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15.《组装小书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组装小书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螺丝刀及相应的螺丝钉,了解其功能。

2.能利用感官观察工具的外部特征,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能使用螺丝刀、螺丝钉组装实用书架;能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设想,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能从体验活动中感知使用工具更省力。

4.了解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工具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常用螺丝刀、螺丝钉。

2.能使用螺丝刀、螺丝钉组装实用书架。

学具准备:
小木块、普通钉、一字钉、十字钉、螺丝刀、组装木板、图纸
教学流程:
一.问题与需求
师:出示学生的书房里一堆凌乱的书,怎么办?
师:那你自己组装过书架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组装小书架。

二、认识工具。

(一)认识螺丝钉
师:观察普通钉子与螺丝钉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螺丝钉,有什么发现?
师:认识一字型的螺丝钉和十字型的螺丝钉。

(二)认识螺丝刀,体验使用螺丝刀省力。

师:拿出螺丝钉,在木板上用手来拧。

有什么感觉?
师:使用螺丝刀拧螺丝钉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引出:一字型的螺丝钉,要用一字形的螺丝刀来拧;十字型的螺丝刀就要用十字型的螺丝刀来拧。

总结:用手拧螺丝钉---吃力,用螺丝刀来拧---省力。

师:出示螺丝钉选择合适的螺丝刀。

介绍生活中常用的其他螺丝刀。

(三)体会拧紧、松开
师:学生拧紧、松开螺丝钉,汇报拧紧、松开的方法。

三.组装小书架
师:出示板材,大胆的进行创意,可以组装成什么样的书架呢?也可以按照图纸进行组装。

【出示温馨提示】
1. 组装的书架要结实。

2.孔与孔对齐拧紧。

3.小组成员要互相合作。

4.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

学生组装,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最喜欢哪一个?
2.你们认为他们组装的质量如何?提出改进建议。

五.回顾反思,总结拓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会使用螺丝钉和螺丝刀这2种工具,今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工具。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借助工具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学情分析】组装小书架
二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有了较强的兴趣,大多数学生会通过多样观察来了解自然事物、现象,具有一定的动手、思维能力,同时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是二年级学生对比观察、分析判断、创意表达的能力有较大差异。

在活动中的有意注意能力有限,分工合作意识与能力有限,所以更适应直观性强、趣味性大、容易操作的体验式探究实践。

学情造成两个难点:
一是在操作组装方面,分工合作将木板扶稳螺丝拧好需要体验练习;
二是在设计评价方面,学生的创意思维容易发散,可行性低。

对设计和作品的评价需要引导。

【效果分析】组装小书架
《组装小书架》本最显著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探究螺丝刀和螺丝钉的外部形态特征,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工具,能正确使用螺丝刀和螺丝钉将散装的书架组装成实用书架。

一、观察螺丝刀和螺丝钉的外部特征,设计了三次观察活动。

第一次:通过普通钉子和螺丝钉对比观察外形的不同,将2种钉子分别放到打好孔的板材中,让学生体会到使用螺丝钉能更好的把板材钉住,凸显螺丝钉的优点。

第二次:观察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钉的相同点。

通过让学生观察螺纹的特点、用手摸螺纹的感觉,这种体验式的观察活动,学生很轻松的发现两种螺丝钉的共同之处。

第三次:观察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钉的不同。

在观察出一字型和十字型螺丝钉的相同点后,再认真观察顶帽凹槽部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不同,为进一步研究要把这两种不同的螺丝钉拧紧或松开,必须选用合适的螺丝刀,即螺丝刀头部的形状与螺丝钉的顶部凹槽两两对应、互相吻合。

培养学生能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的能力。

二、体验操作,助力学生掌握使用螺丝刀的方法。

第一次体验活动:通过拧螺丝钉的体验活动比较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手拧螺丝钉,感受到用手拧螺丝钉很吃力。

紧接着又让学生使用螺丝刀来拧,学生很轻松的就感受到使用螺丝刀更省力。

第二次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拧紧或松开螺丝钉的具体操作方法。

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操作要领。

第三次体验活动: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拧紧或松开螺丝钉。

目的让学生对拧紧或松开螺丝钉达到熟练操作的效果,为后面组装小书架奠定基础。

第四次体验活动:学生利用螺丝刀和螺丝钉将散装的木板组装完整的小书架。

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螺丝刀这一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使其进一步掌握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观察体验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经历发现和使用螺丝钉与螺丝刀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小组同学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本组任务,教学效果非常好。

【教材分析】组装小书架
【问题与需求】
先呈现了多块带孔的木板以及螺丝钉,还有一摞摆放不太规整的书籍。

提出了一个任务需求:“组装小书架,把书本整理一下吧。

”其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发学生组装小书架的需求与兴趣。

接下来对话:“用什么工具组装呢?”“要看看螺丝钉是什么样子的。

”的设计目的是将学生引向对工具的学习与使用。

【探究与实践】包括两个活动:
1. 观察螺丝钉与螺丝刀。

教材图示出常用的不同型号的螺丝钉与螺丝刀,并用特写图放大呈现出刀头的“十”字型和“一”字型,还配以文字:“十”字和“一”字螺丝刀是生活中常用的螺丝刀。

这说明本课是要引导学生感知了解常用螺丝刀和螺丝钉,发现它们的对应关系。

2. 使用螺丝刀。

本环节先提出了“选用哪种螺丝刀”的问题,接着呈现了三枚不同型号与规格的螺丝钉钉帽的特写图。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螺丝钉的凹槽,来选取出合适的螺丝刀。

下一个问题“怎样旋转是拧紧?怎样旋转是松开?”仅靠观察螺纹方向是无法判断的,引导学生从体验活动中去发现。

螺丝刀头部对准螺丝钉凹槽的图片,显示了螺丝刀的使用技巧之一。

接下来图示里的活动目的,一是让学生体验区别,体会到人们创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智慧。

二是让学生练习掌握螺丝刀的使用方法,为组装活动做好准备。

【评价与创新】
第一个环节是使用螺丝刀来组装书架。

问题“这些材料可以组装成什么样的书架呢?”一是激发创意设计意识。

二是引导学生依据材料等实际条件,让创意设计更具可行性。

组装情景图中,三位同学有的拧螺丝,有的扶木板,配合的默契又愉快。

意在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进一步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个环节是评价拓展。

“对我的作品提出意见吧”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

两幅利用书架摆放书籍及物品的图片,一是提示组装后进行实物测试,开展科学评价;二是引导学生展示作品,并互相提出意见与建议。

《组装小书架》评测练习
一、小法官。

1.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是生活中常用的螺丝刀。

()
2.顺时针旋转螺丝刀能把螺丝拧紧。

()
3.手握螺丝刀的把手,旋转螺丝刀更省力些。

()
二、选择哪种螺丝刀?连一连。

三、制作一个小书架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1.选取材料
2.设计图纸
3. 组装书架
4.成品展示
5. 选用工具
【课后反思】组装小书架
在执教《组装小书架》一课后,总体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学得灵活快乐,思维得到激活,创新的火花得到点燃。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三点深刻的体会:
一、教师成为学生思维的点拨者。

研究表明:科学素养的形成规律和科学探究的意义告诉我们,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教”给的,不是“灌输”的,而是在成长中、在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最根本的和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其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本节课中我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形成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如何使用螺丝刀)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知识的启动者。

通过观察了解螺丝刀和螺丝钉外形特征以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确螺丝刀和螺丝钉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凸显技术与工程领域课堂教学的特点。

二、学生成为课堂研究的主体。

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动态。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回答问题的面广,我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操作工具,每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进行操作体验,在比赛环节,看出每位同学都能熟练的进行拧紧和松开螺丝钉,课堂教学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三、依托教材蓝本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中在【探究与实践】“使用螺丝刀”环节,设计包含3个环节: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拧紧和松开螺丝钉的方法、对比用手拧螺丝钉与用螺丝刀拧哪种更省力。

我在实际上课中巧妙的调整教学顺序:在认识了螺丝钉后,让学生先体验用手拧螺丝钉比较吃力,再让学生借助螺丝刀来拧螺丝钉,既体验到螺丝刀头部的形状与螺丝钉的顶部凹槽两两对应、互相吻合,又感受到使用螺丝刀来拧螺丝钉很省力。

【课标分析】组装小书架
《组装小书架》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常用工具”第一课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

一.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三个主要概念。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对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制作等活动,了解工程师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实际应用的产品,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对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1.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2.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活动建议: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常见工具的操作与使用,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以及身边可以操
作使用的轻便器具,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工具是人的力量的一种延伸。

操作和使用常见的简单工具,体会使用工具的优越性。

18.3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对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2.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图纸完成小书架的组装;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程目标
1.《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科学知识学段目标要求:
①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
②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③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任务。

2.《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科学探究目标要求:
①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②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③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④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于改进的意识。

3.《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科学态度目标要求: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工具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