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 略 古义:用水淋洗(吞天沃日,以冷水沃面) 今义:肥沃。 古义:副词,一点儿(人物略不相睹) 今义:省去等。
标枪 古义:动宾短语,举着枪
今义:一种投掷器械。
重要文言知识与语法
3、词类活用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 皆披发文身:名词用作动词,画着花纹。 天下之伟观也:动词用作名词,景象。 4、特殊句式 (1)倒装句:“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即为“出没于万仞鲸波 中”,定语后置。 (2)被动句:“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其中“为……所”表被 动。此句译为“只有假想的敌方战船被火焚烧着”。
周密
亮点探究 :
这段写什么?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 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拨: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 揭示了中心,总领全文。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潮来之 状进行描写的?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 由远及近刻画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问题探讨
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 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 有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 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 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 其境一般。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 不沾湿;
弄潮健儿的英姿
1.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 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请摘记 出来。
运用了 披、持、争、 鼓、 溯、迎、出没、 腾身等动词。 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
2.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 弄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小结
潮来之状
观 潮
Baidu Nhomakorabea
演兵之威 弄潮之技 观潮之盛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全文着眼点在“潮” 上,立足点在“观” 上
重要文言与语法
1、一词多义
为:a.被(“敌船”为火所焚) b.当作(海涌银为郭)c.算是, 是(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以:a.凭借(以此夸能)b.因为(公亦以此自矜)
方:a.当……时(方其远出海门)b. 正(方欲行) 2、古今异义
延伸阅读
试比较这首词与课文的异同: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 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 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 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 好景,归去凤池夸。
课文分析
这段写什么?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课文是怎样写观潮人数之多的?
观 潮 之 人 多 数 十里余间 车马塞途 席地不容间 场面宏大 观众之多 拥挤之极
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 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 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 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形:仅如银线 色:玉城雪岭
描写角度
声:声如雷霆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 到眼前的形状、颜 色、声势都生动地 表现了出来。
势:吞天沃日
比喻 修辞/写作 手法 渲染潮涌之状
夸张
引用 概括上文,呼应首句,增强作者 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进一 步描绘了海潮波澜壮阔的气势
亮点探究 :
1.这段写什么?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课堂练习
一、解释加[ ]的词语。
l、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农历十六日 )
2、春天[沃]日,势极雄豪
3、物[略不相睹] 4、[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用水淋洗

( 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 (
江岸 满眼

5、珠翠罗绮[溢目]


二、解释划横线的字词
1、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 (许、让) 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马) (树立、举) (船) 3、一舸无迹; 4、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名词用作动词,刺花纹;) 5、披发文身; (高) 6、倍穹常时; 7、倏尔黄烟四起; (忽然) (战船) 8、艨艟数百; (用,凭借) (夸耀,显示) 9、以此夸能;
亮点探究 :
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 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 “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点拨: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 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 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 “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 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 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 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 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 “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莲娃:采莲的姑娘。 高牙:大旗。 烟霞:烟雾、云 霞,也泛指山水。 图:描绘。 将:语助词。 凤池:即“凤凰池”,是中书省的美称,这里泛指朝廷。
译文: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 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 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 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 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 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 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 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 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 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 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 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除开头仍是一句总述,水军演习写得扣人心弦, 水军表演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即从哪几个 方面来描绘水军的演习过程)
水军演习的动人场景
演习船只众多
战斗激烈
阵势变化多样
作战技艺娴熟
声势浩大
撤退迅速
一场惊心动魄的演习,却结束在“烟消 波散”的静景中,这采用的什么写法? 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相衬的写法
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铺垫
艨艟数百 奔腾分合 烟消波静
分列两岸

乘弄标舞
声如崩山 动
一舸无迹

水军操练图
课文分析
这段写什么?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 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壮 披发文身; 士 手持大旗; 形 象 争先鼓勇;
泳 技 高 超
溯迎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