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视角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_以话语标记语youknow为例
语言学方向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语言学方向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ea201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1.png)
语言学方向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语言类专业主要是对人类语言进行研究,基于语言学基础理论对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随着语言的进步,人们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语言学方向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1、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2、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3、“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4、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5、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6、中国语境下EFL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研究7、网络资源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8、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可接受性9、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10、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11、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12、庄子哲学英译研究新发展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3、邓罗对《三国演义》的译介14、英语词汇教学中母语翻译的作用15、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16、木心短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文化飞散之旅17、母语迁移与英语复数名词短语的二语理解和产出18、基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趋返模式研究19、近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述评20、翻译目的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21、语料库视角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话语标记语you know 为例22、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23、词汇呈现方式对英语词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24、基于英汉语料的仿拟跨学科研究25、谈杜拉克“立马锐克”与“创形-创意翻译”26、中国学生对英语空论元的习失研究27、中国英语学习者虚拟语气的使用障碍及教学对策研究28、从葛浩文英译看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为蓝本29、英语翻译中笔译要点分析30、“小句左缘理论”框架下的英汉截省句对比研究31、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红高粱家族》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32、国际商务会话研究现状的计算机可视化分析33、论散文翻译中的节奏34、关联理论下的商务英语口译35、从语用学视角看汉英口译中的语用失误36、英语心智谓词的模糊性及其语际语用发展研究37、英语科技术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38、Moment in Peking中异国形象之汉译39、中医典籍中“气”的源流与翻译探析40、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爱玲的翻译观--以英译《海上花列传》为中心41、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42、晚清以降的中国佛典英译高潮43、基于降维法的译者风格研究44、中国英语口音研究述评45、口译中视角转换的语用原则46、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47、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体系与特色48、《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49、基于语料库的“人生”隐喻英汉对比研究50、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1、汉语教学“慕课”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2、网络新词“土豪”新探3、中国语言服务业的机遇和挑战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5、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汉语综合课设计6、汉语“词库-构式”互动的语法描写体系及其教学应用7、“被”字句的语义趋向与语义韵8、汉字文化的真人秀--解读《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9、从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10、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11、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12、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13、“小句左缘理论”框架下的英汉截省句对比研究14、对外汉语课堂操练中教师等待时间研究1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16、汉语不礼貌话语的语用研究17、动词分类和施格、通格及施语、通语18、论“NP了”格式:构式的视角19、国际汉语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20、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调查报告21、程度评价构式“X就不用说了”研究22、汉语普通话语境下学前幼儿语言叙事能力发展研究23、汉语双及物构式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24、留学生初级汉语读写课中写作教学设计25、网络流行词“吐槽”研究26、也说话语标记“别说”的来源--再谈话语标记来源的研究27、例示与细化:以“吃食堂”为例28、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研究29、对外汉语教材中虚拟人物的刻板印象研究30、网络流行语现象的语言文化分析31、“貌似”的语法化及其传信义的演变32、“V_吃+N”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33、新词语的族聚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心理34、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35、上海市餐饮店名的语言学研究36、对外汉语古琴文化课程教学设计37、基于图式理论的初级汉语阅读课教学设计38、基于语料库的“人生”隐喻英汉对比研究39、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40、论国际汉语教学隐性资源及其开发41、当代网络文化中流行的表人新名词及其理据42、论述“一旦”与“万一”4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的语用分析44、焦点性话语标记的话语关联及其语义类型45、口语中“你”的移指用法及其话语功能的浮现46、日本学生“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47、现代汉语情态动词早期习得的个案研究48、年度词语排行榜述评与流行语的概念辨析49、华裔汉语学习者解读:新加坡视角50、包含副词“也”的并列复句句式及其他。
_Youknow_与_你_你们_知道_的语用功能分析
![_Youknow_与_你_你们_知道_的语用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33d30c52ea551810a68735.png)
摘要: 本文从交际主体“you/你(你们)”和参与者的认知状态“know/知道”两个方面对话语标记语“You know”“/ 你(你们)知道”的语用功能进
行分析,从而来阐释其在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参与者之间的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并揭露其字面下的假象。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you know" from the aspects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cognitive state,
example, teachers can collect several sentences from the homework, as possible, at the same time, elicit the output encouragingly. Aside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students to judge whether it is from this, teachers can create a relaxing atmosphere to make students
right or not. This kind of activities will arouse students’awareness to receive much input as often. As to those who do not have a good habit
internalize the proper language points and finally convert them into or strong will, teachers can care about them much. Another example,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fbc06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7.png)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话语标记语,如“其实”“所以”“换句话说”等,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它们不仅起到了连接话语、组织信息的作用,还对话语的理解和推断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学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语言交际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
我们将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进行梳理,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接着,我们将回顾话语标记语在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历程,从早期的理论探讨到近期的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话语标记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和语用效果,以及它们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对话语标记语语用学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研究问题。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脉络和全面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特点话语标记语是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在日常对话、学术写作、演讲等各类语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功能与特点对于理解和分析话语结构、语境含义以及交际意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导与提示: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话题转换。
例如,“那么”常用于引出新的观点或话题,“而且”则用于加强之前的观点或提供额外的信息。
语境构建: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构建和维持对话的语境。
例如,“话说回来”常用于将话题拉回到之前讨论的内容上,“换句话说”则用于提供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角度。
信息组织:标记语还可以帮助组织和调整信息,使得表达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如“首先”“其次”“最后”等用于列举或排序信息。
灵活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非常灵活,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可以根据语境和需要自由添加或删除。
语境依赖性: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和功能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语境。
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研究
![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69ced716fc700aba68fc2c.png)
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韵律研究说话者的语气、态度和感情色彩使话语的韵律特征产生不同变化,同时,说话者的思想正是通过韵律特征的变化得到确切体现。
本文考察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you know”处于不同话语位置时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和韵律特征。
研究显示,不同话语位置的“you know”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同时,它在时长、停顿、音高和音强几方面的韵律表现也是不同的。
“you know”在自然话语中的语用功能与其韵律特征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话语背后潜藏的元语用意识。
标签:英语自然话语话语标记语“you know” 语用功能韵律特征元语用意识一、引言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会话分析的兴起,学界越来越关注话语生成和理解方面的研究。
在研究会话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有话语标记语出现。
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使话语单位有机联系起来,并指向言语交际的社会层面。
话语标记语在元语言层面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将话语理解为连贯的整体。
除了话语构建功能外,话语标记语还能确保语言在具体社交语境中使用的得体性,帮助人们管理和理解会话语流,促使交际顺利进展。
研究话语标记语对揭示人类的交际能力,乃至语言的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有效的语用手段,其典型的用法有两种:发挥关系功能,使话语中的语句连贯地衔接起来(James,1983;Stubbe,1983;Zwicky,1985),帮助人们理解话语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使话语顺利进展;发挥指示作用,表明发话者对所言的态度或思维状态(James,1983;Zwicky,1985),明示发话者的内心思维,从而指示社交关系和人际关系。
研究人员试图从不同的视角诠释话语标记语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you know”作为典型的话语标记语,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
他们以社会学、结构功能、话语生成和信息流、逻辑哲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为研究视角,对该标记语进行了大量研究。
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85a31f6edb6f1aff001fc1.png)
2 。 研 究 的 设 计
话 语 标 记 语 是 会 话 中不 可 或 缺 的一 部 分 , 它 对 于 人
们 顺 利 和 成 功 交 流 与 交 际意 义 重 大 。因 此 , 作 为 英 语 的 学 习 者 非 常 有 必 要 了 解 并 学 会 运 用 。 本 文 结 合 对 中 国 大 学 生 话 语 标 记语 的调 查 情 况 进 行 相 关 研 究 。
大 学 生 的 口语 话 语 标 记 语 w e l l 进 行 调 查 , 并 与 英 语 母 语 语 料 库 进 行 对 比 , 旨 在 进 一 步 归 纳 和 总 结 中 国 大 学
生 的英 语 口语 话 语 标 记 语 的使 用 特 点 。
k n o w, y o u s e e, w e l l 等修饰语 , 它 们 在 话 语 中 不 起 语 义 作 用, 不 传递命题和语 义意 义。 只 对 话 语 的 理 解 起 引 导 作 用 。 几乎 与此 I 亩 = I 时, F r i e s也 注 意 到 了 这 种 语 言 现 象 . 他
关键 词 : 话语 标记语 : we l l ; 语 料 库
中图分类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3 l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2 5 7 ( 2 0 1 3 ) 0 4 — 0 0 0 6 — 0 3
同意 、 疑问等 ; 作为话语结构标记语 , w e l l 对 篇 章 的 连 贯
摘要: 话语标 记语是 一种常 见的语 言现 象, 在 话 语 理 解 中有 引 导 和 制 约 的 作 用 。 文 章 拟 从 语 料
211223867_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
![211223867_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ca8a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6.png)
2023年3月第39卷㊀第2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Mar.,2023Vol.39㊀No.2收稿日期:2022-10-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英汉口语语篇下指的语用认知对比研究 (19BYY11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高军,女,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㊂①为了讨论的方便,本文用下指语(cataphor)和后行语(postcedent)分别表示构成下指关系的两个表达形式,主要是为了与回指中的 anaphor 和 antecedent 相对应㊂引用格式:高军.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文,2023(2):90-99.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高军(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㊀200093)摘㊀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英汉自然会话中的下指㊂语料分析的结果显示:(1)英汉自然会话中各类下指在出现频率方面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重新标识下指的出现频率高于首次提及的下指,句内下指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跨句下指;(2)就型式而言,英语主要有P +N ㊁Ø+N 和it +Clause 三种,而汉语有P +N 和Ø+N 两种;(3)就句法特征而言,英汉两种语言的下指语和后行语都主要出现在同一小句,下指主要位于句首的主语位置,后行语与下指语紧邻或者延后出现;跨句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以位于相邻句为主㊂关键词:自然会话;下指;型式;句法特征;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030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3)02-0090-100㊀引言下指(cataphora)又称预指,或逆回指(backwards anaphora)(van Hoek,1997),是 一个语言单位指下文另一个单位的过程或结果 (Crystal,2008)㊂在英汉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于回指,也可用于下指①㊂与回指相比,下指的能产性(productivity)要低很多(Kesik,1985)㊂因此,长期以来下指并没有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㊂近年来,学者们逐步认识到下指对语篇理解以及代词解析等的重要作用,从句法学㊁语用学㊁实验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视角对下指展开了多层次的探讨,但主要以书面语为主,针对口语中的下指研究并不多见㊂本文拟以英汉自然会话为语料来源,对其中出现的下指实例进行穷尽性的分析,考察英汉自然会话中各类下指的分布特征以及两种语言在下指的型式和句法特征方面的异同,并与书面语中的下指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㊂1㊀下指研究的简要回顾学界对汉语中是否存在人称代词下指所持观点不一㊂一种观点认为,汉语人称代词只能回指,不能下指,如王宗炎(1994)和王灿龙(2006);另一种观点却认为,汉语中有反单向性原则的句子存在,并在实际语料中搜集到了下指实例,如陈平(1981)和徐赳赳(1990)等㊂刘礼进(1997)和Yuan(2005)则通过语言实例说明英汉人称代词都能下指下文的名词,具有篇章下指照应力,但下指多用于新闻故㊃09㊃㊀高军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㊀事和文学作品中㊂此后的下指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书面语中下指的分类㊁惯用构式㊁篇章功能和认知机制上㊂许余龙等(2007)区分了句内下指㊁语篇下指㊁局部语篇下指和局部语篇回指,指出英汉句内下指的惯用构式为P+N和Ø+N,而且句首代词或句首零代词小句在英汉篇章中的一个共同功能是用于背景描述㊂余泽超(2010)以自建英汉叙事语篇平行语料库为依据,揭示了现有回指理论的局限,认为对英汉句内下指的分析必须兼顾形式与语义,而且除了考察名词和代词之间的主题关系,还需关注小句之间的语义关联,即话题与事件的延续性,并按时间的单向性原则确定前后景关系㊂该阐释符合叙事语篇中句子与事件的直接对应关系,所采用的名㊁动两分的认知分析方法也有助于对前后景的功能判断㊂高军(2010a/2010b/2013)对比了英汉书面叙事语篇下指构式的不同,指出叙事背景化是引发下指的主要动因,并进一步发现下指的罕见性是因理解下指所付出的认知代价过高所致,而且理解各类下指付出的认知代价和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反比关系㊂国外语言学界对下指的研究主要是在回指的研究框架中进行的㊂学者在研究各类名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解释的制约条件时,往往涉及对下指的分析㊂生成句法认为,句法结构决定指称词语的同指关系,代词一般指称短语结构中高一层级的指称对象(Langacker,1969;Reinhart,1983)㊂一些学者(如Kuno,1975;Bolinger,1979)指出,所谓的下指代词,一定在语篇上文中有一个与其同指的语言项目,如果从整个语篇来看,许多下指代词仍然是回指语篇前面出现的一个名词短语,并非用于真正的下指㊂另外一些研究却认为,真正的下指真实存在,如盖伊㊃卡登(Guy Carden)(1982)在英语语篇中搜集到了100个下指实例,且代词全部出现在首句㊂诺曼㊃麦克劳德(Norman Macleod)(1984)和安妮塔㊃密特沃奇(Anita Mittwoch)(1983)则尝试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下指,认为在下指中起制约作用的是涉及正确使用句子的语用规则㊂部分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指称词语的理解过程是一个认知推理过程(Ariel,1990;Givón,1992;Gordon et al.,1997;Gundel et al.,1993;Prince,1981;van Hoek,1997)㊂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实验心理学视角研究下指,如瓦恩㊃贡培尔(van Gompel)和西蒙㊃利佛塞奇(Simon Liversedge)(2003)以及珍娜㊃德鲁默(Janna Drummer)和克劳迪亚㊃费瑟(Claudia Felser) (2018)采用了眼动实验方法㊁尼娜㊃卡扎妮娜(Nina Kazanina)和科林㊃菲利普斯(Colin Phillips) (2010)采用了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分析下指处理的句法制约因素等㊂近年来,英语口语中的下指开始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㊂莫顿㊃安㊃格恩斯巴彻(Morton Ann Gernsbacher)和苏珊㊃施罗耶(Suzanne Shroyer)(1989)实验分析了 this 下指下文某一语言形式的心理加工过程;希尔维亚㊃布鲁提(Silvia Bruti)(2004)则探讨了英语会话中 this 以及外壳名词 thing fact 等的下指使用特点和语用功能;拉多斯拉娃㊃特尔纳瓦茨(Radoslava Trnavac)和玛伊特㊃塔沃阿达(Maite Taboada)(2016)考察了英语口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下指的句法特征和背景化功能㊂综上,目前有关口语下指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学术成果上质量和数量都远不及书面语下指㊂汉语口语中的下指研究更是一个鲜有涉足的领域㊂本文拟基于英汉自然会话语料,分析其中的下指实例,探讨英汉自然会话中的下指在各类下指的出现频率㊁型式和构式特点方面的异同,并与书面语中的下指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㊂2㊀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2.1研究范围在非正式的交际环境中,说话人有可能最大限度地省略㊁简化词语,常常出现停顿㊁重复㊁补充㊁㊃19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2期㊀修正㊁误起(false starts)等现象,句子结构也十分松散㊂研究口语中的下指必须要充分考虑口语语体的上述特点㊂因此,本研究将采纳特尔纳瓦茨和塔沃阿达(Trnavac et al.,2016:68)有关口语中人称代词下指的界定,研究 在线性顺序上代词先于后行语出现的指称现象,包括误起㊁修正和右移位(rightlocations) ㊂如前文的下指定义所述,下指语的指称信息往往需要借助后行语(通常是一个全称名词短语)才能明确,从这一点来看,把涉及人称代词指称的误起㊁修正和右移位纳入下指的研究范围和下指的定义是一致的,有助于我们了解口语下指的全貌㊂2.2语料来源英汉语语料全部来自Talkbank 网站(https:ʊ /)公开的语料库资源㊂其中,英语语料选自圣巴巴拉口语语料库(SBCSAE)㊁宾夕法尼亚大学 语料联盟 (the 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简称LDC)的英语电话交谈语料库(CallHome 和CallFriend)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会话语料子库(CABNC)㊂汉语语料选自 语料联盟 的汉语电话交谈语料库(CallHome㊁CallFriend㊁NCCU Corpus of Spoken Chinese 和LDC)㊂上述英汉口语语料库均涵盖双方或多方参与的面对面交谈和电话交谈,包含录音音频以及转写文本,记录了日常生活中家人或朋友之间的对话,涉及生活琐事㊁学业㊁工作㊁交友等主题,语域和话题基本匹配㊂我们从上述语料库中收集到了英汉语各114个下指实例,并将之建成英汉自然会话下指语料库㊂下文在引用语料时分别用SBCSAE㊁LDC 和CABNC 表示上述三种语料来源㊂引用实例采用原语料库中的转写文本,重复错误等均予以保留㊂3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分布特征3.1自然会话下指的分类基于语料分析,米拉㊃埃里尔(Mira Ariel)(1990:154-162)认为有两类下指,第一类下指的指称对象是新实体(new entity);第二类下指的指称对象是已知实体(given entity)㊂凯伦㊃范㊃霍克(Karen van Hoek)(1997:109-129)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将第一类称为 真正逆回指 (genuine backward cataphora),即代词所指称的对象在语篇上文中完全没有提到,真正下指下文出现的名词短语并首次引入语篇的实体;第二类称为 重新标识 (repeat identification),指代词的指称对象在上文中明确提及,其后的名词只是用于重新标识该指称实体㊂我们的会话语料实例中也出现这两类下指,我们分别称之为 首次提及下指 (first mention cataphora )和 重新标识下指 (repeat identification cataphora);两类下指又可根据下指语和后行语是否位于同句或跨句进一步区分为句内下指和跨句下指两个小类,具体分类如下图1所示㊂我们将依据这一分类标准,考察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分布特征㊂图1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分类3.2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分布表1显示,英汉自然会话下指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首次提及下指的出现频率均低于重新标识下指;句内下指的出现频率接近,分别为86例(43+43=86,75.4%)和87例(32+55=87,76.3%),都显著高于跨句下指㊂㊃29㊃㊀高军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㊀表1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分布类别首次提及下指(N /%)重新标识下指(N /%)句内下指跨句下指句内下指跨句下指合计英语43(37.7%)12(10.5%)43(37.7%)16(14.0%)55(48.2%)59(51.8%)114(100%)汉语32(28.1%)16(14.0%)55(48.2%)11(9.7%)48(42.1%)66(57.9%)114(100%)㊀㊀需指出的是,英汉会话语料中都存在首次提及下指,而且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8.2%和42.1%,而相关研究表明,英汉书面语中的首次提及下指极为少见(van Hoek,1997;Trnavac et al.,2016;徐赳赳,1990;许余龙等,2007;高军,2010a)㊂我们认为,自然会话中首次提及下指之所以出现频率较高,与会话的互动性和语境因素密切相关㊂一方面,交际双方通过相互协商完成互动交际过程,指称词语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交际双方合作协商的过程;另一方面,语境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直接影响㊂对书面语而言,上下文是重要的语境因素;对口语来说,除上下文外,还有情景㊁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和共享信息等语境因素发生作用㊂换言之,语境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参与程度是不同的,口语对语境的依赖性远远超过书面语㊂说话人往往借助语境传递和分享信息,而听话人则根据语境来回应和理解对方的话语㊂如果说话人认为引入会话的指称对象涉及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或者共享的信息,一般用可及性较高的零形代词或者代词表达出来㊂例如①:(1)A:Now what ̓s the size of it compared to the other place because now I remember that.B:The size of the classrooms.A:yeah.(LDC)(2)A :Ø到现在还没写㊂B :哎,他没有给你写啊?A :没有㊂B :呃,唐相湖有地址的时候,要给你写信㊂A :哦,那我还没收到㊂(LDC)例(1)和(2)中,说话人分别用了可及性较高的代词和零形代词引入一个全新的实体,从回应可以看出,听话人准确理解了说话人的所指实体和交际意图,因为听话人直接点明了该实体并得到了说话人的确认㊂这说明该实体是交际双方的共享信息,而且在当前的说话时刻是可识别的活跃实体②㊂然而,有些情况下,说话人用代词引入的实体可能是全新实体,或者虽然是可识别的已知实体,但在说话时刻对听话人而言处于不活跃或半活跃状态,即没有被激活㊂为顺利达成交际,说话人就会用下指弥补交际阻碍㊂以英语为例:(3)A:They ̓re you know hundreds of incredibly cute little kids all wearing their B:&=coughs yeah㊃39㊃①②例子中的下划线之处表示为同指关系㊂根据华勒斯㊃切夫(Wallace Chafe)(1987:22),活跃实体是指一个实体的心理表征在说话时刻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享,且处于意识焦点(focus of consciousness)㊂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2期㊀A:You know purple and silver outfits andB:You really did yeah right&=laughs(LDC)例(3)中,说话人A向B介绍了圣巴巴拉当地人欢度某一狂欢节日的场景㊂A首先用了复数第三人称代词 they ,但随即意识到 they 的指称对象之前并未提及,是首次引入会话,且不在双方的共享信息中,于是使用话语标记词 you know 提示将进一步明确下指语they的指称对象㊂ you know 经常出现在口语交际中,有很强的互动功能,这里具有澄清功能,意指将把模糊的指称说清楚㊂随后,说话人用信息量更为丰富的有定描述语 hundreds of incredibly cute little kids 明确了指称对象,才使得交际顺利完成㊂4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型式对比4.1英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型式表2㊀英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型式种类和分布型式P+NØ+N it+Clause合计N(%)110(96.4%)2(1.8%)2(1.8%)114(100%)㊀㊀表2显示,英语下指型式主要有三种,其中P+N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6.4%;Ø+N和it+Clause 分别有两例,各占1.8%㊂三种型式各举一例如下:(4)P+N:A:Her mother is in hospital.And Terry̓s took her dad through to hospital cos theyput her on oxygen because.And his mother won̓t goB:Oh.(CABNC)(5)Ø+N:CYNT:who should he see?Øwalking along the path with a book under her armbut the most beautiful princess he had ever seen.(SBCSAE)(6)it+Clause:A:You notice it?A:When the family̓s sick?A:That he he don̓t put much attention.B:Oh.(SBCSAE)4.2汉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型式表3㊀汉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型式种类和分布型式P+NØ+N合计N(%)95(83.3%)19(16.7%)114(100%)㊀㊀表3显示,汉语有两种下指型式,其中P+N型式数量最多,有95例,占83.3%;Ø+N有19例,占16.7%㊂两种型式分别举例如下:(7)A:不错啊!(LDC)㊃49㊃㊀高军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㊀B:餐厅吃饭他们都穿得好好的时候,我发觉kelly@s跟他妈妈都很亮耶!(8)A:Ø给我个B@s㊂A:那个老师心真好㊂B:嗯!(LDC)由此可见,英汉自然会话中的下指型式都是以 P+N 为主,即下指语主要由第三人称代词充当㊂两种语言中也都有 Ø+N 型式,汉语有19例,而英语只有两例㊂此外,英语还有 it+clause 型式,这是英语特有的句法结构㊂综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汉语中由零形代词充当下指语的实例远多于英语,这是因为零形代词是汉语的指称规范(referential norm)(Li et al.,1981)㊂梁涛(Tao,1996)基于汉语自然口语语料的研究也证实,零形代词是汉语口语语法中独立的㊁自然的㊁基本的形式,既可以作为情景省略外指,也可以与会话语篇内的名词短语形成共指关系,这种共指通常是回指,但也有少数下指现象㊂英语则不同,虽然零形代词在英语口语语境中也较为常见,但主要用于情景省略(Qurik et al.,1985; Biber et al.,1999)㊂我们的语料中出现的零形代词也主要位于句首的主语位置,所指对象是会话的直接参与者,如 Øplayed until like midnight or something ㊂仅有的两个零形代词充当下指语的实例都出现在前置性从属结构中,如例(5)㊂5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句法特征对比5.1英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句法特征表4显示,句内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以位于同一小句为主,有79例,占69.3%;位于主从句和并列句的各有三例和四例㊂进一步观察语料发现,位于同一小句的下指语和后行语的间隔距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后行语紧邻下指语,另一种是两者之间间隔了其他句子成分;我们称前者为即时下指(immediate cataphora),后者为延迟下指(delayed cataphora)㊂跨句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所在句子以相邻句为主,有26例,占22.8%;间隔两句以上的仅有两例,占1.8%㊂表4㊀英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句法特征下指语和后行语所在小句关系N(%)小计句内下指同一小句即时下指44(38.6%)延迟下指35(30.7%)79(69.3%)并列句3(2.6%)主从句4(3.5%)86(75.4%)跨句下指相邻句26(22.8%)间隔两句以上2(1.8%)28(24.6%)合计114(100%)114(100%)㊀㊀跨句下指实例如前文例(4)所示㊂句内下指各类句法特征各举一例如下:(9)即时下指:B:And she&uh uh Lida and Irv still have some very good friends from the years when they lived㊃59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2期㊀here.A:Sure.(LDC)(10)延迟下指:A:And how long has she been here.A:tha-the one that̓s gifted.(LDC)(11)并列句:A:so she̓s working on it so and you see Anita has been running around to so many conventions in fact in October she̓s going to another one convention in Buffalo.(LDC)(12)主从句:A:Cos when they pulled into a slow section on the railway,the vandals have got on and just gone through the whole lot and taken the radios out.B:Yes,yes,British Rail have got big problems in that way,haven̓t they?(CABNC)我们又进一步统计了下指语和后行语的句法位置㊂表5显示,下指语和后行语主要出现在句首的主语位置,各占71.0%和65.8%㊂日常会话主要是为了交流信息和观点,会话双方不断变换话题,也不断引进和重新引进指称(彼此关心的人㊁物㊁事件等),这些人㊁物或事件是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和被谈论的对象,说话人往往将其编码为句子的 出发点 ,也就是句子的主语㊂一旦说话人意识到听话人对由代词引入的实体无法确认,往往会立即或在说话的中途使用信息量更丰富的指称形式明确代词的指称对象,如例(9)(10)和(11),从而消除交际阻碍,顺利达成交际㊂表5㊀英语下指语和后行语的句法位置句法位置下指语N(%)后行语N(%)主语81(71.0%)75(65.8%)宾语15(13.2%)16(14.0%)其他成分18(15.8%)23(20.2%)合计114(100%)114(100%)5.2汉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句法特征如表6所示,汉语句内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也以位于同一小句为主,有84例,占73.7%,其中即时下指和延迟下指分别为56例(49.1%)和28例(24.6%);下指语和后行语分别位于主从句的有两例㊂跨句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都位于相邻句㊂表6㊀汉语自然会话下指的句法特征下指语和后行语所在小句关系N(%)小计句内下指同一小句即时下指56(49.1%)延迟下指28(24.6%)84(73.7%)主从句3(2.6%)87(76.3%)跨句下指相邻句27(23.7%)27(23.7%)合计114(100%)114(100%)㊃69㊃㊀高军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㊀㊀㊀跨句下指实例如例(8)所示㊂各类句内下指分别举例如下:(13)即时下指:A:今天他们那个,A:哎呃,A:朱霓啦,雅生同慧慧送我到飞机场㊂A:慧慧呐,还做了一个小的玩具㊂B1:哎!(LDC)(14)延迟下指:A:那还挺严重的㊂B:马工程师在家的医生,可能还在呢,马工程师也,他们家里都来了㊂B:Ø也是在家里看的,马工程师㊂A:他也不行了?(LDC)(15)主从句:A:起先Ø一怀孕,那个他太太就说要来美国生了㊂B:嗯㊂(LDC)表7显示,汉语下指的下指语和后行语的句法位置主要位于句首的主语,分别占81.6%和79. 8%,如例(7)(8)(13)(14)和(15)㊂表7㊀汉语下指语和后行语的句法位置句法位置下指语N(%)后行语N(%)主语93(81.6%)91(79.8%)宾语7(6.1%)8(7.0%)其他成分14(12.3%)15(13.2%)合计114(100%)114(100%)㊀㊀据以上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自然会话下指呈现相似的句法特征㊂下指语和后行语主要位于同一小句中,表现为即时下指和延迟下指两种,而且主要位于句首的主语位置;跨句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以位于相邻句为主㊂就句法特征而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与书面语下指差异显著,会话下指极少出现在主从结构中㊂然而,针对书面语下指的研究发现,下指语通常出现在前置的从属结构中,与之同指的名词短语则在其后的主句中(Gorden et al.,1997;van Hoek,1997;刘礼进,1997;许余龙等,2007;余泽超, 2010;高军,2010)㊂我们认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特征不同㊂一些学者基于自然交际会话语料的研究发现小句是英语和汉语会话活动的根本所在(Thompson et al.,2015;完权,2018)㊂口语表达中,语序灵活自由,句子结构较为松散,常用简单句或短小的句子㊂书面语是在深思熟虑后的表达,讲究规范和语法,多使用主从结构或者成分更复杂的长句㊂因此,口语和书面语在句子结构特征方面的这些差异使得下指在两种语体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句法分布特征㊂㊃79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2期㊀6㊀结语为了系统研究英汉自然会话下指,我们从真实语境下的会话交际中搜集了英汉第三人称代词下指实例并创建了英汉自然会话下指语料库,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详尽分析了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分类㊁型式和句法特征,并与书面语下指进行了初步的对比㊂我们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英汉自然会话中的各类下指在出现频率方面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即重新标识下指的出现频率略高于首次提及下指,句内下指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跨句下指;(2)就型式而言,英语主要有三种:P+N㊁Ø+N和it+Clause,而汉语有P+N和Ø+N两种;(3)就句法特征而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主要出现在同一小句中,有即时下指和延迟下指两种,而且下指语主要位于句首的主语位置;跨句下指中的下指语和后行语以位于相邻句为主㊂自然会话下指和书面语下指在下指分布和句法特点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主要源于语境因素以及会话的互动性和书面语的规范性㊂由于自然会话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特点,对其中出现的下指的阐释还涉及会话分析㊁互动语言学㊁认知心理学㊁功能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更要涉及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特点㊂本文仅讨论分析了英汉自然会话下指在形式句法特征方面的异同,因此只是一项初步的研究㊂然而,这些形态结构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语用交际功能,因为指称词语的形式特征和结构特点往往是由于语用功能,尤其是交际功能的需要,同时也是由人类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㊂从这一点来讲,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语用功能,揭示自然会话下指使用的基本规律和认知心理机制,进一步丰富㊁完善了指称研究理论㊂有关自然会话下指的语用功能和认知机制方面的研究我们将另文撰述㊂参考文献:Ariel,M.1990.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Biber,D.et al.2000.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Bolinger,D.1979.Pronouns in Discourse[G]ʊT.Givón.Discourse and Syntax:Vol.12.New York:Academic Press, 289-309.Bruti,Silvia.2004.Cataphoric Complexity in Spoken English[G]ʊAijmer,K.Stenström.Discourse Patterns in Spoken and Written Corpora.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8-38.Carden,Guy.1982.Backwards Anaphora in Discourse Context[J].Journal of Linguistics(18):361-387. Chafe,W.L.1987.Cognitive Constraints on Information Flow[G]ʊR.S.Tomlin.Coherence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1-52.Crystal,D.2008.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ology(4th ed.)[M].Oxford:Blackwell.Drummer J.D.&C.Felser.2018.CataphoricPronoun Resolution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entence Comprehension[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01):97-113.Gernsbacher,M.A.&S.Shroyer.1989.The CataphoricUse of the Indefinite This in Spoken Narratives[J].Memory and Cognition(5):536-540.Givón,T.1992.The Grammar of Referential Coherence as Mental Processing Instructions[J].Linguistics(1):5-55. Gompel,R.V.&S.P.Liversedge.2003.The Influence of Morphological Information on CataphoricPronoun Assignmen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9):128-139.Gordon,P.C.&R.Hendrick.1997.Intuitive Knowledge of Linguistic Coreference[J].Cognition(62):325-370. Gundel,J.K.,N.Hedberg&R.Zacharsk.1993.Cognitive Status and the Form of Referring Expressions in Discourse[J].Language(2):274-307.Kazanina,Nina&Colin Phillips.2010.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ing of Russian Cataphora[J].Quarterly ㊃89㊃㊀高军㊀英汉自然会话下指的对比研究㊀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371-400.Kesik, notion de cataphore:Problèmes de theorie et perspectives d̓application[J].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4):350-360.Langacker,R.W.1969.On Pronominalization and the Chain of Command[G]ʊW.Reibel&S.Shace.Modern Studies in English.New Jersey:Prentice Hall,160-186.Li,C.N.&S.A.Thompson.1981.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Macleod,N.1984.More on Backward Anaphora and Discourse Structure[J].Journal of Pragmatics(8):321-327. Mittwoch,A.1983.Backwards Anaphora and Discourse Structure[J].Journal of Pragmatics(2):129-139. Prince,E.1981.Towards a Taxonomy of Given-new Information[G]ʊP.Cole.Radical Pragma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223-255.Quirk,R.et al.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Reinhart,T.1983.Anaphora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M].London:Croom Helm.Tao,L.1996.Topic Discontinuity and Zero Anaphora in Chinese Discourse:Cognitive Strategie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G]ʊB.Fox.Studies in Anaphora.Amsterdam:John Benjamins,487-513.Thompson,Sandra A.&Elizabeth Couper-Kuhlen.2005.The Clause as a Locus of Grammar and Interaction[J].Discourse Studies(4-5):481-505.Trnavac,R.&M.Taboada.2016.Cataphora,Backgrounding and Accessibility in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2): 68-84.van Hoek,Karen.1997.Anaphora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uan,Yan.2005.A Contrastive Study of Backwards Anaphora in English and Chinese[D].Shanghai: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陈平.1981.英语代词的前指与后指[J].外语学刊(1):40-45.高军.2010a.英汉下指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1):32-39.高军.2010b.英汉下指的认知机制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7-10+13.高军.2013.英汉下指的背景化功能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25+48.刘礼进.1997.英汉人称代词回指和预指比较研究[J].外国语(6):40-44.完权.2018.零句是汉语中语法与社会互动的根本所在[G]ʊ方梅,曹秀玲.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32.王灿龙.2006.英汉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功能的单向性及其相关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17-24.王宗炎.1994.英语人称代词he/she能预指下文中的名词吗?[J].外语教学与研究(4):36-39.许余龙,贺小聃.2007.英汉语下指的篇章功能和语用分析 兼谈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6):417-423+480.余泽超.2010.英汉语篇下指认知功能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A Contrastive Study of Cataphora in English andChinese Natural ConversationGAO Jun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s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cataphor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natural conversation. Our data analyses show the following findings:(1)English and Chinese share a similar distribution of cataphora in terms of frequency of occurrence,with repeat identification cataphora higher than first mentioncataphora and intra-sentential cataphoramuch higher than inter-sentential cataphora;(2)in terms of patterns,three types are identified in English,i.e.P+N,Ø+N and it+ Clause,while in Chinese two typesare identified,i.e.P+N andØ+N;(3)English and Chinese are similar in terms ofsyntactic features,i.e.cataphor and postcedent in the intra-sentential cataphora mainly occur in the initial subject position of the same clause,with postcedent immediately followed or delayed and for inter-sentential cataphoracataphor and postcedent are mostly in adjacent sentences.Key words:natural conversation;cataphora;pattern;syntactic features;contrastive study责任编校:蒋勇军㊃99㊃。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最热门的论文题目50个供参考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最热门的论文题目50个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1d510aa104a1b0717ed5dd18.png)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最热门的论文题目50个供参考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出50个英语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有更多需求,可联系我们!1、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2、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3、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4、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5、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6、中国语境下EFL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研究7、网络资源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关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8、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可接受性9、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10、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11、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12、庄子哲学英译研究新发展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3、邓罗对《三国演义》的译介14、英语词汇教学中母语翻译的作用15、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16、木心短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文化飞散之旅17、母语迁移与英语复数名词短语的二语理解和产出18、基于汉语熟语英译的趋返模式研究19、近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述评20、翻译目的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21、语料库视角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话语标记语you knoent in Peking中异国形象之汉译39、中医典籍中气的源流与翻译探析40、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爱玲的翻译观--以英译《海上花列传》为中心41、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42、晚清以降的中国佛典英译高潮43、基于降维法的译者风格研究44、中国英语口音研究述评45、口译中视角转换的语用原则46、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47、本土英语教学法:流派、体系与特色48、《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49、基于语料库的人生隐喻英汉对比研究50、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查看更多语言学论文题目(语言学论文题目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基于构式语法的英语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研究
![基于构式语法的英语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7cc166011ca300a6c39058.png)
基于构式语法的英语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研究【摘要】话语标记语you know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话语表达形式,有多种语用功能。
构式语法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尝试将you know作为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其形式、意义和功能,以进一步推动使用构式语法分析研究话语标记语。
【关键词】构式语法;话语标记语;You know1 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为使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语句之间以及交际情景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连贯关系,从而实现成功言语交际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结构上看这些表达方式不仅限于单词,还包括短语或结构组合,它们体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特点与功能,应该被视为话语信息的一部分,其作用不是局部的,主要是从整体上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产生影响,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
日常言语会话中存在很多类似you know、you see、see,say,listen,oh、I mean、that is to say、in the other words、well、however等常见的言语表达形式,这些话语标记语近似于汉语中的“你知道”、“我的意思是”、“我想说的是”等插入语,其中you know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而且语用功能十分丰富的话语标记语。
2 话语标记语“you know”“You know”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早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Ostman研究的第一个话语标记语。
Ostman认为此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所隐含传递的各种态度和情感及与语境有关的必要信息。
作为一个常用的话语标记语,“you know”大致有四种语用功能:第一,信息提醒功能“you know”的信息提醒功能指的是言语交际中的说话人通过使用you know 这个话语标记语,突显其与听话人彼此之间共享的信息。
例1:A:Can you help me with my forthcoming interview?It is said you have much experience.B:No problem. You should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interveners,you know,your qualities are very important,including your physical appearance,energy,rate of speech,pitch and tone of voice,gestures,expression through the eyes. Others form an impression about you based on these.此例中,you know 显然是提醒对方应该知道的常识性信息。
新兴话语标记“你懂的”的语用认知的研究
![新兴话语标记“你懂的”的语用认知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bc7bdf33d4b14e85246847.png)
张 小玲 说 : “ 你懂的道理 多, 快 点 给 大 家说 吧 。 ”
( 2 ) 会 有 那 么一 天 的。那一 天 , 朝 阳说 :“ 妈妈,
你 懂 的 东西 真 多。 ”
( 3 ) 我 虽不敢说 博 学 多闻 , 对 于 中 国的形 势 , 世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河 南省教育厅研 究项 目( 2 0 1 2一Q N一 3 3 8 ) 作者简介 :乐晋霞( 1 9 7 8一) , 女 ,山西 阳城 人 ,洛 阳师范学 院文学与传媒 学 院讲 师 , 硕 士 ,主要从 事社 会语言学研 究。
2 0 0 8年 , “ 你懂 的” 在 网络 中开始流行 , 产生于 网 络管制下 网民的智慧 , 开始只是用 于对特定 事件材 料 的索取 , 使用 范围较 窄。 而如今 , 只要你打开网页 , 就
乐晋 霞
( 洛 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 院 , 河南 洛阳 4 7 1 0 2 2 )
摘
要: “ 你懂 的” 兴起于 2 0 0 8年 , 2 0 1 0年 开始 盛行 。其使 用模 式基本 固定 , 具有话语标记 的典 型特征 ,
表达 了讲话者所不必 、 不 能或不愿 多讲 的内容 ,成为人们表达默 契、寻求归属及进 行批判的一种独特 的语言
k n o w ” 直接 翻译 过来 的。在这 些例 子 中 ,“ 你懂 的” 在 句 中不做句法成分 , 删除后 不影响 到整个句 子的真 值 语 义表达 , 在句中只相 当于 ・ 个插 入语 的地位 , 与英 语“ y o u k n o w ” 一样具 有话语 标 记的特点。 关于话语标 记 , 学界 目前 的共 识是 : 话语 标记 语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考察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c410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94Crazy English Teachers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年第4期(11月号)丁永萍 王长雨(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收稿日期:2014-10-9;修改稿:2014-10-13*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3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
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如性别、口语水平)。
本研究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话语标记语(well, I mean, you know, just 和I think )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使用的总体情况如何?(2)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否与性别有关?(3)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否与口语水平有关?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法,所使用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为T h e 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 (SECCL )。
从中抽取了68个样本,共19854个词次。
其中,女生62人,男生6人(这真实反映了当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就口语水平而言,34人被南京大学专家评价为高水平学习者,其余则为低水平学习者。
表1 本文所用的语料库SECCL性别口语水平男女高低432715527104099445总计19854198541. 引言英语中常见的话语标记语主要包括:连接词(如and, therefore, because )、副词(如actually, incidentally )、感叹词(如well, oh )、短语(如as a consequence of, in conclusion )和小句(如you know, I mean, if I ’m not wrong )等。
过去,关于话语标记语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其定义(Chaudron & Richards, 1986)、功能(Fraser, 1999)及分类(Fraser, 1999)。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1f5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d.png)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篇1摘要:有关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历来已久,以“不是我说你”为例,分别从判定标准、关联理论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的认知语用功能,最后还指出了其他类似的表否定性让步的话语标记语。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关联理论;认知语用;“不是我说你”一、引言Chaudron&Richards;(1986)从功能角度给话语标记语下了定义,他们认为话语标记语是传达关于话语整体框架和局部句子间关系信息的符号。
其后,Schiffrin(1987)给出的话语标记语的定义是“标记话语单元序列关系的独立语言成分”。
自Sperber和Wilson提出关联理论之后,Blakemore依据该理论将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由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转向认知—语用的研究,这就把认知和语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接下来我们将从认知语用视角探讨“不是我说你”类话语标记语。
二、话语标记语“不是我说你”判定标准(1)“不是我说你,你这方面太差把火。
”(2)“二姐夫,不是我说你,你不能冷手拣个热‘煎堆,混了一个便宜媳妇就算的。
”(3)“不是我说你,是二师兄说你胆子太大了。
”(4)“不是我说你,连你妈妈也说你胆子也太大了!”通过以上4例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例1)和例2)同属一类,而例3)和例4)另属一类;例3)中如果去掉“不是我说你”,就消除了原话语中的否定判断这一命题,整个句子的意义就会变得和之前完全不同,而例1)和例2)却不会因为删去“不是我说你”而产生不同的意义,仍旧是批判责怪听话人的意思;在例4)中我们可以看到,“说你”的言语行为发出者不只是“我”还有“你妈妈”,增加了话语的命题信息,而例1)和例2)中都未有体现。
接下来我们主要是关注于例1)和例2)中的“不是我说你”这一类话语标记语。
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中译_以_生活大爆炸_字幕翻译为例
![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中译_以_生活大爆炸_字幕翻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7e6a6348d7c1c708a14525.png)
直译简而言之就是直接翻成“你知道”,当 you know 起到前文提到的第二和第五种功用时一般使 用这种翻译方法。现各取所有例子中最具代表性的 一例说明:
(1)— Yeah, I like hanging out with you guys. — Us guys? — Yeah, you know, Sheldon, Howard, Raj. Who al‘l s coming?(S01E03) 译作:— 我喜欢跟你们一起玩。 — 我们? — 对啊,你知道的 Sheldon Howard Raj 他们都 来吧? (2)— So, Leonard, how about it? — You know, Pennyis going through some stuff right now. (S01E08) 译作:— Leonard 怎么样? — 你知道 Penny 我们很乐意帮助你 但 Raj 现 在正面临很艰难的情况。 例 1 是属第二种 (信息共识),例 2 属第五种
二、You know 在字幕中的中译
字幕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在翻译的过程 中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不仅仅是将原文忠实的翻译 出 来 即 可 ,还 要 考 虑 句 子 字 数 、出 现 时 间 、前 后 照 应,以及中英在语序方面的差异等等问题。而 You know 的语用功能(如上文提及,有十种之多)又注定 了在其翻译活动中的灵活性相当大。[9]因此,当翻译 you know 时,除了考虑到其所起的作用外,还应根 据实际情况特殊对待。总的说来,在处理 you know 这种并无实际意义的话语标记语时,有以下三种处 理方法。
字幕组甚至直接在翻译须知中注明遇到 you know 直接省掉不译,但它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引出下文,还有很多其他的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语块研究述评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语块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bbc8a0340912a216147929b3.png)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语块研究述评摘要:近年来,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焦点,这对发现语块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对国内语块的研究进行综述。
文章指出,当前国内基于语料库的二语语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基于口语语料库,揭示口语语块的特点以及语块与口语水平的相关性;2)基于笔语语料库,揭示写作中语块的特点以及语块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语块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语块口语写作0 引言随着人们对词汇学习的重视,短语学(phraseology) 也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焦点。
语料库和相应技术的出现,使语块成为短语学研究的单位。
语块是融合“形式”和“功能”的综合体,能够体现出语义、句法及语用之间的关系。
对语块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的地道性、流利性和得体性。
目前,对语块进行的研究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1)语法学的方法;2)心理语言学的方法;3)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
[1]由于语料库可以为语言研究提供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材料,语料库语言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研究者也逐步从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转向语料库语言学等角度对语块进行研究。
1、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stics)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客观的描述,分析和研究的科学。
由于语料库语言学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数据,对语料库做系统而穷尽的观察和概括所得到结论对语言理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语块的界定和分类目前对语块(lexical chunk)无明确的定义,理论上对语块的定义、识别和分类还存在分歧,不同的语言学家们为了描述“语块”现象,从各自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出发创造和使用了多达57个术语。
nattinger &decarrico指出,词块是“介于词汇和句子之间的模式化短语”。
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探析
![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功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c26844f7ec4afe04a1df0a.png)
中 图分 类 号 : 1 H3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3 3 (0 1 1 — 10 0 17 — 2 1 2 1 )0 0 0 — 2
一
、
引言
ko n w?
话 语 标 记语 (i oremakr) 言 语 交 际 中 ds us res是 c 常见 的语 言 现象 , 话 者 为 实现 成 功言 语 交 际所 是说 采 用 的重 要 手 段 之 一 ,其 作 用 非 常 丰 富 。英 语 中
Blc we , 1 8 a k U 6. 9
划分分数的方式。 在他说出 hl w ym r 之前 , a - a a f k 很 明显停顿了一下 , 了不使 自己的话语 中断 , 为 他通 过 yuk o o nw这个话语标记语给 了自己一个时间上
的缓 冲 , 后找 到恰 当的表 达方式 。 而
[] m t, . r m t re n So e n 1 e K Pa acMa r i p kn I- " g i ks
td n u g M】 e ag ae【 .Nowa:Unp b 0 4 r y iu ,2 0 .
用, 能够调节人际关系, 降低威胁面子的力度 。r a Em n
能解释的, 因为它们不直接构成话语 的命题 内容或
基 本语 义, 所 编码 的是程 序意 义 , 制 约与 引 它们 通过
B h h ’ m c a pe n T xs S C :O .se s u h h p i i ea.(B - r S E 5 A 3)
导 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的理解, 来帮助听话人付出
三 、 语 结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CLEC语料库的研究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CLEC语料库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3318a6dd3383c4bb4cd25f.png)
语标记语的使用上 呈现出过度 、 滥用 的现象 , 具
有 口语 化 、 简单 化 的特 征 。C eg&Sefne hn t esn f
存于前言后语 、 划分说话单位的界标 , S,n , 如 Oad w a’ oe hts r 等。从语法角度看 , m 这些修饰语本 身没有多少语义 , 与句 子也无 多大关联 , 但从语 用和语篇角度看 , 它们 可以参 与语篇组织 、 唤起 听话者注意 、 表明说话者情感和态度0
第 1 卷第3 3 期
V0. 3. o 3 1 1 N .
文章编 号 :6 3—18 (0 10 06 O 17 3 7 2 1 )3— 37一 5
大 学 生 英 语 写作 中话 语 标 记 语 的使 用情 况
— — 一
项基 于 C E L C语 料 库 的研 究
陈 伟, 彭文鼎
( 定西师范高 等专科 学校 , 甘肃 定西 730 ) 400
2011年 7月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 l f h n a g i zuU i r t S c l c n e) o r e y n a h nv sy( o i i c a oS Jn ei aS e
J1 u.
2 1 O1
中图分 类号 : 33 H 1 文献标 志 码 : A 的异 同 , 发现 较 之 英 国大 学 生 , 国学 习者 在 话 中
话 语 标 记 语 ( i or re) 言语 交 际 ds us ma r 是 c e k 中常见 的一 种 语 言 现 象 ,cii 它定 义 为 依 Shfn把 r
用 话语 标 记语 的特 点 。
、
话语标 记语与英语 写作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00361deefdc8d376ee3248.png)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作者:姚晶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基金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语篇中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顺应性及模因性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2542076)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话语标记语是一组不具有真值,但起到连接语篇并对话语的理解起到制约、监控、引导作用的语用表达式。
Well与you know在隐性制约层面对话语的理解产生影响并对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口语语篇;隐性制约作者简介:姚晶(1981-),女,黑龙江汤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1一.引语话语标记语是一组不具有真值的表达式,分布于口语与书面语篇中,对话语理解以及交流起到一定的制约引导作用。
相对于书面语篇,话语标记语在口语中较为常见。
Schiffrin在她的专著《话语标记语》(1987)一书中,重点探讨了信息组织标记语oh(第四章)、回应标记语well(第五章)、话语连接词and, but, or(第六章)、因果标记语so和because(第七章)、时间标记语now和then(第八章)、信息与参与标记语y’know和I mean(第九章)。
well与you know两个话语标记语是较为典型地起到隐性语篇制约的表达方式。
二.well的隐性语用制约功能分析(1) A: Yes. you mean I can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and read it almost every day?Do you think ……B:Just to read and listen and speak. And after well …… we'll have have a great progress. You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will get apparent progress.例1中的“well”起到的是发话人对自己的话语信息的修正作用。
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
![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https://img.taocdn.com/s3/m/6dcaa7ebaa00b52acfc7ca34.png)
“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2013年6月1日至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楼一层会议室成功举行。
本次会议汇集了国内从事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的25位重要学者,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最新研究。
另有60多位代表旁听了研讨会,并充分参与研讨。
研讨会在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的总主题之下,按八个分主题(学习者话语分析、口头话语分析、话语与翻译、功能语法研究、话语研究与计算机技术、话语与认知、话语的社会语用视角、话语与短语学)展开研讨。
此次研讨会不设主旨发言,每名发言代表都面对全体成员,因此所有发言者有时间同与会代表进行充分讨论。
6月1日晚,彭宣维教授、梁茂成教授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四位博士生刘国兵、刘磊、吉洁、于涛,分别对可用于话语分析的语料库技术做了演示,收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所演示的语料库技术及工具包括:话语信息的机助手工标注(UAM CorpusTool、BFSU Qualitative Coder)、文本中语言特征的语篇分布统计(BFSU PowerConc、CQPweb)、多模态话语标注(ELAN、MMAX2)等。
2013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专题研讨会发言名单发言内容发言人开幕式王克非梁茂成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书面语体的多维度调查潘璠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的壳名词研究娄宝翠中国英语学习者词串使用的语用功能分析孙海燕语料库辅助的口语语篇分析何安平学习者英语口语“语块”研究甄凤超语料库方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运用陈新仁钱永红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和翻译英语语体特征的多维分析胡显耀《骆驼祥子》三种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黄立波经典英译文本核心概念的短语学分析李文中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构建任晓霏汉语记叙语篇中的小句结构——基于语料的功能语法研究李文丹中国大学生英汉口头叙事中的话语评价研究许家金评价范畴在英汉语中的分布研究彭宣维刘玉洁张冉冉张萌服务于话语分析的语料库技术演示(话语信息的机助手工标注、文本中语言特征的语篇分布统计、多模态话语标注等)彭宣维梁茂成刘国兵刘磊吉洁于涛跨体裁索引行自动分类技术研究梁茂成借助用户查询日志优化网络文本检索精度熊文新基于视频语料库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话语能力研究刘红艳语料库辅助的经济隐喻研究——以“泡沫”隐喻为例胡春雨汉语新闻话语中的季节隐喻研究马博森王荣斌隐喻研究的实证转向: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孙亚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身份:基于语料库的构式分析徐昉当代公共话语中的中小学教师形象研究:研究问题与设计徐浩中国语境中本土化英语的可理解度和可接受度研究高超语料库与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以话语标记语you know为例郑群语篇的形式化表示濮建忠学术语篇中常用句干的语篇策略及学科理念研究卫乃兴闭幕式李文中论文提要汇编(依发言先后)主题一:学习者话语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书面语体的多特征多维度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潘璠近二十年来,运用语料库对二语学习者书面语进行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都引起广泛关注,但绝大多数实证研究都属于微观研究,只侧重对学习者的某项语言特征进行调查,相较而言,语体特征在学习者英语研究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学习者语体特征依然缺乏系统的认识。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话语发射成分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话语发射成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b308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0.png)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话语发射成分研究胡海珠【摘要】话语发射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开始一段话语,是英语口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在英语口语教材中经常被删除.话语发射成分在使用中有自身的规律性,如词长分布、连用顺序、连用时的重心分布等,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为其研究提供了语料和数据基础.话语发射成分很多情况下是说话者试图达到语意连贯和表达精确的标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不应该被刻意避免.【期刊名称】《许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话语发射成分;语料库;特征;英语口语教学【作者】胡海珠【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8该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目前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所忽视的口语话语发射成分。
话语发射成分指的是那些用于话语之前、通过语音逗号(声音上短暂的停顿)与后面的话语片断分开、用于开始一段话语的成分,如well, you know, in other words and on the other hand 等。
它们在口语中出现得非常频繁,甚至已经成为口语的重要特征之一,起着组织话语结构、完成话语间形式和逻辑关系上的连接、帮助话题的进行和转换等作用。
在我们目前的口语教学中,这些成分并没有被充分重视。
在很多口语教材中,这些起着重要的交际功能的话语发射成分都被刻意地删除掉了。
我们把这些口语教材中被删去的话语发射成分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这些成分的总体使用特征,期待对我国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有所帮助。
国内外直接就话语发射成分的研究不很多,但是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如Quirk[1]和Van Dijk[2]提出的“话题转换标记”(topic shift markers)、Brown和Yule[3]的“话题边界标记”(topic boundary markers)和“填充语”(fillers)、Laurel J. Brinton[4]的“语用标记词”(pragmatic markers)、Hasselgren[5]的“小词”(Small-words)、Biber et al.[6]的“插入语”等。
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经济报道类话语中的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经济报道类话语中的语用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24206e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f.png)
2332019年50期总第490期ENGLISH ON CAMPUS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经济报道类话语中的语用功能文/张雅林前言在英语日常交流当中,有一系列的单词、词组以及短语会精彩出现在话语当中,如well、you know以及I mean。
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去掉的话,会发现,句子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发生改变的,但是仍然会改变话语传递到话语接收者的效果。
在英语当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的单词、词组以及短语叫作话语标记语。
一、经济报道的研究意义话语标记语在很多语言当中都普遍存在。
他们在英语交流当中也扮演也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话语分析以及语用学研究的关注点。
话语标记被很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分析过,虽然学者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话语标记语可以作为语境线索来提高交流者之间的认知共性,并以此来引导听话者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所以,对于了解对话以及话语来说,话语标记语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经济报刊类杂志,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被人们当作一种可靠且不可或缺的专业性经济类信息的来源。
当中的经济研究类文章也是金融以及经济的风向标。
因此,如何去解读这些文章当中的信息十分重要。
这些文章的作者经常会在其报道当中插入一些被采访者的回答以及对话,这些回答以及对话对于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读者如何去解读这些对话以及话语也很重要。
二、话语标记语“youknow”的研究意义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十分广泛。
戴炜栋、龚龙生以及束定芳(2000)也介绍过包括“you know”在内的一些话语标记语的主要用途,他们认为,“you know”是用于表达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信任的一个连接词,但其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然而,通过研究发现,“you know”有着除此之外更多的功能。
在不同的语境以及不同的语用环境中,其功能将会发生改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话语标记语,应该在特定的语境和当中去研究其语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能力主要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会语用能力 ,其中语用语言能力指理解和使用特定 话语的施为性的能力, 社会语用能力指说话者能根据宏观和微观社会因素 , 如交际方的年 龄、身份、关系和话题、场景等选择并运用适切话语的能力。( Thomas 1983: 92; Taguchi 2012: 75) 由于话语标记语存在很强的人际和社会意义 ,如何在特定场景中适切地使用话语标记语 与说话者的社会语用能力息息相关 。比如 like 做标记语时多用于青少年的群体认同和随意性 谈话,但若用在法庭等正式场合中则不合适 。( Andersen 2001) 3. 文献回顾及研究问题 虽然对 BNC 的二词搭配调查显示 you know 为本族语者最常使用的词块 ( Shin & Nation 2008) ,而且也有人主张将其纳入二语听说教材 ( 何安平、 徐曼菲 2003 ) ,但基于新西兰英语语 料库的调查显示该标记语的使用者多为低收入的中年男性 , 有 “令人反感 ” 的倾向 ( Stubbe & Holmes 1995) 。那么,对于 you know 的使用究竟是提倡还是限制呢 ? 从宏观社会因素看, 对于 you know 与年龄、 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关系说法不一。 Erman ( 2001) 指出,各个年龄段无明显差异 ,但青少年多用 you know 表达人际功能而成人倾向于 语篇组织。一些学者指出, 女性对该标记语的使用比男性更频繁 ( 如 stman 1981; Macaulay 2002) ,有学者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 如 Erman 1992) ,还有学者指出 you know 的使用没有性别 差异 ( 如 Holmes 1986; Freed & Greenwood 1996 ) 。 另外, 既有研究指出该标记语更多为低收入阶 层使用 ( Huspek 1989; Stubbe & Holmes 1995 ) , 也有研究证实其使用不存在阶层差异 ( Macaulay
主功能 子功能 ( 1) 填充 ( 2) 修补 文本功能 ( 3) 解释 ( 4) 引用 ( 5) 共有知识 人际功能 ( 6) 不确定 ( 7) 寻求认同 例句 ( 选自 BNC) Come on Jane. Advertise your business on,on,you know,on tape. You were abs you know you were er absolute Well it's a comedy,you know,like,a gangster who's trying to go straight,and apparently it's,it's hilarious make. he said to me,you know,do you mind if we do like eight till eleven o'clock as a wedding party Cos there's one at two,or three bus stops back,you know,by Lisa's an,by Lisa's house. You get a snippet of it on the back page of the Evening Times or something like that you know And then you've got all the outskirts around that,you know?
· 4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年
重要工具。结合语料库进行社会语用研究强调 3 个方面的研究要素: 1 ) 实证性 ( empiricity) ,口头言语行为不能是研究者自创, 而应该是观察得来。 只有真实的、 自然发生的语料 才是社会语用研究的对象, 应摈弃 “座椅式 ” 的研究范式。 2 ) 可对比性 ( contrastivity ) , 通过比较同一语言中其他变体,才能判断某些语言特征是不是为某一变体所独有 。3 ) 同质 可比性 ( comparativity) ,不同变体的语言材料需在宏观社会因素 ( 如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 等) 和微观社会因素 ( 如场景、 话题、 文体等 ) 上保持一致方可进行比较。 囿于自然话语 的不确定性,要找到理想的同质语料比较困难, 所以 “田野式 ” 或语料库方法往往可以满 足前两个要素,但是难以满足同质可比性的要求, 而 “实验室式 ” 的研究方法则能弥补这 一不足。所以,在社会语用研究中将语料库和 “实验室式 ” 的研究方法 ( 如角色扮演, 话 语填充任务, 访谈, 产出式问卷等 ) 相结合可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 Schneider 2012: 1029 ) 。 在具体操作中既可以将语料库中发现的语言特征放到 “实验室 ” 数据中进行验证, 也可以 将 “实验室” 数据呈现的特点放到语料库中进行检验 。 2. 话语标记语与社会语用能力 话语标记语主要指不依附于句法和语义结构, 具有人际和社会意义的口语小词。( Schiffrin 1987; Jucker & Smith 1998; Beeching 2002) 起初标记语被视为无意义的小词, 导致话语不流 畅,为 “言语垃圾” ( verbal garbage ) 。( Schourup 1985: 94; Cameron 2001: 114) 随着研究的不断 深入,标记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于本族语使用者来说,标记语可以反映说话者的礼貌程 度、社会身份、话语策略 ( Holmes 1990; Andersen 2001; Macaulay 2002 ) ; 对于学习者而言, 它们 与交际能力、 口语流利性和社会语用能力密切相关 ( Romero-Trillo 2002: 783; Hasselgren 2002:
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全面考察了话语标记语的宏观及微观社会语用特征 。研究显示,文体因素、 句法位置和认知阶段可能对标记语的使用频率和接受程度产生影响 。这一结果对如何习得并适切 地使用标记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语料库;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用; 话语标记语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722X ( 2014) 02004311 文章编号: 1002-
( Holmes 1986: 14; Erman 1992: 228; Macaulay 2002: 753 ) 。 中国大学生的语料取自 SWECCL 2. 0 ( 文秋芳等 2008) 中 2006 年的 Task 3 : 两位同学讨论暑期计划, 其中 A 主张做钟。该部分语料共 36 组对话, 总型符数为 20 887 词。 以同 样的话题和场景在英国进行实验 ,共收集到 22 组本科一、 二年级英国学生的对话, 总型符 数为 15 831 词。 表 1. you know 的人际和文本功能
2002) 。
从微观社会因素看,对于 you know 与话题、文体和谈话者亲疏度的关系也有不同说法 。
第2期
郑
群
语料库视角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45·
通常文体越随意,you know 就越多 ( stman 1981) ,但是定量分析显示 you know 在访谈中使用 频率比日常谈话中要高但没有显著差异 ( Fuller 2003) 。You know 更多地在朋友而非陌生人之 间使用 ( Jucker & Smith 1998: 197) ,但也有研究指出该标记语的使用因个人习惯和喜好而不 同,与关系亲疏无关 ( Fuller 2003) 。 变量的控制和语料的大小以及数据计算方式的不同都有可能导致上述研究结果的差异 。 在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中,尚缺乏将语料库与 “实验室 ” 方法结合的先例, 将个体数据和群 体数据相结合的研究也比较匮乏 。 为此, 本研究综合考察 BNC 的自然话语语料与中英大学 生角色扮演语料,分析 you know 的社会语用分布和特点,以期对外语学习和教学有所助益。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在 BNC 自然话语语料中, you know 在宏观社会因素 ( 性别、 年龄、 社会阶层 ) 上 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2) 在 BNC 自然话语语料中,you know 的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是否随宏观社会因素不同 而不同? 3) 在中英大学生角色扮演语料中,you know 的使用与微观社会因素 ( 话题、文体、 母 语背景、个体差异) 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4. 研究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部分来自 BNC ( 英国国家语料库 ) 中的自然话语, 其中大部分说话者都 有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地域和职业等信息。 由于 BNC 的编撰者按照从事的职业来划分 社会阶层,有不确定性,但为了方便数据统计,本研究采用同样的分类。为防止个体差异影 响组间差异,本研究对不同说话人所使用的标记语个数和话语总字数做了逐一统计 ,且将其 折合成每万词的出现频率,并采用 SPSS 的非参数检验计算组间差异。在 BNC 自然话语语料 中共抽取出 1 185 个不同的说话者, 没有提供的社会身份信息在下文表格中用 “未知 ” 表 示,该语料库总型符数为 4 233 962 词。 本研究 “实验室式” 材料选用同性别角色扮演,原因在于话题固定,为大学生所熟悉, 易于比较,而且同性别之间使用的话语标记语比不同性别之间使用的话语标记语可能要多
收稿日期: 2013-07-01; 本刊修订: 2013-12-3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话语标记语的社会语用研究 ” ( 11CY060) 作者信息: 郑 群 ( 1973- ) ,女,福建龙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 、 话语分析 mail: zhengqun@ ucas. ac. cn。 和社会语言学,E-
第 37 卷 第 2 期 2014 年 3 月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43·
语料库视角下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 —以话语标记语 you know 为例 郑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