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共32课,636页)
老光镜是凸透镜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前节知识回顾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蓝 三种颜色组成。
、绿 、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 中间较厚(凸起)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高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透镜的中央厚度 有关,与放大镜的直径大小无关。
凸透镜和凹透镜
• 老光镜镜片是凸透镜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的是英国的格罗斯泰斯特
• 近视镜镜片是凹透镜
英国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 出了眼镜)
。放大装置

判断
1、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构造有关。( √ )
2、很多昆虫的嗅觉灵敏和它们的触角有关。( √ )
3、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私密。(√ )
4、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5、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 7、苍蝇在竖直光滑玻璃上不会滑落,跟它翅膀有关( √)
练习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红 、 绿 、 蓝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光线通过放大 镜会发生 折射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水晶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 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格罗斯泰斯特,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是由 培根 设计制造的。
作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工具和机械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工具和机械PPT课件

(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
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B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 C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D )。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

(2)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 ( C );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
是( D );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 距离,这种杠杆是( A )。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
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课堂练习
2. 判断题。 (1)杠杆工作时,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 支点近,就能省力。( √ ) (2)省力的杠杆必定费距离。( √ ) (3)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 )
作业布置
都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制 作一个小杆秤,研究它是怎样称量出 物体重量的。
板书设计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称砣虽小,能压千斤。
谢谢观看!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俗话说:“称砣 虽小,能压千斤” ,为什么杆秤的称 砣这么小,却可以 “压住”这么重的 重物。(从杠杆的 三点之间的关系说 一说。)
结论总结
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也有 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判断杠杆是 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找出三个 点,然后进行比较。
课堂练习
1.选择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导入新课
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新课学习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它们的三
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教学时间可能不够:因为液体干得比较慢。 (特别是糖溶液) 2、只是观察了学生自己制作的结晶体,学生并没 有感受到晶体的世界有什么神奇,很难引发他们 的惊叹和好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点建议:
在观察活动后播放一些晶体放大后的图 片,介绍一些人类对晶体开发利用的成果。 一则,可以使学生领略晶体世界的奇妙,二 则,学生在遗憾自己无法亲自观察到这么美 丽的晶体时,同时产生的是对更先进的观察 工具的渴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的目标定位:
拓展观察范围,激发观察兴趣, 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 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那里有 无穷的奥秘,惊叹人类的研究成果。 尝试借助显微镜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他们有较多的发现。
难点:
1、自制显微镜的制作指导和学 生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如果导致教学 时间的不足,问题出在教师的指导和 学生的动手能力上。
2.如果学生制作占有了过多的时 间,P11的教学活动怎么处理?删掉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命世界 1.7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做得很好,但要知道 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尽量按照要求去 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研究成果的交流
交流汇报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合适 的形式。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 敌—草蛉”的一个范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 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 观察者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 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 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 的记录、描述。正是希望我们的学生 也能做这样的描述和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1.6《滑轮组》 PPT(附同步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件1.6《滑轮组》 PPT(附同步教案)
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怎样解释这种 现象?
同步教案
同步教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点此下载
感谢您的聆听
“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讲师:文小语
。 2020年10月5日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1.6《滑轮组》
讲师:文小语
2020年10月5日
想一想
要把钢材、木料、水 泥等运到楼上通常会 怎样做呢?
问题: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你有几
种方法?你所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 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动滑轮: 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 由端最后必通过每一个的滑轮。
想一想: 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好吗?
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解释,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 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有趣的游戏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 不简单的杠杆说课课件(共23张PPT).ppt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  不简单的杠杆说课课件(共23张PPT).ppt



懂得杠杆在日 常生产生活中 有着广泛应用 ,发挥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人们根据不同 需要发明了不 同的杠杆。
Part 4: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新课程标准,通过研究本课题,我确定了以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杠杆的组成,体会杠杆的作用,了 教学 解杠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测试,体会杠杆的 作用。
教学 难点
Part 5:说教法

语言描述
实物演示
知识渲染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 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实验探究任务不难,同时 充满乐趣,可以充分调动 学生的探究兴趣。 操作上无难度,学生可将 更多的时间聚焦在实验数 据的收集、处理和研讨上。
Part 6: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0 6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并适时指导。全班交流。
0 7 展示各小组成果, 并指定小组介绍。
Part 6:说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08
当支点处在不同的位 置,模拟测试情况是 否一样?若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探索 新知
09
通过这次测试活动,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杠 杆的作用以及特点。
Part 6:说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课本 插图、学生活动手 册、小石块、大石 块、木板、杠杆模 拟测试记录表、杠 杆模拟测试刻度纸 等等。
Part 6: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人们往往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工具—— 撬棍。像撬棍这样的工具就是一种杠杆。
2.出示课本46页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
Part 6: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Part 6:说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灵活巧妙的剪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4张PPT)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灵活巧妙的剪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4张PPT)

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总结剪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讲解裁衣剪 刀的结构特点与它功能的关系:一般的裁剪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 距离,剪刀的结构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费力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 不觉得有多费力,得益于刀刃是斜面。引发学生对于不同设计的剪刀和 它的功能的思考。
(2)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任务2的内容,可以用普通剪刀和解剖剪分别 尝试。教师讲解任务的要求:切口要小,要剪断其中的两根导线,剪的 过程中尽量不弯折导线。 学生活动:分组开展体验活动,记录实验记录单。
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普通剪刀、解剖剪、理发剪三种剪刀的结构特点, 帮助学生意识到,人们根据完成任务的不同,会设计出不同结构的剪刀 ,不断地对工具进行改进。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在前面学生已经探究了斜面、杠杆、轮轴这三种简单机械 ,而剪刀对于学生来说,也非常熟悉。通过观察比较出剪刀的结构特征 是斜面和杠杆,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剪刀的材料,教 师应予以引导,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将剪刀的发明与冶炼技术相关联,突 出工具与技术的关系。
(2)在模拟医生解剖的任务中,你认为剪刀有什么作用?它的什么结构 特点使它具备这样的作用? 学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剪刀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凝练学生观点并总结:剪刀有剪开、分离、剪断的作用。解 剖剪的刀刃锋利,刀柄较长,方便剪开外皮和剪断导线。刀尖细、刀刃 薄,方便分离导线。
设计意图:回顾前两个活动的体验过程,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总结归纳 剪刀的作用和特点,加深学生对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考。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按要求完成两个活动。但对于 评价剪刀使用的效果可能会缺少方向,不知道如何准确用词,所以在探 究的过程中,应提醒学生完成探究记录单,由记录单中已经展示的一些 指标,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信息的交流传播》PPT课件,共9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信息的交流传播》PPT课件,共9页

纸 信息 印刷术
造纸术 印刷机
探索:这些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的特点
书本和电脑提供的信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它们又是如何传播信息的?
这些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的特点
学习与检测41页
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 的交流与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 它们共同发展。我们常用的纸质书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文字成为信息交流 的重要方式时,记录文字的需要推动着 人们不断改进记录文字的纸张,抄写的 低效又推动着印刷术和印刷工具的发展。 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 术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小学科学六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
的大量普及,然而现在我们身处信 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 和准确,书籍只是人类信息交流和 传播的一种工具。
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模型》优质教学课件

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班级记录表)
地球
形状 运动 其他
球状
围绕太 阳转
超过40 亿岁
有生 物
日期:
昼夜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夏季白天的时间 比冬季长呢? 地球是怎么运动的? 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 落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2.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 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 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 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这个是解释地球的自转。这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
2.对比不同的模型,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更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制作得更美观、 从材料方面改进、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 强功能等。
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不同:三个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 材料不同,表达的研究方向和适用的范围不同等。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地球结构剖面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①观察地球结构模型。
我们曾经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 剖开并观察地球模型的剖面图。
实验器材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小刀。
制作过程
参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 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 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 作地球结构模型。用抹油的小刀剖开。
制作过程 观察地球仪上陆地的形状、大小、
位置,在泡沫球上用彩笔画出它们的轮 廓,然后涂满绿色,其余部分涂上蓝色。
先勾勒陆 地区域线条, 再上色这样能 缩短绘画时间, 提高准确性。
海洋
陆地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约71%,约为3.61亿平方千 米;陆地约29%,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影子的四季变化》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影子的四季变化》优质教学课件
表 圭
02 活动探索2
制作简易圭表 材料:白纸、卡纸、剪刀、双面胶、尺子、笔
1.用白纸做圭,卡纸做表,在纸上画出圭和表的大小并裁剪好。圭: 长20cm,宽8cm。表:长16cm,宽4cm。 2.在圭面上画出刻度,组装圭表,让圭和表相互垂直,表对准圭的零 刻度线。
制作圭面刻度
在圭面上竖表
02 活动探索3
正午日影长度随季节变化
系列2, 冬至 最 长, 6
系列2, 春分 适 中, 4
系列2, 秋分 适 中, 4
系列2, 春分 适 中, 4
系列2, 夏至 最 短, 2
02 活动探索4
实际观察
把自制的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到的窗边,记录影子的实际长 度,在其他季节,也进行测量和记录。
正午日影长度随季节变化 系列2, 冬至
02 活动探索1
查阅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的。 古人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分对日影的观测图
02 活动探索1
从古人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分对日影的观测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夏季太阳高度最高,冬季太阳高度最低,春季和秋季的太阳高度适中。 夏季影子最短,冬季影子最长,春季和秋季影子适中。从夏到冬影长逐 渐变长,从冬到夏影长逐渐变短。
01 导入
1.在之前的学习我们曾观察过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长的变化,知道日影变化 会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越高影长会越长还是越 短? 太阳位置越高,影长可能会越短。
2.四季变化,年年循环,日影的变化会随 季节的变化有规律的发生变化吗?
会变化,夏天家门口的树影子不能遮 住房子,到了冬天家门口的树影子能 遮住房子。而年复一年,每年如此, 说明日影的变化可能会随季节的变化 而变化。
模拟测量四季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记录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7《斜面的作用》|教科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7《斜面的作用》|教科版 (共19张PPT)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 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
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温馨提示: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直接提升 物体的力 (N)
沿斜面提 升物体的 力(N)
不同。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所用PPT、长木板每组一个、 测力计每组一个、钩码每组一盒;
学生准备:不同重量的物体。
说教学方法
两组对比试验 1.分别将一物体直接提升和沿斜面提升到同
一高度,测量力的大小; 2.分别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下,提升同一物体
到同一高度,测量力的大小。
说教学过程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9:21:3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三、选择:
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A、
B、
C、
2、盘山公路修成 S 形是因为(

A、美观

讲课用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桥的形状和结构》精品PPT课件

讲课用的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桥的形状和结构》精品PPT课件

桥塔
桥 面
做一做:让我们模拟建一座“钢缆桥”,
体验一下“钢缆”的拉力。
准备:
木板或
瓦楞纸
板、绳
子、椅
子、书
本。
两人同时用力拉绳子把“桥”吊起来。 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让吊“桥”的绳子下垂多些和把绳子 尽量拉平直,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想一想桥塔为什么要修那么高?
桥塔修得很高 是为了降低 钢缆的拉力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西藏拉萨铁路大桥
法国古代的石桥——加尔德桥,桥上流着从 山上引下来的水,桥又跨过下面的河。
长江三峡崇山峻岭中的一座 钢筋水泥桥
扬州瘦西湖里造型优美的“二十四桥”
观察比较这些桥,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
拱桥的主要受力部件是拱圈,拱圈主要承受压力,同时 在拱脚处存在巨大的水平推力。桥面可在拱形以下、以 上或穿过其中。
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 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 常见的建筑。桥的形状和结构外 露,使我们容易观察。这节课我 们就来研究桥的形状和结构吧!
沙后河中心小学—段二女
苏州的宝带桥
常见的高架公路桥
南京长江大桥
一座连续的石拱桥 拱形结构
水泥直梁桥 条形结构
这些桥是什么形状 和结构的?
钢框架梁桥 框架结构
吊桥
• 钢缆能承受巨大 的拉力,人们用 它建造钢索桥, 大大增加了桥的 跨越能力。观察 钢索桥的结构, 它有什么显著特 点?桥的跨度很大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各种形式的能量》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各种形式的能量》优质教学课件

食物能够使人或动物生存、生长、运动,所以食物 是一种能量。
长征
1 了解让汽车运动起来的能量。 车的行驶需要能量,汽油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车动起来?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电动车
太阳能车
磁悬浮列车
让各种车运动的方法和能量记录表
类型
车动起来的方法 能量来自哪里
普通汽车
加汽油
化学能
磁能
化学能 电能
1.哪些能量形式可以让车动起来?
能量形式 化学能 电能 电磁能 太阳能
转化
例子
汽车、摩托车
机 械 电动车、玩具车

磁悬浮列车
太阳能车
2.公园里有许多能量的表现形式, 我们能找出几种? 这些能量引起了什么改变?
你发现了哪 些能量形式?
公园里存在着光能和热能,证据是天上有 太阳,会发光发热。太阳为植物的生长提 供了能量。 公园里存在着生物能,证据是有树、草等 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公园里存在着风能,证据是风筝在天上迎 风起飞。风为风筝的飞翔提供了能量。
(×)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然界存在声、光 、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以及机械能可以 使物体运动起来。通过观察,寻找能量存在的证据来激 发起我们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同时也体会 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
板 书设计
1 各种形式的能量
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3.有些物体工作时不需要能量,比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 )
课堂达标
4.风筝在天上迎风起飞,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了风能。(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上列举了 “蚜虫和它的天 敌—草蛉”的一个范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是对 蚜虫和草蛉进行比较深入的跟踪观察。 观察者从蚜虫和其天敌草蛉的肢体、 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 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和生动具体 的记录、描述。正是希望我们的学生 也能做这样的描述和记录。
促使我们思考:
1、季节问题:向后移到5、6月 2、教师材料的准备(标本) 3、课前教师要进行实地考察(如果学校 没有相应的观察物,我们就要提前准备盆栽 植物。) 4、观察工具:最好是用倍数高一些的放 大镜。
教科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
1. 放大镜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4. 放大镜下的晶体 5. 怎样放得更大 6.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7.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意义: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 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使人们渐渐的认 识到微生物对人类的帮助和危害。使人 类在生命科学、医学、农业、材料科学 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 大大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体会科学和技术的互相促进
单元特点:
内容涉及:光学、生物学、物质 结构、科学发展史。
1、综合性强
2、开放性强
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开了个头,希望 学生把观察活动延续到课外,把观察内 容扩展到更多的方面。
教师将面临一些挑战: 如: 1、知识储备上的 2、材料提供上的
3、探究指导上的
我们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思想上,资料上,技 术上, 如:相关知识上的,资料的占有量上的,探 究材料上的,对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管理和和技术 指导上的……
估测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两个含义: 1、放大镜固有的放大率 2、是指物象的放大率 教材中介绍了两种方法: 1、放大格子,测量和计算。 2、放大汉字,进行估测。
教学活动“放大了多少倍”时应明确
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学生精确地计算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通过活动主要是认识 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不同的,也是有限 的。选择倍数高的放大镜可以有更多的发 现。 接下来指导学生用倍数高的放大镜去 观察昆虫世界和晶体世界,目的是为了巩 固和发展学生对观察放大镜下的世界的兴 趣,进一步体会放大工具的作用。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 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单元结构
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 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到生命世界。 是围绕核心概念,按人类观察工具不
断发展,视野越来越宽广的思路编写
的。
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发现
营造探究情景:从对放大镜的使用产生需求, 对微小的世界有更多的好奇,发展学生对放大镜 的原有认知水平。 可以看得更清楚 可以发现用肉眼无法发现的细节 可以为鉴别物体获取证据……
Hale Waihona Puke 如何使我们设计的活动更具有挑战性
本单元的启始活动应该更关注 探究情景的营造
从可以看得更清楚----放大功能需求 到可以有更多新的发现----关注细节 再到可以为鉴别物体获取证据…… 使学生对微小的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为帮助学 生了解人类通过对微小世界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 成果开个好的头。 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 对放大镜的需求和对放大世界的好奇。
放大镜下的晶体
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1.1放大镜
《放大镜》一课, 学生要形成以下科学概念: ⑴ 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小部分的 更多细节; ⑵ 和放大镜形状类似的物体也具有放 大的功能。 (3)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 体图像的功能;
1.1放大镜教学的建议1:
放大镜下的发现
1.1放大镜教学的建议2:
“它们是什么” 可以改猜测为对比鉴别: 猜哪张是书写纸 、吸水纸、过滤纸是有一 定困难的?教师可以提供这三种纸的样本, 学生观察那些纸的纤维后,分别和书上的纤 维对照鉴别。 “自制放大镜”关注放大与物体凸起的 透明的特点的关系,理解又名“凸透镜”, 并与《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得更大》形成结 构。
1.3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科学概念:
• 像蚂蚁、蝗虫这样,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三对足的虫子都属于昆虫。 • 用放大镜观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昆虫身体一些 细微结构和行为,使我们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 认识。 • 昆虫的身体结构和某些特殊功能有关,并与昆 虫的生活习性紧密联系;
•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一课的教 学,学生要形成的科学概念是比较 开放的,如学生对昆虫的身体结构 与功能相联系或对昆虫的生活习性
单元的目标定位:
拓展观察范围,激发观察兴趣,
在活动中体会到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
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那里有 无穷的奥秘,惊叹人类的研究成果。 尝试借助显微镜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 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他们有较多的发现。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 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 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 的秘密。
1.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一课,学生要形成 以下科学概念:
⑴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不同的,放大的倍数 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 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⑵ 随着放大镜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 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 野变小; ⑶ 观察物体时所获得的信息和我们使用的观 察工具有关;
1.4 放大镜下的晶体
科学概念:
• 我们周围的许多常见固体物质是晶体,晶 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 用放大镜可以发现晶体是有规则的几何形 体、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物质。 • 晶体不仅美丽,而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 广泛的用途。
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1) 第一步在课堂上观察昆虫身体和部分器 官--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 虫的触角等。这些器官能反映昆虫的主 要特征,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 2) 第二步选择一至两种昆虫在课外进 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跟踪观察。
明确观察目的,分小组制定 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内容、 地点、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