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上,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在当今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城市文化也在不断的进行着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环境、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城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直接影响到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其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都应得到妥善保护,保留历史文脉。

同时,城市的商业区也要重视其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商业和休闲娱乐场所,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俗文化方面,各地民俗文化也应得到重视。

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丰厚的文化遗产。

如春节,它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来临,便会伴随着鞭炮声、美食、舞狮、舞龙等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又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了中国民俗文化。

除传统节日外,各地的地方民俗也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陕西的秦腔、四川的川剧,它们一直是各地人们传统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传承。

文化产业方面,则是发展文化产业,将城市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通过文化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观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伴随着旅游产业的逐步繁荣,城市文化也会随之发展。

同时,文化产业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

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创造出具有时尚与科技感的新产品,不仅可以推广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如云南的“印象丽江”,以丽江古城为景点,通过演出将绝美的丽江风情表现出来,这个融合了现代科技、传统文化、旅游与演出的项目,不仅在中国,还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和关注。

因此,城市环境、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是中国城市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相关部门和团体应该共同努力,为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未来城市文化的美好愿景和挑战

未来城市文化的美好愿景和挑战

未来城市文化的美好愿景和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口增长的持续膨胀,城市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美好愿景,对于建设具有人文精神的城市、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主题文化城市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打造主题鲜明的文化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核心在于呈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魅力。

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应该寻求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的结合,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打造主题鲜明的文化城市,如“城市音乐之都”、“城市艺术之都”、“城市人文之都”等等。

通过将本土文化与世界品牌有机结合,提高城市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二、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还需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城市文化体系的基础。

未来城市文化服务应该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同时,应该为不同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三、倡导多元文化融合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还应该倡导多元文化融合,消除文化歧视和隔阂,实现多元文化的交互和融合。

建立平等、和谐、包容的城市文化环境,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多元文化融合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美好愿景,也是促进文化创新、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重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还需重视城市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品牌是推进城市文化发展和建立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式。

通过创新文化产品和项目,注重文化品牌传播和推广,打造品牌文化、品牌活动、品牌景点等品牌元素。

通过文化品牌建设,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城市文化的美好愿景和挑战,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提高城市文化水平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化、加强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建设具有人文精神的城市,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城市化既铺就了城市的基本设施与经济体系,也注重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素质。

本文将以中国城市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中国城市文化的历史演变、现状与未来趋势。

二、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1.历史演变中国的城市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已经出现了拥有高度文明的城市,例如商朝的都城商丘、周朝的都城洛阳、春秋战国时期的都城齐鲁大城等。

这些城市在商贸流通、政治权力、文化交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从近代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快速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态得到了革命性发展。

同时,城市建设也注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例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重要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文化的重要代表。

2.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城市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态不断变化。

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城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例如,城市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城市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会、话剧、电影展映等。

此外,城市文化也不断体现在城市建设中。

例如,城市文化公园、城市文化广场、城市文化街区等,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展现城市文化特色与气息。

3.未来趋势中国城市化进程仍会持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态不断变化。

同时,城市文化也会继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支撑。

未来的城市文化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更加注重集体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发展。

例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城市文化生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城市文化的实践性和参与性将得到增强,居民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推广。

三、结语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城市化进程铺就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体系和社会机制,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分析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

分析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城市形象建设注重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古 建筑、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等,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通过城市形象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和创 新创造活力。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城市形象建设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 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和综合竞争力。
03 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现状分析
CHAPTER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创新
引入国际先进规划理念
中国城市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注重功 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推动城市 形象的整体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为城市文化与形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开发文 化创意产品,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融合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实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
近代城市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现 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市文化发生 了深刻变革,逐渐形成了多元化、开 放性的文化格局。
当代城市文化
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 础上,不断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呈现 出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文化景 象。
当代城市文化现象解读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 交融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城市文 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景观 。
谢谢
THANKS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策略,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城市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城市文化的演变与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演变和发展。

城市文化的演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开讨论,本文主要从城市建筑、人文艺术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来谈论城市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一、城市建筑的演变与发展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城市的建筑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演变。

在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是城市建筑的代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然而,在过去的城市中,城市建筑以低矮的房屋为主,这些房屋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

比如,中国的传统街道和巷弄,瓦房、四合院等建筑,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它们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

城市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的外观,它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现代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反映了居民的现代化和功利化生活方式,而而过去以低矮建筑为主的城市,则反映了居民的传统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因此,城市建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也是城市文化演变的重要标志。

二、人文艺术的演变与发展人文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艺术可以是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众多艺术家们的创作。

城市的人文艺术一直在演变和发展,反映出了城市居民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水平。

在以前的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文化艺术活动以戏曲、民间舞蹈等为主,这些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而现代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张,这种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文艺形式,如电影、流行音乐等,这些文艺形式满足了现代居民对于高品质文艺生活的需求。

三、生活方式的演变与发展生活方式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过去的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简单、朴素,以自给自足为主。

相比之下,现代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则更加多样化、繁忙,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商业活动上,消费观念也更加强烈。

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城市中的快餐、24小时便利店等商业形态迎合了居民的现实需求,但也给传统的城市文化带来了冲击,挑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化的意义日益凸显。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支柱,是城市人民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共同选择和实践,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开始关注和推进城市文化发展,然而也存在缺乏长远规划和实际成果的情况。

本文从城市文化定义、城市文化价值和城市文化发展的路径三个方面探讨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一、城市文化的定义城市文化,指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各类文化现象和其所反映的城市精神、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形态等方面的文化成果。

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环境多重关系的综合反映,它蕴含着城市的集体记忆、集体情感和集体认同。

城市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城市消费市场的一部分,而是应该作为整个城市价值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被看待。

城市文化包括文字、语言、书法绘画、建筑、衣食住行、节庆活动、手工艺制品、音乐、美术、戏曲、体育、电影、文学、历史、传统文化等多种形式。

城市文化有着极其多样的来源和创造方式,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二、城市文化的价值城市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和品牌塑造的重要因素。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是城市接待和宣传的重要手段。

其次,城市文化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城市文化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需求,能够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城市文化还可以推动城市经济、城市旅游甚至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城市文化发展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产业、文化遗产、城市改造更新、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

三、城市文化发展的路径1、注重文化建设基础。

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基础相关,必须要有建设性的文化资源支撑。

在城市一体化中,必须注重本土文化吸纳和传承,同时让其与全球文化建设融合。

2、注重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城市文化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创建区域文化战略中心,引入社会资本让文化与工业及商业互动。

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报告

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报告

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报告一、现状分析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特色,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我市的文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化产业的结构不合理,文化创意设计和艺术表演等方面的人才短缺,城市文化设施滞后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文化发展规划,以促进我市文化的繁荣和提升城市整体的文化氛围。

二、目标设定在制定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时,我们首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创新的先导区,优化城市的文化空间布局,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和支持具有潜力和特色的文化企业和创意团队,提供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作空间。

同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打击盗版和非法经营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四、人才培养在城市文化发展中,人才是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鼓励学生从小培养对文艺、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兴趣,加大对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

此外,我们还将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

五、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它们的建设与投入对于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加大对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剧院和音乐厅等。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社区建设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提供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展示平台。

六、宣传推广城市文化的宣传推广是扩大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对城市文化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和节庆活动等,拉近文化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同时,我们还将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将城市文化的魅力传播给更广大的观众。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区。

因此,我们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城市进行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城市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城市文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与特色,不仅可以反映出该城市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也会在城市形象塑造、旅游推广、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城市的文化发展需要我们有思考和实践,本文将从城市文化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发展模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城市文化是指一座城市在历史、地理、人文、民俗、艺术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气息。

城市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景观建筑、城市民俗文化、城市艺术文化等方面,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特征,表现了城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

城市文化的内涵还体现在城市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上。

城市的文化活动包括了节庆、展览、比赛、演出、会议、休闲等方方面面,这些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体验城市的文化魅力。

城市的文化产业包括了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例如出版、媒体、广告、电影、游戏、旅游等,这些产业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

二、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城市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城市文化是建立城市形象和促进城市品牌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文化代表了这座城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而一座有着独特文化内涵的城市,更能够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发展城市文化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城市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

最后,城市文化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一种文化遗产,需要通过保护和传承来延续下去。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推广,可以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活化城市文化。

三、城市文化的发展模式和手段城市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出适合城市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手段,下面就从城市文化的规划、建设、创意和传承等方面进行讨论。

中国城市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价值认知

中国城市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价值认知

中国城市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价值认知城市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

中国历史上城市文化的演变历经千年,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同时又不断吸收着各种文化和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认知。

历史演变中国城市文化历史的前期阶段,城市文化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制度和规划上。

商周时期,城市由君主统治,实行城池和乡里制度,城市中心只有官府和寺庙,城市的规划基本上都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布置。

秦汉时期,中国的城市建设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

城市规划更加科学,以城市为中心的街道网格设计严密,城市建筑更加豪华,与此同时,城市生产和贸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宋时期,创造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艺术,城市文化也迎来了新的繁荣期。

大量的书院和文化机构涌现了出来,为后来的文艺启蒙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其次,城市文化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开始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

清代,颁布了《商贸章程》,开创了中国城市文化和贸易史上新的一页。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文学、音乐和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对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中国城市文化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和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新的城市经济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例如,全球知名的深圳创新文化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北京CBD等新型城市经济区,都是中国城市文化和经济结合的最好体现。

同时,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特点。

城市化进程中,从单一城市到多元化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人口和产业的流动性以及城市文化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等趋势,都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模式。

城市文化形象现状分析报告

城市文化形象现状分析报告

城市文化形象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城市文化形象是指城市通过其历史、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独特特征和形象。

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城市文化形象对于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当前城市文化形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了解城市文化形象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城市文化形象的内涵城市文化形象是由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建筑风格等诸多要素所塑造而成的。

一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底蕴、多样化的文化遗产、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等都是构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对城市文化形象产生深远影响。

三、城市文化形象的现状分析1.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保护与传承在城市文化形象的现状中,一些城市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修复古建筑、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等方式,使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例如中国的西安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通过保护和修复城墙、古代建筑等,形成了浓厚的古都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

2.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景观和自然环境也是构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

一些城市通过规划和建设公园、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及雕塑、广场等城市景观,使城市拥有宜人的环境和迷人的景色。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成为了标志性的城市文化景观。

3.文化活动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城市的文化活动和公共设施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城市通过举办艺术展览、音乐节、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发展。

同时,城市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

例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等都为世界级的文化场所。

4.城市形象营销和国际交流城市形象的营销和国际交流是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城市的文化特色、举办文化活动、吸引国际文化交流等,可以增强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例如悉尼歌剧院成为了悉尼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1、培育和开发城市文化休闲旅游服务。

随着城市居民日益习惯于文
化休闲活动,文化休闲旅游服务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城市应创新多元化、体系化的文化旅游服务,发展旅游文化活动、旅游文
化产品等,形成文化休闲旅游的配套服务体系。

2、文化产业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从传统文化制品的供应上,到文化生活服务、文化历史传承,从文化艺术展览的普及,到文化体验服务,文化产业向更为细分的方向发展。

3、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

对网络信息的发布、管理、检索、利用已
经有了更快捷的途径,现在网络文化产业正在以很快的节奏不断发展。


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到网络文化产业的影响,新型网络文化产业模式的
出现,将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4、把握城市文化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随着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和新
的消费模式的出现,新技术与新人群的涌入将推动文化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及新的渠道制度也在萌芽之中,这是城市文化产业
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二、城市文化产业的前景
1、城市文化产业融入了全社会的文化变革,文化的发展将推动城市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当代的城市文化发展状况

中国当代的城市文化发展状况

中国当代的城市文化发展状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具有丰富多样、充满活力的特点,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历史悠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城市中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

比如北京作为中国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如紫禁城、天坛、长城等,同时也是现代文化的中心之一,如798艺术区、三里屯等。

上海则以近代历史风貌为主,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如外滩、南京路等。

广州则是中国南方的商贸中心,汇聚了广府文化和海派文化,如荔枝湾、西关古街等。

此外,中国不同地区的城市文化也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成都的文艺气息、杭州的生活味道、南京的文化底蕴等等,这些文化特色在城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文化。

二、城市文化的现代性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城市文化也不断引入新的元素和创新精神,形成了具有现代性的城市文化。

比如新兴的科技创新文化、互联网文化、创客文化等,许多中国城市也成为了这些文化发展的热点地区。

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华强北等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代表,成为了各种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互联网文化也在中国城市中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如BAT等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巨头,北京和杭州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中心。

创客文化则在支持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政策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中国城市都成立了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

三、城市文化的艺术性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魅力,许多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国城市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有新兴的艺术形态和产业涌现。

中国城市的艺术文化包括了丰富的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形式。

在中国城市中,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电影院等艺术空间不断涌现,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得到展示。

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中国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在世界上独具特色。

本文将从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城市的独特之处。

一、城市文化的内涵中国城市文化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同城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例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保留着丰富的皇家文化和古代建筑,如故宫、天坛等,展现出雄伟壮丽的城市形象。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汇聚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元素,充满了现代化的城市魅力。

无论是北方的历史文化传承,还是南方的水乡文化,都在城市中得到了体现。

二、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国城市通过建筑风格、城市规划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塑造着独特的城市形象。

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上,许多中国城市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元素的融合。

例如,杭州的西湖景区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展示出古韵与现代化的和谐共生。

另外,中国的城市也通过承办各种文化活动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形象。

例如,成都的蓉城国际琴年展和上海的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知名活动的成功举办,让这些城市因其承载的文化而在全球范围内闻名。

三、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是城市的软实力,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文化元素能够吸引游客和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发扬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形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激发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时需要充分发掘自身的独特之处,并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承,以保持城市文化的深厚内涵。

四、发展中国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对策在发展中国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保护力度,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

其次,注重优化城市规划,使城市具备人文关怀和宜居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此外,加强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

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城市发展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文化也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从中国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城市发展价值。

一、中国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场所特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城市历史沿革方面,中国文化对城市的起源、形成、演变以及文脉传承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灵隐寺、岳王庙等著名文化遗产都成为了杭州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推动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城市场所特征方面,中国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例如北京的故宫、长城、天坛等都是中国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的重要贡献,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和特色。

二、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中国文化对城市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的关系不可分割,文化传承不仅是城市历史与文脉的延续,更是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形成。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城市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北京以历史文化名城为特点,灵活运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加大经济效益。

此外,文化传承还可以促进城市教育的发展,通过宣传、传承和教育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三、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的增长点,更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

例如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美食文化、手工艺文化、景观文化等都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文化与文化发展

中国的城市文化与文化发展

城市文化可以 提升城市的国 际知名度和影
响力
城市文化可以 吸引国际游客, 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城市文化的未 来发展
城市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如VR、 AR等,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体验
创意化:鼓励创新,推动城市文化 产业的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 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传承历史:通过城市文化了解历史,传承文化 培养审美:通过城市文化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城市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 促进文化交流:通过城市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城市文化是国 际交流的重要
载体
城市文化可以 促进国际间的 文化交流与合

多元性:城市文 化具有多元性, 反映了城市中不 同民族、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们的 交流和融合。
创新性:城市文 化具有创新性, 反映了城市中不 断涌现的新思想、 新观念和新技术 对文化的影响。
城市文化的表 现
城市建筑风格
北京:四合院、胡同、故宫等传统建 筑
上海:外滩、陆家嘴等现代建筑
广州:骑楼、西关大屋等岭南建筑
绿色化:注重环保,推动城市文化 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科技发展可能导致传 统文化的流失和消失,需要 保护和传承
机遇:科技可以促进城市文 化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文化
产业的竞争力
机遇:科技为城市文化带来 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 文化传播效率
挑战:科技发展可能导致文 化同质化,需要保持文化多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样性和独特性
城市文化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讨论城市文化发展前景

讨论城市文化发展前景

讨论城市文化发展前景作者:任致远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城市文化发祥、发育、发展的空间表达和文化结晶。

城市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讨论风起云涌,众说纷纭,引人关注。

笔者已发表一系列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字,阐述了城市文化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和应当如何对待,指出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

为学当如流水,本文现就我国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走势进行简要瞻析,以文化的自知自信精神参与城市文化发展的讨论,期望为推动城市的发展繁荣尽力、助兴和充沛信心。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血脉文化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智慧的表达。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城市作为文化的产物,它一诞生就孕育着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文化不断培育、充实、陶冶、变革以及与时俱进、光大发展的过程。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足迹,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文化背景、文化积累(财富)、文化素质和人文追求。

换言之,城市文化像城市的血脉,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输送着营养,闪烁着城市生命的光辉,它把城市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传达出来,成为滋养和展示城市魅力的永恒话题,使城市发展因文化而厚重,因文化而多彩,因文化而别具一格,因文化而彰显魅力,因文化而自尊自信,因文化而永葆青春,使城市能够屹立于中外城市之林。

对于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让生活更加美好而言,城市文化是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一个引擎,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力量。

历史的经验证明,大凡城市文化发展繁荣之际,必是城市发展成就辉煌之时,相应地,凡城市发展建设卓有成效地展示出自己的风采魅力,必是城市文化发展繁荣所致。

古埃及对神的崇拜文化盛行,创造了开罗金字塔建筑的辉煌;古罗马人对奢华、欢纵、竞技文化的热衷,留下了壮观的罗马城建筑遗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造就了佛罗伦萨等城市的建筑风格;柬埔寨吴哥王朝大兴宗教文化,留下了庙宇遗迹群“吴哥古城”;我国汉唐盛世和丝路文化成就了古代长安城的宏伟规模、九宫格局和都城形象,至今都影响着西安城市的发展布局;西湖文化促进了杭州城市的持续发展;苏州园林和水城文化使苏州城市发展独具特色;北宋时期的东京城商业文化和对外交流十分发达,《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昔日盛况,推动了开封城市突破封建规制的发展;明清时代的古都文化和康雍乾盛世使北京城市发展盛况空前,用150年建成的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在世界上独树一帜;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区文化创造了深圳城市发展的奇迹。

文化印,城市发展的深刻记忆

文化印,城市发展的深刻记忆

文化印,城市发展的深刻记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李延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遐想,什么样的城市是理想之城,什么样的城市能成为幸福家园?显然,一个失去记忆、失去历史、没有灵魂的城市,不是。

作为“美好城市,幸福家园”系列报道的第一期,我们请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为您从文化建设角度盘点我国的城市建设。

要千面之城,不要千城一面城市没有记忆了、没有纵深、没有底蕴了,就像人忽然失忆了城市的再造过程没有关照到“文脉的联系”,一个城市的特征便涣散了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然而乏味的文化却在大规模上演。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规划和大型建筑都是一样的,既缺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没有独特个性,更不用说民族精神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李延声痛心疾首。

发此言论,源于一次海南考察。

当时恰逢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李延声在考察中发现,岛上的建筑也“国际化”了:“最要命的是岛上建筑统一模仿夏威夷风格,但这里是中国的海南岛,不是美国的海南岛,一点中国特色都没有,那大家直接去夏威夷好了,为什么要到海南岛呢?”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近年来为保护民间文化奔走鼓呼,被誉为“城市文化家园的守望者”。

他曾列举中国城市建设的“十大雷同”———功能区划分、广场、罗马柱、高楼大厦、洋房、通透墙、烟花灯、水泥树、白瓷砖及明清一条街。

经过一番“流水线”作业,积淀千年的多样城市风情,全都变成一个模样。

建筑是城市文脉的载体,然而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城市,人们看到的却是意大利广场、罗马花园、香榭丽舍大街、美国村……李延声认为,千城一面的罪魁祸首便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跟风模仿。

“国外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纷至沓来,设计理念鱼龙混杂,把我国作为建筑设计试验场,搞得老百姓微词颇多。

”李延声说,由于文化认知上的差异,一些境外建筑师的设计片面追求“新、奇、特”,严重脱离中国国情,既不实用,也不美观。

冯骥才指出,因为大多数城市的建设者都是开发商,而开发商最重视的是经济效益,不会去研究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

2024年的城市文化

2024年的城市文化

数字化互动体验
运用互动游戏、虚拟现实 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 体验空间,让观众在参与 中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文化体验中运用
虚拟博物馆与艺术馆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博物馆和艺术馆,让观众能够随时随 地参观和欣赏文化艺术品。
历史文化场景再现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文化场景,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历 史文化的厚重与韵味。
通海县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遗址、传统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是通海县历史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该地区的文化积淀和发展历程。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传承通海县的历史文化,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推动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历史文化教育等。同时,还注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 业的发展。
PART 05
科技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作 用及影响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应用
1 2 3
数字化保存与修复
利用高精度扫描、3D打印等技术,对文物进行 无损数字化保存,并实现虚拟修复,以保留历史 文化遗产。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通过AR、VR等技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 受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文物保护意 识。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 的发展,如数字影视、数字音乐、 数字阅读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
PART 04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 交流与融合
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情况
举办大型国际文化节
各大城市竞相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如上海国际 电影节、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展示各国文化特色,促进国 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国际艺术展览增加

最新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最新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文化是城市地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地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地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地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地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地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地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地进程中,所发生地各种行为地成果总和。

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

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地构造———对宗教地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地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地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地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地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地体现。

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地水域文化、龟蛇二山地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地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地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地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

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地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地答卷。

武汉是著名地历史文化名城。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地商文化和楚文化 ,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地发展提供了深厚地底蕴和殷实地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地繁荣(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 10 余个艺术品种。

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地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地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

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

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

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

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

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

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

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

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

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

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

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

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

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

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淡漠,像水泥一样生硬、干涩,缺少社会生活的情趣和温馨。

所谓“失忆的城市”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以推土机式的大拆大建方式进行旧城改造,不问青红皂白一拆了之,然后重新建设。

于是,一些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名府名宅、老字号铺面、有纪念意义的遗迹等被拆除了。

旧城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的地区,不经过研究评论、不慎重对待就一股脑儿地拆掉,往往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旧城区、传统街区与历史建筑消失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记忆也就丧失了。

当前,不少城市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工业遗产也存在被全面拆除的情况,亦要引以为戒。

二是对自然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历史环境的意识,只是把单体的、群体的建筑遗产保留了,却把周围的建筑或设施拆光了。

光杆司令式的遗产个体周围建起了高大的新型建筑,或者是大片的现代建筑包围了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孤零零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碎片,成了历史记忆被扭曲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三是当今城市到处是形象雷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成排的住宅楼、成片的开发区、工业企业、标准厂房以及模样没有太大差异的大型超市,使城市的布局形态、建筑形式与风格,甚至广场、公园都大同小异,缺乏城市个性特色。

专家和群众都感到百城一面、千篇一律,难以留下对某个城市印象的深刻记忆,因此呼吁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应扭转百城一面、城市文化个性弱化的局面,我们需要多样性的城市,不需要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标准化的城市。

四是有的地方中华民族城市文化记忆淡化,明明是在我国的城市里进行房地产开发,却叫什么“德国小镇”、“罗马花园”、“意大利别墅”、“俄罗斯家园”,标榜洋名堂,弄个洋名片,用上洋品牌,结果洋不洋、中不中,失去了自我。

走入其中,都是普通的楼房和并不新颖的布局,最多是增加一点表现异国特点的符号和标志而已,反而干扰了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把握。

所谓“堵车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像北京都修出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而每天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却越来越堵,堵车成为正常现象,成了我国当前城市文化现象的明显特征。

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加,这也是堵车的根本原因。

北京市2010年机动车拥有量已近500万辆,我国作为自行车王国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汽车的城市、汽车的世界,而且是堵车的城市,人们称首都为“首堵”。

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驾车上下班、购物、旅游、学习、探亲访友、接送孩子等活动越来越多,以车代步习以为常,于是增加了城市人流和车流的数量和频率。

再加上居住区内的停车位不能满足居民停车的需要,城市道路两侧停满了汽车,压缩了行车路幅,车多路窄,势必增加堵车的几率。

还有不少城市的非机动车道被行驶的汽车所占用,逼得自行车与行人到处乱窜,既不安全,又迫使汽车降低了行驶速度。

所谓“热饼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不少城市摊大饼式地扩大用地规模,不仅修建了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还修建了四环路、五环路,城市建设用地越摊越大,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车流、物流、人流越来越大。

城市人满为患,不但给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增加了压力,而且加剧了城市的就业难、就医难、入学难和房价的居高不下。

二是由于城市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活动日益频繁,建设用地日益扩大,水泥铺装地面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建筑和市政设施越来越多,导致园林绿地被蚕食,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把占有绿地、与公园为邻以及亲水、近水、引水作为高价销售的手段。

加上工业企业的“三废”污染、空调室外机散热、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城市的温室效应加剧,热岛效应明显。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区成了一张热饼。

三是大凡盆地形态的城市,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逆温气象,存在热盖现象。

例如,兰州是盆地城市,又是重化地业基地,加上生活用煤和煤热供暖,兰州市区年年出现逆温气象,冬季出现天数最多,即市区气温由下向上增高,形成逆温层。

逆温层顶部像个看不见的热锅盖,扣在兰州市区上空,严重阻碍烟雾和污染物由下而上的扩散,于是加重了兰州市区的大气污染程度。

所谓“分异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势头高涨,高档住宅楼进了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环境好的地方,收入较低的原住民买不起高档住房,被拆迁安置到城区周边或城郊,广大市民自然成了城区边缘的房客。

进城务工人员多租赁简易房、地下室,城市中的贫富分区居住现象明显,形成“有钱人城中住,收低靠边居”的聚落现象。

二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已经融入城市,但其居住条件、子女上学入托、就医等与城市人口有差距,不能一视同仁,于是出现城乡户口之间的矛盾,存在不平等待遇。

三是城市的扩张使不少“城中村”被吞噬,村民丧失了耕地、宅基地和房屋,成了城市里的待业村民。

有的乡村干部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在被拆除房屋的土地上销售“小产权”住宅楼致富,无业的村民往往生计艰难。

总而言之,城市里的两极分化、贫富差异已经成为客观的社会现象,分配不公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所谓“脆弱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例如,2010年玉树“4·14”大地震,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以及四川、东北、海南、广州、福建等地的强降雨、洪水和飓风灾害等,都使城市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是人工环境脆弱,威胁着城市安全。

仍以2010年为例,7月16日的大连、7月28日的南京和吉林发生的工业灾害,以及上千起的地下管网事故(平均每天5起~6起),说明城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再加上火灾隐患和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城市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三是社会环境脆弱,影响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由于城市发展很快,人口剧增,存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就业难、看病难、教育不公、房价过高、城市老龄化等问题,使广大群众的理想追求和安居乐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产生社会问题、利益冲突、信任危机和心理障碍。

二、城市文化误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每个城市都在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巩固了我国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与主导作用,奠定了城市人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激发了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因此,我认为,对于城市文化的认识、重视、保护和努力创新实践,必将成为我国进入“进一步发展和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势下城市发展的亮点,让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得到弘扬,让上海世博会的文化种子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促进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有必要对城市文化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加以澄清和论述,主要有:(一)现代化与历史传统文化文化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历史传统文化是旧社会封建腐朽的东西,是落后的、过时的东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格格不入,应在“破旧立新”之列。

因此,建国后拆除了不少古寺庙、老民宅、旧店铺、古城墙与历史建筑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开始重视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古迹的保护,但是,仍然有人将城市城市等同于高楼大厦、宽马路、立交桥和西方洋味色彩,而我国的历史街区、传统建筑、胡同、四合院等不是现代化的东西,应当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让路。

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兴起后,为了圈占好地方,卖出高房价,往往以推土机式的拆迁进行旧城改造,不少历史传统文化街区和建筑遭受覆灭的命运。

这是令人痛惜的,必须唤起我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认真思考。

什么是现代化?《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

”所谓“城市现代化”,就是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质量的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