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人体骨骼以及青蛙骨骼标本制作
解剖研究骨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解剖学基本知识,包括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
3. 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骼组织的微观结构,理解骨的生长、修复和代谢过程。
二、实验原理骨骼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具有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等组成。
骨细胞是骨组织的主体,骨基质是骨细胞分泌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显微镜、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大小、位置和连接方式。
2. 切片制作:将骨骼标本切成薄片,进行染色处理。
3. 显微镜观察:a. 骨组织结构观察:观察骨细胞、骨基质和血管的微观结构。
b. 骨生长和修复观察:观察骨生长板、骨膜和骨折修复等结构。
c. 骨代谢观察:观察骨细胞的代谢活动和骨基质的矿化过程。
4. 结果记录:记录观察到的骨骼结构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结果1. 骨骼形态和结构:a. 骨骼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b. 长骨具有骨干、骨端和骨膜。
c. 短骨具有圆柱形、立方形和锥形等形态。
d. 扁骨具有扁平和板状等特点。
e. 不规则骨具有复杂形态,如脊椎骨、肋骨等。
2. 骨组织结构:a. 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骨母细胞和骨细胞。
b. 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c. 血管:骨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负责骨的营养供应。
3. 骨生长和修复:a. 骨生长板:位于骨干两端,负责骨的生长。
b. 骨膜:位于骨干表面,负责骨的生长、修复和营养供应。
c. 骨折修复:骨折后,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形成骨痂,修复骨折。
4. 骨代谢:a. 骨细胞分泌有机质和无机质,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b. 骨基质的矿化过程,使骨具有坚硬的特性。
六、实验讨论1. 骨骼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等。
牛蛙骨骼标本制作
牛蛙骨骼标本制作制作牛蛙骨骼标本是一项相对简单但需要耐心和精确操作的任务。
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制作牛蛙骨骼标本的详细指南。
一、准备阶段1.工具和材料制作牛蛙骨骼标本需要以下工具和材料:•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放大镜或显微镜•骨头清洗剂,如酒精或柠檬酸•清水•大的容器,如广口瓶或烧杯•标签和写字笔•泡沫板或海绵•纸巾或干净的布•大的纸箱或泡沫盒•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2.安全注意事项在开始制作骨骼标本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以下几点安全规定:•在成人监督下进行操作。
未成年人必须在成人监督下使用解剖刀和其他锋利的工具。
•使用刀具时要小心,避免切割或刺伤自己或他人。
•在处理骨骼时,要戴上手套以避免划伤手部。
•在处理完骨骼后,要彻底洗手以避免细菌传播。
二、制作步骤1.获取牛蛙首先,你需要一只已经死亡的牛蛙。
可以向水族馆或宠物店购买已经死亡的牛蛙,或者在公园或其他水域捕捉。
牛蛙骨骼的制作并不需要牛蛙身体的其他部分,只需要骨骼。
因此,只需要头部、四肢和脊椎骨。
2.清洗骨骼将牛蛙的皮剥掉,然后清洗骨骼。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将骨骼从皮和肉中分离。
尽可能小心地不要损坏骨骼。
清洗完毕后,将骨骼放入装有酒精或柠檬酸的广口瓶中,以消除残留的肉和脂肪。
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天或数周,取决于具体情况。
3.浸泡骨骼将骨骼从清洗剂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清水中数天,直到完全浸泡柔软。
每天更换一次水以保持清洁。
4.整理骨骼当骨骼完全浸泡柔软后,就可以开始整理。
使用解剖刀和镊子将骨骼从浸泡的水中取出,然后逐一整理。
整理时要确保骨骼的完整性和正确的位置。
这一步骤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操作技巧。
整理完毕后,将骨骼放入广口瓶中,并加入足够的清水以完全淹没骨骼。
5.干燥骨骼将装有骨骼的广口瓶放入一个大纸箱或泡沫盒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
将纸箱或泡沫盒密封,并放置在一个干燥的地方。
干燥过程可能需要数天到数周,具体取决于天气和环境条件。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步骤
青蛙骨骼標本製作步驟1. 先將死亡的青蛙去皮及大塊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
2. 將去皮肉的青蛙放入盛有熱水的鍋子中,繼續煮,直骨頭上殘留的肉塊變軟,並且很容易剝離去除。
3. 將已經熟爛的青蛙撈出來,小心的剔除肉屑,不必保留關節韌帶。
將剔乾淨的骨骼放入肥皂水中,去除油脂。
如果青蛙很大,例如牛蛙,建議將身體、右手右腳、左手左腳分別註明浸泡在不同的杯子內,以免浸泡後化開,左右拼錯。
4. 每天換肥皂水一次,並剔除殘肉,約浸泡1~3天,視青蛙大小及情況而定,直到乾淨沒有殘留的肉屑即可。
換水時小心不要倒掉小骨頭,尤其是趾骨,軟骨不要泡太久,可能會溶化掉。
5. 將蛙骨骼泡在3%的雙氧水,漂白用,所以不要泡太久,約12~20分鐘。
尤其是軟骨部分,稍微泡一下即可,否則會溶掉。
6. 將乾淨潔白的蛙骨,根據圖片姿勢及相對位置,仔細用膠水黏起來。
若用快乾膠,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想清楚看清楚,再黏上去。
通常脊椎骨的背面和腹面經常會弄錯,背面有供肌肉附著的神經脊突出,腹片則是平的。
脊椎通常會散開,在拼回去時,小心各個脊椎的相對位置,不要將第一個寰椎和最後一個薦椎弄混了。
胸骨的烏喙骨及鎖骨位置也經常會被弄錯,請小心比對圖片。
拼骨骼的時候,請藉此機會認識各個骨骼的名稱、位置、功能及形狀,這樣比較不會弄錯。
7. 將成坐姿的蛙骨的各個部位拉線加以標示,這時可以發揮你的創意,但以清楚易懂為佳。
不建議將牠們拼成怪模怪樣,畢竟牠們的犧牲是為了科學理由,不是娛樂。
8. 不建議將蛙骨上色,以保持原貌。
可以塗透明漆或透明指甲油,增加光澤。
9. 將完成的蛙骨標本放入盒子類,善加保存,不過骨骼通常會隨著時間變黃。
製作骨骼標本可分為三種方法:1. 乾製骨骼(一般的之脊椎動物骨骼)2. 浸製骨骼(如鯊魚和鱘魚的軟骨)3. 透明骨骼(幼小的動物和胚胎)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去皮去肉去內臟修除骨骼上附著的結締組織襪(如腱及肌膜等)脫脂及漂白裝置及整形1. 先把青蛙殺死(不要傷害骨骼),然後把青蛙放進熱水中煮數分鐘,使肉軟化。
蛙骨骼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蛙的骨骼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2. 掌握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
3. 通过观察蛙的骨骼系统,了解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原理蛙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组成,是蛙运动、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结构。
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可以了解其结构特点,为研究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活蛙一只。
2.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放大镜、解剖镜、解剖显微镜、蜡盘、生理盐水、酒精、消毒棉签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蛙置于解剖盘中,用消毒棉签擦净蛙体表面的污物。
2. 用解剖剪剪开蛙的腹部,暴露内脏器官。
3. 用解剖剪剪断蛙的头部,暴露头骨。
4. 用解剖镊取出蛙的脑、眼睛和咽部器官,观察头骨的形状和结构。
5. 沿着脊柱剪开蛙的背部,暴露脊柱和肋骨。
6. 观察脊柱的形状、椎骨的数量和排列特点。
7. 剪断蛙的四肢,分别观察前肢和后肢的骨骼结构。
8. 比较前肢和后肢骨骼的差异,分析其适应特点。
9. 用生理盐水清洗蛙的骨骼,去除血迹和污物。
10. 将蛙的骨骼置于蜡盘中,用酒精固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骨:蛙的头骨由顶骨、额骨、鼻骨、颞骨、下颌骨等组成。
头骨呈椭圆形,具有保护脑和感官的作用。
2. 脊柱:蛙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组成。
颈椎短小,胸椎较长,腰椎和荐椎连接紧密,尾椎较短。
3. 肋骨:蛙的肋骨与胸椎相连,形成胸腔,保护内脏器官。
4. 四肢骨:蛙的前肢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后肢由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和趾骨组成。
前肢较短,后肢较长,适应蛙跳跃的生活习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解剖蛙的骨骼系统,掌握了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了解了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蛙骨骼系统的解剖方法,为以后学习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打下了基础。
七、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蛙骨骼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加深对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认识。
青蛙骨骼标本制作
(1)处死:选择体形而完整的青蛙放入标本缸中用乙醚或三氯甲烷深度麻醉致死。
(2)剔除肌肉: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剑胸软骨。
然后向两侧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
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
把左右上肩胛骨的肌肉从第二、三脊椎骨横突上剥离,左右前肢与肩带之间不要分开,仍借助韧带保持相连。
剔除前肢肌肉时,用镊子夹住前肢并放入开水中煮烫,使肌肉发紧变硬,利于剔除。
但时间要短,避免骨连接处分离。
尤其是指、趾骨部位,只需在开水中蘸一下就可以,否则韧带收缩,指、趾骨变弯曲,给整形带来困难。
去除指骨肌肉时,也可先将指骨摆放在载玻片上,用细线缠紧再放入开水中,以防卷曲或脱落。
后肢在股骨与腰带连接处取下来,按前肢处理方法剔除肌肉。
头部和脊柱先在开水中稍微煮下,然后剔除其肌肉。
去掉眼球,从枕骨大孔处用镊子清除脑髓,并用清水冲洗。
在骨骼上,不易剔除的碎小肌肉,可用刷子刷洗,直到清除干净为止。
对薄小的舌骨,应该仔细清除肌肉,然后夹在二片载玻片之间,用线缠紧,自然干燥。
(3)脱脂:把骨骼浸泡在0.5%~0.8%氢氧化钠溶液中1~3天,去除一些难以除去的肌肉,脱去骨骼中的油脂。
在浸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以防骨骼脱散。
然后取出在清水中漂洗干净。
(4)漂白:用0.5%~1%的过氧化氢漂白30分钟,或者用1%~3%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3天。
浸泡时间应灵活掌握,主要看骨骼是否已经变白,变白后马上捞出,否则,骨面会被腐蚀而变得粗糙,失去骨骼的光泽。
捞出的骨骼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5)整形和装架:取一块泡沫塑料板,将骨骼放在上面。
整形时,把躯体和四肢的姿态整理好并按骨骼相应的位置用大头针固定,以免在干燥过程中变形。
离散的骨骼可以用乳胶将其粘连起来。
两块上肩胛骨就附着在第二、三椎骨横突的两侧,状况略微抬起呈倾斜状,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趾骨可用乳胶粘在泡沫板上。
骨骼标本制成后,最好装入标本盒中保存。
————刘凌云,郑光美.1998.《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43-144。
人体骨骼观察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2. 掌握骨骼的观察方法和技巧;3. 分析骨骼与人体运动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1. 时间:2021年X月X日2. 地点:XX大学解剖实验室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2. 实验工具:解剖镊、解剖剪、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1)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分辨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观察骨骼的表面结构,如骨皮质、骨松质、骨膜等;(3)观察骨骼的内部结构,如骨髓、骨小梁等;(4)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骨缝、韧带等。
2. 观察骨骼模型(1)对照图谱,观察骨骼模型的各个部分,如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2)了解骨骼模型的结构特点,如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等;(3)分析骨骼模型与实际骨骼的关系。
3. 观察骨骼图谱(1)对照图谱,观察人体骨骼的组成和结构;(2)了解骨骼图谱的绘制方法和技巧;(3)分析骨骼图谱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人体骨骼的基本结构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部分。
中轴骨包括颅骨、脊柱、骨盆等,负责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形态和支撑身体重量;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负责运动和支撑身体。
2. 骨骼的组成骨骼由骨皮质、骨松质、骨膜、骨髓等组成。
骨皮质位于骨骼表面,负责保护骨骼;骨松质位于骨骼内部,负责储存钙质和氧气;骨膜覆盖在骨骼表面,负责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骨髓位于骨骼内部,负责产生血细胞。
3. 骨骼的功能骨骼具有保护、支撑、运动、储存钙质和氧气等功能。
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保护脊髓等;骨骼支撑身体,维持身体形态;骨骼参与运动,如骨骼肌的收缩使身体产生运动;骨骼储存钙质和氧气,参与人体的生理活动。
4. 骨骼与运动的关系骨骼是人体运动的基础,骨骼肌的收缩使骨骼产生运动。
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和关节结构决定了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范围。
动物骨骼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动物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学会观察和识别不同动物的骨骼;3. 了解动物骨骼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动物骨骼是动物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等功能。
动物骨骼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家兔骨骼、家鸽骨骼、鱼类骨骼、两栖类骨骼、爬行类骨骼、鸟类骨骼、哺乳类骨骼;2. 实验用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家兔骨骼:(1)观察家兔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家兔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家兔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运动、保护和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2. 观察家鸽骨骼:(1)观察家鸽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家鸽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家鸽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飞行、运动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 观察鱼类骨骼:(1)观察鱼类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鱼类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鱼类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水生生活、运动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4. 观察两栖类骨骼:(1)观察两栖类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两栖类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两栖类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陆生生活、运动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5. 观察爬行类骨骼:(1)观察爬行类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爬行类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爬行类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陆生生活、运动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6. 观察鸟类骨骼:(1)观察鸟类骨骼的形态,记录骨的形态、大小和数量;(2)观察鸟类骨骼的连接方式,记录骨连结的类型和特点;(3)观察鸟类骨骼的功能,记录骨骼在飞行、运动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骨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骨骼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3. 学习骨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实验原理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骨组织、骨膜、骨髓和血管等构成。
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在实验中,通过对骨骼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骨骼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实验材料1. 骨骼标本:人骨、动物骨。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等。
3. 实验试剂:甲醛、酒精、苯酚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的宏观结构(1)观察骨骼的形态、大小和颜色。
(2)观察骨骼的表面结构,如骨皮质、骨松质、骨膜等。
2. 观察骨骼的微观结构(1)取骨骼标本,将其切成薄片。
(2)将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的微观结构。
(3)观察骨小梁、骨细胞、骨膜等结构。
3. 骨骼生理功能实验(1)观察骨骼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2)观察骨骼在保护内脏器官中的作用。
4. 骨骼病理变化实验(1)观察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病理变化。
(2)分析病理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5. 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实验(1)了解骨骼疾病的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
(2)了解骨骼疾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的宏观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骨骼具有不同的形态、大小和颜色。
骨皮质呈白色,质地坚硬;骨松质呈红棕色,质地松软;骨膜呈黄色,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2. 骨骼的微观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小梁和骨间质构成。
骨细胞负责合成和分泌骨基质,骨小梁为骨组织提供支持,骨间质为骨细胞提供营养。
3. 骨骼生理功能实验骨骼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骨骼支持身体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肌肉运动,并具有造血功能。
4. 骨骼病理变化实验观察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病理变化在骨骼标本中均有体现。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强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骨肿瘤侵犯骨骼组织,导致骨骼变形和疼痛。
蟾蜍骨骼标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熟悉骨骼标本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蟾蜍作为两栖动物,其骨骼系统与哺乳动物有相似之处,但也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蟾蜍骨骼标本,可以了解其骨骼系统的组成、形态和功能,为研究两栖动物骨骼系统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骨骼标本、解剖盘、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剪、显微镜等。
2. 仪器:解剖显微镜、放大镜、计算机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观察蟾蜍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1)将蟾蜍骨骼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其整体结构。
(2)注意观察骨骼标本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了解其骨骼系统的组成。
2. 观察骨骼标本的各个部位(1)头部骨骼:观察头骨、颅骨和颌骨等部位的结构和形态,了解其保护脑部和颌部的作用。
(2)躯干骨骼:观察脊椎、胸骨和肋骨等部位的结构和形态,了解其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3)四肢骨骼:观察四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的结构和形态,了解其支持身体和提供运动功能的作用。
3. 观察骨骼标本的关节结构(1)观察关节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关节面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关节的承重和运动功能。
4. 观察骨骼标本的骨骼肌附着点(1)观察骨骼肌的附着点,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骨骼肌的形状和走向,了解其与骨骼的关系。
5. 观察骨骼标本的骨骼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观察骨骼系统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关系,了解各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
(2)观察骨骼系统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骨骼系统的组成:包括头部骨骼、躯干骨骼和四肢骨骼。
2. 蟾蜍骨骼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头部骨骼保护脑部和颌部,躯干骨骼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四肢骨骼提供运动功能。
3. 蟾蜍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关节连接骨骼,实现骨骼系统的运动。
人体骨骼标本制作工艺
人体骨骼标本制作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专业技术的过程,下面是一般的人体骨骼标本制作工艺的概述:
1. 获取骨骼标本:首先需要获得具备科学研究和教学价值的人体骨骼。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捐赠或购买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已经解剖处理过的人体尸体。
2. 清洗处理:获取到骨骼后,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软组织、肌肉等物质。
这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机械刮除、水浸泡)和化学方法(如酶解剂、漂白剂)进行。
3. 去脂处理:为了保持骨骼标本干燥和防止腐败,需要进行去脂处理。
这通常涉及将骨骼浸泡在有机溶剂(如醋酸乙酯或甲醛)中,以去除残留的脂肪和水分。
4. 干燥和稳定化:去脂处理后,骨骼需要进行干燥和稳定化,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展示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风干或使用特定的防腐剂、固定剂进行处理。
5. 细节处理:对于一些特殊部位或需要强调的结构,可能需要进行细节处理。
例如,修整关节面、填补骨
折处、修复缺损等。
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工加工和修复。
6. 标记和包装:完成骨骼标本后,需要进行标记以便识别和记录。
这可以通过使用独特的编号、标签或刻字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将骨骼标本妥善包装,使用适当的材料和方法保护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确保尊重人体捐赠者,并保护其隐私和尊严。
此外,人体骨骼标本的制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脊椎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2.处死: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采用乙醚麻醉或放 血的方法。
3.剥离皮肤,取出内后剔躯
干肌肉。其次,剔前肢肌肉。剔净的后肢骨骼只 有关节韧带连着。剔头骨肌肉时挖掉眼球,卸下 下颌骨,用白线将下颌骨缚在颧骨上。最后将尾 椎骨上的肌肉剔去。
7.清洗和漂白:将脱脂后的骨骼用清水反复冲洗,然 后浸入一定浓度的漂白剂中进行漂白,一般5小时 左右。如用过氧化氢作漂白剂,则需根据过氧化氢 浓度确定浸漂时间,浓度越高,浸漂时间越短。
8.整形和装架:将漂白后的干骨骼整理成其自然连接 状态。如果脊柱或肋骨的姿态不理想,可以用热水 浸软后纠正姿势。
二、骨骼标本的串制方法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2-3天,取出后在清水制漂洗,并把残余的肌肉除尽,然后用清水洗净。
白时间取决于标本的大小及当时的气温,以漂到 除脊髓的方法可用小镊子分段自椎间孔中取出,或用细长的小刷伸入椎管中来回刷洗,直到清除干净为止。
腐蚀:把基本上已去肌肉的骨骼,放在清水中洗去血污等。
清除的方法是先在长骨的两端各钻一孔,用注射器吸满水自一端注入骨髓腔中,骨髓则从另一孔中随水流出,经几次冲洗,大部分骨
三、鱼类(鲫鱼或鲤鱼)骨骼标本的制作 (一)鲫鱼或鲤鱼附韧带骨骼标本的制作
3.剔除肌肉: 4.腐蚀和脱脂:将骨骼浸入0.5~0.8%氢氧化纳
1~2天,取出用清水冲洗,剔去残留在骨骼上的 肌肉。在腐蚀过程中要经常观察,防止骨与骨之间 的韧带断开。将骨骼晾晒干,浸入汽油或二甲苯中 脱脂。 5.漂白:将骨骼浸入3%过氧化氢或0.5~0.8%过 氧化钠中1~3天,待骨骼变成洁白时取出,清水 冲洗。
6.整形和装架:取一块泡沫塑料板,将骨骼放在上面。整形 时,把躯体和四肢的姿态整理好并按骨骼相应的位置用大 头针固定,以免在干燥过程中变形。离散的骨骼可用乳胶 将其粘联起来。两块上肩肿骨应附着在第二、三椎骨横突 的两侧,头部略抬起呈倾斜状,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趾骨 可用乳胶粘在泡沫板上。骨骼标本制成后,最好装入标本 盒中保存。
全身骨骼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体骨骼的分类和命名。
3.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熟悉骨骼的形态特征。
4. 分析骨骼在人体运动、支持和保护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1. 人体骨骼标本2. 解剖镊3. 解剖盘4. 透明胶带5. 实验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的整体结构- 观察骨骼标本的外观,了解骨骼的大致形态。
- 注意骨骼的颜色、质地和大小。
2. 观察骨骼的组成和分类- 识别骨骼的组成,包括骨皮质和骨松质。
- 了解骨骼的分类,如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观察骨骼的命名和特征- 识别骨骼的命名,如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 观察每种骨骼的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
4. 观察骨骼在人体中的功能- 分析骨骼在运动、支持和保护中的作用。
-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如何与肌肉和关节协同工作。
5. 记录实验结果- 使用解剖镊轻轻触摸骨骼标本,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 绘制骨骼示意图,标注骨骼名称和主要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的组成- 骨骼由骨皮质和骨松质组成。
骨皮质是骨骼的外层,硬而坚固;骨松质位于骨皮质内部,呈海绵状,具有弹性。
2. 骨骼的分类- 骨骼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如股骨、肱骨等,短骨如腕骨、跗骨等,扁骨如颅骨、胸骨等,不规则骨如脊椎骨等。
3. 骨骼的命名- 骨骼的命名包括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颅骨包括顶骨、枕骨等;躯干骨包括椎骨、胸骨等;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等;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等。
4. 骨骼的功能- 骨骼在人体中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骨骼与肌肉和关节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同时,骨骼保护内部器官,如大脑、心脏和肺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骨骼,预防骨骼疾病。
六、实验心得1.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骨骼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实验三 观察下肢骨标本
实验三观察下肢骨标本[实验内容]观察下肢骨。
[实验目的](一) 掌握人体下肢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下肢骨各骨名称。
(三) 掌握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足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模型、标本,下肢骨散骨标本,足骨模型。
[方法与步骤](二)观察下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下肢骨,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下肢带骨髋骨下肢骨股骨髌骨自由下肢骨胫骨腓骨足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髋骨(图2-3-6)髋骨属不规则骨,上部宽扁,下部粗厚,左右各一,位于躯干下端的两侧,构成骨盆侧壁。
幼儿时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图2-3-6 髋骨三块骨借软骨连结而成。
在16岁时软骨骨化,这三块骨愈合成一块髋骨,在愈合部外侧面有一深窝称为髋臼,其下方有一卵圆形大孔,称为闭孔。
①髂骨构成髋骨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分。
髂骨体肥厚而不规则,构成髋臼的上部。
髂骨翼位于髂骨体上部,扁阔而薄,其上缘为弓形的髂嵴。
髂嵴前上方的突起称为髂前上棘,下方的突起称为髂前下棘;后端上方的突起,称为髂后上棘,下方的突起称为髂后下棘。
髂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迹。
髂骨翼内面光滑而凹陷,称为髂窝,髂窝的下界有弓形的骨嵴称为弓状线,后部内侧骨面上有耳朵形的粗糙关节面称为耳状面,其后上方的粗糙隆起称为髂粗隆。
髂骨翼外面称为臀面,为三块臀肌的附着点。
②坐骨构成髋骨的下部,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
坐骨体形成髋臼的后下部,其后缘有一尖锐突起,称为坐骨棘。
棘的下方有坐骨小切迹,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为坐骨大切迹。
坐骨体后下部向前、上、内延伸为较细的坐骨支,其末端与耻骨支结合。
坐骨体后下方的粗糙隆起称为坐骨结节,坐位时将承受体重,是坐骨最底部,可在体表触扪到。
③耻骨构成髋骨的前下部,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三部分。
人体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熟悉不同类型骨骼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3. 掌握骨骼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4.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
骨骼不仅为人体提供支撑和保护,还参与运动、造血和储存钙磷等功能。
骨骼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其中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切片。
2. 实验用具:解剖镜、显微镜、放大镜、尺子、铅笔、绘图纸。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骨骼的观察1. 观察骨骼标本,识别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2. 观察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如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观察骨表面的结构和特征,如骨膜、骨小梁、骨皮质等。
(二)骨骼切片的观察1. 使用显微镜观察骨骼切片,观察骨组织的微观结构。
2. 识别骨细胞、骨小管、骨小梁等结构。
3. 观察骨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式。
(三)骨骼模型的观察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整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2. 识别骨骼的主要功能区域,如关节、脊柱、骨盆等。
3. 观察骨骼模型的内部结构,如骨髓腔、骨松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骨骼的观察结果1.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
2. 骨骼的形态多样,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骼表面有骨膜、骨小梁和骨皮质等结构。
(二)骨骼切片的观察结果1. 骨组织由骨细胞、骨小管和骨小梁组成。
2. 骨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
3. 骨小管和骨小梁相互交织,形成骨组织的基本结构。
(三)骨骼模型的观察结果1. 骨骼模型展示了骨骼的整体结构和相互关系。
2. 关节、脊柱、骨盆等主要功能区域清晰可见。
3. 骨髓腔和骨松质等内部结构也得到了展示。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成,熟悉了不同类型骨骼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同时,掌握了骨骼的观察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第十组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
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小组成员:2009301060059邵明2009301060060夏显2009301060061陈探2009310160063任意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2班摘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通过对骨骼的观察可以了解骨骼的结构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不适应性。
关键词:牛蛙;骨骼;煮。
前言:生物教学中为了加深对蛙类骨骼的认识,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少高校都选择了“青蛙骨骼标本制作”试验,并普遍采用青蛙(或牛蛙)作为实验材料。
因此,该实验成为两栖类学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试验。
但是,由于青蛙骨骼较小易丢失,且易碎,就不容易得到完整的骨骼标本,所以需要在试验过程小心谨慎。
在本次试验中,通过对骨骼的制作了解学习了青蛙骨骼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由于粗心大意丢失了少数细小骨骼,但骨骼大体保持了其完整性。
材料与方法:材料:青蛙一只(或牛蛙)、解剖盘两个、解剖器具一套、锅炉一套、铜丝(14号与16号)若干、老虎钳、牙刷、洗衣粉、乙醚、502胶水方法:1.1用乙醚将青蛙麻醉致死1.2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1.3剖开腹壁,除去内脏。
此时宜小心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1.4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再去掉大腿上的大块肌肉1.5将洗衣粉放入煮开的水中,将牛蛙放入锅中,煮至肉可以轻易刷下为止1.6把漂白好的骨块用502粘好,放正姿势然。
后用适当大小的铜丝把骨骼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或放置在标本盒中。
结果与讨论:2.1中轴骨骼(1)脊柱脊柱位于躯干背部的体壁中,共由十块椎骨连接而成,内藏脊柱。
最末一块椎骨于前九块相比,外形差异很大,呈细棒状,特称尾杆骨。
脊柱两旁、两椎骨之间有椎间孔,是脊神经穿出的地方。
椎骨从前至后分为1块颈椎、3块胸椎、4块腰椎、1块荐椎和1块尾杆骨。
分析:①鱼类脊椎仅有去干椎和尾椎,而两栖类脊柱更加分化。
骨制标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
3. 通过观察骨骼标本,加深对骨骼系统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骨骼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骨骼和骨骼连接构成。
骨骼不仅具有支持、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还参与血液循环、内分泌、免疫等重要生理活动。
骨制标本的制作是将骨骼进行清洗、消毒、染色等处理后,使其适合于教学、研究和展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成人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骨、桡骨等骨骼标本。
2. 实验仪器:手术剪、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蛙板、固定针、滴管、培养皿、玻璃分针、污物缸、粗棉线、酒精、碘酊、染色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将骨骼标本放入污物缸中,用刷子清洗表面污垢。
- 用酒精消毒骨骼标本,然后用碘酊浸泡30分钟,进行固定。
2. 解剖阶段- 使用手术剪、手术刀等工具,将骨骼标本表面的肌肉、皮肤等软组织去除。
- 注意保护骨骼的完整性,避免损伤。
3. 染色阶段- 将骨骼标本放入染色液中,根据需要进行染色。
-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硝酸银染色等。
4. 清洗与干燥阶段- 将染色后的骨骼标本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的染料。
- 将清洗干净的骨骼标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5. 观察与整理阶段- 使用显微镜或肉眼观察骨骼标本的结构和形态。
-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 将制作好的骨骼标本进行整理,放入标本盒中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股骨-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的骨骼,分为上端、体部和下端三部分。
- 上端有股骨头和股骨颈,下端有股骨髁和髌骨。
2. 胫骨- 胫骨位于小腿,分为上端、体部和下端三部分。
- 上端有胫骨粗隆,下端有踝骨。
3. 腓骨- 腓骨位于小腿外侧,分为上端、体部和下端三部分。
- 上端有腓骨头,下端有踝骨。
4. 肱骨- 肱骨位于上臂,分为上端、体部和下端三部分。
- 上端有肱骨头,下端有尺骨和桡骨。
5. 尺骨-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分为上端、体部和下端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骨骼标本的制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
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
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
供教学、研究或展览之用。
• 操作步骤 1.杀死和去皮肉
①青蛙毁髓,使全身麻醉。
②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
③剖开腹壁,去内脏。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
下肢带骨(髋骨 ):髂骨、耻骨、坐骨 •股骨(femur): 人体最长、最粗的骨
•髌骨(patella) :人体最大的籽骨 •胫骨(tibia)和腓骨(fibula) 自由 下肢骨 •足骨 跗骨:7块短骨 距骨、跟骨、骰骨、 足舟骨和内侧、中间、 外侧楔骨。 跖骨:5块长骨 趾骨:14块长骨 内胫外腓
下 肢 骨
足骨: 跗骨( 7块) 跖骨( 5块) 趾骨(14块)。 跗骨包括跟骨、距骨、 足舟骨、三块楔骨和骰骨。 跗骨 距上、跟下、舟前三楔、骰在外
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
• 实验器材: 老虎钳、台板、锯条、牙刷、氢氧化钠、化碳、50%-70%酒精、乙醚。
解剖青蛙
去肌肉
兔骨架标本
谢谢大家的合作!
再见!
• 浸渍后用水清洗,洗去氢氧化钠,最后清除脑及脊髓。
3.固定 经过浸渍的标本,放在 50%-70%的酒精中固定(1一7 天),使韧带固定硬化。 4.脱脂 将韧带已固定硬化的标本浸入四氯化碳中,6-8小 时,取出来再用热水(正沸的开水更好)冲洗(骨骼 全部浸入开水中),骨骼里的脂肪即可除去。 5.漂白 将标本浸入10%-15%双氧水中24小时或更长,取出 晒 干即可。 6.把漂白好的骨骼标本,放正姿势。若韧带变硬了, 可用酒精或热水浸洗,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铝丝把骨骼 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 或放置在标本盒中。
•肱骨 (humerus) 桡神经沟、尺神经沟
内尺外桡
上 肢 骨
自由 上肢骨
•手骨 •桡骨(radius)和尺骨(ulna)
腕骨(8块短骨)
近侧:舟月三角豆 ;
远侧:大小头状钩 掌骨(5块长骨) 指骨( 14节长骨)
手骨:
腕骨( 8块) 掌骨( 5块) 指骨(14块) 腕骨: 近侧列(桡侧→尺侧): 舟、月、三角、豆; 远侧列(桡侧→尺侧): 大、小、头状、钩。
实验三
人体骨骼一般形态结构 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人体骨的分类方法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2、掌握人体骨膜、骨密质、骨松质、骨髓的分布与 结构特征。 3、了解人体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掌握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5、掌握人体骨骼肌的分类、特征与分布。
• 实验材料: 1、新鲜材料: 猪的股骨和膝关节、猪的大腿肌肉。 2、模型或挂图: 人体全身骨骼模型、人体各部骨的标本、 人体全身肌肉模型等。
④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后, 放置锅内煮熟或成半熟,但不可煮得过度。
• 2.把附有残肉的骨骼放在6%-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浸2-6小时(视肌肉变透明,用牙刷能除去为止),使
肌肉腐败,并能溶去脂肪。
• 但是对于附有韧带的骨骼,浸渍不宜过度,否则会导致 韧带腐败。所以在浸渍时,应时观察。
鼻骨2、泪骨2、颧骨2、 下鼻甲2、上颌骨2、腭骨2 下颌骨1、犁骨1、舌骨1
•颅前面观 一对眼眶,
一个骨性鼻腔,
一个骨性口腔
•颅侧面观
外耳门,
其下方有颞骨乳突,
前下方有下颌窝。 翼点: 额、顶、颞、蝶骨 会合处。
•颅底外面观
有枕骨大孔
附肢骨骼
上肢带骨 •锁骨(clavicle) • 肩胛骨(scapula)
3、幻灯片:
人体全身骨骼的图片等。
中轴骨骼
椎骨24:颈椎7、胸椎12、腰椎5 骶骨1:骶椎5 躯 干 骨 胸骨1: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肋12对:肋骨(真肋、假肋、 浮肋)和肋软骨 尾骨1:尾椎4-5
顶骨2、颞骨2、
•脑颅骨
额骨1、筛骨1、 枕骨1、蝶骨1
(8) 颅 (cranium) •面颅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