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相障碍防治的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情感障碍)概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特征为患者情感波动幅度较大,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以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的水平。

一、定义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患者在生理、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交替表现为抑郁和躁狂的周期性情感状态。

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CCMD-5)的诊断标准,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1. 抑郁期症状:- 持续的抑郁心境- 对平日感兴趣或愉悦的事物明显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失眠或过度睡眠- 负罪感或自责感-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困难- 意欲降低或疲乏感- 减少或增加食欲2. 躁狂期症状:- 持续心境持高或愉悦- 高度自信或自大- 思维跳跃或话语过多- 躁动不安或过度活跃- 注意力不集中或决策冲动- 失眠或减少需要睡眠- 不适当或过分增加的活动三、治疗原则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提高疗效和预防复发。

3. 早期干预:在症状出现早期尽早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病情和改善预后。

四、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具体选择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以及患者个体化的因素而定。

五、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插入治疗(IPSRT)和家庭治疗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战胜心理困扰。

六、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复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远离不良嗜好、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指南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绪波动剧烈且周期性。

患者在发作期间可能会经历极度的欣快和活力,但在发作结束后,他们可能会陷入极度的沮丧和抑郁之中。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提供指南和建议。

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双重方法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和锂盐等。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使用剂量是十分重要的。

在控制高涨情绪和情感失控方面,抗精神病药物通常是首选。

这类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兴奋状态,并稳定他们的情绪。

此外,抗抑郁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状,提升情绪状态。

而锂盐则是一种常用的维持治疗药物,可以防止双相情感障碍的再次发作。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患者还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以辅助药物治疗。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

通过与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沟通和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并学习应对和管理情绪的技巧。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负面和消极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

另外,社交和生物节律治疗也被证明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益处。

社交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提供支持和理解;生物节律治疗则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稳定情绪和生活。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应该与医生和治疗师密切合作,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健康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管理双相情感障碍。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国双相障碍指南第二版2015

中国双相障碍指南第二版2015

Company Confidential
3
6/1/2019 © Eli Lilly and Company
编委会
• 主编: 于 欣 方贻儒
• 编者: 于 欣 方贻儒 王刚郝伟 胡 建 吕路线
• 秘书: 马燕桃 汪作为
• 其他参与编写人员: 胡昌清 孙 静 卞清涛 朱 玥
赵靖平 徐一峰 杨海晨
辛凤
马燕桃 李涛 陈俊
16
6/1/2019 © Eli Lilly and Company
诊断原则
• 症状学诊断与病程诊断并重原则 双相障碍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及病程非 常复杂,除了上述提到的共病、伴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另 外还有躁狂症状与抑郁症状不同程度混合、不同患者的发 作或循环模式不同等因素。 • 共病诊断原则 大量的研究表明,共病现象时双相障碍的突出表现之一。 双相障碍患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非常常见。
Company Confidential
12
6/1/2019 © Eli Lilly and Company
双相障碍的临床评估——精神检查
一般描述 感知觉 心境和情感 思维 认知功能 意志 自知力
一般原则 观察 晤谈 症状记录
Company Confidential
郭万军
汪作为 张宁
徐佳军
刘铁榜 杨甫徳
潘苗
Company Confidential
4
6/1/2019 © Eli Lilly and Company
再版特色
• 传承 • 发展 • 精研 • 以国外高质量的RCT研究结果以及meta分析的资料作
为主要参照,以国内注册临床研究资料和符合条件的 RCT研究结果为佐证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指南将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和专家共识,提供针对不同情况 (如急性期治疗、维持治疗、自我管理、共病及其他特殊情 况的处理等)的治疗建议和策略。
02
疾病概述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与表现
情绪波动
睡眠问题
行为变化
情绪低落期
躁狂期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常 经历情绪的剧烈波动, 可能从极度愉快、兴奋 到沮丧、消沉,甚至出 现自杀念头。
新型药物治疗
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型药物治疗的研发和应用。新型药物可能会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双相 情感障碍。
对患者及家庭的建议与展望
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建议,按时服药,接受心理治疗等。
患者可以建立支持网络,包括家人、朋友和 病友等。这些支持网络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 鼓励,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充 足睡眠等。
建议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共同促进患者 的康复。
05
社会支持与资源
医疗资源与专业机构
医疗机构
了解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如精神科门诊、住院治疗设施以及专 业心理咨询机构。
专业医生
寻找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特别是对双相情感障碍有深入了解 的专家。
熟悉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个体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为个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追踪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控制症 状并预防复发。
心理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将更加深入。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 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概论)

1。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双相概论)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试行)
♦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精神卫生中心 ♦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PD)的概论 )
♦ 临床表现: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
抑郁发作反复交替或循环发作性病程形 式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
♦ 本指南BPD包括了反复发作躁狂
床实际 ♦ ICD-10与CCMD-3 ——双相:按现症发作列出轻躁狂、躁狂、轻 性抑郁、抑郁及混合性发作 ——不包括环性心境障碍,将之列入持久性心 境障碍中 ♦ DSM-IV ——双相分为BP-I,BP-II ——将环性心境障碍列入双相范畴
病程特征
♦ 自然病程
——M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6个月,平均约3 个月(HM可以短至1~3天) ——D发作病程6~12月,平均9个月 ——多数可以不加治疗干预而自发缓解,有 10%可转为慢性(超过一年) ♦ 病程形式:交替或循环
♦ DD:BPD=1:1(Akiskal,1996) ♦ 性别患病率:男≈女 ♦ 首发年龄高峰:15~19岁 ♦ 首发相形:首发多为抑郁,多次后出现
M或HM ♦ 自杀企图 25~50%,自杀死亡11~19% ♦ 共病:40%BPD患者合并酒或物质依赖, 使心血管病患病率增加20%
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
——BP-I型者一级亲属中患BP-I为一般人群的 8~19倍 —— 50%BP-I ——约50%BP-I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 MD, MD 且多为DD ——如双亲一方患BP-I,其子女患MD机率为 25%,如双亲均为BP-I,则子女患MD机率 高达50~75% ——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BP-I同患率33~90% 双卵双生为5~25%
——国外:首现BPD症状至确诊平均经 过8年,69%BPD患者曾被误诊为DD、 Sch、焦虑症、人格障碍及物质依赖 (Lewis, 2000) ♦ 误诊为单相抑郁 ——40%双相抑郁被误为单相抑郁(Lish 等,1994,美国) ——37%患者在出现M或HM症状后仍被 误诊为单相抑郁(Ghaemi等,2000)

中国双相障碍指南第二版2015

中国双相障碍指南第二版2015

Company Confidential 9/29/2016 © Eli Lilly and Company
5
指南架构
第一版 1.双相障碍的概念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3.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4.双相障碍的临床评估与诊断分类 5.双相障碍的治疗 6.双相障碍治疗规范化程序 7.特殊人群中双相障碍的处理 8.双相障碍的人群防治 9.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实施 附录(量表)、参考文献
Company Confidential 9/29/2016 © Eli Lilly and Company
18
双相II型与边缘性人格障碍鉴别(新增)
双相II型
起病过程 心境改变 生活事件导致 情感发作持续 心境改变谱
边缘性人格障碍
有明显的起病过程,多在20 起病过程不明显 岁前发病,常发病于青少年 程度大,容易觉察 不明显 数日或更长时间 心境改变程度不大 是 数小时内
6
指南重点
• 强调全病程管理的理念
• 以循证证据作为指南的编写依据
• 关注了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 • 重视双相障碍的复杂性和共病处理 • 强调并确立了心境稳定剂的一线治疗地位 • 提示了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作用
Company Confidential 9/29/2016 © Eli Lilly and Company
Company Confidential 9/29/2016 © Eli Lilly and Company
2
编写进度
• 2014.4.27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修订筹备会议 • 2014.8.24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审稿会
• 2014.12.21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定稿会

双相障碍诊疗指南

双相障碍诊疗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

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

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

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

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

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

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

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1)(2)(1)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1)(2)(1)

* 症状不符和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是多维的
躁狂复发 躁狂 轻躁狂
维持 心境恶劣 抑郁
病例分析

患者梁X,男,26岁,因反复兴奋话多、言语夸 大,活动增多、毁物等4年余,复发6天第4次 入院。病程中无抑郁发作史。精神检查:无幻 觉妄想发现,以易激惹,情绪高涨为主,具有 以下几条:1)活动增多;2)言语增多;3) 思维联想加快;4)睡眠需要减少;5)自我评 价高,自我感觉良好;6)存在冲动毁物行为; 7)无自知力,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轻躁狂发作诊断要点




轻躁狂与躁狂症状相似,只是在症状的严重程 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上未达到躁狂症状的程 度(如患者的职业能力轻微受损或不受损)。 病程4天即可 没有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抑郁发作的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劳 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其它症状: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 自罪观念和无价观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 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诊断注意要点:按照ICD-10要求,诊断轻中度 抑郁发作应该标明伴有躯体症状或不伴有躯体 症状;重度抑郁发作应该标明伴有精神病性症 状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

按CCMD-3 按ICD-10 按DSM-5
第4章 双相障碍治疗建议
躁狂发作急性期药物治疗推荐建议(包含 MECT/ECT)


首选推荐 单用:锂盐(A)、丙戊酸盐(A) 、奥氮平 (A) 、利培酮(A) 、喹硫平(A) 、阿立 哌唑(A) 、 齐拉西酮(A)、帕利哌酮 (A)、氟哌啶醇(A) 、氯丙嗪(A)等。 合用:(在锂盐/丙戊酸盐基础上):奥氮平 (A) 、利培酮(A) 、喹硫平(A) 、阿立 哌唑(A) 、抗精神病药+MECT。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
双相障碍巩固期维持治疗
规范化治疗程序:
1.维持期治疗开始前须全面评估 2.首选/次选推荐药物 3.联合用药问题 4.维持期定期评估 5.优化治疗策略 6.调整治疗策略 7.强化治疗策略 8.重新评估
.
双相Ⅰ型障碍巩固/维持期药物治 疗推荐建议
首选推荐:单药:锂盐(A),拉莫三嗪(A),丙戊酸盐 (A),奥氮平(A),喹硫平(A),阿立哌唑(A),齐拉西酮 (A),利培酮长效剂;联合:锂盐/丙戊酸盐+喹硫平(A) /奥氮平(A) /利培酮长效剂/阿立哌唑/齐拉西酮
.
抗抑郁剂使用原则
1.抗抑郁药物不适用快速循环发作、混合发作或有严 重躁狂发作的患者。
2.急性期已经使用抗抑郁药物,进入巩固/维持阶段建 议逐步减量;双相I型抑郁不能单用抗抑郁药物,双相 II型抑郁建议慎用抗抑郁药物。
3.SSRIs(帕罗西汀除外)和安非他酮推荐作为首要 选择抗抑郁剂,与心境稳定剂合并治疗急性期双相抑 郁发作。
躁狂家族史
起病年龄更早,25岁以前
抑郁发作次数更多
处于发病状态的时间相对更多
睡眠过度
精神运动性迟缓
产后发作
体重增加
抑郁不典型
一过性出现兴奋发作
有过精神病性症状
抗抑郁疗效不好,使用过三种以上的抗抑郁剂
抗抑郁治疗诱发躁狂
轻躁狂人格
.
第4章 治疗原则
1、充分评估、量化监测 2、综合治疗 3、全病程治疗 4、全面治疗 5、提高治疗依从性 6、患方共同参与治疗 7、共病治疗
次选推荐(C):卡马西平,喹硫平+SSRIs,丙戊酸 盐+拉莫三嗪,锂盐+卡马西平,喹硫平+拉莫三嗪, 锂盐+MAOI,锂盐/丙戊酸盐+文拉法辛,锂盐/丙戊酸 盐/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TCAs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等,有助于降低双相情感障碍
的发病风险。
康复计划与支持
个体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技能训练
对患者进行社交技能、情绪管理技能、 应对压力技能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其 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家庭治疗
将家庭纳入康复计划中,通过家庭治 疗改善家庭关系,减轻家庭压力对患 者的影响。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以确保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社会与家庭支持系统
01
02
03
04
社会宣传与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提 高社会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 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建立支持组织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不 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
种类,以确保安全有效。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 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定期复诊和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 另一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认 识和应对疾病,提高自我调节能
力。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教育、家庭治疗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成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支持组 织,为患者提供信息和情感支
持。
家庭支持与培训
为患者家庭提供支持和培训,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
者。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双相 情感障碍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
保障和社会福利支持。
05
双相情感障碍的科研进 展与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与成果
诊断工具
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工 具不断改进,如生物标记物和神 经影像学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存在失衡现象 。
荷尔蒙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荷尔蒙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筛查与诊 断
筛查工具与步骤
工具
常用的筛查工具包括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面谈。患者自评量表可以帮助患者自我评估情绪状态,而医 生面谈则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状况。
基因变异
多个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这些基因涉及到神经递质代 谢、神经调节、细胞通讯等。
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压力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如失业、亲人死亡等,可能导致情绪波 动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人际关系问题
不良的人际关系,如家庭冲突、社交孤立等,可能加重双相 情感障碍的症状。
生物化学因素
神经递质失衡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01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双 相Ⅰ型和双相Ⅱ型。
02
双相Ⅰ型是指患者至少有过一次躁狂 发作,发作时具有明显的情绪高涨、 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 等特征。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03
双相Ⅱ型则是指患者至少有过一次轻 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轻躁狂发 作时,患者可出现情绪稍高涨、活动 稍增多、思维活跃、睡眠需求减少等 特征,但与躁狂发作相比,程度较轻 。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 活动减少、思维迟缓、睡眠需求增加 等症状。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积极 寻求压力的释放和缓解。
避免药物滥用
滥用药物如咖啡因、尼古丁等会干扰情绪波动,增加双相情感 障碍的发病风险。
避免不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应尽量避免熬夜、暴饮 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病程4天即可 没有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抑郁发作的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劳 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其它症状: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 自罪观念和无价观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 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诊断注意要点:按照ICD-10要求,诊断轻中度 抑郁发作应该标明伴有躯体症状或不伴有躯体 症状;重度抑郁发作应该标明伴有精神病性症 状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
按CCMD-3 按ICD-10 按DSM-5
第4章 双相障碍治疗建议
躁狂发作急性期药物治疗推荐建议(包含 MECT/ECT)
首选推荐
单用:锂盐(A)、丙戊酸盐(A) 、奥氮平 (A) 、利培酮(A) 、喹硫平(A) 、阿立 哌唑(A) 、 齐拉西酮(A)、帕利哌酮 (A)、氟哌啶醇(A) 、氯丙嗪(A)等。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第二版)
红河州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一科 汤士林
2016年12月29日
前言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一版——2007年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年
前言
1、与第一版一样,重点在治疗,提出双相障 碍的治疗建议。
2、参照更多最新的循证医学的证据锤炼而成。 3、参考文献:第一版指南,加拿大心境和焦
谢谢! 多多指教!
第2章 双相障碍临床评估
一、病史收集 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三、精神检查 四、急症状况 1、自杀风险识别 2、攻击风险识别
五、量表评定与辅助检查 1、young躁狂量表 评定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
的他评量表。 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3、蒙哥马利抑郁量表 4、抑郁自评量表
第3章 双相障碍的诊断
诊断标准 1、ICD-10 2、DSM-5 3、CCMD-3 ICD-10没有分型 DSM-5分为I型和II型 CCMD-3保留反复发作躁狂症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引草案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引草案

(三)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 现象的现代说明 1.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⑴两个基本命题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 的重要起因。
⑵根据两个命题,弗罗义德判断 ①人类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动力,称“力必多”。 ②“力必多”驱动幼年性心理发展 口欲期(<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欲 期(3—6岁)。 ③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和意识构成;相 应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 “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则”活 动。 ⑤防止焦虑的能力称“防御机制”。
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指不受意愿支配的思 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突然出现,迅速消 失。 病理性赘述:说话罗嗦,夹杂很多不必要的细节。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以一些普通概念、词句或动 作来表达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 理解的含意。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
2.思维内容障碍
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福建省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 主任医师:张 仁 川 201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一、关于变态心理学 (一)定义:以心理与行为障碍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 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异常定义,发生、种类、 性质和特点,表现形式及痛苦体验、认知和社会功能损伤 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 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 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而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 学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 障碍的预防与康复等。
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一)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 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在正常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 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 行。 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及其规律性。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江苏省海门市眼科医院鲁善章根据《精神疾病生物治疗》附录内容整理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1双相障碍的概念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

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

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

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

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

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患者经历周期性的情绪波 动,且在发作间期通常表现正常。该障碍病程复杂多变,可 能伴随着较高的自杀风险和共病现象。
双相情感障碍的常见症状
情绪波动
患者常常经历情绪的快速波动,从 情绪高涨到情绪低落,甚至可能经 历情绪混乱或躁狂发作。
精力过剩
患者在躁狂发作期间可能表现出过 度的活动力和精力,甚至无法保持 休息和睡眠。
03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情绪稳定剂
如锂盐、丙戊酸盐等,有助于 稳定情绪和预防躁狂或抑郁发
作。
抗抑郁药
在抑郁症状较重时,可适当使 用抗抑郁药物,如SSRI、SNRI
等。
抗精神病药物
在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 时使用。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在双相情感障 碍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例 如,家庭环境、生活事件和应激 等都可能触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 作。
02
双相情感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流程与工具
初步评估
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 其情感状况、家族病史、社会
功能等方面。
详细评估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更详 细的临床访谈,了解患者的认知 、行为和生物学特征。
工具辅助评估
使用自评量表、他评量表等工具辅 助评估患者的情感状态、认知功能 和社会功能等方面。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病程标准
症状标准
情感高涨或低落持续时间达到两周以上,且 伴随相应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症状。
出现典型的情感高涨或低落,并伴随以下症 状之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双相障碍的概念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

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

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

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

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

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

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

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

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

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

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Ⅲ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

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

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

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

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

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

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2.1.2中国双相障碍流行情况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

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地12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省(1982—1987)在0.7%~1.6%之间,特区(1993)男性为1.5%、女性为1.6%。

同为华人地区,与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2.2国外双相障碍的防治现状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剂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实践,特别是60年代以后以锂盐为代表的心境稳定剂的广泛应用,双相障碍的防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

80年代以后,由于对诊断概念和有关诊断标准的修正,医生对双相障碍诊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尽管如此,目前就全球围而言,双相障碍的识别率和及时治疗率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来自欧美国家的统计资料(Lewis,2000)显示,首次出现肯定的双相障碍临床症状后,要经过平均8年才能得到确诊;现症双相障碍病人中,有69%的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双相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更加不能令人满意。

来自美国的统计调查(Lish等,1994)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发病后要经过平均10年才能得到首次治疗,50%以上的现症患者在长达5年以上的时期未接受过治疗,其中36%甚至长达10年以上未接受治疗。

上述资料是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尚不得而知,但也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对双相障碍的诊疗状况还存在不足,包括中国在的发展中国家情况就更为严重。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各国精神卫生服务状况进行多国合作调查之后,发起在全球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心境障碍。

90年代后期,我国也开始在精神科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开展了旨在提高双相障碍诊断水平和推动规化治疗的工作,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国际水准和现实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

2.3双相障碍所致的疾病负担和我们的任务目前,国际上推行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IY)的减少作为疾病负担的指标,它包括生命年的减少及有能力的生命年的减少。

WHO(1993)所发表的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在15~44岁年龄组,DALY减少最多的前10位疾病中,精神疾病占五项,依次为抑郁症、自杀、双相障碍、分裂症及酒/药物依赖;中国各种疾病DALY减少超过1%的前25位中,抑郁症为第二位,双相障碍为第十三位,远较许多常见的躯体疾病为高。

估计至2020年,我国双相障碍将上升到第十一位。

WHO(1999)报告,1998年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各种疾病DALY减少中的10%,而双相障碍占其中的11%。

有鉴于此,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及其患者,扭转社会歧视及个人羞耻感,促使患者及时就医治疗的欲望。

其次,在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应认真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其融合于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全过程。

同时,加强医学院校精神医学教学工作,以及对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临床医生对精神疾病包括双相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此外,应继续致力推行在综合医院提供精神科和临床心理科等相关领域的医疗服务,适应包括双相障碍在的许多精神障碍患者到综合医院求医的现实需要。

再者,应提高精神卫生专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对目前双相障碍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学术讲座、交流,学习最新的诊疗知识,开展理论和实用性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防治水平。

最后,应将双相障碍的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的畴。

特别是双相障碍需要实行长期治疗的策略,这就要求定期随访,按时提供维持治疗所需要的药物,监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各种药物不良反应,针对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服务,早期发现复发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因此,应采取在精神卫生专科机构指导下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完善双相障碍的防治体系,提高患者康复率及生活质量,减轻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3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双相障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

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

3.1双相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遗传是双相障碍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障碍等更为突出,但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多基因遗传。

家系研究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患双相I型障碍者,较对照人群高8~18倍。

约半数双相I型障碍患者,其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心境障碍,且常常是重性抑郁障碍。

父母中若一方患有双相I型障碍,其任一子女患心境障碍的机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相I 型障碍,其子女患心境障碍的机率达50%~75%。

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双相I型障碍的同病率达33%~90%,而双卵双生子约5%~25%。

包括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s)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可能与第5、第11号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有关,但研究结果缺乏良好的重复性。

已经明确,与双相障碍有关的第5号染色体上有D1受体基因,而第11号染色体上有D2受体基因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基因。

可见,遗传、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与双相障碍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而密切的关联。

3.2双相障碍的其他危险因素3.2.1年龄双相障碍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早于抑郁障碍(平均26.5岁)。

调查资料显示,双相I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而双相Ⅱ型稍晚,平均约为21.7岁(Burke等,1990)。

大多数患者初发年龄在20~30岁之间,发病的高峰年龄在15~19岁(weissman等,1988)。

少数患者更早或更晚发病。

发病较晚的双相障碍患者,病情往往较轻,但发作可能较为频繁,且躁狂相持续时间往往较长(Perris,1966;Broadhead等,1990)。

决定发病年龄高峰的在生物学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可能涉及:个体神经发育过程、分泌与激素水平、遗传决定的表达过程等。

3.2.2性别双相I型障碍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性别比约为1:1(Benazzi,1997),而快速循环、双相Ⅱ型则以女性常见(Leibenluft,1997)。

男性患者多以躁狂发作的形式发病,而女性患者首次发作大多表现为抑郁发作,或者病程中更易出现抑郁发作、混合发作(Robb等,1998),更易在更年期、产后出现发作(Blehar等,1998),这种差异可能与包括分泌(如性腺和甲状腺)等在的多种因素有关。

3.2.3地域、种族和文化与抑郁障碍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种族与文化背景之间,双相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和表现形式等都非常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