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全章)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5.2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以及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连接简单的电路。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单位及电路的连接。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产生和流动。

2.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教师通过讲解电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然后介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

4. 电流表的使用: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让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与电流和电路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测量电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尺子、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灭,引出电路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并讲解其换算关系。

(3)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关于电流和电路的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实际电路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验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关系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测量工具,并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电路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难点:电流的测量方法和电路故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有电流流动时,灯泡会亮起来,电流表指针会偏转。

提问: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1)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量程、接线柱等,讲解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通过一个电阻为2Ω的灯泡,求电路中的电流。

解题步骤:(1)根据欧姆定律,I=U/R,计算电流。

(2)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到电流I=6V/2Ω=3A。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通过一个电阻为4Ω的灯泡和一个电阻为6Ω的电阻丝,求电路中的电流。

5. 实验操作:(1)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连接电路,测量不同用电器中的电流,学会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实验现象观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分析电流与用电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3. 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通过一个电阻为3Ω的灯泡和一个电阻为5Ω的电阻丝,求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电流和电路》这一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说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同时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电池、小灯泡等,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它们是什么。

接着,我会指导孩子们进行电路连接的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以检查孩子们的理解情况。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课后,我会让孩子们进行课堂小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电流和电路的应用,以延伸他们的学习。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电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理解它可能有些困难。

因此,我需要设计一个生动形象的引入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为了引入电流的概念,我计划使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

我会准备一个电路板、灯泡、导线等教具,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通过将电池、灯泡和导线连接起来,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灯泡亮起来的现象。

我会引导他们观察到,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就会发光。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5.教学策略:本案例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核心知识点。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案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3.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为目标,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节关于电流和电路的物理课,这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第十五章第2节。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思路,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2. 让孩子们掌握电流的产生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的产生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理,电路的串并联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套件,包括灯泡、导线、电池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他们发现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的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解释电流的产生原理和电路的串并联连接方法。

3. 实验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观察电流的流动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的产生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2. 难点:电流的产生原理,电路的串并联连接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电流和电路的应用,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想进一步补充和说明。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路的存在和电流的作用。

这是因为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电路,他们可以发现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根据物理学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4.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5.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I=U/R表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电路的组成。

2.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连接方式、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概念。

2. 讲解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单位和方向,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的表示方法。

3. 分析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让学生了解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作用。

4. 讲解电路的连接方式: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两种连接方式的差异。

5. 讲解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6.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例题,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概念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安培(A)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2.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4.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公式:I=U/R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15 2 电流和电路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5 2 电流和电路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电流的概念、方向及单位。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

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能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流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要点电流的概念、方向及单位。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三种状态。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简单的电路图识别和绘制。

三、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状态。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

四、教学难点电流的方向和正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的理解。

电路的三种状态的区分和应用。

电流表的使用技巧和误差分析。

复杂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

五、教学用具实验器材:电流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等。

教学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电路图示例等。

实验工具:实验报告表、数据分析表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一些电器产品,让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教学(30分钟):(1)讲解电流的概念、方向及单位,通过实验演示电流的产生和流动,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实质。

(5分钟)(2)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三种状态,通过实验演示电路的搭建和状态变化,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10分钟)(3)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电流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分钟)(4)介绍电路图的识别和绘制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10分钟)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和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归纳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我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掌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解决电路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电路的连接和短路、断路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引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讲解:讲解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知识。

5. 练习:给出一些电路问题,让学生现场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路,试着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我注意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正确使用它们对于理解电路非常重要。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组织电路图分析竞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和分析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在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5.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勇于探索科学奥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定义、形成、方向规定,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等。
2.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电流和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所学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电流和电路》教案

物理(人教版)《15.2 电流和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②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短路、断路、通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③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过程和方法。

①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从现象中总结归纳出规律。

②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②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三、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根据电路画电路图”四、教学教具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精美的关于电的图片,说明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人类的现代化的生活离不开电。

设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播放各种电路板的图片,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器,其电路都是极为复杂的,但是,它们是由最基本的电路组成。

设问: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引入新课: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2节电流和电路二、进行新课1、电流(1)电流的形成(演示)实验一:电荷的定向移动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使玻璃棒带电,将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另一个验电器不带电,用金属棒连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则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原来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有所减小,这说明原来带电的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了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上,也就是说有电荷沿金属棒做定向移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学设计
5.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基本电学仪表,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电流和电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2.每个小组针对讨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其他小组倾听、提问、补充,共同提高。
2.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结合实物和电路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组成部分的作用。
3.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4.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通过实物展示和电路图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电路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5.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电流的形成及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规律。
3.电路故障的排查方法及实际操作能力。
4.将电流和电路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7.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设想活动:布置与生活相关的电路设计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个正在充电的手机,提问:“手机为什么能充电?充电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学生思考电流和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想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电流和电路的概念,如手机充电、家庭用电等,让学生感受到电流和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测量。
2.电路的组成部分、类型及特点。
3.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电流的形成及测量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流的概念。
2.电路类型的分析,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
6.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在电路方面,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有所了解,但分析电路类型、特点的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讲解,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实践,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a.论述电流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优缺点。
c.阐述欧姆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d.指出电流和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安全用电、节能等。
3.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以下内容:
a.家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了解不同用电器的电流消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以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
2.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教师解答疑问,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类型:根据电源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使用时,要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正确选择,并注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能够描述电流的特点。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类型,能够分析实际电路。

3.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够进行基本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难点:电流的计算、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示教具。

2.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

2. 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定义,讲解电流的计算方法。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4. 电路的类型: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两种电路。

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讲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测量电流和电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类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安培(A)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流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电路的类型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使用方法: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进行选择,注意电流方向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案_百度.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案_百度.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教案一、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难点:1、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能认识、使用电路图。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门铃、电源、导线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给出小灯泡、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两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问题:你在实验中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由有什么疑问?教师:刚才我们实际上安装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其实收音机、电视机、冰箱、照明……这些看是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电路组成的,让我们走进神秘的电的世界吧!进行新课:1、电流与电路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录像(电子运动(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从录像可知,要出现电流,还需要:电池、发电机这样的电源;灯泡、电动机这样的用电器;导线的连接;开关的控制。

(2)、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画图时……画实物麻烦又不清楚……2、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学生观察“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学生动手:对照刚才的电路,画出电路图教师更正、规范如下:3、电源和用电器:要产生不断的电流,就需要一定的装置提供能量来维持……录像(电源)(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电池、发电机电源提供的电能哪去了:……录像(用电器)(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如电灯、风扇把电能转化成我们所需的能量。

4、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电流和电路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教案15.2 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5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流的概念及其单位。

2. 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连接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灯泡、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a. 电流是如何产生的?b. 电流有哪些特点?2.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的流动,电流的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理解电流的大小。

3.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引导学生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并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4. 电路的连接方式:讲解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通过示例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并能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测量电流的大小。

6.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7. 板书设计:板书主要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式。

8.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题,以及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题目。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A,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U = IR = 0.5A × 10Ω = 5V2. 判断题:答案:错误,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电流的产生和特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介绍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以及电流的单位。

2.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3. 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4. 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5. 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2. 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能够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

3.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闭合和断开的特点,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4. 教会学生使用电流表,能够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培养学生学会绘制电路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

难点:电流的方向、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路图、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学校实验室电路等,引导他们思考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方向。

2. 讲解电流的概念:向学生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和单位,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存在和作用。

3. 讲解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4. 讲解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解释电路闭合和断开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5.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介绍电流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他们对电流和电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单位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和单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的流动,用电器消耗电能。

3. 电路的连接方式: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连接是指将用电器的首尾相连接,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连接是指将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电流分支流过每个用电器,然后汇合在一起。

4. 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能够计算电流的大小。

2. 掌握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电流的方向,能够正确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电流的方向判断。

难点:电流方向的判断,电路连接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如灯泡、电风扇等)、电流表。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电路图、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灯泡,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向。

2.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讲解电流的概念,电流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电流。

3.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师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并举例说明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特点和应用。

4. 电流的方向判断:教师讲解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6.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几个关于电流、电路和电流方向判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3. 电流的方向判断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电路图略电路图略答案:1. 电流的计算结果2. 电流的流向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重、难点:●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器材: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学习课时:1课时一、课前预习:1、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是因为。

2、原子由和组成,其中带正电,带负电。

二、课前展示从小学的自然课中,你知道哪些有关电学的知识?三、创设情景: 1.观看“怒发冲冠”、插图“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展示汇报:1.摩擦起电带电体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经过的物体能够,我们就说物体带上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排斥。

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表示。

负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

学生自学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通过实验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实验(演示、分组):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元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认真观察实验5、1-5分析实验,思考下列问题:①验电器A金属箔片张角,验电器B金属箔片张角说明金属棒杆上有了电荷的。

②叫导体,例如。

叫绝缘体,例如。

③金属导电靠的就是。

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践创新,开动脑筋:1、用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轻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这个小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课下活动1、动手做一做:手拿摩擦过的金属棒去靠近轻小物体,轻小物体能否被吸引?为什么?2、小组讨论:摩擦起点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七、拓展提升一、填空题:1.人们在研究现象时,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们是和。

2.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尼龙衣物上滚动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入刷内,其道理是。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

4.如图所示,图______中的两个通草球一定带电。

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弄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容易发生现象,从而细小灰尘的缘故。

12、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而带了电,带电体有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13、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二、选择题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2.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通草球时发现通草也向橡胶棒靠近,由此可判断…【】A.通草球带正电. B.通草球带负电.C.通草球不带电. D.以上判断都不对.3.两物体靠近时,互相吸引,那么这两个物体………………………………………………【】A.一定带同种电荷.B.一定带异种电荷.C.一定有一个物体带电.D.以上说法均不对.4.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5.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斥,乙球带负电,则……【】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6.分别将毛织物和琥珀、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摩擦后发现,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小通草球,玻璃棒吸引小通草球,则……………………………………………………………………………【】A.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带负电.B.毛织物带负电,通草球带正电.C.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不带电.D.琥珀不带电,通草球不带电.7.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丙球带负电,则……………………………………………………………【】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C.丁带正电. D.乙带负电8.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9.带负电的橡胶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吸引,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10、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11、三只轻质小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C. 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球不带电12、把一支金属杆的钢笔拆开观察,说出哪几个零件是导体,哪几个零件是绝缘体?学习后记:二、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2、过程与方法●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重、难点:1、知道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2、能认识、使用电路图。

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门铃、电源、导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电流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4、一个完整的电路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方便的把电路表示出来?1.电流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中的_________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流动。

2.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电池、发电机是__________,灯泡、电铃等是_________。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B.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正极→负极”C.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一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5.在研究电流的特点时,经常用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的水流相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叫做()A.控制变量法B.模型法C.类比法D.归纳法二、课前展示:(一)电荷2、认真观察5、1-2和5、1-3两个实验,并完成有关问题: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