曲目之一。 它借茉莉花抒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描写江南水乡人细腻的性格。曲调优 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
民歌是中国 音乐的组成部 分,要了解中 国音乐,就必 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民歌:
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 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 耳相传,不断加工而形成的。 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 慧的结晶 .
民歌的特点: 短小、生动、纯 朴。
民歌的体裁: 劳动号子 、山歌 、 小调。
劳动号子:也称“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 为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 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它 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调剂振奋 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 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民歌."赶牲灵"也称"赶
脚",它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 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 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 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 一年,所以赶牲灵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 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 人的情况。民歌《赶牲灵》就是表现一个姑娘见到赶 牲灵的队伍通过,从远处期盼自己情人的情景。"你 若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你不是我哥哥你走你的路 "。此时,姑娘那种希望、焦急、失望的心理淋漓尽 致地刻画出来了。
中国民歌欣赏
茉莉花(江苏民歌)
小思考: 谈谈歌曲音乐中体现出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
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独唱
• 《猜调》 :云南儿童游戏 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 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 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 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 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 被难倒,不假思索,脱 口而出,对答如流。问 得巧演
• 曲1 • 曲2 • 曲3 • 曲4 • 曲5 • 曲6
听歌辨析
号子 小调 山歌 号子 山歌 小调
中国民歌欣赏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 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 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 民族性格。
------舒曼
主讲 翁玉凤
中国民歌欣赏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 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 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 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 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 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 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 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 人民智慧的光芒。
• 《川江船夫号子》:四川境内的长江称为“川 江”。 《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 子》《上滩号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 等八首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 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它的节奏变化多样,紧 密配合每一个劳动过程。
音乐感受:请说出“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 定,沉着有力。一人领众 人和。音乐风格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