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导则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教材]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教材]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教材]关于印发辽宁省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辽安监安健〔2011〕38号各市、绥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规范我省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行为,指导用人单位做好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推动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我局制定了《辽宁省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二日抄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抄送:有关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

辽宁省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煤矿企业除外,以下简称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3 术语和定义3.1 作业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标题:深度解读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卫生问题成为越发突出的议题。

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职业卫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安徽作为一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省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对于保障职工健康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进行深度解读,以期能够对该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背景与意义安徽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给职业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而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正是为了更好地评估职业卫生现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一技术导则的制定,对于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水平,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主要包括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监测和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的组织实施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职业卫生现状的途径,为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导则,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职业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评价标准科学合理,适用范围广泛,为各类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我认为在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导则的深入贯彻,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提高各类工作人员对该导则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该导则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运用该导则,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工作,有效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3.3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pre-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occupational hazard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 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 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 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职业病危 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 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和 基本原则、依据、范围、 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 编制等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 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 业病危害预评价。
➢ 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职 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和本 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评价 细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 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7 评价方法
6 评价范围
8 评价程序
7 评价方法
9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编制
8 评价程序与内容
10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编制
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表编制
附录
➢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 料
➢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工作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特点和职业病危害
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
评价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的生产工
的部分或区域。
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

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近年来,职业病和职业危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为了防止职业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制定一套完善的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危害检测1.职业危害清单的制定:制定详细的职业危害清单,列出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2.职业危害源的监测:对工作场所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记录职业危害源的种类、浓度、频次等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通过实地采样和检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健康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性。

三、职业危害监测1.职业病检查:对特定工种或接触高风险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定期检查,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2.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包括空气质量、噪音、辐射等指标的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3.体检跟踪:对接触高风险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体检跟踪,监测员工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对员工身体的影响。

四、职业危害评价1.职业危害评估报告的编制: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的全面评估,包括危害源的种类、浓度、频次等指标,编制职业危害评估报告。

2.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对员工接触职业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职业危害对员工健康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职业危害管控措施的评估:对现有的职业危害管控措施进行评估,确定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不合理或不适用的措施进行改进和调整。

五、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年度检测、监测和评价计划,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相关工作。

2.配备合格的技术人员,负责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保证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数据的及时和准确性。

4.对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进行周期性的总结和分析,及时修订和更新制度。

5.对检测、监测和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全面的反馈,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职业卫生GBZT300标准变更解读 (1)

职业卫生GBZT300标准变更解读 (1)
5、在实际采样时,可根据检测需要、现场情况(待测物浓度、气象条件以及劳动者 的工作状况等)和检测方法的许可,适当调整各标准检测方法中规定的采样流量和 采样时间,但不能超过该空气收集器规定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的范围,以防止 采样效率的降低、采样量过高或过低等。
总则
5.空气样品的采集
6、用吸收管检测CTWA时,采样时间表示为≥15min,适当增加采样时间将有利于 CTWA的检测。应根据吸收液和待测物的性质以及气象条件等确定实际的采样时间。
采样过程中,吸收液的损失不能超过10%;若有少量吸收液损失,采样后应加以补充。 7、用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采样时,若空气中待测物浓度较高时,为了避免长时间 采样可能发生穿透,宜采用串联两根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采样并同时测定。 8、短时间采样和长时间采样均应根据空气检测的要求、所用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现场
1、空气样品的采集是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2、空气采样仪器:空气收集器(包括大注射器、采气袋、吸收管、滤料采样夹、 固体吸附剂管和无泵型收集器等)、空气采样器和空气检测器等的基本性能应符合 GB/T17061(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3、采集空气样品时,要根据待测物的职业接触限值,确定所需检测的相应的
总则
12.注意个人防护
在本标准涉及的所有操作(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操作)中,接触的样品、溶剂、试剂 等对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都应注意个人防护。
具体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标准变化
GBZ/T300.2-20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二部分:锑及其化合物 代替GBZ/T160.1-2004,主要修改如下: 1、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2、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3、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钡及其化合物(3),铍及其化合物(4),铋及其化合物(5),镉及其化合物(6), 钙及其化合物(7):增加了氰氨化钙的溶剂洗脱-氨基亚铁氰化钠分光光度法。 铯及其化合物(8):新增。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铬及其化合物(9),钴及其化合物(10),铜及其化合物(11) 铟及其化合物(13):替代GBZ/T160.83-2007. 铅及其化合物(15):删除了铅的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 镁及其化合物(16),锰及其化合物(17),汞及其化合物(18) 钼及其化合物(19):增加了钼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锂及其化合物-GBZ/T160.11-2004、镍及其化合物没变-GBZ/T161.16-2004 钾及其化合物(21)、钠及其化合物(22):溶剂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增加了硝酸镧作为消电离剂。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书编写格式等。

本导则适用于在沪已经投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除煤矿企业以外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本导则不包含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的导则将另行发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

然而,鼓励本导则使用方根据本导则的编写精神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 4754-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文通知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2011〕86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职业卫生评价导则对照讲解

职业卫生评价导则对照讲解

评价范围
卫生部: 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
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 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内容进行评价。 安监: 以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 试过程。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 围还应包括与实际建设内容相关的设备设施利旧内容。
第五章 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第七章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第八章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第九章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第十章 结论 第十一章 建议
资料性附件:评价依据、现场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建筑 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性能参数 的检测过程、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其 它评价内容的调查与分析过程,除 此之外,还应包括建设项目立项文 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 布置图等原始资料和其他与建设项 目有关的资料。
对于可研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预评价报告可作说明后省去相关分 析评价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 定后,建设单位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补充相关预评价内容, 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评价方法
卫生部: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一般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
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1、 风险评估法 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
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 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 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2、 类比法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3、 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 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 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安监: 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 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0-201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与内容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3 术语和定义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T 22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用人单位employing unit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3.2 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卫生评价导则对照讲解ppt课件

职业卫生评价导则对照讲解ppt课件

类比调查
类比企业的选择 阐明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 类比调查内容 类比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卫生用室及职业健康监护(有无职业病病例发生)等情况。 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对类比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尽可能收集类比企业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
评价方法
卫生部: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一般采用风险评估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1、 风险评估法 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2、 类比法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3、 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安监: 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2014新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2014新版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

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4一、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拟建工程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评价范围还应包括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以及设备设施的利旧内容。

对于可研阶段施工方案尚未确定的情况,预评价报告可作说明后省去相关分析评价内容,仅需在补充措施建议中明确建设单位相关职责;待施工方案最终确定后,建设单位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补充相关预评价内容,并报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二、评价方法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三、评价基本原则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3.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四、评价过程1.工程分析通过工程分析,明确拟建工程简况、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产品的名称和用(产)量、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建设施工工艺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等内容,并初步识别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及建设期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特点与分布。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工程,工程分析还应明确工程利旧情况。

2.类比调查本部分适用于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建设工程。

1)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类比企业与拟建工程的可比性分析;类比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的作业岗位、接触人员、接触时间、接触频度等;类比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维护状况;类比企业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情况;类比企业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等。

2)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尽可能收集类比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最新检测资料,分析明确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布及其浓度(强度)等。

GBZT_196-2007_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1)

GBZT_196-2007_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e-assess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GBZ /T 196—20072007-0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08-02-01 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F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太原市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青、邵强、蔡立群、缪庆、胡伟江、张玉慧、易继湖、吴世达、余善法、李怀应、温亚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编制等。

1.2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引言职业卫生是关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安全与健康的一门科学,是促进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是职业卫生监管的基础,有助于发现和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2. 制定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2.1 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水平2.2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2.3 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2.4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内容3.1 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设3.1.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建立3.1.2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3.1.3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3.2 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措施3.2.1 危害因素检测目标的确定3.2.2 危害因素检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2.3 危害因素检测方法与技术的应用3.2.4 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评估和分析3.2.5 危害因素干预措施的制定和执行3.2.6 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和报告的管理3.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的监督与评估3.3.1 监督机构的设立与职责3.3.2 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3.3.3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的效果评估3.3.4 监测报告的编制与发布4.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4.1 各级职业卫生监管机构负责制度的执行4.2 生产单位按制度要求开展危害因素检测4.3 专业的职业卫生咨询机构提供技术支持4.4 员工参与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5. 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5.1 比较过去与现在的职业病发生情况5.2 根据职业卫生数据评估措施的效果5.3 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监测活动的评估6. 结语职业卫生及生产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执行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最新标准)山西省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导则

(最新标准)山西省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导则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编制章节设置及内容1总论现状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描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

评价报告书主要由以下章节和内容组成:1.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隶属关系、地点、登记注册类型、规模、企业类型、行业代码、投产时间、劳动者人数及其工作制度,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及任务由来等内容。

1.2 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1.2.2技术规范和标准按以下顺序排列GBZ系列标准、GBZ/T系列标准、GB系列标准、GB/T系列标准、GBJ系列标准、AQ系列标准、AQ/T系列标准、其他相关行业标准。

1.2.3任务依据项目委托书1.2.4基础技术资料立项文件、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等相关文件及资料。

1.3 评价目的1.3.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3.2明确用人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1.3.3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

1.3.4 为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5 为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包括本次评价委托方所委托的评价区域内产生和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公用工程,主要针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1.5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卫生学、生产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及对人体健康影响、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职业病防治经费(近三年)。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及三个指导意见制订解释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导则及三个指导意见制订解释
• (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 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 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 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 应该附件的法定文件没有,溯源性证明材料缺 乏,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出现逻辑错误;
• 根本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质控意识差,使假 报告有生成的条件。
• 报告技术质量问题:
• 比如平面布置,很多报告描述看不懂。防护设 施只有原则,没有具体到岗位,分析粗糙,分 析评价笼统。整个报告技术含量很低,有些政 府部门在接到投诉后调查,包括市委余书记认 为这种评价报告是多余的,在开展调研准备取 消。
通知》
• 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 安监总局职责由4条增加为6条。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修订: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 11年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公布之日起施行
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 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 总局51号令,其中:
• 第六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其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 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 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试行) 的通知》,沪安监管职安〔2012〕91号,2012年7月 10日;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管理程序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管理程序

安徽众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第1页共4页 第1版第4次修订 主题:评价报告管理程序颁布时间:2014年05月10日1目的确保对所进行的评价报告,能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完整地体现和描述,并符合委托方、 法律法规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评价报告的编制和管理。

3职责4程序内容 4.1评价报告的内容4.1.1预评价报告书内容应包括:总论、企业概况、工程分析、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 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职业病危害评价、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结论与建议。

4.1.2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应包括:总论、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 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个人使用的职业 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职 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结论、建议。

4.2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核和签发4.2.1评价人员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 — 2007)、《评价方案》、《检测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的要求,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等。

4.2.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制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 组织审核。

4.2.3评价报告的审核包括以下类型: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审核、公司外聘专 家审核、外部技术审核、出版前校核。

审核要求应根据不同项目类型、法规与评价导则、作业指 导书、技术合同登圭寸确定。

4.2.4所有评价报告均应进行内部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审核、出版前校核。

必要时 可根据技术负责人意见,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审核。

4.2.5外部技术审核过程由委托方将评价报告上报相应的评审机关、评审机构后,由审批机关、评 4.2.7所有审核记录应完整,审核发现的问题经项目组修订后,还应经原审核人员验证合格,方 能转入下一审核程序。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增长,职业卫生问题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

安徽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职业卫生问题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安徽职业卫生现状,并为各界提供指导意见,本文将围绕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展开深入探讨。

二、背景与概述1. 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关注工作环境对员工健康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卫生、职业健康监护等多个方面。

2. 安徽职业卫生现状概况据统计,截至2020年,安徽省总人口约为6500万,其中劳动力人口超过4000万。

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各类工业企业众多,职业卫生问题逐渐显现。

但是,由于职业卫生评价缺乏标准化和技术指导,相关问题难以得到全面解决和有效管理。

三、安徽职业卫生现状评价技术导则1. 职业卫生评价目的与原则职业卫生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工作环境对员工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以及危害源的存在和扩散情况。

应根据安徽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评价目标和原则,以便为决策者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安徽职业卫生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安徽省工业特点,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可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

评价指标应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3. 评价方法与工具在职业卫生评价过程中,应选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调查、采样分析、测试仪器和数据库等。

评价过程应具有科学性和可追溯性,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编写与回顾职业卫生评价报告应包含对评价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描述,以便评估方和决策者全面了解职业卫生现状。

报告应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和建议,并梳理各项工作的回顾性内容,以便未来能及时调整和完善职业卫生政策。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0-20152015-03-6发布2015-09-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与内容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3术语和定义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T 22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用人单位employing unit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3.2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检测报告样式
检测任务编号:
检测报告
(宋体初号居中)
用人单位(委托单位):(宋体三号)
检测类别:(宋体三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宋体二号)
年月日(宋体三号)
扉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
扉二:声明与签字页
声明
XXXX(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X(用人单位名称)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目录:各类标题与页码之间均用“……”连接,页码不加括号。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标准4号,30行/页,30字/行。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见附录1。

页眉:XXXX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5号。

页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 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5号。

附件:检测结果报告单。

检测结果报告单样式见附录2。

附录1
检测报告
1.检测依据
列出本次检测工作中现场采样、现场测量、实验室分析和结果判定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名称。

2.用人单位情况介绍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单位地址、单位性质、行业类型、主要生产产品及产量等。

3.检测类别及范围
(1)说明任务来源、检测类别、检测范围。

(2)应当对检测范围内的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使用原辅材料、产品及副产品、岗位(工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等内容简要描述,汇总岗位(工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情况(见表7-1)。

表7-1 岗位设置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4.现场采样和测量情况
对检测范围内各检测项目现场采样或测量的情况进行简要描述,包括采样方式、采样时间、采样频次、生产状况、环境条件等信息。

5.检测结果
按照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汇总检测结果(见表7-2),给出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的判定结果。

表7-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分析
6.结论
对检测结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列出结果超标的岗位(工种)或检测地点,分析超标的主要原因。

7.建议
根据结论,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