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

在畜禽球虫病中,以鸡、兔、牛和羊的球虫病危害最大,不仅流行广,而且死亡率也高。球虫病为球虫寄生于胆管及肠道上皮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以消瘦、贫血、下痢、便血为主要特征。危害动物的球虫主要以艾美耳属的9种球虫为主,其次为等孢子属的球虫。前者广泛寄生于家畜、家禽;后者常寄生于人、犬、猫及食肉动物,其中受球虫危害最严重的是雏鸡和幼兔,它不仅引起动物大批死亡而且明显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如增重率、饲料报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而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赖抗球虫药。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球虫病造成的损失,而且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呋喃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硫黏菌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球虫作用,但由于疗效不佳和毒性较大,目前已不再作为主要抗球虫药使用。目前使用的高效、新型、低毒的抗球虫药物,其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工合成的抗球虫药,另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有磺胺类、球痢灵、氯羟吡啶、氯苯胍、氨丙啉、尼卡巴嗪、痢特灵、常山酮、氟嘌呤、地克珠利、百球清、二甲硫胺、喹啉类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赛杜霉素和海南霉素等。

由于鸡球虫病对雏鸡危害十分严重,分布很广。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是危害养鸡业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下面以鸡为例谈谈如何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

1.及时准确的选取药物

1.1选用高效、耐药性低的药物

抗球虫药物的种类和品种繁多,常用的抗球虫病饲料添加剂有聚醚类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两大类。作为饲料添加剂,应选用对多种球虫敏感、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不与饲料中营养成分和常用药物发生反应和拮抗作用的品种。另外,选择药物时还要考虑耐药性问题。有条件者应在平时进行耐药性测定,筛选出几种对当地球虫虫株敏感的抗球虫药,以备发生球虫病时使用。一些已应用多年的抗球虫药物,要尽可能少用。球虫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从快到慢,大概为喹啉类和氯羟吡啶最快,磺胺类、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和尼卡巴嗪次之,聚醚类抗生素较慢。

1.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选用抗球虫添加剂时,应根据饲养场地、动物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球虫高发地区、高发季节和高发阶段,应选用高效的抗球虫药物,球虫低发地区、低发季节和低发阶段,应选用相对低效的抗球虫药物。

1.3确定药物的抗球虫范围

感染鸡的主要有9种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感染5周龄以下的小鸡,而8周龄以上的鸡则主要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因此,在雏鸡和小鸡阶段就应选用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最强的药物;中、大鸡则应选用对毒害艾美耳球虫较敏感的药物;成年鸡经常有几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所以选用的抗球虫药物应同时对多种球虫

有效,这样才能较好的预防和控制球虫病。

1.4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

市面上多数的抗球虫添加剂都是预混剂,都有厂家的商品名。这些预混剂都注明了有效成分,因此,在选用抗球虫添加剂时,应首先确定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和有效含量,再进行合理的应用。

1.5视作用峰期而选择药物

作用峰期是指抗球虫药物对球虫发育阶段最有效的时期,不同药物其作用峰期不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抗球虫药物,一般选用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天,其预防和控制效果较好;作用峰期在感染后4天以上,一般作为治疗上使用,不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作用于第1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多用于肉鸡,不宜用于蛋鸡和种鸡;作用于第2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不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可用于蛋鸡和种鸡。

2.采用合理的用药方法

2.1避免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常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以及联合用药。

抗球虫药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会降低甚至无效,是因为球虫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出现交叉耐药的现象。实践证明,各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耐药虫株。

要避免球虫产生耐药性或延缓抗药性产生的速度,应尽量缩短每种抗球虫药的用药时间。常用的用药方法有:一是穿梭用药,即在一批鸡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球虫药,如在1-4周常常用球痢灵或尼卡巴嗪,4周甚至屠宰可用盐霉素或莫能菌素;例如离子载体类药—化学药的穿梭用药,开始时使用盐霉素、马杜霉素等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至生长期时使用地克珠利等化学合成药进行穿梭使用。二是轮回换药,即在一个养鸡场中每隔一定时间即变换一种抗球虫药,如每一批鸡换一次或每隔3个月或半年更换一次抗球虫药。但是不能换用属于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换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三、联合用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例如氯羟吡啶与苯甲氧噁啉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

拉沙洛西钠(球安)与红霉素、竹桃霉素、磺胺类联用有协同作用。

拉沙洛菌素与泰妙霉素联用,其增重效应优于单独应用。

尼卡巴嗪(双硝苯脲二甲基嘧啶酚)与乙氧酰胺苯甲酯联用可增强疗效和扩大球虫范围,对氨丙啉及其他抗球虫药有耐药性时,改用本品仍然有效,至今本品仍是一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抗球虫药。在巴卡巴嗪预防用药过程中,若鸡群大量接触感染性卵囊而暴发球虫病时,应迅速改用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如妥曲珠利,磺胺药)氨丙啉,国内可供合用的药物有磺胺喹噁和乙氧酰胺苯甲酯等,它们主要作用于小肠球虫,而氨丙啉主要作用于盲肠球虫,两者联用既增强疗效,又扩大了抗球虫范围。

磺胺喹噁啉(磺胺喹沙啉)在氨丙啉或抗菌增效剂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与其他磺胺药之间容易产生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治疗鸡、火鸡球虫病。

2.2不同经济用途的鸡,由于用药的目的和效果不同,用药方法也存在差异。

对肉鸡来说,使用抗球虫药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球虫病的发生而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饲料报酬。用药的基本方法是连续用药法。即从雏鸡出壳到屠宰的整个饲养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达到控制球虫病发生的目的,例如地克球利用作半衰期短,用药2天后作用基本消失,因此应连续用药,以防球虫病再度暴发,由于混饲浓度极低必须充分混匀,主要用于预防球虫病。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可采用穿梭换药或轮回换药方法,聚醚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球虫药,杀球灵、尼卡巴嗪、常山酮、球痢灵、氨西啉等药物大多用在穿梭用药方案中作为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药物的补充。

对种鸡、蛋鸡来说,使用抗球虫药的目的不仅在于使鸡群不发生球虫病,而且要使鸡群建立起对球虫的免疫力。普遍的做法是渐减用药法,即在前5-6周饲喂全量抗球虫药,以后每阶段逐渐减少20%药量,待鸡群发病时,使用对免疫力无影响的药物进行治疗的用药方法,治愈后的鸡群即获得对球虫的免疫力,对种鸡、蛋鸡来说,还可使用球虫疫苗进行免疫,可避免使用抗球虫药所带来的所有副作用。

3.选取适当的给药方法

由于球虫病患鸡通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是饮欲正常,甚至增加,因而通过饮水给药可使患鸡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而且混饮给药比混料更方便,治疗性用药宜提倡混饮给药。

4.合理的剂量,充足的疗程

盐霉素:安全范围较窄,应严格控制混饲浓度,若浓度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共济失调和腿无力。

拉沙菌素:在产蛋期鸡连续饲喂1周,在鸡蛋中可出现残留。严格按照规定剂量用药、饲料中药物浓度超过150mg/kg会导致生长抑制和动物中毒。

马杜霉素以推荐预防量5mg/kg混饲,对鸡是安全的,但由于马杜霉素的安全范围很窄,混饲中浓度超过6mg/kg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影响饲料报酬,以7mg/kg浓度混饲,即可引起鸡不同程度的中毒。马杜霉素和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之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氯羟比啶能抑制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过早停药往往导致球虫病暴发,且球虫对此药易产生耐药性,用于预防禽球虫病。

常山酮每kg饲料含常山酮3㎏效果较好,6mg即影响适口性使部分鸡食量减少,9mg则大部分鸡拒食。因此混料一定要均匀,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

托曲球利(百球清)安全范围大,用药动物可耐受10倍以上推荐剂量,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用于治疗和预防鸡球虫病。

比克球利(杀球灵)和托曲球利(百球清)连续应用易使球虫产生耐药性,甚至存在交叉耐药性,因此连续应用不得超过6个月。

尼卡巴嗪对雏鸡有潜在的抑制效应,以第三周至第四周龄开始使用为宜。

磺胺喹噁啉(磺胺喹沙啉)预防给药浓度为120mg/kg(饲料)或66mg/L(饮水);治疗给药浓度可双预防浓度高4-5倍若给药浓度超过规定的1-2倍以上,连用5-10天,鸡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