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看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

合集下载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说文解字叙》是中国古代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它首先从形象的角度出发,让读者了解和体验汉字的表意、表音特征,为今日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说文解字叙》的形义统一论,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分析:一、有关汉字形义统一论《说文解字叙》提出了汉字形义统一论,即汉字的形式应当与其语义相统一,从而使汉字的表达更加准确、鲜明、有力。

例如,字“人”的形式反映了人的外形,而字“头”的形式则可以暗示人的头部特征。

这里,汉字的语义同其形式形成一个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形义统一论又成为一种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参考。

二、有关汉字表意除形义统一论外,《说文解字叙》还提出了汉字表意理论。

据说,汉字是根据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示抽象概念的,它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叙述性质等表现出一种抽象的内涵。

例如,字“家”和“宫”的表意,都表现出人们的居住环境,而“家”与“宫”的表意则直接反映了它们表示的抽象意义。

三、有关汉字表音汉字通过其形式可以表达一定的抽象意义,同时还可以表达一定的音韵性,这就是汉字的表音特征。

汉字的表音特征可以用来辅助汉字的读音,例如,“日”形似拨日之东西,可以帮助人们记住“日”的读音。

不仅如此,汉字还通过表音特征传递出抽象意义,这也是汉字读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说文解字叙》在今日的意义《说文解字叙》是中国古代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首先从形象的角度出发,让读者了解和体验汉字的表意、表音特征,为今日汉字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汉字的重要视角,包括形义统一论、表意理论、表音特征等,对于今天汉字的理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说文解字叙》是中国古代汉字学研究的杰出著作,其形义统一论、表意理论以及表音特征为汉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解,彰显了汉字的实用性和美感性。

古今汉字比较(古代汉语)

古今汉字比较(古代汉语)

漢字形音義之關係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形、音、义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虽然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汉字的基本性质没变,现代汉字仍然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形、音、义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关联。

造字之初,每个字的定型应当是有一定根据的,许慎据小篆之形将汉字分为六种,象形字、指事字以形表义,会意字合形会意,形声字兼表音义。

可是隶变使汉字形体不再象形,简化更是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语义的演变和渐趋丰富又让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语音系统的演变则使形声字的表音功能降低。

那么,古今汉字在形音义的关系上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呢?一、古今汉字的形义关系由于字形的演变和汉语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在古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字形与本义(即当时的常用义)的关系上,而现代汉字阶段字形与字义的关系主要是字形与现代常用义的关系。

1.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汉字产生之初,其形体与意义的关系是怎样的,因为没有流传下来的文献可供参考,我们不得而知。

根据汉字的性质,我们可以推断,在造字之初,或者说在图画文字阶段,汉字数量尚不多,其形体与意义的关系应该是很简单的、直观的,这时的字形基本上反映的是字的本义。

可是文字要成功地记录汉语,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上升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就不能总是停留在象形阶段,而只要离开了图画阶段,字形的表义功能就会受到限制。

到了古文字阶段,部分汉字形体还具有相当直观的表意性。

这种通过自己的形象表意的字符称为形符。

早期汉字象形程度较高,表意字多使用形符。

象形字、指事字如“山、鱼、鸟、木、本、末”等以形表意,会意字如“寇、即、既、北、得、弃”等合形会意。

这种形义关系,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义。

早期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某些形声字的字义与形符的意义基本相同。

如“船、頭、爹、爸”。

随着汉字象形程度的逐渐降低,汉字变得不象形之后,形符的表意作用被破坏了,人们不再依靠字符的形体而是根据它所表示的字义来判断。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字际关系例释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字际关系例释

《说文解字注》古今字字际关系例释
《说文解字注》是我国第一部对汉字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文字学著作。

其内容主要是对《说文解字》的每个字进行解释,并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和意义发展,解释出现代汉字的字形和功能。

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古今字字际的关系:
1. 马:“马”字是一个象形字,原本表示的是马的形态,后来逐渐演变成表示“马”的含义。

现在我们使用的“马”的形态已经改变了,但其含义仍然延续至今。

2. 飞:“飞”字是由两个部首组成的,上面是“食”字,下面是“非”字,这两个部首的组合表示了鸟飞的形态。

现在,“飞”字的形态已经改变,但其含义仍然是“在空中快速移动”。

3. 森:“森”字是由三个“木”字组成的,表示树木繁茂的森林景象。

现在,“森”字的含义扩展为“形容树木丛生”。

以上就是几个关于古今字字际关系的例子,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许多字的形态发生变化,但它们的含义和字形构造往往仍然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汉字的历史沿革和独特魅力。

《说文解字》解读:古代文字演变与象形字分析

《说文解字》解读:古代文字演变与象形字分析

《说文解字》解读:古代文字演变与象形字分析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字文化的国家,而《说文解字》被誉为最早的字典之一,成为了研究古代汉字演变及象形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对《说文解字》进行解读,探讨古代文字的演变和象形字的分析。

1. 《说文解字》的出现1.1 背景在古代中国,文化交流和文字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记录和传承知识,人们开始创造文字。

然而,古代汉字并非像现代汉字那样多种多样,而是由简单的象形字逐渐演变而来。

在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变体和衍生的字形。

为了系统地总结和归纳这些字形的演变,之后便出现了《说文解字》。

1.2 作者与编纂背景《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学者许慎。

许慎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者,他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开始编纂了这部字典,用于收集整理古代的文字和字形。

《说文解字》使用古代汉字的字形,并通过详细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和意义。

2. 古代汉字的演变2.1 演变原因古代汉字的演变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字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字形的要求也有所变化。

为了更好地表达意思,并适应不同的书写工具,古代汉字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形态。

2.2 演变过程古代汉字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

最早的古代汉字是简单的象形字,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表达相应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增加象征性的笔画,使字形更加具有图像化的特征。

同时,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如竹简、木简、骨片、甲骨等的使用,古代汉字的字形也不断发生变化。

2.3 演变结果随着古代汉字的不断演变,最初的象形字逐渐衍生出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构。

比如,最早的人物象形字“人”逐渐演变为“亻”,表示人类社会的意义。

又如,“木”逐渐演变为“林”,表示森林的意义。

这些演变结果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事物含义的认识和表达方式的变化。

3. 《说文解字》中的象形字解析3.1 象形字的定义象形字是一种通过形状来模拟或模仿所表达对象的汉字。

浅析《说文解字》的释义方法

浅析《说文解字》的释义方法

浅析《说文解字》的释义方法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中华文字文化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深远。

从该书看,字的释义方法很多,其中一些是常用的,比如形声法、假借法、象形法、组合法等。

1、形声法:又称“形分法”,这是《说文解字》释义方法中最为经典的一种。

根据汉字的形、声相互联系,形声法把汉字的形作为释义的依据,从而引出字的词义。

2、假借法:这是一种常见的释义方式,一般是根据特定的环境来解释某个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通过把两个意义近似、但形貌不同的字,以一种象形又有代指作用的方式建立起联系,以达到象征性的效果。

3、象形法:这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与图像思维为基础的释义方式。

《说文解字》中,的的释义方式以图像为主,用图形及意象表示字意。

4、组合法:这是一种把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起来形成新字词的方式,以及根据这种结合方式解释字词意义的过程。

《说文解字》中将组合法作为释义方式,以求使分解字词两两相联系,而深入意义。

总之,《说文解字》是中国经典词典,其释义方法是多样的,有形声法、假借法、象形法、组合法等。

而这些方法影响着中华文字文化的发展,值得细细学习和体会。

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

汉字之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这“三美”统一与汉字。

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统一与和谐。

汉字具有集声音、形象、辞义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音,抒情达意;形,悟义表象;义,依境而生。

下面谈谈我眼中的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

首先,古代汉字的形音关系。

汉字的字形与语音发生直接联系应该体现在形声字上,《说文解字》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只有形声字的出现才使汉字的形体和读音具有了切实的联系,汉字的形体开始具有了表音的功能。

根据形声造字的原理,可以推知初造出的形声字,大多同一声旁的字读音都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古文字阶段去古未远,形声字的声旁也基本能起到表音作用,能够比较准确地提供字音信息。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形声字多达7697个,占了总数的82%还多。

许慎均采用“从某,某声”的解说方式分析字形标注字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都体会过这种美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因为,它们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比如“莘莘学子”“泥淖”“刹那”因此说,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其次,汉字的音义关系。

王力《同源字论》里说到:“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

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

”、“但是同源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须以先秦古音为依据,因为同源字的形成,绝大多数是上古时代的事了。

”一部分形声字的声符在表音的同时也有表意的作用。

本来形声字形符表义,声符表音,分工明确。

可是在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中,重视表义的民族思维促使人们给表意不清的字加注意符,造出新的形声字。

因此,一部分声符的意义和形声字的字义有联系,即音符兼表意。

例如:蛇:由初文“它”加注意符“虫”。

暮:由初文“莫”加注意符“日”。

还有,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那些表示声音的字,你光听“呼”“啪”“砰”我们仿佛就耳闻着那些不同质感的声音。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拻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通常我们都只把六书看成是许氏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而归纳出的六种体例
[2 ] 23 形 直接表现 意 义 的 方 式。 ” 许氏 《说文解字》 14 篇 9
3 53 个汉字的编撰, 正 是以六书理论为指 导思想 和分类 依 据, 以以形索义 为 方 法 论的 具 体 实 践。例 如 “ 休” 字, 察 “ 休” 的甲骨文形体, 就是一个人斜 靠在树 下的样 子, 因此 “ 休” 当是一 个会意 字。许氏 说 “ 会意 者, 比类 合谊, 以见 指拻。 ” 意思是 说, 会意 字通 过义 类或 具体 意义 的比 合 来 显示另一个新义的指向。 比合 “ 木” 与 “人” 的意义 关系, 我们得出 “ 休” 字的新义指向当是 “ 人靠在树 下休息” 。许 氏正是这样 解说 其 本义 的, 《 说文 木部 》 “ 休, 息止 也。
‘ 厥意可得而说’ 的问题, 是汉字形 义统一论 最早的 提出。 一部 《 说文解字》 就是对汉字 形义统一论 系统而 全面的证
[1 ] 39 实。 ” 本文尝试全面讨 论 《 叙》 中所 具有的 形义 统一思
想, 以求教于大叙》 的开头, 许慎以简洁的笔 墨, 开宗明 义地阐明 了汉字 产生 的 过程: 八 卦—结 绳—书 契。而 仓颉 始 造书 契, 则是出于鸟兽足迹的启示, 《 叙》 中说: 皇 帝之史仓颉, 见鸟 兽蹏迒之 跡, 知分理 之可 相别异 也, 初造书契。 鸟兽足迹的 不同纹理, 代表不同类型的鸟兽。那么不 同的字形也就可 以用来代表不同的意义。意思即是说, 汉 字产生的最初动 机, 就是要用形体来表现意义。在这种动 机下造出的汉字 , 当然就是字形与字义的统一体。在此认 识的基 础之上, 许 氏又 在 《 叙》 中对前 人的 六书 说进 行了 理论总 结, 并首次给出了六书的定义和例字: 《 周礼》 八岁入小学, 保氏教 国子, 先以六 书。一曰指 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 察而见义, 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 者画成其 物, 随体诘诎, 日月 是也; 三曰形 声, 形声 者以事 为名, 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 意者比类合谊, 以

汉字音、形、意的联系

汉字音、形、意的联系

汉字音、形、意的联系王力《同源字论》一:“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

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

”王力《同源字论》二:“但是同源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须以先秦古音为依据,因为同源字的形成,绝大多数是上古时代的事了。

”在汉字里有很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

如“广”与“旷”,“坚”与“紧”,“空”与“孔”,“宽”与“阔”,“改”与“更”之类,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就不能称为同源字。

音同音近是推断是否同源的关键。

假借字和异体字都不是同源字。

因为假借字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异体字则是一个字的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只是同字而已,谈不上同源。

同源是历史的概念。

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一字一义的固然不少,一字兼有数义的也很多。

如数义各不相关,这个字实际上是代表着几个不同的词,只是同音而已,当然也谈不上同源。

不同文字的同源等于是追溯语源。

在声音上,就必须以上古音的声韵部类为基础去探求上古的读音;在意义上,就必须以古代的训诂和古籍中应用的词义为根据;分别何者为同源,何者非同源。

研究同源字是一件很繁难的事,要把形音义三方面联系在一起去探讨。

刘熙的《释名》用声训来推求词义的由来,也就是探讨词源,尽管具体论说大多是不成功的,但是仍不失为一部探讨词源的专著。

以后的右文说和“因声求义”说直到章太炎的《文始》、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都是在探讨汉字的字源,也就是汉语的词源。

汉语的同源词是指有共同语源、音义都有一定联系的词;它的产生同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联系。

它同西方语言学中不同语言中的同源词不是一回事,而是相当于西方一个语言中由相同词根派生出来的词。

一、词义构词法形成同音的同源词汉语的同源词可以分为音同和音近两类,同音的同源词是由词义引申形成的。

词义引申产生新义,近引申义是属于一词多义现象,远引申义就分化为同源词。

《说文解字》字义解释与甲骨文对照分析

《说文解字》字义解释与甲骨文对照分析
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革。在字形上,由最初的图画式象形 文字逐渐抽象化、符号化;在字音和字义上,也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然而,无 论如何变化,汉字始终保持着与甲骨文的深厚渊源和内在联系。
04
《说文解字》字义解释与甲骨文对照 分析
字义解释方法
1 2
以形索义
通过对汉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寻找字义线索。
02
《说文解字》概述
《说文解字》简介
古代汉语字典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 源的语文辞书,由东汉许慎所著。
字形与字义
书中详细解析了汉字的构造,通过字形分析来探求字的本义,并解 释了字义的发展变化。
收字与编排
全书共收录汉字9353个,按540个部首进行编排,开创了部首检字 的先河。
提供古代语言研究材料
甲骨文和《说文解字》所反映的古代汉语,对于研究古代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价值。通过对照分析,可以揭示古代汉语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对现代汉字教学、辞书编纂等方面的启示
促进汉字教学改革
通过对照分析,《说文解字》字义解释与甲骨文的联系和差异,可以为现代汉字教学提 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汉字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推动语言文字研究发展
《说文解字》在汉字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后世的字 典编纂、文字学、语言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其 与甲骨文的对照分析,有助于推动语言文字研究的进一步发 展。
研究意义
01
揭示汉字演变规律
通过对《说文解字》字义解释与甲骨文的对照分析,可以揭示汉字从甲
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规律,进而探讨汉字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背景。
甲骨文中“人”字的字形像一个站立的人,与《说文解字 》中“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的解释相符。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说文解字序》是中国古代学者许慎所著的一部关于汉字起源、形义、编制方法等方面的著作。

它以汉字的形状为基础,结合古代文献和口头传统,系统地解释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从《说文解字序》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许慎认为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

在《说文解字序》的开头,许慎就指出:“字者,言之象形也。

”也就是说,字是用来表示事物形象的。

他认为汉字的形状与事物的形象有密切的关联,通过了解字的形态,可以了解事物的本义。

许慎对汉字的解释往往从事物的形象出发,通过描述事物的形状、特点、用途等方面,以求达到准确、清晰地表达的目的。

许慎强调了字形与字义的内在联系。

他认为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是相互联系的,字形可以反映字义,字义也可以反映字形。

他指出:“字从形,为要而取者也。

”也就是说,字的形状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并通过这种形象表达事物的意义。

字义也可以影响字形的形成和演变。

许慎通过对汉字形义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字形和字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许慎强调了文字研究的方法与精神。

他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到了五种方法:“采象”、“形音”、“阴阳”、“转注”和“朴撝”。

这些方法包括了对字形、音韵、义理等方面的考察,以求准确地解释和归纳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许慎还强调了文字研究的精神,指出研究文字需要“考究味通”、“检是非”、“戒抄浮”等。

他认为研究文字需要耐心、专注和谨慎,不能盲目相信传统观点,要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深化对文字的认识。

许慎对文字的功能和价值也有一定的思考。

他认为文字可以帮助人类记忆、学习和交流,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他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到:“夫文字者,忠于教善,贤于图籍,以抑毁乱世则困,辅助舜禹则通。

”也就是说,文字能够传承和积累知识,对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起到辅助和促进的作用。

从《说文解字序》可以看出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他认为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强调文字形象的表达和字形与字义的内在联系。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形义关系的变化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形义关系的变化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形义关系的变化作者:李宗梅,武新文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08期摘要:汉字采用了据形构义、以形表义的方式而构建。

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汉字形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汉字的形义关系也随之产生变化。

古文字时期的汉字形义关系是单一和一致的,借助字形就能达到探求字义的目的;隶变使原本简单、明晰的字形与词义的对应关系变得比较模糊,也使原有的形义关系变得比较复杂;简化汉字对其形义关系带来更大冲击,使汉字形义关系趋于多元化。

关键词:汉字;汉字形义;古文字中图分类号:H1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126-02汉字作为一种传承到今天的人类最古老的文字,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它用相对稳定的形体符号记录语词的音和义,成为形、音、义的综合体。

其中字形结构与所表达的意义关系非常密切,因而汉字是采用了据形构义、以形表义的方式而构建的。

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中,汉字形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汉字的形义关系也由以形表义的单一形式趋向于多元化形式。

一、古文字时期汉字的形义关系“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期),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1]40目前我们无法去准确定位汉字造形的具体年代,但可以根据发掘出来的文字资料,以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作为古汉字的分析材料。

汉字是据义而构形的表意文字。

造字之初,先民以语词义来构造字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此提出了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多数汉字学家认为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类型,是汉字发展的基础。

《说文解字•序》中的“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几句话即说明了这一点。

“文字起于图画,愈古的文字,就愈像图画。

”[2]93早期的象形字是由先民使用图画的方式将所需表达的事物外部轮廓描摹出来,并反复使用,使之成为结构稳定的书写符号,同时将语言中的音和义结合起来,长期使用中的汉字就具有了固定的形音义关系。

《说文解字》研究综述

《说文解字》研究综述

《说文解字》研究综述王元巾;王晓波【摘要】《说文解字》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汉字形意关系的字书.《说文解字》关于文字的解读对中国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汉末以来,学者就已经将目光转移到《说文解字》上.总的来说,《说文解字》的相关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呈现多元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更为多样.二是《说文解字》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沿袭旧有学术观点的弊病,在现当代没有产生超越《说文》大家的见解,更多的是沿袭故有学说甚至产生误读.【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11【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说文解字》;文献;文字学【作者】王元巾;王晓波【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绥化市委党校黑龙江绥化1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09.2《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辩识声读和解说字义的字书,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共10506字,按540个部首列字。

段玉裁曰:“令所有之字,分别其部为五百四十。

每部各建一首,而同首者则曰“凡某之属皆从某”,于是形立而音义易明。

凡字必有所属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统摄天下古今之字。

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1]许慎以“六书”进行字形分析,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清代经学家王鸣盛曾誉:“《说文》为天下第一种书,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犹不读也。

但能通《说文》,余书皆未读,不可谓非通儒也。

”[2]《说文解字》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唐宋整理校勘阶段,元明重点研究阶段,清代全面繁荣阶段,现当代综合研究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我们通过研究年代和研究著述可以准确的把握《说文解字》研究的侧重点和学术观点的变化和脉络。

各个年代的关注点虽有不同,但彼此关联,互有呼应,我们亦不能用孤立的态度来看待每个年代的研究重点,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许慎在序言中提到,他编撰这部字书的目的是为了系统整理汉字的形状、结构和含义,以便于理解和掌握汉字的规律。

他认为,《说文解字序》能够“忘匠者匠法之繁,忘义者义法之备”,即能够帮助忘记字义的人忆起字义,也能够帮助忘记笔画顺序的人记起笔画顺序。

这说明许慎认为字形和字义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理解字形和字义的关系,才能真正掌握汉字的本质。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对于文字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他认为,文字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文明和智慧的体现。

他说:“为言之者,无以自隐也;学者之所以通亲为之器者也;神机之所以为存者也。

”可见,他把文字看作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

许慎还关注文字的演变和发展。

他说:“一人用之,则成文;百人用之,则成书;千万人用之,则为万物之师。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文字的推广和传播的重视。

他认为,文字的使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只有被广泛应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在字义的解释方面,许慎主张以形音义相结合的方法。

他认为,字形、字音和字义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才能确定一个字的真正含义。

他说:“以次之文辞,是观象形制;以参之声教,是观声音谐和;以类之字义,是观词义交通。

”他的解释方法具有实证主义的特点,注重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推导字义,而不只是以纯粹的抽象逻辑进行推理。

许慎也关注字义的深层含义。

他在解释字义的也会涉及到字义背后的哲学和文化内涵。

在解释“曲”字时,他不仅提到了其基本义,还涉及到了“曲尽其妙”和“曲尽人情”的意义和引申。

这种涉及到字义背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解释方法,使《说文解字序》成为一部不仅仅是字书,还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的著作。

从《说文解字序》中可以看出,许慎对语言文字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他认为,字形、字音和字义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汉字。

他注重发掘字义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使其作品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说文解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字书,由东汉末年的学者许慎编纂而成。

它是对古代汉字形体、义理和用法的详细解释和阐述,被誉为汉字学的奠基之作。

《说文解字》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字形考证:《说文解字》对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解释,揭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通过对字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进而深入掌握汉字的本质和特点。

2. 义理解析:《说文解字》对每个字的义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包括字义、词义、文义等多层次的含义。

这些解释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汉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内涵和外延。

3. 文化传承:《说文解字》集中了许多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字义的解析,揭示了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它不仅是一部字书,更是一部反映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4. 字学研究:《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源、构造和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它为后世的字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成为后来各种字书和字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说,《说文解字》对于理解和应用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帮助我们深入掌握汉字的形态、义理和文化内涵,促进了汉字学的
发展和研究,也为我们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说文解字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由东汉学者许慎所编纂。

这部著作以解释文字的形状、本义和引申义为主要内容,对于研究古代汉字的形体变迁、发展和意义有着重要的价值。

通过阅读《说文解字序》,我们可以了解到许慎对于语言文字的观点和见解。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明确了文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他指出:“前夫其缀文者,因兹曲折,引以枝叶,本乎性命,荣乎衣裳,表乎饰奥之家。

”他认为文字的本义是从生活的实际中衍生出来的,它与人们的性命、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可以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而文字的引申义则是在文字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许慎对于文字的源流和形体变迁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对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通过对汉字的形状、构造和组合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了汉字演变的规律。

“形之起也,无形之祖也,隐而未见,故谓之形从,圆满而爽,故谓之象。

”他认为汉字的形态与事物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关联,使用一定的方式来表示事物的形状和特征,这也是汉字得以存在和传承的根本原因。

许慎还对于文字的命名和造字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字之法象则俗,凡是蠙器之称,人物之名,草木之类,皆受是造。

非所谓形象者,所谓文家:多谬参准,构同引讳,故知所入而治用,名属定秩。

”他强调了字形与事物形象的相对关系,认为文字的造字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不能随意凭空编排。

他的这一观点对于后世的字形学和字义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慎还对于文字的传承和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故数代相通,宾继于上,降闻于下,总藏博志,别离参童,群籍焕裾,镌史夸钟。

”他强调了文字的传统和继承的重要性,认为应该把前人的成果和经验继续下去,保持文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他也提出了学习和掌握文字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广泛阅读和研究文字,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说文解字序》体现了许慎对于语言文字的独特观点和深刻见解。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说文解字序》是中国古代辞书《说文解字》的一篇序言,由东汉学者许慎所写。

这篇序言从多个方面展示了许慎对于语言文字的观点和理解,对于研究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对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表达了他对于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

他认为“未尝见禽兽之言,而《玉篇》先世命名曰文”,即只有人类才具备使用文字的能力,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在序言中提到:“夫符矣,言之端用也。

若人之有言也者,心虑声绪五色而成绪才。

不通文字者,犹虚德也。

”这说明了文字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文字是承载人们思想、感情和知识的载体,在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对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汉字是“先民所制”,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他说:“汉者,从二。

至言讹则世离。

故两结为书,喻尔非旧。

”这说明了汉字的起源与中国先民的生活和实践密切相关,汉字是在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在《说文解字序》中,许慎对于文字的形义关系也有一些认识。

他注意到了“黁出之以声,谓之音;传之以形,谓之韵”,即汉字有音形相结合的特点。

他认为汉字的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是可以通过文字学的方法来探究和解释的。

他说:“推其初来,溯流通之始,列举名籍之序,备图候证,推极颇会,归结穷原。

”这说明许慎在编纂《说文解字》时,采用了考证的方法来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通过文字学的手段来理解和解释汉字的含义。

《说文解字序》展示了许慎对于语言文字的观点和理解。

他认为文字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承载和传递人类思想和知识的工具。

他还通过对汉字起源和演变的思考,揭示了汉字与中国古代先民的实践经验的关系。

他对汉字的形义关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一种考证的方法去解释和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

这些观点和方法对于研究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对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对古汉字研究的历史意义

《说文解字》对古汉字研究的历史意义

《说文解字》对古汉字研究的历史意义引言《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字书之一,也是汉字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础,对汉字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说文解字》在古汉字研究方面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一、开创汉字学体系《说文解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学专著之一,于东汉时期成书。

它由许慎所编纂,共收录9卷、540个部首、9353个字形和13747个词条。

这是第一部以正式篇章组织并系统论述汉字意义的著作,被视为中国文字学发展的起点。

二、系统总结了古代文字资料在整理和归纳大量文字资料的基础上,《说文解字》创造性地利用"方音"和"假借"等方式,来推测早期文字形态及其含义。

作者通过对当时流行方言及其音译关系与甲骨文及金篆, 兰亭真迹等实物文字的对比研究,推测字义,并将其系统地归纳记录下来。

三、保留了古代文化与传统《说文解字》对于古代的文字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保存作用。

它详细解释了每个汉字的结构和意义,揭示出了它们背后蕴含的古代文化和思想。

通过对文字形态、音韵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讨论,《说文解字》保留了古代文化传统,并成为现代理解汉字和中华文明深层次内涵的重要工具。

四、影响了后世文字学研究《说文解字》在汉字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许多后来者所依赖的基础,开辟了研究汉字起源、演变和规律性特点等方面的新境界。

尽管自唐以降经历了10多个版本,但《说文解字》仍然是一本不可或缺且至今广泛引用的经典著作。

结论在中国文字学发展史上,《说文解字》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开创了汉字学体系,系统总结了古代文字资料,保留了古代文化与传统,并对后世文字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文解字》的历史意义不仅是对汉字本身的研究,更是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贡献。

《说文解字》具体部首及其在汉字形体构造中的功能及意义

《说文解字》具体部首及其在汉字形体构造中的功能及意义

《说文解字》具体部首及其在汉字形体构造中的功能及意义《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学者讳蒙拾遗撰写的一本详细解释汉字的字典。

它对于汉字的形体构造、意义以及部首的具体功能进行了逐一解析。

本文将就《说文解字》中的具体部首及其在汉字形体构造中的功能及意义展开论述。

一、人字旁人字旁是指以“人”字为主体的部首,它象征着人类。

在汉字的形体构造中,人字旁通常表示与人相关的含义。

例如,“从”字中的人字旁表示人们相互相从、相互引导的意思;“休”字中的人字旁表示一个人在树下休息的形象。

人字旁富有表意性,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词义,使汉字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木字旁木字旁即以“木”字为主体的部首,它代表着树木。

在汉字形体构造中,木字旁常常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思,也可指示其他的字义。

例如,“本”字中的木字旁表示树木的根基之意;“林”字中的木字旁则表示茂盛的树木。

同时,木字旁也可以延伸为象征生命与自然的意象。

三、水字旁水字旁是以“水”字为主体的部首,它象征着水和液体。

在汉字形体构造中,水字旁常用来表示与水相关的意义。

例如,“海”字中的水字旁表示广阔的大海;“漂”字中的水字旁表示漂浮于水面的意思。

水字旁运用广泛,创造了许多富有生动表现力的词汇。

四、火字旁火字旁即以“火”字为主体的部首,它象征着火和热。

在汉字形体构造中,火字旁常用来表示与火有关的意义。

例如,“灵”字中的火字旁表示火的灵动之意;“炎”字中的火字旁表示炎热的意思。

火字旁的运用使得汉字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五、口字旁口字旁是以“口”字为主体的部首,它象征着口腔与声音。

在汉字形体构造中,口字旁常用来表示与口相关的意义。

例如,“叫”字中的口字旁表示嘴巴张开发声;“喝”字中的口字旁则表示饮水声。

通过口字旁的运用,汉字能够直观地表达与口腔相关的含义。

六、手字旁手字旁即以“手”字为主体的部首,它象征着人的手和手臂。

在汉字形体构造中,手字旁常常表示与手有关的含义。

例如,“执”字中的手字旁表示紧握;“拿”字中的手字旁表示拿取。

《说文解字》心得体会

《说文解字》心得体会

《说文解字》心得体会《说文解字》是一部古代汉字字源学的重要著作,由汉代许慎所著。

通过解析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人们理解字的本义及其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我在阅读《说文解字》的过程中,深受启发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部著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说文解字》以其严谨的态度和周全的考证,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汉字的重要方法。

这本书将每个汉字都细致入微地进行解析,通过揭示字形的演变过程、考察古代文献的用字情况,展示了汉字的深层意义和千变万化的历史脉络,使我们对汉字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另外,我发现《说文解字》的字义解释非常精准。

许慎在解释每个字义时,不仅考虑了字形和音韵的因素,还从概括和具体两个层面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并且注重与古代文献的对照。

这种严谨的解释方法使每个字义都更加准确地表达了原始含义,为我们理解古代文献以及古代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说文解字》还深入探讨了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现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变化之美。

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字的形态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演变,蕴含着时代的印记。

而对字义的考查,则揭示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多义性,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体现了汉字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同时,《说文解字》还为我们提供了汉字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许慎在书中提到了诸多研究方法,如从字形出发进行解析,从文献考证中找到对应例证等等。

这些方法不仅对当时的字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借鉴。

总之,《说文解字》作为一部经典的字源学著作,对我们理解汉字的本源和演变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部著作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准确地运用汉字,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文字学研究的视野。

阅读《说文解字》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启发,使我对汉字的认识更加深刻。

通过学习《说文解字》,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升了汉字解读和运用的能力,还感受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说文解字》看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
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它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先秦古文字的形体,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将以《说文》中的字形为基础去探求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字形字义
一、从《说文》看古代汉字表达字义的方式
《说文解字》是一部关于形训的语言文字学著作,540部首的首创给人们提供了归纳认识汉字形音义关系的门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体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

总体来说,汉字形义一致,它所具有的意义是通过形体表现出来的。

在汉字形体如何表现意义的问题上,《说文》中的“六书说”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六书”是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分析汉字结构的造字理论。

许慎的“六书说”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是从汉字的造字角度说的,这四种从汉字形义关系的角度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大类:象形说阐述了个体的字形直接表现意义的方式,指事和会意说阐述了个体字形间接表现意义的方式,形声说阐述了个体的字形曲折表现意义的方式。

下面我将以《说文》中的字形为蓝本,并参考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来简要分析一下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

象形字的字形直接表达字义,我们并不难理解。

在造字之初,人们是据义而构形,也就是根据语词义来构造字形,其形体与意义的关系应该是很简单的、直观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也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由此看来,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类型,是汉字发展的基础。

所谓象形,就是用图画的方式将想要表达事物的外部轮廓用线条描绘出来。

象形字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是象形,其中实物象形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例如:“山”,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禾”,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山”像起伏的山峰,“禾”的上部像谷子的穗和叶,下部像根,字形犹如生动的画面,而借助这些文字的视觉效果,要表达的语词义也就明确了。

当这种描画事物轮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时,汉字就出现了在象形符号上添加符号或者把象形符号组合起来的方式。

前者大概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指事字,后者是会意字。

虽然这两种字的字形表义的方式不像象形那么直接,但是只要人们稍加理解就会明白其字义。

指事字在《说文》中为数不多,“视而可识”说明这类汉字还有一定的图画性,人们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去认识它;“察而见意”,是说指事字有抽象性,必须仔细观察才能明白其含义。

例如:“本”,金文作,小篆作,“本”字的本义是树根,字形在“本”的根部加了一个指示符号;“刃”,甲骨文作,小篆作,“刃”字在“刀”字上加指示符号来表示刀口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代表了指事
字利用字形来表达字义的方式。

会意字和指事字相比,会意字的字形所蕴含的字义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虽然会意字中也有一些形体构造的表义效果并不如象形字那么直接,但只要明确构字部件的意义,将各构字部件的意义稍加联系,词义也很明显。

在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中把会意字分为了六类,因为会意字的数量多而且情况也很复杂,有图形式会意字、利用偏旁间位置关系的会意字、主体和器官的会意字、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以及其他。

例如:“男”,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相”,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男”、“相”这两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看,田、力组合为“男”,目、木组合为“相”,表示的字义是在田里出力的是男子,用目观察树木。

由此来看,我们在理解会意字的字义时,应该把每个符号合起来加以理解,要从表面字形来透析其中更深入的意义,比如“相”的本义是察看,这个字义是需要根据字形来进一步理解的。

可见,从象形字到会意字,不论是独体还是合体,其中都有些字的每个构造部件都是表义形式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的表义功能和作用,形义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说到形声字就不得不说到一个概念,就是形符和义符。

形符是依靠本身的字形来表达字义的,而义符是依靠其本身的意思来来表达字义的。

早期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某些形声字的字义与形符的意义基本相同。

随着汉字象形程度的逐渐降低,人们不再依靠字符的形体而是根据它所表示的字义来判断,义符的使用越来越多,由义符和声符构成的形声字所占比例也越来越
大。

义符作为形声字的形旁,多数不能准确表意,它只表示事物的一个大概类属和范畴,目的就是给同类事物一个共同的特征,每个字的具体意义还是视字形而定,所以说形声字字形表达字义的方式是曲折的。

例如,《说文》中的水部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从字形可见水表示水流之义,也泛指水。

由义符“水”构成的字,主要有水流、水域、水边或水中的地方、用水进行的活动、液体等几个意义范畴,例如河()、湖()、沚()、泳()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形声字的义符不像前面提到的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那样,字形的表义不是那么的直接和具体,但这并不影响汉字形义关系存在的一致性,因为义符与所表达的语词义同属一个义类。

二、《说文》中体现的古代汉字的形义关系
总的来看,由于汉字据形构义的方式,古代的汉字形体,不论是象形字、指事子、会意字还是形声字,从上面列举的甲骨文、金文、小篆这三种不同时代的字体来看,基本上都可以呈现其所要表达的字义,所以古文字时期的汉字形义关系是比较单一和一致的,那时候汉字的字形主要与本义相联系,所以借助字形就能达到探求字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4]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