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不良资产市场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山西不良资产市场分析报告一、2015年山西银行业不良率状况简析
截至2015年9月山西银行业不良率4.93%“领跑”全国。
山西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山西省不良贷款余额8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97亿元;不良贷款率4.93%,比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原因是“尽管我省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整体经济下滑压力持续,让银行‘不良’继续攀升,继而影响实体经济融资”。
“山西银行业不良率一直很高,主要是因为煤炭产能过剩的原因,山西省“煤、焦、冶、电”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蔓延,四大行业不良贷款332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36.5%。”某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指出,信用风险已逼近警戒线。
二、本轮不良资产特殊性与业务环境变化
(-)不良资产市场对比
从2015年下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系统普遍性,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各大金融机构普遍出现不良;其次是行业多样性,钢贸、煤炭、零售、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是不良贷款出现的重灾区。
(二)当前不良资产市场交易不太活跃的原因及趋势
尽管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内不良资产的规模较大,但从批量转让的角度来看,整体交易仍不是太活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监管层对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不良率、拨备率和偏差率等各项指标的容忍度逐渐上升,缓解了银行的压力。其次是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利润增速下降,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价格过低,意味着银行用来核销不良的利润过多,银行难以承受。尽管如此,在考核机制的压力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出表的需求长期存在,加之非银金融机构的及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规模也在增加,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让各类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快速甩掉包袱,改善经营状况,所以未来不良资产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商机,在各方主体的积极参与的条件下,交易将趋于活跃。
(三)不良资产业务环境变化
1、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的不良资产加快处置。
2、政策松绑带来持续的催化。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包括放宽各省AMC数量至2家(之前每省原则上设立一家),并允许地方AMC 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以提升市场活力(之前不允许对外转让),银监会近日新批复5家地方AMC,各路资本积极涌入。此外,国务院10月10日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银行不得直接债转股,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股权,利好AMC。
3、处置方式松绑。放宽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制,允许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对外转让的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加快资产处置速度。
4、市场化运作。以债转股定价为例,过去商业银行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不良债权转让时折扣率偏高,市场成交并不活跃,新规实施后,债权转让市场化。
5、地方AMC优势。与四大AMC相比,地方AMC优势在于基本上都是政府背景的,对当地企业比较了解,在和地市级、市县级政府打交道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