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 C系列铁塔设计参数
国家电网5C系列铁塔设计全参数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500kV C方案方案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组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设计条件 (2)2.1 气象条件 (2)2.2 导地线型式 (2)第三章杆塔规划 (3)第四章绝缘配合 (5)第五章塔头布置 (5)第六章杆塔优化 (7)第七章荷载及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设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方案特点 .. (18)第一章概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500kV典型设计模块C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导线为4XLGJ-630/45的单回路铁塔,按平地和山区分别规划设计。
平地直线塔设计了一套猫头塔和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山区直线塔设计了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为干字型铁塔。
平地铁塔按平腿设计,山区铁塔按全方位长短腿设计。
全部铁塔共25个。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以下规程、规范:《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第二章设计条件2.1气象条件本模块气象条件及组合见下表:2.2导地线型式本次线路典型设计采用的导线按照国标《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1179-83选取,根据2005年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精神500kV典型设计模块C导线型号选用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选用铝包钢绞线JLB4-150。
导线和地线的参数如下表:第三章杆塔规划为使典型设计塔型规划更加合理,我们对以往我院设计的一些50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水平档距、垂直档距、垂直档距系数、转角度数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杆塔规划。
铁塔识图和构造规定
a.自立式杆塔命名规则
回路数代号 功能代号
设计条件代号 外形代号 构件类型代号
序列号
b.拉线式杆塔命名规则
结构型式代号
构件类型代号
设计条件代号
序列号
示例:ZBVC3010A11——表 示回路数为单回路,功能 为直线塔、外形为酒杯形、 绝缘子串中项及边相分别 为V串和I串、接腿为长短 腿、基本风速为30m/s、设 计冰厚为10mm、采用A类导 线、海拔1类、序列号为1 的单回路直线酒杯塔。
三、一般规定 7、构件标志
螺栓采用大写的“M”表示,规格、长度
均在节点附近表示,如:M20×45,表
示螺栓直径为20mm,长度为45mm。
螺栓在构件端头标识螺栓的数量、规
格、长度,同一位置有不同规格的螺
6.8
栓时,应分别标注,具体见图和图例。
6.8
8.8
四、图纸内容 1、总图(ZM22猫头—01)
铁塔识图和构造规定
一、杆塔的分类 1、按照塔头型分类:
一、杆塔的分类 2、按用途分类:
悬垂型杆塔 耐张直线杆塔 耐张终端杆塔 耐张转角杆塔 跨越杆塔 换位杆塔
一、杆塔的分类 2、按用途分类:
悬垂型杆塔
一、杆塔的分类 2、按用途分类:
耐张直线杆塔
一、杆塔的分类 2、按用途分类:
耐张终端杆塔
五、角钢肢和螺栓方向
1、横担上下平面斜材:角钢肢向中心
2、塔身正、侧面交叉斜材 :
外贴——肢向上; 里贴——肢向上。
五、角钢肢和螺栓方向
3、隔面:角钢肢向中心
4、横担正面辅助材:斜向的肢向上,竖向的肢向中心; 横担平面上的辅助材:一般肢向中心,非对称的顺线路
P-第26章 2C3速查表
第26章 220kV输电线路2C3模块杆塔基础通用设计2C3-ZB1子模块26.4基础根开和基础作用力26.4.1 2C3-ZB1子模块(1)概述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2C3模块的ZB1塔型,为直线塔型;适用的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的平地、丘陵和山地,共有10个基础。
(2)基础根开2C3-ZB1铁塔的根开尺寸表26.4.1-1(3)基础作用力2C3-ZB1铁塔的基础作用力见表26.4.1-2(kN)呼高(m)Tmax Tx Ty Nmax Nx Ny 18278 25 27 336 31 32 21283 25 27 345 31 32 24286 28 28 353 35 33 27290 31 28 360 39 3530 292 31 28 367 39 3533 294 31 28 372 39 3536 296 31 28 378 39 35 (4)基础工程量速查表呼高(m)基础根开(mm)地脚螺栓根开(mm)地脚螺栓规格(Q235)正面根开侧面根开正面根开侧面根开18 3905 3905 200 200 4M27 21 4415 4415 200 200 4M27 24 4915 4915 200 200 4M27 27 5425 5425 200 200 4M27 30 5935 5935 200 200 4M27 33 6445 6445 200 200 4M27 36 6955 6955 200 200 4M27表26.4.1-3 2C3-ZB1-18~36基础工程量速查表:序号地质条件底板宽度(不含垫层)(m)基础埋深(含垫层)(m)2C3-ZB1-18~36土壤类别承载力(kPa) 上拔角地下水位(m)螺栓(kg) 钢材(kg) C20(m³)C15(m³)1 粉土稍密,粘土软塑90 10 1.5 2.5 2.9 92.80 590.10 21.41 0.432 粉土稍密,粘土软塑90 103 2.4 2.7 92.80 552.20 19.46 0.433 粘土,中等塑性100 15 2 2.4 2.6 92.80 537.80 19.20 0.434 粘土,中等塑性100 15 3 2.4 2.5 92.80 523.40 18.18 0.435 粘土,中等塑性100 15 无 2.4 2.5 92.80 523.40 18.18 0.436 粘土,可塑120 20 2 2.4 2.3 92.80 485.90 17.66 0.437 粘土,可塑120 20 3 2.4 2.2 92.80 471.50 17.41 0.438 粘土,可塑120 20 无 2.4 2.2 92.80 471.50 17.41 0.439 坚土,硬塑120~140 20 3 2.3 2.3 92.80 485.90 16.42 0.4310 坚土,硬塑120~140 20 无 2.3 2.3 92.80 485.90 16.42 0.432C3-ZB2子模块26.4.2 2C3-ZB2子模块(1)概述本模块为对应国网通用设计杆塔2C3模块的ZB2塔型,为直线塔型;适用的地基土为粉土、粘土(包括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的平地、丘陵和山地,共有10个基础。
(220kV)国家电网典型设计铁塔使用条件
序 模 号 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杆塔 名称 2A-DJ 2A-J1 2A-J2 2A-J3 2A-J4 2A-JC1 2A-JC2 2A-JC3 2A-JC4 2A-ZB1 2A-ZB2 2A-ZB3 2A-ZM1 2A-ZM2 2A-ZM3 2A-ZMC1 2A-ZMC2 2A-ZMC3 2A-ZMC4 2B-DJ 2B-DJC 2B-J1 2B-J2 2B-J3 2B-J4 2B-JC1 2B-JC2 2B-JC3 2B-JC4 2B-ZB1 2B-ZB2 2B-ZB3 2B-ZB4 回 设计 转角 路 风速 范围 数 回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单 m/s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度(°) 0~60 0~20 20~40 40~60 60~90 0~20 20~40 40~60 60~90 0 0 0 0 0 0 0 0 0 0 0~60 0~60 0~20 20~40 40~60 60~90 0~20 20~40 40~60 60~90 0 0 0 0 呼高 范围 计算 高度 导 KV值 线 参 数 地 线 参 数 档 水 平 米(m) 350 450 450 450 450 500 500 500 500 350 410 500 350 410 500 380 480 600 850 100/350 100/350 200/250 200/250 200/250 200/250 200/350 200/350 200/350 200/350 350 410 500 450 垂 直 米(m) 500 550 550 550 550 800 800 800 800 450 550 650 450 550 650 600 800 1000 1200 180/420 150/500 180/420 180/420 180/420 180/420 160/640 160/640 160/640 160/640 450 550 700 600 距 代 表 米(m) 100/25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350 350 400 350 350 400 400 400 450 450 100/300 100/25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250/500 400 400 400 400 最大使用张力及不平衡张力 %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40 40 40 40 最大使用张力及不平衡张 型 号 力 kN %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JLB40-150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7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30.206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50 50 50 50 象 条 件 气 温 覆冰 年平 最低 安装 最高 最大 均 mm ℃ ℃ ℃ ℃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5 5 -30 -10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15 -10 -5 40 15 kN 18-27 27 / 2×LGJ-400/35 39.482 18-27 27 / 2×LGJ-400/35 39.482 18-27 27 / 2×LGJ-400/35 39.482 18-27 27 / 2×LGJ-400/35 39.482 18-27 27 / 2×LGJ-400/35 39.482 18-30 30 / 2×LGJ-400/35 39.482 18-30 30 / 2×LGJ-400/35 39.482 18-30 30 / 2×LGJ-400/35 39.482 18-30 30 / 2×LGJ-400/35 39.482 18-30 27 0.85 2×LGJ-400/35 39.482 21-36 33 0.75 2×LGJ-400/35 39.482 24-42 39 0.65 2×LGJ-400/35 39.482 18-30 27 0.85 2×LGJ-400/35 39.482 21-36 33 0.75 2×LGJ-400/35 39.482 24-42 39 0.65 2×LGJ-400/35 39.482 21-30 27 0.8 2×LGJ-400/35 39.482 21-36 30 0.7 2×LGJ-400/35 39.482 24-42 36 0.6 2×LGJ-400/35 39.482 24-51 39 0.5 2×LGJ-400/35 39.482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21-30 30 / 2×LGJ-400/50 46.871 21-30 30 / 2×LGJ-400/50 46.871 21-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0 30 / 2×LGJ-400/50 46.871 18-36 30 0.85 2×LGJ-400/50 46.871 21-45 39 0.75 2×LGJ-400/50 46.871 30-45 39 0.65 2×LGJ-400/50 46.871 45-51 51 0.7 2×LGJ-400/50 46.871
国家电网5C系列铁塔设计参数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500kV C方案方案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组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地线型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杆塔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绝缘配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塔头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杆塔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荷载及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设计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方案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概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500kV典型设计模块C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导线为4XLGJ-630/45的单回路铁塔,按平地和山区分别规划设计。
平地直线塔设计了一套猫头塔和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山区直线塔设计了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为干字型铁塔。
平地铁塔按平腿设计,山区铁塔按全方位长短腿设计。
全部铁塔共25个。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以下规程、规范:《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第二章设计条件2.1气象条件本模块气象条件及组合见下表:2.2导地线型式本次线路典型设计采用的导线按照国标《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1179-83选取,根据2005年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精神500kV典型设计模块C导线型号选用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选用铝包钢绞线JLB4-150。
国网800KV直流铁塔技术规范-角钢塔
国网800KV直流铁塔技术规范-角钢塔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项目名称:向家坝-上海±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铁塔(包21)技术协议买方:国网直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设计方: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卖方:绍兴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时间:2008年12月21日地点:北京目录(一)通用技术规范 (1)1总则 (1)1.1一般规定 (1)1.2卖方应提供的资格文件 (2)1.3工作范围 (2)1.4标准和规范 (2)1.5必须提交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4)1.6交货 (5)(二)专用技术规范 (1)2铁塔加工技术要求和性能参数 (1)2.1概述 (1)2.2技术要求和性能参数 (1)2.3螺栓与防卸螺栓 (8)2.4其它技术说明 (9)2.5产品质量合格证 (9)2.6标志、包装、运输 (9)2.7工厂检验和监造 (10)2.8目的站检验 (10)2.9现场检验 (10)2.10技术服务 (10)2.11质量保证 (11)附录A 供货业绩 (12)附录B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2)附录C 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12)附录D 零部件、焊接件检测抽样方案 (13)附录E 输电杆塔Q420高强钢焊接及热加工技术规程 (14)附录H ±800kV 及以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一)通用技术规范1总则1.1一般规定1.1.1卖方应仔细阅读本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卖方提供的铁塔制造技术规范应符合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1.1.2卖方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书或等同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1.1.3对卖方的资质要求见招标文件商务部分。
1.1.4本规范书提出了有关本工程使用铁塔的图纸放样、原材料采购、铁塔构件加工、铁塔试组装、质量检验、包装及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应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塔型单基重量
15 18 27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9 12 15 18 2403.9 2811.2 4553.6 1832.2 2222.9 2651.9 3072.3 1927.0 2332.9 2770.0 3201.2 2524.8 3094.5 3657.2 4383.2 2362.4 2905.0 3880.6 4232.4 2699.8 3264.0 4047.7 4803.1 2984.7 3640.1 4396.2 5235.9 4320.9 4957.6 5788.2 6443.4 4578.3 5295.7 6082.1 6770.8
设计单位
西北电力设计院
18
7722
110ZS3
上字型直线塔
单回
LGJ-240
GJ-50
西北电力设计院
19
7723
110ZS4
上字型直线塔
单回
LGJ-240
GJ-50
西北电力设计院
20
7724
110ZSX
上字型拉线直线塔
单回
LGJ-240
GJ-50
湖北省电力设计院
21
7725
110ZM
猫头型直线塔
单回
35kV~220kV送电线路通用型铁塔设计统计表
序号 产品代号 名称代号 一 35、60kV线路常用塔型
1 772 3560ZS2
铁塔形状
上字型直线塔
回路数
单回
导线型号
输电线路铁塔
输电线路铁塔输电线路塔是支持高压或超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导线和避雷线的构筑物。
类型根据在线路上的位置、作用及受力情况分类如表:还可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线路回路数、导线及避雷线的布置方式、材料及结构形式来确定塔的名称,例如:220千伏单回路导线水平排列的门型耐张跨越塔。
常见的悬垂型塔或耐张型塔如图。
500千伏台山电厂至香山输变电工程的崖门大跨越钢管塔,该塔位于新会区西江崖门边,在两岸各建一高塔,两座高塔跨越距离2.5公里,塔高215.5米,所用钢管直径达1.58米,单塔重1650吨。
常见的悬垂型塔或耐张型塔, 崖门大跨越钢管塔塔的尺寸和档距须满足电路要求:导线与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其他架空线路之间,导线与导线、导线与避雷线之间,均应保持必要的最小安全距离。
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及使用双避雷线时两根避雷线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应满足有关规定。
荷载输电线路塔主要承受风荷载、冰荷载、线拉力、恒荷载、安装或检修时的人员及工具重以及断线、地震作用等荷载。
设计时应考虑这些荷载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合理组合,恒荷载包括塔、线、金具、绝缘子的重量及线的角度合力、顺线不平衡张力等。
断线荷载在考虑断线根数(一般不考虑同时断导线及避雷线)、断线张力的大小及断线时的气象条件等方面,各国均有不同的规定。
结构计算塔一般均简化为静态进行分析,对于风、断线、地震等动荷载,通常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乘以风振系数、断线冲击系数、地震力反应系数来考虑动力作用。
输电线路塔的内力计算,与塔式结构和桅式结构相同,但须考虑下列两个问题:①导线风荷载对塔的作用。
由于导线的支点间距较大(一般为200~800米)而横向摆动的周期较长(一般为5秒左右),故应考虑风沿导线的不均匀分布及导线对塔的动力效应。
20世纪60年代初,许多国家的电力部门曾用实际的试验线路来测定导线在大风作用下的最大响应,并据此制订了实用计算法,其中有的已纳入本国的规程,但是由于受地形、测量仪器的精度、分析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实用计算方法还不能精确反映出真实情况。
国家电网典设资料全
杆塔通用设计说明输电线路杆塔通用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完成了500kV及以下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通用设计,2006年后,又增补了紧凑型、同塔多回等模块。
随后,钢管塔和75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相继开展。
2008年冰灾后,随着新的输电线路设计相关标准、规的修编和颁布,为进一步深化基建标准化建设,2009年国网公司基建部组织开展110(66)~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工作。
杆塔通用设计共包含69个模块,231个子模块,2761种塔型,其中:1000kV线路钢管塔包括10GA~10GC共计3个模块,43种塔型,均为双回路塔型。
750kV线路包含7A~7D、7GA和7GB,共计6个模块,14个子模块,192种塔型。
其中,单回路角钢塔116种塔型,双回路角钢塔60种塔型,双回路钢管塔铁塔15种塔型。
500kV线路包括5A~5F、5H~5I、5GT、5JA~5JB、5K和5Z,共计13个模块,41个子模块,590种塔型。
其中,单回路角钢塔111种塔型,双回路角钢塔323种塔型,交流单回路紧凑型角钢塔27种塔型,交流双回路紧凑型角钢塔9种塔型,交流四回路角钢塔15个塔型,直流双极角钢塔50个塔型,双回路钢管塔7种塔型,四回路钢管塔48种塔型。
330kV线路包括3A~3E和3H~3I,共计7个模块,20个子模块,329种塔型。
其中,单回路160种塔型,双回路169种塔型。
220kV线路包括2A~2F、2H~2K和2GT,共计11个模块,56个子模块,878种塔型。
其中,单回路角钢塔377种塔型,双回路角钢塔460种塔型,同塔四回路角钢塔23种塔型,四回路钢管塔8种塔型,六回路钢管塔10种塔型。
110kV线路包括1A~1F、1H~1I、1X、1GGA~1GGF和1GGH,共计16个模块,85个子模块,566种塔型。
其中,单回路角钢塔184种塔型,双回路... . .角钢塔260种塔型,四回路角钢塔21种塔型,单回路钢管杆32种塔型,双回路钢管杆48种塔型,四回路钢管杆21种塔型。
输电铁塔分段设计标准是什么
输电铁塔分段设计标准是什么输电铁塔分段设计标准是指在输电线路中,将铁塔的整体高度分为多个段落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满足安全、经济和施工要求的设计准则。
首先,输电铁塔分段设计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跨越的地形和空间要求等因素进行计算和确认。
一般而言,输电铁塔可分为基础段、角塔段、直线塔段和绝缘子串段等。
基础段:铁塔的基础段需要承受铁塔自身的重力和外部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
基础段的设计标准包括:确定基础底座的尺寸和形状,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角塔段:角塔一般用于输电线路转弯、转角或交叉等部位,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走向和空间。
角塔段的设计标准包括:确定角塔的高度、角度和尺寸,使其满足电力线路的转角要求,同时兼顾与其他类型铁塔的连接。
直线塔段:直线塔是输电线路中最常见的铁塔类型,用于输电线路直线段的支撑。
直线塔段的设计标准包括:确定直线塔的高度和尺寸,使其能够承受输电线路的重量和风压等外部荷载,并满足相应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绝缘子串段:绝缘子串用于支撑输电线路的导线,防止电流通过铁塔流入地面。
绝缘子串段的设计标准包括:确定绝缘子串的数量、间距和安装位置,使其能够承受导线的张力和外部荷载,并满足绝缘和防雷要求。
除了以上分段设计标准,输电铁塔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综合要求。
例如,要考虑铁塔的耐腐蚀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防护措施;要考虑铁塔的防震性能,降低地震等外部因素对铁塔的影响;要考虑铁塔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便于日后的检修和改造。
总之,输电铁塔分段设计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输电线路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材料、结构、施工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铁塔的强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相匹配,确保设计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输配电线路工程网)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正式版)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组2006年06月18日目录一.图纸幅面尺寸 (2)二.图标与工程名 (2)三.图纸内容 (4)四.铁塔构造 (5)五.图面一般规定 (11)六.常用图型式 (14)七.螺栓、角钉、垫圈规格表 (16)八.工艺符号说明 (17)九.塔脚板型式 (18)十.插入式基础型式 (19)十一.铁塔加工统一说明 (19)一、图纸幅面尺寸注1、建议尽量不采用0#图纸;2、1#、2#、3#图不宜加宽,可按(长边/8)的倍数加长,最长不超过1931mm;3、4#、5#图不得加长和加宽,5#图用于手册;4、选用图纸幅面时,同册图纸宜以一种规格的图幅为主,尽可能不要大小图幅混用。
二、图标与工程名1.图标图标采用以下两种形式:(样本见图框的DWG文件)图 2.1 大图标格式图 2.2 小图标格式图标统一放在图纸右下角。
设计院签署设计、校核、审核和批准,制图公司签署制图和校核。
校核栏内设计院签署在前,制图公司签署在后。
2.结构图册及塔名5A-ZM1 ZM1直线塔总图及材料汇总表5A-J1 J1转角塔结构图5A-ZBC1 ZBC1直线塔(长短腿)结构图5D-SZ1 SZ1双回路直线塔结构图5D-SJ1 SJ1双回路转角塔结构图5D-SZC1 SZC1双回路直线塔(长短腿) 结构图3.工程名: 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4.图纸名称:5A-ZBC1直线塔地线支架结构图①5A-ZBC1直线塔中导横担结构图②5A-ZBC1直线塔边导横担架结构图③5A-ZBC1直线塔上曲臂结构图④5A-ZBC1直线塔下曲臂结构图⑤5A-ZBC1直线塔塔身结构图⑥5A-ZBC1直线塔腿部结构图⑦5D-SZ1双回路直线塔地线支架结构图①5D-SZ1双回路直线塔上导横担结构图②5D-SZ1双回路直线塔中导横担结构图③5D-SZ1双回路直线塔下导横担结构图④5D-SZ1双回路直线塔塔身结构图⑤5.图纸目录:图纸目录采用A4号图纸,格式如图2.3所示。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技术要求汇总(2010年8月简洁版)
项目 气温 t(℃) 风速 v(m/s) 冰厚 b(mm)
条件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覆冰 基本风速 安装情况 平均气温 雷电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5
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的风速按《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 路设计规范》(GB50545)中的详细规定进行取值,其他工况的风速不 必按导线高度进行折算,按该规范中规定取值即可。跨越塔的雷电过 电压风速与相应Ⅰ~Ⅳ型直线塔的雷电过电压风速取一致。
2
基建〔2008〕1 号)
3
第二篇 设计说明一、概述 结 Nhomakorabea新的规范和要求,制定《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杆塔设计主
要原则》,包括设计气象条件、铁塔系列、导地线规格、绝缘子串、 间隙圆图、防雷保护、塔头布置、联塔金具、杆塔荷载、高强钢等部 分,对 110kV、220kV、330kV、500kV 部分修订、改进和补充, 750kV 模块部分、钢管塔模块部分的设计工作同期展开。
与以前的通用设计不同,本次修订按照公司“统一组织、统筹规 划、把握关键、系统全面、重在应用”的原则,发挥各网省公司的积 极性,充分借鉴已有的成果,应用已经颁布执行的新版设计标准,应 用“两型三新”、全寿命周期设计竞赛成果,应用大截面导线、同塔多 回、高强钢等新技术、新材料。
为了满足通用设计成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公司基 建部颁布制定了《110~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主要设计原则 及模块划分和编号》(附件 1)和《110~500kV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 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附件 2),本导则是在此基础上,针对通用设 计杆塔模块的修订而制定的。 二、设计依据 2.1 主要规程规范
4
力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会议讨论、协商决定。由于时间较短、编者水 平有限,错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二、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法
C线路施工说明书2011.09
220kV新型材料站至C系列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书2011年9月济南批准:审核:专业工程师:校核:编写:卷册总目录第一卷第一册总图部分第一卷第二册杆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第二卷第一册导线曲线及金具部分第二卷第二册地线曲线及金具部分第三卷第一册钢管塔加工图第三卷第二册钢管塔基础图说明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设计范围1.3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4 工程概况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2章线路路径2.1进出线说明2.2 路径第3章机电部分3 1 气象条件3.2 导线及地线3.3 导、地线防振3.4 间隔棒及其安装3.5 绝缘、防雷及接地3.6 导线相序及换位3.7 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3.8 初伸长处理3.9 跳线安装3.10 孤立档架线说明3.11 对交叉跨越物的处理3.12 金具使用说明3.13 施工注意事项3.14 其他第4章杆塔及基础4.1 杆塔4.2 基础4.3.原材料4.4 防腐、防盗及防松4.5 施工注意事项第5章通信影响及防护5.1 设计原则及依据5.2 综合屏蔽系数5.3 通信影响及防护5.4 施工说明及注意事项附表:附表1 铁塔数量一览表附表2 机电材料一览表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1公司提供的路径及平面1.2 设计范围1.2.1本工程设计包括以下两部分:(1)从新型材料站220kV出线架构起至三公司C系列220kV电源挂线点。
1.2.2 本工程对邻近通信线的影响计算和保护设计;1.3 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3.1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1.3.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1.3.3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GB6830-861.3.4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1.3.5 《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DL5033-941.3.6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1.3.7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1.3.8 《电力系统污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 152-20061.3.9 《架空电力线、变电站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3-901.3.10 其他相关的规程、规范1.4 工程概况1.4.1 线路额定电压:220kV。
国网通用设计模块说明书(52GT1)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通用设计修订[5/2GT1]子模块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2010年10月1.1 5/2GT1子模块1.1.1 5/2GT1子模块说明(1)概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钢管塔通用设计的要求,河南院负责输电线路钢管塔通用设计模块之5/2GT1模块(2×500/2×220kV四回路)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铁塔适用于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27m/s、导线500kV 部分为4×LGJ-630/45、220kV部分为2×LGJ-630/45,地线JLB20A-150,按平地规划设计。
500kV部分按垂直排列三层鼓型布置,220kV部分按倒三角排列布置,全部采用V型串。
该模块共有8种塔型,分别为SSZ1、SSZ2、SSZ3、SSJ1、SSJ2、SSJ3、SSJ4和SSFJ。
(2)气象条件5/2GT1子模块的气象条件见表20.1-1。
(3)导地线型号及参数5/2GT1子模块的导地线型号及参数见表20.1-2。
设计使用时导地线的保证拉断力为计算拉断力的95%。
设计用导线安全系数2.5,平均运行张力取保证拉断力的25%;地线安全系数4.5,平均运行张力取保证拉断力的25%。
(4)绝缘配置悬垂串按“V”型布置,500kV V型悬垂串按合成绝缘子长4950mm、220kV V型悬垂串按合成绝缘子长2750mm,爬电比距≥3.2cm/kV。
(5)联塔金具联塔金具采用LT-32S。
地线悬垂串的第一金具为UB-10型挂板。
1.1.3 5/2GT1- SSZ1塔设计条件表(1)设计条件5/2GT1-SSZ2塔的导线型号及张力、使用条件、荷载见表20.1-3~20.1-5。
表20.1-3 导线型号及张力平荷载为下相值。
表中为导线覆冰厚度,地线覆冰厚度较导线增加5mm。
(2)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5/2GT1-SSZ1塔的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见表3.1-21~表3.1-22。
国家电网5E系列铁塔设计参数
500kV部分 E 模块5E-SZ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2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3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 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J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 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2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 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3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4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DJ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C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C2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C3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ZC4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C1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C2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C3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500kV部分 E 模块5E-SJC4塔一、设计条件1、导线型号及张力2、使用条件3、荷重表单位:N二、根开尺寸及基础作用力1、根开尺寸2、基础作用力单位:kN。
国家电网C系列铁塔设计参数
国家电网C系列铁塔设计参数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500kV C方案方案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组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500kV典型设计模块C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导线为4XLGJ-630/45的单回路铁塔,按平地和山区分别规划设计。
平地直线塔设计了一套猫头塔和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山区直线塔设计了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为干字型铁塔。
平地铁塔按平腿设计,山区铁塔按全方位长短腿设计。
全部铁塔共25个。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以下规程、规范:《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第二章设计条件2.1气象条件2.2导地线型式本次线路典型设计采用的导线按照国标《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1179-83选取,根据2005年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精神500kV典型设计模块C导线型号选用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选用铝包钢绞线JLB4-150。
导线和地线第三章杆塔规划为使典型设计塔型规划更加合理,我们对以往我院设计的一些50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水平档距、垂直档距、垂直档距系数、转角度数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杆塔规划。
第四章绝缘配合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子片数根据不同的污秽等级,采用不同的片数和型式,即I、II级污区基本片数采用28片160kN、26片210kN绝缘子,III级污区采用180kN、240kN合成绝缘子;在确定塔头尺寸时,还考虑线路的地形因素(即下倾△f)的影响。
输电线路铁塔型号编制规则
输电线路铁塔型号编制规则输电线路铁塔型号编制规则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型号编制规则GB 2695—81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2年2⽉1⽇实施中华⼈民共和国电⼒⼯业部提出鞍⼭铁塔⼚铁塔研究所起草本标准适⽤于输电线路铁塔产品型号编制。
本标准所指的型号系以名称代号表达。
对通⽤设计或标准设计铁塔产品代号编制规则,由主管设计部门另⾏规定。
1 铁塔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型号中的⽤途、型式、组⽴⽅式⽤汉语拼⾳字母表⽰;电压等级及设计序号⽤阿拉伯数字表⽰。
1.1 表⽰铁塔⽤途分类的代号Z——直线线塔ZJ------直线转⾓塔N——耐张塔 .J——转⾓塔.F——分⽀塔 .K——跨越塔.H——换位塔 .1.2 表⽰铁塔外形或导线、避雷线布置型式的代号S——上字型 .C——叉⾻型.M——猫头型 .Yu ——鱼叉型.V—— V.字型J——三⾓型 .G——⼲字型.Y——⽺⾓型 .Q——桥型 .B——酒杯.型Me——门型 .Gu——⿎型 .S Z——正伞型.T——⽥字型 .W——王字型 .1.3 表⽰铁塔组⽴⽅式的代号L——拉线式⾃⽴式可不表⽰。
1.4 表⽰线路电压的代号按电压等级分为:35、110、220、330、500、750(千伏)等。
5、按线路回路分为:双回路(S)、单回路(不表⽰)1.5 表⽰设计序号的代号1、2、3、..表⽰同类型号由1开始的设计序号。
2 铁塔产品型号的表⽰⽅法2.1 铁塔产品型号表⽰⽰例如下:铁塔产品型号表⽰⽰例:2.2 在⼀般正式公⽂、技术⽂件中书写型号时必须⽤全名,⼯⼚为了⽣产上的⽅便,可以⽤缩写的简称。
附录型式的名称、代号命名规范注:⾃本标准实施之⽇起,原⽔利电⼒部基建司发下的《送电线路铁塔通⽤设计制图要求》“附录四铁塔名称代号”作废。
在野外看铁塔如何判别线路的电压等级⼤体的⽅法数绝缘⼦⽚数:海拔1000⽶以下悬垂:35KV的4⽚、110的7⽚、220的13⽚、330的17⽚、500的25⽚。
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ICS27.100P62备案号:J17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egulation of design for tower and polestructures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主编部门:西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4-27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本规定是根据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对《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 94—1990的修订。
本规定较修订前的标准有以下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1) 适用范围由(35~500)kV改为(110~500)kV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并明确通信杆塔设计可参照采用。
(2) 修订中纳入了以往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3) 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与SDGJ 94—1990技术规定基本衔接的条件下,与国内的其他有关土建标准相协调。
(4) 对SDGJ 94—1990技术规定的部分条文作了删改,增加了部分新条文。
本规定发布之日起代替SDGJ 94—1990。
本规定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和附录G均为标准的附录。
本规定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主编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本规定参编单位: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何尧章、魏顺炎、罗命达、李正、曹健勋、翁炳华、李喜来、唐国安、吴骁、郭跃明、梁政平、秦益芬。
本规定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总则4 术语和符号5 荷载6 材料7 基本规定8 构件计算及断面选择9 连接计算10 构造要求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镀锌钢绞线规格及强度标准值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双杆受力分配表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桁架内力分析简化表附录D (标准的附录) 铁塔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附录E (标准的附录) 等直径钢管起振临界风速V cr曲线附录F (标准的附录) 环形截面混凝土电杆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附录G (标准的附录) 用词和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范围1.0.1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的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的设计,通信杆塔设计可参照采用。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第一部分总论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第一部分总论第一部分总论1 概述标准设计V1.0继续采用模块化思路;整体框架分层级,使体系结构更加清晰,应用更为方便。
模块的数量根据已制定的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编制深度较2011年版有所突破,其主要特点包括:1) 杆塔模块库进一步完善,达到使标准模块覆盖率逐年提高的应用效果;2) 整体框架设置四层,设计深度逐层加深,不同设计阶段选择应用不同层级或其组合的设计成果;3) 模块深度达到施工图设计,实现杆塔施工图与司令图的一一对应,使标准设计能统一、规范、直接应用于施工图阶段。
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的总体原则为智能、高效、可靠、绿色,其设计思路主要包括:1)严格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规程、规范及国家有关强制性条文,符合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及反事故措施等要求;2)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特点,贯彻绿色设计理念,运用先进设计手段,力求安全、经济、智能、高效,体现标准设计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并融入企业文化内涵,凸显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特征;3)采用模块化结构进行设计,对影响杆塔设计的因素进行组合,形成不同设计条件的模块。
实际使用中,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模块;4)杆塔设计标准化,统一设计依据、设计流程,统一材料属性、型钢规格,统一运行设施构造要求。
2 设计范围本版标准设计主要是对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基建项目所需的110kV、220kV和500kV三个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杆塔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工作。
由于大跨越工程有其特殊性,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做”,故不在标准设计的范围。
考虑到110kV和220kV在城区线路部分沿绿化带走线需采用钢管杆,标准设计除传统的空间立体桁架式铁塔外,还包含部分110kV、220kV的钢管杆。
杆塔标准设计深度达到G3层杆塔结构图,满足施工图阶段的要求。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 将2011版标准设计已完成的大部分模块的司令图深化为施工图;2) 完成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所需新增模块的司令图和施工图设计。
(第二卷)南网B、C气象区使用杆塔12.5 总论
第八卷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第一篇总论第1章总论1.1设计依据1.1.1设计依据性文件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1.2设计内容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
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材质、导线截面、气象、回1路数、杆塔型式等条件的组合,设计出一套系列化的标准设计杆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500kV C方案方案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组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概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500kV典型设计模块C的设计工作。
该模块为海拔1000m以内、设计风速30m/s、导线为4XLGJ-630/45的单回路铁塔,按平地和山区分别规划设计。
平地直线塔设计了一套猫头塔和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山区直线塔设计了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为干字型铁塔。
平地铁塔按平腿设计,山区铁塔按全方位长短腿设计。
全部铁塔共25个。
本次典型设计采用以下规程、规范:《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第二章设计条件2.1气象条件本模块气象条件及组合见下表:2.2导地线型式本次线路典型设计采用的导线按照国标《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GB1179-83选取,根据2005年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工作会议》精神500kV典型设计模块C导线型号选用LGJ-630/45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选用铝包钢绞线JLB4-150。
导线和地线的参数如下表:第三章杆塔规划为使典型设计塔型规划更加合理,我们对以往我院设计的一些500kV送电线路工程的水平档距、垂直档距、垂直档距系数、转角度数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杆塔规划。
模块C平地塔型规划表模块C山区塔型规划表第四章绝缘配合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子片数根据不同的污秽等级,采用不同的片数和型式,即I、II级污区基本片数采用28片160kN、26片210kN绝缘子,III级污区采用180kN、240kN合成绝缘子;在确定塔头尺寸时,还考虑线路的地形因素(即下倾△f)的影响。
主要绝缘子串型式、片数、长度见下表:绝缘子串型式、片数、长度空气间隙塔头空气间隙考虑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外过电压和带电作业情况。
本段线路经过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空气间隙取值见下表:空气间隙第五章塔头布置塔头布置规划的猫头塔和酒杯塔设计条件,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杆件受力合理,传力路径清析,兼顾美观”为原则。
1) 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按小于10o考虑。
2) 导地线之间水平位移不小于;3) 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4) 水平排列的酒杯塔中相采用“V”串,其“V”型串的夹角为:I 型塔取85°、II型塔取90°、III型塔取100°、IV型塔取110°(山区),90°(平地);V型塔取90°(山区)。
5) 在进行铁塔外形布置时的结构裕度对应于角钢准线选取,塔身部为300mm,其余部位200mm。
6)塔头规划时,摇摆角最大风速不均匀系数取,设计时按校核。
根据以上原则,规划的典型猫头塔和酒杯塔塔头如下:猫头塔地线支架采用悬臂结构猫头塔以往地线支架采用三角形支架,杆件数量多,节点处理复杂,地线支架较重。
本次典设在满足地线对导线保护角小于10度酒杯塔上、下曲臂长度的比值,不仅决定塔头的形状和导线线间距离的大小,更影响上下曲臂的受力,本模块经优化比较后,上下曲臂长度比值~之间,铁塔受力最合理。
变化相协调,使主材受力均匀。
塔身坡度越大,主材受力越小、基础作用力也越小,但斜材长度和辅助材长度增加,且可能使结构布置复杂化;反之,主材受力加大、基础作用力也加大,但斜材长度减小。
下表以5C-ZB1为例,列表说明坡度及根开于塔重的关系。
从上表看出,5C-ZB1在坡度为、根开7000时,铁塔重量最轻。
依照此方法,本次典设其余铁塔根据每个塔的荷载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使铁塔主、斜材受力合理,铁塔更轻。
除以上三点主要优化设计外,本次典设铁塔在计算时对主、斜材的节间长度、支撑型式,辅助材的布置,隔面设置的位置及型式等进行了优化。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设计,使本典设铁塔外形美观、结构安全合理、铁塔重量较轻。
第六章荷载及工况组合荷载所有直线塔均考虑锚线条件,安装荷载按照2倍起吊考虑。
荷载组合满足《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的相关要求。
山区耐张塔考虑一侧上拔、另侧下压的情况,其上拔垂直荷载按照设计垂直档距中的负垂直档距值计算;平地耐张塔不考虑上拔情况,垂直荷载按照3:7分配。
耐张塔代表档距的取值范围为300m~600m,按照最严重情况组合。
地线不平衡张力直线塔取50%,转角塔取80%;直线塔断线张力取最大使用张力的15%、20%、25%。
工况组合直线塔工况工况1:90度大风,Gmax工况2:60度大风,Gmax工况3:45度大风,Gmax工况4:0度大风,Gmax工况5:90度大风,Gmin工况6:60度大风,Gmin工况7:45度大风,Gmin工况8:0度大风,Gmin工况9:覆冰,90度风,Gmax工况10:二倍吊装右地线工况11:二倍吊装中导线工况12:二倍吊装左导线工况13:二倍吊装右导线工况14:左地线正锚工况15:左地线已锚,右地线正锚工况16:地线已锚,中导线正锚(“V”点锚线)工况17:地线、中导已锚,左导线正锚(“V”点锚线)工况18:地线、左、中导已锚,右导线正锚(“V”点锚线)工况19:右地已架,左地线前侧已锚,后侧正挂(用于OPGW开断情况)工况20:地线已锚,中导线正锚(“I”点锚线)工况21:地线、中导已锚,左导线正锚(“I”点锚线)工况22:地线、左、中导已锚,右导线正锚(“I”点锚线)工况23:断左地线,Gmax工况24:断右地线,Gmax工况25:断中导线,Gmax工况26:断左导线,Gmax工况27:断中导线,Gmin工况28:断左导线,Gmin耐张转角塔工况工况1:90度大风,最大转角,两侧大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90度大风,最大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4:90度大风,最大转角,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5:90度反向大风,最大转角,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6:90度大风,角度分级I,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7:90度大风,角度分级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8:90度反向大风,角度分级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9:90度大风,角度分级II,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0:90度大风,角度分级I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1:90度反向大风,角度分级I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2:90度大风,最小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3:90度大风,最小转角,前侧下压(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4:90度大风,最小转角,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6:覆冰,90度风,最大转角,两侧大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 工况17:覆冰,90度风,最大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8:覆冰,90度风,最大转角,前侧下压(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19:覆冰,90度风,最大转角,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0:覆冰,90度风,角度分级I,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1:覆冰,90度风,角度分级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2:覆冰,90度风,角度分级II,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3:覆冰,90度风,角度分级II,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4:覆冰,90度风,最小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5:覆冰,90度风,最小转角,前侧下压(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6:覆冰,90度风,最小转角,前侧为0(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兼基础作用力计算)工况27:低温,最大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工况28:低温,最大转角,前侧下压(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工况29:低温,最小转角,前侧大张力,后侧小张力工况30:低温,最小转角,前侧下压(大张力),后侧上拔(小张力) 工况31:90度风,最大转角,二倍吊装跳线(中间吊装)工况32:90度风,最大转角,二倍吊装跳线(单侧吊装)工况33:90度风,最大转角,左地线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34:90度风,最大转角,左地线已锚,右地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35: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已锚,中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 工况36: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中导已锚,右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37: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中导已锚,左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38: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中、左导已锚,右导正锚(锚线) 工况39:90度风,最小转角,左地线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40:90度风,最小转角,左地线已锚,右地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41:90度风,最小转角,地线已锚,中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 工况42:90度风,最小转角,地线、中导已锚,右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43:90度风,最小转角,地线、中导已锚,左导正锚,其余未锚(锚线)工况44:90度风,最小转角,地线、中、左导已锚,右导正锚(锚线) 工况45:90度风,最大转角,后侧已锚,左地线前侧正牵,其余未架(锚兼牵)工况46:90度风,最大转角,后侧已锚,左地已架,右地前侧正牵,其余未架(锚兼牵)工况47: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已架,导线后侧已锚,中导前侧正牵,其余未架(锚兼牵)工况48: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中导已架,边导线后侧已锚,左导前侧正牵,其余未架(锚兼牵)工况49:90度风,最大转角,地线、中导、左导已架,右导后侧已锚、前侧正牵,其余未架(锚兼牵)工况50:断左地线,最大转角,全下压工况51:断右地线,最大转角,全下压工况52:断右中导线,最大转角,全下压工况53:断左中导线,最大转角,全下压工况54:断左右导线,最大转角,全下压工况55:断左地线,最小转角,全下压工况56:断右地线,最小转角,全下压工况57:断右中导线,最小转角,全下压工况58:断左中导线,最小转角,全下压工况59:断左右导线,最小转角,全下压第七章单线图第八章方案特点该模块适用于海拔高度≤1000m地区铁塔按平地和山区分别规划设计:平地:直线塔分别规划一套猫头塔和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规划一套干字型塔;山区:直线塔规划一套中相V串的酒杯塔;耐张塔规划一套干字型塔;按此规划后,铁塔的种类较多,终勘定位更方便灵活,线路综合指标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