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和答案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46367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c.png)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B【分值】1.0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品B.耳林从解C.治星欢信D.自文蚕进【答案】A【分值】1.03、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间C.阁围届觉D.辩风国裹【答案】B【分值】1.04、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2000B.3000C.40000D.4500【答案】D【分值】1.05、“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D.异体字【答案】A【分值】1.0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答案】C【分值】1.07、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站语超D.滑株鸠功【答案】C【分值】1.08、《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D.许慎【答案】A【分值】1.09、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答案】B【分值】1.010、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答案】A【分值】1.011、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一增【答案】C【分值】1.012、“北”是一个()字。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C【分值】1.013、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问闷B.福祈C.通过D.江河【答案】A【分值】1.01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衰鸟【答案】A【分值】1.0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答案】A【分值】1.016、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答案】D【分值】1.017、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荆b衷c颖d街e徒f衰g碧h瓣A.a/b f/c d h/e gB.a b f/c e/d g hC.a c/b d/e g/f hD.a g/b f/c e/d h【答案】C【分值】1.018、“干”和“乾”的关系是()A.繁简字B.通假字C.异体字D.古今字【答案】A【分值】1.019、下列各组字,与“信一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赴—讣B.泪—淚C.剩—賸D.予一與【答案】D【分值】1.02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古音同【答案】B【分值】1.0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
![王力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b01fb76eeaeaad1f3305a.png)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及答案古代汉语练习题(一)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_________。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_________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ec08c2a300a6c30d229f67.png)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都是会意字的是A.鹿眉亦盆B.罟茅固高C.从莫息明D.舂牧臭栗正确答案:C2.为汉字向笔画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字体是A.小篆B.西周金文C.隶书D.楷书正确答案:A3.下列各组形声字,全部属于省声字的一组是A.旗徒徙B.弑? 惰C.麈夜雷D.柴恭匪正确答案:C4.下列各项,不属于“西周金文”的别名的是A.筵鼎款?B.吉金文字C.彝器铭文D.石刻文正确答案:D5.下列各项中对《说文解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说文解字》是从汉字的结构探求词义的重要参考书B.《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著作C.《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原则是“今叙篆文,合以古籀”D.《说文解字》全书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正确答案:B6.下列各组中不是通假字的是A.寤一牾B.信一伸C.裁一才D.置一寞正确答案:D7.下列各组异体字中类型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丘一蚯泪—波B.葬一董?一弃C.韭一韭柏一栖D.够一? 秋一烁正确答案:C8.下列各组中现在是但历史上不是异体字的一组是A.咳一孩B.炮一饱C.份一彬D.?一迁正确答案:B9.下列各组分化字中属于造新字分化职能的是A.其一箕B.女一汝C.指一旨D.箸一著正确答案:A10.下列各组分化字不是同一类型的是A.孰一熟莫一暮B.要一腰昏一婚C.坐一座尉一慰D.象一像舍一拾正确答案:B11.下列复合词属于偏正结构的是B.夏至C.布衣D.司寇正确答案:C12.下列词语不是联绵词的是A.?侯B.彷徨C.憔悴D.辗?正确答案:A1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词义比在古代汉语中程度更浅的一句是A.不知戒,後必有恨B.臣以愚赣,感激忘身C.丈人?,酒醒而诮其子曰D.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柬正确答案:B14.下列词语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的是A.斗B.道C.虚D.龠正确答案:C15.下列加点“?”字是“派遣”义的是A.君子引而不?,?如也B.王何不?将而?之C.红豆生南?,春来?几枝D.舜?于畎之?中正确答案:B16.下列各组同义词中,表示“程度轻重”不同的一组是A.望一?B.耻一?C.?一?正确答案:C17.“?”的本义是A.慰问B.责问C.询问D.过问正确答案:C18.“?墨孟之徒,不能?也”中的“?”的意思是A.渡过B.超过C.引导D.延请正确答案:B19.以下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词义的差异,属于感情色彩变化的一项是A.?蘩?藻之菜B.以???,以我??C.楚子?以商臣?大子,??令尹子上D.故子生三月?父名之正确答案:B20.下列属于联绵词的是A.?漫B.布衣C.?家D.春秋正确答案:A21.下列各句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使动关系的一句是A.沛公至?,立??曹??B.四年,春,?侯以?侯之?侵蔡C.?公寤生,?姜氏,故名曰寤生,遂?之D.邴夏御?侯,逢丑父?右正确答案:C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形容词是意动用法的是A.楚左尹?伯者,素善留侯?良。
大学专业试卷-《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
![大学专业试卷-《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39086c4b69dc5022abea00e8.png)
全国大学专业试卷《古代汉语》模拟试卷1卷面总分:14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题量:70题一、单选题(共61题,共122分)题目1:“干”的本义是()A.触犯B.战争C.冲撞D.盾牌正确答案:D题目2:下面各句,“济”用本义的是()A.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B.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C.杀黑龙以济冀州。
D.(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正确答案:D题目3:下面各句,“诛”用本义的是()A.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B.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
C.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D.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正确答案:D题目4:“相”的本义是( )A.扶助B.辅佐C.仔细看D.相貌正确答案:C题目5: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正确答案:B题目6: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
B.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C.陈文子有马十乘。
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正确答案:A题目7: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题目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正确答案:A题目9:“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A.《左传。
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
齐桓公伐楚》正确答案:C题目10:“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A.《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从》B.《战国策。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82e5733687e21af45a95d.png)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 [B]韩信[C]李陵 [D]李广2、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A]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B]是同义词[C]是反义词 [D]以排行为字3、下列同义词中,感情色彩上不同的是()。
[A]耻和辱[B]恭和敬 [C]杀和弑 [D]饥和饿4、下列句子中的“问”字用其本义的时()。
[A]既而羁留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A]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玉之言盖有讽焉。
[C]谢眺每篇堪讽咏。
[D]杂以嘲讽穷诗骚。
6、下列句子,“是”用作指示代词的是()。
[A]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C]此必是豫让也。
[D]是谷也,宅幽而势险,隐者之所盘旋。
7、“孰为夫子”中“夫”和下列哪句话中的“夫”同义()。
[A]由与求也,相夫子。
[B]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C]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D]逝者如斯夫。
8、下列句子中的“寄”,有“寄托”之意的是()。
[A]君何淹留寄他方。
[B]老妻寄异县。
[C]未有第宅,寄居丘亭。
[D]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9、“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中“幽”的意思是()。
[A]深暗 [B]监禁 [C]拘囚[D]古代地名10、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古代汉语试题1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5c5d08bd63186bcebbc93.png)
古代汉语试题1及答案(1)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43ed666647d27284a735101.png)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81c28ead02de80d5d840ac.png)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简答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简答题简答题1.指出下列汉字的构造方式,并将其分别归入各种类型。
(1)止(2)放(3)哀(4)牛(5)?(6)又(7)佞(8)夜(9)?(10)一正确答案:(1)形声字(2)形声字,攵形方声(3)形声字(4)象形字(5)会意字,从扇从去从水(6)象形字(7)形声字,从女仁声(8)形声字,从夕,亦声省(9)形声字,从禾顷声(10)指事字象形字:牛、又。
指事字:一。
会意字:?。
形声字:止、放、哀、佞、夜、颖。
解释下列各句中“?”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2.淮?人?余言,?信??布衣?,其志??异。
正确答案: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相关联的对象。
3.魏其?身?救灌夫。
正确答案:介词,介绍动词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4.多多益善,何??我禽?正确答案:介词,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5.胥之父兄?戮于楚。
正确答案:介词,直接与动词连用表示被动。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语法功能及意义。
6.?兮福所倚,福兮?所伏。
正确答案:兮:语气词,无义。
7.其?正?正??奇,善??妖。
正确答案:其: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8.臣?之,利不百,不?法;功不十,不易器。
正确答案:百:数词用作动词,达到百倍。
9.然?反古者未必可非,循?者未足多是也。
正确答案:然:指示代词,这样,表示承认现实。
10.故宫?常?,而民???;有能??之,?能?下之。
正确答案:下:名词使动用法,使……下。
这里指罢免其职位。
解释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11.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之!天?之!”正确答案:人称代词,指代说话者一方。
12.之子於?,逮送於野。
正确答案:近指代词,作定语。
13.君姑修政而?兄弟之?,庶免於?。
正确答案:连词,连接定语和名次中心语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解释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和意义(或语法功能)。
14.今夫弈之?数,小数也。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951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b.png)
古代汉语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字是形声字?A. 马B. 月C. 森D. 休答案:D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史记》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4. 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介词答案:C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幼小B. 茂盛C. 枯萎D. 凋谢答案:B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孩子B. 书生C. 衣服D. 书信8.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勃答案:B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是什么意思?A. 鸟鸣声B. 鸟飞声C. 鸟舞声D. 鸟食声答案:A1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白帝”指的是什么?A. 地名B. 人名C. 官职D. 神话人物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我”的谦称。
答案:臣2.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你”的尊称。
答案:陛下3.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他”的代词。
答案:彼4.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这”的代词。
答案:此5.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和”的连词。
答案:与6.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的连词。
7.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因为”的连词。
答案:因8.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所以”的连词。
答案:故9.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如果”的连词。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4aee5bd1f34693dbef3e90.png)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A] 刘向[B] 杜预[C] 左丘明[D] 司马迁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部首排列法[B] 音序排列法[C] 四角号码排列法[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A] 无[B] 勿[C] 毋[D] 牾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月首第一天[B] 月末第一天[C] 月中第一天[D] 月首第二天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A] 《庄辛说楚襄王》[B] 《江乙对荆宣王》[C] 《赵威后问齐使》[D] 《冯谖客孟尝君》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A] 食物[B] 一种刑法[C] 上供的礼品[D] 无具体含义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A] 兼顾[B] 照顾[C] 回头看[D] 注意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941be09ccbff121dc368311.png)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___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共8套) (1)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共8套) (1)](https://img.taocdn.com/s3/m/8f480b19fc4ffe473368ab2f.png)
古代汉语试题(1)一、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即本鸟通见上耳悲涉旌既本鱼歌江下耳悲陟门题旦视疆寸马弃丹粪户牟鬲采徒廿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2、蔡溃.,遂伐楚。
3、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5、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6、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心忧炭贱.愿天寒。
8、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9、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0、君能补过.,衮不废也。
1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4、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5、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6、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8、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9、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0、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4、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6、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7、左右欲刃相如。
8、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2、写出《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
3、举例说明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发.已斑。
何用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加“·”者为入声字)七、阅读下段古文并回答问题。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答案1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f23d1795acfa1c7aa00cc71.png)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D )A、鱼伐悠末B、戒止甦哀C、鳥甘受牧D、日休修疆2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A、赴——訃B、鵝——鵞C、臘——蜡D、雕——彫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C )A、醜——丑B、煙——烟C、信——伸D、剩——賸4 、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C )A、谁与,哭者?B、子为谁?C、姜氏何厌之有?D、之二虫,又何知?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 )A、孟尝君客我。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D、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6、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C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B、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C、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D、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7、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句是(B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
8、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D )A、彼且奚适也?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B、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C、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10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C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C、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所编,该书首创部首排列法,共分部首为540个。
至于《经籍纂诂》则是按照《平水韵》的韵部排列,共分106个韵部。
2024-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
![2024-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https://img.taocdn.com/s3/m/240ba85176c66137ef061953.png)
2024-202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0)
盗传必究
一、填空(14分)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句中黑体宇(36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6分)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说话。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景色。
7.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昧;不好的气味。
8.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与“坏”相对。
9.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谢谢。
10.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句中指男子,现代指女性的配偶。
怜:句中指疼爱,现代指怜悯。
11.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现代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分)。
2023大学_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大学_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a1b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4.png)
2023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l、“贼”字的声符是。
2、“归还”的“归”的繁体是3、《国语晋语》:“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
”句中“干”字用的是它的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的意思是5、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一些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这些古籍汉以后被尊奉而称为6、《毛诗正义》中包括了汉代毛亨作的传、郑玄作的笺以及唐代等人作的正义。
7、《左传鞌之战》:“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蔽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齐侯请战的表达方式,在修辞上称作。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的首联出句是“城阙辅三秦”,那么它的颔联出顺的平厌句式应是。
9、中古的平声调分化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这种分化是以字的声母的为枢纽的。
10、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做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二、填空题(给下面一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25分)。
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三、解释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组汉字中,均为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颖行路公B、裁毓戚修C、哀赖佞雒D、耆豪疆眉2、在商代金文中,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 ( ) A、线条笔画 B、块面笔画C、平直笔画D、方折笔画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同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 A、尺虫隻之屈,以求信(伸)也。
B、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征)。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0cc6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f.png)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李刚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形符的一组是(B )A、颖颍顿颈B、福视神祈C、疆城壁地D、悠修修倏2、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一组是( C )A 游——游B 雁——雁C 赴——讣D 睹——覩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B )A 罢——疲B 昏——婚C 辟——避D 敛——殓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A )A谁为为之?孰令听之?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 )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D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D )A盍各言尔志?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C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C )A灌夫身被数创,适有万金良药,乃得不死。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 )A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B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C)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百里奚举于市。
C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B )A惠等哭,舆归营。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1、解释虚词的工具书《词诠》的作者是杨树达,《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
2、《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部首编排,《佩文韵府》的编排方式是按照分韵编排。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模考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模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63a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6.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模考试卷及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联绵词的是()。
A.諸侯B.斟酌C.躊躇D.羌笛2.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3.下列各句中,“亡”用本义的一句是()。
A.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B.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C.亡之!命矣夫!D.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4.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盼,从目、分声B.豺,从豸、才声C.代,从人、弋声D.意,从心、音声5.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6.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居于一角的是()。
A.脩勝佞B.徒徙旗C.甕幕恭D.蝕刎頸7.“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
A.指事《古代汉语》模考试卷及答案B.轉注C.假借D.會意8.“辟”字的本义是()。
A.君主B.法律C.罪行D.古代官吏9.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血手病企B.取雨牧紡C.井伐本剪D.圓趕望雲10.下列句中,属于变文的一句是()。
A.荒侯市人病,不能爲人。
B.大夫不得造車馬。
C.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D.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11.下列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良問曰:“大王來何操?”B.微斯人,吾誰與歸?C.夫晉,何厭之有?D.彼且奚適也?12.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聞取詞B.捫洄淦C.男加分D.想牛劣13.下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
A.舍一捨B.羴一羶C.早一蚤D.丘一坵14.《七略》的作者是()。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8cef7ba0d4a7302763a82.png)
19.“相”的本义是()。
A.扶助
B.辅佐
C.仔细看
D.相貌
20.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
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21.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
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4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哪几种识别方法?(5分)
47.具有什么关系的一对或一组字才是古今字?(5分)
五、古文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则资皮,冬则资,(2)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3)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4)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5)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越语》)
A.其是之谓乎?
B.是皆秦之罪也。
C.是?元和四年也。
D.是以後世?
13.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14.下面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A.步戒走比
B.得见新符
C.众示保监
D.徙固阿分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02ccdc34693daef5ef73db3.png)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A.叛畔采彩B.原源昏婚C.知智扣叩D.责债木否杯2、下列汉字全是会意兼形声的一组是()A.经忘婚娶B.字受闻谢C.被伪旨暮D.表监约坠3、在下列各组汉字中,意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A.惟惭忽恭B.佞伦作仞C.胡期朔腿D.颖颇项颍4、下列各组汉字,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上下甘未B.曰末一果C.瓜又亦刀D.上云寸中5、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合体字的一组是()A.朱饮豪高B.即鹿朝理C.逐豕威衷D.网空伐受6、下列各组汉字中,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A.支肢枝歧B.裁栽哉载C.颤顶顿顾D.徒吐杜镇7、下列各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是()A.乌鸟隹虫B.刀刃兔象C.木末本标D.牛马狗豕8、《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郑”。
空格内应补入的词请从下列同义词中选一个()A.代B.攻C.侵D.袭9、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用作本意的一句是()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C.四鄙.之荫人D.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10、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D.坟:土堆——坟墓1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若网在网,有条而不紊B.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C.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D.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是用其假借义的有()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故错人而思天,则万物之情。
C.八月剥枣D.吴起须故人而食。
1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古今字的是()A.共供免娩B.田畋并鏐C.内纳反返D.奉俸知智14、下列句中划线的字与括号里的字有异体字关系的是()A.美女妖且闲(娴),采桑歧路间B.舍其梁肉,邻有康(糠)糟而欲窃之C.洪水横流,汜(泛)滥于天下D.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暖)不足于体与?15、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上形下声的字是()A.茅简翠窦零B.策雷霞盖型C.穷定鸾驾盛D.罟罩筵葺崩二、填空1. 古代书面汉语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A] 刘向[B] 杜预[C] 左丘明[D] 司马迁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部首排列法[B] 音序排列法[C] 四角号码排列法[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A] 无[B] 勿[C] 毋[D] 牾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月首第一天[B] 月末第一天[C] 月中第一天[D] 月首第二天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A] 《庄辛说楚襄王》[B] 《江乙对荆宣王》[C] 《赵威后问齐使》[D] 《冯谖客孟尝君》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A] 食物[B] 一种刑法[C] 上供的礼品[D] 无具体含义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A] 兼顾[B] 照顾[C] 回头看[D] 注意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词类活用[D] 词类借用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A] 时机[B] 时常[C] 时间[D] 季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用到通假字的是:()。
[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夫晋,何厌之有[D] 秦伯说,与郑人盟12、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 蔓,难图也。
[B]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C]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D] 身非木石13、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字的是:()。
[A] 衮职有阙[B] 宣子田于首山[C] 舍其半[D] 亡不越竟14、下列“无”的义项中,表示动词“没有”的是:()。
[A]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B]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C] 政事无巨细[D] 无使滋慢15、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A]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D] 任重而道远。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京城大叔”中的“大”后来写作“太”。
()17、“食舍肉”中的“舍”后来写作“涻”。
()18、春秋时的五等爵是“公”、“侯”、“伯”、“子”、“男”。
()19、“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通假字是“说”。
()20、古者昭穆相承,左为穆,右为昭。
()21、“君将不堪”中的“堪”意思是“忍受”。
()22、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步卒三十人。
()23、“晋灵公不君”中的“君”在这里是个名词。
()24、“困”除困难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无路可走”。
()25、“乏”的意思只有一个,指疲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请翻译下面的话: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27、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1)《尚书·秦誓》:“惟人,五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8、“说(yuè)”和“悦”之间,是通假关系还是古今关系?29、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上古汉语中的疑问词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1、辨析“盗”和“贼”的异同。
32、辨析“坚”、“硬”、“刚”、“强”的本义。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B D B C A 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11 12 13 14 15答案ABCD ABD ABCD AB AB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T F T T F T F F T F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26、标准答案:俗话说:“脸颊和牙齿相挨着,嘴唇没有了,门牙便受冷。
”这恐怕是说虞国和虢国的密切关系。
考核目标:考察“者……也”判断句的翻译。
(复习范围:第三单元 > 通论学习 > 判断句、叙述句 > 知识点一:判断句)27、标准答案:“人”、“民”两词所指都是属于人类的社会成员,但是两者的范围广狭有不同。
“人”与禽兽相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如例句(1)(2)皆为此义。
“人”可以用来指称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以及在其他方面有所区别的社会成员,如例句(3)。
“民”的外延比“人”小,它的词义范围仅指人当中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
例句(4)(5)皆表示了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
考核目标: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28、标准答案:“说”和“悦”之间是古今关系,因为在上古,所有表示喜悦的字都用“说”来表示。
考察目标:古今字的关系。
(复习范围:第二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知识点二:古今字、异体字)29、标准答案:表示比喻;表示处所;表示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考察目标:名词作状语的一般用法。
(复习范围:第四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类的活用 > 知识点二:词类活用的类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30、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盗”和“贼”异同的掌握。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古今词义的异同)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考察同义词本义之间的区别。
(复习范围:第一单元 > 通论学习 >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知识点一:词的本义)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郑伯克段于鄢》出自:()。
[A] 《左传》[B] 《春秋》[C] 《战国策》[D] 《史记》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乏”的意思是:()。
[A] 疲倦[B] 困乏[C] 缺乏[D] 乏味3、“恤孤独”中的“孤”指的是:()。
[A] 老年无妻[B] 年老无子[C] 壮年无夫[D] 年少丧父4、“老臣贱息舒祺”中的“贱息”是指:()。
[A] 谦称自己的家里人[B] 谦称自己的儿子[C] 对别人儿子的称呼[D] 谦称自己的妻子5、“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A] 象形[B] 指事[C] 转注[D] 假借6、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A] 五年卒亡其国[B] 故不如先斗秦赵[C] 梁以此奇籍[D]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7、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帮助判断的语气是:()。
[A] 者[B] 也[C] 矣[D] 耶8、“民贵君轻”这一主张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提出来的:()。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9、“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中的“舍”的意思是:()。
[A] 房屋[B] 放弃[C] 舍得[D] 舍命10、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没有发生转移的是:()。
[A] 走[B] 宫[C] 狱[D] 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各句属被动句的是:()。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12、下列各句中,“比”字用其本义的有:()。
[A]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B]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之于天下也[C]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D] 食之,比门下之客13、“家”在古代的常用义有两个,分别是:()。
[A] 诸侯统治的区域[B]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C] 天子的后宫[D] 家庭14、下列句子中的“反”字表示“回来”的意思的是:()。
[A] 反不讨贼[B] 辗转反侧[C] 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D]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15、下列属于辞书的是:()。
[A] 尔雅[B] 《广韵》[C] 《词诠》[D] 《康熙字典》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词的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17、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1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的“共”同“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