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王凯【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
【概要】:人的幸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是现实生活世界。
马克思的幸福理论对当代人幸福感的异化也有重要作用。
【正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探索,在根本上说就是为现实的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为人的活动提供‘最高的支撑点’。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关注的乃是人本身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1】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什么
一、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幸福的主观性强调的是不同时代、阶级以及不同生活目标和理想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观,显示着幸福的个体性;幸福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人们需求的满足,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
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
首先,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体现,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
但幸福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承认幸福的主观性,是确立正确幸福观的前提。
但是,幸福的主观性不能脱离其客观性而存在。
其二,幸福的实现,要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幸福离不开人的主观体验。
但是,追求幸福的欲望本身不是幸福,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使追求幸福的主体欲望与客体结合,即通过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使欲望得到满足,才能获得幸福。
其三,随着实践的发展,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都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享受需要和生存需要的对立将逐步消失,“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
【2】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将极大地充实和扩展人类幸福的内涵,并提升人类幸福的质量。
二、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马克思以前的幸福观,往往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割裂或对立起来。
这些幸福尽管形形色色,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有两大类:一种是把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即为邪念,肉体的需要即为罪恶,必须加以压抑和禁止。
另一种是把幸福归纳为享乐主义,强调个人的物质享受,否定健康的精神生活。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完全是正当的,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违背人性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人的正常需要,绝不仅仅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需要,还包括满足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
人的自然需要主要指人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等等;人的社会需要包括人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发展需要等等;人的精神需要包括归属需要、认同需要、自尊需要等等。
所以,人的幸福不仅仅来自对自然需要的满足,也来自对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精神追求,即使达到自己的目标,这种幸福感也是苍白的,并且很快就会厌倦的。
如果一个社会
只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很贫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因为无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而难以维持和巩固。
三、幸福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范畴不仅包含着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劳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
劳动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劳动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展开的过程。
人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
人的需要不仅指向能够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而且指向生产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本身。
人的需要的满足,不能祈求神的安排,也不能靠大自然的恩赐,只能通过劳动改变世界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人们不仅通过劳动创造适合需要的对象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通过劳动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幸福。
四、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同社会的本质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幸福的个体性,决不意味着幸福是“个人的私事”。
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社会幸福。
个人幸福的真正实现,不仅有赖于彻底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且有赖于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不可分离,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
社会应当关心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幸福,并尽可能地为个人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个人要索取首先要有贡献,要想获得幸福,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幸福。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3】只有“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4】
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一、实践活动就是追求幸福的活动
现实生活世界是由实践活动创造和生成的人与世界功能性统一的整体。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创造其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活动。
“所谓价值不过就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那个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夜就是人的自身本质。
”【5】人的价值本性体现了人超越自然世界的强烈意识,要求人去实现超越现存状况的“幸福”。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是在实践挥动中展开和实现的。
实践是人独特的生存活动,是人最根本的创造自我价值的活动,是人特有的超越自我、追求幸福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了自然界,另一方面人在不断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断创造自我。
在这种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人实现了对自我的“扬弃”,摒弃、改造“旧我”,塑造“新我”,使之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幸福。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
”因此,现实生活世界对人来说是充满意义和获得真实幸福的世界。
二、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
“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做了如下规定,而正是在这些规定中显现出他所谓的现实生活世界作为人类幸福真实根基的理论内涵。
第一,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实生活世界时指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
他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前面,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实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对现实的描述会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
”【6】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可以通过经验确证的、直观的感性世界。
他指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7】在谈到历史,也是他的哲学的前提时,他这样写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
……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8】既然现实世界时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是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人都可以证明的,那么,“就应该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来考察和研究家庭,而不应该像通常在德国所做的那样,根据‘家庭的概念’来考察和研究家庭。
”【9】由此看来,马克思思想中的幸福并不脱离现实世界,而正是在现实世界中形成的,是通过实践的改造确立起来的。
第三,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结果。
他指出,人的感性世界并不是某种固有的、独立自存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因此,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
马克思进一步强调连这一理论对于整个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
”【10】也就是说,对感性事物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我们的感官,而应从其根源进行分析。
第四,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实生活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具有暂时性,都处于生成和死亡的不断变化之中。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由人的实践活动所确立的这个具有“属人性”的生活世界,是建立在一个不断运动的基础上的。
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即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致力于推翻现存的东西,改造现实世界。
因此,马克思理解的现实生活世界就是人类所生活的现实社会及一切交往活动。
这样的世界才是有意义的世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又反过来实现人的发展的世界,是能够使人体验到幸福的世界。
从上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谓的生活世界时一个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把现实生活世界作为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
在现实生活世界建立起来的幸福观,既克服了在自然界中单纯的物质感官享受,又克服了宗教神学中人类幸福受上帝的束缚。
马克思幸福观对当代人生活价值的启示
在当代,由于工业文明的发达,商业的发展,交流的扩大,经济利益的增多,使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人独立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物质财富的取得成为人们行动的主要目的,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在叔本华看来,人总是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在欲望未满足时,人固然处于痛苦之中,一旦欲望得到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
人类并没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中获得相应的幸福,焦虑和恐惧成为一种幸福的异化。
赵汀阳看来,人们幸福的失落不仅仅是环境因素的作用,还有很大一方面是我们“缺少幸福的能力”。
马克思的幸福观也对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定意义。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让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成为社会的普遍话题,也成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省会兴旺发达的象征。
对每一个人来说,追求幸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基本的正当的权利。
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什么事人生的真正幸福?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幸福?等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重新科学地理解幸福内涵和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奉献与索取的关
系;另一方面,要明确追求人生幸福并不等于单纯的物质感官享受,对幸福的追求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如果将人生幸福等同于感官快乐,就会迷失人生目标,这就与马克思的幸福理论相悖了。
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标的引导下,人对幸福的追求,才能获得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
【参考文献】:
【1】:杨耕、范燕宁、谭培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5】:高海清:《高海清哲学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