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合集下载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中国宗教文化的交融
佛教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宗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与本土宗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跨文化交融,不仅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也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传入历程
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文化逐渐传入中原。

最早传入的是小乘佛教,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传入,佛教在中国逐渐扎根并融入当地宗教氛围。

本土化发展
在中国,佛教与道教、儒家等本土宗教文化相互交融。

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禅宗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密宗法门融合了道教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传统。

文化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交流。

佛教艺术、建筑、文学等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符号,影响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学发展。

教义传承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并非简单的接受与套用,而是在传承佛教教义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弘扬了普世慈悲、舍己为人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之道相得益彰。

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既展现了佛教的包容性与普世价值,也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跨文化交融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中国宗教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结: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化是中国宗教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析

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析
人 对 世 界 的 改 造 能 力 ,在 苦 难 现 实 与 矛 盾 人 生 面
世 间 的 祸 福 吉 凶 。 佛 教 传 人 中 国 以 后 ,佛 、 菩 萨 等 都 成 了 能 够 飞 天 遁 地 ,大 显 神 通 的 神 仙 。 并 且 为 适 应 中 国 传 统 轮 回 观 念 ,外 来 佛 教 接 受 了灵 魂 不 灭 的 观 念 ,并 把 不 灭 的 灵 魂 作 为 轮 回 的 主体 ,把 不 断 的
神 性 作 为 解 脱 的 根 据 ,这 就 迎 合 了 中 国 人 的 心 理 需 求 和 文 化 观 念 。 如 慧 远 提 出 了 “ 灭 的 神 是 承 受 不 果 报 的 主 体 ”,并 用 薪 火 之 喻 来 证 明 神 不 灭 。 慧 远 的 说 法 正 适 应 了 中 国 人 根 据 因 果 报 应 以 有 神 论 看
1 .佛 教 中 国 化 最 典 型 的 产 物 — — 禅 宗
“ 的 本 意 是 思 维 修 养 , 静 虑 定 心 ,本 为 印 度 禅
佛 教 的 一 种 修 炼 方 法 。 传 入 中 国后 逐 渐 形 成 了一 个 宗 派 ,产 生 了一 整 套 理 论 体 系 和 修 行 体 系 ,成 为 佛 教 中国化 的最 典 型 产 物 。 禅 宗 具 有 ” “ 外别 传 , 教
依附。
处 ,是 来 生 享 安 乐 的极 乐 世 界 。 人 间 净 土 就 是 凭 借 人 的 清 净 之 心 ,人 的修 行 ,逐 渐 将 恶 浊 的人 间变 成

( 2) 适 应 宗 法 伦 理 。佛 教 作 为 外 来 文 化 , 必 然 会 与 本 土 文 化 大 相 径 庭 。它 为 了适 应 中 国宗 法 伦 理 道 德 观 念 ,在 一 些 佛 经 的 翻 译 上 做 了 相 应 的 调 整 。 中 国宗 法 家 族 系 统 提 倡 “ ”, “ ” 是 中 国 孝 孝 封 建 社 会 家 族 伦 理 的 轴 心 和 维 持 家 族 组 织 结 构 和 秩 序 的 重 要 杠 杆 。佛 教 通 过 翻 译 经 典 ,撰 写 文 章 ,举 办活动 等 ,大力宣传 孝 道论 。

佛教文化的融入与传播

佛教文化的融入与传播

佛教文化的融入与传播佛教是一种历史悠久、深深影响着数亿人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体系。

在其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佛教文化不仅融合了各地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不同的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文化的融入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介绍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和影响。

一、佛教文化的融入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传入其他亚洲国家并融合各地的文化元素。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1. 艺术与佛教佛教的艺术形式广泛而独特,其影响和融入使得佛教艺术成为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雕塑、壁画和寺庙建筑融合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元素,如中国独具特色的唐卡画和宝塔建筑。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表达了佛教思想,也展现了当地文化与佛教的结合。

相应地,佛教的艺术形式也通过漂洋过海传播到其他地区,比如日本的佛教雕塑和壁画。

2. 文学与佛教佛教的传入也对中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文学作品中融入佛教元素,如李白的《静夜思》和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些作品中的佛教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为文学艺术注入了新的灵感。

同样地,佛教的经书和故事通过翻译和传播,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其他地区的文学作品。

二、佛教文化的传播佛教的传播是一个漫长而广泛的过程,它从印度扩展到古代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东亚国家。

佛教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宗教传播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文化价值的传递和融合。

1. 印度到东亚佛教最初传入印度,经过丝绸之路的连接,传播到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地区。

这一过程中,佛教文化融合了当地文化元素,并慢慢适应了东方社会的需求。

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推动了佛教思想的传播,激发了对于智慧和修行的追求。

此外,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加深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

2. 东亚各国的传承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成为佛教的中心地带之一。

中国的佛教学者通过翻译和整理佛经,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特色。

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

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

试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路向●陈焱何其敏提要:文章通过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国化演进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外来宗教在我国主要经历了入门学习阶段,屈尊妥协阶段,价值认同阶段,文化融合阶段等中国化路向四过程,进而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与先进性。

关键词:佛教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一、几大外来宗教在中国的回顾(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外来宗教是在与中国文化不断对抗冲突、不断融合交融过程中才加入到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分属不同类型、差异性较大的文化体系。

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消除差异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学习中国文化,二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文化冲突与抗争。

首先,佛教向中国文化的学习,在传播形式上以中国原始教的道术为媒介,内容上以格义为手段,用老庄的一些言论来进行比附,这是佛教在“六家七宗”以前传播的主要特征。

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佛教主要以附属性和改造性为主。

附属性主要指两方面:第一,依附神仙方术:如安世高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术士,人称他“士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无声,无不得达。

”①西晋西域僧人佛图澄,史载他“少学道,妙通玄术。

永嘉四年,来适洛阳。

自云百有余岁,常服气自养,能积日不食,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

②第二,迎合玄学:佛教中的大乘般若学与玄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空”、“无”。

在佛教初传时期佛教以大乘佛教般若学为主进行传播,形成“玄佛合流”。

其次,文化冲突与抗争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于家、国持相反的态度。

儒学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必然要排击佛教。

《理惑论》就是反映这种矛盾的。

③范缜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而著《神灭论》之争更是文化冲突加深一步的明证。

在佛教思想与儒家文化的冲突与对抗中,向中国本土文化的妥协退让反而是佛教传播明智的进入方式。

首先,佛教从自身教义与儒家文化思想的共同点上进行诠释。

一方面从大量佛典文献中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髓内核,确定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教义理论和修持方式,另一方面使这些内容同固有的中国文化相融合并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说,佛教似乎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

事实上,佛教和国人的关系不仅非常密切,且源远流长。

2000年,佛教界举办了“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纪念活动。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年的传播,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佛教和传统文化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早期多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

其后,学术界经过进一步考证,提出传入时间应为西汉哀帝元昭元年(公元前2年),这也是目前教界一致公认的。

一、佛教与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

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无法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认识。

如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

般若典籍谈空说无,正是玄学所崇尚的境界。

故在南北朝时期,般若经典的翻译及弘扬成为热潮。

而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如果离开佛学思想,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将是一片空白。

早期的儒家思想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发展至宋明理学,则将重点落实于心性。

关于心性的内容,是早期中国哲学的薄弱之处。

虽然孟子及《易经》有所涉及,但总体较为单薄。

而佛教的大、小乘经论,对心性都有着丰富且深入的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佛教对于心性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更落实于具体修证中。

尤其是禅宗,特别重视心性的参悟。

因而也有人说,宋明理学是戴着儒家帽子的和尚,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

且不论宋明理学的兼收并蓄是否成功,其深受佛教之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及至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以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大无畏精神从事救亡图存、维新改革,虽然他们的政治改革失败了,但志士们的哲学思想却影响了数代国人。

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源于佛学。

谭嗣同的《仁学》是受到华严及唯识思想的影响,开卷即言“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以为“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东汉汉明帝在洛阳兴建白马寺,是佛教进入华夏文明的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

而晋南北朝期间,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云岗石窟、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古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山岩间开凿出一尊尊佛像,表达自己的对佛门的崇高致敬与皈依愿望。

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历经发展,在自身传达的思想深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一个高峰。

佛教文化不同于基督教文化,不同于伊斯兰教文化,因为佛教文化不仅仅拥有自己的教义,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宇宙观,有着自成一派的哲学思想。

我们甚至可以把进入中国的佛教文化称之为一门学派。

与儒家、道家一样,佛教也在传播自己的人生观念、道德体系。

正所谓有“儒释道”三教的说法,恐怕也是古人也早已承认这个观点。

因此,我们更不应仅仅把佛教简单视为宗教迷信,而应看到其中宝贵的思想感悟。

胡适先生当年写《中国哲学史》便打算把佛学加入其中,无奈他对佛家文化研究不深,因此包含佛学的《中国哲学史》的下卷迟迟不能完成,而此事也侧面印证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

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

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的脉络。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疆域。

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用语。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内容摘要: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选择地并加以改造地吸收。

这一特点尤其是在汉唐时期吸收以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完整。

比如佛教为了能在中国传播,先是向原始道教靠拢,使自己的教义得到传播;佛教徒口说“不敬王者”,实际上力图取得当权者的支持和援助。

总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适应中国国情,所有中国却并没有被“佛化”,而是佛教被“华化”。

中国人创造了中国化的佛——禅宗,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使其与儒、道并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化交流的全过程;中国对于外来佛教的吸收也堪称我国以我为主,取外来之菁英,创造发展本土文化的典范。

关键词:佛教、文化(一)佛教传入中国与禅宗的诞生首先,佛教进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它随着丝绸之路走上了古老的中国大地。

西汉时期的中国虽已具有在当时来说相当发达的经济文化,但先秦时期延续下来的哲学思想抵制了宗教的发展。

从宗教思想看,我国古代没有出现定型的宗教。

像佛教这样组织、教义都十分完整的宗教,中国还没有过。

它提出的许多宗教观念、宗教理论都是新鲜的。

即便如此,中国也没有对佛教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了大乘佛教。

选择了大乘佛教后,中国便开始对它进行实践与改造。

特别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来说明佛教教理的“格义佛教”。

也就是说“用原本中国的观念对比佛教的观念,让弟子们以熟习的中国概念去达到充分理解印度学说。

”〔1〕这被认为是“中国学者企图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第一种方法”〔2〕。

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混乱,于是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言意之辨”。

这种新方法的运用,为以后中国佛教各学派的兴起做了思想的准备,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国佛教思想逐渐发展成熟,在隋唐时期以宗派形式表现出来。

至禅宗六祖慧能对传统的禅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后,标志着中国在吸收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化佛教——禅宗。

佛教对中国文化融入及其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融入及其影响
到:“ 不依国主, 则法事难立。, ’虽有像梁 ② 武帝这样的统治者力图使佛教国教化, 但神权始终未能摆
脱对王权的依附。 2.对宗法伦理的适应。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有着与本土文化大相径庭的背景,许多原始教义与中国文 化传统和名教纲常相抵触。 为了适应中国伦理道德观念, 在 《 六方礼经》《 、善生子经》《 、善生经》 等佛经翻译中, 通过选、 删 、 增等手法, 节、 作了相应的调整。如佛典原本《 对辛加拉 好 的教导》 列举了作为妻子的五项美德: “ 善于处理工作”“ , I 对 , 好地对待眷属”“ ,不可走人歧途”“ ,保护搜集的财产”“ 一者 应做的事情, 要巧妙勤奋地去做” 汉译则作了修改: “ 。 夫从外来 , 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 . 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 不得有淫心于外夫 骂言不得还骂作色 ; 四者当用夫教诫 所有什物不得藏匿 ;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 , 。 中国宗法家 族系统提倡“ 夫孝 , 德之本也。"()"’ 4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 泼墨山水 , 以渲染画法一变历来之钩研画法 , 蔚为时风 , 其 传人有张操 、 王墨等。 王维及 白居易 、 吴越之忠兹王等为王侯 、 、 贵族 文人等 之代表人物, 于建斋、 造寺或教学、 文学等方面皆颇有贡献。 被称为“ 诗佛” 的王维, 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成为后 世的一段佳话。
伸缩法的伟大和智慧, 而深人经藏, 智慧如海, 从而酿成自 己的慧心独具, 独树一帜的风格, 成为文学行域中的一代宗
师, 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国禅宗浑简锋利、 超然
[5」 中国画报出版社编《 王维新》 中国北京画报出版 ,
社, 1993.
特立之思想, 为中国画坛开启一种笔节形具、 气韵有致的禅 画之风。东汉至六朝之五百年间, 有张僧哥、 顾恺之、 陆探 微、 宗少文等, 墨戏”“ 为“ 、画禅” 之先河。禅画正式始于唐

论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

论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

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摘要】佛教是产生于古代印度,经过西域传至中土而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的一种宗教,它从传入到扎根中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会受到输入国文化的抵制,佛教也不例外,它遭受了中华文化的排斥与打压,但由于其自身的优势特点与其宗教的成熟性,从几千年前延续至今,即便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的排佛事件,也未能将其消灭,随之而来的却是一次次的佛教复兴,佛学也一次次的被弘扬。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传入: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印度佛教的传入,第二次是明中叶到清初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第三次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的全面传播,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外来文化的冲击必然引起传统文化结构的震荡和改变,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相互矛盾、冲突、融合、吸收的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也许能吸收一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教益的东西。

一、佛教传入背景一般认为佛教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佛经的材料,这是佛教的初传。

后来又有“明帝求法”,东汉明帝遣使去月氏求佛法的事,据《后汉书》,“永平八年,……先帝圣德远览,瞻前顾后,遂复出使,事同前世。

以此而推,未有一世阙而不修者也。

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康居、月氏,自远而至,匈奴离析,名王来降,三方归服,不以兵威,此诚国家通于神明自然之征也。

臣愚以为宜依故事,复遗使者,上可继五凤、甘露致远人之会,下不失建武、永平羁縻之义……”[1]文中甘露即指佛法。

从这两点来看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强汉时期,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在文化方面,早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已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其它文化为辅佐(特别是道家文化)的相对严密和系统的文化体系,并且有政府的支持。

从儒释道关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从儒释道关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从儒释道关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导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

经……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佛道都具有辅助王化、教化民众的社会文化功能。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以后,便与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

儒释道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及其发展路向。

因此,儒释道关系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中国传统宗教也以追求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生幸福为目标。

天帝神灵虽然高高在上,但却是保障现世人生幸福的重要力量。

中国诸多的思想流派虽具体观点各异,但都重视现世的人与人生。

这表现在哲学上,则是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只是各派在人的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问题上所持的见解不同,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人生哲学的丰富性。

强调缘起无我、视人生为苦海而致力于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印度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最终以人人皆有佛性得以广泛流传,突出主体、张扬自我的禅宗则成为最典型的中国佛教,这种转化正是在佛教与儒、道的互动中实现的。

以三者关系为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特质得以澄明,佛教同儒家和道家融合发展的脉络得以呈现。

概括三者基本特点,可以说儒家重纲常名教,道教讲长生成仙,佛教讲出世解脱。

但随着三者关系的展开,原来主张节欲的儒家,却提出了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讲求长生不死的道教却提出了通过累世修道才能最终灭度转轮,终归仙道;讲求断灭生死轮回的佛教却表示誓愿入山学神仙、为护法故求长寿命。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道教的儒学化,儒家伦理逐渐成了三者共同尊奉的内容。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在中国逐渐融入了国人的生活,并对中国的哲学、艺术、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接纳佛教、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融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佛教的传入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当时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

最早传入的是大乘佛教,随后又传入了小乘佛教。

佛教经过了古印度、中亚等地的影响,带来了自身的哲学思想、信仰体系和寺庙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元素。

二、中国文化接纳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接纳。

首先,佛教融入了中国的宗教体系,与中国的道教、儒家等宗教和哲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

其次,佛教的思想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契合,如佛教强调的慈悲、般若等思想与中国的仁爱教育、道德观念相辅相成。

此外,佛教艺术、文学等方面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中国佛教艺术和佛教文学。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融合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也对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佛教艺术方面,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佛像的雕刻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特点。

其次,在佛教文学方面,中国佛教的经典和经典故事通过文字的表达传播开来,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在佛教哲学方面,佛教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儒家等产生了对话和交流,促进了中国哲学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融合表明中国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明古国,能够吸收外来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承至今。

浅析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学1002班刘合文4303100428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

就中国而言,佛教文化进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相互冲突、交融、互为补充三个阶段,以致后来彻底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国人的思想形态、政治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曾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能不断发展和繁荣,佛教功不可没。

本文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和讨论,详细讲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文化相融文化冲突一:佛教基本涵义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

在我国,佛教又叫“释教”,人们称和尚为“释子”。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人们把它当做一种神灵,类似于神话里的老子和黄帝。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

佛教的意义和最高真理是其“四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说世间存在的一切皆是种种痛苦的表现;集谛是说明痛苦的原因或根据;灭谛指出消灭痛苦的方向是超脱生死轮回;道谛标明消灭痛苦,超脱轮回,证得涅的途径与方法。

佛教所说人生之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而前四者为根本四苦。

它认为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的现象,而世界万物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是果,现在的积累是因,将来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

既然我们看到宇宙人生是这样无始无终,我们就能够把心量放到无量无边的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破除一切偏执。

只有破除法(客观)我(主观)两执,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达到“无我”的佛的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大自在、大欢喜,道家所说的逍遥游,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则是相通相似的人生境界。

全球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去除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

全球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去除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

全球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去除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例子
1、赵武灵王学习少数民族骑马改服装,古称“胡服骑射”
2、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合吸收改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并修建大量寺庙,且具有佛教建筑风格。

3、在文化艺术上吸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养分,并结合本民族的特点从而创造出了莫高窟的雕塑艺术。

4、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光大于中国。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既有文化原因,如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也有政治原因,如历代帝王信奉佛教,依靠佛教教化百姓,巩固统治。

5、中古时期,中国出现佛教热,对中国金融产生了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佛教把受人类文明指导的商品经济理念带到了中国,既有利于动员社会资本,又扩充了放贷范围,使得佛教金融在南北朝时期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最早依靠社会资本放贷的金融机构。

其次,佛教大大扩充了中国金融业的边界,利用来自社会的捐施积极放贷,开中国金融史上利用社会资金向外放贷的先河,大大提高了中国金融的社会化程度,推动了质押、担保等有利于降低社会化过程中借贷风险
的技术的普及。

从佛教的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从佛教的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从佛教的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摘要:佛教从西汉末、东汉初年传入中国,经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而且其中某些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又被儒道学派所吸收,并逐渐融合成为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佛教中国化;和合;包容性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和合”二字,“和同之辨” 肇始于西周末年的史伯,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均统一、和谐或掺和,是以诸因素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动态联系。

所谓“同” 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和”对于我们民族心理的形成具不很大的影响。

“和” 的心理传统能休现出民族的特色。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

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交融。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不仅在信仰和宗教方面给予了中国人民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1. 理念交融佛教强调“空”、“无”、“缘”、“悟”,主张从痛苦中解脱,追求心灵的安宁与平和。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倡导伦理道德,追求和谐与中庸。

佛教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与交融,相互借鉴,互相影响。

2. 艺术融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入互动。

佛教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佛教艺术风格,如洛阳大佛、敦煌壁画等都是佛教艺术的杰作,展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3. 文化共通佛教弘扬慈悲、智慧和善行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人伦关系、道德准则的理念相契合。

佛教的禅宗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西域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为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融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的经文翻译、传教活动以及修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的佛教体系,如禅宗、华严宗等。

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1. 倡导人伦关系佛教倡导众生慈悲为怀,尊重他人权利与尊严,提倡平等与和睦的人际关系。

佛教如何融入中国文化

佛教如何融入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思想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人的思维方面,传统中国哲学思想是注重实际的,缺少辩证思维。

佛教大乘般若学主张不要走极端,用中道的思维来看问题,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般若学与玄学之间相互影响,将中国哲学引向深入。

过去中国没有轮回的思想,佛教主张轮回,并将这种思想传入。

在南北朝时,梁武帝曾经讨论这问题,慧远认为轮回报应的主体──神识虽然无形无迹,但能感应到它的存在,所以轮回是成立的。

在中国民间,轮回的思想影响很大。

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冲突的地方,佛教僧人要出家,受到儒家人士的指责,认为这是不孝。

但是随着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靠拢,调整自己的教义理论,最后走上了与儒、道二家融合的道路,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

佛教与语言文字通过佛典的翻译,佛教语言作为外来语大规模地输入中国。

佛教中许多有新意、优美的词汇被吸收到汉语中,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宝库。

为了更好地表达经文原意,翻译者也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大大提升了汉语的表现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成语典故,例如“盲人摸象”、“井中捞月”、“隔靴搔痒”等,既富教育意义,又有丰富的文学色彩,受到大众的喜爱。

由于佛教语言的影响,中国的音韵学也得到了发展,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和平仄的系统,就是受到了佛教音韵学的影响后建立的。

此外,中国僧人在翻译外来的佛教经典时,还总结了不少心得,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规定了翻译的要求与质量。

佛教与中国文学佛经翻译文学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深远的影响。

佛经翻译文学开创了韵文与散文结合的朴实淡雅的文风。

佛教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尤其影响了诗人们的创作。

教内的诗僧历代层出不穷,教外的佛教诗歌创作也不乏人,有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

佛教与艺术佛教绘画结合中印传统艺术风格,注重线条,色彩艳丽,人物造型以贵官贵嫔为范,衣饰端庄华贵。

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尤为富美。

中国佛教的雕塑美术,以北魏与隋唐时代的最为精美,其中云冈与龙门的石刻可为代表。

佛教与文化交流探索佛教在东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与文化交流探索佛教在东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与文化交流探索佛教在东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佛教与文化交流:探索佛教在东西方的传播与影响1. 引言佛教作为一种古老而庞大的宗教和哲学体系,自诞生以来就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佛教在东西方的传播与影响,从历史、思想以及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佛教在东方的传播与影响2.1 佛教传入东方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传入东方是通过海路传播至中国。

公元1世纪初,佛教就进入了中国,后来逐渐在中国大地蓬勃发展。

佛教的到来不仅对中国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化、哲学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 佛教在东方的影响佛教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1 文化交流与融合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的传播与东方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使得东方文化更加开放包容。

佛教中的一些思想,如慈悲、智慧等,与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相通,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2.2.2 艺术与建筑佛教的传播也对东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佛教造像艺术和佛教壁画成为了东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东方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佛教寺庙的建筑和布局也成为了东方建筑的重要风格之一。

2.2.3 文学与哲学佛教的思想内容为东方的文学与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佛教经典的传入丰富了东方哲学的内涵,为东方哲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佛教故事和寓言成为了东方文学的重要题材。

3. 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3.1 佛教传入西方佛教传入西方主要是通过西方学者的研究和游历传入的。

自19世纪末以来,西方学者对佛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传播,将佛教思想引入西方文化。

3.2 佛教在西方的影响佛教在西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1 心灵与宗教探索佛教的到来使得西方的人们对心灵和宗教有了新的认识和探索。

佛教的禅修和冥想成为了西方人们重要的心灵修行方式,并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2.2 和平与和谐佛教教导的慈悲和非暴力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和平与和谐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的吸收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的吸收与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的吸收与发展中国是佛教的重要传统国家之一,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了长期的接触和磨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土文化的强大吸纳力使佛教得以得到传承和发展,从而使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融合和繁荣。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种宗教文化,最早传到中国是汉代(公元1世纪)时期。

当时,汉武帝废黜百家,推崇佛教,命令国内贵族士人和外来僧侣进行佛教文化的交流和传输,于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进入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佛教得到了许多中国皇帝的大力支持,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二、佛教在中土文化中的融合和传承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发现佛教的观念可以和自己的文化传统相容合,于是在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土文化的影响和吸收。

在语言上,佛教的汉译文本有许多取材于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让文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使佛教的文化特色在中国得以本土化。

在思想上,佛教的外来文化融合了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佛教的教义和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和深邃。

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繁荣随着佛教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渐趋完善和融合,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繁荣。

在唐朝时期,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文化,许多重要城市建立了大型佛寺和塔庙,佛教刻经楼和佛像造像等造型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创新。

同时,由于佛教强调的智慧和宽容,很多华夏文化之外的民族和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原有文化相融合。

总之,“佛教中土化、中华化”的发展历程,使佛教以中国特色的面貌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如今的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佛教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佛教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进而推动佛教文化生生不息的蓬勃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近年来,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有绵延数千年独立、封闭发展的过程,对外来文化具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排拒性,很难容纳外来文化的渗入。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频的。

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具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但决不能把它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积极吸收、消融外来文化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展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和兼容并蓄的特质,当然,我们对这一文化在某些时期特别是近代表现的封闭性、保守性,也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中国一开始便以富饶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面目出现。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在经济上形成了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结构和宗法等级结构构成了封建大厦的核心;在思想文化领域,儒家学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并和中国原有的道家、法家思想等以及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等相互吸收而浑然一体,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华夏文化)的主体又和各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逐渐融合成为恢宏磅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凝结、沉积为共同的民族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遵行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加上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部和南部濒临茫茫沧海,西北横亘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在这块广袤土地上孕育、成熟的中国文化远比周边的所谓“四夷”先进,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优势,整个东亚地区基本上处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即所谓的“儒家文化圈”),故而中国素有“天朝胜国,礼义之邦”的美称。

即使与当时的世界其他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也毫不逊色,甚至还更为先进些,从而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无疑会使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保守和封闭的倾向。

但是,只要这种文化自身的优势及其所赖以建立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尚未衰微,它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时,就不仅不会盲目排斥或穷于应付,反而敢于迎接外来文化,并积极吸纳和融合外来文化。

佛教融入中国的原因

佛教融入中国的原因

佛教能够融入中国的原因: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之所以能够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中国着陆, 并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 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既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相关, 也与佛教自身的优长相联系, 两者的契合才是佛教融入中国的有效基因。

前提条件:就本土文化而言, 作为中国文化之代表的儒道思想一方面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这是佛教能够融入中国的前提。

中国本土文化和佛教文化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和谐性格, 使中国人崇尚和平, 反对武力; 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 君子以厚德载物%, 具有悲天悯人的淑世情怀和容纳异己的开放怀抱。

佛教是法平等是对其包容性的最佳诠释。

众生皆是因缘和合而生, 无有自性, 而在终极意义上同于实相。

契机:中国固有文化中呈现出来的的思辨不足、信仰不明确等诸多缺陷则为佛教融入中国提供了契机。

在传统儒学那里,个体虽然在对仁智统一的追寻中来实现自我的价。

使人类通过内圣外王的践来凸显其存在的意义,以此为基础而发现了人。

但是儒学在发现人的同时却又冷落了天。

至少对天的绝对信仰性趋于淡薄。

这样,人类便走向忽视仰望星空的一面了,从而导致缺乏思辨性。

佛教的优长在于其具有高度的思辨性和坚定的信仰。

一方面,佛学理论的高度思辨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辨不足之缺憾。

佛学传入中国以后,虽然一开始以格义的方式依附于中国固有文化,但随着般若类经典的翻译以及大乘空宗思想的滥觞加之罗什等大师的推动。

佛学理论的高度思辨性得以彰显。

肇论的问世则宣布了玄学的终结和佛学的兴盛, 这一结果可以看做是佛法与中国固有文化较量的首胜。

另一方面,佛教信仰的明确性弥补了中国固有文化信仰的模糊性这一缺陷。

中国古代文化不乏一些神话传说以及原始信仰的因素,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等。

但真正作为一种宗教而出现,与其他文明体系相比,,则略显逊色。

保障:在佛法中, 佛学思想所具有的高度思辨性以及净土宋等宗派所提倡的坚定信仰性为其融入中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的吸收
内容摘要:中国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选择地并加以改造地吸收。

这一特点尤其是在汉唐时期吸收以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充分完整。

比如佛教为了能在中国传播,先是向原始道教靠拢,使自己的教义得到传播;佛教徒口说“不敬王者”,实际上力图取得当权者的支持和援助。

总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适应中国国情,所有中国却并没有被“佛化”,而是佛教被“华化”。

中国人创造了中国化的佛——禅宗,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使其与儒、道并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化交流的全过程;中国对于外来佛教的吸收也堪称我国以我为主,取外来之菁英,创造发展本土文化的典范。

关键词:佛教、文化
(一)佛教传入中国与禅宗的诞生
首先,佛教进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它随着丝绸之路走上了古老的中国大地。

西汉时期的中国虽已具有在当时来说相当发达的经济文化,但先秦时期延续下来的哲学思想抵制了宗教的发展。

从宗教思想看,我国古代没有出现定型的宗教。

像佛教这样组织、教义都十分完整的宗教,中国还没有过。

它提出的许多宗教观念、宗教理论都是新鲜的。

即便如此,中国也没有对佛教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接受了大乘佛教。

选择了大乘佛教后,中国便开始对它进行实践与改造。

特别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流行的老庄学说来说明佛教教理的“格义佛教”。

也就是说“用原本中国的观念对比佛教的观念,让弟子们以熟习的中国概念去达到充分理解印度学说。

”〔1〕这被认为是“中国学者企图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国思想的第一种方法”〔2〕。

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混乱,于是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言意之辨”。

这种新方法的运用,为以后中国佛教各学派的兴起做了思想的准备,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国佛教思想逐渐发展成熟,在隋唐时期以宗派形式表现出来。

至禅宗六祖慧能对传统的禅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后,标志着中国在吸收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化佛教——禅宗。

“中国禅宗既不像小乘佛教那样宣传出世迷信,也不像大乘佛教那样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是偏重在现实人生心理调整上下功夫。

”〔3〕“禅宗的精神,完全是要在现实人生之日常生活中认取,他们一片天机,自由自在,正是从宗教束缚中的解放而重新回到现实人生的第一步。

运水担柴,莫非神通,嬉笑怒骂,全成妙道。

”〔4〕钱穆的这一番话不但指出禅宗的精神,更暗示了中国的禅宗要高明于印度的佛教,以至有“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之说。

中国佛教的这一特色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吸收、改造和发展,外来佛教就这样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轨道。

(二)外来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中国宗教思想界吸收外来佛教并创造出中国的佛教这一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完成对一种外来文化的吸收并不是吸收者的某一方面或吸收者单方面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印度佛教被良好地吸收创造,宗教思想界学者们付出的努力自然不可低估,但汉唐时期经济强盛、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文化交流的良好局面的形成;多数帝王统治者的信奉与提倡,老百姓的精神需要与信仰;佛教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和佛教徒的传教热忱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反过来说,佛教作为对古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它的传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与启迪。

(1)外来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曾被概括为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撇开佛教传入前的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不论,自佛学的系统传入便对中国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先是与魏晋玄学汇合在一起,形成一代学风,并引起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形神之争”。

然后经过中国六百余年的消化,至隋唐终于被改造为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

隋唐二代佛学成为当时社会势力极大的一个思想潮流,主张把隋唐佛学同儒家哲学同等看待,都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人感到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哲学史基本上是佛学在中国被吸收发展的历史。

至于宋明理学,则更是深摄佛教思想。

这形象地揭示了文化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文化交流,决非单向的文化移植,而是某一种文化综合创新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均发生变迁,并从中产生出具备双方文化要素的新文化组合。

在改造了的儒学与改造了的佛学相糅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宋明理学;改造了的印度佛教与传统的中国思想相糅合产生的中国禅宗,正是这样的新文化组合。

(2)外来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在我国被译成汉文及晋朝以后译文的丰富,数千卷佛教经典中一部分本身就成了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如《法华经》、《维摩诘经》历来为文人所喜爱,有时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和欣赏。

佛教与诗的渊源也很深。

佛教的传入为诗歌创作丰富了新内容、提供了新的境界,而且随着佛学的盛行,许多诗人涉足佛教。

结交名僧、王羲之与名僧支遁交游开诗人与名僧交游之先声,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等的交游都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佳话。

诗与禅的关系,正如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所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禅的方法则使诗别开生面,另具境界。

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

且不论历代书法家中,不少高手出自释门,如狂草怀素,唐草无出其右的怀仁等,单是佛理便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刻内在的影响。

与书法相比,画家涉足佛教者更多。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有许多画家染指佛画。

最早的如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和顾恺之。

到了唐代,佛教绘画更是盛极一时,其中以吴道子声名最著。

他在长安、洛阳两地所作壁画多达三百余间,又有“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之美誉。

到了晚唐,出现了专攻佛道人物画的画家特别是王维开创了一种别具风格的禅意画,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外来佛教文化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
我国知识界吸取梵文,由重视汉字的形象意义转向汉语的发音,并从此建立起中国的汉语音韵学,定出了“四声”,编定出依照声音分类排列的新字典。

而至隋朝,在分析汉语每个字的元音、辅音的基础上定出了汉字所有的读音系统并整理成书《切韵》。

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亦源于佛教者甚多,仅丁福保的《佛学大词典》中搜集的源自佛经的外来语和专用词语就达三千余条。

如“宗教”、“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天花乱坠”、“心心相印”等都是来自佛教的语汇。

“可见,如果我们要完全撇开佛文化的话,恐怕连话也说不全了。

”〔5〕
今天,当我们面对世界文化日益繁荣,中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古今中外文化的汇合点上,而对种种外来思潮无所适从或盲目追随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以古为师,以史为鉴,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经验,寻找出路。

五千年来从未中断的、被称为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之一的、“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的中国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永远会给我们以启迪!
参考文献
1 汤用彤.理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 熊铁基.汉唐文化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3 王树英编.中印文化交流与比较.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4 胡世庆,张品兴.中国文化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 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 冯天喻,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 黄夏年主编.汤用彤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 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字库未存字注释:涅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