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二首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9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7049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f.png)
什么是散文诗?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 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 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散文诗特点
篇幅短小; 生动形象、蕴含哲理;
具有浓郁的诗意。
金色花
散文诗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读准“祷告”“嗅”等字音;认识“沐浴”“罗摩衍 那”“花瓣”等生字;理解“匿笑”的词义。
表达出孩子的淘气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机要说灵的、话撒了娇。、调 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对话作者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 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 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 的美好与圣洁。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训练朗读语气和节奏技巧,通过朗读
、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借物抒情。(难
点) 4.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浓浓的母子情。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1.根据词义写出相关词语。
① 闻(气味) 嗅 ② 偷偷地笑 匿笑 ③ 。向神祈求保佑 祷告
。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生生对话(预习检测)
1.根据词义写出相关词语。
(1) 花开的好预兆 花瑞
(2) 心情不畅快 烦闷
(3) 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菡萏
(4)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徘徊
例句: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进去了。 (5) 倾斜,歪斜。 攲斜
师生对话—品析语言
体会下列语句蕴表含现的出孩思子想的感调情皮、。得意、骄傲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精品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6d580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9.png)
生难字词 嗅到( xiù ) 匿笑( nì )
生字学习
花瓣( bàn ) 罗摩衍那( mó yǎn ) 祷告( dǎo ) 沐浴( mù yù )
词语解释 匿笑( nì ): 偷偷地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文中指洗澡。
朗读指导
老师配乐朗读诗歌(或播放范读音频)后, 引导学生回答:
内容品析
1.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朗读全诗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后和他的妈妈捉迷藏。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妈妈
我
母 做祷告时—— 开放花瓣儿,散发香气 子 读书时 —— 将影子投放在书页上 情 深 到牛棚时 —— “我”恢复原形,给她惊喜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 让妈妈知道?
回报母亲: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儿事,变成一朵金色花, 可以时刻关注着妈妈:可以看着妈妈工作, 可以让妈妈嗅 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书页上。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 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 幸福、快乐,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合作探究
小组分工,合作交流下面的问题: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 集》《飞鸟集》 等。泰戈尔是亚洲首 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的诗歌多 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格调清新,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他的作品在20世纪,曾经对中国文坛 产生过比 较重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作 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 定为印度国歌。
1.为什么妈妈见到了“我”,说“你这坏孩子”?
前文中,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 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 焦急的心情肯定越来越浓,一 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a613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b.png)
故事背景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01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
(交代家中莲花的来历、颜色及其所处的 位置。)
02 故乡的园院里有许多莲花。
(回忆故乡园院里的莲花)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说我们三姊 03 妹应了花瑞。(由花及人,为下文以花喻
人来蓄势。)
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 事要 “暗暗地”“悄悄地”呢?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 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 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 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深入探究
泰戈尔为什么要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来比喻孩 子呢?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 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类似。而且印 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同时泰戈尔借美丽 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反应着母爱的光辉。人们爱好花儿,花 儿也惠及人们,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 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好。
字词学习
匿笑(nì) 沐浴 (mù) 嗅到(xiù) 罗摩衍那(luó mó yǎn nà) 祷告(dǎo)
再读课文
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画的场景中,看 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 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 题?
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无 私的爱,孩子迷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7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泰戈尔
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 会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 于诗,有诗的情绪和空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 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情势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 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1f75ff2cc175527072208fa.png)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文题诠释《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
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
《荷叶母亲》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
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3.主旨《荷叶母亲》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
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荷叶母亲》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全诗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于以荷叶喻母亲和以红莲喻儿女,而且在于以“莲”为中心构造的画面跳转与情绪流动。
4.内容解读《金色花》自开头起,泰戈尔就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小孩子活泼的想象力和小孩子那种好玩又会玩的天性。
“变成金色花”后的小孩子“只是为了好玩”,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变成什么都要时刻在妈妈身边,体现出了小孩子对温柔妈依恋与喜爱。
诗末的一句“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957a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8.png)
深入探究
第8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荷叶·母亲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1921年 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 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代表作品: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诗集《繁星》《春水》 。
整体感知
文中几次写到作者看红莲?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 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 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深入探究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 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表现了孩子不见了,母亲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 的心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达方式,把母亲的嗔怪、 担忧、焦虑、假愠之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表达技巧
1.想象丰富,富有情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 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 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 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顽童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最后, 当母亲询问他到哪里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 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7 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d0ddf1d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c.png)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记 重点字词
生难字
匿.
(nì)笑 沐.(mù)浴 嗅.
(xiù)到 并蒂.(dì) 祷.
(dǎo)告 攲.(qī)斜 梗.
(gěng) 荫蔽..(yīn bì) 遮.
(zhē)蔽 徘徊..(pái huái) 菡萏..
(hàn dàn) 多音字
荷⎩
⎪⎨⎪⎧hé(荷叶)hè(荷锄) 闷⎩⎪⎨⎪⎧mēn (闷热)mèn (烦闷) 落⎩⎪⎨⎪⎧luò(掉落)lào (落枕)là(丢三落四)luō(大大落落) 形近字
⎩⎪⎨⎪⎧嘻(xī)嘻哈嬉(xī)嬉戏 ⎩
⎪⎨⎪⎧蓬(péng )蓬松篷(péng )敞篷车 重点词
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①洗澡;② 借指受润泽;③比喻沉浸在 某种环境中。
欹斜:倾斜,歪斜。
欹,倾斜。
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0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13653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5.png)
金色花 达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金色花象征着美丽、圣洁的母
子之爱。
荷叶
“荷叶”象征着母亲的深爱,《荷叶•母亲》通过写雨打 红莲、荷叶护莲的眼前之景联想到了母亲对“我”的庇护, 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读懂意象
《荷叶•母亲》写的是现实之事,眼前之景而产生的
语言活泼,写孩子和母亲嬉戏的场景很温馨,通俗易懂,偏口语 化;朗读需用舒缓、自然的语气来读。
仍是不适意——我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 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偏书面语,多用雅词,比如菡萏、徘 徊、欹斜等,清新典雅,意蕴丰富,引人遐想和深思。读的时候注 意读出作者的心绪。
《荷叶•母亲》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莲花, 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 被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读出感情 (4)清新雅致
句子要写清新,表达需有新意;雅。
读懂意象
➢ 思考:为什么要用两种植物来展现母爱的主题?这两种植物有何 深意?
结尾含蓄,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抒胸臆,表达了 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读出感情 (4)清新雅致
清新:新颖不俗气,清爽而新鲜; 雅致: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 比如《春》的语言是清新雅致,《雨的四季》是清新雅致,那 么,《散步》的景色描写是清新雅致。那么,《秋天的怀念》的语 言还能不能用清新雅致来形容?
,所以它是
。
《金色花》则是虚拟的,作者
。
读懂意象
“诗歌其质,散文其形”。 他们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 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 丰富的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3f3e16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0.png)
7. 散文诗二首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 项是 ( B )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 抒情义味。 B. 第 ③段中“他好像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 枝头”一句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形象 地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向往。 C. 阅读第③ 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 的浑厚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 个晶莹的红灯笼” 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写 出了橘子熟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 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7. 散文诗二首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7. 散文诗二首
链接中考
7. 散文诗二首
链接中考
考点透视
考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 阅读中常考的考点之一。理
解句子的 含义,关键要看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和句子在文中的
位置,以及文章所要 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等。如《荷叶·母
①抓住关键性词语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联系实际理解。 ④从比喻、象征意义中理解。 ⑤联系文章主旨理解。 ⑥联系语句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 ⑦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理解。
7. 散文诗二首
经典题型
❶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❷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❸ 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说说这句话给了你什 么启示。
再分析其表达效果。从特点来看,“团团”和“簇簇”是叠词,富有音
韵美;从表达效果来看,“团团”和“簇簇”突出花蕊的多,体现了作
者对橘子花的爱好之情。
[答案]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爱好之情。
7. 散文诗二首
4.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 了,开在我的 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的含义?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0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件(共30张)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f377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3.png)
③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 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窗外打雷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密集的雨 点,打得左右倾斜。
③组中第一句的表达更雅致,多用雅词;第二句则只是常规表达, “愈”“攲斜”多用于书面,而“越”“倾斜”则多用于口语,表 达缺乏一定的新意。
小结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泰戈尔,印度作__家__、诗__人___。主要作品有诗 集_《__吉__檀__迦__利、》_《__新__月__集、》 _《__园__丁__集、》 《__飞__鸟__集》_等,是亚洲第一位 诺__贝__尔__文__学__奖_ 的获得者。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 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 为“瞻波伽” 金色花 ,又译作“ 诗圣 ”,印度圣物,木 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2.“我”变成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吗?“我”给母亲带来了 什么? 3.“我”是怎样的形象?你从哪些 词句 看出来的? 理解母亲所 说的“坏孩子”?
内容梳理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了三次“我”与母亲的嬉戏,分别是什么?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 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比较阅读
金色花VS荷叶·母亲
你从哪些地方能读出来这种特点?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读给你的同桌 或其他小组成员听,并交流感受。
读一读结尾:
《金色花》的语言清新、灵动、活泼,充满童趣。 孩子变成了金色花,一天里陪伴母亲,为母亲遮阳,孩子的内心充满喜悦, 当他再次变回孩子的时候,也知道用无私回报母爱,他故意和妈妈打趣,尽 显调皮,但却让人感受到母子之间的亲密和谐。 而《荷叶·母亲》的结尾则含蓄蕴藉,以荷叶喻母亲,以红莲喻自己,直 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
7散文诗二首+批注
![7散文诗二首+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6825df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7散文诗二首+批注
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结合了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散文的自由流畅和诗歌的韵律美感为特色。
下面我将为你呈现两首散文诗,并附上批注。
散文诗一,《沉默的夜晚》。
沉默的夜晚,星辰点缀着天空,月亮如银盘悬挂其中。
大地静寂无声,只有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如诗如画。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星辰和月亮的美丽,以及大地的静谧,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
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夜晚的场景中。
散文诗二,《流淌的河水》。
河水如歌,奔腾而过。
它源远流长,蜿蜒曲折,贯穿山川。
河水载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人们的生活。
它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源泉。
批注,这首散文诗以描写河水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为主题,通过形容河水的奔腾和流动,表现了它的生命力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同时,作者也暗示了河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和希望,寓意深远。
以上是两首散文诗及其批注。
散文诗以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意境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希望这些作品和批注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欣赏的乐趣。
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共38张PPT)
![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d349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f.png)
《荷叶·母亲》围绕“红莲”共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场景一:莲花初开——大家欢喜。场景二:红莲绽放——引人注目。场景三:雨打红莲——心绪不宁。场景四:荷叶荫蔽——深受感动。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叙写了孩子与母亲相处的场景,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相似之处?
两首散文诗都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都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反问句式,加强语气,把歌颂母爱的情感推向高潮。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收束结尾,点明主旨,深化中心。使情感达到高潮,表达了作者对无私母爱的热情赞颂,是全文的“主旨句”。修辞:运用了呼告、比喻(明暗喻)修辞手法和反问句式。
7.散文诗两首
泰戈尔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演讲稿。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7 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1e5c09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c.png)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把“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改为“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5.填空。 (1)《金色花》选自《 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 文学家, 曾经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 (2)《荷叶·母亲》作者 冰心 ,原名 谢婉莹 ,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 集《 繁星 》《 春水》,散文集《往事》《 寄小读者 》等。
7.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 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 你的朋友推荐一部,并说说推荐理由。
书目:《繁星》《春水》 《西游记》 《伊索寓言》 推荐的名著:《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 因为《繁星》《春水》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 赞颂,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匿.笑( nì)
祷.告( dǎo)
梗.( ɡěnɡ)
倾侧.(cè )
徘.徊.( pái )( huái )
罗摩衍.那( yǎn) 并蒂.(dì )
荫蔽.( bì )
攲.斜( qī )
菡.萏.( hàn)( dàn )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臭—嗅)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荫—阴)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篷—蓬 )
7散文诗两首
![7散文诗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f5b45c8fb9f3f90f77c61b0b.png)
【作者】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注释⑴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⑵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⑶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⑷《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作品赏析原文赏析《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这样一幅画面,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观照,揣摩各种不同的意味。
乍一看,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bc6f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6.png)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本店铺为家人们分享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
7散文诗二首
![7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4bfee75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2.png)
活动四
悟读——懂亲情
亲情是什么?
1. 亲情是泰戈尔《金色花》中 孩子与母亲天真可爱的嬉戏 ;
2. 亲情是冰心《荷叶·母亲》中 荷叶护莲的深情
;
3. 亲情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中 母亲的理解和默默守护,是“我”醒悟后的愧疚与振作 ;
4. 亲情是莫怀戚《散步》中 尊老爱幼的温馨美好
;
5. 亲情是《咏雪》中 讲论文义、对雪吟诗的其乐融融 ;
(责怪)
(生硬)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 中间立着。 “菡萏”“亭亭”,生动形象写出荷花开放的过程,清爽明丽。
书面化,典雅
金色花 莲花、荷叶
活动三
赏读——明意象
用来寄托情 感的事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孩子的纯真可爱、感恩之心 母子间深厚的情感
象征(表现手法):简练形象,寓意深刻
母亲对儿女的庇护 赞颂了伟大的母爱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
泰戈尔经典名言名句
①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②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③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冰心(1900─1999)
• 冰心,福建福州人,原名为谢婉莹。 • 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亲情 有温馨 有智慧 有力量
亲情 构成我们人生的底色 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
读懂亲情 感念亲恩
6. 亲情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中 元方机智回应,对父亲尊严的维护。
亲情是……
• 亲情是放假回家后一顿美味的饭菜; • 亲情是家人不辞劳苦为我送来的学习资料; • 亲情是争吵后不计前嫌和好如初的快乐; • 亲情是我生病时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 亲情是遇到困难时的担心和关切鼓励的眼神。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9ca1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8.png)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_把__孩__子__想__象__成__美__丽__圣__树__上__的__花__朵__,__赞___美__了__孩__子__的__纯__洁__、__可__爱__,__同__时__也_ _为__下__文__的__想__象__做__铺__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母亲》第2、3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其作用是什么? _插__叙__。__作__用__:__说__明__“__我__”__家__与__莲__花__有___很__深__的__感__情__,__大__家__都__喜__爱__莲__花__,_ _为__后__文__写__惦__记__雨__中__莲__花__埋__下__伏__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您那里去,说道:“妈 妈,我饿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介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选自《新月集》)
1.这首诗一共三节,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的大意。 第一节:_对__岸__田__园__的__美__好__时__光__。___ 第二节:_对__岸__池__塘__的__美__丽__景__象__。___ 第三节:_对__妈__妈__的__依__恋__。___ 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表__现__了__孩__子__对__未__知__世__界__的__好__奇__心__和__对___自__由__自__在__生__活__的__向__往__,__表__达__了__诗_ _人__对__理__想__生__活__的__渴__慕__与__不__懈__追__求__以__及__对__母__亲__的__依__恋__。________________
7散文诗二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7散文诗二首-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47f81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9.png)
叁
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 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难点)
金色花
泰戈尔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 诗人。他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在诗歌 艺术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代表诗集 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飞鸟集》等。母爱和童真是他诗歌的 重要主题。
7* 散文诗二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墨萱图(其一)
[元]王 冕 粲粲萱草①花,罗生北堂②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③日以疏,音问④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慈鸟语。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抒情 的诗歌。诗歌中用“萱草花” 暗喻浓浓的母爱,表达了在外 游子对故乡母亲的深切思念之 情。“举头望云林,愧听慈鸟 语”两句诗为细节描写,表达
(3)以“风雨中的红莲”为喻,用荷叶保护红莲,赞颂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守护。
(4)最后一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 的感激、依恋和赞颂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 雨、坎坷。
诵读感悟
自读《荷叶·母亲》,要求: (1)选取喜欢的部分,在原文标注重
音、停连符号,注明语气、节奏等。说明这 样处理朗读的理由。
批注:让妈妈可以闻到花香。
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批注: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妈
妈的视力。
③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又成了她 的孩子,求她讲个故事。
批注:妈妈给“我”知识与智慧。
小结:孩子三次与妈妈捉迷藏,从儿童 的视角,通过儿童的奇思妙想,以虚拟的情 境,表现出孩子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同 时也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 请你用“我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 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 的句式来回答。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201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2.png)
在上完《散文诗二首》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对散文诗这种文学形式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授课过程中,尽管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散文诗的特点和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导致学生难以领悟。
其次,在课堂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分组讨论和朗诵体验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散文诗的兴趣尚未被充分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的叙述性和诗歌的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语言节奏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夜》这篇散文诗。通过分析其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了解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1.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品味两篇散文诗的语言、形象、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散文诗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品位。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文化意识:让学生感悟到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2)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需要教师引导,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领悟。
(3)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如如何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等。教师需提供具体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并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散文诗二首》预习学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金色花
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美,人性美。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预习学过程: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知识链接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2、语文小知识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3、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祈()祷():
敷衍():
梵()文:
二、初读理解
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2、你和妈妈一起做过游戏吗?把你最难忘的那次经历与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预习目标:
1、有表情朗读诗文,了解冰心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诗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学会感恩。
一、夯实基础知识
1、知识链接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