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25)
1.义训: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
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
义训是以字义为主的训解方式,即用当代通行的语词解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
有别于音训及形训。
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
义训是对形训和声训而言。
古书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
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文语、古语或方俗语。
对于名物,义训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
义训的解释方式,古书中常用“某,某也”、“某谓之某”或“某曰某”。
何谓义训?
义训是不管词的形体和声韵而直接训释词义的方法。
朱宗莱《文字学形义篇》指出:“义训者,训诂之常法。
通异言,辨名物,前人所以诏后,后人所以识古,胥赖乎此。
其法或直言其义,或陈说其义,或以狭义释广义,或以虚义释实义,或递相为训,或增字以释,要其为析疑解纷一也。
”
义训历史悠久,如《周易大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左传》“龙,水物也。
”
义训这种方法的产生是训诂发展的必然产物。
无论是从汉字三要素而论,还是从词的形、音、义说起,意义都是其核心内容。
声音是内在形式,但开始与义的关系却是偶然的,且声随义转;形是其外在形式,即语言外壳,因此段玉裁指出:“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
形训和声训都是借助于词义的载体来解释词的。
如上所论,形训和声训都是有局限的。
2.貌
3.读如
4.反训:.训诂学术语。
用反义词解释词义。
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
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
最早提出“反训”的是晋代郭璞。
他在《尔雅?释故下》“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条下注云:“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
”又于同篇“徂、在,存也”条下注云:“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以故为今。
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
”他在《方言注》中又说:“苦而为快者,犹以臭为香,乱为治,徂为存:此训义之反覆用之者也。
”(《方言》“苦,快也”郭注)
宋人刑昺撰《尔雅疏》云:“美恶不嫌同名者,若此篇往也、死也亦称徂,是恶也;存也亦称徂,是美也:各有其义,故称美恶不嫌同名。
”刑昺的说法是对郭璞的继承,并无多大新意,但可以说明当时以刑昺为代表的学者注意并且承认了这种语言现象。
清代是训诂学的黄金时代,成就之大,远胜前朝。
王念孙《广雅疏证》云:“敛为欲,而又为与;乞、丐为求,而又为与;贷为借,而又为与;禀为受,而又为与:义有相反而实相因者,皆此类也。
”又云:“凡一字两训而反复旁通者,若乱之为治,故之为今,扰为为安,臭之为香,可不悉数。
”(《尔雅疏
证》卷三下)他明确提出反训是“一字两训,反复旁痛”,“义相反而实相因”;他肯定反训在古代汉语中是普遍存在,“不可悉数”。
至于“反训”这个名称的确定,恐怕要算清代另一位学者刘淇之功了。
他在所著《助字辩略》中,把“反训”作为一种主要的训诂手段加以肯定和运用。
其文曰:“其训释之立反六:曰正训,曰反训,曰通训,曰借训,曰互训,曰转训。
正训如‘仁者人也’是也;反训如‘故’训‘今’是也……”(助字辩略?自序)刘淇所说的“正训”,及以同义词训释,是义训之常法,故列为第一,次列反训,可见反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5.对文:"对文"是修辞表达、词义训诂中的一个常见方法,但往往界限不明,与其他概念相混,使用缺乏规范.须知,"对文"与同义词辨析中"对文、散文"的"对文"是同名异实,两者在含义、对象、功用诸方面都有不同."对文"只能施用于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复词与词组,故不能包括意义相同、相近的两个单音词连用的连文."对文"也不能混同互文.互文者,相对的文词有互补性,要上下相结合来解释,所解释的不是词义,而是特定语境
中的语意,故不能将对文结构中为了避免重复而错综使用的同义词称为互文.
对文是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的修辞表达方法,也是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现今文言文学习中,对文训释已被广泛使用。
“对文”还有“相对为文”、“相对成文”、“对言”、“对举”等名称。
“对”就是“相对称”;“文”就是“文字”,也就是文字所表的词或词组(古代大多字词不分)。
故“对文”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或词组。
对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一个对字。
一般来说,所对之文应是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相似或相对相反。
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单句内对文(又叫句中对文)和多句对文(又叫句间对文)两种。
前者一般是一句中的相对应结构,最少字数一般是四字的并列结构,如文过饰非、深恶痛绝、旷夫怨女、求全责备、摧枯拉朽、登峰造极、势均力敌、家喻户晓、何去何从、百依百顺、穴居野处等。
后者一般是上下两句或几句的并列结构。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
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
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二、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16)
1.朱骏声:中国清代文字学家。
字丰芑,号允倩,晚年又号石隐,清代大学者,自署元和人。
雍正二年(1724)分江苏省长洲县置元和县,1912年元和县与长洲县并入吴县,有关传记或作江苏吴县人。
博学无书不读,娴习经史,擅长诗赋词章。
著作甚多,刻板的只有《说文通训定声》和《传经堂文集》。
《说文通训定声》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
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
同从一声符孳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秩然有序。
每字之下,先释《说文》本训,引群书古注为证,即所谓说文;次陈述字的引伸义和因文字假借而产生的假借义,即所谓通训;最后举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来证明古音,凡同韵相押叫做古韵,邻韵相押叫做转音,阐明字音,即所谓定声。
这3部分的主要部分是通训,对研究词义的发展和转变大有帮助。
胡适在为朱起凤《辞通》写的序里说,《说文通训定声》“是一部有创见的书”。
朱骏声另有《礼仪经注一隅》、《夏小正补传》、《小尔雅约注》、《春秋左传识》、《离骚补注》等。
以及堪定而未刊行者《尚书古注便读》、《春秋三传异文核》、《小学识馀》、《六书假借经证》、《秦汉郡国考》、《天算琐记》、《经史问答》、《岁星表》等。
《朱氏群书》收论著七种,有光绪八年(1882)临啸阁刻本;《朱骏声文集》,有民国七年(1918)心社铅排本。
2.司马贞: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
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
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间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
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3.张相:张相(1877~1945),原名廷相,字献之,浙江杭州人。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
他是晚清著名词人谭复堂的学生,天份很高,骈文诗词都好,有“钱塘才子”之称,是个学者型人物。
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汇辑唐宋以来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详引例证,考释辞文与用法,兼谈流变与演化,该书从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至2008年11月第四版,第二十次印刷,一直畅销不衰,已累计印刷了近十九万部。
2009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印了横排合订精装本,并增附四角号码索引。
张相是老《辞海》的主编人之一,这部书解放前曾发行一百万部以上,为学者称便。
中华书局辑印《四部备要》,影印《古今图书集成》,张相均参与其事。
所编著除《诗词曲语辞汇释》外,还有《古今文综》,从古代至近世,分六类,共四十册,且有评注,1924年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
另有《古今尺牍大观》(与姚汉章合编)。
著作有《舂声集(诗文稿)》未刊行,据家属云,原稿已散失。
《诗词曲语辞汇释》这部书,五十多万字,分八百多个词条,有的条目,一义即列十几个书证,并搜集之富,用力之劬,非对此道寝馈功深是达不到的。
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前言中谈到张相先生的这本书时说,其功力最深,用力最大的,即在他所引许多实例。
“汇”才能“释”。
此后中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这方面的书,以为补充。
张相先生在这方面可谓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原稿本有张相先生友人钟毓龙写的“张君献之传”,当年出书时略去。
这是介绍先生及这本书比较早的材料,弥足珍贵。
4.张揖:中国三国时期文字训诂学家。
张揖史无传记,唐颜师古《汉书叙例》说:“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人,太和中为博士。
”后魏江式进表论书说:“魏初博士清河张揖著《埤仓》、《广雅》、《古今字诂》。
究诸埤广,缀拾遗漏,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然其《字诂》方之许篇,古今体用,或得或失。
”(《北史·江式传》)张揖精于文字训诂,所作各书只有《广雅》流传至今,《埤仓》和《古今字诂》宋以后已失传,唐人所作《一切经音义》每每引及。
清人尚有辑录,龙璋《小学佚》中辑录最为详备。
5.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松之的著作,除了著名的《三国志注》外,还有《晋纪》。
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还有《裴氏家传》四卷、《集注丧服经传》一卷、《裴松之集》十三卷。
此外,《文苑英华》卷七五四,又讲他还写过《宋元嘉起居注》六十卷。
6.陆德明: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
两《唐书》有传。
撰有《经典释文》,30卷。
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
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
其中因唐代《孟子》尚不为经书,故未收入。
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影响很大,故也收入。
至贞观中陆德明去世后,唐太宗见到此书大为赞赏,此书方大为流行。
7.俞樾: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
他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所作笔记搜罗甚广,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
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撰著颇丰,一生著述不倦,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辑为《春在堂全书》,凡500卷。
当时社会上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叫做“李鸿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书”。
8.孙诒让:孙诒让(1848年9月16日—1908)清末经学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
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颂(一作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
同治六年举人,五应会试不中。
官刑部主事,旋归不复出,专攻学术,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著书三十余种。
孙诒让所著《周礼正义》为一生心力所瘁,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
《墨子闲诂》亦为注墨的权威之作。
《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开山之作。
《温州经籍志》,被誉为“近世汇志一郡艺文之祖”。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二十卷,《四部别录》二卷,则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
孙诒让的二十余种著作,以《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古籀拾遗》、《契文举例》、《名原》、《温州经籍志》、《籀庼述林》尤负盛名。
三、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15)
1.《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13卷,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
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
这些材料由于战乱而散失。
扬雄的老师严君平收集了1000多字,扬雄的亲戚也有了解。
扬雄对此很感兴趣,自己有搜集整理了很长时间,经过27年,写成了这部9000字的书(今本为12000字,为后人增补)。
罗常培评价扬雄的工作说“这简直是现代语言工作者在田野调查是记录卡片和立刻排比整理的功夫。
”当时人赞叹说《方言》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2.《释名》:《释名》作者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省寿光、高密一带)人,生活年代当在桓帝、灵帝之世,曾师从著名经学家郑玄,献帝建安中曾避乱至交州,《后汉书》无传,事迹不详。
《释名》共8卷。
卷首自序云:自古以来器物事类“名号雅俗,各方名殊……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说明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名的原由或含义。
其27篇依次是: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病,释丧制。
所释名物典礼共计1502条,虽不够完备,但已可窥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
3.《经义述闻》:《经义述闻》,王引之撰,共三十二卷。
《经义述闻》结合小学、校勘、经学,自序云:“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
”又有阮元序。
《经义述闻》初刊于嘉庆二年(1797年),为未完整本;道光七年(1827年)重刻。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3《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秦敢以烦执事
5《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五、什么是声训,举三个例子从音义两个方面说明.
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
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
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
汉代应用较广,刘熙的《释名》就是声训的专书。
当时的声训,有时是出于主观臆测,尤其是关于事物命名的解说,不可尽信。
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理来研究训诂,取得了较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