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民党政权覆灭

合集下载

国民党为什么会丢失政权

国民党为什么会丢失政权

分析:国民党为什么会丢失政权1946 到194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

短短3年间,在军事上、经济上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被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打败,狼狈逃离大陆。

其实北伐战争时,国民党有军队而共产党没有军队,只有一些共产党人参与到国民党的军队中。

1927年南昌起义后,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但远不如国民党的军队强大。

到了抗日战争以后,国民党的军队更是装备精良。

然而,短短三年解放战争,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全副武装的飞机加大炮第一个原因。

刚开始国民党在军事实力上占据很大优势,而共产党的军队是处于劣势的。

但是很快适应了大兵团的作战方式并且迅速掌握了不同于抗日战争八路军的游击战的正规的作战方法。

国民党始终以为共产党的军队不够正规,武器也不够精良,对他们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但是他们恰恰败于太过轻敌。

因为经过土地改革之后,共产党的军队实力大大增强,并且帮助共产党赢得了更多老百姓的支持,不用愁兵源和粮草不足了,自然士气更盛。

相比国民党,共产党更加善于运用严密的组织系统,并且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支援。

群众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军队和装备再怎么精良,终究敌不过民心所向,而国民党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毛泽东的农村土地改革让几千年来深受地主阶级剥削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对于那些农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共产党就得到了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阶级的支持。

第二个原因,国民党在指导思想上背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两次丢失政权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作为政治纲领。

在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孙中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并明智的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成就了国共合作与北伐进军。

然而,自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开始,国民党就逐渐与三民主义背道而驰,个人认为,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指导思想就像灵魂和信念,始终支持着这个政党的前进和发展。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 京,国民党22年的 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民主自由 浩浩汤汤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课题结束,谢谢观看 !
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 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 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们担心内战在中国重演。 此时的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 的军队的意图,但蒋对全面内战也有顾忌,权衡 利弊之后,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发动和 平攻势,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 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 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 「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 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的合法地位;
意义: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上毛 泽 频东 频与 举蒋 杯介 互石 相在 致宴 意会
蒋公
谨小慎微,墨守陈规
作风严谨,过于重视
细节 任人唯亲,疑人不用, 喜欢越级指挥 重视社会精英,忽视 底层 弱势独裁者,有严重 的仁厚的性格“缺陷”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农村 开展起土地改革运动。图为土改工作人员把《中国土地法大纲》 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
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的老贫农,面带喜悦。

高中历史必修上 (学案)人民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上 (学案)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1.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搜集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和经济崩溃的史实,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3.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民心向背”是决定政治局势的关键。

【学习过程】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②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假和平,真内战。

(2)概况: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6年1月10日。

(2)结果: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真内战”的阴谋暴露。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全面进攻(1)力量对比: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2)有效方针: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3)实施结果: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重点进攻(1)时间:1947年3月,国民党军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2)方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
抗战胜利后的内战时期,国民党许多优秀将领已经厌倦了战争,都可以说 是无心打仗。为什么?许多国民党优秀将领经历过军阀混战,北伐战争, 后来又有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发现以前的内战是多么的幼稚, 对于内战时期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多么的后悔,也许他们很多人发过誓,以 后再也不搞内战了。可是,现在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有一场更大规模的内战, 他们已经无心打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为自己效死的优秀将 领,战争无法胜利。而此时的解放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恨蒋入骨’ 信念坚定,一心要解放全世界,所以他们必然会效死于自己的战争。
是先消灭‘家贼’还是先消灭外匪?这
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问题,因为他需要保
住自己的政权A 。
4
抗战中期,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后,蒋的军事战略是“跟日本人打消耗 战”,当时这个战略政策由于前期的先入为主,也没有得到太多的理解, 为什么?因为蒋一败再败,让日本人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林彪打了个大胜 仗,使得民心开始一边倒,都倒向了毛主席的政府。其实在现在看来,蒋 的消耗战的战略方针是相当正确的,就是在当时,也得到毛主席的肯定的。
A
2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
1、统治基础不牢固 2、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 3、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 4、不解决土地问题 5、军事上的失败 6、经济上的崩溃 7、共产党的强大有力 8、国际形势也不利于国民党
A
3
天 得 国民党在抗日时期失去太多民 心。日本侵华前期,蒋介石曾经说过一
下 民 句话“小日本灭不了中国,可怕的是共 产党。”所以他提出了“攘外必先按内
A
15
A
16
代潮流 , 是全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心 志 , 也
是举世瞩目的战后中国的唯一出路 , 关乎
国计民生最关键的大问题 。国民党蒋介石却

分析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权迅速溃败的原因

分析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权迅速溃败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国民党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迅速溃败的原因电信学院自动化54班武凯2150504102关键词人民解放战争共产党国民党民心政治军事经济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违背人民意愿发动内战。

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一系列错误做法以及本身存在的独裁、腐败问题,国民党逐渐失去工农阶级、知识界、民族资产阶级人士的支持。

此外,国民党在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上漏洞百出,因此迅速溃败。

共产党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深得民心,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百废待兴,人们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统一的中国。

由于蒋介石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谈判不能解决国家建设的根本问题,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关于解放战争,战前无论从军队战斗力,还是控制地区的经济水平,国民党政权都具有明显优势,1946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最开始,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并有着良好的形势,在华东,华北重创解放军。

但最终国民党政权在短短三年内迅速溃败,最终退守台湾。

这其中有众多因素。

首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围剿成功经验使蒋介石和国民党将领都轻视共产党政权,他们相信一年之内就能消灭解放军。

八年抗战中,共产党重视军力的发展和保护,军队实力壮大许多,而且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抗战,在全国有不错的口碑。

共产党的.党、政、军完全军事化,指挥统一,轻装上阵。

具体到个人而言,干部不发工资,士兵没有军饷,只要吃饱穿暖就好,减少了负担,战士们思想统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新中国的意识明确。

苏联占领东北后给解放军留下大量的武器装备,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国民党军队没有正确认识到解放军的实力,战略战术的错误使得解放军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其次,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蒋介石却无法建立举国一致的战争动员体制,战略不明确,军事指挥严重混乱,而且他一向喜欢越级直接指挥。

白崇禧当时就批评道:“蒋介石远离前方.情报不确,判断往往错误”,认为国民党军队的失利为蒋介石军事干预的结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自主学习1、百万雄师过大江战线: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东到(渡江战役) 500 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路强渡长江。

2、结果意义:年月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3、图一 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图二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图一场景发生在__①__(事件)以后,图二场景发生在_③_年的辛亥革命后,这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__②__。

场革命的领导人_④_建立了_⑤_(国家)名称。

图三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图三场景发生在__⑥_年,日本侵略者曾图四场景发生在_⑨__(战役名称)以在此地屠杀中国人_⑦__以上,现在,终后,_⑩__(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于低下了头。

_⑧__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 22 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

探究点二: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又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四、当堂检测:1、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覆灭的战役()A 辽沈战役的胜利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2、毛泽东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诗中的“天翻地覆慨而慷”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 渡江战役的胜利D解放南京3、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战役,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4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①精良的武器装备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丰富的物资供应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原因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恢复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当时,国民党拥有美式装备的庞大军队,占据着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同共产党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然而,仅仅过了四年时间,国民党就被共产党击败,狼狈地逃出大陆。

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就迅速崩溃了呢?海内外学者对此非常关注,把它作为国民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终极问题,1.外来因素的作用首先是美国的影响。

美国政府1941—1949年间对中国共产党的“绥靖政策”。

这期间国民党同美国政府的合作“成功部分所获之善果,不足以抵消不成功部分的恶果,因而有中华民国被迫退出中国大陆搬迁台湾的悲剧发生”。

苏联的影响也被认为是导致国民党统治垮台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如胡适就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斯大林征服世界的大战略”。

持这种观点的人攻击最厉害的是大革命时期苏联顾问对共产党的扶持和日本投降后苏军在东北对共产党军队的暗中支持,认为这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比,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危害。

一些苏联学者也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视为导致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马歇尔在战后初期为实现东北停战而向蒋介石施加压力,使国民党无法对共产党继续进攻。

1946年美国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使原来有利于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

在1947年5月解除武器禁运后,也并没有恢复对国民党的大规模军事援助,这就使得国民党无法摆脱溃败的命运。

而美国不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原因,主要是受美苏关系的制约。

与此同时,苏联却对共产党进行了大量军事援助,这是使共产党转败为胜的关键。

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造成国民党后来失败的最重要原因的观点,日本侵略华北,使全中国抗日情绪高涨,酿成西安事变,国民党被迫放弃剿共政策,失去了将长征到陕北后力量弱小的红军一举消灭的机会。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统治中心迁至西南,共产党则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利用抗日的机会大大扩充了实力,构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致命威胁。

2.国民党自身的因素(1)中央政府对全国控制程度过弱。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解析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分析解析
第三,国民党在社会和经济改革方面能力低下,无力成为变革 社会的领导力量。 第四,国民党无力整合社会诉求,社会认同度越来越低。 第五,经济上的崩溃构成国民党政权瓦解的最直接动因。
蒋介石:国民党的失败实在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3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总结与讨论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1)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思考与讨论
思考:今天,当 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如何才能规避国 民党所犯的错误,避免重蹈国民党的覆辙? 讨论:请同学们谈一谈对这段历史的感想以及其对今天中国 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3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总结与讨论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1)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ale Waihona Puke 2对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第一,内战违背了国人对和平建设国家的迫切渴望,逆历史潮 流而动。
第二,国民党的严重腐败导致其失去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陈毅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据统计,在三大战役中,动员 民工累计达800余万人次,人 民群众出动支前的大小车辆 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 畜260余万头,粮食4.25亿公斤。
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国共双方的较量是民心向背的较量,国民党政权失败 的根源在于其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
第18课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一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 时间: 1947年-1948年底
地点:解放区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意义: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解 放区农村开展起土地改革运动。图为土改工作人员把《中 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开 始谈判,双方于四月十五日拟订《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 案》。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谈 判破裂。图为双方谈判代表在北平举行会谈。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 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 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 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 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指挥: 林彪、罗荣桓 战果: 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意义: 使革命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 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淮海战役
碾庄
陈官庄
徐州
肢 解 敌 人
各 个 击 破
江苏
淮海战役 双堆集
安 徽 (1948.11.—1949.1)共歼敌55万余人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前提:1948年,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敌我力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同国民党军队 进行战略决战的决策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11月
1、根据1946年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我军的战略战术是什么?
战略防御
2、根据1947年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我军及时改变了战略战术, 又是什么? 战略进攻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件_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件_北师大版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张家口、天津、北平 瓮中捉鳖 歼灭和改编敌人52万,基 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作 战 部 队 主要作战地区 特点(战略战术) 战 果
关门打 狗 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 一次取得了数量上和质量 上的优势。至此,中国的 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6—1947.6)
战略反攻
(1947.6—1948.9)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阅读课文前三目内容后完成下列表格 (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 名 时 指 挥 称 间 者 辽 沈 战 役 淮 海 战 役 平 津 战 役
D 上海解放标志解放战争的结束
•在平津战役中,率部起义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谁?你如何看待此人的这 一举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傅作义 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称赞。
百万雄师过大江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 , 坚决、彻底、干净、全 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 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 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
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题词
阅读毛泽东的题词,回答 下列问题:
• 毛泽东的这篇碑文提出了中国 近代史上三个重要的年代,你知 道它们分别指的是哪一年吗?为 什么说它们是中国近代中上非常 重要的年份?
D 李宗仁
7、国民党政权覆灭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开始 B 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1
等,美国从中攫取了大量了权益。以上海为例,美国灯泡在上海的售价为 200 元,而国产 灯泡仅成本在 400 元以上;美制六尺船车床的售价为 20 万元,而国产成本却要 120 万元。 (4)四大家族掠夺。日本投降后,四大家族假借接收之名行劫掠之实。他们不仅接受了 日伪由掠夺人民所得的财产和其开办的各种金融机构、产矿企业,而且任意将收复区的民 有企业指为敌产,然后予以没收,占为私有。后来,由于国内舆论大人强大压力,国民党 政府被迫下令将一部分企业发还原主或标卖,但标卖的还不到接受工厂总数的 5%,发还原 主的仅占 5.27%。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参考文献
[1] 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出版地: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91 页。 [2] 荣孟源.《蒋家王朝》.出版地: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年:第 297 页。 [3] 杨荫博.《民国财政史》.出版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年:第 208 页。 [4]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出版地:三联书店.1861 年:第 756 页. [5] 胡汉民.《党外无政,政外无党》.《大公报》.1928 年 9 月 21 日。
首先从主观因素方面来讲,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破产,军事低能。 第一,政治方面,国民党失民心。(1),蒋介石专制独裁,国民党一党专政。在 1949 年前后,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内独裁日益加强。“中国的领导仅仅由一个人也就是蒋介石 把持着,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嗜权,他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全和扩大权力。因此,他一方面 采取措施,压制人们要求改革的呼声,另一方面在自己周围只用写愿意充当工具的人。”(2) 土地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国民党虽然在 1930 年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进步的“土地 法”,但因各方面原因,试着先进的土地法成为了一个空头支票,自始至终未能横好的实 现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3)国民党高度不纯,党争不断。国民党政权自成立以来,虽 经发展,也做了党内的纯洁工作,但是,党内仍然严重不纯,成分复杂。包括以军阀为代 表的旧军人旧军事势力,共产党渗透分子等等;且国民党内派系复杂,汪、蒋、白,你方 唱罢我登场,争斗不断。(4),蒋介石外交政策的失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实行不 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全力打击共军,坐视东三省沦陷,日本肆虐长城以 北。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美认识不清,盲目依赖美国。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 出发点,蒋介石只看到了美国是一个强大的民主国家,是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却没有 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为了利益能偶不系背叛和牺牲盟友的国家。以致其在雅尔塔会议中遭到 了了重大的牺牲。 (5)苛捐杂税。在河北省,一亩地要出一石捐税,最低的也要交五六斗。 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对国民党政权充满怨言。 第二,经济方面,(1)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诱发 1948 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入不敷出, 财政只好靠发行新钞票支撑。1947 年,法币发行量达 30 多万亿元,为上一年的 10 把倍, 比 1945 年则增加了 25 倍。到 1948 年地位第二季度,法币已发行 660 万亿元,相当与抗 战前夕发行额的 47 万倍。当时国民党在上海至少有五家印钞厂,几十部印钞机,每日印 制法币达 230 亿元,竟还不能满足需求。截至 1948 年 8 月 21 日,国民党政府已累计发行 法币 6636946 亿元(不包括东北流通券和台币),相当于 1945 年 8 月发行额的 1192 倍。 乱发钞票,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只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2),原料产地被占,原 材料紧缺,人民生活困难。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中国传统粮棉燃料产地,自从这些地区 被中共占有,国统区的生产生活出现严重问题,纺织业、橡胶业、制药业纷纷减产。到 1948 年底,随着东北全境和河北唐山被解放,上海的钢铁和煤炭供应出现严重问题。(3)对美 依赖放纵。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因美国帮助增强了抵抗日本的力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 因此严重依赖美国,放纵美国,先后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即“新二十 一条”)、《空中运输协定》、《关于美国救助援助中国的协定》、《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等

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历史论文

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历史论文

国民党迅速溃败的原因历史论文摘要: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的时候,国共两党局势又出现紧张。

随之爆发了历时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政权在此期间迅速走向溃败。

究其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四个方面来看。

两个角度即共产党、国民党的角度,四个方面即经济、政治、军事、国际方面。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经济政治军事国际一、经济因素从共产党的角度来看,采用自然经济的方法,以物易物,抵制伪币进入解放区,采取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使国民党从根本上失去经济基础。

在1948年,共产党经济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华北、江淮地区,全国所有的煤炭资源,绝大部分的小麦产区和棉花产区均被共产党控制。

为防止伪币流通,解放区人民均采用自然经济不用货币,农民都是以物易物,像拿鸡蛋换煤油,换盐等。

同时共产党还出台政策,规定生活必需品不能出口到国统区,而国统区的奢侈品也不能被进口到解放区。

这样使得国民党的大城市,尤其是上海,没有了物资来源,民不聊生,加速了崩溃过程。

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为了筹措内战的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还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抗战前増发47万多倍,而物价跃至抗战前的725586倍。

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

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到深刻的危机。

1947年,工业产量较抗战前的1936年减少了30%,失业人数陡增,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

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1947年,农作物总产量比1936年减少了30%—44%。

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

1947年,各地饥民达一亿人以上。

[1]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全国各阶层人民被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这样使得国民党迅速失去人心,反革命战争也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国民党迅速衰败的原因

国民党迅速衰败的原因

国民党迅速衰败的原因一、先天不足。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党人并未掌握政权,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掌握了政权。

1916 年袁世凯死了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好不容易到了1928 年12 月29 日-东北易帜,”国民党取得了全国政权,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

1929 年3 月,桂系反蒋;1929 年5 月,冯玉祥反蒋;1930 年2 月,冯玉祥和阎锡山共同反蒋;1931 年6 月,两广军阀共同反蒋;1933 年11 月,十九路军反蒋。

虽然所有的叛乱都让蒋介石镇压下去了,但也大大削弱了蒋介石的力量。

同时,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各地军阀的混战也为红军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时间。

后来,虽然不再有军阀明目张胆的反蒋。

但是,各地军阀依然与国民党中央同床异梦。

红军长征时广东军阀陈济棠给红军让道,抗日战争时期50 万地方军投降日本当伪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军为了保存实力而“出工不出力”以及后期的纷纷投诚,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国民党政权的先天不足。

二、不顾民生。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讲的是“民族、民权、民生”“平均地权”也是国民,党的爸爸-同盟会的主要纲领和口号。

但是,国民党又是如何做的呢?根据国民政府的统计资料,30%的农民完全没有土地,依靠当佃农为生;佃户要交纳50%至70%的地租,如此高的地租和其他苛捐杂税使上亿农民处于赤贫状态;全国投资资本70%流向政府,从而流出了工商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商业贷款,要支付18%至20%的年利率,如此高的利率使绝大多数工业无法支付,因而工业活动转向商业投机;政府开支主要用于军费,用于经济发展的比例很小,例如:1934 年至1936 年政府开支总额只有4%用于经济发展,而如此微薄的资金也浪费严重;严重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更使得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1937 年至1945 在年的8 年里,平均价格指数从1 上升到2491,而后来的的内战时期,物价更如脱缰之野马无法控制,以至于1948 年时民众购物时是拿着成袋的钞票;政府对于民众的疾苦极其冷漠,以1942 年至1943 年发生在河南的饥荒为例,这场饥荒导致两三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三百万人逃荒到外省。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十、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①背景:国共两党影响政局,中共要求和平,国民党却想独裁②目的:国民党为内战准备时间;中共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③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④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

⑤结果: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 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 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是第一个战役,也是最为关键的战役,由林彪、罗荣桓领导东北解放军作战,取得胜利,解放了东北。

②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领导的中原、华东解放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③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领导的东北、华北解放军,基本上解放了整个华北地区。

意义:三大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4. 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崩溃;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5. 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指挥有方,战略战术运用得当;②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③共产党和解放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赢得了民心;④国民党指挥有失误,军队缺乏战斗力,国统区的经济混乱等。

24_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24_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解放战争的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 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 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解放战争的胜利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1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 2意义: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 3结果:国民党退往台湾
解放战争的胜利
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关门打狗” 决战东北
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8年10月 15日 锦州宣告解放
解放战争的胜利
沈阳人民集会游行,庆祝全东北解放
辽沈战役歼敌47万多人。人民解放军对 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胜利。
辽沈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 天,共消灭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不仅使东北全境 获得解放,而且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国 民党军队下降到 290 万人,人民解放军增加到 300 万人。
A 三大战役开始 B 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C 北平和平解放
D 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原野战军
双堆 集
解 放 长 江 中 下 游 以 北
解放战争的胜利
大军合力战淮海
碾庄战场
解放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徐州守敌狼狈逃窜
大军合力战淮海
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攻破的国 民党军黄维兵团的汽车防线
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大军合力战淮海
——淮海战役
1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2经过: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6、辽沈战役的指挥者是
A 陈毅 邓小平 B 林彪 罗荣桓
C 粟裕 谭震林

南京解放的故事

南京解放的故事

南京解放的故事
标题:南京解放的历史记忆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的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南京的解放,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南京解放的过程中,人民解放军以极高的军事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突破敌人的防线,一举攻占南京。

同时,人民解放军还充分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护城市设施,维护社会秩序,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南京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立即着手进行各项建设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使南京这座千年古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南京的解放,也为中国其他城市的解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

今天,我们回顾南京解放的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这一伟大胜利,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南京的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的重大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PPT课件 (9)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PPT课件 (9)

1月
第二十四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淮 海 战 役
教学目标
列举辽沈、淮 海、平津和渡江战 役,说明人民解放 战争胜利的主要原 因
教学重点
1、辽沈、淮海、 平津和渡江战役。
2、国民党政权 的覆灭。
关 原因:
门 时间:1948年9月
打 狗
指挥:林彪
罗荣桓

围困长春
决 战 东 北
经过 狙击黑山 攻克锦州 10月15日 解放长春 10月19日
意义:
时间:1948年11月
大 军 合 力
指挥:刘粟、、陈谭、邓、 中心:徐州

碾庄战役
淮 战役: 双堆集战役

陈官庄战役
意义:
兵 时间: 1948年12月
临 城 下指挥:Fra bibliotek林彪 荣臻
罗荣桓 聂
直 原则: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取 平 津
攻克张家口
战役: 天 津
和平解放北平
1949、 1、31
意义:
时间:1949年4月21日
百 万
作战区域:
雄 西江西湖口 东江苏江阴
师 过 大 江
500千米
战果: 4月23日解放南京,
国民党政权覆灭。
为什么北平的解 放要采取和平的方 式?
解放军选定在东北决 战。具有其策略性。因为当 时东北战场的形势对人民解 放军最为有利一旦夺取东北, 便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 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从而 有利于整个战局的发展。
•(8)渡江战役
•(7)平津战役
• (7)三大战役
•(9)淮海战役
名称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时间 作战地区 主要战果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

国民党失去大陆政权的原因

所以,长达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民 党渐渐失去了在大陆的统治,最后败守台 湾。一个政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适 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 要。否则,走下历史舞台是必然的结果。
在八年抗战期间 , 沦陷区人民受尽了日本侵 略者和汉奸走狗的残酷压迫 ,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 , 象大旱望云霓一样渴望着抗日军队早日收复 失地 , 解救自己 。日本投降后 , 当国民党军从天 而降出现在他们面前时 , 立即受到热情欢迎 。 然而 , 国民党的接收大员毕竟是一群贪污腐 化成性的赃官 , 他们进城后便穷凶极恶地搜刮钱 财 , 千方百计地营私舞弊 , 明目张胆地贪赃枉 法 , 日日夜夜花天酒地 , 令人发指 。他们不但置 沦陷 区人民的疾苦于不顾 , 而且干尽了鱼肉百姓 的坏 事 , 罪恶累累 , 怨声载道 。
老百姓对解放军的爱
浩民 浩主 汤自 汤由 逆顺 之之 者者 亡昌
从农村包围城市, 时代的产物。
为什么要 由农村包 围城市?

广大的人 力物力在 农村。
地方性农 业经济占 主导地位
是战胜敌 人的力量。
国民党的做法
国民党的 做法
抗日战争 时的不抵 抗政策
发动内战, 众叛亲离。
垄断受降, 大失民心。
成 员 :
主 讲 人 :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 的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了解放战争, 也是二十世纪中叶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中 国共产党军队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的 一场长期战争。此次战争以中国共产党 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并在1949年10月 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结束。同 时,国民党迁往台湾进行统治。那么, 国民党失去大路政权的原因是什么呢?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治中心哪里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治中心哪里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治中心哪里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全国的反动统治的覆灭。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4月21日,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我军第三野战军第35军向固守长江北岸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摧枯拉朽般的攻势。

短短几个小时,该军103师占领江浦县城;104师迅速扫清了浦镇前沿阵地;105师则越过乌衣东南大片水网地带,沿东葛公路直插浦镇。

22日,我30万大军已在安庆、巢湖一线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直捣沪、杭方向。

这天中午,蒋介石飞到杭州,面对不可逆转的败局,下令南京守敌向浙赣路、杭州、上海方向总撤退,仓皇龟缩至江南。

23日,我军占领浦口江边码头,仅与南京隔江相望。

这时,有消息传来,南京城里的敌人正在南逃,前线指挥部命令:各部队立即从正面渡江,直取南京城。

可是,敌人已把江北的大小船只抢劫一空,剩下的船也被他们炸沉或炸毁,我军连一只船也没有,于是,各部队立即着手扎木排,准备到南岸夺船。

此时,南京下关的老百姓已知道解放军解放了浦镇、浦口,便纷纷开船到江北接运解放军过江,一时间,各种船只在夜色下穿梭往来于下关一带的江面上,场面蔚为壮观。

最早过江的是104师一个加强营,他们从南京城左翼迂回前进,迅速占领了紫金山天文台446最高峰,从东控制了南京城。

105师过江后,直插南京城中心,占领从新街口到中山门一线。

至此,作为国民党政权中心的南京城,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至24日凌晨,我军已有整团整营的部队登上下关码头,源源不断地开进南京城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班级:八年级
学习目标 :
1、知识目标 掌握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基本事实。

2、过程与方法 “以史带论”讨论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情感目标 学习毛泽东准确把握历史机遇 彻底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点:解放南京。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三大战役后,困境中的蒋介石是如何做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反应如何?
2、讨论 蒋介石是真的想和谈吗?
3、渡江战役时间、指挥者、战果、影响?解放南京时间?
4、讨论: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
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1、课内探究讨论: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课外探究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慷而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中的大江指的是哪条江?
(2) 你认为这首诗作于哪一年的什么战役之后?
(3) 诗里提到的穷寇是谁?霸王是谁?
三、当堂训练
1、促使南京迅速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949年4月 宣告国民党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
A.北平
B.天津
C.南京
D.广州
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B.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C.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的支持
D.国民党力量弱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