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白水县城关一中卢玲

设计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本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故我采用三步曲教授此文:第一步圈点法。让学生自渎完成重点内容的筛选和观点的提炼,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实验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第二步讨论法。对本文论证方法的学习以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每组自行指定发言人进行交流,此举是让学生学会辨别道理和事例论据,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此环节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第三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积累的“实验”故事,使认知更深刻,使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的重要性,把实验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求知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准备:图片展示(诺贝尔奖项获得者照片)

教学方法:圈点法、讨论法、诗歌导入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语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陆游的这句是是什么意思呢?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那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观点和陆游的看法一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用ppt出示作者照片)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歇根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 (páng)徨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速读课文,用笔圈点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句)

1.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实验精神。

2.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者哲理的清淡就可求到的

3.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分析问题(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解决问题(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精读课文,探索方法。(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位发言人进行交流。)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第一组)“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格”

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这种引用经典著作的阐明道理的方法叫引用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读者进一步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

(2)课文中这样引用典籍阐述观点的例子还有吗?(第二组)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此句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说明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有的社会制度。

(3)这个目的和丁教授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既然实验精神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怎样实验呢?(第三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这种运用讲道理阐明观点的方法叫道理论证,这种方法更能使人信服。(5)阐述道理应有理有据,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呢?(第四组)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最终导致失败。反面事例

(6)那么怎样才是“格”竹子的正确方法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对比)

(7作者求学的经历证明了什么?怎样论证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性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摆事实。(8)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

(9)丁教授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0)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第五组)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正反对比论证。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第六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