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上册教材参考答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教材参考答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教材第2~3页(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提示:(1)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了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教材第3~4页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例如,我在暑假里去了首都北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还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这让我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材第5页(1)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提示:(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身份。
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我们的不同身份。
(2)结合自身实际说明即可。
例如,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或者阿姨等)您好,我是您的侄子(或者外甥等)小轩,欢迎您到我们家做客,我经常听爸爸说起你们小时候的趣事。
同学的父母:叔叔(或者阿姨)您好,我是您儿子(女儿)的同学小轩,我们在学校里是很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
教材第6页(1)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2)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3)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示:(1)略。
(2)答案具有开放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部编)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教案1.1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
年级:初一主备教师:授课老师:
章节名称(课题)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
计划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周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活动三】根据情境介绍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情境一:做客同学家,向同学的奶奶介绍自己。
(业缘关系)
情境二:到姑姑家玩,向姑姑的朋友介绍自己。
(血缘关系)
情境三:在国外碰到两个说新疆土话的帅哥(美女)。
(地缘关系)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
需要我们献计献策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作业
待定
教学反思
2019年8月9日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校园生活OR社会生活?请你来选择
Q:和校园生活相比较,你更喜欢社会生活还是校园生活?为什么?
生:略(社会生活的好,或者不好)
师:走进社会,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可能也会发现一些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2.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我与社会(教学设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系列(部编版)
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单元素养目标
【2022新课标】
道德修养: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初步具备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服务社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具有奉献精神、担当精神;
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
1.知道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2.明确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从而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
4.培养全面、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我与社会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社会关系的丰富性。
2.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3.感受社会给个人带来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4.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培养亲社会的能力,提高全面地、客观地、联系地分析社会的能力。
5.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心、了解、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培养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情感,塑造健康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实施第一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活动情境,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知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
重点难点认识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使学生理解参与社会生活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引导学生理解“我”是社会的一分子,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的身份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每个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本框建议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介绍】【新课导入】随着我们的不断成长,我们的生活圈在不断扩大,从家庭、学校慢慢到社会。
社会生活内容丰富,社会交往形式多种多样,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是我们成长的课堂,我们在其中学习、锻炼、发展。
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引言,并讲述鲁滨孙的故事。
教师提问:“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但为什么鲁滨孙能够脱离人类社会,在孤岛上生存28年?他靠的是什么?(提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鲁滨孙能在孤岛上生存28年,除了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还有火枪等工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课件新人教版
材料解读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你的四种身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 题的能力,难度一般。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同一个 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身份,那是因为人的身份 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第(2)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运用能力,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知识拓展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分 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最 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活 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 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 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 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 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 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生动、丰富的社会生 活。
2.知道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懂得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人的成长是不 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
难点知识: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亲社会 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与社会
要点梳理
1.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
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 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 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 丽多彩。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课件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 戚、爸爸的同时、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 别应该怎样介绍?
『提示』
(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 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2)向从未见过的长辈介绍自己:我是××的儿子; 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 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我是您的孩子××的同学; 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我是学校××班级的学生。
同事
同学
除了以上的几种主要社会关系,还可以 根据其他标准怎么划分社会关系?
关键点拨
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示』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拓展空间
(1)在社会中,我们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
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 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 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 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 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 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关键点拨
社会关系的含义
『提示』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 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二、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
2021/12/8
第一页,共二十五页。
一、感受社会(shèhuì)生活
• 小明的一天:
• 清晨(qīngchén)被闹钟叫醒→迅速穿衣洗漱→吃早 餐→骑自行车上学→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
放学路上去商店买了新学期需要的钢笔→吃饭时
看了新闻联播→做作业→睡觉
思考: 观察小明的一天,说说他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哪 些联系? 结合以上场景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wǒ men)可以通过 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在021/参12/8 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老师(lǎoshī)的暑期见闻分享:“最小志愿者”
2021/12陕/8 西绥德抗洪“最小志愿者”累瘫在救灾(jiù 现 zāi)
场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男孩名叫胡智博,今年12岁,刚刚小学毕业。7月 26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他动员 母亲一起加入救援大军,帮助灾区人民搬运大米、矿泉 水、方便面等救灾物品。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
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随着身 体的成长、智力的发育、能力的提 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 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 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 (shè qū)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 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 之分忧。
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从7月28日开始,胡智博忙碌的身影就出 现在救灾现场的各个角落。一个个“小网”无限地延伸,组成了社会的“大网”。人的身份 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B
Image
12/8/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bù tón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1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一、内容简介作为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
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
本单元以“走进社会生活”为主题,有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向的考虑,意在明确走进、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必经之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社会因人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而产生和存在,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而社会是个人的成长课堂,是人由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必要条件。
基于这种理性认识,引导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互联网开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络社会的公民。
为了更好地引领初中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本单元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怎样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问题,如不良信息诱惑、沉迷网络、网络安全等,进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守法、理性、负责的信息化时代的公民。
二、主要观点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期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并由此获得相应的身份。
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社会是中学生的成长课堂,青少年应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努力在关心、融入、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为人类的文化传播和科技创络安全、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
青少年学生要充分感受网络技术的发展,树立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同时应该在网络生活中把握自我,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做网络的主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活动三】根据情境介绍自己
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情境一:做客同学家,向同学的奶奶介绍自己。
(业缘关系)
情境二:到姑姑家玩,向姑姑的朋友介绍自己。
(血缘关系)
情境三:在国外碰到两个说新疆土话的帅哥(美女)。
(地缘关系)
章节名称(课题)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计划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周 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活动一】说说你的暑假生活:
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暑假生活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在暑假,你有哪些不同于学校的生活经历。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和大家分享。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在暑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交融。
讲解新课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一、感受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
需要我们献计献策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作业 Nhomakorabea待定
教学反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二】校园生活OR社会生活?请你来选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一课《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1、当前年龄的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入。
2、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现阶段认清自己所涉及和需处理的各种社会关系,认清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核心
素养
教学目标
文化
基础
能够理解人的社会关系,形成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的的能力,能够更深刻感受和认识社会生活,培养关于社会生活的人文底蕴;正确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坚持自己是社会一员的正确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科学精神,培养亲社会行为。
生:喜欢
师:我也喜欢看,记得某本小说里边有个环节,主角修仙失败转世重修,轮回十次。在第十世会转世为书生,读书开悟成仙,主角读万本书后却没有任何成仙的迹象,随后受高人指点,行万里路,白日飞升。请问:为什么书生读万本书后还要行万里路?
生:为了感受世间万象。
师: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所以我们要主动去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去学习、成长,在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发展。我们投身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成熟的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
自主
发展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能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认识和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进一步明确自己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热爱社会,健康生活。
社会
参与
帮助学生培养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的人;能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创新意识的去观察社会现象,创新的去认识和处理自己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并形成鲜明的个人特点。
四、课后拓展
课后完成教材第6页拓展空间内容。
板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我与社会》教学反思新学期开始,通过八年级的教学我对新编教材也比较熟悉了,因此在以往教学中出现过的问题有所减少,但课堂教学没有十全十美,这次的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一课中进行了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课堂回顾、案例分析以及我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课堂回顾(一)生动导入新课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通过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李铭的一天,以及P3《探究与分享》小华暑假期间经历的“大事"引入新课。
结合这些情景,让学生们说说在刚刚结束了暑假中,发生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件,学生自由发言.(二)个人自学以及小组互学相结合通过导入环节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题。
通过这几个题目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及产生一些新的疑问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本课在小组互学部分共设置了5个题目,分别对应本课两目的内容,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设置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两个重点知识点:1、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2、归纳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讨论问题比较激烈,各抒己见,教师随时跟进讨论进度并适时引导.(三)生生讨论以及师生讨论上个环节中学生在小组内就导学案设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束在班级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小组与小组之间有冲突的地方再由教师指出进行全班的讨论,教师最后做出总结.对于知识的获取,始终是由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来获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做引导,并对其做出查缺补漏。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把握课堂的节奏以保证学生在一个积极有利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四)教师点拨以及小结巩固新知经过一节课的讨论学习展示交流与合作探究,本课的两个知识点已经由学生总结出来了,最后由教师对本课的知识做出小结,并以P4相关链接部分的名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剩余时间则由学生自己整理导学案和笔记,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记背.课后检查导学案等作业情况。
部编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我与社会课题: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第一框由“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目组成,从中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认识到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认识到“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我”是社会的一份子,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本课教育价值:自我成长:懂得投身社会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努力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增强规则意识。
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感受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认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身份,悦纳所处的社会环境,养成亲社会行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根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二)能力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2、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懂得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代中学生享受着更多的发展福利,有着更多的发展可能,也面临着更多的成长挑战。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案新人教版
(2)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析社会环境、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积极成长的能力。
举例:分析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3)游戏:运用教育游戏,如道德选择游戏、法治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生动形象的PPT,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视频资料,如道德教育短片、法治宣传视频等,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道德与法治教育网站、在线讨论平台等,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4)实物教学资源:准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实物,如报纸、杂志、书籍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社会现象。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我与社会”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你认为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好准备。
③请简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
1.1《我与社会》教案
年级:初一主备教师:授课老师:
章节名称(课题)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计划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第一周第1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认识社会生活,参与并
奉献社会。
2.正确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3.明白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享暑期生活,感受社会的绚丽多彩,加深对
社会的认识。
2.通过模拟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
机组成部分,并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情感、态度价
值观1.感受社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2.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课型√新课复习课讲练课
教学方法经验分享、讨论、情境模拟、讲授
教学过程教师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活动一】说说你的暑假生活:
教师:无论我们是否情愿,暑假生活已经和我们说再
见了。
在暑假,你有哪些不同于学校的生活经历。
请
选择其中的一两件和大家分享。
学生分享:略
教师总结:在暑假,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
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与社会有了更深的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教材内容,想想自己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鲁滨逊漂流记》和印度狼孩的故事吗?
(2)鲁滨逊在孤岛生活的28年有没有完全脱离人类社会?
(3)狼孩与我们常人有什么区别?
2.师导入:这二个特殊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分析自己的身份与社会关系。(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P5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讨论:你认为研学旅行对中学生有什么意义呢?(即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6.欣赏几张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结论: 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理解第4页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名言,得出结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出示几张图片,猜猜他们是什么关系?
我与社会
课题
1.1我与社会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能力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关注社会、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并以己之力献计献策。
知识目标
知道复杂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身份的确定。
重点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你对这样的社会关系网是如何理解的?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阅读分析第5页探究与分享:
(1)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你写出至少四个身份。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5.理解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1)自己阅读教材5页相关链接理解
(2)练一练:判断下列社会关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知识延伸:讨论: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为此我们中学生需要做些什么?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计
教学反思
2.阅读第2页四个情境,回答:
(1)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2)在参与社会生;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5.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6月5日开始,我市各中小学来到巴音花,实地参观,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3)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4)同学之间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身份分别作自我介绍,感受一下不同身份的不同社会关系!
得出结论: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4.知识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怎样?
3.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人的身份是怎样确定的?
6.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
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感受社会生活
1.有一个词叫“自给自足”,请思考:
(1)在现代社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吗?
(2)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和社会相关?
(3)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各行业有什么样的联系?
3.图片欣赏: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给你什么感受?(内容见幻灯片8—13)
得出结论: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4.阅读教材第3页探究与分享: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暑假里,哪些事给你的印象深刻,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说一说: 从小到大,你参与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