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历史题及其答案(最终定稿版)
四川省泸州市2025届高三历史二诊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仅有两首略具有神话因素。除此以外,看不到众神的足速和神对人事的判決和预言。即便是在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能垂顾商人也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这说明
A. 具有朴实的人文主义精神B. 主要反映下层劳动民众生活
——摘编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和美国改革》、《宏大的父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美国关于印第安人政策的变更并分析变更的缘由。
【答案】(1)特点:以皇帝 诏令谕旨为主;兼顾少数民族详细状况;在西南改土归流统一适用于国家法律。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统一管理地方;敬重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影响深远。
9.官员任职资格审査是古代雅典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司法程序。资格审查时,须要回答以下问题
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 利于维护公民共同体的完整性B. 保证官员具有任职的实力
C. 确保国家司法机构的有效运行D. 导致了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官员任职资格审査涉及的清单的各个方面来看,候选人应当具备担当官职的法律资格,即公民权,以及是否履行公民义务等资格。据此可知,这一制度肯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员具有任职的实力,故B正确;材料和公民共同体无关,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确保国家司法机构的有效运行,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故D错误。议所定的税率,大约为4%,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又一次实施新税则,依据须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关率提高至20%,1934-1937年税率进一步上调为25%。这主要反映了
A. 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增加B. 中国渐渐实现关税自主
C.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D. 外来侵略程度有所缓解
贵州省贵定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贵州省贵定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以下最能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世界历史变化主题的是A.世界现代化的纵深发展B.世界体系的裂变与重组C.全球一体化的波浪推进D.东西方世界的持久对立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段文字中破格用人,使其参与宫廷决策核心,形成“内外朝”制度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3.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
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
从该图中可以得出()A.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4.1938 年初,当国民党军向黄河以南大撤退、日军继续向中国腹地进军时,八路军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发动游击战,占领广大农村,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
八路军的这一战略()A.推动了抗日战争转人相持阶段B.迫使日军放弃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说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D.表明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要作战方式5.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
安徽省长丰县二中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长丰县二中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179件。
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己形成2.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如1903年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农务及一切应用机器”。
由此可知,当时改制A.旨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B.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C.意在抵制西方经济侵略D.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3.查士丁尼说“为一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公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
”下列各项对于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理解正确的有①《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②公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退出历史舞台③万民法诞生后打破了罗马公民法体系④万民法促进了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下图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了A.霸权主义依然盛行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逆全球化思潮涌动D.区域集团化受到挑战5.“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为“创造前提”,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A.发动无产阶级革命B.实行新经济政策C.退出帝国主义大战D.推行农业集体化6.苏莱曼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记载,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中国境内的民族及其政权,利用唐内缩有效辖区之机,更加频繁地开展对唐官私贸易。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
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
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
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
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2、在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在上层社会,旧氏族在国内激烈的兼并斗争中不断消失;在民间,主要是众多家长制家族的解体;姓氏制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姓的“别婚姻”作用越来越小,氏无区別贵贱的功能。
与以上现象的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A.分封秩序依然能够有效维持B.人群结构更多地按地区划分组织C.只有皇族仍然具有世袭特权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为共识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张)骞还,拜为大行。
岁余,骞卒。
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其后,乌孙竟与汉结婚。
”材料说明张骞的行为利于西汉( )A.国力达到鼎盛B.扩大政治影响C.扩大统治疆域D.开通丝绸之路4、东晋初,实行黄白籍制度,即南迁的士族为白籍,别与土著。
南朝时取消白籍,称作“土断”。
宋朝户籍有“主户”、“客户”之分,而“客户”的比重也逐年下降。
两者都( )A.有利于民族之间交融B.增加政府赋税收入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D.促进当时经济发展5、下图是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
根据此图,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B.税收种类逐渐侧重于人头税C.地方藩镇已完全失去控制D.两税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6、宋代法律就田宅买卖契约进行的明确规定:第一步先问亲邻,在同等交易价格原则下房屋亲邻拥有优先购买权;第二步,订立契约,缴纳契税,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印;第三步过割赋役,官府在双方赋税账簿内进行变更登记;第四步交产离业,出卖人将田宅交付给买受人。
成都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

成都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皇帝是()。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2. 唐朝时期,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皇帝是()。
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3. 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B.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C. 宋朝的都城是长安D. 宋朝的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案:C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B. 宣扬国威C. 寻找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项重要的政策,该政策是()。
A. 闭关锁国B. 废除科举C. 推行新政D. 恢复科举答案:A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
A. 民主共和国B. 君主立宪制国家C. 社会主义国家D. 封建制国家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该战役发生在()。
A. 1937年B. 1938年C. 1940年D. 1945年答案:B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在()举行。
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答案:A9.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政治运动,该运动的发起人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刘少奇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国两制”的构想是()。
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刘少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BCD2. 明朝时期,下列哪些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A. 朱元璋B. 郑和C. 王阳明D. 李时珍答案:ABCD3. 清朝时期,下列哪些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4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及答案

九龙坡二诊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目前已发现的三星堆八个器物坑中的六个大坑,在分布位置上组成一个“门”字形态。
在殷墟墓地中,有一种特殊的门字形墓位形态,据学者研究,门字形墓位形态是商系族群的特质因素,是商礼的体现。
这一现象表明( )A. 古蜀文明影响了商朝文化的发展进程B. 蜀地与中原之间已存在区域文明交流C. 商代已经对巴蜀地区实行了有效治理D. 三星堆文明是商代礼制的翻版与再现2.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励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必为有效,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了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独立。
”此项制度( )A. 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B. 发展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D. 解决了中央与王国之间矛盾3. 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 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C. 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D. 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4. 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致欧洲各地而随着蒙古军队东归,又有大批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人和钦察人东来,被分置于蒙、汉各地。
这一现象( )A. 加剧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B. 引发了欧亚大陆的人口迁徙C. 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5. 《东轩笔录》记载,北宋时汜县有百余家佃户,因租种的田地“河贯其中,尤为膏腴”,逐渐致富,不少。
户“皆建大第高廪,更为豪民”。
黄庭坚在《家戒》中告诫子弟:“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困不给。
又数年复见之,有嫘维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
这反映出,宋代()A. 租佃关系十分普遍B.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6. 如表是明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状元、榜眼、探花分布表,这反映了,明代()地区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浙江江西福建人数766729484831A. 科举取士实行南北卷制度B. 南方已成为全国人文渊薮C. 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同步性D. 南方开始成为其经济重心7. 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手下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甘肃张掖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甘肃张掖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典时期雅典公民群体社会经济结构表据上表可知,当时雅典A.自由农是民主政治的主体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少数富人控制了城邦政权D.民主政治范围广泛2.宋代民事立法较之唐代有大规模发展,内容广泛,条文细密,涉及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契约关系等十几个方面。
宋代民事立法发展表明A.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法制化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C.政府对经济活动控制加强D.私有财产权得到法律保护3.罗斯福新政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正在为了保护没有特权的人免受剥削而寻求方法;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政府正在与私营企业进行竞争,并且逐步去代替它们,但是,并没有使公司与资本主义断绝关系。
”这段话表明罗斯福()A.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认同社会主义思想C.仍坚持私有制与自由企业制度D.认为道义责任高于阶级利益4.如图所示的规定出自A.《租借法案》B.三国协定C.《五国海军军备协定》D.《大西洋宪章》5.历史发展的链条并非光滑平直,而是由一个个节点串连。
1945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中国A.赴美参加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B.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各党派于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6.某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企业出现过三种不同的经营路径(如下表所示)。
由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传统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解体加速B.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C.民族企业照搬了外国的管理模式D.西方企业对华的资本输出遭到抵制7.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4年中考历史二诊试卷含解析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二诊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1.(1分)《史记》关于夏朝历史的部分记载,其中提到了夏朝的军队、刑法、监狱等信息,由此可知()A.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B.夏朝采纳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的文明已经高度发达D.夏朝已经具备国家的雏形2.(1分)下列代表战役中,反映了武王伐纣相关史实的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3.(1分)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记载了1927年毛泽东的话:“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肯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似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为此中共()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开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主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建立敌后抗日依据地4.(1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样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今改观……”。
“中国的政治从今改观”可以解读为()A.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全民族抗战正式起先D.中国起先局部抗战5.(1分)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同等权益”。
这说明()A.抗日斗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斗争主动权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成功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6.(1分)如表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导致表格内容改变的主要缘由是()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国有企业77.6 76.0 64.9 54.6集体企业22.4 23.5 32.1 35.60 0.5 3.0 9.8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7.(1分)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历史二诊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考历史二诊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1. 东汉末年,地方州郡官员推荐人才的察举制,因战乱“人士迁移”、地方个别豪强操纵崩坏。
曹魏初期,由中央委任中正官评议现职官员、候补者、地方士人等级,作为中央选拔官员依据。
这一变化()A.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B. 缓和了部分社会矛盾C. 抑制了豪强士族发展D. 导致了选官权力下移2. 南宋洪迈在《夷坚志》中描述,宋人董国庆因中原陷落“弃官走村落”,其侍妾尽资财买驴和麦磨粉,“每得面,自骑驴入城鬻之……如是三年,获利愈多,有田宅矣”。
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原()A. 民族矛盾趋于缓和B. 民众生存环境恶劣C.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D. 城市经济功能加强3. 乾隆后期,人口相较于清初猛增两倍至近三亿人,可耕种土地的增长率只有3%左右,却出现“田之归于富户,大约十之五六”“一家而有数千百家之产”的现象。
这主要表明()A. 赋役改革卓有成效 B. 土地开垦增长缓慢 C. 国家治理埋藏危机D. 盛世带来致富机遇4.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派驻五口通商城市的官员与清朝官方的正式文书来往,“必当平行照会”。
此后,《望厦条约》又规定“中国大臣与合众国大臣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
这些规定,旨在()A. 传播西方近代外交原则B. 支持“中体西用”主张C. 改变清朝传统外交礼仪D. 建立中西平等贸易规则5. 如表是1895-1913年,中国境内新增的中资厂矿和外资厂矿的数量和资本情况。
这说明当时()——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A. 传统经济结构解体B. 民族工业外部环境宽松C.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 政府警惕外资企业扩张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邓小平曾撰文指出,边区民主政权“为我党中央所提出的真实政策,已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必须“照顾这一阶级,还要照顾那一阶级,必须放在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基础上”。
这()A. 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B. 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C. 扩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基础D. 贯彻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精神7. 从1978年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职工增加603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从15万人增加到147万人;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劳动者总数中的比重增加到24.5%。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19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荆门屈家岭遗址发掘出距今5100年的熊家岭水利系统(见下图),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该水利系统()屈家岭遗址熊家岭史前水坝示意图A.顺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B.证明社会协同机制较为完善C.为当时先民改造自然的优秀成果D.侧面反映当时水患灾害频发2.西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皇后制度。
立皇后为皇帝的嫡妻,再加上众多的嫔妃,以及一大批女官、宫女、宦官等人,一起组成后宫;后宫人员分成十几个等级,与外朝官僚机构的爵位、等级、俸禄挂钩。
这一举措()A.对中枢决策机制形成冲击B.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稳定C.直接导致外戚干政的局面D.提高了皇族的政治地位3.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即推行部落离散政策,解散贺兰、独孤、慕容等部族,实行计口授田。
此后,被征服的塞北及关陇以西的部族,也被北魏迁徙以远离故地。
由此,北魏时期少有部族乱事。
据此判断,该政策()①弱化了各部族的政治差异②顺应了部落的农耕化趋势③破除了门第对政治的束缚④有效加强王朝内部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北宋及以前,绘画几乎都是全景构图,一座山,一棵树,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
重庆康德卷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重庆康德卷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国际投资的增长也陷入停滞。
这表明A.各国贸易壁垒愈演愈烈B.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剧C.经济全球化受到了挑战D.世界经济发展走向衰落2.中国疆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下列地区最早纳入中国版图的是A.西域B.C.西藏D.东北3.1357年法王约翰二世被英军俘虏,王太子查理为筹巨额赎金可能采取的行动是A.强迫教会缴纳贡金B.直接要求城市加税C.要求农奴增加地租D.请求三级会议帮助4.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
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孔子的主张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6.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教学研究合作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教学研究合作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且组织名目繁多的日语雄辩会、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
与此同时,他们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其他中小学课程也经常被日语课挤占。
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中日隔阂,实现共存共荣B.推广教育经验C.实行文化殖民,泯灭中华民族意识D.推行社会教育2.1912年,越南光复会成立,规定其宗旨为:驱除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
1927年,越南国民党成立,规定其最后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族自由权,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据此可知A.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B.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C.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3.《后汉书·顺帝纪》记载的一道诏书中说:“间者以来,吏政不勤,故灾咎屡臻,盗贼多有。
退省所由,皆以选举不实,官非其人,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皇帝勤政重视吏治C.天人观念影响政治D.九品中正制的混乱4.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四者的相同之处是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5.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根据“呼吁学习并效法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可得出洪仁玕强调中国人不要看低自己,要学习西方,自立自强,为中国构划了近代化的社会治理蓝图,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天京变乱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他想要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并没有体现与列强“平等”相处,排除B项;材料中的并没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内容,也没有与洋务派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
10.1951年的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上,劳模曲耀离的种棉经验得到展示和推广。曲耀离在受邀参观展览会后说:“从前只想棉花摘得多,卖得钱多。没想到不把棉花卖给国家,工厂就不能开工,工业生产就要受到损失。”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 )
A.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B.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物资价格暴涨局面结束D.生产与爱国相结合的社会风尚
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中国并非“东洋之冠”,警告“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呼吁学习并效法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洪仁玕( )
A.预见到天京变乱不可避免B.主张与外国建立平等外交
C.构划了近代化的社会治理蓝图D.提出的经济政策落后于洋务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从前只想棉花摘得多,卖得钱多。没想到不把棉花卖给国家,工厂就不能开工,工业生产就要受到损失。”可得出曲耀离认识到要把棉花卖给国家,要把个人的生产活动与国家的建设相结合,D项正确;当时工业化还没有起步,不能得出落后面貌改变,排除A项;仅从材料中个人的行为,不能得出全面恢复,且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排除B项;物资价格暴涨局面结束与“米棉之战”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
每岁一试之,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
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先至者赐银一饼,馀者赐段匹有差。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朝廷组织,活动彰显民族习俗B.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文人作品,内容夸张不足为信D.西学东渐,介绍古马拉松运动2.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其他国家等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是大规模反对其倡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示威游行,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对于自由贸易的支持度从2014年的90%降至2016年的56%。
材料信息说明()A.经济全球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B.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C.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D.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3.“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
”文中“这种危机”出现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20世纪70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20世纪90年代4.农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合作社,劳动生产集体统一安排,劳动成果在优先完成国家任务、集体积累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合作社内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都受到一定限制。
与这一经济形式特征直接相关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5.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三十个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重庆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几乎所有早期文明都经历了彩陶时代。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之间,仰韶文化广泛分布于黄土、类黄土区及冲积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彩陶文化也以土壤丰厚的冲积平原为基础,特里波列一库库泰尼文化彩陶也基本分布在东欧黄土区。
这反映出( )A.彩陶文化以农业为基础B.彩陶是早期国家重要标识C.早期文明具有多元特征D.中西方彩陶文化交融共生2.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归附汉朝,汉武帝在其属地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昆明地区发现了汉代金质“滇王之印”以及“滇国相印”“滇池长印”等官印封泥。
这说明( )A.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体制B.汉代是西南地区推行郡县之始C.汉朝对古滇国管理实行双轨制D.考古成果纠正了文献记载的错误3.贞观元年(627年),唐朝依“山河形便”将全国划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江南道等十道。
贞观十三年,户部按照道统计各州县的户口、赋税等情况,魏王李泰在此基础上采取“分道计州”的方法编纂了唐代第一部地理总志《括地志》。
由此可知,唐初的“道”( )A.是统辖州县的行政区B.提高了地方治理效能C.是继承汉制的监察区D.构成了全国交通网络4.1027年,宋仁宗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等地,“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1052年又颁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且勒归旧处”,对施、黔州诸县逃移的客户,地方官应限时追回原籍,“令著旧业”。
上述情形,折射出北宋仁宗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中央集权已遭到破坏C.租佃关系趋于解体D.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5.元代出现了一种名为“平话”的文本作品,现存有福建建安虞氏刻印的《三国志平话》(见下图)等“全相平话”五种。
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

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C. 秦朝的都城是长安D. 秦始皇推行了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答案:C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A. 唐朝与周边国家有广泛的贸易往来B. 唐朝与周边国家有频繁的文化交流C. 唐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 唐朝与周边国家有频繁的使节往来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进行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4. 下列关于清朝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B. 清朝的建立者是努尔哈赤C. 清朝的都城是南京D. 清朝实行的是郡县制答案:A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C.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D. 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华民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有:A.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制D.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的广泛使用答案:ABD7. 下列关于宋朝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有:A.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B. 宋朝的都城是开封C. 宋朝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术D. 宋朝时期出现了指南针的广泛使用答案:ABCD8. 下列关于元朝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有:A.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B. 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C. 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D. 元朝时期出现了《元史》的编纂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9.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成都历史二诊试题及答案

成都历史二诊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成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诸葛亮C. 张仪D. 刘备答案:A2. 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地理位置优越B. 气候条件适宜C. 农业发达D. 以上都是答案:D3. 成都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都城?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4. 成都的宽窄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A. 明朝B. 清朝C. 民国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B5. 成都的金沙遗址出土了哪些重要的文物?A. 青铜器B. 玉器C. 陶器D. 以上都是答案:D6. 成都的武侯祠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而建?A. 刘备B. 关羽C. 张飞D. 诸葛亮答案:D7. 成都的锦里古街是模仿哪个朝代的建筑风格?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8. 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于哪一年?A. 1987年B. 1990年C. 1995年D. 2000年答案:A9. 成都的青羊宫是道教的哪一派别?A. 全真派B. 正一派C. 南宗D. 北宗答案:B10. 成都的望江楼是为了纪念哪位诗人而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昌龄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成都的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答案:望江楼2. 成都的_________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答案:都江堰3. 成都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道教建筑群之一。
答案:青羊宫4. 成都的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答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5. 成都的_________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答案:成都博物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成都的历史文化特点。
答案:成都的历史文化特点包括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多元的民族融合。
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

二诊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东厂,加强了皇权2.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B. 均田制是唐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C.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对外贸易3.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C. 儒家学说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D. 明清时期,理学成为主流思想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C. 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5. 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B. 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C.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D. 古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7. 关于欧洲中世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B.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C. 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封建主对东方的掠夺性远征D. 黑死病导致了欧洲人口锐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8.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B.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C.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科学革命的发展D.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9. 关于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安市2015届高三“二诊”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指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A.重私法和法典权威,明确立法与司法分工
B.以礼入法,礼刑结合,国家确认家族法规
C.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教规入法
D.效法英美,中西结合,救亡图存色彩强烈
2.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反映。
下列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事态人情的是
3. 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大都会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
下: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
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不正确
...的是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B.河南地区开发较早,经济更发达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D.当时的北方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4.《包拯·上殿札子》:“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清代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为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两则材料都强调的是
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C.严格执法,治国之本D.刑一正百,杀一慎万
5.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下列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
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②1837年11月29日,《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的日军“百人斩”杀人竞赛的照片
③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万余名遇难者遗体丛葬地
④美籍华人张纯如(1968-2004年)的英文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2015年1月1日,《人民日报》题为《为明天共筑长青基业》的元旦社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筑就长青基业的必由之路。
以下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发表的四条元旦社论,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是:
①《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②《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③《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7.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
下列对近现代四川地方
8.“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
……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
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9.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
”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A.主权在民B.法律至上C.联邦体制D.分权制衡10.经济学家诺思认为:“没有国家办不成事,但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
”下列经济思
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由市场调节,无需政府干预
B.政府减少限制性规章制度以提高企业积极性
C.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或抑制消费
D.创新思想和技术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
11.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
依据1917年到1928年苏俄(苏联)经济
政策分析,其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是
12.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
讲,其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B .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
13.(共24分).从2015年3月3日起,两会相继在北京召开,反腐议题引起会内会外强烈
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表明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而古今中外一些反腐经验和教训,至今还值得我们关注。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陶片放逐法和中国西汉的刺史制度都是对政府权力运作的监督和规范机制。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
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
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十三部刺史。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刺史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
其具体内容为:“……二条:倍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怒则任刑,喜则淫赏,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六条,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陶片放逐法与刺史制度在“谁来监督”、“监督谁”、
“监督程序”和“监督依据”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12分)
材料二1776年,瑞典开放政府记录,供民众查询;美国1976年通过“阳光下政府法”,规定联邦政府50个机构和委员会的会议必须公开举行,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现代国家主要有预防性的廉政规范立法与惩治性的反腐立法,如美国的“从政道德法”,德国的“回扣法”等。
现代国家反腐败无禁区,通过落实弹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即使像贵为总统的尼克松、克林顿,也免不了尴尬甚至下台的命运。
当今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由党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事务官由考试录用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事务官升迁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
——节选自《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机制》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为了达到“有权不任性”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谈谈其对我国现在的反腐廉政建设的启示。
(4分)
14.(共28分).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全面归纳概述史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从丰富的史实中得出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几个重要能力。
材料一:
——录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据上述信息指出历史视野研究发生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
材料二日军占领平津以后,日本军部决定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为了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但是,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
(关于正面战场溃败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国民政府腐败造成的。
)徐州等地失守。
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
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组织了几次大的会战,其中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使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归于失败;但由于敌强我弱,太原、上海、南京、徐州、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失守。
----2012年岳麓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2)比较两种版本对抗日战争初期情况表述的不同。
(6分)你如何评价两种不同的表述?
(2分)
材料三: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3)根据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
(6分)
材料四: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
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
“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
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800元以上。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4)概述材料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其中一种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所概述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论证。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