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不良资产市场分析报告
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分析报告
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给专门机构,再由专门机构发行相关证券,吸引投资者参与,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化解和再利用。
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以及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影响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望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报告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子部分。
在概述中,将介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文章结构部分将概括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报告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总结部分将对整篇报告进行概要总结和预览。
正文部分将分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背景、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和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影响与挑战三个主要章节。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与背景中,将介绍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现状部分将详细分析当前市场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影响与挑战部分将探讨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影响。
结论部分将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景展望、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控制三个子部分。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景展望中,将对该市场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政府监管与市场自律的重要性部分将探讨市场规范和监管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与风险控制部分将强调可持续发展和风险控制对市场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撰写本报告的目的进行阐述,例如可以写道:“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其发展现状、影响与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分析报告
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分析报告是针对当前不良资产管理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的专题报告。
本报告将从不良资产管理的概念、市场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状况,同时预测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
不良资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一项重要业务,其市场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为相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并进一步挑战和机遇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读者带来全面的认识和准确的信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长文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进行介绍,可以描述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结构的部分可以牵涉到每个章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布局和内容安排。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不良资产管理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概念、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通过分析市场挑战和机遇,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不良资产管理市场信息,促进行业内外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和方向。
1.4 总结总结: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良资产管理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虽然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风险控制、监管政策等方面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各相关机构和企业应当审慎应对市场挑战,抓住机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稳健发展。
2.正文2.1 不良资产管理概念不良资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对于无法按时偿还本息、可能出现违约风险的贷款和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置的一种金融业务活动。
2015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
2015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报告2015年10月目录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政策不断,意愿不强 (4)二、历史上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大致情况 (5)三、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银行将获得哪些收益 (6)1、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具体业务形式 (6)2、不良资产证券化盈亏平衡分析 (9)3、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如何 (11)四、把握不良资产管理及收益权转让市场 (14)信贷资产证券化近况:政策不断,意愿不强。
近年来信贷资产证券化政策红利释放源源不断,从发行由逐笔审批改为备案到新增试点额度。
均彰显出监管层定位资产证券化为“盘活存量”的战略意义。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证券化产品的热情确不高涨。
2015年前三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净融资规模为1500亿,虽比去年同期高出500亿,但仍低于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1)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不强,风险仍积聚于银行体系;2)经济下行环境下,银行资产端再配置渠道稀缺;3)优质资产导致收益率有限,缺乏市场化的买方市场。
历史上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试点为主,刚兑未破。
我国历史上共发行过4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时间均在2008年以前,发行规模合计100多亿元,占所有资产证券化的比重较小。
除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外,建行是唯一发起设立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银行。
整体发行利率较同期其他资产证券化产品溢价约10-20%,发行期限约4-5年。
截至目前,历史产品均已完成完全兑付,均未出现过任何远约事件。
自迚入到第三轮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未有不良基础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
我们认为后续放开的可能性较大。
不良资产证券化丰富银行资产处置手段,但无法解决银行资产质量问题。
我们以“建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为例,作为理性银行发起方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其预期处置回收比例的盈亏平衡分析,该比例大约为30%左右。
证券化有助于银行获得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定价机制。
相比银行一次性2-3折转让不得不承受损失来换取短期内账面。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不良资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对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现状、原因和应对之策。
一、不良资产市场的现状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规模庞大,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总额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银行不良贷款是最主要的不良资产类型,占比约80%。
此外,还有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也面临不良资产问题。
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良资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经济下行周期、行业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因素都会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其次,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问题也是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贷款审批不严格、风险控制不力、内部腐败等问题都会导致不良资产的积累。
二、不良资产市场调查分析1. 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银行不良贷款是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中最突出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约为2%,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但增速较快。
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地方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而大型商业银行相对较好。
2. 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除了银行不良贷款外,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也面临不良资产问题。
信托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工业制造等行业,而证券行业的不良资产则主要来自于股权质押和债券违约等问题。
保险行业的不良资产则主要来自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失误。
3.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探讨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目前中国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转让、清收、重组等。
其中,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证券,再转让给投资者,实现不良资产的变现。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三、应对之策针对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一、引言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出现逾期还款、违约等问题的资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不良资产问题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不良资产市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不良资产市场概况1. 不良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不良资产的定义主要涵盖逾期贷款、呆账、坏账等。
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和追偿可能性,不良资产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如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2. 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不良资产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不良资产市场规模已超过X万亿元,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额的X%。
三、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1.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不良资产的存在对金融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不良资产的增加会降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增加金融风险,进而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良资产的存在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不良资产会占用金融机构的资金,导致金融机构难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信贷支持。
其次,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和资源浪费,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四、不良资产市场调查分析1. 不良资产来源不良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
企业贷款是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其中以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居多。
2.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转让、追偿、重组等。
其中,不良资产转让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转让给专业机构,金融机构能够快速回收资金,降低风险。
3. 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与挑战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不良资产的定价问题是一个难题,如何确定不良资产的真实价值,是处置过程中的关键。
其次,处置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和利益平衡,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
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
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不良资产问题逐渐凸显。
不良资产的处置成为了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头等大事。
本文将对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趋势和挑战。
一、背景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企业债务问题愈发突出,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也使得房地产类不良资产数量激增。
因此,2016年成为了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关键之年。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
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以应对风险。
其中,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处置主体,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此外,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也积极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
三、处置方式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和市场需求,金融机构采取了不同的处置策略。
目前,常见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转让、追偿、债转股等。
其中,转让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从而转移风险。
追偿则是通过法律手段追回借款人的欠款。
债转股是指将不良资产转换为债权人的股权,以减轻债务负担。
四、市场挑战虽然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不良资产的定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市场。
由于不良资产的风险较高,投资者对其定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处置过程中的法律和监管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到多个法律主体和监管机构,协调工作较为困难。
此外,市场流动性不足和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也制约了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发展。
五、市场前景尽管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市场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政府加大了对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监管力度,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处置经验的积累,市场的运作也将更加成熟和规范。
综上所述,2016年是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关键之年。
2024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2024-2024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回顾
2024-2024年,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家
积极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全国重点领域和行业都增加了不良资产处置投资,推动了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也都大力投资不良资产处置。
2024-2024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产值总值逐步增加,比上年同期增
长了17.8%;同时,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投资也有明显增加,投资结构分
布得更加均衡。
二、2024-2024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更加严格,2024-2024年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预计今后几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
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潜力。
1、激烈的竞争会促进行业发展,投资者会投向更低风险的投资。
2024-2024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实际投资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7%,
投资机构会收紧不良资产处理的标准,充分利用资产清洗、重组、拆分等
手段,把风险更加分散,减少不良资产的投资风险。
2、新技术的应用在不断推进行业发展。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不良资产处置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出售、转让或处置手段,通过向市场转移一定的不良资产,以减少风险敞口和提升资本回报率的过程。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指这些处置活动展开的市场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以便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制定处置策略。
二、市场规模及趋势据统计,近年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年交易额已超过5000亿元。
其中,不良债权转让是最主要的处置方式,占据了市场交易额的近70%。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三、市场竞争格局当前,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主导。
这些机构利用自身资金实力和专业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团队,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但是,近年来随着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兴起,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自身竞争能力,以应对来自新兴竞争者的压力。
四、市场风险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首先,处置时的定价问题是一个关键的风险点。
不良资产的处置价值需要通过市场定价来决定,但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评估模型的不确定性,导致定价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处置过程中的合规风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金融机构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罚款或业务受限的风险。
此外,市场流动性风险、资金来源风险等也需要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
五、市场前景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首先,国家对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加,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
其次,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重视程度将提高,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参与者和更多的机会。
六、结论综上所述,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
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和变化,根据市场趋势制定相应的处置策略。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不良资产问题逐渐凸显。
不良资产是指金融机构贷款或债务出现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不良资产对于金融机构和整个经济体系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
本次调研旨在对不良资产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涉及不良资产的性质、形成原因、风险因素和处置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数据的分析,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经验,以及对金融机构的访谈和问卷调研,形成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三、不良资产的性质和形成原因1.不良资产的性质不良资产具有高风险、低回报和流动性差的特点。
它们破坏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导致信贷市场的紧缩和金融风险的传递。
2.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周期波动、政策导向调整、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
其中,经济周期波动是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动荡时,经济主体的借款能力和偿还能力下降,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四、不良资产的风险因素1.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导致的,对金融机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金融机构应该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数据的走势。
2.行业风险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风险,特别是受到政府政策、市场供需关系和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金融机构需要对不同行业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是不良资产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或债务融资时,应该对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模式、管理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
五、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追偿、资产转让、清收、拍卖等方式进行。
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等方式来应对不良资产问题。
六、结论和建议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不良资产问题必然会不断增加。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1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预期未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面临较大上升压力。
报告称,随着宏观经济下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持续“双升”,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36亿元,不良率高达1.59%,预期未来商业银行不良面临较大压力。
据预测,2015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2637.82亿元,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67%,2016年四个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的预测值分别是13515.34亿元、14393.98亿元、15273.78亿元和16154.8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分别为1.66%、1.74%、1.81%、1.88%和1.94%。
报告称,就世界范围看,我国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近期上升幅度较大,且未来不良率仍将不断上升,必须引起重视。
分机构看,近期我国各类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尤以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2015年第三季度,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5%。
分地区看,各地不良资产余额普遍呈现上升趋势,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省市不良贷款余额仍较大,不良贷款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开始向内地蔓延趋势,内陆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
分行业看,不良贷款余额行业排名变化不大,但余额增幅普遍较大,各行业不良压力都在加大。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总额较大,采矿业、金融业、建筑业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幅度居于前列,预计未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行业仍属不良资产的高发行业,应重点关注这些行业,警惕违约风险的发生。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2一、包袱沉重客观看待去年以来,我国金融隐患的冰山陆续浮出海面。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了上上下下关注的热点。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1.引言不良资产是指债务人长期未能清偿债务或出现违约的资产,普遍存在于金融领域。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是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对不良资产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不良资产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2.不良资产的特点不良资产具有以下特点:•高风险性:不良资产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其价值下降、流动性差等特点使得其风险更高。
•高本钱性:金融机构需要通过一系列手续和本钱来处置不良资产,经营性本钱和管理本钱较高。
•长周期性:不良资产的回收周期较长,需要耐心和持续的管理与处置。
3.不良资产的影响因素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开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金融机构自身因素。
3.1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是导致不良资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和不稳定性会影响债务人的还款能力,进而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利率变动:利率的变动对于债务人的还款负担有直接影响,高利率时期债务人还款能力下降,不良资产率相应提高。
•不良资产处置政策:政府机构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政策也会影响不良资产的增长速度。
3.2 金融机构自身因素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也对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增长起到重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批贷标准:金融机构的贷款批准标准如过于宽松,将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措施将直接影响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效果。
•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防范不良资产的产生和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4.应对不良资产的策略针对不良资产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管理和处置:•预防为主:加强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
•深入调查:对于已经出现违约和不良的资产,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其实际价值和处置难度,为后续处置提供根底。
•多元化处置: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包括债权转让、资产重组和法律诉讼等。
•优化管理:改良不良资产的管理流程和处置策略,提高管理效率和处置效果。
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现状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不良资产是指无法按照原来约定的方式兑付利息和本金的资产。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不良资产的规模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了金融机构和政府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机构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2. 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和目标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在于清理金融机构的坏账,解决信贷风险问题,为金融机构重新恢复健康经营创造条件。
不良资产处置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回收价值,减少处置过程中的亏损,最终实现资产的处置和变现。
3.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特点3.1 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主体包括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拍卖公司等多个参与者。
各主体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关系对市场的运行起到重要影响。
3.2 复杂的处置方式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到多种方式,包括转让、出租、拍卖、资产重组等。
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不良资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3.3 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信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不确定性较高。
这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合理的风险控制和预测手段。
4.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现状分析4.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规模不仅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还受到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经济的波动影响。
4.2 主要市场参与者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拍卖公司等。
金融机构是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通过出售或转让不良资产来减少风险。
4.3 处置方式和策略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多样化,包括拍卖、转让、出租等。
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不同的资产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置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的价值。
4.4 市场风险和挑战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面临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挑战,包括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处置成本的高昂以及法律和监管环境的不完善等。
不良资产十年变迁
不良资产十年变迁:西部不良率最高但余额较低2016年08月18日08:08 21世纪经济报道按照地理自然分布,中国疆域可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其中西部地区包含11个省和1个直辖市,分别是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以及直辖市重庆。
本文将与大家主要探讨西部地区十年来(2005-2015年)不良贷款变化趋势与特点。
1、整体趋势相近,拐点出现较中东部地区晚从2005-2015年我国西部各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看,与东部的11省市、中部8省份一样都基本呈现U型特征,且拐点(最低点)大部分出现在2013-2014年之间。
与我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市不良状况相比,西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拐点出现相对中部晚1-2年,相对东部晚2-3年。
其中,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新疆六省市拐点出现在2013年;甘肃、青海两省拐点出现在2014年;宁夏、广西两省拐点出现在2012年;内蒙古拐点出现在2011年;唯西藏尚未体现出U型特征,西藏自2010年以来不良率逐年下降,不过其于2015年终止了不良率下降的态势,2015年的不良率与2014年持平。
2、西部地区不良率最高,但不良贷款余额较低截至2015年底,从区域不良贷款变化来看,三地区平均不良率分别为西部1.87%、中部1.75%、东部1.68%,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0.82、0.47和0.33个百分点,不良率和不良率增速均是西部地区最高;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增幅分别为105%、60%和38%,其中西部地区不良规模翻番;不良贷款余额绝对值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分别增加了1270亿元、811亿元和2045亿元,东部地区居首。
目前来看,困扰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已然完成了从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并最终向西部地区蔓延和扩散的过程。
从数据中看出,2015年全国共有7个省市的不良贷款规模相比前一年翻番,分别为甘肃、云南、重庆、青海、陕西、广西、贵州,其中甘肃增幅最高,达到239%。
2015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和模式分析报告
2015年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和模式分析报告2015年11月目录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推行障碍 (7)1、环境层面 (8)(1)试点尚未明确重启 (8)①我国不良资产认定的标准 (9)②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9)(2)配套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12)①会计准则配套设施 (12)②税收规定配套设施 (15)③信息披露配套设施 (18)(3)二级市场流动性尚缺 (20)2、需求层面 (21)(1)不良贷款余额攀升 (21)(2)债券市场投资需求上升 (22)(3)银行理财:简版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替代效应 (23)3、技术层面 (23)(1)产品设计、现金流建模和信用评级技术 (23)(2)催收技术 (24)二、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 (24)1、信元2006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 (25)2、建元2008年第一期重整资产支持证券 (26)3、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交易结构的安排 (27)4、与正常类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28)(1)资产处置顾问服务的引入,并披露发起机构的历史处置业绩 (28)(2)针对资产池未来可回收的现金流情况的充分披露 (29)(3)折扣率和核销 (29)5、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30)(1)目的不同 (30)(2)出表要求不同 (30)(3)处置力度不同 (30)三、投资策略 (31)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依托于三大因素:1、环境因素:我们梳理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制度建设有待提升的部分,试点尚未明确重启:对基础资产的选择上,包括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收入,以及对资产质量,产业政策导向也有相关的要求,并非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
从不良结构上来说,以2014年末银监会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与现阶段的国家产业政策的契合度还有待考量。
配套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虽已有监管导向,但仍有待具体的试点政策出台,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还面临着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的支持及信息披露要求等多方面的不完善。
某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报告
某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报告某企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近年来,我国企业经营形势严峻,不良资产逐渐增加,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应运而生。
该行业主要致力于通过处置和转让不良资产,帮助企业减轻债务负担,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行业的参与主体包括专业处置机构、法律机构、金融机构等。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该行业逐渐壮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市场特点1.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企业债务问题的日益突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处置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资金风险等也给行业带来了挑战。
2. 政策支持助推发展。
政府在促进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先支持政策、资金投入等,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竞争白热化。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优质资源的争夺、处置能力的提升等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4. 发展趋势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包括房地产、制造业、金融等多个行业都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资产,因此行业处置对象多样化。
三、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不良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机构纷纷涌入市场,行业机构数量大幅增加。
同时,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也有较大提升,不良资产处理透明度提高,市场秩序逐渐规范。
然而,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风险管控不到位、处置途径单一等。
四、发展趋势分析1. 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将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行业将扩大处置对象范围,拓宽处置渠道,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 创新模式。
行业机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处置模式,提升处置效率和处置水平。
比如引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提高不良资产的评估和处置精度。
3. 规范发展。
行业应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自律,加强行业监管,减少市场乱象的出现,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提示:按照处置标的不同,不良资产可分为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及股权类不良资产。
从企业资产负债的角度探究三种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既包括已经从企业账面核销资产,也包括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
不良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
按照处置标的不同,不良资产可分为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及股权类不良资产。
从企业资产负债的角度探究三种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既包括已经从企业账面核销资产,也包括企业未核销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各类资产。
不良资产分类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不良资产处置本质上不良资产经营的本质是盘活资产,包括对不良资产的收购、管理和处置。
在AMC对不良资产的经营处置过程中,AMC首先以收购等方式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企业获得不良资产,为不良资产剥离机构提供融资、补充流动性,并通过对资产的分拆、打包、重组、经营等对资产进行管理,将不良资产转化为相对正常的资产,从而实现资产价值的二次回收。
不良资产处置流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近年来,我国逐步收紧银行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有反弹趋势,使得不良资产处置需求增多。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6%,较年初小幅上扬。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规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8年3月-2019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同时,2017年以来,信用风险抬头,债券违约事件频发,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首度违约企业家数量达40家。
在债务违约后,投资者的平均本金回收率低于10%,企业在面临破产清算风险的同时,银行资产不良率上行,投资者利益受损。
为避免破产危机,对债务违约积极处理,部分发债企业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债转股等方式重组偿还债务,不良资产处置需求进一步扩大。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投资分析报告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投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如何理解不良资产证券化? (5)第二节美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 (7)一、储贷危机遗留大量不良资产 (7)二、美国创新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 (9)第三节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 (12)一、亚洲金融危机曝露不良资产难题 (12)二、韩国成功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 (15)第四节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盘点之一:基础资产 (18)一、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来源 (20)二、损失类贷款占比仍低 (20)三、抵押资产占比差异大 (21)四、入池资产分散性有限 (21)第五节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盘点之二:增信措施 (23)一、资产证券化的增信措施 (23)二、不良资产打折出售,折扣率低于30% (24)三、分层仍为重要增信方式,但次级厚度略有下降 (25)四、风险不再完全兜底,部分转移至外部投资者 (25)图表目录图表1:美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分品种情况(十亿美元) (5)图表2:欧洲资产支持证券的分品种情况(十亿美元) (5)图表3:美国非政府机构ABS 的分品种情况(十亿美元) (6)图表4:美国其他类ABS 的信用评级分布情况(十亿美元,%)(6)图表5:美国大额定期存单利率走势(%) (7)图表6:储贷机构的实际利率与总体利润变化(%;亿美元) (8)图表7:RTC 和FDIC 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分布(百万美元) (9)图表8:多户家庭贷款的证券化累计损失率:% (11)图表9:商业地产贷款的证券化累计损失率:% (11)图表10:韩国企业负债/GDP 的比值在金融危机前达到高峰(%)(12)图表11:韩国商业银行和专门银行的存贷比变化(%) (13)图表12:1996 年后韩国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开始下降 (14)图表13:金融危机前后韩国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 (14) 图表14:韩国KAMCO 处理不良资产方式随时间的变化(万亿韩元) (15)图表15: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双SPV”结构设计 (16)图表16:韩国优先级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增信方式 (16)图表17:韩国不良资产处臵方式的分布(以账面价值计算:%)(17)图表18:韩国各不良资产处臵方式的回收率(%) (17)图表19:韩国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多样性增强(%) (18)图表20: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历史 (19)图表21: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来源 (20)图表22:商业银行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更高的抵押率(%) (21)图表2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档厚度略下降(%) (25) 表格目录表格1:储贷协会危机中机构破产情况 (9)表格2:RTC 资产支持证券(1994-C1)的交易结构 (10)表格3: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贷款分类情况 (20)表格4:不良资产证券化入池资产的行业集中度 (22)表格5:不良资产证券化入池资产的地区集中度:08 信元1、08 建元1 和16 和萃1 (22)表格6:不良资产证券化入池资产的地区集中度:06 信元1、06 东元1 和16 中誉1 (23)表格7:资产证券化的增信措施说明 (24)表格8: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折扣率 (25)表格9:不良资产证券化增信方式使用汇总 (26)第一节如何理解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变废为宝”,只是将好坏资产分离出售。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docx
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docx不良资产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不良资产解析及其相关名词解析二、不良资产的行业前景分析三、不良资产的机构主体四、不良资产解决办法、处置方式和案例分析五、不良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六、不良资产的历史发展概况七、不良资产未来发展的趋势(机遇和挑战)八、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及展望九、处置不良资产对金融流通的意义十、如何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作用一、不良资产解析极其相关名词解析1、不良资产的含义: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备注:【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一逾两呆”)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
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中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银行业按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也就是“逾期”、“呆滞”、“呆账”。
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有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中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分类”。
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
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
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2. 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山西不良资产市场分析报告一、2015年山西银行业不良率状况简析
截至2015年9月山西银行业不良率4.93%“领跑”全国。
山西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山西省不良贷款余额8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8.97亿元;不良贷款率4.93%,比年初上升0.35个百分点。
原因是“尽管我省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整体经济下滑压力持续,让银行‘不良’继续攀升,继而影响实体经济融资”。
“山西银行业不良率一直很高,主要是因为煤炭产能过剩的原因,山西省“煤、焦、冶、电”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蔓延,四大行业不良贷款332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36.5%。
”某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
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指出,信用风险已逼近警戒线。
二、本轮不良资产特殊性与业务环境变化
(-)不良资产市场对比
从2015年下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系统普遍性,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各大金融机构普遍出现不良;其次是行业多样性,钢贸、煤炭、零售、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是不良贷款出现的重灾区。
(二)当前不良资产市场交易不太活跃的原因及趋势
尽管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内不良资产的规模较大,但从批量转让的角度来看,整体交易仍不是太活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监管层对银行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不良率、拨备率和偏差率等各项指标的容忍度逐渐上升,缓解了银行的压力。
其次是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利润增速下降,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价格过低,意味着银行用来核销不良的利润过多,银行难以承受。
尽管如此,在考核机制的压力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出表的需求长期存在,加之非银金融机构的及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规模也在增加,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让各类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快速甩掉包袱,改善经营状况,所以未来不良资产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商机,在各方主体的积极参与的条件下,交易将趋于活跃。
(三)不良资产业务环境变化
1、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的不良资产加快处置。
2、政策松绑带来持续的催化。
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包括放宽各省AMC数量至2家(之前每省原则上设立一家),并允许地方AMC 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以提升市场活力(之前不允许对外转让),银监会近日新批复5家地方AMC,各路资本积极涌入。
此外,国务院10月10日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银行不得直接债转股,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股权,利好AMC。
3、处置方式松绑。
放宽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不良资产不得对外转让的限制,允许以债务重组、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对外转让的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加快资产处置速度。
4、市场化运作。
以债转股定价为例,过去商业银行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不良债权转让时折扣率偏高,市场成交并不活跃,新规实施后,债权转让市场化。
5、地方AMC优势。
与四大AMC相比,地方AMC优势在于基本上都是政府背景的,对当地企业比较了解,在和地市级、市县级政府打交道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