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注意点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53dad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8.png)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中,压缩语段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将长篇语段浓缩成简洁明了的短语段。
压缩语段需要具备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考查考生的表述能力。
命题范围包括筛选中心句、拟写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在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提炼,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的概括和压缩。
在高考题目中,也常出现压缩语段的考查。
例如,2000年春季高考题中,要求将279字的语言材料压缩至80个字以内和30个字以内的导语,考查考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在压缩文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首先,要有整体意识,不应该只关注一些细节而忽略整体结构。
其次,要注意文段的倾向性,尤其是在记叙描写类材料中,需要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
另外,我们需要学会结构解剖法,通过分析文段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思想内容。
最后,概括用语的表达要恰当通顺,不能出现表达不清的情况。
在阅读完材料之后,我们需要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所读内容。
为了使概括用语恰当,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概括用语应该能够涵盖整个材料的本质特性;其次,不同体裁的文章需要使用不同的概括用语,如议论文需要使用论述、批驳等动词,说明文需要使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而文学作品则常常使用记叙、描写、歌颂、揭露等动词,并且通常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部分;最后,用语应当简明,要求简洁、明确。
此外,在做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吃透题目的规定。
题目中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因为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思路,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找出层意和要点,设定题目角度,根据不同的要求去压缩内容。
概括要点主要涉及观点和态度,侧重于思想认识的概要;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和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主要侧重于内容的概要,需要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和程度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段压缩+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段压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15b8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d.png)
(4)答题注意规范。它包括三项内容: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 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对于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
二、新闻
语段压缩
全国卷Ⅰ
真题研练 把握方向
1.(2020·全国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答案 (示例)抗击新冠肺炎中,他们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但不平凡的义
举彰显了精神的伟大,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点拨关键
(1)选好角度,切中要害,从新闻的核心要素入手,透过现象 看本质。
(2)点评不能面面俱到,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点评或引导人 们向善,或给人以警醒,或引发人们深思。不可泛泛而谈,强词 夺理。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
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
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
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
1.记叙性语段——关键信息筛选法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军队宣传短片《家国与边关》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 环境中的边防军人,播映以来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与常见的军队 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飞机大 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 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在最具冲击力的自 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危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 者动容,产生尊崇之情。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 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 用贴近军人日常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以便更好地赢得社会的 认可。
《高考语文复习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
![《高考语文复习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6536e66a7cd184254b353580.png)
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五个关键词
记者从中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公司中联煤层气有 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 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仅根据最近 15年的统计, 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 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 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亿元。
【解析】最后一个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而“舍貌取神 ”又是这个句子的核心。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句子,找出“ 貌”“取”“神”三字的各自所指,就能轻易套牢其中的 两个关键词——“意象”、“美”,再抓住本段话题的中 心,找出本语段的话题对象——“书法”,另一关键词也
便找出来了。关键词:书法、意象、舍貌取神、美
(实战演练:2006广东卷)提取下面一段话的
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 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 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 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 味到其间所蕴舍的美。这也就是一些讲书法的文 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 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国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收到了数十封电子邮件积极参与
讨论。该条例要求新建住宅必须执行节能标准,并注重使
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要求审计政府办公楼的耗能情况,并 根据审计结果予以整改。
这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
“古籍”、“修复”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
考虑的。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
的处境不好,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 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例题: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 上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注意点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注意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231d35fad6195f312ba6fa.png)
压缩语段注意点压缩语段,属于能力考查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已从高考场上隐退两年,今年极有再现江湖的可能。
顾名思义,它就是将内容丰富的较长语段,按照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一两句话。
现代文阅读能力中的“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能力都与此有关。
要做好这类题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语段构成。
起始部分:一般提出话题或中心意思展开部分: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义结束部分:一般是归纳全文,呼应话题。
二、寻找语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是语段的核心,一般在开头和结尾。
主旨语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意思,具有极大的概括力。
例如《琐忆》一文中有这样两句:“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两句是全文的主旨句,可依据这两句,从鲁迅对敌能憎、对友能爱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
主旨句,有的完整,有的不够完整,阅读时要留心区分。
记叙文中的议论部分,往往和主旨相关,阅读时应多加留意。
三、寻找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语,归纳语义。
有的语段没有中心句,就需要找出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语,加以梳理、组合、归纳出中心语义。
哪些属于关键词呢?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上启下),前后照应的句子,语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表语意转折、递进、总结、指代、解释的词语。
四、单句主干提取法。
即找出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来做主语,然后看这个对象主要在做什么,怎么样,用来做谓语。
五、切分语段的层次,归纳各层次意思,梳理要点,组合成句。
分层: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出若干小层次勾要:画出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
概括:就是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大意。
综合:就是将各层大意归纳到一块。
这里面“分层”最关键。
六、筛除次要信息法。
主要信息是指那些符合语段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
次要信息是指评价性的、重复性的、示例性的、解释性的信息。
在筛除次要信息时,要特别提防并列信息的遗漏。
要特别注意语段中的分号和句号。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压缩语段](https://img.taocdn.com/s3/m/ec8be63b227916888486d770.png)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压缩语段[要点]①按照题目总体要求,比较检索聚焦重要语句;②按照题目字数要求,再次检索、加工,做出晓畅的回答。
“压缩语段”是高精度的阅读类题目。
一般完成“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阅读”题目,需要达到两个标准:要点完备、语言晓畅。
“压缩语段”还有字数限定。
因此在阅读类题目中有重要导引价值。
[例1·2004年天津卷·23]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48字)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
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
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
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
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
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参考答案]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题目总体要求“概括”的“主要内容”,即“重要信息”。
“主要”或“重要”与否,都是比较而言的。
句与句比较,检索。
语段共七句。
①钛合金优点;②为第①句举例,筛掉;③钛合金缺点;④解决缺点的方法;⑤方法的效果;⑥、⑦方法的余波,筛掉。
句内比较,检索。
①钛合金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其余都是原因);③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之后是举例);④德国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其余都是专业解说);⑤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降低了加工成本(其余都是专业解说)。
如是,得出“重要信息”:钛合金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
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
德国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
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降低了加工成本。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满分攻略,这一篇就够了!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满分攻略,这一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71c6b3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d.png)
⾼考语⽂压缩语段满分攻略,这⼀篇就够了!考查题型: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类)、议论类压缩、说明类压缩(含下定义类)、提取关键词类压缩。
选材特点:试题的选材新颖,往往与时代相关,体现时代特⾊。
试题素材,⼀般是社会上刚刚发⽣的事情,刚刚出现的⼀种现象。
如2019年全国三卷“第 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记叙类压缩(含新闻类和寓⾔类)记叙类题⽬,故事性较强,以报道、叙述或介绍⼀件事或⼀个⼈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其主要信息进⾏概括表达。
主要题型:⼀是新闻类压缩,⼆是寓⾔类压缩。
阅读时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物、事件、过程和结果,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什么⼈⼲了什么事,怎么⼲的,有什么结果”;要揣摩语段有⼏个情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
最后根据字数要求,对这些信息做适当的调整。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拟写⼀句话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拟写导语,概括消息要点等。
新闻作为⼀种以叙事为主的⽂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界常⽤的记叙⽂的六要素是⼀致的。
教材把它们概括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种说法就是:⼈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过程。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句话,就是⼀句通俗易懂的句⼦:某⼈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1.拟写⼀句话新闻[例1] (天津⾼考)根据下⾯这段⽂字提供的信息,拟⼀条⼀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3分)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楼构成巨⼤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经济中⼼和世界港⼝⼤都市的包容与开放。
津塔⾼336.9⽶,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中国传统的折纸风帆造型,是现代建筑科技与中国⽂化元素的有机融合。
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 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 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4a7b8bc8d376eeaeaa31f0.png)
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要突破这个难点,考生应掌握“三个技法”和“三个注意”:1.三个技法。
“三个技法”即摘取法、分层法和复合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先把语段中的关键词勾画并摘取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将其连缀起来。
这种方法适合于要求宽泛的题目。
“分层法”是压缩语段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其次,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将主要信息连缀成句。
“复合法”是一种根据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归纳的压缩方法,常用于并列语段。
2.三个注意。
第一,压缩语段题,其答案切勿超过限定字数,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选主舍次;第二,压缩后的答案不能缺少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第三,对于包含多个语段的题目,确定答案后一定要对照语段和题目要求检查一下,看自己所写的答案是否丢掉了某个语段中的关键信息。
1.根据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充一句话,使文段语意完整,15个字以内。
黄庭坚被贬后多有感慨,写下了这样两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黄庭坚二十多岁及第登科的时候,巴结他的人很多,每天高朋满座,大鱼大肉。
但是当他被贬他乡的时候,所有曾经巴结他的人都离他而去。
所以,从他的身上我们要吸取一些教训,我们要记住:。
【答案】示例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坠志【解析】本题属议论性语段压缩题。
压缩语段题严格说来是一种“微写作”,它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最符合题意”的内容。
对于本题来说,有一定的解题难度。
这道题与一般的压缩语段题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的“内涵”,还压缩语段试题的评分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归纳和提取文段的主要信息;二是要符合所限定的字数,超过字数要酌情扣分。
要求考生关注材料的“外延”。
“所有曾经巴结他的人都离他而去”之前的文字是将黄庭坚的前后(得意时、失意时)遭际做对比,我们总结出的教训可以是针对黄庭坚的,也可以是针对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压缩语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5364e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c.png)
考点解读【怎么考?】
“紧缩语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新闻类语段紧缩,如拟写新闻标题、拟写一句话新闻、 拟写新闻导语、概括新闻要点; (2)概括内容要点,如分层概括、逐段概括、分条概括等; (3)下定义,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 (4)提取关键词,从材料原文中提取关键词。
提示: 1、下定义必须是单句; 2、基本上采用“……是……”的情势。
概念揭示:被定义概念 = 种概念 + 属概念
三、下定义
(二)方法提示
1、确定句子的主干,找到属概念。 2、分层挑选有效信息,找出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差异。 3、合理整合信息,按序组成一个单句。 下定义必须用单句情势,把前面挑选出来的有效信息按照时间、空 间、逻辑等合理顺序加在属概念前面作定语。从格式上说,还可以使 用“……就是……”的格式。 4、特别注意:下定义时不能用比喻、否定句、描述句、举例、分 类等,要抓住本质特征这一要点。
参考答案:开放时代、爱国主义、理性、深沉
四、提取关键词
(三)补充练习 3.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
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 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 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 成本的关键。
二、概括内容要点
句子间关系小结
1、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 为……”、“既然……就(那么)……”等。 2、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还、又 )……”、“别说……就连……”、“尚且……何况……”等。 3、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任凭)……都(也)……”、“只要…… 就……”、“只有……才……”等。 4、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不过……”“…… 可是……”、“……然而……”等。 5、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使、倘若、要是)……就……、即使(就 是、尽管、就算、哪怕)……也…… 6、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一边……一边……、既……又……、一面……一面、 既……也……、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新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满分技巧汇总
![新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满分技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543c6771fe910ef02df827.png)
新高考语文「压缩语段」满分技巧汇总类型一:下定义这种压缩题型是结合有关材料,给某个术语下定义,以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答题模板】被定义的概念(种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种差)+大概念(属概念)。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步骤一: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
如要给“笔”下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
步骤二: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笔”的本质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
步骤三:连接“小”与“‘特’加‘大’”,以“被下定义概念=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根据上面例子,“笔”的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类型二:拟写类0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
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做出内容提要等。
【答题策略】拟写新闻标题5注意(1)注意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2)注意一语破的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拟写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
因为标题下有具体内容,故只要求有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或单位或事物)+事件。
并且还应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
有时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等手法。
(3)注意旗帜鲜明标题要是非明确,爱憎鲜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
(4)注意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事实以外,还要关注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感染中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引用等)。
(5)注意字数限制拟写一句话新闻的题目大都有字数限制——不超过××字。
高考语文_专题0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疑难突破)(解析版)
![高考语文_专题0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疑难突破)(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86d4e6eefdc8d377ee3273.png)
专题3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廷伸至西欧。
【解析】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语段压缩应试技巧
![高考语文——语段压缩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3778a11fad6195f312ba68a.png)
高考语文——语段压缩应试技巧一、两个“审读”,明确方向1.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必须保留的内容、压缩的形式和字数要求做题以前必须注意以下事项:例如: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
(40字内)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几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级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本题要求写一个单句,所以要阅读四则材料,筛选出可作为单句主干的信息来,材料一可以概括筛选出“某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内容即可作为主干。
然后概括提炼作为修饰成分的主要信息,材料二可以概括出“交通便利”,材料三可以概括出“景色优美”,材料四可以概括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另外明确“40字内”的字数限制,在此限制下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某市[主语]是[谓语](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定语])名城[宾语中心语]2.审读所给材料,掌握文体特点以及主要信息在压缩语段的题目中,把握文段的主要信息十分重要,而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信息特点也不相同:(1)记叙性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2)议论性材料——中心论点、论据、结论等;(3)说明性材料——对象、范围、特征等。
例如: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5个字)据《北京商报》报道,继高铁、动车等列车采用实名制售票后,自2012年起,北京、南京等地将把火车票实名制推广到全部列车。
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旅客列车都将实行实名制购票验票乘车制度。
铁路部门发布消息,自2012年起,旅客(免费乘车的儿童及持儿童票乘车的儿童除外)购买车票均须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持车票及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乘车。
【解析】审读文段材料可知,这是一段记叙性材料,其主要信息包括时间、事件和地点等。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压缩语段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92151bad02de80d5d84021.png)
(三)拟写导语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 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 闻的特殊格式。
标准新闻导语主要包括: ①为消息写导语,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
点、主体、事件特征、原因、结果等。 ②按“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的顺序连词成句。
答案:日前熊猫集团否认收购阿尔卡特(时间:“日前”1分;对象:“熊 猫集团”1分;事件:“否认收购阿尔卡特”2分)
(二)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 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 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 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 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
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新闻的结构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
1、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
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 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 要等。一般说来标题较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 要有人物和事件两个必备要素,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 点。
题型二: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答题格式为:……是……。可以套用如下公式来回答: 被定义的概念(种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种差) +大概念(属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有别于他物特 征)的社会关系(隶属概念)。
二、下定义—— 格式:被定义概念=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语段注意点压缩语段,属于能力考查题,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已从高考场上隐退两年,今年极有再现江湖的可能。
顾名思义,它就是将内容丰富的较长语段,按照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一两句话。
现代文阅读能力中的“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能力都与此有关。
要做好这类题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语段构成。
起始部分:一般提出话题或中心意思展开部分:展开话题,叙述主要语义结束部分:一般是归纳全文,呼应话题。
二、寻找语段的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是语段的核心,一般在开头和结尾。
主旨语句直接揭示作品的中心意思,具有极大的概括力。
例如《琐忆》一文中有这样两句:“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两句是全文的主旨句,可依据这两句,从鲁迅对敌能憎、对友能爱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
主旨句,有的完整,有的不够完整,阅读时要留心区分。
记叙文中的议论部分,往往和主旨相关,阅读时应多加留意。
三、寻找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语,归纳语义。
有的语段没有中心句,就需要找出关键性或概括性的词语,加以梳理、组合、归纳出中心语义。
哪些属于关键词呢?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上启下),前后照应的句子,语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表语意转折、递进、总结、指代、解释的词语。
四、单句主干提取法。
即找出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来做主语,然后看这个对象主要在做什么,怎么样,用来做谓语。
五、切分语段的层次,归纳各层次意思,梳理要点,组合成句。
分层:将原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出若干小层次勾要:画出每一层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
概括:就是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出每层大意。
综合:就是将各层大意归纳到一块。
这里面“分层”最关键。
六、筛除次要信息法。
主要信息是指那些符合语段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
次要信息是指评价性的、重复性的、示例性的、解释性的信息。
在筛除次要信息时,要特别提防并列信息的遗漏。
要特别注意语段中的分号和句号。
七、记叙类语段例如: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的一段报道。
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2001年全国高考题)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1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解题思路:压缩语段题材料以消息为多。
消息,亦即新闻,是对那些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所作的报道。
上段文字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记叙为主,属于记叙文。
可运用“剔除枝叶法”进行压缩。
文章的中心事件就是主干,其余为枝叶。
如果题目对压缩的内容另有要求,那么,把要求压缩的内容当成主干更合适一些。
本段材料中心事件显然就是“地宫开启过程”,内容自然不仅仅如此,它还涉及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发现。
按照题目要求,不是写“地宫开启过程”的就是枝叶。
全段共8句话。
第①句话是交待“开始发掘”的时间,显然还不属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应属枝叶。
第②句话写到了第一步行动,“将地宫洞口的巨石移开”,应属主干。
第③句话写的是巨石移开后的“发现”,应属枝叶。
第④⑤两句话是写对盖板的处理,是行动过程,应属主干。
第⑥句类似第③句话,是写“发现”,应属枝叶。
第⑦⑧两句话是写“撬开盖板”“打开地宫口”是“开启过程”的最后一环,应属主干。
②④⑤⑦⑧五句话就是保留内容。
为使答案保持在35个字以内,再用“剔除枝叶法”对这几句话进行压缩、整合,结合题目要求“舍去”具体时间,便可得以下答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八、说明类语段例如: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个字)。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
地面文物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无法实施。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古遗址的事情时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解题思路:以上是说明类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结构分明,层次清晰。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即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再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目要求。
本段共三句话,“与此同时”前后说明的内容明显有别,前面是说文物数量及发掘情况,后面是说文物遭破坏、盗掘情况,故可以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中又分别从“地下文物”和“地面文物”两方面作了介绍,理应包括两个要点,“地下文物”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尚需概括,由于所有数据都呈现一种对比状况,501对42,128.7对4.85,显然是突出“文物发掘进度缓慢”。
“地面文物”情形简单得多,可用“剔除枝叶法”概括,即“搬迁无法实施”。
第二层只要剔去枝叶、稍加整合就可得出“(文物)破坏、盗掘现象严重”这一要点。
于是,这段话要点可以概括为:(地下)文物发掘进度缓慢;(地上)文物搬迁无法实施;破坏、盗掘现象严重。
九、议论类语段例如:压缩下列语段的内容(不超过60个字)。
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的处理方法,或表现的风格,或题材的选择等等,而主要在于绘画者所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画家的笔力的壮阔或者纤细,手法的概括或者具体,以及他对细节的爱好或者排斥等等,来判断他是否伟大。
如果他能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操,那么,不管他用了上面的哪种手法,他都同样是伟大的。
解题思路:这是个议论类语段,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点。
对这类语段宜采用“寻找关键句”法。
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该段话的内容,否则,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当改造、整合。
读完一遍一般都能明白议论的话题,即语段的首句提示的: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怎样的?首句里的“并不在于……”显然是为了引出“主要在于……”这一观点;第二句显然又是为了引出第二个观点即第三句话。
找到了“主要在于……”“如果……同样是伟大的。
”这关键的两句话,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伟大的艺术与平庸的艺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目标是否崇高,能否向世人揭示出高尚的事物或激发起高尚的情操。
再举几个例子:例1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1999年高考试题26题)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22个字)解题思路:从思维能力看,此题测试的是对语言材料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从语文表达技巧看:此题检测的是对关键信息准确辨析,恰当筛选,正确组合的能力。
寻找新闻五要素:1、看考题所给的材料,没有内容上的总括,但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与电信收费标准...... 邮资...... ”可见:陈述对象为:电信费、邮资2、二者干什么呢?“调整”“结构性调整”。
显然事件为“调价”。
3、再看附加条件,“附加条件”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即是条件的限制,又是答题角度的暗示。
此题的“附加条件”是“价格的变动状况”。
诸多数据用22个字不可能一一列举。
综合其中具体的数据看:价格有升有降。
即为事件的结果。
4、新闻常采用一句话的主谓陈述形式,可概括为“电信费、邮资调价、有升有降”5、同时注意新闻的“时效性”。
时间为“ 3 月 1 日起”应安在状语位置。
答案:电信费、邮资、3 月 1 日起调价、价格有升有降。
或 3 月 1 日起、邮资上调、电信费有升有降例2下面是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请筛选最重要的材料,用简明的语句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
(最重要的材料不能遗漏,不超过100字)(1)爱因斯坦1921年发现了光电效应,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2)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
(3)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
(4)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5)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 1955年去世。
(6)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激动地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7)爱因斯坦是一位可以和牛顿媲美的科学家。
(8)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量子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解题思路:(2)(6)(8)同在介绍其成就,有重复性的内容,其中,(2)比(6)(8)更准确、更直接、更简明,取(2)舍(6)(8);(4)(7)皆为评价,而(4)更符合爱因斯坦的情况。
所以答案为: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相对论。
相对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1921年他因发现光电效应,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例3概括下列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
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
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
解题思路:材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接受知识方面,在保持记忆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并列的所以答案应该是:人在接受知识、保持记忆方面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
例4概括下列材料所显示出的结论。
人均耕地:美国117亩,印度33亩,世界平均水平22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目前为135亩。
解题思路:要特别注意文中的分号,它暗示文中有两层并列意思:一是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这是一种横向比较;一是现在与解放时相比,这是一种纵向比较。
所以答案应该是:中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